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江山志远_校对版by:罗为辉》-第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向晚成不是那种怕这怕那之人,头脑清醒,不短视,他当即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他从踏进乡政府到现在第一次难得露出了笑容,热情洋溢地说:“到底是北京见过世面的,你这个想法非常不错,我想把你们杨家坳作为我今后的联系点,不知小杨总意下如何?”

        向晚成叫杨志远小杨总是经过了一番考虑,他今年四十岁,当着这么多下属的面,他不可能叫杨志远为老弟,那样太显亲密,引人猜想。叫杨志远为小杨,以他现在的身份,完全可以,并不贬低他杨志远,在别人看来只怕还是抬举。可他不想这么叫,看杨志远的行为举止,稳重大气;看他行事的风格,敏锐聪慧;而他对农村经济工作的思路,无不体现了一种超前的睿智;再加上他的学识、胆识,将来肯定成就非凡,自己只怕到时还多有仰仗他之处。于是他叫小杨总,既自然,又不显生份,关系对等,不存在居高临下的傲慢。

        向晚成的心里想法,杨志远自然不会知道,一听向晚成想把杨家坳作为他的工作的联络点,杨志远自然乐于接受。以目前的状况来看,经济和政治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依存,谁都离不开谁。尤其是在新营这种贫困落后的地方,要想搞好经济,必须与政治结盟才能事半功倍。他之所以愿意先行支付乡政府上一年的提留,也是基于此种想法,他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与金钱无关,与态度有关。哪怕是乡一级的政府,杨志远也不愿意结怨,退一万步讲,杨志远今天此举即便得不到支持,但至少会化解杨呼庆冲击乡政府所带来政治一系列的恶果,减少敌对,少走弯路,使自己有精力去规划自己心中的经济蓝图。现在见向晚成也有想法和自己结盟,和杨志远的意图吻合,杨志远何乐而不为。

        杨志远忙说:“好啊,有向县长的支持,我们的公司肯定可以做大做强。”

        向晚成似笑非笑地说:“你可别想在我这里得到经济的支持哦。”

        杨志远笑,说:“假如我要政策呢?”

        向晚成打着哈哈,说:“这就看你要的是什么政策了,如果是想减税什么的,那我可没法答应,咱新营穷的叮当响,我还指望着你杨总的公司给我们带来财政收入呢。这么说吧,与钱有关的不行,与钱无关的可以考虑。”

        杨志远试探,说:“好啊,只是别到我真找上门向县长又改变主意了。”

        向晚成当场回应,说:“没问题,我县长办公室的门永远对你小杨总敞开着。”

        杨志远说:“那就谢谢县长了。”

        向晚成微微一笑。什么是政治经济学,这就是了,这其中的道理杨志远懂,向晚成也未必不清楚,只是各自角度不同,出发点不一致,但最终目标却是一样。向晚成把杨家坳当成自己的点,加强与杨家坳的联系。如果杨志远真把杨家坳的经济搞活了,杨家坳收获的是财富,向晚成收获的声誉,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第6章 晚成县长(2)

        这时,杨雨菲和乡办主任进完帐回来了。杨志远现在已经知道周洛乡的书记叫胡学理,乡长叫周子翼。其实一看乡办主任那喜形于色的表情,胡学理和周子翼就知道那十五万肯定是到帐,可心里还是不放心,十五万对于周洛乡这个穷地方来说,不是个小数目,起码可以补发乡里政府工作人员两个月的工资了,减轻乡里的部分压力。

        乡办主任明白领导的心情,汇报,说:“十五万,一分不少,已经进了乡财政所的专用帐户。”

        杨志远趁机问胡学理和周子翼:“胡书记、周乡长,你们看我们村那个闯了祸的小子是不是不用在乡派出所喂蚊子了?”

