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8:58分,吉时已到,省委书记钟涛、省长周至诚各自带领要员于同一时刻分别在榆江市和会通市挥动剪刀,剪断了横在高速公路入口的大红绸缎。省电视台的镜头对准了这预示着本省新一轮经济腾飞的历史时刻,钟涛书记和周至诚省长兴高采烈的神采将在省台当晚的新闻联播中作为头条正点播出。
今天为了给本省首条高速公路的通车造势,也为了讨个好彩头,政府各部门的车辆都被紧急征用,调来参加通车仪式。周至诚昨天傍晚就带着一干人马到了会通,入住会通宾馆,周至诚这人不喜张扬,到下面的市县一般都喜欢让政府办安排尼桑碧莲中巴车,尼桑碧莲底盘高,适应性强,动力强劲,本省经济一般,乡村的道路一般都没有硬化,周至诚下乡难免不遇上下雨,道路泥泞不堪的时候,这时尼桑碧莲的优越性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来就没有出现过深陷泥泞动弹不得的情况,而且尼桑碧莲外观不显豪华,不大引人注意,很适合周至诚的个性。但今天情况特殊,省首条高速公路贯通的新闻,除了在省电视台的新闻中播出,还会在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中有个几十秒的播出时间,本省经济虽然不及沿海繁荣,但也不能显得太过寒碜,通车仪式上的车辆自然也就越多越好。为此周至诚就特意把他的奥迪带了过来,既然周至诚坐的是专车,朱明华、马少强、付国良自然也就把他们的专车带了过来。
此时,乌黑锃亮的一色奥迪一字排开,前有省政府警务处的警车开道,后有警务处的警车压阵。警车虽然没有鸣笛,但也是警灯闪烁,奥迪车都已启动,只待领导上车。周至诚剪完彩,走向等在一旁的黑色奥迪车,周至诚的秘书宋华强小心地帮周至诚打开后门,周至诚上了他的奥迪。一见周至诚上了车,朱明华、马少强、付国良、于海天、杨明等都迅速地上了自己的专车。周至诚的司机于小闽按了两声喇叭,前面开道的警车对此自是心领神会,立即出发开道,十几台奥迪车鱼贯而出,入了入口,过了匝道,上了高速,以均匀的速度朝榆江驶去。
按照活动安排,周至诚将与钟涛书记于高速公路的中段会合,两人相会握手,寓意江海通高速一路通畅,大吉大利。活动至此,通车仪式方为正式结束。领导们方可自行其是,在此之前不管是谁都得按既定程序办。
奥迪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在行车道上,车轮碾过路面,发出柔和的声音,到底是新建的高速,路面平整,车体没有一丝的颠簸,周至诚把头靠在靠椅上,半眯着眼,感觉很是不错。
坐在副驾驶座上的秘书宋华强回头看了周至诚一眼,一看周至诚半眯着眼,不知道周至诚是在休息还是想事情,宋华强迟疑了一下,不知道该不该在这个时候把自己听到的一些传闻告诉周至诚。
周至诚注意到了宋华强欲言又止的表情,知道宋华强这是有事要说,周至诚睁开眼,说:“华强,有事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周至诚是两年前从国家某部委空降到本省就任省长一职的,周至诚作为一省之长,除了有省政府秘书长付国良这个大管家为其鞍马劳顿,自然也会配有专职秘书,周至诚就任省长后,付国良就安排宋华强跟着他,这两年里,周至诚总觉得这个小宋使着有些不那么顺手,倒不是说小宋做秘书不合格,而是他太合格了,他谨小慎微、小心翼翼,服务细致,周至诚什么时候需要喝水,他只要清清嗓子,小宋就会及时地把茶杯递了上来,他的喝茶习惯,小宋也是了解的一清二楚,茶叶的口感、多寡,小宋都把握的很准。他上车下车,小宋都会及时地为他打开车门。这些作为秘书的基本素质,小宋把握的比谁都好,可周至诚有自己的要求,觉得作为一个称职的秘书,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个省长秘书,还应该具有较好的政治素养,敏锐的观察力、应变能力和经济管理能力,因为作为省长秘书,某些时候,因形势之需要,省长秘书还必须代行省长之实,自己的秘书一旦被自己派出去处理事务,他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自己这个省长的声誉。这个时候,周至诚就希望自己的秘书表现得强势和有力度一些。也许是在省机关呆久了的缘故,宋华强的性格恰恰比较柔弱,做任何事情都是不温不火,没有一丝的力度。