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杭州,南宋国都,良渚文化遗址所在,古称钱唐、临江、余杭、临安,是自古以来的水路交通重地。自京杭大运河开凿成功,这个地方的位置就越来越重要,多少皇帝日夜盼望的漕粮就是从这里启运的,在很大程度上,杭州的先进离不开运河的帮衬,杭州人民要感谢杨广啊!
这是张辰在拱宸桥上自言自语的一句话,反而惹来了众人的笑声,宁琳琅问他:“师兄,那照你这么说,运河沿途的地区,不是都要感谢杨广了吗,这人的评价可是褒贬不一呢!”
“不,不,不……”张辰把脑袋摇的拨浪鼓似的,道:“我们看任何事情都要分两面去看它,杨广这个人是有些荒淫无度,私生活让人无话可说,可那毕竟是一部分,他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方面,后来的一些评价是很不中肯的。杨广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才子,写出过很多流传千古的佳句;而且也是一个军事家,在还没有登基称帝的时候,仅仅是弱冠之年,就以英勇善战,军纪严明著称,率领军队结束了延续几百年的战乱局面,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天朝的权威。他迁都洛阳并不只是为了享受花花世界,这里边有很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开通大运河更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另外他还打通了丝绸之路,开办科举选士,经营西域政策,这哪一项不是利国利民的呢。就拿这大运河来说吧,把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海河都连接起来,这链接的不仅是河流水路,更是把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为母文化的南北两种文明连接起来,达到了共融共通的效果,对于中国社会的作用,要比历朝历代的长城还重要。只要不是傻子,哪个皇帝不知道开通运河的好处,可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又有几个皇帝能有这样的大气魄呢。这不但需要有敢于背黑锅,破釜沉舟、舍我其谁的胆量,还要有无比坚韧的决心,别说什么唐宗宋祖,他们没这个胆量;尤其是什么成吉思汗,只会破坏不懂建设,梦着想把全世界当草场,更是连这种想法和意识都没有,文化啊,这个很重要的。”
点上一根烟,美美地抽了一口,接着道:“这就又要说到秦始皇了,焚书坑儒的罪过是大,可是他作出的功绩更大啊,如果没有他的严苛法令,统一的度、量、衡和文字还不知道要等到哪年哪月呢;而且他的法令虽然过于严苛,但是不得不承认,法家的理论治理社会还是效果要好一些的。秦始皇也是暴君,可他能出成绩啊,为什么,谁都怕被责罚、惩罚,能不好好干吗?要让我来选,世上最伟大皇帝只有两位,千古一帝秦始皇和隋炀帝杨广,除此两人,再无右者。”
学历史就是要带着辩证的态度和一半怀疑的眼光去看,如果没有一个探寻真相的态度,那就不如不读书了,这个对于收藏也是很重要的,而收藏就是要揭开历史真相。
接下来又围绕着这个话题讨论了一阵子,所有人都对张辰的观点提不出有力的反证,最后也只能被迫承认杨广是一个伟大的君主。
张辰这样说其实也是有目的的,他要从身边的人开始入手,让他们对历史产生想要研究的兴趣,不论是为了要和别人辩驳还是要一探究竟,有这个开端就是好的。有了开始,接下来就会真正的关心古文化,倒不至于让他们都去搞收藏,可是这种爱好和习惯培养起来了,就会继续感染他们的亲朋好友,这样循环下去,对于延续古代文明是很有好处的。
张辰当然不会傻到一味地认为古代文明就要比现代文明发达,那是脑袋被驴踢了,只是数千年的历史当中,有很多值得如今的人去欣赏、借鉴和学习的东西,也有很多有待于人们去挖掘和发现的东西,这些对于任何时候的人,都是很有意义的。
