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洪荒之天帝纪年》-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但他知道这是错觉,天界虽然已经现世,但却不是为自己而出,若想真的拥有它,还得再隐忍一段时间。

      随着天界囊括天宇,广涉四极,渐渐停止扩张,开始稳定下来。东王公拨开云雾,但见宏伟的北天门重楼紧锁,关闭的天门之外,已经整整齐齐的站着许多生灵。

      这些生灵千奇百怪,各类种族都有,其中动植物类的几乎占了【创建和谐家园】成之多,彼此气运交织之下,隐隐形成一种独特的气息,放在后世,便可称之为妖气。

      紫光夫人惊道:“这竟然是一方广大的界域,如此巨大的面积,超越任何一方大千世界,委实令人惊叹。只是这妖族怎么捷足先登了?看他们架势,似乎早就已经将其据为己有了。”

      东王公淡淡道:“这说明这方天界早就被妖族发现了,提前搬迁进入,占住地方,然后再推动界域现世,以免有人跟他们抢夺。”

      紫光夫人皱着眉头,道:“帝俊真是好运气,有了这方天界,妖族便有了强大无比的大后方,先天立于不败。哪怕洪荒大陆上失败了,也可以在天界中修养生息,如此一来,怕是真的要成大气候了。”

      东王公无奈道:“天界这个时间点现世,应该是应运而生。被他们寻到,这本身便说明是他们的天定机缘。这样一来,妖族气候已成,怕是能邀请到更多的大能加入其中。”

      紫光夫人脸色复杂,道:“看来我也要早做准备了,妖族大本营离紫微星如此之近,看来这紫微星是待不得了。”

      东王公赞同道:“好汉不吃眼前亏。如今妖族气势正盛,正面迎敌,夫人毫无机会,不如先避避风头,静观其变。”

      紫光夫人只能点头同意,挥手将所住阆苑仙境收起来,道:“暂时倒也不急,若哪一天真的住不下去了,我便去昆仑山和太真妹妹同住。昆仑山上有三清等大能,量他妖族也不敢轻易攻打。”

      东王公沉声道:“若真有那一日,道友也可直接来紫府洲。到了海外,是贫道的主场,妖族再怎么势大,也管叫他头破血流。”

      紫光夫人道谢道:“有道友此言,紫光无忧矣。届时定当前来叨扰。”

      东王公点点头,转过身去,看着恢弘壮丽的天界,一时间心神摇曳。看到妖族壮大,得到最关键的立族之基天界,他心中不但没有沮丧,反而隐隐有一种兴奋。

      妖族越强大,越说明巫妖量劫已经开始酝酿,这意味着距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只要稳稳的撑过去,一切就都拨开云雾见青天了。

      想到支撑天界的不周山,以及将来取代不周山的通天建木,还有不周山上不知有没有加入妖族的两位大神,东王公心中一动,决定再次去不周山探探机缘。

      如今通天建木承接不周山的使命,必然和不周山建立了神秘玄妙的联系。作为建木之主,说不定能通过这些联系,趁着天柱折断之前得到一些好处。

      东王公当下便向紫光夫人告辞,道:“这天界立于天柱不周山之巅,贫道打算去不周山看看,也顺道近距离的观察一番巫妖两族的形式对比。”

      紫光夫人闻言眼神一亮,道:“既然如此,我也和你同去不周山吧。我自化形以来,除了听道祖讲道之外,还没好好在洪荒大地上游历过。我与你同去不周山,既可暂时避一避妖族的锋芒,也可乘机去瞻仰巍巍天柱,以及详细了解天柱之顶的天界。”

      东王公自无不可,道:“既然如此,那咱们立刻出发吧。经天界出世一事,不周山定然会吸引许多大能关注。那些先天大神或会亲身前往,不管是为了了解天界,还是进一步探索不周山未解机缘。”

      紫光夫人道:“巫族将不周山一带视为自家核心地盘,如今不周山之顶却成为妖族的大本营,如此一来,可是有好戏看了。”

      东王公微微颔首,天界的现世,是巫妖时代的一件标志性事件,意味着妖族真正的崛起与开始壮大,不再是先前的小打小闹。

      而巫妖的冲突进一步加剧,正是双方难以挣脱的固有命运在推动。

      旷世大战的背景下,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已经拉开帷幕,此后圣人齐出,准圣纷纷入场,大罗金仙已经无法再主宰自己的命运。

      这是洪荒有史以来最为浩大的一个时代,真正确立了此后贯穿洪荒始终的大格局。

      圣人出世、天庭建立、轮回开辟,一桩桩影响深远的事件,标志着洪荒天地渐渐走向圆满。

      反而是巫妖的大战到没落、人族的出世与兴起,本应该大书特书,成为远古时代璀璨壮丽的烟火,但跟这种镌刻在时光长河中,亿万年永不褪色的事物比起来,瞬间黯然无光,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第三十一章 大道维艰

