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海魂》-第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

      更多精校小说尽在知轩藏书下载:http://www.zxcs.me/

      ==========================================================

      《海魂》

      作者:闪烁

      内容简介:

        重塑太平洋大海战的恢宏场面

        再现热血男儿勇往直前的情怀

        不屈不朽的灵魂

        一波三折的情节

        尽在《海魂》!!!

      作品相关

      新唐史简述:

        相关仅为背景介绍,完全可以不看,如果看到书中有不解的地方的话,可以再来看也不迟,呵呵。

        唐历133年(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旧)唐帝国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军扫荡石国,攻占了石国首都,斩杀石国国王,屠戮石国城池,石国王子逃王阿拨斯王朝(【创建和谐家园】帝国),向【创建和谐家园】帝国求援。高仙芝引唐军两万,以及数万联军奔赴迎战,与【创建和谐家园】帝国大军战与怛逻斯。两军激战五日,联军噶逻禄部谋叛,被高仙芝镇压。两军鏖战月余,高仙芝出奇兵断【创建和谐家园】帝国大军粮道,【创建和谐家园】帝国军队败退。

        唐历137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高仙芝杀边令诚,率两万安西守军“回京勤王”。唐帝国第一次内战爆发。到唐历137年,叛军史朝义【创建和谐家园】,叛乱平息。高仙芝拥立越王李俙,郭子仪拥立太子李豫。内战进入第二阶段。唐历162年,李俙与高仙芝在洛阳城被杀,同年代宗李豫,护国大将军郭子仪亡。德宗李适登基,唐帝国第一次内战结束。

        唐历186年,唐帝国大将李存勋统兵十五万攻打【创建和谐家园】帝国,协助波斯帝国复国,唐帝国第一次西征开始。次年,唐军攻入撒马尔罕,波斯帝国遂立国都于此。【创建和谐家园】帝国集兵三十万于木鹿城。两军鏖战三月,唐军破城,歼敌二十余万。【创建和谐家园】帝国退守哈马丹城。唐军进军哈马丹,与十五万【创建和谐家园】大军鏖战两月,城破,【创建和谐家园】帝国退守巴格达。

        西征第三年,唐军协助波斯帝国复国,定都泰西封。李存勋拜大将军,定西大元帅。唐军留兵五万,助波斯帝国整套【创建和谐家园】帝国。从此开始,波斯帝国与【创建和谐家园】帝国的战争持续了两百余年。到唐历388年,波斯帝国确定【创建和谐家园】为国教后,【创建和谐家园】帝国瓦解。此时,波斯帝国疆域东到印度河流域,北达高加索山脉,西濒地中海,南抵印度洋,成为了西洋最庞大的帝国。其鼎盛时期,疆域一路拓展到了北非大西洋沿岸,并且出兵伊比里亚半岛,进军欧洲。从此,波斯帝国与唐帝国世代修好,成为了唐帝国最强大,也是最为重要的盟友。

        波斯帝国的中兴,改变了唐帝国的历史发展,商贸,特别是海上贸易的发展,成为了当时唐帝国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唐帝国的纺织技术,丝绸,茶叶,造纸术,火yao等等都扩散到了波斯帝国,并且一路传到了欧洲。东西方交往达到鼎盛时期。同期,唐帝国控制了里海与乌拉尔山脉以西的广阔地域,成为了世界上疆域最广阔的帝国。

        唐历386年(公元1004)年,唐帝国航海家第一次到达马达加斯加岛,并且称此岛为“巨岛”。五年后,第一支唐帝国的探险穿队绕过了好望角,进入大西洋。唐历399年(公元1017年),唐帝国第一支船队进入了地中海,并与波斯帝国联军占领了直布罗陀。从此,东西方海上贸易航线开通,大航海时代来临。

        唐历554年(公元1172年),唐帝国第二次内战爆发。这次内战持续长达一百五十年,期间唐帝国数度分裂成数个,甚至数十个小王国,中央政权几乎彻底崩溃。东方世界陷入混战。

        这是一次几乎摧毁了整个东方世界的内战,也是唐帝国陷入内乱最久的一次内战。从唐历554年到唐历708年,内战持续了154年,帝国数度出现短暂的统一,不过中央政权都迅速垮台。在持续了154年的内战中,唐帝国的人口从5500万锐减至不到2000万,经济面临崩溃,民不聊生,国家凋零。

        唐历708年,(新)唐帝国缔造者,光武帝李陨辉起兵洛阳,建新唐帝国。唐帝国中兴统一战争爆发,6年间,光武帝向波斯帝国借兵十五万,逐一翦除帝国内地各独立王国,到唐历714年(公元1326年),唐帝国基本实现统一。