张辰的知识量是相当强大的,特别是在大脑经过意念力的淬炼之后,脑域随着意海的扩大不断扩大着,真正的博闻强记了。每到一处景点,他总能说出个四五六来,而且精彩程度要比导游强出太多,引经据典、相关的历史故事层出不穷。
“欲将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可不是苏东坡真的拿西湖来和美女相比,其实人家要表达的意思是,西湖之美丽就好比是一个最漂亮的美女,多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瘦,哭如梨花带雨,笑若海棠盛开,轻嗔薄怒皆有风韵;不论你是冬天来看还是夏日出游,都有不同的风景可以观赏,游西湖就有晴游、雨游、夜游、雪游等等的不同时节和时间。
南宋诗人杨万里就曾经写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说农历六月份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同,这是说什么呢,不是说除了六月西湖就没景可看了,只是他认为六月的西湖看荷花最美。其他的很多诗句,说春夏秋冬的都有,也有像白居易那样,“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强烈表达自己的意愿,想住在杭州不走天天看西湖的。
西湖最美就是苏堤,尤其是一晨一暮,漫步在堤坝上,桃柳相应,百花争艳,清晨的露水或者黄昏的余霞,又或者日落后幽静的芳香,都让人沉迷于无限美景之中。一年四季总有色彩,依季节而变,或烟雨凄迷,或春光灿烂,或银装素裹,总是有五彩缤纷、姹紫嫣红入眼。
一个西湖就游了三天,而且是三天四上苏堤,张辰对于“体会”和“感受”的要求几乎到了一种极致,不如此不足以把自己融入到美景之中,更无法全身心地享受这种美。
¡¡¡¡Á¼ä¾ÎÄ»¯²©Îï¹Ý£¬ÊÕ²ØÓдóÁ¿ÐÂʯÆ÷ʱ´úÁ¼ä¾ÎÄ»¯ÒÅÎ¸÷ÖÖÓñÆ÷¡¢Ê¯Æ÷¡¢ÌÕÆ÷£¬ÓÈÆäÊÇÁ¼ä¾ÎÄ»¯µÄ¡°ÓñéçÔᡱչʾ£¬´Ó²»Í¬µÄ½Ç¶È¶ÔÁ¼ä¾ÎÄ»¯½øÐÐÁËÈ«ÃæµÄ²ûÊö£¬ÊÇÀ´µ½º¼ÖݱØÐëҪȥµÄµØ·½¡£
张辰曾经来过一次,那还是九十年代中期,良渚文化博物馆刚刚开馆的时候,董老受邀来参加一个良渚文化研讨活动,带着他来开了开眼界。
这会儿张辰也是收藏协会里很有分量的人物了,顶着全收藏协会最年轻理事的名头,这可不是单一地区最年轻的理事,包括总会和地方协会在内,张辰都是最年轻的理事,他再往上就是田乃昘,再上的第三名才是地方上的,比田乃昘大了一岁。
作为收藏协会总会的理事,又是陈氏的杰出【创建和谐家园】,实干派的代表性人物,每到一处总得和当地藏协的人见一下,尤其是实干派在地方上的中坚力量,这些人更是要来往一番的。在他出发之前,陈老和董老就已经交代过了,到了苏杭二地必须要到藏协看一下,和实干派的会长理事们交流交流。
张辰的大名在藏协内部早就传开了,年轻一辈中最杰出的人物,极有可能就是未来收藏界的第一人,即使是经济派的地方力量也不敢小看了他。陈老和董老亲手带出来的和提携过的后辈多不胜数,陈氏的【创建和谐家园】可以说是遍布天下,收藏、文物、园林等部门都有,远的近的也都能扯上一点关系,和苏州藏协的人见面的时候,张辰就受到了相当的礼遇。
苏州一行,拿着苏州各相关部门开出来的条子,所有的景区全都对张辰大开绿灯。如果不是张辰喜欢清静不搞排场,觉得自己的队伍已经足够庞大,而婉拒了他那些或远或近的师兄师姐和师叔们安排的陪同人员,估计到了景点上都会有人请饭的。
到了杭州也一样,甚至比在苏州还有过之,这边藏协的会长是铁杆的实干派,秘书长兼第一副会长是董老的一个【创建和谐家园】,下边的力量也是压倒性的;文物管理局的局长则是陈老教过的学生,很受陈老看重;其他如园林等部门,也是如苏州一样,关系户大有人在。
良渚文化博物馆的馆长是文物局长的铁杆,早得了局长的通知等着张辰一行人,专门安排了最好的解说员为他们解说。
¡¡¡¡²©Îï¹ÝµÄµÚ¶þÕ¹Ìü³ÂÉèµÄչƷ£¬¶¼ÊÇÁ¼ä¾ÎÄ»¯µÄ¾«Æ·Æ÷ÎÒÔÓñçý¡¢ÓñèµµÈΪÖ÷µÄÀñÆ÷£¬è«¡¢ïí¡¢´ø¹³ÒÔ¼°¶¯ÎïÊμþΪÖ÷µÄ×°ÊÎÓñ£¬»¹Óи÷ÖÖ¶¹¡¢¹ÞµÈÌÕÆ÷£¬ÎÞÒ»²»ÊǾ«Æ·¡£
