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江山国色》-第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哈哈,”王马汉大笑道,“少当家,若是没有山贼来劫,商队雇佣刀客何用,当剁肉的厨子么?”

        “小九你还是直说,不需理会这浑人。”苏素似把握到什么。

        王马汉听苏素刺他,不由胡须一竖。

        李重九道:“正是,故而我方才才去求单庄主。单庄主是何人,五路绿林总瓢把子,只要他放下一句话来,整个并州的地界,哪路绿林豪杰,敢扫他的面子,来劫掠我们的商货!”

        听李重九之话,登时李虎,苏素,王马汉,孙二娘等人都是眼中一亮。

        单雄信明面上是二贤庄的富贵闲人,在官面上都有不错的交情,但是暗地之中却是五路绿林的总瓢把子。并州地面的绿林哪个没有承过单雄信的情。

        孙二娘重重一掌拍在苏素大腿,言道:“小九,这主意好!”

        苏素面色涨红,将一声哀嚎憋在胸里,半响言道:“是,不错,是,不错。”

        李虎捏须,沉思了一会道:“小九,你说倒是不错,但是单庄主固然照顾我们,会赏下这个金面,来帮我们这个情吗?”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这当然容易,我已经和单庄主谈妥,以后镖行押货所得,二贤庄分得二成的利。单庄主不过动动嘴皮子,每年就有钱帛入账,何乐而不为。”

        众人皆是点头,叹服小九这想得周到。

        孙二娘是个女人,不够大气,故而在一旁犹豫,言道:“小九,这两成利润,是否太多了。”

        李虎摆了摆手,言道:“不多,三成利,也是值得的,单庄主待我们有收留之恩,报答与他,亦是值得的。”

        听李虎这么说,众人皆是一并点头,重恩义情分,这才是绿林豪杰应有的本分。听李重九这么说后,众人一商议,都是觉得大妥。

        王马汉倒言道:“小九,你说为什么要叫这镖行的名字,刀客不也是一样称呼么?”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这当然不同,这样才显得我们专业!”

        专业?

        众人都为李重九的新词给迷糊了。

        李重九认真地解释道:“专业,指得乃是术业有专攻。刀客不过是几个人勾当,随便什么人都能叫,但是镖行不一样,我们是一个行当。”

        听众人仍是一团雾水,李重九想了想说辞,这其中的区别,就好比是正规大学毕业与野鸡大学毕业的区别一样。

        李重九言道:“过去刀客,凭得是各人的信誉与然诺,不少刀客别有居心,甚至出了关以后,反而与山贼勾结一道,谋害雇主,敛取财物。不少刀客,武艺低微,亦冒充行家里手上去厮混,还有的刀客,不顾信用,雇主有难时,抽身而走。”

        李重九这么一说,众人都打了个哈哈,王马汉言道:“少当家,你若不说,我想不少兄弟却有这个念头。”

        李重九笑道:“这念头属人之常情,未尝不可,如此只顾眼前,却失之长远,短得而言可以接一些小生意,但是大商队走关外,大宗货物的买卖,却根本轮不到我们抽头。他们如何信得过我们了。”

        “我们镖行先可以接一些小的生意,竖立下诚信,待立下个招牌,以后就可以接下大宗生意。甚至我们敢许诺,若是我们押的货物被劫掠,我们敢将货物全数赔偿。商家都是明眼人,如此哪家商队以后出关,走漠北,不找我们镖行。”

        李重九这么说法,完全是照办着日后商业手法,以及他所了解到一些镖局知道来运作的。所以一套一套,有板有眼,听得他们皆是瞪大了眼睛。

        苏素听后不由叹服言道:“小九,若是你去经商,必然是陶朱公一般的人物啊!”李虎也是一副甚为欣慰的样子,看着李重九不住含笑。李重九听了微微一笑,心想不错,上辈子自己正是一位陶朱公。