        经过了十五年的修养,唐帝国依靠发展商业,加强与波斯帝国的联系,唐帝国恢复元气,现天津,苏杭,广州三地的手工工业初具规模,且唐帝国成为了东方世界最强大的商贸帝国。同一年,光武帝李陨辉去世,洪武帝李孝存登记。

        唐历732年,帝国大将杨郁骢统兵25万,开始征讨边塞叛乱地区。历时十八年的“复边战争”爆发。此次战争的目的是要恢复唐帝国以前的版图,征讨那些在唐帝国第二次内战中叛变的边远地区的王国。波斯帝国出兵20万相助。

      ¡¡¡¡ÑîÓôæõ£¨ÌÆÀú688Äꡪ¡ª756Ä꣩£¬£¨Ð£©ÌƵ۹úÍ·ºÅ´ó½«¡£Ôç¾ÍÔø¸úËæ¹âÎäµÛÕ÷Õ½ÌìÏ£¬ÂÅÁ¢Õ½¹¦£¬ÉîµÃ¹âÎäµÛÖØÓá£ÔçÔÚ¹âÎäµÛÄ©Ä꣬ÑîÓôæõ¾ÍÇë±ø20Íò£¬ÎªµÛ¹úÊÕ¸´±ßÈû£¬²»¹ýµ±Ê±¹âÎäµÛûÓдðÓ¦ÑîÓôæõµÄÇëÇó£¬Ö±µ½ºéÎ䵨µÇ»ùºóÈýÄ꣬²ÅÃüÑîÓôæõͳ±øÎ÷Õ÷¡£

        这也被西方国家称为唐帝国的第二次西征。杨郁骢先后破灭十数国,灭突厥族,兵发乌拉尔山以西。他不仅仅光复了唐帝国的失地,而且还一路打到了黑海西岸。到唐历750年,杨郁骢凯旋回京时,唐帝国再次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杨郁骢被后世尊称为“帝国第一元帅”。

        唐历826年(公元1444年),唐帝国第三次内战爆发。

        这是唐帝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第三次内战又被称为“工业革命战争”。从新唐帝国建立,帝国商业,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出现了最初的资本家,商人与资本家的社会地位却并没有得到保证,另外帝国征收高额的商业赋税以及工业赋税,官僚机构【创建和谐家园】,导致商人与资本家极为不满。

        这一年,唐帝国颁发了《禁海条令》,一改光武帝定下的以商业立国的基本国策,采取封闭锁国政策,严重威胁到了商人与资本家的利益。结果,苏杭,广东两地首先爆发资本家起义,接着两湖(洞庭湖,鄱阳湖),天津,以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内战很快就扩大到了帝国各地,资产阶级组织武装军队,要求帝国废除《禁海条令》,给予资本家,商人政治权利。

        第三次内战的第一阶段持续了八年,在中央军队的迅速镇压下,起义军队损失惨重,被迫转入地下活动。资产阶级革命跌入低谷,不过战争并没有结束。

        唐历834年,西安与洛阳两地爆发学社运动,军队残酷镇压参加运动的学生。第三次内战进入第二阶段。资产积极起义再次爆发。这一阶段内战持续了六年,资产积极军队得到了全面武装。最后占领了西安与洛阳,帝国皇帝被迫接受资产阶级的条件,废除《禁海条令》,改组朝廷,成立帝国内阁,并且成立帝国下议会,给予资本家,商人参政大权。

        在内战结束后的五十多年里,帝国仍然处于动荡之中,保皇运动,资产运动,以及来自东面的倭患都在威胁着帝国的存亡。直到唐历897年(公元1515年),张绍廷出任帝国首相,帝国内部动荡才逐渐平息。

        张绍廷是第一位平民(资本家)内阁首相。他一共连任四届,其执政期间,推行了大量的资本主义改革法规,并且拉拢了大批开明贵族,加强了对旧地主的镇压,并且改革帝国军政制度,正式成立了帝国陆海两军,将帝国军队掌握在了内阁,而不是皇帝的手里。这其实也就标志着,帝国正式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皇帝失去了对军政大权,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帝国最高统帅,而帝国的行政大权已经落于内阁手中。