看着这些人类古文明的遗物,张辰不由得在内心感叹,人类的智慧到底书写出了多少璀璨的文明,而历史又可以追溯到哪一个年代呢。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耕种技术,能够烧造陶器,有了基本成形的手工业,知道用鲨鱼牙齿和玛瑙等坚硬的物质在玉石上进行细微的雕刻,那么在更久远的万年之前,人类又有什么样的文明存在呢。
崔正男对于这些东西完全搞不懂,只看每一件展品的卡片和简单介绍也不可能有更深的了解,这时候看着一件乳白色的玉琮,向张辰问道:“师兄,怎么这些玉的颜色这么怪啊,旁边那块绿色的还好一些,可是这边这些的颜色太怪了,有点像石头,和你家里的那些玉器都不一样,跟店里的那些就更没法比了,这古代真有这种玉吗,还是说这根本就是一块石头呢?”
第202章 【创建和谐家园】
崔正男这话一出口,邵茗就拉了他一下,低声道:“你说话这么大声干嘛,别打扰了张先生,没见张先生正专注的样子吗?”
张辰也听到了崔正男的话,就笑道:“没关系,看来正男你很用心啊,能够用怀疑的眼光去观察,在与众不同之处发问,态度还是很积极的。你琳琅师姐最近正在专研这些东西,让她给你讲讲吧,琳琅,你来说说吧!”
宁琳琅近一段时间的确是在研究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答应了一声,道:“这玉琮的确是玉器,玉石都有一定的硬度,在远古的时候,人类还没有很专业的工具能够在玉石上进行雕刻。那个时候的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先把玉石通过火进行加温,让它变软,然后再进行雕刻。而玉石烧过之后就会因为内部分子的变化成为灰白色,再经过几千年的埋藏,逐渐碳化之后,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虽然这些经过烧烤的玉石已经没有了它的本质,但是附着的文化却流传了下来,在收藏和人类文明研究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
崔正男不是搞收藏的料,也就没必要给他讲的太细,差不多做个了解就足够了。接着,张辰的性质也来了,把展厅里一些比较典型的物件一一给众人做了讲解和点评,可谓是相当专业。
这倒让负责接待的解说员有些郁闷了,这两个人是高手啊,合着姑娘我今天能就是来做陪衬的,幸亏刚才的解说没有出错,否则还不得给人家笑话死啊!
太湖地区也是良渚文化的分布地区,可张辰在苏州逛了好几处古玩市场都没有找到一件不错的良渚玉器;杭州这边的文物商店也去看过了,正经的好东西也没有,字画之类的倒是不少,但以近代的为多,偶有上品也是价格奇高,好的良渚玉器更是一件没有。今天参观完良渚博物馆,就想着到古玩市场去转转,或许会有收获呢。要不然回去一说,在良渚文化所在地待了一个月,愣是一无所获,真还丢不起那个人。
李天平为张辰考虑的相当周到,知道他会时常惦记着古玩,他的房子就买在之江路上,出门不用太远就是杭州的古玩市场集中地区,比较著名的吴宅、白马、吴山等市场都在十公里范围之内。
有时候淘弄东西是要看机缘的,就像那些古琴一样,谁都没想到,可偏偏它就出现了,现在张辰一心想要找良渚玉,刻意而为之下,却不一定能够遇上。
连着逛了三天,青铜器、陶瓷器、小杂件都有收获,甚至连南宋四大民窑的瓷器都已经收了三件,还外带两只良渚文化中晚期的陶罐,可就是没有一件良渚玉到手。这让张辰十分的苦恼,按理说这良渚玉也有不少在民间的,别人都能碰上,为什么自己就碰不上呢,这绝对是此行的一大憾事。
吴宅古玩市场,很正规,很高档,专业人士很多,品种齐全,品质也相对好一些,大到家具小到首饰都能在这里找到。这里之前是一座官宦人家的古宅,也是杭州城最为雅致静谧的古玩交易场所,这里的商贩们不需要大声吆喝或者拉拢客人,来这里的不是熟面孔就是慕名而来的,你喊不喊也都是这些人。
站在大门口,张辰有些不敢往进迈步,这里是最后一处,如果还是没有收获的话,他真就要失望而归了,压力很大啊!