周至诚派宋华强到下面处理过好几个事情,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马马虎虎,说得过去。照别人也就认可了,可周至诚总觉得事情原本可以用另外的一种方式处理,还可以更出彩一些。周至诚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苛刻些,但他就是觉得这个小宋的行事风格不合自己的心意。周至诚也曾想过要换一个秘书,但他仔细观察了一下省政府办公厅的那些备选人才,发现他们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几乎都是大同小异,再一想这个小宋跟自己有段时间了,做人很是本分,谨言慎行,对自己也忠诚,周至诚虽然心有遗憾,但他还是把宋华强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周至诚心里早就想好了,一旦有了更为合适的人选,周至诚就把宋华强外放,把宋华强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去。
现在一看宋华强吞吞吐吐的样子,周至诚就觉得这个小宋做事还是不大气。在汽车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就三人,都是贴心之人,没有什么不可以说,宋华强这么一来,反而会让于小闽产生误会。司机和秘书有了间隙,对他这个省长来说未必是好事。
宋华强接到了周至诚的明示,就说:“这几天我听到了一些有关马副省长的一些传言。说江海通高速马副省长的夫人插手了不少的工程标段。”
周至诚没有说话,有关马少强的流言蜚语,周至诚不是第一次听到。但流言就是流言,没有事实依据,根本算不了什么。到了他们这一级的干部,不可能像街头百姓一样,听风就是风,听雨就是雨,一听到官场的流言就津津乐道,信以为真。周至诚知道,这等事情,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道听途说,有害无益。
马少强这人一直比较强势,他以前就是交通厅的老厅长,根深蒂固,他就任副省长之后,省交通厅一直都在他主管之下。以周至诚现在对马少强的了解,觉得关于马少强的流言只怕还真有几分可能,试想以马少强的秉性,江海通高速这个这几年本省最大的建设项目,马少强会不染指,几无可能。但即便大家都知道有这种可能,可马少强毕竟不是一般人物,人家是省委常委、副省长,在省政府这一块排列第三,这一级官员任免去职都不由本省掌控,直接由中央统管,即便马少强出现问题,也得由中纪委派调查组对其进行核查,省里根本无权过问。
周至诚和马少强有些过节,这在本省几乎不是什么新闻。
周至诚是空降干部,觉得本省经济之所以上不去,与官员的素质和勤政意识有着很大的关系。上任伊始,他试着在搞了一些变革,但凡变革肯定会伤及一部分人的利益,如此一来,周至诚自然就成了这部分人的一致公敌。周至诚原以为此等事情自己已和钟涛有过商量,并已得到钟涛的首肯,尽管实施起来会有难度,但只要钟涛支持,肯定可以进行下去。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大错特错,钟涛表面支持,事实上并不热情。钟涛是本省干部,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这个位置,省内大大小小的干部都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他比谁都懂。周至诚后来就想,钟涛其实一开始就不希望他周至诚对本省的干部大动手脚,可钟涛也知道,他周至诚空降本省,必须在干部上有些动作,才可在本省的政治舞台上长袖善舞,大有可为。什么叫人事,就是作为一个领导,你必须掌控人事权,任命一部分自己的人,才能干好自己想干的事。钟涛自然不好当面拒绝,只好同意,但他并不热情,只是作壁上观,静观其变。
没有钟涛的鼎力支持,周至诚的变革自然是阻拦重重,最后不得不无疾而终。这对周至诚影响极大,本省官场中人,自此认定周至诚只会是官场过客,最终还是会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周至诚对此保持沉默,他在等待机会绝地反击。