        同时,张绍廷还建立起了完善的议会制度,帝国上议会(贵族议会)只有象征性的权力,下议会掌握了议会实权,并且具有了监督内阁政府,以及立法这两项大权。张绍廷还为帝国建立起了第一套公平的,公开的,完善的法律体系。采用了“案例审判原则”。这也是后来帝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成为了帝国法律不断完善的根据。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张绍廷完全可以算得上是现代意义上的唐帝国的缔造者。虽然他出身低微(一名普通的工人的儿子),没有任何的裙带关系(其妻子也是工人出身),没有参军的经历,甚至可以说没有多少个人资产。但是,他为唐帝国建立起了一套实行了四百多年,而且仍然没有过时的政治,军事,法律体系。直到现在,张绍廷首相的雕塑仍然屹立在帝国首相府的庭院中。而张绍廷博物馆则是帝国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唐历949年(公元1567年),扶桑,也就是现在的日本爆发内战,随后出兵入侵朝鲜王国。唐帝国派兵协助朝鲜王国击退了入侵军队,随后帝国出兵干预日本内战。这是帝国海军第一次以主力身份参加对外战争。

        日本内战持续了一百多年,后在唐帝国的帮助下,日本【创建和谐家园】击败了以德川家康为首的番军,重新建立中央统一政权。后来日本花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向唐帝国学习经验,也先后完成了各种资本主义革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不过,在日本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中,【创建和谐家园】仍然具有部分国家实权。

        从唐历1050年到1178年(公元1668年——1796年),唐帝国联合波斯帝国与西方列强,即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西班牙帝国,荷兰共和国,瑞典王国,威尼斯共和国等国为争夺海洋控制权,进行了长达128年的战争。

        历史上,这场历时一百多年的战争被称为“东西方百年战争”。战争的焦点就是东西方两个最强大的国家(集团)为争夺海洋控制权,争夺世界各大洋的霸权。而战争的根本仍然是商业以及海外利益。战争分成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唐历1050年到1078年。唐帝国与荷兰共和国,西班牙帝国,大英帝国争夺印度次大陆,非洲东部与南部的殖民地,还有印度洋上的制海权为主。期间爆发了四次大规模的海战,即科兰巴海战(唐历1054年),孟买海战(唐历1062年),霍尔木兹海战(唐历1066年),马达加斯加海战(唐历1074年)。另外还爆发了五次大规模地面战争,即亭可马里登陆战(唐历1055年),古里包围战(唐历1058年),孟买战役(唐历1063年),波斯战争(唐历1066-1072年),以及马达加斯加战争(唐历1074-1078年)。

        这一阶段的战争主要都围绕着印度洋地区的霸权展开,西方列强打击的重点不是唐帝国,而是波斯帝国。通过这一系列的战争,唐帝国最终确定了在印度洋地区的霸权,并且将这一霸权保持了数百年之久。

        因为波斯帝国成为了西方列强的主要打击对象。唐历1055年,波斯帝国皇帝塞留斯五世遭到刺杀,皇太子即位,为马哈木图三世。随后,波斯帝国爆发革命,并于唐历1068年退出战争,西方列强则趁机向波斯帝国大举进攻。革命在唐历1074年达到【创建和谐家园】,波斯帝国危在旦夕,唐帝国派遣远征军进入波斯帝国,一方面稳定住波斯帝国的西方战线,另外一方面协助波斯帝国镇压国内叛乱。波斯帝国内战在1082年结束,马哈木图三世与商人资本家集团达成妥协,承诺进行【创建和谐家园】改革,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第二阶段,从唐历1088年到1122年。唐帝国在稳定了波斯帝国的局面,并且已经确定了印度洋地区的霸权后,开始向西推进。这一阶段的战争主要围绕着非洲大陆上的殖民地展开。因为双方的战线都很漫长,再加上殖民地比较分散,后勤保障困难等等原因。在这一期间的战争中,小仗打了几百场,可大规模战役却很少,值得称道的大胜仗也寥寥可数。双方在非洲与南大西洋上的争夺持续了34年之久。

        从唐历1123年开始,战争进入第三阶段。此时波斯帝国皇帝已经是塞留斯六世,这是个开明的皇帝,在其登基之后就立即宣布完成【创建和谐家园】改革,还政于民,仿照唐帝国的模式,成立了议会,内阁政府等等由贵族,商人,资本家控制的权利机构。到唐历1122年,波斯帝国的【创建和谐家园】改革基本上完成,国力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唐帝国也在之前的三十多年时间里积聚起了强大的力量。随着两大古老帝国再次恢复了实力,战争逐渐变得对唐帝国与波斯帝国有利了。

        唐历1125年,唐帝国与波斯帝国的远征军分两路进军。其中东线以波斯帝国为主,唐帝国的地面远征军为辅,大军从欧亚大陆桥杀入欧洲,横扫巴尔干地区,兵力直指欧洲腹地。东线以唐帝国远征军,特别是海军舰队为主,在迅速攻占了加纳里群岛,马德拉群岛之后,又攻占了亚速尔群岛,并且在北非登陆,准备进攻直布罗陀要塞,打通进入地中海的海上通道。