果然,连进六七家仍然是一无所获,看着张辰无可奈何却又不太甘心的样子,宁琳琅出声安慰道:“师兄,你别着急啊,这里还有不少商户,或许会在后边有发现也不一定呢!”
张辰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能强求,只能是拿出耐心一间一间地看下去,直到第十二间的时候,依旧是没有任何发现。眼看着就要把吴宅古玩市场逛完了,张辰也就把那点希望都收了回去,没有就没有吧,今后还有的是机会,不愁弄几块良渚玉的。
有了这样的想法,心里也就放松下来,把这里逛完了就回去休息,采买采买就该抓紧时间回京城了,这次出来了一个月还要多,有不少事情都已经落下了,印尼的那三百万吨燃油还得想办法弄到李天平指定的地方去呢,可没时间耗着了。
本来是谋着良渚玉来的,但是却收了不少其他的玩意儿,心里不着急是假的。可是好不容易劝说自己放松了心情,不再去想他了,这东西却是自己冒出来了。
就在还有三四间店就要逛完的时候,张辰却看到了希望,这间店里摆放着一琮一璧,造型、纹饰和雕刻工艺都完全符合良渚玉的特点,释放出意念力观察之后,七层紫金色的光芒流动其上,绝对是如假包换的良渚玉了。
这几天在古玩市场里看了无数的新仿良渚玉,现在可算是找到真家伙了,张辰的眼睛马上就亮了起来,拉着宁琳琅就冲那一琮一璧走过去。
可接下来,张辰的兴奋劲儿就又被打击了,这玩意儿人家不卖,别说想捡漏了,就是花大价钱都不成。店老板也是一个爱玉之人,难得收到这么两件宝贝,哪里舍得出让呢,只是说,看看其他东西有没有喜欢的。
不过张辰也没有灰心,既然在这间店能够找到,那在别的地方一样也能有,迟早会让他碰上的,这回弄不到不是还有以后吗?
要说良渚玉,李天平手里就有,李天平虽然投身商海,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意人,可他的鉴赏底子打的好,这些年来功夫也没有放下,总会抽出一些时间来琢磨。他在玉器上的成就,仅次于褚铁眼在瓷器上的成就,是绝对的【创建和谐家园】级别。
只要张辰想要,李天平手里没有太多,十件八件还是能拿出来的,这些张辰都是见过的,早些年李天平也给过张辰一块良渚玉,现在还在他家里放着呢。要说稀罕程度,张辰还真不至于没良渚玉不可,他就是想自己收两件而已。
就像红山玉极难在南方遇到一样,良渚玉是长江流域的古文化,在北方也是极难遇到的,但凡能在市面上看见的,一千件里边最少有九百九十九件是假的,剩下那件还很有可能是破损了的。而张辰又比较年轻,虽然十来岁就入行了,可那时候他出手的几机会几乎等于零,早些年有人在南北之间来回倒贩的时候,还轮不上他去收东西。
这些年来,张辰收了不少的红山玉,怎么也有十大几块,可这良渚玉的收藏却是一直空白着。这回来了苏杭,可是良渚文化的主要地域,眼看着唐韵也要正式运营了,这么重要的文物不能没有啊,所以他才动了想要收两块的念头。
其实还真不至于,哪怕是最大最全的博物馆院,也没能把天下所有种类的古物全都占上的,少那么一两样不算什么,而且李天平和董老手里都有,到时候自然不用他发愁。
想到这里,心情也就好转起来,张辰和店老板聊了几句之后,还真就在这店里看起来了,这间店经营的东西比较杂,玉器、瓷器、字画、家具什么的都有,也算是品种繁多了吧!
