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江山国色》-第4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坡度极缓,积雪很深,马儿不住的呜咽,李重九奋力拉着马缰,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爬在上面,走到一半马匹实在无法再上山了。

        于是李虎,李重九只得命人牵马下山,父子二人带着昙宗,还有身体壮硕的数人,继续上山。

        众人手拄着木杖,已是越爬越累,李虎向李重九言道:“这坡奚人们称之为坝。”

        “坝?”

        李重九突然想到,草原部落,一般都把山称呼为坝,坝指得是从平原向高原的过度地带。

        这番攀爬不知了行了多久,众人方才翻越了这长长的陡坡,抵达了坡顶,这时眼前的景色,又生变化。

        北风呼啸凛冽,吹得人睁不开眼睛,四面山峰如簇,高坡之上更高的地方,一片广袤的平原,密集的白桦林,从眼前犹如一道白色的地毯般铺向山峰。

        地上数道溪河早就冻成了冰。在不远的冰原处,还有一大冰盖,显然下面是一个大冰湖,这冰湖一眼望不到头,几乎与天边的白色连成一片。

        李虎向李重九,言道:“这冰湖,奚人将之称为,安固里淖,到了天气转暖,冰雪消融时候,会有无数鸿雁停泊在水上,水里可以捞住一臂长的大鱼。”

        李重九向李虎,问道:“那么这里,就是爹你所说的地方了。”

        李虎笑了笑,言道:“还没有,我们再往东走一段!”

        说罢一行人,又在冰天雪地里走一大段路,雪都淹没到脚肚子上,一个脚印下去,可以看得脚下都是草,可见若是积雪化了,这必定是一片广袤的草原。

        众人行路艰难,冷了渴了就拿起皮囊子里的劣酒,往肚子里一灌,又往南走了一段路,远远望去一座废弃的城池,登时出现在眼底。

        外周羊马墙,乌黑的火墩子,城墙上凸起马面,城内塌了一半的泥质灰瓦当的屋顶,似乎仍述说着这个城池历次的次次血战,狂风袭来众人仿佛亦听到了往昔的金戈铁马之声。

        李虎手向前一指,正要对李重九介绍时,李重九点点头,沉声言道:“我晓得,此乃怀荒镇(注二)!”

        怀荒镇,昔日北魏六镇之一,这座废弃的军城,就如此横躺在李重九面前。

        李虎笑了笑,言道:“小九,你看如何爹选的这块地不错,这里乃是雁门郡往草原上奚族,必经之路,将来可以在此设立分镖局。”

        李虎不住露出笑意,自听了儿子意见,在雁门郡,太原郡,接连开设分镖局以来。

        李家镖局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从太原郡至雁门郡这条路上,几乎是从原先几个月一次,到后来的一个月一次,十几日一次,到现在几日,两三日就要走一趟的速度。

        眼下不仅仅是押镖,还负责托运个人的小件货物,甚至干起了邮差的活计。

        太原郡,雁门郡已成了李家镖局的黄金商路,当然收益的不仅仅是李家镖局,连同这条路上,常年行走的马贼,山贼,各种绿林好汉,亦是过上了好日子。

        以往他们以打劫为过活,眼下靠着李家镖局,每年一度的孝敬钱,他们就足以安顿家小了。

        若非人穷极了,谁会去造反,偷盗,抢劫,这些山贼马贼还一并的维持当地秩序,不让其他山贼势力进来,瓜分了他们的生意,万一坏了他们的名声,就不好了。

        一时太原郡至雁门郡商路,附近几个县城,居然皆是大治,路不拾遗不敢说,但治安犯罪率倒是大大下降。

        当地县令在吏部的考功这一项,都戳了一个良的评语。不仅如此,李家镖局每年奉上足额的税金,以及灰色收入,更是令县令们笑得合不拢嘴。

        甚至连太原郡,雁门郡两地郡守亦风闻了李家镖局的事情。

        故而乱世到处都是官民对立的情况下,整个并州不敢提,在太原雁门两地,李虎眼下可谓是黑白两道通吃。在百姓看来李虎是衙门里面能通天的人物,官吏看来李虎则是良民与合作伙伴。