一年后,机会来临,原来的常务副省长另有任命,被调到外省任省长。此常务副省长也是本省人,老省长到点离休后,钟涛向中央建议接任省长一职的人选就是此人,此人能力颇强,官声也不错,还真是接任省长的最佳人选。但此人的致命缺点就是他也是本省人。中央有中央的考虑,中央早有心改变各省省内成长的干部在省内任职的惯例,省内干部在本省任职,有其优势,那就是对干部熟悉,但因其土生土长,亲属都在省内,难免不任人唯亲,也不利于干部的防腐。从保护干部的角度出发,把有能力的干部调离本省到外省任职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个省,一个书记是本省人已是不得已而为之了,无论如何没必要再让省长也为本省人士。周至诚得以就任省长也是得益于此,因为周至诚不是本省人,与本省没有瓜葛,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此次常务副省长调到外省后,周至诚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有必要做点什么。中组部派下来的考察组,原本把马少强作为重点考察对象。马少强和钟涛走得近,也可以说是钟涛的嫡系,马少强任交通厅厅长时,钟涛是省长,马少强能成为副省长,钟涛所起的作用不小。钟涛后来成为书记,马少强随后才得以进入常委序列,马少强这次原以为有钟涛的力荐,自己可以顺理成章的接任常务副省长,但没想此事生了变故,结果大出所有人的意料,一则马少强的官声并不好,得分不佳,二来也是周至诚在其中起了作用,周至诚就任省长以来,就感觉到了马少强和钟涛关系非同一般,马少强依仗与钟涛的关系,表现一直强势,马少强主管的那一块几成他的独立王国,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即便是周至诚的政令在马少强主管的那一块也经常是政令不通,非要经过马少强的首肯方可施行。这对周至诚的权威是个极大的挑衅。让这样的一个人成为自己的副手,今后的工作只怕根本没法开展,周至诚向考察组坦诚了自己的看法,也上北京向相关领导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担忧,中央考虑到周至诚的实际情况,也理解周至诚人生地不熟不便开展工作的苦衷,最终充分听取了周至诚的意见,开了特例,把会通市市委书记朱明华直接提升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会通市为省内重要的工业城市,为省内第二大城市,经济总量与省会榆江市不相上下,配备比较高,市委书记享受副省级待遇。按惯例会通市市委书记上调,一般都是排名靠后的副省长,像朱明华这样一步到位直接进入省委常委序列,直接就任常务副省长的在本省只怕是史无前例,绝无仅有。朱明华可以说是天掉馅饼,喜中头彩。
周至诚如此不按常理出牌,让许多人看不懂,只有周至诚心里明白,自己之所以向中央力荐朱明华,其能力强,官声好是其一,更主要的是,如果按常理出牌,在其他按部就班的副省长中推荐一人出来,人家对此自然只是感激一阵子,事后会觉得理所当然,迟早如此,他周至诚也就是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已。启用朱明华,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来可以让朱明华对自己充满感激之情,积极配合自己的工作,二来周至诚就是要让本省官场知道,中央是支持他周至诚的工作的,不然怎么会同意特许启用朱明华。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朱明华就任常务副省长之后,官场中人都看出了这其中的端倪,许多工作在执行过程中都顺畅了许多。
但至此,周至诚就彻底地把马少强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周至诚对此无可奈何,心想马少强还是没有看清这其中的形式,中央之所以同意启用朱明华,除了支持他周至诚以外,就没有其他的考虑,中央之所以把他周至诚空降,目的无非就是不想让本地帮结盟,形成铁板一块。钟涛、马少强难道就一点都看不出中央的意图,只怕未必,人家这是在有意为之,在现实利益的面前,只怕想得还是争取一点是一点。
宋华强见周至诚没说话,以为周至诚默许了自己,他接着说下去,他说:“我还听说,沿海财团的蒋海燕为了争得省内高速公路服务区五十年的经营权,在马副省长的夫人姜慧那里下了不少的心力,听说,蒋海燕还送给姜慧一副用金丝绣的湘绣。”