        战争在这一年进入到了第四个阶段。在此前一年,法兰西帝国爆发革命,革命政府与唐帝国,波斯帝国签订和平条约,退出战争。而在整个第四阶段的战争中,争夺的焦点都在地中海的制海权上。交战双方的主要兵力仍然是海军。

        唐历1128年,唐帝国远征军攻占直布罗陀要塞,打通了进入地中海的海上通道。唐历1147年,唐帝国海军远征军炮轰威尼斯,威尼斯共和国投降,退出战争。唐历1152年,波斯帝国远征军与唐帝国远征军横扫中欧平原,结束了瑞典王国在中欧地区长达数十年的霸权地位。唐历1158年,波斯帝国远征军绕道北非,与唐帝国远征军联手进攻西班牙帝国,三年后,西班牙帝国战败。

        西班牙帝国战败后,战争平息了八年,大英帝国,荷兰共和国与唐帝国,波斯帝国媾和,希望能够体面的结束战争。唐帝国与波斯帝国也在前面的战争中耗尽了国力。另外波斯帝国皇帝塞留斯六世在唐历1162年驾崩,波斯帝国无心再战。交战双方开始进行和平谈判,不过,在战争还没有结束时的谈判并没有多少效果。

        唐历1173年,一艘唐帝国的远洋商船在北大西洋上遭到了悬挂大英帝国国旗的掠夺舰攻击,数十名船员被杀害。这本来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件小事了,问题就在于,一名船员逃了出来,在海上漂浮了三天后被一艘经过的唐帝国巡洋舰捞了上来。这成为了第五阶段战争的导火索。

        这一阶段,是唐帝国单独向大英帝国与荷兰共和国宣战的,波斯帝国并没有派兵参战,只是向唐帝国远征军提供了物资等方面的援助。到唐历1175年,唐帝国远征军已经在北大西洋上集中了近百艘主力战舰,其他各类舰船五百多艘,集中了一支拥有五万地面兵力的远征军。

        从唐历1175年到唐历1177年,唐帝国远征军首先打击的是相对较弱小的荷兰共和国,并且用海军封锁了大英帝国。唐历1177年,阿姆斯特丹被唐帝国远征军攻占,荷兰共和国投降,退出了战争。当年年底,唐帝国远征军在爱尔兰登陆,爱尔兰宣布独立,大英帝国在此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唐历1178年秋,在五十多艘主力战舰的掩护下,两万帝国远征军在泰晤士河下游登陆,随即唐帝国战舰逆流而上,炮击白金汉宫,大英帝国在十日后宣布投降。这场持续了一百多年的战争到此结束。

        通过128年的战争,唐帝国不但获得了全球霸权的地位,而且唐帝国海军也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锻炼,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在鼎盛时期,唐帝国的海外领地面积达到了本土面积的1.5倍,唐帝国海军的战舰航行在世界各个大洋上,而飘扬在唐帝国海外领地上的金龙旗永远都在太阳地下。从此唐帝国也得到了“日不落帝国”的称号。

        同样,这长持续了128年的海上战争也让唐帝国元气大伤,五十多万海军将士在这场战争中阵亡,其中不少是祖孙五代同为帝国赴难。后来,帝国海军在大沽港外建立了一座海军军人公墓,在宁波建立了第二座海军军人公墓,这也就是帝国海军军人公墓的来历。而战争的直接结果,是唐帝国在东方世界的影响力反而迅速降低,对日本这类怀有狼子野心的国家不再具有统治能力了。

        这场战争对整个欧洲地区今后数百年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瑞典王国的没落,以及遭殃及的神圣罗马帝国的没落,欧洲中部地区分裂成了数十个小国家。原来的莫斯科大公国迅速发展成为俄罗斯帝国,并且在欧洲东部地区迅速扩张,其触角一度深入了欧洲中部地区。威尼斯共和国没落后,亚平宁半岛上的数个王国迅速强大,特别是撒丁王国的崛起,意大利王国出现了统一的征兆。法兰西帝国革命遭到镇压,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出现在了法兰西,他就是后来几乎统一了欧洲大陆的拿破伦。荷兰共和国在欧洲海域的商运统治地位瓦解,大英帝国迅速的取代了荷兰共和国,成为欧洲地区的海上霸主。西班牙帝国战败,导致了葡萄牙王国的崛起,两国之间的战争持续了三十多年。可以说,从唐历1178年开始,欧洲大陆陷入了战国时代。

        此时,在世界的东方,唐帝国并没有因为胜利而获得多少好处。反而因为在上百年时间里将精力主要集中在了世界的西方,忽略掉了身边的一个严重的危险,同时还忽略掉了新大陆上的变化,可以说,这场持续了一百多年的东西方战争,实际上没有给唐帝国带来任何好处。