        至于绿林好汉看来,李虎就是胳膊上能跑马的好汉,大小地界都要卖李虎三分面子。无论是在官场上,还是绿林好汉中间,名声都这么好的,千百年来还是头一遭。

        比起当年当山贼时,动不动就被官府喊打喊杀的日子,李虎现在很幸福。所以李虎眼下是开分镖局,开得上了瘾,决定在怀荒镇再插这么一杆子,但是此事亦是十分有风险。

        李虎没有立即决断,于是将仍在少林寺的李重九叫了回来,反正现在通缉令已过三年,估计没人记得了,就算有人找碴,凭着李虎眼下在衙门里的人缘,办妥这点小事,还不是手到擒来。现在李虎等待着李重九的意见。相对于父亲的观点,李重九加上一千多年的见识,他总是要多走一步的,对他而言,怀荒镇可不仅仅是分镖局而已。

      ¡¡¡¡×¢Ò»£ºçÜÉÏÈûΧ£¬Ì«Æ½Õæ¾ýÆßÄêÁùÔ±ûÐ磬·¢Ë¾¡¢ÓÄ¡¢¶¨¡¢¼½ËÄÖÝÊ®ÍòÈË£¬ÖþçÜÉÏÈûΧ£¬ÆðÉϹȣ¬Î÷ÖÁºÓ£¬¹ãÙó½ÔǧÀï¡£

      ¡¡¡¡ÓÐ˵·¨ÊÇçÜÉÏÈûΧ£¬ÄËÊÇÄÚ³¤³ÇÒ»´ú£¬²»¹ý´ó²¿·Ö˵·¨£¬ÉÏÄËÊDZ±µÄÒâ˼£¬çÜÉϾÍÊÇ´óͬÒÔ±±£¬¹Ê¶øÊÇÍⳤ³Ç£¬¶ø·ÇÄÚ³¤³Ç¡£

        注二:怀荒镇在于今天河北张北县。

      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计

        寒风凛冽,众人不得不进入林间,选了一个避风之处,暂时躲避。

        众人将毛毡铺在地上,收拾地衣,枯草,升起火来。众人皆是拿着铁罐子,装满了雪,放在火上烤化。

        有些人肚饿极了,不顾干涩,则是直接拿起胡饼,往肚子里塞。而昙宗这莽汉,则是直接叉起一个腌肉,叉在火上,自顾的烤起肉。

        众人见昙宗一副光头和尚的打扮,却荤素不禁,早已是见怪不怪了李重九向李虎问道:“爹,这次林管事,还有几位商家的管事说,要联合入股,要本家一成干股的事情,你怎么看?”

        李虎听李重九突然这么说,捏一捏胡子,言道:“小九啊,这事我看不急,眼下我们又不是着急钱用,这三年来,镖局上下也存了几百万钱了。所以这事还是放一放,何时我们想要用钱时候,再说。”

        听李虎这么说,李重九言道:“眼下不是说要在怀荒镇,开分镖局吗?”

        李虎呵呵一笑,言道:“是有这个打算,不过现在这钱,若是开个分镖局也就够了,若是在马邑郡在建个分镖局,眼下也能应付,至于要再开几个,爹觉得眼下步子迈得太大,小九我知道你急于求成,看得这几年镖局生意不错,但是不可以操之过急。”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爹说得不错,确实不可以太急,但是我的打算,是重建此怀荒镇,将之变成我们的李家的根基之地,若是建城这几百万钱是不够的。”“根据之地!”李虎乍然变色,问道,“小九,我们李家镖局,说回来也只是一个商贩,要割据土地做什么,这可是造反啊!犯不着这样。”

        是的,从商业角度,建立一个分镖局,是李虎的打算,但李重九却要在这里建立一座城池,在李虎看来这就绝非商业上的考量了。

        见李重九没有答话,李虎正色言道:“小九,我知道你有志向。但是人不可以不知足,眼下镖局日子平平安安的,有什么不好的,何必效仿那些流民呢。”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自建一座城池,还是尚谈不上割据天下,若是你担心朝廷会追究此事,你放心十几年内,朝廷没有那个心思。”