周至诚轻‘哦’了一声,望了宋华强一眼,宋华强一看周至诚的表情,就知道周至诚已经把此事记在了心上,毕竟是空穴来风,周至诚最反感的就是这种没有事实依据的东西,宋华强之所以还是要说,是他觉得作为秘书,他有必要让周至诚知道这些。现在一看周至诚听进去了,他就知道自己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了。
第37章 献礼华诞(2)
周至诚靠在后座上,心想蒋海燕送姜慧金丝湘绣这等事情只怕就不是空穴来风了,只是这等私密的事情,按说知道的人不多,怎么就传了出来,看来,任何事情要想人不知,唯一的办法真的就只有己莫为这一条路可走了。
周至诚对马少强这人很不理解,对自己的儿子不加管教,任其胡作非为,对自己的老婆不加管制,任其肆意为之,插手他管辖范围内的许多事情,这在官场只怕是公开的秘密。作为政府这一块的班长,周至诚不久前曾经和马少强开诚布公地谈过一次,要他对自己的亲属加以约束,马少强当即否认,事后依旧我行我素,不以为然。周至诚搞不懂马少强这是在干嘛,他难道就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难道就不明白这是在自毁前程,官至省委常委,谈何容易。周至诚现在越来越觉得,马少强之所以如此,应该与钟涛书记的庇护有着莫大的关系,马少强走到今天的位置,不是他不明白事情的轻重,而是他觉得自己和本省的一号首长关系密切,人尽皆知,慢慢地放松了警惕,这人一旦放松了警惕性,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对自己的儿子不加管教,基于此,对自己的老婆不加管制,基于此,和他这个省长阳奉阴违也是基于此。周至诚觉得马少强这是在自己给自己挖坑,自己挖得越深,将来把自己埋葬得越惨。要知道,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没有人可以践踏,我们党的作风从来就是,不管领导干部的职位有多高,只要胆敢违法乱纪,一旦查实,绝不会姑息养奸、心慈手软。因为一个政党要想长久执政,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让自己的肌体健康,我们的党绝不会容许因少数干部的贪腐而危及党的根基。根除【创建和谐家园】,溯本根源,是党的一贯作风。对马少强是如此,对他周至诚是如此,对钟涛也会是如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会像老百姓想象的那样,只对下不对上。
此时,前面开道的警车慢慢地靠边停了下来,周至诚知道,只怕是到了和钟涛会合的地点了。
周至诚和钟涛会面的地点位于高速公路中段,此地处于合海市境内,既然江海通高速连通三市,把本省二位最高领导安排在合海市会面,也算是照顾合海百姓的情绪,给合海市一个安慰奖。
此时高速公路隔离带上的应急隔拦已被临时打开,周至诚的车停在了隔离带边,宋华强快步下车,绕到奥迪车的左边,打开车门,周至诚走下车去,缓步走了几步。与此同时,钟涛也从左边车道的车里走了下来,书记和省长至此与隔离带上会合,两双大手有力地一握,摄像机和长焦距的照相机闪动,记下了这历史的时刻。
高速公路上不是说话之地,尽管高速公路的各个入口,为安全起见,非参加仪式的车辆一概不予放行,两位领导还是不能在隔离带上停留过久,录像、拍照完毕,仪式正式结束,两位领导按预定计划继续前行。钟涛按计划于合海市出口下高速,顺便到合海市调研,在合海午餐后返回榆江。周至诚知道其实钟涛在合海没有什么可调研的,钟涛之所以如此安排无非就是不想在合海下高速后,如果再马上上高速,钟涛就落在了他周至诚的后面,这就不免有省委书记落在省长之后之嫌,这在官场上说不过去。
周至诚的车继续前行,周至诚看到路边的指示牌指示合海服务区在前方二公里处,他想了想,对宋华强发令。和焦达处长联系联系,到前方的服务区休整休整,焦达为省政府保卫处处长,此时就在前方的开道车上,宋华强赶忙和前车的焦达取得了联系。焦达当即一愣,因为在省长今天的活动表上没有此项安排,只怕是省长临时起意。再一想,领导一大早就起来参加通车仪式,忙碌到现在,中间并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休整,领导们难免不需要上过洗手间什么的。焦达指挥开车的警务人员放慢车速,打开转向灯,慢慢地向服务区靠了过去。
