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创建和谐家园】兄齐铭感叹着说道。他的年岁已经不小了,是经历过隋文帝杨坚统治的时期,对比如今隋炀帝的手段,他就不免生出了一种唏嘘。
“劳民伤财,的确是可惜了!想当年秦二世而亡,也不知道如今的隋朝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在他们二人看来,杨广无论是征战高丽也好,修建大运河也罢,实在都是一些【创建和谐家园】人怨的暴政,日后难免会落得一个跟秦二世相同的下场。
“我却和你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杨广的眼光不凡,无论是征战高丽,还是修建京杭大运河,皆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之事。只是做的未免有些颠倒秩序了,若是换成我来的话,应该是先征战高丽,破其军,灭其国,将其无数的战俘贬为奴隶,让他们来出力修建大运河!“
对于隋炀帝杨广,王子文的看法一直以来都是好坏参半。历史上的评价是隋文帝杨坚是明君,隋炀帝杨广是暴君,是昏君,其实这种评价是有很大的个人因素掺杂在其中,毕竟撰写历史书的是人,难免会掺杂各方的利益在其中。
杨坚的确是明君,但也未必有众人心中想的那么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杨坚很吝啬,这不但只是对他个人,连对整个天下都是如此,单看他后来修建的那数个大粮仓便知其一二了。自他坐上皇位以后,为了能够让自家的江山稳固太平,传承万世,他自己缩衣节食,尽一切可能的将钱财尽数留下,连对天下老百姓也是剥削到极点。关中几大粮仓就是他在位期间修建的,被他蓄满了无数的粮草兵器。天下不知多少老百姓还在挨饿冻死,也从未见他散发出去一点,就算是遇上什么天灾【创建和谐家园】也没见他动过这几大粮仓。可见他是吝啬到了何等的程度。
而他所积攒下来的这些底蕴到最后也没有全部被他的子孙用上,反倒是都部便宜了唐太宗父子两人。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两个后来能够造反成功,夺得天下,最主要的便是因为抢先夺得了关中的几大粮仓,让他们几乎是吃的几乎是满嘴流油。据正史之中记载,关中的几大粮仓中储存的物资直到李世民老死的那一刻都还未曾用完。
杨广虽然在历史上的评价不好,但他也并非是完全亳无作为的昏君。他修建京杭大运河,贯通了南北交通,促使了无数的经济繁荣,使得南北不再各自分立,更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融。他肢解了整个草原上的突厥帝国,是其再难对中原构成根本威胁,外伏诸国,打下来了第一个万国来朝的盛世。他三征高丽,将屡屡犯我边疆的高丽打残,可谓宣扬的无尽的国威。
隋炀帝杨广虽然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劳民伤财,消耗了无尽的国力,但若是从长远眼光来看,这绝对是一项又一项有利整个民族的盛举,足可以与当年的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相提并论了。
秦二世而亡,却给后人留下了一条惠泽万世的万里长城,车同轨,书同文,这些哪一样不是万载功绩。隋朝也是二世而亡,却也给后来者留下了无尽的遗泽,如京杭大运河,完善的六部体系,已经被打残了的四方蛮夷。世人都在后来称赞唐太宗的英名,却忘记了如果没有隋炀帝杨广留下来的大笔资产,他又哪里来的能耐搞出什么贞观之治呢?