        胡学理和周子翼对望了一眼,按说这事情这般处理,乡里的面子已经说得过去了,也没有比这样更好的结局了。如果周洛所有的村都像杨家坳村一样办事,那乡政府今后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杨志远这才回杨家坳几天,杨家坳说拿十五万就拿十五万,何等大气。有杨志远这等人才在,杨家坳今后的发展实力必定不容小视,也难怪向晚成一来要把杨家坳作为他今后的联系点,到底是县长,看问题真是厉害。想明白这一点,胡学理和周子翼更不想在这么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上和杨志远结怨,都有心卖杨志远一个面子,以后大家见面好说话。可向晚成在,他们对这事不好表态,不知道向晚成对这事是哪种态度,是按一般事件处理,还是按政治事件处理。他们把目光望向向晚成。

        向晚成呵呵一笑,心情不错,说:“望【创建和谐家园】嘛,这事的处置权在乡里,你们说了算。”

        向晚成这话似乎什么都没说,有点像在打太极,但态度决定了一切,胡学理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他说:“周乡长,要不先把那杨呼庆交给村里去管教,省得让我们乡里每天还得管他的饭。”

        周子翼附和,场面上的话还是要说的,他说:“好啊。不过杨总,你可得给我们看好了,派出所要是有什么事找他,杨总可要保证他随传随到啊。”

        杨志远笑,说:“那是肯定的,放心,跑不了他。”

        向晚成一看这事情解决了,也还算圆满。向晚成心情不错,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胡书记、周乡长,既然发了一笔横财,是不是该管管饭?”

        胡学理一想,坏了,现在都三点了,刚才手忙脚乱的,向县长到现在还空着肚子呢,他暗骂自己真是愚蠢,再怎么也不该把这茬给忘了啊。他恨恨地瞪了乡办主任一眼,心说,不是让你安排吗?怎么办事的。

        乡办主任有苦难言,向晚成是十二点多到的,他刚到,杨家坳的人就把乡政府的门堵上了。乡政府的工作人员除了书记的家在县城,其他人都是本乡本土的,一到下班时间,就回自家吃饭,根本就没有食堂。胡书记的就餐问题都是在镇子里的一家小饭店搭餐,每月由办公室统一结帐。向县长一来,他就安排饭店准备了饭菜,可村民把乡政府的门堵住了,县长出不去,菜又送不进来。他跑上来本来是想请示书记这事该怎么办的,可还没开口,又让周乡长派去进帐。而这些情况,胡书记肯定是不会听的,他只知道向县长到现在还没吃饭,这是他乡办主任必需安排好的,没什么原因可解释的。

        大热天的,乡办主任头上直冒冷汗,忙说:“饭菜早就准备了,只是现在只怕都凉了。”

        向晚成一挥手,说:“没事,大热天,凉了就凉了,我们先对付对付肚子再说。”

        杨志远明白向晚成所说的‘我们’只怕不包括他杨志远在内,他正想找个机会离开。哪知道他这次还真是想错了,向晚成这次吃饭的目的,其实是他,他想和杨志远更进一步,对其多加了解。不然,以他的禀性,哪会主动提什么吃饭,一汽车回到县城吃什么不行。他一看杨志远有要走的意思,忙说:“小杨总,可别想走,一块。”

        杨志远知道向晚成开了口,走肯定是不可能的了,于是笑,说:“好啊,向县长一说,我还真是肚子饿了。”

        杨志远这话说得好象和向晚成是一位多年没见的老朋友一样自然,得体。在北京,到经济管理学院来讲座的嘉宾,不乏省、部级的【创建和谐家园】,杨志远是院学生会主席,少不了要和他们有所接触。学院里的学生本来就有一种舍我其谁的大气,一般的人物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还真没把其放在眼里,尤其像苏锋、李长江他们,本身就是出生于官宦之家,家族之中多有权贵之人,更是没把一般官员当回事。杨志远虽然是从杨家坳走出去的,但是经过这四年的熏陶,早就今非昔比,举手投足之间无不有着经济学院学生应有的大气。

        向晚成心头一凛,一看杨志远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县之长就说出什么能跟向县长一起就餐是我的荣幸之类的客套话,而是不卑不亢,心里更是把杨志远看高了一分,更加坚定自己刚才的想法没错,这个杨志远值得自己投资。

        几个人到得饭店,老板乖巧,刚把菜热了一遍。向晚成没望其他人一眼,直接就问杨志远,“白的、红的、还是啤的?”

        杨志远笑,“随县长安排,我无所谓。”

        向晚成说:“那就干脆来白的怎么样?”

