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法师伊凡_校对版by:kl》-第7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中年人原本发怒的样子忽然平静了下来,他低下头,温顺的如同一头绵羊,他甚至过去把那个话筒捡了起来,慢慢走到那个小胡子面前,递还给了他,然后,他在对方的不知所措中,低声开口:“愿主原谅你的过失。”

        小胡子呆呆的拿着话筒站在原地,反应不及。

        记者们想继续追问,但这位大叔只是摇着头退回了人群,然后跟其他人一样,不再多说一句。

        记者过后,官员们也纷纷走了进来,他们穿着笔挺的西服,打着领带,身后跟着夹着资料袋的助手,拨开了记者群,在闪光灯下熟悉的露出他们的微笑。

        森井就在人群的最中央,他很清楚的看到,走在最前面的正是首相,他双手恭敬的伸了过来,腰微微弯曲,这是准备跟他握手。

        他的笑容如春风般温暖,仿佛能消融这世间所有的问题,身躯如大树般挺立,仿佛再大的苦难也无法将他压垮,伸过来的双手,弯曲的角度,更是表明他对人民的尊敬和谦恭。但不知道为什么,森井只觉得这一幕分外让他难受,他看着等待自己去握住的手,再看到对方的笑容,他忽然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虚伪。

        这种感觉像滚雪球一样迅速扩大,森井知道,有这种想法的,不只他一个人。

        他忽然反应过来,首相其实也是一种职业,他的笑容,他的姿势,他的政治宣言——都经过竞选团队精心的包装,所有看到的一切,都是他们希望选民能看见的,这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演戏。

        这不怪他们,他是政客,表演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他此刻正在工作。

        所有的记者都把手按在了快门,他们翘首期盼着这一刻——这也不怪他们,追求更【创建和谐家园】更大的新闻也是他们的工作,此刻他们正在工作。

        那自己呢?自己也是在这里工作吗?

        “回家吧!”

        森井轻轻地说道,这声音小的几乎听不见,但却好像携带着奇特的魔力,在人群中传播开来。声音像接力棒一样小声传递了下去,在它经过的地方,人群开始了波动。

        人群先是像水一样扩散了开来,在铺满街道之后,接着顺着道路的方向缓缓流淌,记者们和官员们被这突然的集体动作有些吓住了,他们维持着自己的小圈子,站在原地不动,这让他们看起来像是河流中露出水面的石头,显得那么渺小。

        首相的手一直维持在虚停半空的样子,忘记了收回,他的笑容还僵硬在脸上,这让他看起来像一尊蜡像。

        新秩序刚刚才展露头角,旧秩序就已经不知所措了。

      第135章 汪铭的报告(上)

        十月的地球是一个多事的地球,中国的“宇宙收缩”现象还没有落下帷幕,日本的恐怖袭击案件就已经迫不及待的过来抢过人们的眼球,这两件新闻任何一件单独拿出来都可以被新闻说上半年,现在集中在这样几天爆发,着实让各大报纸和新闻媒体有应接不暇之感。

        日本的“神迹”严格来说应该算在第二件新闻之内,但是许多报纸都有意的把这个现象单独列出来分析,虽然在合理性上普遍受到质疑,但却出乎意料的受大家的欢迎,这个新闻比起来,“宇宙收缩”对观众多了一点科学常识的要求,而恐怖袭击则凭空制造了不安的氛围,万幸的是,这起事件就发生在恐怖袭击之后,对它的真实性,大家也抱有普遍的怀疑。

        其中有不少人认为,这两起事件很可能是日本政府做的一个秀,毕竟从之前的核电站事件,到后来的牛奶中毒,日本政府早就已经灰头土脸,不排除他们会通过这样一个昂贵的“演习”,来重新获得选民的信任。