“小兄弟这一番话还真是别出心裁!听的我是毛塞顿开呀!“
一个中年的声音从他们背后响起。只见从后方走来一个贵气逼人的中年男子,他一身的文士装扮,身材修长,肤如白雪,瘦窄的脸庞上有一双满载忧郁但却机灵智慧的眼睛,加上那一张多情善感的嘴和五缕长须,看起来风度翩翩。
“不知这位兄台是…?“
这个人不简单!单看他的容貌或许还没有多大的出众之处,但是身上那一种上位者的气质就远非一般人所能够拥有的,那是常年身居高位,颐气指使下所留下来的气质。
其实单论年纪而言,眼前这个人绝对算得上是他长辈了,但是王子文却偏偏用这样一个平辈间的称呼,已经有些失礼了。
“一个走南闯北的商人罢了,你若是不介意的话,就叫我一声宋老哥吧!“
这个贵气逼人的中年男子很随意的笑的。他背后却有几个精明的仆人手中握刀剑,目光凶狠的盯着他,大有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向的趋势。
“只是刚才听小兄弟的一番言论,有些感慨罢了。若是当今天子真安小兄弟所言的话,恐怕也不会有今日之叛乱了!“
他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言论,只觉得新奇得很。如今这个天下,自从去年杨广第二次征战高丽之时,整个天下都在唾弃辱骂于他,世人都在评价着杨广暴戾,昏庸无道,却少有人肯正眼看待这个世界。不知道有多少野心家们在暗中蛊惑世人,制造舆论,想着重新逐鹿天下。
比方说,不久前公开造反的杨玄感,山东的瓦岗寨中那一群绿林好汉们,还有那一些蠢蠢欲动的世家门阀,隔岸观火的佛魔两道们,更多的还是一些打算浑水摸鱼的。
“老哥哥居然是姓宋,不知是岭南宋家的哪一位驾临?“王子文目中精光一闪,便开口问道。看他这一身的装扮就知道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物,姓宋,那就应该是江湖上盛传的地剑宋智了。
宋家的三位头号人物,天刀宋缺,地剑宋智,银拐宋鲁,宋缺常年坐镇于岭南,不会轻易外出,宋鲁的面容极为特殊易认,年岁是颇大了,也不可能是眼前这个人;能够符合特征的,就只有宋家的地剑宋智了!
第十三章 封闭运河 小县城中
“小兄弟,怎么知道我是岭南宋家的人呢?”这个贵气逼人的中年男子饶有意味的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少年,他心中也有几分惊讶。自己应该没有露出什么破绽啊?这个少年时怎么看出来的?宋智心中自问道。
这一次他是应慈航静斋之邀而来,江南之地出现邪帝舍利的消息,不管是真是假,佛门都不可能坐视不理。宋缺早年曾和慈航静斋的梵清惠有过一段往事,他也不好拒绝慈航静斋的请求,二来如今这个天下大乱将起,各家各地都在准备着积蓄力量,意图天下,他此番来江南之地不单只是为了邪帝舍利,也是为了在江南之地谈一笔生意,为宋家提前做准备,先行在此处布下棋子。
只是没有想到居然会在此遇上这样一个神奇的少年,不过十【创建和谐家园】岁,却有如此别开生面的见解。杨广修建京杭大运河,世人都说他是为了下扬州赏花而为,但是这种理由也只有去骗一骗种不识字的老百姓也就罢了,世家门阀中有识之士自然能够看清楚其中的利弊,但也只是认为杨广太过急功近利一些,将好事做成了坏事,就连他的兄长宋缺也是如此意见。但这个少年却认为杨广却只是混淆了顺序而已,应该先征战高丽,再修建大运河,这样一来死伤的就不再是中原之地的百姓了,自然也不会出现这样民怨沸腾的局面。这种见解他还是第一次听到,但不可否认,若是杨广真是如此作为的话,那大隋的国力不但不会下降,还可以得到很大一部分缓解,更能够收掠天下民心,不说稳如泰山,但根基也会越发的牢固。
“我看宋老哥精华内敛,神气自生,应该是一名武学高手吧!如此年纪,姓宋,又有着此等气质,必然是天下四大门阀之中的岭南宋家之人,再结合你的容貌年龄,就不难猜出来了。”
王子文笑了笑,他能够看出来宋智的身份当然不仅只是这种因素,最重要的是如今是什么时候,杨广二征高丽,而杨玄感却在关中掀起了叛乱,如今大运河已经宵禁了,而眼前这一艘快船居然可以畅行无阻,必然是有一位大人物在其上。他在昨日曾见过船中之人出示过一面旗帜,居然能随意通过了关卡,其上还隐约间有一个宋字,他就猜到了许多。
地剑宋智的确是一个难得一见的高手,按照他现在的评估,最起码都到达了宗师的境界,岭南宋家的确让人敬佩,不但有着一位天下第一用刀的大宗师,还有这一位地剑宋智。
“小兄弟好敏锐的观察力呀,不知是哪一位高人的足下!“
宋智捋了捋自已颌下的几棍美须,眼中光华闪动。江南之地何时出了这样一位少年俊杰,自己怎么就从来没有听说过。看来,自己家在江南之地的情报力量还是有些不够啊!
