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海上升明帝》-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吴凯的海门参将,正是戚继光台金严参将的沿袭,只是如今没有之前协守三府那么大地盘防区,只剩下了台州一府,并驻防海门。

        他麾下协营三千人马,也是从海门卫等卫所抽调以及招募来的,这些兵既有借调更多是招募的,不是世袭军户而是民籍,是要拿饷银的。

        不过这些年来,朝廷到处打仗,又是内地剿匪又是九边御虏,虽屡屡加征,也不够军费开支,东南这些非要害地方就更顾不上了。

        养兵费钱,巧妃难为无米之炊。

        吴凯原是海门卫的世袭指挥佥事,后来一路做到了台州参将,本事有些,但也不会凭白变出银子来养兵,更何况,这年头武将们都喝兵血,靠这个发财。

        卫所军官们剥削军户,营兵武官们则克扣军饷等。

        反正从上到下烂透了,甚至这军饷还没发下来,就要一层层的先克扣一遍了,到了下面将领手上,本就没剩下多少。

        “可以拉出来打仗的现有有多少兵!”朱以海见吴凯越说越小声,不耐烦直接核心要害。

        “……”

        见他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朱以海想起明末那糜烂的军队,做了最坏打算,“你台州营三千人马,能打的有三百没?”

        吴凯还是不说话。

        这下朱以海也愣了。

        还是在一边的勇卫营王闯子更了解大明的军队,连最能打的关宁军都有许多问题,更别说东南的这些军队了,戚继光当年做台金严参将时,也都是招募了义乌矿工而不用卫所军户。

        “吴将军的家丁有多少人?”王闯子直接问。

        “二十人。”吴凯如实答道。

        “才二十么?”

        “嗯,家丁供养开支大,多了养不起。”吴凯见王相直接问到家丁,也知道瞒不住这勇卫营的老兵痞,也就干脆直接说了,“台州营名册上有三千人,但这几年粮饷断断续续接不上……”

        用吴凯的话说,他升任海门参将时,这里问题就很大了,说是三千人,实际他到任后清点,发现五营人马,每营实际上只有一百二十人,其余的都只有个假名字。

        若这六百人是实的,也还不错的本来。

        但问题是,没钱六百人也难养,所以到最后,吴凯自己养了二十个精锐家丁,五个营每营又养了二十个兵,其余的则虽然还名字在册,实际上吴凯已经任由他们自谋生路,也不要求他们到营训练什么的。

        这些兵于是有的在码头扛活,有的在商铺打工,还有些出海跑买卖,甚至有做走私的,也有给人当护卫的,反正自谋生路。

        朱以海这下真是震惊的不轻。

        “海门参将协守一路,海门营三千人,只有二十个训练有素装备充足的精锐家丁,再加上一百个营兵?”

        三千人的海门营,结果只有一百二十人。

        刚才朱以海还认为再差,起码应当有个三分之一或者起码五六百人吧。

        谁能想到,三千人的海门营,实际只有一百二十个兵?

        王闯子倒是见怪不怪,“殿下,东南营兵如此,也不稀奇。”

        想到金陵杭州【创建和谐家园】和招降的人马有三十多万,他这里一营却才一百二,朱以海这刻都有想放弃的感觉了。

        吴凯也觉得不好意思。

        “殿下若需要,末将这就招集人马,给末将三天,不,十天时间,末将保证把三千人招满。”

        朱以海却摇头。

        这临时招募三千人马,有个屁用。

        “你这一百二十人,真的能战吗?”朱以海转头问道。

        “末将的二十个家丁,皆有铠甲,并有坐骑,弓马娴熟,而且还熟练火器使用,皆配有刀盾弓箭鸟铳,还习水战和夜战,一个能打十个,二十个。”吴凯有些自豪道,这二十个家丁可是他花了大价钱喂养的,每个家丁二两银子实发,而且还一天三顿饱,两天能吃上一顿肉。

        鸟铳火枪不是样子货,而是隔三差五要实弹打靶练习的,他这个海门参将,就靠这二十个精锐家丁帮他镇场子了。

        至于另外一百人,其实也基本上是他手下各级军官们养的家丁,也都是保证粮饷,装备和训练都到位的。

        朱以海明白了,这所谓一百二十个海门卫精锐,倒不如说是海门营军官们的保镖护卫。

        浙江总兵官手下有四参将,杭嘉湖参将,宁绍参将、台州参将和温处参将。这台州参将一营三千人马如此糜烂,其它三个参将手下估计也好不到哪去。

        【创建和谐家园】在江南有三十万大军,难道让他朱以海带这一二百的人去打?