        当然,这种怀疑是不太站的住脚的,只要稍微调查,用点脑子思考一下,就知道这个想法有多么不靠谱。整个东京,整个日本都受到这次事件的强烈震动,日本政府不可能有这样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来完成这件事。但这个说法仍然在民间占有一定的市场,这一点,从所有被救人员拒绝采访来看,好像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

        除了民间组织,这一次许多政府也纷纷派出了重量级的领导人前往两国参观慰问,这两起时间发生的间隔实在太短,让人不敢相信他们之间会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创建和谐家园】出动的同时,情报组织也纷纷竖起了耳朵,其中,又以当事两国的动作最为活跃。

        国内主要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事情发生的那个夜晚,所有在这栋建筑物里的人,都已经被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对这起事件主要的判断,目前还没有定性,随着工作组开始陆续到位,在市政府,就将进行这样的一个对事件进一步处理的讨论会议。

        在这次会议中,信息科科长汪铭作为前期调研组组长,将会对整个事件做一个大概介绍,但事件已经超过会议事件十分钟了,汪铭一直没有出现。

        工作组组长是军人出生,他一身军装,站着看了看手表,扫视了一下与会人员:“怎么回事?怎么迟到了这么久,他就是这么做工作的?简直是不像话。小宋,这段时间你一直跟着他,你说,他去哪了?”

        宋强站起身,朗声汇报:“汪科长说在这里进行会议不安全,建议首长取消……”

        “胡闹!无稽之谈!这里是市政府!这里不安全,那还有哪里安全?让我们进防空洞吗?”

        “汪科长说,就算是防空洞也……”

        “你听他胡说!他以为自己多念了几年书,真就什么就懂了?这才跟别人见了一面,吓得连面都不敢露,畏首畏尾,十足的胆小鬼!现在找的这都是什么人!……你去,把他给我押过来,他要不来,就说这是我的命令!他这算什么?目无组织,目无纪律!这要是打仗,枪毙他都不过分!”首长站在会议桌座首,把桌子拍的整天响。

        宋强面色有些尴尬,站在那里,走也不是,坐也不是。

        “不必了。”

        汪铭沉着一张脸出现在会议室门口,手上拿着一个透明塑料袋,他身后是一名穿着军装的士兵,那士兵跟着汪铭走进会场,快步走到首长面前,行了一个军礼,报告任务已经完成——这是他的勤务兵。

        会议就在这种不太和谐的气氛中展开,汪铭的责任就由宋强来完成,他拿起工作报告,开始宣读。

        “9月30日11时,紫金山天文观测站数据,在以宁州区域为观测目标的波长观测中,数据忽然出现了异常,这种情况之前在美国NASA哈勃望远镜出现过一次……数据经过国内外专家一致认定,其结果跟国外的相关观测站得出的结果完全一致,可信有效……”

        ……

        “10月3日上午10点,我与汪科长一起在一号目标家中等待,目标之前是市内某抢劫案的嫌疑目标,我对他有过一些了解,我们一直等到目标……回来之后,汪科长撤回了所有的监控人员,并进行他所谓的培训,截止到现在,目标仍然处于无监控状态。”

        宋强说话的时候,汪铭一直在会议室里四处张望,在没有更可靠的手段之前,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

        “汪铭!对宋强说的话,你就没什么想说的吗?”首长强忍着怒意,看着东张西望的汪铭,没有一点好感,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这么浮躁,简直就像个小学生。

        汪铭谨慎的左右张望了一下,他的这种神经质引起了会议室里一阵窃笑,首长看他的眼色完全就是失望——作为军人,他无法对一个胆小的人有一丁点的好感。他心中打定主意,等他的工作交待好,他就准备把他赶回原单位。

        汪铭站了起来,从他带过来的塑料袋里面拿出一叠资料,边上的人想要接过去,但是他却拿着它站了起来,径自走向首长的位置。

        勤务兵主动过来想拿过资料,但却被汪铭拒绝了,从他的座位到首长面前,大概有五六米的距离,汪铭走过这段距离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手中的资料,似乎害怕它突然消失了一般。

        首长从汪铭手上一把抽过资料,不满的讽刺:“看看你自己的样子,跟见了鬼似的。在座的都是工作组成员,有什么东西不能说的,怪里怪气!”