“家师石龙!“
“推山手石龙?“
“正是!“
宋智微微有些惊讶,石龙他当然是听说过的,整个扬州城之中明面上的第一高手。可是在他看来,那也仅仅只是一个地方上有些名气的人物,还未必会被他放在眼中。
但是如今见了王子文,他心中就开始有些凝重了。看来是自己小看了石龙,能够教出如此杰出的少年,他自己必然也不是一位简单的人物。
他在与王子文的交谈过程中,曾细细观察过他的形容,精气神澎湃,身上带有一股似有似无的先天气韵,神韵如大海的深不可测,必然是先天境界以上的高手。
“若是如小兄弟刚才所言,当今圣上先破高丽,再修京杭大运河,又何以见得能够促使天下太平!”
宋智身边的一位仆从很是不客气的道,他对王子文很不满意,明明已经猜到了宋智的身份,居然还如此平辈相称,简直无礼到了极点,让他们这些仆人都无法忍受。
王子文自始至终都是一副风淡云轻的模样,似乎眼前与他交谈的并不是天下四大门阀中的贵人,而仅仅只是一个萍水相逢的路人甲一般。倒是他身边的这三个师兄弟表现的就不一样了,他们一听说自己眼前这人居然是天下闻名的地剑宋智,就难免会有些拘谨了。
如今这个时代,是门阀世家最为昌盛之时,就连皇帝都会对他们忌惮三分,士族子弟与寒门【创建和谐家园】更是径然分明,很难会有所交连的。寒门子弟在士族面前难免会有几分自卑的心态,也就是王子文他来自后世,对这种阶级之间的差异并不太感冒。
“这个简单,当今圣上若是修建京杭大运河之前,先征战高丽,举全国之力对付一个区区弹丸之地的蛮夷,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只要能够破其国,灭其军,那整个高丽自然都他的了。将土地分发给朝臣,将金银分发给将士,将战俘统统送去修建大运河,这样就天下就不会再有什么怨言了。“
在王子文看来,杨广之所以屡次征战高丽失败,不是因为大隋的兵马不够强壮,将士作战不够勇猛。而是因为他在这之前就没有将战功分配均匀,一口就想着将所有的利益全部吃下去,跟他老爹一样的贪婪吝啬。
而且在与高丽国大战的时候,杨厂居然还想着尽量削弱世家门阀的力量,有时宁可输掉大战,也不愿意将利益让给那些士族门阀,这是最愚蠢的行为。若是他肯告诉那些士族,只要能够打下高丽国,就会与他们一同分享利益,那么谁还会拖他的后腿呢。
身为皇帝亲临战场,却又偏偏要做出一个宽宏大量的模样,爱慕虚名。杨广第一次征战高丽时,面对被派来骚扰他大军粮道的高丽部队,居然下令要活捉他们,不肯大开杀戒,以至于隋朝的将士们打起仗来都是束手束脚的,屡次被偷袭得手,大军的粮草尽数被焚,惨遭落败。
“这样做哪里还有什么大国的风范?还有没有一点仁善之心?跟一个屠夫刽子手有什么区别?“
如今这个世道是儒家和佛门最为鼎盛之时,做什么事都要讲究君子风范,都要讲一个仁义善名,否则的话,就会被遗臭万年。就如五胡乱华之时的民族英雄武悼天王冉闵,都被他们臭骂了不知道多少年,也难怪后来的杨广和唐太宗在对待异族一事上都要小心翼翼。
“迂腐的思想,国与国之间的大战争锋还要讲什么仁义道德,你不会是还没睡醒吧?战争本就是杀戮与血腥的盛宴,从来都是弱肉强食,哪里会有什么仁善风范?当今圣上第一次征战高丽落败,我中原多少儿朗被俘,他们可曾有过一丝一毫的仁慈?“
王子文对此是嗤之以鼻,两年前杨广的大军落败,高丽国抓到了隋朝的将士之时,可曾和他们讲过什么仁义道德,还不是该杀的杀,该埋的埋,何曾有过一分慈善之心。
“按我来说就应该以暴制暴,以杀止杀!“
“小兄弟的话太过偏激了,有悖黄老思想啊!“宋智听了这番话,不由地倒吸了一口冷气,眼前这个少年还真是杀伐果断,令他都不由得心寒。他真的是石龙的【创建和谐家园】吗?