不过,除了那两件老板不肯出让的良渚玉之外,也就只有几件小玩意儿还有些年头,一对茶碗是同治年间的民窑五彩,但却是有了冲的(冲,瓷器上的裂),价值就低了不少,剩下的大多是宣统和民国的,也没有什么【创建和谐家园】之作。
看过一圈之后,张辰正要离开,却见店门口进来一个小伙子,把手里抱着的长盒子往罗汉榻上一放,对老板道:“二舅,我二舅妈让我把你这东西烧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就给你拿来了,你看这怎么办啊?”
店老板看了看榻上的盒子,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道:“唉,这个老婆子啊,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呢,这有什么啊,这也是艺术嘛,烧了多可惜啊!你二舅妈没说什么吧?”
“倒是没有发脾气,就是……,就是说您是……老不正经。”年轻人犹犹豫豫地说了这么一句。
张辰听着两人的对话,眼睛就看向那个盒子,心想这里边装的是【创建和谐家园】画吧。这老板估计是看过不少回,说不准还是偷偷看的,结果被老婆发现了,看来他这老婆还挺厉害的。
那只盒子有两尺多长,一拃多宽十多公分高,这样尺寸的盒子都是用来装大轴子的,一般的小幅面画作不会放在这种盒子里。这么大幅面的【创建和谐家园】画可是少见啊,历史上倒是有几个善画【创建和谐家园】的名家,唐伯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过这话肯定不是唐伯虎的,否则这老板怎么能藏起来呢,也不知道这盒子里边装的是什么人的大作。
虽说张辰不是什么饥渴过渡的单身汉,也不是什么淫棍,但是对古人的【创建和谐家园】画倒也愿意多见识一下,走到那张罗汉榻前,向店老板问道:“老板,这盒子里边的东西能看看吗?”
老板到不觉得什么,答道:“可以啊,小伙子你看吧,不过女娃娃要是害羞的话,就到别家先转转吧!”
宁琳琅早就猜出这里边是【创建和谐家园】画,这时候已经到另一边回避了,邵茗听了店老板的话也有些明白过来,跟着宁琳琅走了。剩下的几个空乘要么是没有进店里,要么就是在别处的,离得都不算近。
张辰看了一下身边没有异性了,就把那盒子打开来,里边果然有两幅大轴,另外还有几本叠在一起,像是册页一样,但是却要略小一些的册子。
拿起一本小册子,册首上写的是‘素女九式’,翻开一看,里边果然是【创建和谐家园】图,按照《素女经》记载的行房姿势,以仕女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一旁的崔正男也凑上来,看了一眼,就不禁出声道:“师兄,这是【创建和谐家园】画啊,比你家里藏的那些那些日本【创建和谐家园】好看。”
第203章 回家再说
崔正男的话本来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上次张辰在加勒比海得到的那批宝藏里,有不少的日本【创建和谐家园】画,安镇忠和崔正男几个也都看过一部分,这时候见了古代的【创建和谐家园】图,不免要比较一番。
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跟着进来店里的几个空乘,还有其他的两个女顾客,现在都是用一种很怪异的眼神看着他们,有一点鄙视,有一点厌嫌,还有一点愤愤不平。也难怪人家有这样的反映,他们俩都是年纪轻轻的大小伙子,而【创建和谐家园】这种东西又是被很多人明面上所不齿的,他们这么明目张胆地讨论【创建和谐家园】,能让人家对他们笑得出来吗?