杨志远昨天就和林觉、杨雨霏、方芊还有方芊她们学校的几个女孩子一起到了合海,在合海住了下来,晚上,蒋海燕知道杨志远到了合海,也带着她的大小副总到合海市与杨志远他们汇合。杨志远和蒋海燕目的一样,江海通高速贯通,服务区也于同一天开张营业,生意人讲究彩头,有必要于这一天搞个开业仪式,庆祝庆祝。
今天一大早,杨志远就和蒋海燕一起来到合海服务区。杨志远、蒋海燕他们到合海服务区自然不必走高速,有一条机耕道与服务区相通,自然为避免脱逃高速公路过路费,机耕道只能到达服务区的下方,到服务区还得爬数十级台阶。
杨家坳土特产馆建于服务区的一端,远离加油站,土特产馆纯木结构,古色古香,民族风味十足,坪前有桃树也有梨树,四周还有松柏、水杉,楼分上中下三层,下层为商品区,整个商品区以中国红为主色调,进门处假山风车流水木桥,过木桥是商品陈列区,杨家坳的土特产品一应俱全,林林总总陈列于货架,货架为木制,雕刻有百鸟,古风淳朴。二、三楼为品茗区,从石柱峰运来的上十个百年大树兜置于二、三楼之中,大树兜为桌,成规则的摆放,小树兜为椅,环大树兜而立,树龄的年轮清晰可见,有种时光的穿梭感。一角有古筝,杨志远今天把方芊她们请来,不为别的,就为拂筝助兴,增添雅致。
周至诚的车泊进服务区,周至诚从车上走了下来,一抬眼,就看见“杨家坳土特产馆”黑底金黄的横匾悬于木楼之上,木楼古朴,八角飞悬,角有铜铃,风过铃响,有如泉水叮铃。
周至诚点头赞许,说:“不错。”
转头问宋华强:“这也是那个蒋海燕经营的,我看也还有些品味。”
宋华强摇头,说:“省长,这我还真不清楚,不过既然在服务区中,应该是蒋海燕经营的。”
说话之间,朱明华、马少强、付国良等的奥迪就先后到了。于海天、杨明没有跟来,此地已处合海市境,不在于海天、杨明的管辖范围之类,两位会通领导完成通车仪式后,已经原路返回。新加入车队的是合海市市长罗亮,合海市市委书记邹波没有同行,得随同省委书记钟涛回市里汇报工作。市长罗亮的任务就是将省长周至诚一行礼送出境。周至诚对此种迎来送往的形式并不喜欢,但下属非要如此,他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官场有官场的规矩,自己不喜欢并不代表其他人就不好这种【创建和谐家园】,毕竟今天在场的省政府领导有好几位。他周至诚只能代表自己,代表不了其他人。
此时朱明华、马少强、付国良、罗亮先后下了车,都以为周至诚这次临时起意,是因为周至诚要在服务区休整,朱明华、马少强他们也有此意,毕竟都是五十开外的人了,前列腺不像年轻的时候,不经休整也没事。
蒋海燕刚才和杨志远一起为服务区的开张营业搞了个小型的仪式,此时正在服务区内巡视,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地方。蒋海燕能把财团经营得如此出色,除了良好的社交能力,也与她细微细致的工作态度有着莫大的关系。蒋海燕从餐厅检查完餐饮的卫生出来,就看见一排锃亮的奥迪停在杨志远的土特产馆前,蒋海燕一看那个阵势就心有感觉,再一看车牌,都是省城排号靠前的0号车牌,就知道自己的感觉没错,只怕是省里的领导们剪彩完毕,顺便到服务区来休整休整。
蒋海燕赶忙迎了过来,马少强不用说,彼此很是熟悉。付国良和罗亮虽然不熟,但也都认识,周至诚、朱明华两人蒋海燕虽然不认识,但她在脑海里一过,就把面前的两人和电视里的形象对上了号。
蒋海燕顿时热情洋溢,连连说:“首长们好。”
马少强笑,说:“蒋总啊,今天怎么有时间耗在服务区里。”
蒋海燕笑,说:“马副省长光临,也不提前告之一声,要不也好准备准备。”
马少强笑,说:“周省长顺道到你的服务区歇歇脚,我们也就稍作停留,休整休整,没想打扰你蒋总。”
马少强适时的把蒋海燕向周至诚介绍:“周省长,这是沿海财团的蒋海燕女士,这个服务区就是由他们财团承包经营的。”
周至诚‘哦’了一声,审视地看了蒋海燕一眼。蒋海燕一脸的笑,说:“欢迎省长光临。”
周至诚没说话。
蒋海燕笑,作了邀请的手势,说:“首长们既然进服务区是为休整,要不进‘杨家坳土特产品馆’去喝杯清茶。”
周至诚仍旧没说话,站着没动。周至诚没动,朱明华、马少强、付国良、罗亮不明白周至诚的心思,自然没有谁敢自作主张,望着周至诚都没说话,等待周至诚的指示。
场面有些冷清,宋华强想到周至诚刚才的问话,他笑,问:“蒋总,这个土特产品馆应该也是你们财团的产业吧。”
蒋海燕和宋华强见过面,一听,就笑,说:“宋秘书,这次你还真是想错了,这个土特产品馆恰巧不是我们财团的产业,我们把这个地段分租给了新营县杨家坳的村集体企业,此楼是他们自行修建。”
周至诚一听,有了表情。他点头,朝朱明华一笑,说:“要不进去坐坐?”