“谁说我信奉黄老思想了?”
王子文诧异的道。他虽然是石龙的【创建和谐家园】,但从来就没有信奉过黄老思想,他是现代人,自然更贴近法家的思想,在战场上更加应该适用兵家的思想才对,怎么满脑子都是一些腐儒的思想,还有佛门那一套假慈悲。
“我师傅信奉道家不代表我也信奉道家!”
宋智正要再说些什么,突然见后面驶来了几艘斗舰,在江心排列成阵,气势汹汹而来,一路上在河道上的船只纷纷避让,
王子文扫了一眼,见船上挂着扬州水师的旗帜,心中也不是很在意。扬州水师的斗舰速度比起他们这艘客船要快上一点,不过一会儿便就已经行至他们船后了。见到船上挂着宋家的旗帜,便放缓了速度,绕过王子文等人的船只,待到两条船隔着数十米并肩行驶之时,船中传来浑厚的声音:“不知船上的可是宋家二爷?陈某有礼了!”
王子文抬头望去,只见那一艘船之上站着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身穿官服,看起来有点眼熟,想了想才记起来那是扬州的守备,好像是姓陈,具体的名字就不记得了,在三年前自己拜师石龙时曾经出席过。
“原来是陈守备呀!不知陈守备这般气势汹汹的要到哪里去?“
宋智开口说道,他可是岭南宋家的二号人物,特地来江南一带主事,对这等地方上的官吏自然是有所结交的。
那陈守备对宋智倒是颇为客气,道:“好叫宋二爷得知,半月前礼部杨玄感趁圣上二征高丽之时,起兵谋反,攻占洛阳,现如今盗贼四起。陈某奉都督之命前往前翻方驰援。二爷若是想沿着大运河去洛阳,却是颇为不便。此时运河各关卡已经奉命封闭,阻隔叛逆难下。二爷若是方便,还请另择路径。“说完拱手一礼,率队离去。
王子文听的微微皱眉,本以为坐船前往九江会快一些,没有想到前面的光卡都已经封闭了。这件事情虽然在前方已经有所听闻了,但却没有想到会如此的严重,连整条运河都被波及到了。他如今坐的这艘快船是属于宋家名下的,虽然以宋家的势力多半可以通行,但是也颇为麻烦,而且前方也有多股势力起义声援杨玄感,此时前方的运河已经快要成为一处战场了,宋家多半也不想卷入其中,自己等人还是下船行走旱路的比较好。
想了想,王子文决定从陆路穿行到长江,再从长江沿江而上至九江。到了前方的一处码头,果然见泊着无数的大大小小船只,却都是听闻前方光卡封闭,运河交通阻隔后在此滞留的船只。
王子文与一干师兄弟下了船,对宋智等人提出了告别,双方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也算是颇为有缘分了。就连王子文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次出行居然会在宋家的客船上遇上宋家的二号人物,世事难料。
他这次出行原本就是为了躲开即将发生的麻烦事,却没有想到正好撞上了,王子文心中不由得暗暗摇头。真是时运不济。
宋家的人自然也不会强留于他,虽然宋智三番两次开口挽留,但两方人马最终还是在此地分离了。
王子文带着青山一行人漫步走入这座小县城里。此处仍然地处江南,县城虽小,城内的景色却颇为别致,河道纵横,多以石拱桥架设在河道之上,两岸人家依水而居,高低错落的民居鳞次栉比,因水成街,因水成市,也因水城路,水、路、桥、屋相互组合,构成一幅恬静、淳朴的江南小镇风光,此等景色却是比王子文前世见过的各个名胜古迹还要美丽迷人。毕竟再好的名胜古迹,终究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带上了许多不属于他的颜色,被现代的工业所污染,比不上如今这种纯自然的风光。
王子文一路南来,也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景致了,但还是绕有兴致,倒是一旁的三个师兄弟们对这里的风景兴趣不大,还在想着刚刚快船之上发生的事情。
“师兄,杨玄感造反了,你知道吗?“见到王子文还是这般兴致高昂的观察着四周的民居风情,青山不由的开口问道。他说自己这位师兄最为亲近,虽然他拜师在前,理论上来说,长幼秩序应该是他为师兄才对,但他心中却没有任何的不忿。一则王子文是石龙的亲传【创建和谐家园】,嫡庶有别,哪怕是他先入门,也得称王子文一声师兄,这是传承了千万年的规矩;二则王子文的行为的确远远高过于他,曾经教受过他不少武学奥义,对他有恩;最重要的是,两人的关系一直都很好,他的心性与石龙最为相近,淡泊无名,对这等名利俗物之事素来不放在心上。
“知道,那又怎么样?“王子文头也不偏,很是随意地欣赏着这里的风土人情,漫不经心的回答道。这几日以来这一座小县城之中倒也是热闹非凡,南来北往的商船因为大运河阻断被滞留在这里,给这里带来的不少的商业机会。城內街道两旁尽是摊铺,摊铺向摆满了各种货物和工艺制品,生意非常兴旺,光顾的人亦是不少,可谓是客似云来。
“师兄!那可是造反啊!“李二又一次的提道。造反可是关乎着天下的大事,怎么能够这么随意的轻率呢?