        见李虎一副不信的样子,李重九言道:“眼下天下大乱,今年圣人第三度征讨高句丽,结果所征之兵失期过半,故而征辽之事草草了之。朝廷的局势岌岌可危,可谓自顾不暇。”

        “所以朝廷眼下不用说是,进取草原了,能勉强守住长城一线已是不错了,故而这六镇,朝廷绝对不会恢复,派军来镇守。我们收服一座废镇,在此与漠北交易,有什么不行的?”

        李虎听李重九之言,摸了摸胡须,笑道:“也是,你瞧我都老糊涂了,我们又不是杀官造反,也不是在此称王,不过修座城而已。”李重九见李虎想通了这一环,言道:“可是爹,你可明白怀荒镇,在此建城的优势所在吗?”

        李虎点了点头,言道:“当然晓得,从雁门郡出长城找到奚族部群,需个三四百里的路程,若是在这里有个落脚地方,商队有个补给的地方,路程大大缩短,而我们镖局以后半途也有歇脚地方。”

        李重九言道:“爹,你说的对,但还有一点,不仅是雁门郡,上谷郡出草原,亦要走此地。”李虎点了点头,言道:“不错,这一点我没有想到,确实是个好地方。”

        眼下草原上的局势,不用说东西突厥势力最大,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突厥人野蛮好武,对于他们而言,动手用抢的,绝对要比交易来的方便。

        故而除了与突厥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几个士族控制下大商队外,基本小一点的商队,皆不跟突厥人作贸易,而都是选择从雁门郡,上谷郡出发,去找奚人以及霫人作生意。

        奚人一贯热情好客,做出买卖没甚心计,对商人的精明算计,不甚提防,故而正和了奸商的打算,颇有几分此地人傻钱多速来的味道。但凡与奚人交易的商队,只要路上不碰到马贼之类的,赚个两三倍利润那是最少的,多的十倍也是有的。

        李重九拿了个竹杖站在一块颇为平整的雪地里,言道:“爹,你看这里,就是怀荒镇。”

        李重九在雪地上戳了一个原地,李虎走到前来,仔细看着。李重九言道:“怀荒镇西南乃是我们来的雁门郡,往南乃是上谷郡,往东南则是涿郡。”

        由李重九所划出的草图上,可以看出怀荒镇这样的地带,正是眼下最理想的。

        首先这里从北魏起一直是北朝的默认势力范围,当初六镇所在,重兵囤积之处,令草原各部不敢南下牧马。眼下大隋朝虽衰退了,但是虎威仍在,没有十几年,二十年功夫,草原人是不会将羊马丢在到这里放牧的。

        而朝廷现在三征辽东失败,朝廷势力衰退,能守住长城沿线就不错了,似怀荒镇这样六镇所在,早就遗忘了,就退出了朝廷了势力默认范围。

        所以长城沿线,正好出现了这样一个空档,算是无主之地。

        而将来的天下大乱,中原肯定是会打得热火朝天的,就算将来李重九所说,雁门郡,上谷郡,涿郡出现了某个强大势力,但是依照中国人攘外必先安内的一贯作风,在中原内部没有统一的前提下,是绝不会向草原方向用兵的,所以这点李重九很放心。

        怀荒镇对中原王朝而言,是很安全的。听李重九这么分析,李虎不住点点头,但还是言道:“小九,你说的对,本来我心底有这想法,但模模糊糊的说不出,但听你这么一提,一下子就清晰了。南边可以放一放。”

        “不过你说的草原部落和朝廷的空档不过是几年,十几年的时候,若是日后朝廷衰退不堪,草原上的部落打过来呢?我听闻突厥人彪悍如虎,来去如风,万一他们来此劫掠如何是好?”