        当然这个镖行目前亦只是他一个模板而言,这个镖局在李虎,苏素的眼底,不过是一个可以填饱七千寨四百口人肚子,衣食无忧的活计。但是李重九却不这么看,他的做事,要么就不是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大。

        这个镖局对于他而言,先搭个架子起来,在他心底,早有了一个十分长远的规模。以自己的历史知识,明年朝廷会在辽东一败涂地,之后隋炀帝为了挽回颜面,会再征高丽,引发杨玄感叛乱。

        那时候天下乱世将现。乱世出现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朝廷对地方控制力,大幅下降,第二是流民四起,盗贼蜂拥,以至商路交通阻断。朝廷对地方控制力减弱,那么就给了地方武力,成长创造了一个机遇。

        若太平盛世开办镖局,肯定会受到朝廷的监控,或者其他势力介入,譬如清末十大镖局中的会友镖局,幕后就是李鸿章控制的。

        现在乱世中自己的镖局可以借着这一层皮,乘机吸纳四方好汉加入,以保镖护镖的名义,明目张胆地囤积武力。乱世之中,不论是否有野心,要夺取天下,但是将枪杆子掌握在自己手中,进可攻退可守,怎么说也是把握自身的命运。

        而流民四起,盗贼蜂拥,必然会令很多大商队的贸易,受到损失。众所周知,隋朝与漠北,西域之间贸易,都是巨额利润,每个商队往返一趟,多则能达万吊钱的利润。

        现在走漠北的商队,基本是几个大世家组织的商队,以及小商贩自组而成的马队组成。若是将来盗贼,流民一起,他们往漠北的商路必然阻挡,这时候自己镖局能乘机崛起,把持垄断这一行业,在其中抽中利税,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商机。李重九可以用押镖,抽出赚到的钱,不断扩大自己的镖局。

        上党郡是他计划之中,总镖局的所在,将来他还要在太原,在娄烦,雁门,马邑各地都建立分镖局,将镖局作大。一面将分镖局开遍并州各地,一面招纳四方好汉,扩充势力,将将来人马的班底搭起来,最后坐观天下变化。

        苏素,孙二娘,王马汉正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讨论将来镖行,可以从商队手中抽得多少利。

        李虎却是明白人,他心知凡事皆非一蹴而就,故而他仍是稳妥一些,未免忧心忡忡一些,当下拉过李重九到一边,言道:“小九,你说法子很好,但是我总觉得此事要想办成并非那么容易,你说这么好的赚钱生意,单庄主想不到,官府想不到,这并州绿林弟兄们也想不到。”

        李重九心知李虎的心思,当下竖起三根手指,言道:“爹,你说得在理,若是镖行真正要办成,最少三处需妥当。”

        “哪三处?”李虎来了精神问道。

        李重九言道:“官面上的交情,绿林里的交情,还有自身本事,缺一不可。”

        听了李重九之言,李虎略有所悟,言道:“绿林里的交情,就是单庄主。”

        “不错,所以单庄主这边我们一定要交好,还有就是弟兄们的武艺了,若是武艺不行,又押着一堆价值连城的财货,等于【创建和谐家园】衣服的女人,走到一群色鬼之间,这女人即便自称是天子女儿也没用。所以单庄主的交情,亦并非都惯用的,关键时候还需靠自己。”

        李虎听了深以为然。

        “最后嘛,至于官面上,现在我们还没有门路。”李重九话虽这么说,但是此刻却想到了李芷婉。

      第二十五章 河边重见

        李虎言道:“官面事上,确实不易,我们乃是绿林出身,官府视我们为仇寇,剿灭来还不及,而一般的商家,如何会放心让我们押货。”

        “天下有士农工商这四民,人说商人贱业,贩夫走卒之徒,若说押货是正经生意,到底是商人呢,还是武夫呢?要知道我们眼下连黄籍都没有,连这四民之一,都算不得数。若是出行百里,官府盘查起来,我们一个一个都要被徒辽东。”