“杨玄感造反最着急的是当今圣上,与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有何关系?“
再说了,他可是来自后世的,能够不清楚杨玄感造反一事吗?大唐双龙传的原著他虽然没有精心的研读过,但也大致的了解,杨玄感的这一次造反注定会失败的,自己去操哪一门这个心啊!
第十四章 虎父犬子 秦琼卖马
“杨玄感造反若是成功的话,那这个天下可就要大乱了。“【创建和谐家园】兄开口道,那的眉宇之间挂着一丝担忧。他们虽然地处江南之地,离北方最为混乱的战事还远,但是也知道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这个天下乱不了,杨玄感造反必然会失败!“王子文很是随意地道。他是看的最明白的了,杨玄感的这一次造反完全是头脑一热,不及思考的莽撞行事,最多只能做为王先驱罢了。他要是能够成功的话,自己现在就将脑袋批给他。
想一想,也真为当年的杨素感到不值,杨素好歹当年也是权倾天下的一代枭雄,怎么生了这么一个蠢儿子,真是虎父犬子?
“为什么?你怎么就这么肯定杨玄感造反就一定会失败?“他的几个师兄弟青山和李二都很是诧异。
“杨玄感此人有勇无谋,就和当年的西楚霸王一样。不,他比起当年的项羽还要差得远,项羽好歹曾经夺得过天下,他杨玄感充其量就是一个为他人活中取栗的【创建和谐家园】。从他选择攻打洛阳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会失败!“别看杨玄感如今的造反搞的是风生水起,不少的势力纷纷响应,但其实真正有能力左右天下格局的大势力都还没有出手,他只不过是一只出头鸟而已。
洛阳和关中之地素来就是北方最为精华之地,为历代皇帝最为重视,在其中不知道积蓄的多少的力量,无论是民心也好,兵甲坚利也罢,都是天下最为强悍的地方。杨广虽然这些年经营天下不利,但是杨坚留下来的根基仍然尚在,只要杨玄感在短时间之内攻不下洛阳之地,那么等杨广回过兵来之后,他就是再生霸王也只能落一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连这个道理都不懂的人,居然还想着造反。王子文在心中对杨玄感是极为鄙视的。
不过,他背后那人倒是挺厉害的,居然能够驱使得了当朝尚书,实在是有些骇人听闻了。这种手法怎么看起来那么像慈航静斋的行事手段,喜欢躲在背后怂恿他人出去冲锋陷阵,而自己却在后面捡现成的。难道杨玄感和梵清惠那个水性杨花的假尼姑也有一腿不成?杨玄感被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给耍啦?