        杨志远说:“好啊,听县长的。”

        向晚成的秘书有些不解地看了自己的老板一眼。除了接待上级,在县里,县长喝酒从来都是说一不二,什么白的、红的、还是啤的,一概都是他喝饮料,别人喝酒。他是县长,别人想跟他喝酒,就得按他的规矩。私底下,县长不无自得地和自己谈过喝酒这方面的问题,官场和酒场是成反比的,官做的越小酒量越大,只有官当到一定的地步了,酒量不酒量的就不重要了,哪怕是你喝水人家喝酒,人家也是屁颠屁颠的高兴。而今天倒好,县长主动提出喝酒,大有豁开了喝,喝个一醉方休的架势。县长这是为何,就为了目前这个年纪比自己还轻的杨志远,有这个必要吗?

        像向晚成、周子翼他们这类土生土长起来的干部,喝酒本来就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一旦尽起兴来,就会甩开了膀子喝,斤把白酒问题不是很大。胡学理原是中学教师,后来做了老县委书记的乘龙快婿,这才下到乡里做了书记,纯属半路出家,一听喝酒就头痛。可今天这种情况,又不得不喝,难得县长如此兴致,不喝那就是自寻没趣。

        周洛乡这地方没什么好酒,新营县没什么工业企业,新营酒厂是新营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之一,一直要死不活地拖着。生产的几种白酒就在新营和周边县市的农村市场销售,走的是低端路线,因此市场不大。

        向晚成扫了饭店里的酒柜一眼,发话,说:“干脆就喝我们新营酒厂的‘新营大曲’,也算是为地方经济作贡献。”

        杨志远对喝什么酒无所谓,只要不是假酒就成。胡学理一听,更是头疼。这‘新营大曲’乡下都叫它‘烧刀子’,意思是这酒一下肚,就像烧红的刀子在胃里滚,比一般的酒更有酒劲,不是久经酒场的人,一般不敢下口。

        乡下喝酒,用的是饭碗,一斤差不多两碗。小饭店不像城里,没有空调,一碗酒下肚,热量就上来。人们都说工作是喝出来,这话一点都不假,酒碗一碰,双方的感情就进了一层。杨志远和向晚成喝第二碗,向晚成就没把杨志远当外人了,他一抹额头上的汗,忍不住把他关注的问题提了出来,他问:“小杨总,你对你的公司的成功有几成把握?”

        杨志远说:“不出意外,应该有七成。”

        向晚成说:“不错。那你估计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效益?”

        杨志远伸出指头,说:“以前我计划五年,现在应该可以提前,三年问题不大。”

        向晚成说:“三年后我请你喝酒。”

        杨志远和向晚成碰了一下杯,说:“我们就此说定。”

        这场酒喝得颇为尽兴,胡学理早就趴在一旁起不来,杨志远和向晚成都有了七分醉意。向晚成说:“七分刚刚好,要不我们就到这,改天你到县城我们再接着喝。”

        杨志远说:“行,过些天我再到县城打扰向县长。”

        向晚成,说:“好。”一指旁边的秘书,“我不在,就找他,小余,余就。”

        余就三十来岁,中等个儿,他谦和地朝杨志远一笑。

        杨志远说:“好。”

        向晚成起身,大家走到店外,司机早把桑塔纳停在了门边。秘书紧走了两步,打开车门。向晚成跟杨志远握了握手,看都没看一旁的周子翼一眼,一【创建和谐家园】坐进车里,桑塔纳绝尘而去。

        向晚成没甩周子翼,周子翼觉得理所当然,谁让周洛乡穷,在县里的排名总是靠后,开会都只敢坐在角落。人一穷志就短,在县长面前自然就没什么底气,只有点头哈腰的份,怨不得别人。也明白今天如果不是有杨志远在,向县长怎么可能会在周洛吃饭,只怕是想都别想。有心结交杨志远,周子翼于是讨好地说:“杨总,要不到办公室喝杯茶?”

        杨志远一看表,都快五点了,自己的酒也喝得差不多,于是说:“周乡长,你我来日方长,改天吧,说实话我现在就想找个地方睡一觉。”

        周子翼很热忱,说:“要不,去我办公室休息?”