张辰也感觉到周围的气氛变化了,尤其是邵茗的双眼,这时候正瞪着崔正男呢,说不来待会儿就要对这个小师弟大发雌威了。想想也是他活该,悄悄看看就是了,谁叫他这么口无遮拦呢,也不看看是什么环境。
可是还得保持住自己的尊严啊,张辰不疾不缓,情绪没有任何变化,正声道:“这个你就不知道了,我给你讲啊,之前你看的那是日本的皇室【创建和谐家园】,代表的是扶桑绘画技艺的精粹。而这个呢,则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脉,这东西叫做素女九式,出自《素女经》,是古代流传最广的科普书籍,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而且这个不是【创建和谐家园】画,它有一个名字叫‘嫁妆画’,意思就说这是,这是在女儿出嫁前,父母买来放在嫁妆之中,随女儿带到夫家去的。旧社会的人们对于两性的知识无从学习,只能是靠着这些来做性启蒙教育,新婚之夜的时候,就照着这嫁妆画上的样子,依葫芦画瓢完成两个人之间的人生第一次,它的意义和作用很深的。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它,要从一个科学的角度去进行理解,《素女经》指导人类进行正常且和谐的两性生活,最早提出了‘优生优育’这个观点,并且总结出了很多科学的范例,例如怎样能使女性更容易怀孕,如何通过正常且有效的两性生活来融洽夫妻关系,这些都是很伟大的论著,怎么能和【创建和谐家园】相提并论呢!”
说完放下手中的《素女九式》,又拿起另外一本册子,边看边说:“要知道,【创建和谐家园】是【创建和谐家园】,科学是科学,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的,哪怕是一幅【创建和谐家园】画,也不是一无可取之处。明代的大才子唐寅,诗、书、画三者皆精,留下了多少的千古佳作,还有和他同时期的仇英,那也是极高明的书画大家,他们和文徵明、沈周二人并称吴门四家,在中国书画历史上有相当高的评价和的地位,可这两个人的【创建和谐家园】画却也画的极好,这些【创建和谐家园】画也可以作为研究他们画风和当时的社会现象的题材。还有一位叫做赵子昂的,就是那位元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号称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此人也作了很多【创建和谐家园】画,你能说他们都很下流吗?”
“我给你讲个故事,说有一天苏轼和他的和尚朋友佛印聊天,说到了相互看对方像什么,苏轼开玩笑说佛印像一坨屎,佛印却说苏轼像一尊佛,苏轼问他为什么,佛印说:你心中有屎眼中就是屎,我心中有佛眼里就是佛。所以说啊,这【创建和谐家园】画呢,你心里想它是淫秽之物,自然就觉得它难以入眼;如果你心中想它是一件艺术品,必定会认为它璀璨光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他所著的《路史》一书中,说:‘有士人藏书甚多,每柜必置春画一册’,这可不是瞎说,古代的大学者们都会收藏【创建和谐家园】画,难道他们也是如饥似渴的流氓吗?”
其实这话张辰自己都不信,说出来只不过是冠冕堂皇,拿来壮壮声势,调和一下周围众人的不屑而已。《路史》中是有那么一句话,可是后来有人问徐渭那句话是为什么,徐渭回答说:“聚书多惹火,此物可厌火灾也”,虽说民间一直有那么一个讲究,可这里边的味道就值得推敲了,古代文人们的花花肠子多着呢。
张辰看这本【创建和谐家园】画册是倒着看的,一边说一边看,说完那些话也差不多看到了头,画册首页上出现几个字,让张辰略微有些激动了。忙翻到后边一页一页看过来,每一页的【创建和谐家园】上都有名称,“怀中抱月”,“后园赏春”……,等等等等的,还有简单的诗句,署名款为“十甫”。
这些个字和首页上的“十洲春画集”都是出自一个人之手,整本二十四幅【创建和谐家园】画都极为传神,人物造型准确且刻画细腻,形象秀美艳逸,画面线条圆转流畅,极富渲染力。字画合起来一看,这东西了不得啊,居然传到了现在,虽然不是唐伯虎的手迹,却也是一点不差了,仇英啊,明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创建和谐家园】画的顶级高手。
仇英的画一般是只题名款,可这本画册只有在首页的“十洲”和每页的诗后“十甫”名款这两处和他有关,其他的就没有了。意念力观察下,画册表面有八层绿色的光芒,这本画册应该是仇英中早期的作品,那时候应该是他刚刚开始卖画的年代,估计还不大愿意把自己的官名题在商品上,而用了这个很少见,且与他的表字“实父”谐音的“十甫”吧!