“怎么这么巧?杨玄感在此时造反,邪帝舍利在江南之地现出踪迹,怎么两件事都碰到了一起?“王子文心中略微有些疑惑。
当年的杨广能够登基,魔门应该是出来大力的。投桃报李之下,这些年来魔门的踪迹也时常闪现在朝堂之上。如邪王石之轩扮成的裴矩,还有魔门的长孙晟,都在朝堂之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佛门想要扳倒杨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无论是支持当年的太子杨勇,还是这些年来不停地散播谣言,制造舆论,抹黑当今天子杨广都不遗余力。这一次杨玄感造反恐怕也是他们的手笔,虽然不可能成功,但是却可以大幅度的削弱杨广的势力,为日后推翻隋朝做准备。
想要做到削弱杨广,就必须要牵制住魔门,还有什么比邪帝舍利更能吸引他们的?让他们暂时放弃支持杨广,将大部分的人力投向这里。
王子文就这样微微一想,很多事情也就明白了过来。
“难怪,难怪居然会在这里遇上宋智!“王子文喃喃自语道。
“你说什么?“【创建和谐家园】兄模模糊糊的似乎听到了一点声音,于是开口问道。
“没什么,我们也该走了!“众人并未准备在这座县城中多做停留,既然已经不能坐船了,他们便打算采购几批马匹之后便准备离开。
幸好这个县城虽小,但由于南北客商云集,倒也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马市。马市里人来人往,热闹的景。这个时代的马匹地位极高,就如同后世中的汽车一样,一匹上好的马匹便是如同奔驰法拉利一般的身份象征。王子文虽然来这个世界三年了,但是一心扑在了武道之上,对如何相马是一窍不通,但是他对这群师兄弟自然有懂得的,就连年纪最小的李二对于相马也是颇有心得。王子文也就放任他们去选择中意的马匹,自己在马市之中四处观看溜达。
突然,还在他身后不远处的青山指着一处惊喜的道:“师兄!那匹马很不错耶!“王子文顺着目光看过去,发现青山指的是一匹黄骠马,这匹黄骠马看起来十分的温顺,也许是营养不良的原因,它长得似乎不太健壮,只有那一双眼睛看起来很是灵动,如同一个有智慧的人一般。
再看那马的主人,只见那人躯干粗雄,脸如铁铸,看起来不过三十岁左右,一张面容却是饱经风霜,他的颧骨高起,压的闪闪有神的双眼比对下细了不少,长相却是比较凶恶,浑身上下透出一股彪悍的气势。也许是因为这副尊容的缘故,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无人问津。
“的确是一匹好马!可以买下来!“他虽然不懂得相马,但是精神力却高的可怕,自然能够探查的清楚,那一匹黄骠马的不单气血很足,而且灵性不凡,的确是一匹上等的好马。
他们正要上前去问价格,却见从另一方有四五个人抢先一步围住了那卖马人。
只见其中一个领头的汉子对着那卖马人道:“朋友,你这匹马怎么卖?“
那卖马的汉子道:“纹银一百,两不二价。“
那是五个人顿时轰然而笑,领头的亦是嘲笑道:“你这匹马倒是匹好马,说值一百两银子倒也不错。不过你前日得罪了这里的马市刘老大,刘老大放出话来,谁敢买你的马便是与他作对。所以你这匹马价值虽好,但却无人问津。不过,别人怕他杜老大,我们却不怕,你这马,我们买了!“
那卖马人听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他本就不是此地中人,是荥阳县捕,因去扬州地出公务,却半路不是偶感风寒,拖了个十天半个月,却是把盘缠都用尽了,走到这里已经是身无分文了。正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他不得不忍痛把心爱的黄骠马卖掉。却是昨日卖马之时,有一般泼皮无赖来搅乱,叫嚣着要收保护费,他哪里把这些无赖放在眼里,一通拳脚却是把那些泼皮一顿好揍。却没有想到惹上了些麻烦,他们在此地颇有些势力,竟恐吓所有的人不得买他的马。昨日他在这站了一天也无人问津。想起今日临来时店家还在催要房钱,不由英雄气短,叹了一口气,问道:“你们打算出多少钱?“
那人见这卖马人屈服,不由得心中大是得意,伸出了一根手指。
“十两银子?不可能!“卖马人只是看了一眼,便摇了摇头,回绝道。十两银子连他的房钱都付不上,他怎么可能会同意!
那群人看着这卖马人如此不识好歹,顿时心中升起了一股火气,口中怒吼道:“你这汉子别不识好歹,我家老大看上你的马是你的福气,你可知我家老大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