      东王公和紫光夫人用了近千年的时间从紫微星赶到不周山,却见不周山之巅果然耸立一方世界,一阵强烈的压迫从山顶散开,使得天柱越往高处越难以攀登,以前可随便上下的不周山,如今便是大罗金仙也要费一番功夫了。

      不过在不周山顶有一个直通往天界的通道,若能不惧威压,从不周山脚一路往上爬,是可以直接进入天界的。

      妖族经过这许多年的经营,已经将天界建设的有模有样,不但大量实力种族搬入进来,更是在天界中央建立起壮阔宏伟的妖庭建筑群,其中有天宫三十六,宝殿七十二。两位妖皇平日居太阳神宫,而在朝会殿决议妖族大小事宜。

      东王公和天庭妖皇十分不对付,自然不会自找没趣的跑去天庭,他直接落在不周山脚下,看着巍峨挺立的神山,想到三次讲道之后,即将不存,心中一时十分怅惘。

      不论是为物还是为生灵,若不能超脱时光长河,从此万劫不磨,那么总有一天终会消失在时光的尽头。

      别说不周山,便是洪荒天地,若不能在最终的无量量劫中得以晋升,同样会走向衰灭。天地尚不能长且久,更何况一般的生灵?

      东王公心神受到震动,从没有哪一刻如现在般渴望修成混元不灭道果,若能超脱时光,天地朽而我不朽,则才是真的逍遥无穷,就算天地毁灭于最终的无量量劫,也照样可以跳出这方世界,在混沌中长存。

      这么一想,他对没能抢到蒲团倒也没什么不甘了,鸿蒙紫气固然是成就混元道果的捷径,但同样要受到天道的羁绊,不算真正的超脱。

      但若独自成就混元大罗金仙,虽然无法像圣人那般不死不灭,与天道同存,却能不受拘束。

      而且混元大罗金仙道果浑然无暇,超脱时光长河,基本不可能被杀死,顶多被封印。

      等东王公做了三界主宰,只要不倒行逆施,有哪个圣人敢封印他?便是鸿钧老祖也没有这样的权力。

      天庭帝后蕴养天地、陶钧万物,掌三界秩序,圣人立教传道,传播教义,导生灵向善,掌三界教化,可谓各有分工。

      天帝、天后两位大天尊是洪荒第一、第二的至高位业,口含天宪,言出法随,只要能真正掌握住三界权柄,那所能调用的天地之力比起圣人只多不少,不过这个前提是你得跟圣人是同一境界。

      东王公盘算着,如果自己修成混元大罗金仙,再牢牢把持着三界权柄,那么就是诸圣第一的老子,单对单也刚不过自己。

      他如今班底已经较为厚实了,到时候将主要几个位置一占,然后在拿出几个位置拉拢诸圣。自己吃肉,给他们喝汤,再有两大先天至宝镇压天庭气运,名分有了,加上实力、手段,这个天帝之位绝对威压三界,稳固无比。

      东王公想到这里,一时间颇为感叹,洪荒大地上,说到底还是实力为尊。原时空中昊天玉帝不甘为诸圣傀儡,机关算尽,不惜和佛门联盟,一心想成为真正的三界之主。

      可若自己没有和诸圣对等的实力,这一切不过镜花水月,量劫一至,便是贵为天帝,也难免下场应劫,生死不由自己。

      东王公很清楚,这一切美好设想的前提是自己能修成混元大罗金仙,能在实力上和圣人平起平坐,否则自己还是乖乖的雌伏着吧。

      他可不是道祖的童子,跟诸圣没有师兄弟关系,在天庭这样一个因果汇聚的中心,以蝼蚁之身和圣人对着干,一不小心就会被算计至死。

      东王公心中微微苦笑,修成混元大罗金仙,说着简单,但实际做起来难度之大仅次于【创建和谐家园】开天辟地。

      自鸿蒙开辟以来,洪荒大地明面上唯有鸿钧老祖一人走出了自己的道,修成混元大罗金仙。此后老祖布道洪荒,传道大千,才有了洪荒修炼界的繁荣,不仅有六大圣人坐镇域外,准圣大能更是层出不穷。

      东王公前世也看过一些洪荒,有人说鸿钧老祖创立仙道,故意传下修炼之法,使洪荒修炼界固化单一,最终走向没落。

      这话其实是有欠公平的,典型的升米恩斗米仇。若非老祖无私传法,使有九窍者皆可修仙,洪荒大地上有几人能走出自己的道,超越大罗金仙这一道天堑?其结果无非是大罗称尊,在量劫中一批批的应劫,然后在无量量劫中随着天地化为灰灰。

      再说老祖传下仙道修炼之法,也没有禁止不让众生再琢磨别的道途,只不过大能们纷纷走了仙道,小能们无这份才情,是以无人成功而已,哪能怪的了老祖?