朱明华现在有些明白周至诚的心思了,周至诚这是不想与蒋海燕牵扯上关系,做领导的心里都有数,企业都喜欢拿领导做文章,周至诚即便是途经服务区,蒋海燕如果想做文章,还是可以到处宣扬周至诚对其企业关怀备至,亲自光临服务区指导工作等等,而事实的真相又有几人知道,蒋海燕的公司一旦打上了周至诚省长的印记,不明真相的人都会认为省长就是蒋海燕的靠山。到了他们这个位置,都知道这些猫腻,一旦对某个企业不感冒,肯定会想方设法避开。朱明华知道周至诚一直不愿意进入杨家坳土特产品馆,只怕就是不想成为蒋海燕的道具,现在一听这个土特产品馆是省内企业而为,自是放心而为。
其实,周至诚的心思朱明华猜对了一大半,还有一些心思,朱明华并不知道,其实周至诚临时起意,应该与宋华强的那些话有些关系,他进服务区还有会会蒋海燕的意思,他想看看这个蒋海燕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竟然让马少强为之折腰。
杨家坳土特产品馆外发生的事情,杨志远自然不知道,他正在一楼的土特产品展示区看看还有哪些细节需要考究。直到杨广唯看到一群人拥着周至诚走进馆内,一看阵势,杨广唯知道此人只怕是个领导,而且只怕来头还不小。他赶忙跑过来向杨志远汇报,杨志远一看,此人他认识,省长周至诚,省电视台新闻中经常看到。
他赶忙迎了上来。
蒋海燕赶忙介绍,说:“周省长,这是杨志远,杨家坳农业公司的董事长,此楼就是他们自建。”
杨志远忙说:“省长好!”
周至诚点点头,还是没说话,他看了杨志远一眼。周至诚微微一愣,觉得杨志远这个年轻人有些面熟,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可他一时还真没想起来。周至诚走在杨家坳的土特产展示区,走走看看,心里想得却是这个杨志远自己在哪见过呢,能让自己有些印象的人,只怕都有些来历,不会简单。周至诚这么想着,突然灵光一闪,是了,这个杨志远自己在北京饭店的大厅里见过,当时他正和李泽成站在一起,李泽成当时态度亲密地拍了拍杨志远的肩膀,周至诚因此有了印象。只是周至诚没想到杨志远竟然是本省人士,新营那个地方周至诚知道,地处偏远,是国家级贫困县,杨家坳虽然他不知道在何处,但可以想象只怕也好不到哪去。一个小地方的年轻人怎么会和李泽成扯上关系,这中间肯定有些缘故,这事情值得商榷,应该让付国良调查清楚。
周至诚心有感觉,表面上仍是不动声色。但他的态度有所改变,杨志远邀请周至诚上楼去坐坐,周至诚一笑,没有拒绝,说:“杨总如此盛情,那就前面带路。”
杨志远把周至诚他们领上二楼。此时的二楼还没有正式营业,方芊长裙翩翩地坐在古筝前,弹奏的是一首名曲《梦江南》,古筝悠悠,只觉心清气爽。
周至诚和朱明华、马少强在一个树兜前坐下,付国良和罗亮坐到了另一张树桌旁,早有服务员把‘眉儿金’沏好,由方芊的同学端了上来,女孩们一个个青春靓丽,尽管有周至诚坐在一旁,马少强还是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二楼视野开阔,服务区处于山区,打眼望去,远山如黛,绿意盎然,高速路于前方蜿蜒而过。正是七月,山风习习,很是舒坦,周至诚的感觉不错,点头夸奖,说:“杨总,不错,格调不俗,赏心悦目。”
杨志远在一旁笑,说:“省长喜欢就好。”
周至诚品了一口茶,只觉清心入肺。他笑了笑,看了朱明华和马少强一眼,笑问:“怎么样?”