        首长一边说着话,打开了资料,他有些略微远视,所以把资料抽离了一段距离,开始阅读。

        资料的第一个标题很平淡无奇:“10月2日上午,赵真雪,对于一号目标的报告。”

        首长迅速的浏览那天上午赵真雪所做的报告内容,看了不到一分钟,就不耐烦的翻过,径自下结论:“无稽之谈!”

        资料并没有结束,紧接着这份报告,是第二个标题,同样普通。

        “对赵真雪报告的合理性研究。”首长看了看署名,除了汪铭,还在其他的几个名字中看到2个足够分量的,这让他稍稍停留了一下目光,他侧过头对勤务兵说:“把我的眼镜拿来。”

        整篇报告其实也没什么内容,如果说赵真雪的话就是一个荒诞的故事,那这份报告就是对这个故事做一个逻辑上的分析,看看有没有自相违背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看看这个故事到底在逻辑上能不能做到自洽,当然,许多跟目前已经的物理规律不一致的地方,报告中也会有一定的体现。

        要证明一段信息是否有效,第一步就是要看它的对错,虽然错的信息未必无效,但是正确的信息总是比错误的更有价值,而判断对错的第一步,就是判断这段信息的逻辑合理性,尤其是对一段类似于故事性的信息来说,这种判断方式占了很大的比重。

        报告上说的很明确,从逻辑上来讲,赵真雪的话并没有自相违背的地方,其中有很多次问话,态度也显得正常,回答理性,清晰,从这些情况来看,她说的情况是有一定的可信性的。

        当然,报告中也同样提出,在赵真雪的描述中,同样存在一些很明显的与现有物理规则相冲突的地方,或者说,是不能得到很好解释的地方,比如说中间提到过【创建和谐家园】的子弹出现在对方的手中,人可以瞬间移动……

        如果这些东西都不是幻觉,那肯定是对方使用了尚未被认知的某些技术手段,当然,在报告中同样提到,这种可能性的渺小,已经相关可能涉及的科技在国际上的最新进展。

        报告的结论谨慎而又保守:赵真雪的描述逻辑无漏洞,但主观成分过多,客观参考太少,所描述的现象与现有科技水平有很大差距,一些甚至存在不可解释的矛盾,可信程度较低。

        翻过这段评语,首长的眼光跳跃到新的一栏,那里同样用黑色的小标题写着:“10月3日上午,汪铭与一号目标对话报告。”

        在首长阅读的过程中,汪铭的脸色一直没什么变化,他不是对自己的报告有信心,而是他知道,这是自己唯一能做的一些事情,他可以做的,也就到此为止了。

        他的报告内容跟赵真雪一样离奇,所作出的假设和猜想甚至比赵真雪还要大胆和荒诞,相信这些东西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想象力,但是在在座的各位身上,他看不到这两者。这是一个注重证据的时代,但是偏偏他手上确实没有说的过去的证据,他工作的资历并不算久,能当上科长,除了之前他对几起重大案件的破获,起到了比较关键的作用这一点以外,估计更多还是上级看在干部需要年轻化、高学历化、多样化这一点指示精神上,才决定给他这个厅里罕见的“犯罪信息学”研究生这样一个机会。

        对许多人来说,这样的机会非常值得珍惜,可能在一生中都不会遇到一次,眼看着这样的机会就要走到尽头,汪铭觉得,他没有后悔。

      第136章 汪铭的报告(下)

        会议室里经过一段长长的沉默,与会人员口观鼻,鼻观心,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安静在会议室里传染,偶尔有首长翻阅资料的声音响起,却让大家的动作更僵硬了。