      原时空中鸿钧老祖成圣要比这一世迟很多,结果就是一众大能被困在大罗顶峰无数岁月不得寸进,无一人能走出自己的道途。

      虽然此前有祖龙等人超越了大罗之境,但那只是力量上的。作为混沌魔神残余的痕迹,在境界上他们并没有跳出大罗金仙这一层次,故而面对鸿钧老祖和魔祖罗睺这种真正走出自己道路的强者,几乎没有抵抗之力。

      鸿钧老祖的仙道并非他一人的功劳,其中诸如阴阳老祖、乾坤老祖等同时代的先天大神都曾参与其中,只是他们中道崩殂,是以无人知晓。

      鸿钧老祖的三尸之道是通往混元的正道坦途,但混元之境超拔时光,万劫不磨,逍遥无量量劫,岂是那么好成就的?

      三尸之中,善恶之念相对容易明悟,但自我执念却困住无数先天大神。盖因修为越高,元神越是一片澄澈,执念藏的极深,往往就是自己对大道的追求。

      若能万事万物不萦于心,便是对大道的追求也可有可无,或许便能明悟执念,斩去第三尸。

      但这显然很难,天地生灵,天生便有向道之心,越是智慧生灵越不例外。再说若真的一开始就没有道心,那此人也不可能成就大能。

      这也是老子的太上忘情之道的厉害,忘情而非无情,只是不被其所扰。这和斩去善恶,但并非从此无有善恶一个道理,所以他虽然也是功德成圣,却能在最后时刻斩去第三尸,成为鸿钧老祖之后唯一一个三尸尽斩的大能,为诸圣之首。

      东王公并不认为自己比老子强多少,对于能否斩去第三尸同样没有一丝一毫把握,因此也曾想过是不是一定要走斩三尸证道。

      如今他被困在大罗圆满,也没有斩三尸之法,这想法越来越坚定起来,这也是他此次前来不周山的一个原因。

      东王公心中念头天翻地覆,外在却一派云淡风轻,和紫光夫人一路前行,径直到了凤栖山,拜访伏羲与女娲两位熟人。

      第三十二章 天地人三剑,证道之宝

      东王公到达凤栖山的时候,伏羲和女娲并不在,也不知是出门访友去了,还是被帝俊兄弟邀请去天界了。

      东王公也无所谓,反正他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既然主人不在,他也就不再逗留,转身和紫光夫人一起在不周山中转悠起来。

      东王公一边和紫光夫人说着话,一边将心神沉浸在通天建木上,看能不能有什么发现。

      随着不断深入,当走到不周山脉最深处的时候,他居然真的心头生出一种感应,似乎山里面有什么不一般的东西,而且还可能对自己有很重要。

      东王公心头暗喜,他来不周山寻找机缘,碰运气的成分更多一些,其实心头未必抱有多大希望。然而,如今心头的感应却证明这山中居然还真有机缘,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惊喜了。

      东王公循着心头感应大步前进,紫光夫人看出异常,道:“道友有何发现不成?”

      东王公道:“贫道感应到山中有一物与我有缘,因此要过去看一看到底是什么宝贝。”

      紫光夫人笑着道;“恭喜道友,到现在还没被发现的机缘,要么隐藏太深,要么机缘天定,但不论哪一种,都是不可多得的。”

      东王公颔首道:“希望如此吧,机缘宝贝之类的,贫道从来不嫌多。”

      紫光夫人打趣道:“道友还真是贪心,手中连先天至宝都有,却还是对其他宝物念念不忘。倒是小妹身无长物,却总也碰不到机缘。”

      东王公哈哈一声朗笑,道;“夫人太过谦虚了,你那张周天星辰图可不是一般的宝贝,连贫道都十分眼热,若是换了一个人持有,说不定贫道还会动一些心思呢!”

      紫光夫人看他不似说笑,讶异道:“莫非此宝还有什么机密是小妹不知道的?”同时心中疑惑,周天星辰图是自己的宝物,若有什么自己这个主人都不知道的秘密,那东王公又是如何知道的?