到了这一级的领导,什么样的名茶没品过,朱明华和马少强连连点头,实事求是,说:“好茶。”
朱明华不明白为什么周至诚突然对杨志远产生了好感,态度不错,他笑,问:“杨总,这也是你们杨家坳生产的?”
杨志远笑,说:“是,此茶产自本省第一高峰石柱峰,名曰‘眉儿金’。”
朱明华点头,说:“难怪。”
几位领导于二楼品茗了一番,期间领导们都上洗手间放松了一下,洗手间干净,雅致,檀香幽幽,不亚于五星级酒店的设置。周至诚感觉不错,交代付国良,说:“此处不错,今后但凡有重要来宾,此处可考虑作为来宾们在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点。”
付国良点头,说:“明白。”
此时,方芊一曲《梦江南》弹奏完毕,开始弹奏另一首名曲《茉莉芬芳》。
周至诚站起身来,周至诚一起身,大家就知道该离开了。周至诚下了楼,走到奥迪车门边,在他抬脚上车的那一霎,周至诚回过头来,对杨志远一笑,说:“杨总,下次再见!”
不说杨志远一愣,其他诸人也是一愣,‘下次再见’周至诚省长这是什么意思?省长此话不会无缘无故,肯定另有深意,省长此话的目的何在?
马少强忍不住看了杨志远一眼,有些意味。
第37章 献礼华诞(3)
杨志远和蒋海燕一直目送着周至诚省长一行离开,这才轻松了下来。
蒋海燕笑,问:“志远,你和省长认识?”
杨志远笑,说:“应该属于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这种关系。”
蒋海燕不解地看了杨志远一眼,说:“志远,你没骗我吧,我怎么感觉周至诚省长好像认识你似的。”
杨志远点头,说:“我也有此感觉,但我真不认识省长,省长这么大个领导,真要有缘认识,我自是记忆在心,不会没有记忆。”
蒋海燕仍是不放心地问了一句:“志远,你没有骗我吧?”
杨志远笑,说:“这等事情,认识就是认识,不认识就是不认识,没有骗你的必要。”
蒋海燕点头,说:“这倒也是。可我还是有些不太明白,省长离开时说的那句‘下次再见’是什么意思。”
杨志远笑,说:“我自己也在纳闷呢,省长何来此话,目的何在,这么大个领导,说起话来不会无缘无故。蒋总,要不麻烦你去找省长问问?”
蒋海燕笑,说:“要是我和周至诚省长说得上话,我还问你干什么。”
杨志远笑了笑,说:“蒋总,要不要再上馆内坐坐?”