      第16章 游击

        朱以海登上东山牛头颈上的宝塔。

        这里是海门卫城的最高点,站在这里不仅能将西面的卫城尽收眼底,北面江对岸有一座小圆山隔江相对,这也正是海门名字由来,牛头颈山与小圆山在椒江入海口处犹如门户。

        宝塔天王力士相下,朱以海眉头紧皱。

        “想不到海门卫糜烂如此。”

        王闯子佩刀在侧护卫,倒是很淡定,“卫军早就糜烂,所以后来以招募营兵代替,只不过就算在北方九边地区,营兵也大都不堪用,何况东南。”

        就算是在最精锐的辽东关宁军中,都免不了虚数缺额这等情况,大明的京营三大营,更是几经整合都依然没战力。

        当年勇卫营能整合出一支战力来,崇祯也是下了极大的心血的。

        “这海门卫城倒是还行,较为险要坚固,而且临海交通便利。若是招募人马,训练新军,再修葺城墙,此处可以一战。”王闯子建议。

        朱以海却摇头。

        “龟缩在这里等着挨打吗?不,这海门一座小小卫城,就算再怎么守,也不会是南宋【创建和谐家园】,况且,如今形势下,被动挨打,是绝不可能振奋人心,更别谈中心大明的。”

        朱以海可不想做这种事情。

        “要抗清,必须得战,还得主动出击,这样才有主动权,而不是等着【创建和谐家园】来攻。”

        “可是敌强我弱,”

        “所以就越发需要主动权了。”

        “算了,海门卫让孤失望了,只能赶紧再去寻找人马。等吃过饭,就去石浦。”

        “殿下!”王闯子犹豫着劝说,“石浦只有一个游击营,张名振那只怕不会比这边吴凯强。”

        “而且听说宁波的总兵王之仁已经降清了。”

        “那就劝说他再反正便是。”朱以海道。

        王闯子有些不解。

        朱以海望着台州湾,在见到海门卫的兵马如此糜烂后,他心中一个计划反而越发清晰起来。眼前的这些情况,都更加说明历史上朱以海的鲁监国政权在浙东抗清失败的那么快的原因,这里的兵太弱,想据地而守,甚至集结到绍兴钱塘江,指望凭江而守,打阵地防御战,这种呆笨的思路,注定失败的。

        敌强我弱,敌众我寡。

        怎么办?

        朱以海认为浙江还是有些机会的,这里依山沿海,而【创建和谐家园】这次南征,从北京南下,席卷中原,连败闯军和弘光朝,也可以说是到了攻势尽头,现在天气又炎热,清军基本上也无法继续南征,要打,也只能休整后,重新再来。

        这中间有一个时间差,有一个进攻间隙,这正是浙江的机会。

        但时间很短,在这个时间里,朱以海必须得整合起一支力量来,得是一支能攻能守的机动力量,必须得打上几个胜仗,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加入到他的这个政权里来。

        正面会战肯定是打不过,搞钱塘江防线也是没机会的,那倒不如跟伟人一样,依托浙东的江河山海,发展抗清根据地,打游击战,趁现在江南各地,还有些人心,还有许多士绅百姓反虏,用这支机动力量去串连组合。

        历史上,鲁王在第一次大崩溃后,不久卷土重来,采有的策略正是利用舟山群岛、四明山等山岛做为根据地,利用水师的优势,以及清军对乡野控制力的薄弱,继续抗清,这次比头一次可是多坚持了多年,甚至还曾反攻崇明岛,打进长江口,试图进攻南京。

        最终鲁王北伐时,虽然被清军抄了舟山岛基地,再次大败,但这个方向还是没错的。

        建根据地,打游击战,农村包围城市,听起来有些怂,但朱以海认为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发展壮大。

        眼下他手里有几支人马,王相的勇卫一营有老兵百余人,马吉翔的勇卫二营有老兵百余,加上在广东招募三百多新兵,还有澳门雇佣来的葡萄牙火【创建和谐家园】三百。

        再加上鲁王府原护卫百余组成的锦衣卫,还有现在吴凯这一百二海门营,再加上台州守备海防兵五百,实际上能打的也就百余。

        六营人马,能打老兵五百左右,加三百佣兵,还有五百老弱。

        这些是骨干,若有时间,招募新兵,整编训练,凑个三五千人应当没问题,但朱以海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他必须得尽快打开局面,尤其是需要一场胜利来聚拢人心。