        汪铭的报告并不长,首长看完它没有花费多少时间,但是有些奇怪的是,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抬起头看了汪铭不下十几眼,用一种陌生奇怪的眼神在他身上来回观察,这眼神并没有让汪铭感觉不自在,在这方面,他的专业和心理素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没有被这目光影响,只是一直做着自己的工作——他的目光不断的在会议室里搜寻,期望能看到那种东西,但是同时,也有些害怕。

        对于自己的这种心理,汪铭非常明白和清楚,没什么好避讳的。人类总是对陌生位置的东西充满好奇和恐惧,这两种心理都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前者促使生物探索未知,后者促使生物远离危险,人类比其他动物幸运的一点,也就是基因在探索那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

        汪铭相信自己的判断,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完全基于自己了解到的事实,虽然只跟伊凡见了一面,但是他心里已经基本确认,伊凡就是赵真雪口中所说的人。

        从伊凡那里回来之后,汪铭也曾一度怀疑自己的判断,虽然专业和理智让他认定那个男人就是赵真雪口中所说的“超能力”者,但感情上,他还是有些难以接受,他难以接受那个跟自己一起聊天,兴趣广泛,甚至显得有些不擅言辞的人,竟然就是那样。

        但,不是那样,又该是哪样?

        大概是受到电影、电视等形象过多的影响,在思维习惯中,大家总是会把一些特定的人想象给予特定的想象预期,他们的形象往往被人跟他们所作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正如说到特种兵,大家都会想起拿着枪一枪毙命的神【创建和谐家园】,眼光锐利,身手敏捷;说到总统,大家都会想起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沉着稳健;说到博士,大家都会想起白大褂眼镜,知识渊博,手拿试管……

        这让他想起他曾经看过一部电影,是一部低成本的美国科幻片,电影的中文名字叫《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虽然号称是科幻片,但是全篇没有一个特效镜头,没有一点高科技的元素,从头到尾,电影只用一个普通的场景和几个演员为大家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如果一个男人从人类寿命已经上万年,并一直随着文明生活在我们中间,那他将是怎样的形象?

        上万年的时间,他是不是不断学习,成为世界上最渊博的学者?

        上万年的时间,他难道不能够建立自己的国家?

        上万年的时间,难道最起码的富可敌国都无法做到?

        影片中的男主角形象,是一个很普通的历史学教授,跟大家穿着一样的衣服,说着一样的话,就像任何一个30来岁的普通男人,没有一点特殊和锋芒,这个男人在壁炉的火光和酒精的【创建和谐家园】下,缓缓对大家说了他一生的经历,却被当成一个精心编造的故事——没有人相信他,如果不是最后他的儿子认出了他,作为观众,也难以判断这个男人所说的到底是一个故事,还是他亲身的经历。

        看过赵真雪的报告之后,汪铭曾经在自己脑中为这个目标绘制了立体的心理画像——假设赵真雪说的一切都是真的,他是一个活了上千年,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所谓“法师”,那他都会表现出来什么?

        绝对的无道德冷酷?不太可能,只要人的结构不变,就永远会受本能支配的影响,除非他完全是一个按程序执行的机器人。这两者并不是生存的法宝,地球上最冷酷的动物差不多都是食肉动物,但它们现在估计都在濒临必灭的边缘,人类历史上那些最冷酷的组织和军队如今都已经成为记忆,这足以说明,冷酷并不是生存的最佳手段。

        仅仅就这个问题稍稍思考,汪铭就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深入探讨,如果不是调研组的工作一直很忙,他真的想让大家一起帮忙来分析一下,起码,就他个人感觉,这样的分析对让他在专业方面受益匪浅。

        在心理学上,对一个人物最基本的描述首先就是他的语言和行为,但是赵真雪在这方面并没有提供多少资料,从他的行为来看,对方的道德观念无疑非常单薄,可以举手投足用死来威胁一个人,也可以当面承认自己杀死一个人而面不改色,这一点虽然少见,但不是非常明显——在汪铭接触过的案例中,道德观浅薄甚至截然相反以至于完全反社会的例子数不胜数,伊凡的表现在他看来,并没有能够引起他特别关注的地方,如果考虑到对方的能力——如果真如赵真雪所形容的那样,这样的举止已经是非常克制的了。