        唐历1184年(公元1802年),日本再次出兵进攻朝鲜,反叛唐帝国,谋求西太平洋海上霸权。唐帝国与日本持续了近百年的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唐历1184年到唐历1211年。唐帝国主要采取战略防御,在朝鲜半岛,以及琉球群岛,东南亚地区等地与日本僵持。同时,唐帝国迅速做了战争动员,将部署在西方的远征军抽调了一大半回来。而在这一阶段中,双方争夺的焦点是汉城与琉球岛这两个地方。

        争夺汉城的战争打了三次,前两次唐帝国都以防御为主。唐历1208年爆发的第三次汉城战役唐帝国在防御稳固后采取主动进攻。因此,第三次汉城战役也被称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从此开始,到唐历1211年,唐帝国用了三年的时间将入侵朝鲜半岛的日本军队赶出去,而朝鲜国王也重新回到了汉城。

        争夺琉球岛的战役打了两次。第一次是唐帝国海军历史上的一大耻辱。从大西洋远道回来的舰队在巴士海峡遭遇日本舰队伏击,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结果唐帝国不得不放弃了反攻琉球岛的计划,并且在唐历1201年将驻守琉球岛的两万多军队撤了出来。唐历1210年,唐帝国海军开始反攻,重点就是琉球岛。光复琉球岛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唐历1211年春,到年底,琉球群岛全部光复。

        从唐历1211年到1222年是为期十一年的休战期。日本数度想与唐帝国媾和,唐帝国也需要时间恢复国力,因此双方之间没有爆发大规模战役,小【创建和谐家园】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到唐历1222年,唐帝国已经有足够的实力远征日本,而日本也在西方列强的帮助下恢复了元气,建立起了一支拥有四十多艘主力舰的强大海军舰队,其地面兵力扩充到了五十万,准备与唐帝国评死一战。

        战争的第二阶段,也是双方的僵持阶段。海洋是主要的战场。在此期间,双方海军爆发了十二次大规模海战,第三次琉球岛海战,宫古岛海战,两次济州岛海战,对马岛海战,朝鲜海峡海战,吕宋岛海战等等。日本在西方列强的扶持下,勉强的应付着唐帝国强大的进攻。

        唐历1244年,唐帝国与朝鲜王国联军登陆对马岛,第二阶段战争进入了【创建和谐家园】,双方围绕着对马岛打了四次大规模海战,并且在这座岛屿上鏖战近两年。对马岛争夺站后期,唐帝国派遣五万远征军登陆,最后在唐历1246年攻占了对马岛,然后在唐历1247年攻占壹歧岛。

        从唐历1250年到唐历1270年的20年间,唐帝国内部爆发了一系列小规模动乱,主要就是持续不断的战争导致唐帝国不堪重负,百姓负担非常沉重,国内反战呼声非常强烈,并且最终导致唐历1250年的长沙暴动,1252年的重庆暴动,1253年的福建农民暴动,以及1254年的广州工人起义。国内动荡打乱了唐帝国的战争安排,同时不得不将更多的军队用来镇压国内暴乱。到唐历1270年,暴乱平定下来的时候,日本也已经恢复了元气,西方列强也纷纷崛起,唐帝国错失了消灭日本的最佳机会!

        唐历1271年,日本海军偷袭那霸港,战争再度爆发。而唐帝国国内动乱已经平息,而且有了十多年的修养机会。战争进入第三阶段,决定胜负的阶段。

        唐历1273年,唐帝国海军取得第四次琉球岛海战的辉煌胜利,日本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唐帝国海军夺取了西太平洋制海权。唐历1274年,鹿儿岛海战爆发,日本海军残存战舰几乎全部被摧毁,唐帝国海军开始封锁日本沿海,并且一度杀入日本内海,炮轰日本沿海工业重镇,封锁日本内海港口。唐历1277年,唐帝国远征军登陆九州岛,拉开了全面反攻的序幕。唐历1281年,唐帝国海军舰队杀入东京湾,炮击日本皇宫,当年秋,日本【创建和谐家园】宣布投降,日本承认战败。

        实际上,唐帝国与日本的战争的本质仍然是唐帝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战争。西方列强在遭受了一次惨痛的教训之后,知道在实力不够强大的情况下无【创建和谐家园】面抗衡唐帝国与波斯帝国。因此,西方列强选择扶持日本,鼓动日本的野心来对抗唐帝国。在整个唐日战争期间,西方列强向日本输送了大量的战争物资,并且通过贷款等方式向日本提供了数十亿元的战争经费。特别是到了战争后期,几乎所有的日本海军主力战舰都是由西方列强提供的。换句话说,西方列强是借日本之手在消耗唐帝国的国力。相比而言,唐帝国并没有在这场战争中向波斯帝国求援,因为历史上,东方的海洋就是唐帝国的势力范围,唐帝国绝不允许任何列强到东方来与自己竞争,就连盟友也不例外!