        石浦游击驻宁波象山岛,在原国昌卫石浦二所,距离海门卫城不远。

        不过现在各种消息乱飞,好多人说宁波定海的总兵官王之仁已经降清,也有人说张名振也降了。

        不过朱以海却凭历史记忆知道,王之仁此时其实没降,北使到处招降,王之仁只是假意同意归附,实际并没有降。

        张名振也是一样。

        事实上,宁波除了有个浙江总兵王之仁,在舟山现在还有一支不弱的军事力量,那就是黄斌卿,这人福建人,因父亲为重庆通判时死于奢安之乱,恩补为百户,参与平定奢安之乱,升为把总,后来做到福建巡抚标营游击,在福建与红毛交战,并参与了讨伐刘香等许多海盗之战,崇祯十年,升为宁绍台参将,统水师镇舟山,又加副总兵。

        弘光朝立,晋为九江总兵,率兵移驻江防,后加封为广西征蛮将军,随后弘光朝崩,黄斌卿未赴广西,带着部下水师一路东撤,最后又跑回了舟山老地盘。

        说起来,黄斌卿这位广西总兵官挂征蛮将军印,却统领着弘光朝的部份水师人马,而且兵马不少,精备也不错,占据着浙东沿海要地舟山群岛,跟浙江总兵王之仁相邻很近。

        这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只不过黄斌卿这人比较会投机,从他崇祯十年才刚升参将,然后很快就做到征蛮将军就知道了,历史上鲁王监国后,黄斌卿却不肯效忠鲁王,反而接受了福建唐王授封的肃虏伯爵位和官职,甚至多次跟鲁王人马起冲突。

        算来,黄斌卿此时应当刚回舟山,应当也是人心未定,更重要的是,他比历史上的朱以海早了很多即位监国,尤其是现在唐王应当还在去福建的路上,既没监国更没称帝。

        现在他亲自去舟山见黄斌卿,趁他立足未稳之际,他应当没理由拒绝效忠朱以海。

        “老王,你的勇卫一营兄弟们留下来,接替吴凯守海门卫城,你们守好海门城,并抓紧时间招募一批新兵,这里还有一些军械,赶紧训练起来。”

        “殿下,末将得侍卫御前,岂能分身,不如让我侄儿留下,他是我勇卫一营中军千总,对朝廷忠心,打仗勇猛,可以重用。”

        朱以海笑笑,“好,你跟我走,让你侄儿带勇卫一营留下,我们今天就去石浦,明天去定海、后天去舟山!”

      第17章 哗变

        红霞满天,晚风徐风。

        朱以海正召吴凯在商议将海门卫城防交接给勇卫一营的事情,结果突然听到参将府外鼓噪声大作。

        “何事喧哗?”

        王闯在外大声回报,“回监国殿下,也不知道谁泄露了监国殿下到此的消息,还有贼子故意散播流言制造混乱,挑唆煽动了许多海门卫和协营的士兵来闹饷请赏。请殿下放心,勇卫营已经守好了参将府,他们闹不起来。”

        朱以海闻言,沉默了一下,没慌。

        整个海门协营才一百二十个能打的兵,海门卫虽说有本来应有五千六百军丁,可实际上现在还有几个真正的兵?

        估计是刚才那位赵千总被赶出去后,心怀不满,想要鼓噪闹事,甚至想要捉了他朱以海好降清请功。

        吴凯也明显想到,脸上出现不安神色,直接向朱以海跪下请罪,“是末将管教无力,请殿下许我出去收拾这些混球。”

        朱以海却只是笑笑,“该来的总会来的,我本想说回头来再收拾这些烂事,不过既然闹了,就先收拾了吧,你且放心在这里等着,王游击可是勇卫营悍将,靖国公的义子,何况孤还有三百佛朗机火【创建和谐家园】。”

        朱以海给吴凯倒了杯茶,推过去。

        吴凯满头冒汗,刚得了开远将军、黄岩总兵的赏,结果手下就出这等事。

        一杯茶饮完,那边的骚乱就已经基本平息了。

        王闯提着一个五花大绑的军官进来,却正是吴凯的妹夫赵千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8: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