        杨志远说:“不了,几天没回家,老娘只怕都望眼欲穿了。”

        今天的酒阵,杨雨菲都只是在一旁看,杨志远并没有让她参战。向晚成当时看杨雨菲的眼神怪怪的,杨雨菲长相甜美,对杨志远照顾细致,百依百顺。向晚成以为是杨志远的小蜜,又似乎不像,杨志远也不作解释,由向晚成自己去想。杨志远没让杨雨菲喝酒,杨雨菲自然不会抢着去喝。这会一看周子翼拉着小叔的手不放,忙说:“是啊,张奶奶今早就在家里念叨了。”

        周子翼也和向晚成一样,会错了意,他看了杨雨菲一眼,呵呵一笑,没再阻拦。

        本来见周子翼这般热忱,杨志远有心让他解决一下回杨家坳的交通问题,让周子翼心里平衡,不觉得受了冷落。但他一抬眼看到杨广唯骑着个借来的摩托车靠在路边朝这边张望,知道是杨石把他留下来照应自己的。一想,算了,周洛乡有个啥,只怕破吉普都没一台,有,也还是摩托车。于是一摆手,说:“周乡长,麻烦你和胡书记说一声,我先行告辞了。”

        周子翼嗤之以鼻,一看就知道两人不怎么对付,说:“没关系,他啊,一时半刻醒不了。”

        杨志远一笑,不再言语,带上杨雨菲挤上了杨广唯的摩托车后。

      第7章 公司成立(1)

        这几天杨家坳下了一场雨,杨志远田间地头,看了一圈,野菊已经开始生根了,山地间的野菊长势喜人,照这般发展下去,今年的野菊肯定会有个好收成。李丹邀杨志远去她家吃饭,杨志远也没拒绝,下了山就直接去了李丹家。那天因为突发事件,杨志远一下车就被杨雨菲拖走了,杨志远一直没来得及和白宏伟好好谈谈,今天正好趁此机会和白宏伟谈谈对其工作上的安排。

        中午李丹炒了几个小菜,杨志远和白宏伟边说边聊。按杨志远的想法,杨家湖的水产养殖这一块将是以后发展的重心,先鱼后闸蟹,这些投资成本不高,见效快的养殖业先上,然后才是那些投资成本高的水资源深度开发。杨志远的意思是让白宏伟把这一块先担起来。

        白宏伟有些犹豫,说:“这担子有些重,我又没干过,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担得起来。”

        杨志远说:“怕什么,边干边学就是了,谁一出生会干这个。没事的,你不是养鱼有一手吗?先把这一块管好就成,其他的再慢慢来。”

        白宏伟说:“这倒也是。那我就先干干,不行的话,你得找人接手。”

        杨志远直摇头,说:“找谁接手,杨石叔还是欣旺叔?你总不能让老一辈人还来为我们这些晚辈来操劳吧。跟你说实话吧,咱杨家坳现在缺的就是管理人才。广唯和呼庆他们年轻,有冲劲,但是还欠历练,得多加磨练才行。雨菲办事我最放心,可她是女孩子,很多事情不方便,再说她现在还是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暑假抓她的壮丁,让她帮帮忙还行,暑假一结束她就得给我上学去。所以你没得选择,你必须承担起你应尽的责任,得尽快的进入角色。我允许你在开始阶段犯一些并不致命的错误,但我绝不允许你二次犯一个同样的错误。如果那样就不是什么接手不接手的问题,你今天从广东来,明儿你还回广东去,到时咱杨家坳就没你什么事,用不着你为之操心了。”

        杨志远这话说得比较重,白宏伟怔怔地看着他,杨志远说:“你别这么看我,我说的是真心话,咱杨家坳得以生存下来,凭的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战场上是如此,商场上何尝不是如此,所以我不找你我找谁,你不努力谁努力。”

        李丹在一旁给白宏伟打气,说:“宏伟,怕什么,咱干。”

        杨志远笑,说:“你别告诉我你还没嫂子大气。”

      ¡¡¡¡Ñî־Զ˳±ã͸Á˸öµ×£¬Ëµ£º¡°Ò»µ©°ÑÑî¼ÒÛê´øÉÏÕý¹ì£¬ÎҾͻáÀ뿪£¬ÎÒ²»»áÔÚÑî¼ÒÛê´ôÒ»±²×Ó£¬ÎÒ»¹ÓÐÎÒµÄÊÂҪȥÍê³É¡£¡±

        白宏伟一惊,说:“你有打算了?”