再拿起另一本,张辰这回就仔细看了,意念力观察下是两层蓝色光芒,从画风,手法,字体,等方面一一看过来,这本题款为“孟俯”的《水晶宫春画三十六页》来头果然也是不小,这位作者也是一位大名人,据传说是琴棋书画诗词文章无一不精,中国书画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赵孟頫。
的确,此人也是善画【创建和谐家园】,这本【创建和谐家园】画册正是他青年时候的作品,明末清初的戏曲家李渔在他的著作《肉蒲团》中写道“到书画铺买幅绝精绝巧的【创建和谐家园】册子,是本朝学士赵子昂的手笔,共有三十六套,唐诗上三十六宫都是春色的意思,拿去放在闺阁之中,好于玉香小姐共同翻阅”。
张辰不禁有些期待了,刚才他说过了三个【创建和谐家园】画高手,现在已经有两个人的作品在了,接下来的两本里边会不会有唐寅的呢,今天不会把这三人的【创建和谐家园】画都欣赏一遍吧,这老板也实在有点能耐。
只不过接下来的两本就略为逊色一些了,不是内容上的逊色,而是作者名气上的逊色,这两本的作者题名款分别是古濂和马相舜,这两位只是驰名于清代的【创建和谐家园】画方面,于其他书画途径上没有什么作为。所作【创建和谐家园】画也只是更加形象深动,笔力方面有些欠缺,没有多年浸淫的功力,但是却好在注重写生,有些接近于西洋油画的风格,也算是【创建和谐家园】画中的精品了吧!
带着略微失望的心情,张辰打开了其中的一幅大轴,这幅轴子的幅面不小,仅画面就有五十公分左右的宽度,超过一米高。
画中有一个半裸着的妇女,女子一脸慌乱悲绝的样子,被七个身穿甲胄的军人围着抬起来,一个头戴缨盔的大汉【创建和谐家园】着下半身正要挺进。后边还跟着一大帮子人,全都是甲胄在身,有的拿着袜子,有的扬着一件衣衫,还有手里拿着长裤和长裙的,浩浩荡荡的加在一起有二十三个人。
抬着女人的几人之中,有两人拽着她的胳膊从肩膀处向上抬,一个人的手还在撕拽着她的半截衣服;另外有一个人抱着她的脖子,嘴巴也凑了上去,空出来的一只手抓在她的胸前,腰部和双腿都有人抬着,一个抬着她小腿的还张嘴咬她的脚。
¡¡¡¡Õû¸ö»Ã漫¾¡ÒùÃÒ£¬ÓÒÉÏ·½ÊÇÁ½ÐÐÌâ°Ï£ºÄÏß³¾ª·ç£¬ãê³Ç´µ¶¯¡£´µ³öÏʺ컨޹޹£¬ÆÃµûÔÜ·ä²»ÕäÖØ¡£ÆúѩƴÏ㣬ÎÞ´¦ÖøÕâÃæ¿×£¬Ò»×Û¶ùÊÇÇå·çÕòµÄÑù×Ó£¬Äǽ«¾üÊǼ«Õ³º±µÄÃÏçî¡£
¡¡¡¡ÁíÓÐÒ»¾äÌâ°ÏΪ£º÷²ºóÉõÊçñº£¬Çá³¶Ïãéý±¡á£¡£½ñÈÕÂä³ÇÏ£¬ÇÒ¿´½«¾üÊֶΡ£
画上还有数方藏印,“无端老人鉴藏”、“妙法山人”、“空亭居士”、“嬉月楼主”……,看来这画还有不少人收藏过。意念力一扫,两层蓝色光芒,应该是南宋年间不错了。
再打开另一幅轴子,幅面大小差不多,也是设色绢本的,但是内容却没有那幅那么强大了,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七个人而已,阵势上先输了不少。
只不过这幅画的主角比较牛,人家是头戴锦绣幞头,穿着黄色内衣的黑脸大汉。在五名太监宫女的帮助下,架起面前的纤细女子,挺着黑家伙蓄势待发。画中被架起的女子头戴命妇冠,脸做惊慌状,额头蹙起,双臂挥舞着推拒黑脸大汉。
画上有题跋多处,“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怪怪道人,海粟”,“急功好利无能事,只把佳人强幸来。蓬莱牛不住”……,鉴藏印和前幅相近,意念力下七层蓝色光芒,确定是五代十国末至北宋初的东西。
张辰放下画,对老板道:“老板你这可是好东西啊,不错。”
老板嘿嘿一笑,道:“小伙子你也喜欢这个啊,我听你刚才说话,相当有道理的,只是唐伯虎画【创建和谐家园】画很有名,可这仇英,还有那赵孟頫,他们也善于画【创建和谐家园】我就不知道了,看来你研究很深啊!”