        “要知道建立一个分镖局,投入不到百万钱罢了,而建立一座城池,不算后边的,我们前面投入最少千万钱,若是突厥人来一劫掠,岂非赔本了。我看不成,不成。”

      ¡¡¡¡À¿¼ÂÇ»¹ÊÇÏ൱ÓÐËûµÄçÇÃÜÖ®´¦µÄ¡£

        李重九当下在怀荒镇南面,分别标上雁门,上谷,涿郡之后,之后转而向北,这就是草原方向,李重九言道:“怀荒镇西面则是突厥,东北乃是奚族五部,再往北则是则是霫人,而奚部以西则是契丹,室韦,靺鞨,靠近大海则就是高句丽了。”

        这些势力中突厥不提,因为突厥人真要出兵,长城沿线,甚至黄河以北,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特别是隋朝末期国力衰退的情况下。否则后来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之流,甚至李渊都不得不对突厥北面称臣。

        不过怀荒镇对于突厥人而言,眼下不过是苍蝇肉,不会千里迢迢而来。契丹,室韦,靺鞨距离太远则不要谈了,至于大海边上的高句丽更不用说了。

        所以真正能影响至怀荒镇的势力,只有奚部,还有霫部。李重九笑道:“爹,你说得不错,这朝廷,草原部落无暇顾及的空档,不过几年时间,但是几年时间,还不够吗?几年时间,城池早就修好了,兵马也齐备了,到时候还怕别人来侵犯?”

      第八十四章 晋阳城

        奚族,白霫。李虎想了想,笑着言道:“这两族倒比突厥人好说话,我素来是与他们打交道的,那奚族木昆部的俟斤,与我可是拜了把子的。”

        李重九言道:“爹,虽我们平素与奚族,白霫,多有贸易往来,这两族却并非容易相处。”

        “草原各部,被发左衽,食肉饮酪,畏服强者,素狼性,眼下奚族,白霫之所以畏服,不过看我们大隋强大罢了,若是为他们看出我们国势已在衰落,必然如突厥一般,劫掠中原。”

        李虎听李重九这么一说,登时一愕,他平素与奚族,白霫多打交道,觉得他们族人热情而好客,却也没有想过草原部落之人,翻脸之时也只在片刻。

        李虎深深点头,不由又言道:“既然如此,此城就更不能建了,否则他们一打过来,此城只能拱手让人了。”

        李重九正色言道:“爹,越是如此越要建,有了自保之力,无论是奚族,白霫,都只能安安稳稳与我们做生意,若是我们没有自保之力,他们动手来抢就是了。这样局势不用多久,最多偏安个几年,待他们看清楚大隋朝已是外强中干而,就会撕破脸皮,牧马南下。”

        李虎一听李重九所说,如此李家镖局太平生意,最多只能再作几年,不由是震怒,以往他们是没想过朝廷强大,与他个人有什么关系,而眼下他却巴不得天子能够力挽狂澜,将这马上要倾覆的天下,拨乱反正。

        “此城要建,绝不能让这帮胡人,视我们中原无人!”

        李虎一听连眼前的生意也会受到威胁,当下拿了决断。当下李虎对李重九,言道:“此事爹一并支持你,现在镖局里上下还能收刮五百万钱来,然后我再将雁门郡大宅子卖了,再凑个百万五六十钱,我直接搬到这怀荒镇来住,盯着此城建起来。”

        李重九赶忙言道:“爹,你太言重了,雁门郡眼下,还是我们镖局重中之重,不可废弛,需你坐镇在那。既然我回来了,这怀荒镇就由我来建吧。”

        李虎听李重九这么说,当下点点头。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若是再卖掉李家镖局一成干股,就可凑个千万钱,那么这先期的钱款就有了。

