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没你就不行》-第4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感觉好浪费呀!

      她把品相好的那一篮子叫丫头放到自己的书房,“回头要研究药性的。”

      哦!福晋研究药性从来没出过岔子,倒也没那么紧张。

      桐桐牵着孩子回来,还追着要去前面的爷问,“要叫人把这玩意送去庄子上吗?”

      不够折腾的呢!“叫人抓头小猪回来试试就知道了。”

      对啊,“可以再弄两笼活鸡活兔回来吗?我想看看那个叶子和藤这些东西吃不吃?”

      真是能折腾。

      孩子没见过猪和鸡兔呀,带回来就瞧新鲜了。

      用这个狼桃喂猪,猪吃的可香了,吃完就睡的呼呼的。那狼桃的叶子掐下来扔给鸡和兔,人家吃的也挺好。除了人一靠近,把这些小东西吓的够呛以外,吃了一点事也没有。

      她家爷回来说,“多瞧几天吧!”

      其实动物比人灵敏的,在野外有毒的东西动物从来不碰,凡是被鸟雀啄过的,人吃了问题都不大。

      没等好几天,再等下去,那红的全被自家爷摘了喂猪了。

      那品相好的,都熟的透透的了。她白天躲在书房,把人都打发了,然后把各种的解DU丸药拿出来,水就放在旁边,随时等着给自己解DU。然后抓了一个,小心的咬了一口。

      酸甜酸甜的,水汪汪的,熟悉到想掉泪的味道。

      一口气吃掉三个,自己给自己号脉,跟中DU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且好着呢。等等,等到晚上再看看。

      晚上正常的吃饭,胃口还怪好的。她再搭脉,一切照常。

      这一号脉再一号脉的,要是看不出来她有鬼才怪了,“有了?”

      啊?没有。

      没有你怎么总号脉?突然之间想起来,“你吃那个东西了?”

      就尝了……一口?半口!就用舌尖添了一下。

      “宣太医!”真是把人能气死,“你怎么那么胆大呢。”

      晚上了,折腾的太医跑了一趟,结果给福晋号脉,才开始以为是有了,还想着不能要的话,怎么偷偷的下胎还是怎么的。结果号脉再号脉,“福晋……身康体健……无碍!”

      哦?“那今晚请下住下,明早再看看。”

      到底看什么呀?

      第二天早上再给福晋诊断,太医特别笃定,“福晋的身子康健的很,老臣在这一行也做了这么些年了,达官贵人求诊者不知凡几,比之福晋身子骨康健的人少之又少。”

      那就是说确实没DU!中DU可不关是不是原本康健。

      他叫人拿那个东西过来,然后问福晋,“你昨儿到底是吃了多少?”才不信你只添了一下。

      “三个?”她小心的伸出三根手指,有些心虚。

      林雨桐,回头咱们再算账!当着外人的面他也没训她,只吩咐下去,“摘一篮子洗了,拿去厨下切成片,都尝尝……”

      好浪费呀!我还想着怎么储藏能久放呢。

      然后一府里的人都尝了,还挺好吃的。等着不舒服呢,结果并没有。

      桐桐低声问:“要给宫里带吗?”

      疯了?!这玩意可以禀报,但不能这么给宫里送的。只能验证暂时无DU,然后试着种种看,更多的人多吃几年看看再说。新物种不在民间推广开,谁敢拿去叫皇上吃?!

      桐桐嘴角一翘,今年不多,正不想送人呢!

      她家爷想的却是:这东西不能叫宫里吃,但是庄子里有其他两种是可以拿去给宫里试着吃的。

      ===梦里清欢(62)二更(梦里清欢(62)这是正经...)===

      梦里清欢(62)

      这是正经事, 得上折子的。

      这个不能贪功,番薯这些东西在民间广有种植,肯定跟官员的推广分不开关系。如今种植是个情况, 产量几何, 都得如实的告知皇上。

      他主要是说这个狼桃,虽不见得填饱肚子, 但丰富的口感, 叫百姓餐桌上多一样吃食也是好的。

      “你试吃了?”

      是!府里都吃了,也叫太医瞧了,无碍。

      康熙自己都笑:“那东西当花种的时间都不短了, 怎么想着去吃它?”