        杨志远说:“我现在还没想好,也许出国,也许回北京发展,到时再看。”

        杨志远拿出几本管理方面的书,说:“你有空就看看,对你应该有帮助。”

        饭后,杨志远坐上白宏伟自制的快艇,说是快艇,其实就是一个竹排,放几条椅子,安了个小型柴油发动机。杨志远仔细看了看,心想别看其简单,但是也有些野趣,如果今后发展旅游业,这种风格的快艇在安全性和舒适性上加以改进,肯定是种受欢迎的水上交通工具。白宏伟开着快艇带着杨志远绕杨家湖游走了一圈。还好,快一个月了,整个湖面上只有零星的几条死去的鱼苗,看来新放养的鱼没有什么问题,这一块杨志远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

        此时,晚稻的插种已经完毕,田头没有多少的活要忙活。杨志远又召集杨家坳的乡亲们开了几次会,该签的字得签,与乡亲们签订土地转包、土地入股的事情很顺利。一百五十万的事情知道的人不多,但省农科所那几百万的鱼,乡亲们或多或少都有所参与,有目共睹,心里都明白跟杨志远干肯定不会吃亏,没几天,合同就签齐了,一户不少。同时也在会上议定了一些事情,制订相应的工资标准和奖罚标准,按劳分配,没有什么大锅饭可言。

        杨志远在背靠杨家湖的一个山坳里,圈了一个工业区,今后杨家坳农业深加工企业,全部在此园区内发展,厂房的建设依照杨家坳原来的风格,以木质结构为主,不得破坏杨家坳村的整体风格。当然,这些用不着杨志远自己动手,杨志远只需把自己的意图表现出来,自有族里的能工巧匠把图纸制出来供杨志远确认。乡亲们的干劲都足,能上阵全都上阵了,打石、挑土,干得汗流浃背,毫无怨言,没几天,山坳的那块地就平整了出来,清一色的清石板铺平了整个山坳。照这个进度,杨志远想,在十一月野菊收获之前,把包装压塑安装到位是没一点问题。

        杨自有是运输兵出身,会修理,对普通的机械原理有一定的知识。他把杨自有找来,让杨自有设计一个大型的烤炉,下面烧柴火,通过铁管送热,必须保证热能的均匀,可控,好赶在十一月野菊上市用来烘烤今年的野菊和来春的新茶。

        杨志远问杨自有:“有没有问题?”

        杨自有说:“小意思,到时你来验收就是。”乐哈哈地领命而去。

        杨志远处理完手头上的一些杂七杂八,却又必须交代清楚的事情。这天黄晓楠亲自带着邮电局的一班人马进山了。杨雨菲看到黄晓楠挺兴奋的,抱着她又蹦又跳,说你怎么来了,想死你了。黄晓楠说:“我也是。”边瞟了瞟笑着站在不远处的杨志远。杨雨菲鬼机灵,而且和黄晓楠相处已久,一下子就看出了她的心思,杨雨菲点着黄晓楠的鼻子低低地笑话,说:“我知道了,黄丫头思春了。”黄晓楠被杨雨菲说中了心思,脸上挂不住,伸出手去打杨雨菲,杨雨菲转身就跑,黄晓楠追了过去。两人追追打打到了杨家湖边,在连心桥上坐了下来,黄晓楠打量了一下四周,说:“还别说,你们杨家坳的风景真是不错。”

        杨雨菲说:“怎么你们每一个从山外来的人都说这的风景不错,可我怎么没发现它与别处有什么不同。”

        黄晓楠说:“这你就不懂了吧,你是自小生长在杨家坳这里,对这里的环境太熟悉了,所以反而忽视了它的存在。”

        杨雨菲说:“我小叔叔也是这么说的,说这是熟悉的地方无风景。”

        黄晓楠点头,“就是这么个理。”

        杨雨菲笑,说:“那我问你,你对江易林是不是也是这种感觉?”

        江易林和黄晓楠是邻居,比黄晓楠要大几岁,自小就带着黄晓楠到处玩。大学毕业本来分到了市里,可他偏生自愿选择了回新营县,现在在团县委工作。江易林没事就来找黄晓楠玩,作为黄晓楠最要好的朋友,杨雨菲和他见过几次面,一看就知道江易林对黄晓楠有想法,可黄晓楠偏偏对江易林提不起这方面的兴趣。

        杨雨菲一提起江易林这事,黄晓楠就头疼,说:“雨菲你能不能不提这事?”