        唐帝国再次赢得了胜利,却也只是一场惨痛的胜利。到唐历1281年战争结束的时候,唐帝国已经是遍体鳞伤,这一年唐帝国的经济水平仍然维持在唐历1150年左右的样子,也就是说,在长达130年间,唐帝国几乎没有得到多少发展!相反,在这130年间,西方列强的经济翻了至少二十倍,而几个主要西方列强的经济总和甚至超过了唐帝国。虽然在一战爆发前的十多年时间里,唐帝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可以用奇迹来形容。到唐历1295年,唐帝国占了全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超过了西方列强的经济总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时候,此时的“日不落帝国”已经走向了夕阳时期,唐帝国将要面临最严重的挑战了。

      第一次全球战争(倒唐战争)

        唐历1285年(公元1903年),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俄罗斯帝国,以及日本四国秘密达成“倒唐同盟”,共同将矛头指向了唐帝国与波斯帝国。

        这四个新兴帝国都谋求获得等多的海外利益,并且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要求唐帝国与波斯帝国这两个最古老,最强大的帝国均分世界利益。大英帝国的主要述求是唐帝国与波斯帝国的海外殖民地,以及全球贸易份额。法兰西王国的主要述求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俄罗斯帝国则想得到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广袤土地,日本则仍然在谋求西太平洋上的霸权地位。

        这四个国家的主要对手都是唐帝国,以及在唐帝国支持下的波斯帝国。四个国家通过达成战略同盟,以及实际上的军事同盟共同向唐帝国施加压力。世界局势再度紧张,唐帝国面临着历史上最大的威胁。

        唐历1287年(公元1905)年,唐帝国与波斯帝国,德意志帝国结成三方同盟,共同对抗另外四个帝国的威胁。德意志帝国因为要对抗法兰西王国,俄罗斯帝国,以及意大利王国这三个强大的国家来自陆地上的威胁,因此并无多少海外利益,国家安全更为重要。因此,德意志帝国与唐帝国同盟,共同应付法兰西王国与俄罗斯帝国。

        至此,第一次全球战争的格局基本成型,世界上最强大的七个国家开始了紧张的扩军备战。从唐历1285年开始,到唐历1296年,七个主要帝国的军费开支一直在以每年近两成的速度增长,而且军队规模一直在扩大。特别是海军方面,历史上,这十一年时间被称为“造舰十年”。除德意志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之外,其他五个帝国在这十年总建造的战舰总吨位,超过了过去一百年间建造的所有战舰的总吨位。

        这是一个疯狂的时期,到唐历1295年的时候,唐帝国的军费开支已经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三成,波斯帝国为三成五,德意志帝国为三成,日本为三成五,俄罗斯帝国为三成五,法兰西王国为三成,大英帝国为二成五。换句话说,这七个国家所支出的军费,占到了当年世界总产值的近两成了。战争已经无法避免,而最后所欠缺的,只是一个引发战争的导火索而已。

        唐历1296年(公元1914年),唐帝国皇帝与内阁首相先后批准了战争计划。当年初,唐帝国以日本为能履行“唐日战争”后所签订的条约为由,正式向日本宣战。次日,波斯帝国正式向日本宣战。两日后,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以及俄罗斯帝国先后向唐帝国与波斯帝国宣战。同时,唐帝国与波斯帝国也向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俄罗斯帝国宣战。次日,德意志帝国向四个国家宣战。第一次全球战争爆发了。

        战争初期,唐帝国制订的基本战略是,先东后西。先消灭东面的日本,在西面的陆地战场上采取守势,由德意志帝国牵制住俄罗斯帝国,波斯帝国从南面进攻俄罗斯帝国。而在大西洋上,唐帝国的舰队以开普敦为后方基地,先拖住大英帝国与法兰西王国的舰队,等到帝国海军收拾掉了日本之后,海军舰队进入大西洋,从海上威胁大英帝国与法兰西王国,迫使两国投降,最后在陆地上收拾掉俄罗斯帝国。

        这一战略计划与唐帝国当初对付西方列强时的计划有很大的相似性,即竭力避免大消耗,大损失的地面战争,尽量发挥帝国海军的实力,通过控制海洋来获得最后的胜利。整个战略核心是围绕着海军展开的。不过,这已经不是一百多年前的世界了,唐帝国还过低的估计了对手的战争决心,低估了日本的抵抗能力,导致了唐帝国在后面的一系列惨痛失败。