        至于建城的人口嘛,李重九亦找好了,自己收拢两千多流民,正好可以作为第一批城市居民。他们眼下承李重九活命之恩,个个眼下是感恩戴德,但是不足的在于是青壮少了一些。

        看着远处荒废的怀荒镇,李虎,李重九驻足良久,到了来年春暖花开时,那里将会大不一样。

        岁月无声,无声无息之际,大业十年已在四面反王揭竿而起的造反之声而过,大业十一年,对于大隋朝而言,局势更加恶化。晋阳城,作为北地重镇,晋阳之城墙一贯修得坚固。

        在春秋时晋国大夫智伯率韩,魏两位大夫围赵简子,在此掘汾水,灌晋阳。当时‘城不浸者三版’,整个晋阳城在被浸没只剩最高三版的情况下,城仍不倒塌,可见城池坚固。

        现今的晋阳城,乃是当年晋朝并州刺史刘琨所筑,高四丈,周二十七里。在并州各地,流民奔走,到处作乱之时,晋阳城倒是成了各郡各县许多大户避难的存在,晋阳城此刻倒是凸显了乱世之中,一种畸形的繁华。

        在晋阳城东城,李家镖局的旗杆子,正迎着初春的日头,高高地挑起着。

      ¡¡¡¡Çàʯ°åÆÌµÄµØÃæÉÏ£¬°üÌúµÄÂí³µéïê¤ÕýßÑßѵØÄëÈ¥£¬Ò»ÁïÁïµÄÂí³µÕýÊ»Ïò½úÑôÀî¼ÒïÚ¾ÖµÄïÚÃſڡ£

        在晋阳镖局的大门前,二十几多名新入镖局的趟子手,正卖力扫着门口的积雪,过了新年,镖局马上就开门迎客了,自必须有一番新气象。

        趟子手皆是满头大汗,各个表现得是卖力肯干,力图在总镖头苏素面上留下一个好印象,若是一切顺利,成功走上几趟镖,说不准将来不用两三年,就可以提为正式镖师,吃香的喝辣的。

        在镖局大门口,苏素穿着蜀锦锦袍,双手负后看着趟子手忙碌这一切,在山寨,镖局待得久了,整日和这群目不识丁的粗人打交道。

        苏素的那份书生气淡了许多,整日指挥起镖局两百多号,人亦变得十分威严起来。

        眼下苏素在这晋阳城,乃是脸面的人物,平日里几个往来频繁的商家,巴结的,苏爷,苏爷的叫着不说,就算是晋阳县里的主簿,与苏素之间亦是道一声苏兄。

        至于晋阳境内的绿林好汉们,虽没有叫得那么虚,但是上一次绿林里一位大哥失了风,被抓入大牢,众道上的弟兄们皆以为其必死,连身后事都给他们准备好了。

        结果苏素凭着他在衙门里的关系,上下塞钱,硬生生将这大哥保了出来。这一下苏素被道上的兄弟们,称为是义薄云天,对他皆是相当敬仰。不说别的,若是将来一不小心被抓进了大牢里,结识了苏素,也就等于多了第二条命。

        故而苏素平日里在外威风八面,可到了镖局里,只要孙二娘不在时,这两撇八字胡那么一翘,整个镖局上下皆是不敢有一人吭声。

        正当苏素督促着趟子手们清理着镖局的门面儿时,突然一阵马蹄声清晰地在小巷子里响起。

        李家镖局门前的巷子里,铺得皆是青石板,故而马蹄声一响,乃是格外的清澈。苏素一年漠北是要走两趟的,故而塞外好马亦见了不少,只听这马蹄声,绵绵密密,犹如一窜长鼓,苏素即知对方骑得绝对是上等的良驹,这晋阳城里没几个世家子弟,能骑得如此好马。苏素转过头朝巷子里看去,只见三名人,两男一女,各自骑着马直擦巷子而来,在镖局大门前。

        一旁的趟子手正要上前问话,苏素却将之拦下,亲自上前拱手言道:“不知道三位来我李家镖局,有何要事?是押镖,还是运货?”

        苏素话说完,抬头打量这三人,两名青年男子皆不用说,见惯各色人物的苏素,一见就知是世家子弟出身,皆是一等一的年轻俊杰。

        至于那女子容貌端丽,竟然是北国罕见的绝色美女,连苏素见之皆是不由一怔,不过心底却暗暗奇怪如此大家闺秀,为何会在外头抛头露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20: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