      东王公卖个关子,道:“有何不凡,道友日后自会得知。其实道友若能真的统御周天星辰,或许早就发现此宝的作用了。”

      紫光夫人仍是不解,见东王公故意不说,虽然很想知道,但也无法,只好暗暗留心,希望能早一日找出自己不知道的机密。

      两人一路前行,东王公在前引路,顺着心中感应,越走越深,最后进入一个狭窄的通道中,并且还顺着通道一路向下。

      大约前进了上百年之久,也不知具体走的有多深,但心中的感应越来越强烈,东王公心中有着淡淡的期待,也不知这宗对自己颇为重要的宝物到底是什么物件。

      随着走完最后一段通道,东王公眼前豁然开朗,发现走入一间底下洞府中。这洞府面积很大,虽处底下,却光耀万丈,有龙吟之声响彻不绝。

      东王公抬头看时,只见广阔洞府的上空,有一把通体金色的长剑凌空而立,那剑长有四尺,造型古朴奇异,从剑柄吞口出延伸而出的剑刃仿佛节节断开,化作整整二十四节剑身,而窄如蝉翼的裂纹处,有神秘的金色道纹彷如丝线一般道道缠绕,将每一段剑身连在一起,尽显堂皇与厚重。

      那奇异长剑剑光万道,隐隐有高山起伏,河流奔涌,灵脉浮动。二十四节剑刃上每一节都有一条金色神龙环绕,二十四条小金龙又头尾相连,形成一条盘绕整个剑身的大龙,随着长剑颤动,大龙起伏不定,散发着撼动天地的力量。

      东王公一见那剑,心中莫名的涌起一阵喜悦,似乎自己的道路又圆满几分,福至心灵之下,不知为何,突然开口说出自己都觉讶异的话:“帝出乎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分理阴阳,长养万物,掌三才之器,敕五行之主,以御无极。”

      随着东王公话音落下,那长剑猛地一阵旋转,盘旋剑身的金龙发出震耳龙吟,随即咻的一声落入东王公手中。

      东王公一振长剑,朗声大笑,道:“阴阳已具,三才当出,天地人三道,以三剑承之。地者厚德载物,此剑即名厚土也。”东王公话一落,长剑之上道扭曲,在靠近剑柄的地方,有两个古朴道字厚土。

      紫光夫人自东王公开口时,便已经震惊不已,此时回过神来,正要开口,却见东王公并没有停下动作。

      东王公右手执着厚土剑,左手浮现伴生灵宝九天元阳尺,双手高举,口中喝道:“地剑既出,天剑还不归位?”

      就见冥冥中一种莫名伟力降下,笼罩东王公和手中灵宝。

      九天元阳尺毫光闪耀,模样大变,化作一口三尺三寸三分长的紫色长剑,剑柄处凝成天谕两个道,和厚土剑一金一紫,交相辉映。

      冥冥中又显出一把虚幻赤色长剑,有万物生灵不断在剑中浮现,一股浓郁的人道皇气自剑上生出,映得满室生辉,摄人心魄。

      许久之后,东王公收敛心神,神光一闪,两把长剑垂下,洞府中光芒暗淡下去,并不曾真实显化的第三把人道之剑也缓缓消散,一切尽都回归原样。

      紫光夫人心中异样,看东王公眼神都变了,惊异道;“道友,方才”

      东王公淡淡道:“此乃贫道证道之宝天地人三剑出,故有此异象。”

      紫光古人道:“道友证道之宝如此不凡,天地蕴养,果不愧同辈第一人。只是这三口剑每一把都有浓郁之极的尊贵之气,可是与道友的至尊命格有关?”

      东王公道:“夫人不是外人,贫道也不讳言。适才贫道冥冥中感应天意,有帝出乎震之说。帝者,宇宙万物之代表也,震者,方位在东,此谶言正是指的贫道。此次证道之宝出世,吾之命格受到引动,于天人交感之中窥得一丝天意,只要贫道不中途陨落,日后必将高居九重,代天牧狩。”

      紫光夫人心神震动,道;“原来如此,道友之命格比起帝俊还要尊贵,他若只是妖庭之主,道友则将为万物之主,紫光失敬了。”

      东王公收起天谕、厚土两把长剑,孕养育识海之中,道;“夫人不必如此,将来之事还很遥远,至少如今贫道只是紫府洲之主。”

      紫光夫人一瞬间想了许多,如果东王公是天命之主,那么帝俊兄弟二人岂非只是为王前驱,难以长久?

      她又想起东王公在紫微星的承诺,如今自己已经投入未来的帝之阵营,这众星之主之位早晚必然落入自己手中。一念至此,紫光夫人心中十分喜悦,看向东王公的眼神中已经多了许多恭敬。

      东王公将紫光夫人的神情看在眼中,并没有多说。自己本就就是纯阳九九命格,是天地孕育的最正统不过的天帝。只是原时空在大势不变,小势可改的情况下不幸陨落,被昊天童子替补上。

      此世自己当然不可能被帝俊兄弟干掉,这天帝之位却是再也跑不了了,至于能在帝位上做出几分成色,端看自己的本事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