        战争进入到第二年的时候,地面战场上的情况变得对唐帝国一方极为不利,特别是在欧洲战场上,局势正在迅速的恶化。

        大英帝国与法兰西王国首先集中力量在欧洲大陆上对付德意志帝国,战线一度被推到了莱茵河东岸,进入了德意志帝国本土地区。最后,德意志帝国投入了150万地面部队,数万门火炮,在莱茵河上稳定住了阵脚。一年之内,德意志帝国就与两个强大的对手打了三场大规模战役,其中科布伦茨战役,德意志帝国损失24万人,科隆战役,德意志帝国损失21万人,韦瑟尔战役,德意志帝国损失18万人。虽然最后德意志帝国在西线稳住了局势,不过代价是极为惨重的。当时德意志帝国陆军的455个师中,有320个部署在西线战场,或者是本土的西部地区,七成火炮也都投入到了西线战场上。结果就是,德意志帝国无法按照唐帝国的战略计划,在东线上牵制住俄罗斯帝国,反而要应付俄罗斯帝国的猛烈进攻。

        俄罗斯帝国也将重点首先放在了德意志帝国身上,不过俄军的战斗力并不强。双方的战线一直稳定在维斯瓦河一线。德意志帝国用90个师挡住了俄罗斯帝国两百多万地面部队的进攻。不过,问题是,德意志帝国只剩下了不到50个师的战略预备队,就算不陷入三线作战的境地,只要这一情况持续下去,德意志帝国都将因为没有足够的预备队去顶替损失惨重的前线部队,而在一年之内战败。

        在此情况下,唐帝国与波斯帝国迅速修改了战略计划,加强了对俄罗斯帝国的地面进攻,迫使俄罗斯帝国将战略重点转移到东线与南线上来。半年之内,唐帝国在奥伦堡到阿特劳这条战线上投入了120万地面部队,取得了两次重大胜利,一度将战线推进到了萨马拉到阿斯特拉罕一线,迫使俄罗斯帝国不得不将原本用来去增强西线进攻的地面部队投入到东线战场上来。

        同期,波斯帝国大军翻越了高加索山脉,连续攻占了巴库与马哈奇卡拉,数十万波斯帝国军队向罗斯托夫方向推进。俄罗斯帝国不得不在南线战场上增兵50万,以应付波斯帝国的进攻。

        唐帝国与波斯帝国的进攻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了德意志帝国受到的压力,到后来,德意志帝国仅在东线部署了不到40个师,抽调了50个师作为预备队,巩固了西线战场。

        同期,唐帝国海军在西太平洋上与日本海军围绕着济州岛,与屋久岛这两座岛屿的控制权爆发了两场海战。虽然最后唐帝国并没有能够攻占这两座岛屿,而且也没有给予日本联合舰队重创。但是,这两次战役稳住了唐帝国在西太平洋上的霸权地位,并且迫使日本海【创建和谐家园】为内线防御,放弃了在琉球群岛与唐帝国海军争夺制海权的意图。

        战争进入到了第三年,大英帝国与法兰西王国的联合舰队首次在大西洋上挑战了唐帝国的第四舰队与独立舰队。虽然数次海战都不算激烈,唐帝国海军的强大舰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住了在大西洋,特别是在中大西洋与南大西洋上的制海权,不过大英帝国与法兰西王国的海军舰队已经对帝国在大西洋上的存在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年初,大英帝国与法兰西王国远征军攻占了唐帝国在地中海的唯一据点——直布罗陀要塞,数千帝国守军几乎全部阵亡。随着直布罗陀要塞沦陷,大英帝国与法兰西王国的大西洋舰队可以方便进出地中海,从而威胁到波斯帝国的西部地区。战局也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巨变。

        同年中期,大英帝国远征舰队进入马尔马拉海,炮轰【创建和谐家园】堡。随后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的远征军在【创建和谐家园】堡附近登陆,切断了波斯帝国与其欧洲部分领土的陆上通道。大英帝国远征舰队进入黑海,炮轰被波斯帝国占领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波斯帝国军队被迫撤出克里米亚半岛,撤退到了大高加索山脉北面的克拉斯诺达尔。同时,波斯帝国将主力转移到了小亚细亚半岛,投入了数十万大军与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的远征军争夺【创建和谐家园】堡,努力打通与欧洲领土的联系通道。

        下半年,波斯帝国部署在拉塔基亚,特里波利,贝鲁特三个港口的海军舰队遭到了大英帝国与法兰西王国舰队的突然袭击,波斯帝国地中海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同时波斯帝国也失去了在地中海东部的制海权。