        如果伊凡真有那样的能力,那杀死人对他来说就应该完全是一件小事,再考虑到对方的年龄,可能这种事情他已经做过了无数次,那,第一个矛盾就出来了——伊凡的道德尺度到底在那里?或者说,他是不是有自己的道德尺度。

        假设赵真雪说的都是真的——汪铭不得不时时刻刻再次强调这一点,因为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做到,伊凡有着那样的能力,活了上千年,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就已经不算是人了——起码,他不能算作普通人,他的永生和能力已经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一样,把他和普通人的世界完全隔开,正如电影中那个男主角所说——如果当地人发现他不会衰老,那他肯定会有麻烦的,所以,每隔十年,他就需要搬一次家,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跟过去所有的联系告别。

        这不是刻意低调,这是为了生存,尽管在身体上他跟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仅仅是不会老去这一点,就已经把他跟所有人永远的在时间上分离开来,一旦被察觉出这种差异的存在,很难被别人看成自己的同类。在现代或许还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在他生活过的漫长历史中,这很可能是极端危险的一件事情。

        毕竟,人类真正走进文明理性的时代,跟过去无数的历史比起来,实在是太短了。

        伊凡之前生存的世界他们无从得知,但是从他来地球之后的表现来看,作为一名“外星超能力者”,他应该还算得上低调,在赵真雪的描述中,伊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耗费在读书上,可以看的出来,对于地球的知识,他确实有非常大的兴趣。

        从这一点上来讲,伊凡的表现是让人放心的,好学说明对方有理性,而理性则说明双方之间存在交流的可能,毕竟,严格来说的话,写在书上的信息也是一种交流方式。

        但是从伊凡“抢银行”“杀人”的事情来说,伊凡又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威胁源头,这些行为已经足够说明,他们面对的这位“法师”,脑中很可能没什么“道德底线”的概念,或许有,但那一定不是人类所能接受的道德理念。

        没有道德并不算可怕,可怕的是,这样一个人偏偏掌握了无法被控制的力量,这才是最大的麻烦所在。这一点,正如核弹的开关一样,放在总统手里,那仅仅是一个开关,但如果放在一个蒙着脸穿着白袍手上拿着AK的家伙手中,恐怕没有谁会睡的好觉。

        顺着这个思路,汪铭仔细对比着赵真雪提供的每一个细节,开始为伊凡来地球之前的生活做一个大致的描绘。这一点不是工作的要求,仅仅是汪铭的个人兴趣,但是不可否认,这种兴趣很大程度也是他工作能够出色的原因。

        首先,他肯定是生活在一个文明中,这一点,从对方的谈吐,说话方式,以及对知识的兴趣就看的出来,在跟伊凡的聊天中,汪铭不难从对方的字里行间看出这个男人的修养,理性和高傲。

        修养说明他的生活遵守某种规则,一个真正的疯子是不会在对方离开的时候说再见的。当然,修养不代表对方就一定道德,也很有可能是一个变态,但是,变态也有变态特有的道德观,在这一点上,变态要比疯子好得多,毕竟,疯子不可理喻。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来说,不管是什么明规则,潜规则,只要有规则,就好办。

        说话之间逻辑分明,这代表了对方是一个理性人,这又是一个好坏兼办的消息,好的一方面就是,理性说明了对方有一定的目的,行为一定有特定的目标,你可以拿着筹码跟他谈条件,而坏的一面则是,理性的人通常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除了他们所看重的“利益”,其他的东西对对方的影响应该不是很大。你可以跟艺术家谈感情,但是你无法跟总统做兄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一点还给人带来另一个影响——一个如此好学的人,在他漫长的生命中,他究竟都学习了什么,从他在地球的学习速度来看,他的天资完全不亚于任何一个地球上的优等生。