      因为福晋嘴馋!

      但这个话不能说, 只道:“别人都是红了放在屋里当摆设的,可福晋把这个当花种, 种在了园子里,种的太密了,撅了又可惜,干脆都给挪到花盆里了, 好些盆呢,结果结了好些, 在园子里放着呢。一红一片,鸟儿啄的厉害,想着该是没DU的。您也知道,儿臣的福晋钻医药钻的紧, 她拿这东西想着是否能当药用,就跟早前的辣椒似得……她不认为有DU, 便吃了。吃了又叫了太医给瞧了,没什么不好。府里人都吃了, 也没别的不好,味道还挺招人喜欢的。但到底没长时间试吃,儿臣不敢拿到宫里来……”

      这倒也罢了!

      “儿臣以为,这舶来之物,也不全是坏的。只要引进来能生根发芽长起来,于咱们是有益处的。”

      “回头着理藩院留意,若有种籽都可想法子弄回来些试种看看。”这正是自己想说的!既然皇上有旨意了,他就说起了别的:“另外,儿子还询问了各地回京述职的官员,像是苞米二十多省已有小规模种植,如今儿子实验两年,产量确实较为可观,也确实能作为主粮……儿子以为,此种作物也可作为税粮征收一部分……”

      说着,就重新拿出几张纸,递给李德全,“这是儿子试吃过的苞米食谱,虽不如米面,但也比之其他杂粮作物好的多……”

      李德全接了过去呈给皇上,皇上扫了两眼就吩咐李德全,“今儿叫御膳房照着这个做了呈上来吧。”

      事办完了,那就能起身告退了。

      康熙点点头,看着老六出去,又扫了折子一眼,这才靠在椅背上,思量自己这几个儿子,别的先不说,老四和老六是难得王佐之才。叫干什么就踏踏实实的干好,不讨巧的要功劳,也不抱怨苦累。

      有功劳该赏赐吗?该!

      但现在不能赏,有什么功劳他这个皇阿玛心里都有一本帐呢。

      老大这个先不提,太子更不能提。老三这个糊涂蛋,他是不想提。老五的性子除了跟他福晋有棱角跟其他人那是不见棱角的,老七……不找他,他也不凑过来。

      剩下个老四、老六、老八。

      老九这个【创建和谐家园】犊子不当人子。

      老十挂在老九身上就扯不下来,跟一个人似得。

      这么想了想,把老七又想起来了。不巧,康熙瞬间心情就不好了。这位是老臣了,本朝凡大事无不有他的影子,“朕得去瞧瞧……”但出宫麻烦,“先叫直郡王代朕去看望……”

      直郡王得了旨意马上就去,可去的时候人已经弥留了,不等他走,就咽气了。

      皇上心里不好过,“停朝一日……”

      李德全愣了一下,才马上应了。为大朝辍朝,这是本朝第一例。

      “直郡王和七贝勒替朕去祭奠……”

      李德全叹气,皇上把哪个阿哥都要兼顾到的,就怕忘了哪个,再叫人把阿哥爷给轻践了。

      这不,一入十月,要去巡视永定河工程了,皇上又特别叮嘱,“叫老大、老四、老六……还有十三随扈,巡查河工。”

      怕十三爷没有亲娘照管吧!

      李德全应了一声出去了,想起皇上的用心,他都忍不住鼻子发酸。以后可千万别闹起来,若不然,皇上得伤心了。

      “这都冬天了,出去能舒服吗?”桐桐给带大衣裳,“皇上怎么这次带上爷了呢?”

      巡视河工,这河工跟农灌向来脱不开关系的。

      这边嘴上跟福晋应着话,那边盯着地图瞧,“这永定河是去年皇阿玛才给改的名字,早些念,这河在这么大一片区域里来回的摆动……水患严重……又靠着京城,不好好治理怎么行?去年疏浚了,但这还不行呀!我之前看了他们定的方略,若是按照他们的方略来,这永定河修这么一次,最多可稳定四五十年。可这四五十年之后呢,水患依旧挡不住……”最怕的就是改道,动不动就改道,大面积的摆动,治理起来就很麻烦,“这里牵扯到要迁移百姓的事,更得慎重。”别叫人家好容易扎根了,又得迁,没这么办事的。

      桐桐就说:“修好了就得维护,水利归地方官府管。地方官员调动频繁,要是不出事,谁也不愿意多一事。三五年五六年,雨水多了,想起来了修一下,这当然不行了!这是个长年累月,需要不停的管理加固的事情。”

      是啊!这不是就是弊端了吗?