        年底,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的远征舰队炮击亚历山大港,并且在尼罗河三角洲登陆。波斯帝国驻军被迫退守苏伊士运河东岸。虽然,直到战争结束,波斯帝国仍然控制着西奈半岛,不过波斯帝国的海军战舰,唐帝国的舰队也无法再从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了。

        这一年,唐帝国在西线地面战场上投入的地面兵力已经达到了250万,不过进攻收效甚微。如同欧洲西线战场一样,唐军与俄罗斯帝国军队在奥伦堡到阿斯特拉罕这条战线上陷入了苦战之中,双方均无法迅速突破对方的壕堑网。

        为了稳住波斯帝国,唐帝国派遣了近80万地面部队支持波斯帝国在对俄南线战场,以及苏伊士运河战场,【创建和谐家园】堡战场上的作战行动。当时,在整个亚洲战场上,唐帝国投入的地面兵力已经占到了总兵力的七成左右,这是唐帝国最不愿意扮演的角色。

        西太平洋上,唐帝国花了半年的时间,攻占了屋久岛与种子岛,为此损失了近五万海军陆战队官兵。不过,这也同时切断了日本海军舰队南下的通道,将日本海军舰队压缩到了其本土附近海域。

        当年年底,唐帝国大西洋远征舰队,即之前的第四舰队与独立舰队协同一支有一万五千人的陆战队进军直布罗陀要塞,准备夺回这座扼守着地中海咽喉的要塞,迫使英法舰队离开地中海,减轻波斯帝国在海防方面的压力,并且支援波斯帝国对【创建和谐家园】堡的进攻行动,改变整个亚欧战场的局面。

        战争进入到第四年的时候,唐帝国海军遭受了最大的一次失败。大西洋联合舰队在马德拉群岛附近海域遭遇英法联合舰队。这是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海战,海战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这场战争的最后结果。

        唐帝国大西洋联合舰队拥有24艘主力舰,12艘重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以及24艘驱逐舰,其规模已经超过了帝国用来对付日本的第一舰队,以及镇守南洋地区的第二舰队。英法联合舰队则拥有27艘主力舰,14艘重巡洋舰,15艘轻巡洋舰,30艘驱逐舰。这也几乎是两国海军战舰总规模的八成。

        双方势均力敌,不过英法联合舰队早就确定了这一海战战场,而唐帝国舰队则是从黄金海岸出发,航行了数千公里,再与敌舰队接战的。战斗从一开始就对大西洋联合舰队极为不利,在上午的战斗中,舰队就损失了至少四艘主力舰,并且被迫开始南下撤退。随即英法联合舰队进行追击。在撤退过程中,唐帝国舰队司令官犹豫不决,没有当机立断的抛弃数艘航速较慢的战舰,主动退回到黄金海岸,然后再寻找战机,结果被英法联合舰队追上。

        决战发生在加拿利群岛北面海域。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虽然唐帝国海军将士奋勇作战,将其能力发挥到了极限,但是结果仍然是残酷的。大西洋联合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只有3艘速度稍快的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12艘轻巡洋舰,以及12艘驱逐舰逃回了黄金海岸,并且随后撤往开普敦,其余战舰全部被击沉,或者是被毁。英法联合舰队损失了8艘主力舰,以及另外二十多艘战舰,取得了海战的胜利。

        这场海战的直接结果是唐帝国失去了在大西洋上的制海权,反攻欧洲大陆也变得遥遥无期。不过,最重要的还是间接后果。在唐帝国失去了威胁欧洲大陆的资本后,意大利王国,西班牙王国在半年后先后向唐帝国宣战。而且,这最终影响到了美利坚合众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倾向。可以说,整是这场海战,让唐帝国不得不在最后被迫跟西方列强签订不平等的停战条约,从而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宝座。

        这场海战也让唐帝国决定收缩战线,特别是在西方战线上,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海军舰队在年底就全部撤出了大西洋,退守科伦坡。而由大英帝国舰队,法兰西王国舰队,西班牙王国舰队,意大利王国舰队组成的西方联合舰队在当年年底就进入了印度洋,一路高奏凯歌,战线逼近了帝国的内层防御圈。

        地面战场上,随着唐帝国军队的到达,波斯帝国光复了【创建和谐家园】堡,恢复了之前中断的与德意志帝国的陆上通道,大批战略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了已经快要油尽灯枯的德意志帝国。不过,随着意大利王国参战,德意志帝国的南线也变成了战场。如果意大利王国的军队能够有英法军队一半的战斗力的话,那么德意志帝国肯定投降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5 0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