张辰听这位店老板一说,心里就活泛起来了,感情这老板不知道这是宝贝啊,这下不是正有机会了吗?就顺势道:“我也是听说而已,没见过实物,许还是传说呢,您这些东西要是真烧了,那可就可惜了,唉……”
店老板见张辰叹气,以为张辰在为他惋惜,也是叹道:“可不是吗,我收这些东西也花了不少钱不说,这些画工就够漂亮的了,有些不乏有大家风范的,烧了实在可惜啊!”
张辰还准备再试探一下,谁知道这老板是不是给自己下套呢,无不惋惜地道:“这么好的东西您爱人也真舍得啊,这花了不少钱吧,您这投资要打水漂了。”
听张辰说起花了不少钱,老板也有点心疼了,看了看张辰,就想他既然也喜欢这些东西,不如转手给他吧,总比被老婆烧了强啊!他笑着对张辰道:“小伙子,我看你也是个明白人,知道这些东西的好处,你看这样好不好。这些东西呢,我是三万块收来的,我现在平价让给你,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接手呢?”
张辰心里猛喜,这老板真上路啊,这就提出来要转手了啊,可面子上又不能表现出来,依旧是惋惜地道:“这,怕是不太好吧……”
“你要是觉得贵,两万八也行。”
张辰这下是真的乐了,就这还能降价,再不答应就是傻子,正色道:“行吧,您既然有这个心思,那我就接了这些东西,总不能真的烧了吧!”
价钱已经谈妥,两万八千块钱,两幅大轴五本画册,钱货两清之后,张辰告别了店老板。
张辰带着画走了,店老板把两万八收进了包里,其实他还是耍了一点心计的。这些东西都是别人拿上门来卖的,他前后两次收来只用了一万多,当时只觉得这东西将来可能会有升值空间。可是家里老婆不乐意,总是和他闹别扭,这下好了,一进一出赚了一万出头,回去看看老婆子还能说什么,以后该收还得收啊!
而张辰这边,在这样的好东西上面,他是不会计较万把块的,只是仇英和赵孟頫的两本画册就是天价了,另外两本清代的【创建和谐家园】画,随便拿出一本,也应该能够持平今天的花销了。那个老板还是不识货,虽说吴宅里边高手云集,可是相比于浩如烟海的古籍记载内容,他们的知识量是远远不及的。鉴定一些常规的古玩是没什么大问题,可要看这些不常见的,又有些被社会所排斥的东西,就有很大的难度了。
张辰要不是看过了不少张百川和董老等人秘藏的以及吴世璠那些藏书里边的孤本,他今天也不可能看出这些画里边的门道。至少古濂和尚与马相舜两人的名头他就不可能知道,也不会知道仇英曾经用过“十甫”这个别字,赵孟頫在青年时期就用过“水晶宫道人”和“孟俯”的别号和名,更不可能知道那两幅大轴的故事。
一出吴宅市场的大门,张辰就快速向他的车走去。崔正男接到张辰的电话说不用再取钱了,这时候迎面过来,知道这是张辰收到了好玩意儿之后的表现,就问他这些东西是不是又捡漏了。
张辰只说了一句:“回家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