        杨雨菲说:“可以啊,但是作为好朋友,我可得提醒你,虽然我从来没问过我小叔叔,但我想我小叔叔应该心有所属了。你喜欢他只怕是自寻烦恼。”

        黄晓楠其实也知道自己和杨志远的差距很大,喜欢他多少有些不现实。从上高中起,老师一提起杨志远都是赞不绝口的,潜移默化中,杨志远就走进了她的心里。那天一看杨志远高大潇洒,和自己的想象很是吻合,心里的那根琴弦不由自主地拨动了一下。现在杨雨菲好心好意地提醒她,她自是明白好朋友的善意,但少女情怀总是诗,黄晓楠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一个人,她想哪怕是做做梦也好,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两人又在湖边说了一阵悄悄话,黄晓楠站起身来,说:“我们去看看,电话装好了没有?”

        其实这装电话,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从乡政府把线牵进杨家坳,只需跟着电线杆子来就是,不必另外立电线杆。为了工作方便,杨志远把电话装在杨石家里,杨石腾出一间房子作为新公司办公室。杨雨菲她们回到家,电话已经装好了。

        杨志远看见黄晓楠进来,忙向其道谢。黄晓楠说:“这有什么好谢的,以后有关电信方面的问题,尽管来找我。”

        照杨志远的想法,是成立一家农业股份公司,可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需要国务院授权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可操作性不大,难度太高。杨志远思来想去,‘杨家坳’这个地名太土气,只能用‘杨家湖’,既然注册股份公司有难度,就退而求其次,公司的名字暂且就叫‘新营县杨家湖农业科技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可到县工商局去注册,还是遇到了一些难题。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关于注册资本这一条有明文规定:投资人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发起人以货币出资时,应当缴付现金。发起人以货币以外的其他财产权出资时,必须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并折合为股份,且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将财产权由发起人转归公司所有。

        难题就出在这一条上面,货币出资和实物出资这些都好认定,前有信用社开具的证明,后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然而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这一条却把大家都难住了。土地使用权都是指国有土地使用权,杨家坳的土地是集体土地,杨家坳的乡亲们三十年的土地承包权,算不算土地使用权,该怎么算,谁都不好确定,该怎么算,算多少,还有‘控股’也不好把握,怎么控,控得是什么股。会计师事务所根本就不敢出具报告,县工商局根本不敢登记。大家的意思是这一块牵扯的太多,杨志远是不是可以变通一下,干脆把这一块放到一边,忽略不计。对于县工商局来说,他们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农村办个体工商执照的都没几个,杨家坳还非要折腾个什么农业科技发展公司来,光股东就有好几百名,这不是没事找事么,简单点多好,大家都好操作。偏生杨志远最看重的就是这一点,一是这是他回农村改革的重点,二是因为这一块牵扯的太多,更有必要在法律上加以明确,清晰股份,以免给今后的发展留下后患。

      第7章 公司成立(2)

        一看县工商局这一块根本走不通,杨志远没法,只有到县政府去找向晚成帮忙想办法。向晚成的办公室在三楼的里间,杨志远去的时候,向晚成正在和下面的人员谈话。杨志远一进去,向晚成的秘书余就正坐在外间的办公室看信件,一见是杨志远,立即起身,泡茶,招呼杨志远坐下,说:“你先坐坐,向县长正在找人谈话,我去通报一下。”

        秘书这职业因为跟领导走得近,注定了他是看人办事。余就那天亲眼看见向晚成屈就和杨志远喝酒,尤其是向晚成那句‘我不在,找小余’,这话,从他跟向晚成起,是第一次听到,自然知道这话的份量,对杨志远的到来自然就不敢小视。

        里间,听得出向晚成极为恼火,声音很大,传到了外间:“这事如果你办不了,我马上换人。”余就走进去没一会,里面的声音就小了下来,随后门一开,向晚成亲自迎了出来,说:“小杨总,找我何事?”

        杨志远说:“不是难事,自然不敢劳县长大驾。”

        杨志远进屋,屋中一人灰头灰脑地站在那里,大气都不敢出。杨志远当时就想,此人在县里应该也算一号人物,要不然也用不着县长亲自斥骂,然而做官做到此人这种地步,还有什么意思。向晚成进屋看到他还站在屋里,一挥手,说:“出去。”那人如获大赦,拔腿就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22: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