        高傲,这最后的一点,伊凡表现的并不是很明显,如果对方仅仅是一个普通人,伊凡在家里的那些举止不会给汪铭留下这样的印象,但是他不是,整个假设,都是基于伊凡是一个如赵真雪所说的那样的人推演的,伊凡作为一个活了上千年的法师,如此平静礼貌的对待自己,对待像自己这样一个“普通人”,除了对方长期养成的修养,汪铭只能想出这样的理由——对方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高傲。

        这种高傲并不是说自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在能力上,在身份上,在金钱或者在某种具体什么东西上产生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隐藏的非常之深,好像已经灌注于对方的本能之中,汪铭只能根据当时伊凡那动作中那细小的幅度,跟脸上那矜持的微笑,再加上大胆的推测,大概揣度着这个人的性格遗留下的惯性。

        对方的高傲,十分可能是来源于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感,这是一种道德上的拔高和自我约束,这一点,从他自称“法师”和对其他人称“平民”可以看得出来,能力上的绝对差异已经让他深刻认识到自己跟他人不同,进而产生出跟普通人决然不同的道德观。

        很可能,在他以前的世界中,“法师”杀人或者“抢劫”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这一点正如古代的贵族杀死奴隶一般,这样说来,这个推测从某种程度上跟对方的行为也能做到很好的契合——起码在逻辑上,是能讲得通并自圆其说的。

        这种高傲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对方很有可能因此而对地球人产生轻视,虽然,地球在伊凡面前已经没有秘密可言,两三个月的全力学习,地球人这头驴子的招数肯定已经让对方掌握的差不多了,如果说一开始还有些忌惮的话,那么现在,他起码应该是胜券在握,着一定,从他对赵真雪的态度应该可以看得出来。

        放走赵真雪很可能是对方因为轻视而犯下的错误,也许对方的高傲已经不需要对他们这些“平民”动太多的脑筋,允许他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对方同情赵真雪也可能是基于真实如他所说的原因,但同样还是有可能,这仅仅也许只是一个烟幕弹。

        因为如果他真有那种能力而刻意想隐瞒的话,只要一个“传送”,没有人能找得到他,赵真雪就算是说破了天,也不会有人相信,他完全可以全无顾忌的做他想做的事情。

        只有2种解释可以解释这一点,一就是他已经稳操胜券,对于这些关注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二就是这一切的事情,正是对方想要得到的结果,这一切的一切,正是对方“计划的一部分”。(黑暗森林,向大刘致敬。)

      第137章 华婷婷的幸福时光

        除了对目标的心理分析报告,报告中另外很重要的一部分,则是关于那些“魔法”的,准确地说,就是对这些魔法的技术性分析,这些分析在之前的逻辑性分析中提到过,不过那就都是在不同的“魔法”之间寻找相同的联系和却别,以便在总的逻辑上进行分析,不过在报告最后,还有一些是关于具体每个魔法的具体“描述”。

        报告看到这里,应该说,正文已经差不多完成,这最后的一点“描述”,正如报告中所说,猜测的味道实在太过浓重,可能早已经远远脱离了实际。

        但首长没有就此停下,他还是饶有兴致的继续看了下去,就好像一本小说刚刚看到结局,在最后的封面上又掉落下一个纸条,很少有人能拒绝最后的诱惑。

        这最后的一个纸条上的内容跟整本小说的风格完全大相径庭,如果说之前的报告8成都是基于专业知识进行比较严密的推理分析,另外两成则掺杂着个人的一点主观臆断,那最后的这些“描述”,就完全跟上文截然相反,这是在2成的了解上,进行毫无根基的假设——根据赵真雪那些十分主观的描述,汪铭尝试着以地球人的技术,解释着伊凡所掌握的能力,也就是他所称的“魔法”。

        ……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8 22: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