      要么叫专人管,可这大清国水系都要这么管,得多少官员,需多少民工,每年需要耗费多少?朝廷支付不起。那要么就叫官员每年竣修,可如此以来,地方赋税都从这些工程里漏走了,贪腐滋生更有温床。哪个工程里没有猫腻呢?朝廷管的过来吗?

      他收了图纸,若有所思,这一茬先摁下不提。

      抬手把满屋子溜达的弘显拎过来,才要逗孩子说话,赵其山来就禀报说:“四贝勒府里来报喜了,咱们家有四阿哥了。”

      李氏生了个儿子!

      是四福晋亲自给抱来的,她欢欢喜喜的,一点勉强的意思都没有,把小四送来,要接弘昀回去。

      弘昀养成了一只肥崽子,四福晋喜气盈盈的,每个孩子都养好养成,府里就是稳当的,说起李氏生的小四,“给我愁的,心说再不生就要想法子了。可算是在我家爷走之前生了!”

      迟了半个多月,给人吓的呀!

      桐桐给孩子检查了一遍:“没事,好着呢,壮实的很,好养活。明年天一暖和就能带回去了。”

      四福晋就放心了,“洗三还在你这边过,明儿我们家爷一走,我就过来。”行啊!

      于是,男人跟着皇上去巡河了,妯娌俩在这边忙着呢。

      弘晖口齿清晰的很,见了面就叫娘,然后直接爬到她腿上坐了,弘显笑着喊哥哥,弘晖又拉他上来。两人都挤在她怀里,你戳我一下,我戳你一下,玩的可好呢。

      桐桐摸了摸俩孩子的脑袋,转脸又跟抱着弘昀的四福晋商量酒席的事。

      把事情都安排下去了,四福晋才道:“前儿我进宫了一趟,去瞧瞧娘娘,听屏嬷嬷说了一句,皇上好似要给五公主赐婚。”

      这个五公主就是行九排五,自家亲小姑子。

      “没一点消息露出来呀!赐婚蒙古吗?”

      四福晋低声道:“听那意思是太后不舍,想留京里。提了佟家的后辈……”

      佟家?太后才不会提佟家,还不够闹心的呢!只怕是皇上的意思。

      这个佟家,属于有来往的人家,桐桐在心里算了一遍,“年纪相合的,也就佟相的长孙了。”

      是!

      佟国维精明的很,但其实儿子里特别精明强干的还真没有,他的长子叶克书如今任銮仪使。就是管皇上出行排场那一摊子事的人,里面都一水的权贵子弟。叶克书的儿子叫舜安颜的,跟九儿年纪相仿。

      把德妃的闺女嫁到佟家?

      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桐桐就问说:“叫人打听那舜安颜了吗?”

      打听了,“家家的孩子都那样,没比谁出色到哪里,也没比谁差到哪里。就是权贵人家子弟该有的样子。”四福晋话是这么说的,但语气里明显带着几分不喜欢。

      桐桐就问说:“屏嬷嬷露这话,怕是叫咱们打听细些。”

      嗯!就是这个意思,“细细打听了,今年十七了。本早该说亲的,不过是遇上了他外祖家有丧事,一个接着一个的,这事就搁置了。紧跟着敏妃娘娘这不是就没了吗?婚事就没再提,但是院子里开了脸的丫头也有三四个了。你说这事……可怎么办?”

      桐桐就叹气,“抚蒙是不好,但留京城呢,其实哪个权贵子弟都一样。要是想得开呢,就想着好歹住在公主府里,不乐意见就不见!得空了接我这边,或是接你那边住着……”

      这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公主开府之后,万事都有规矩,哪里能说住哪住哪。是啊!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巡视河工没多少日子,等回来之后商量一下再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1: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