蒋海燕摆摆手,说:“现在没空,我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忙,要不,晚上我们一起聚聚,两边人马聚在一起吃个饭。”
杨志远一笑,说:“行,那就这么定了。”
蒋海燕一摆手,走了。省长大驾光临,蒋海燕的那些头头脑脑自然懂事,不会跟着蒋海燕来凑热闹,全在原地呆着,等着蒋海燕再行检查,现在一看蒋海燕回来,就很自然的站到了蒋海燕的身后,开始新的巡视。
周至诚回到省政府的省长办公室,宋华强给他沏好茶放到办公桌上,宋华强正准备离开,周至诚想起杨志远的事情,叫住了宋华强,说:“小宋,你让国良同志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
宋华强说:“好的,我这就去通知。”
宋华强出了办公室,到外间拨通了付国良的电话,付国良也是刚进办公室没一会,刚洗了一把脸,一听是周至诚找自己,心说自己刚才还和至诚省长在一起,也没见至诚省长有什么暗示,现在至诚省长这么快找自己,也不知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付国良什么也没问,放下电话就从楼下走了上来。省政府的办公楼都还是老式建筑,外砖没有粉刷,就涂抹了一道红色的墙漆,红砖堆码的痕迹清晰可见。省政府现在的所在地,原本是为苏联专家建造的疗养院,后来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专家撤走后,这里就成了省政府的办公场所。几十年了,省政府一直设立在这里,虽然外型没什么改变,但里面的内饰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空调,卫生间这些设施一应俱全。省长们的办公室都被打通,放了真皮沙发,豪华桌椅。省长办公的这栋楼在最里面,是栋四层高的小洋楼,周至诚的办公室在三楼,付国良的办公室在二楼,一楼为政府秘书一处和保卫处的办公场所,四楼则空置没有人员办公。所有省长、副省长的办公楼都是如此布置,要知道四楼是顶楼,楼层高不说,而且冬天冷夏天热,早些年又没有空调之类的设施,省长们自然都不乐意把办公室设在四楼,省长们选在三楼办公,四楼自然也就空置,试想如果安排处室的工作人员在四楼办公,要是工作人员要想洗手间,那还不成了骑在省长们的头上拉屎,多不雅,只能空着,这习惯一经形成,就沿袭了下来,成了省政府内部不成文的规矩,至于当初的成因,早就没有谁去在意了。
按说本省经济与沿海省份相比,差距是大,但差距再大,作为省一级政府,要想建个新的省政府办公大楼还是不成问题,但至今省政府却是一直呆在原地没动,本省民间一直都有传言,不是省长们舍不得花钱,而是省政府现在的位置风水好,凡是在此当省长的无一不是高升,不是进了北京,就是当了书记。省长们不愿意搬家,是害怕坏了风水。这些民间的传言,付国良作为一名在省政府内部一路攀爬上来的秘书长自然时有耳闻,对此付国良一笑而过,知道这只是民间的臆想。以付国良的阅历,知道历任省长中只怕就有好几个动过搬家念头,之所以没有动,以前是条件不允许,后来是有了点条件不敢动,真要建新的省政府大楼,省长们都会在心里评估一下需要承担的政治风险,一旦落下个贪图享受的名头,在政治前途上只怕会失分,再说了,省长们在省长的位置一般都坐不了几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得不偿失的事情省长们自然谁都不想去做,所以省政府一直就在原地耗着没有挪窝。好在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不错,省长们工作累了大可以在省政府院内闲庭信步,呼吸新鲜空气,从这一点上来说,这里比什么现代化的高楼要强许多。
付国良上到三楼,宋华强敲了敲省长的门,向周至诚省长通报,说:“省长,国良秘书长来了。”
周至诚说:“请国良同志进来。”
付国良闻声一脚踏进周至诚的办公室,周至诚从办公桌后抬起头,取下眼镜,看着付国良一笑,说:“国良同志来了。”一指对面的沙发,说:“坐。”
付国良作为省政府的秘书长,也可以说是周至诚的大管家,整天跟着周至诚跑来跑去,秘书长这个位置自然需要一定的忠诚度,如果得不到省长的信任,也就没法坐稳秘书长这个位置。周至诚就任省长前,付国良只是政府的几位副秘书长其中的一位,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周至诚相中了,跟着周至诚上山下乡跑了一段时间,一年前才得到周至诚的认可,被正式任命为省政府的秘书长。
付国良在周至诚的对面坐下。宋华强把沏好的茶轻轻地放到了付国良的面前,然后走了出去,周至诚等宋华强带上门,走出了房间,这才开口说话。周至诚说:“国良秘书长,你对今天那个叫杨志远的年轻人印象如何?”
付国良一时没反应过来,但他很快就明白了,说:“至诚省长是不是说今天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遇到的那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