        李虎说的有道理,这也是山西这么多绿林,宁可打劫,坏了商路,也不肯成为正式良民的缘故。

        李重九想了下道:“爹,黄籍的事,我本想拜托李家的,眼下既然如此,我们找单庄主出出主意,或者跟着雇佣我们的行商一路行事,若官府盘查,就由他们出面。车到山前必有路,爹,你不必太过忧心。”

        李虎想了下道:“只是单庄主那我们已欠下不少人情了,再麻烦亦是不好,不如再想想办法。小九,你说的对,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们父子齐心,还有七千寨那么多兄弟,终归有办法的。”

        正说话之间,外面一名山贼兴致冲冲地跑了进来,向李虎,李重九言道:“大当家,少当家,好消息!好消息!”

        “慢慢说。”李虎沉声言道。

        屋子里所有人,都是一起看向那名通报的山贼。

        只见对方缓了一口气道:“大当家,少当家,那六名上次失手被官府缉拿的兄弟,给放回来了。”

        “真的?”

        李虎不由精神一震,当初七千寨被石艾县县令殷开山率乡兵围攻时,有数名弟兄被俘。

        待李虎他们到二贤庄安定后,那几人的家小是日也哭,夜也哭。李虎看不过去,命人带着山寨余下不多的所有积蓄,去石艾县找门路打点,看看能不能将他们救出来。可是这一次,以往那些贪婪无比,恨不能把人剥下一层皮的胥吏,却将钱如数退还,一个肉好都不敢收。

        这些胥吏如实告诉他们,这殷县令是个厉害角色,这一次是下了狠心,要将七千寨的事办成铁案,这个六个山贼都上了铁枷,不等秋后就要处死,并且还准备发下缉捕文书,通缉七千寨所有漏网之鱼。

        所以听到消息,李虎也是无可奈何,七千寨眼下有单雄信的庇护,殷开山不过一个县令能耐再大,也管不到上党郡来,但是救出这六个弟兄大家都不报有希望。李虎已是做好替他们收尸的准备,但是没有料到,他们居然返回了。

        李虎赶忙言道:“这六位弟兄现在如何?”

        那名山贼唉地一声回答道:“是人人带伤,所幸都还能走能动,不过送他们回来是几个人倒是……”

        “倒是什么?”

        这名山贼回答言道:“他们既不是官差,亦不是一般的百姓,问他们来历亦是不说,只叫我将这封信,交给少当家。”

        说到这里,这名山贼果真拿出一份信来,大家都是一愕,李重九却是心领神会。

        时已近初冬。二贤庄附近草市亦是早早散去,羊贩子赶着尚未贩完的羊群,沿街兜售了一上午的行商人,也开始收拾摊位,挑着担子,背着背篓回家。

        这些行商在渡了一条小河之后,突然发觉今天小河的东面,来了一群不速之客。几十多匹的高头大马,拴在河边的青柳树之上,不时的低啾一声。

        行商自有走关外贩马的行商,这些高头大马都是一等一的突厥良马的,寻常一匹两匹亦是罕见,却一口气见到如此多匹。但这马商自没有上前见识一下的意思,反而催促了同伴赶紧赶路,甚至从桥边绕路。

        事实上不用马商催促,一旁的行商,看到那河边亭子下,一排二十名铁甲大汉时,早已是胆战心惊。

        这些大汉身上的铁甲,黑沉沉的,夕阳西下,照在铠甲之上也不反光,而加上那脸上的冷漠,以及眼底不时露出那一抹不将人命放在眼底的凶色,足以令这些行商望而胆颤。

        不过这些铁甲大汉固然见之心畏,但此刻却齐齐一脸肃然,一动不动地候立亭子之外。

        亭子之中有三人。除了一名穿着铁甲的大汉之外,另外两人皆是女子,一名女子作丫鬟打扮,头上梳着双鬟,已是北国罕见的佳丽,每个行商见了不由愕然顿足。

        而令人暗赞是美人与铁甲相衬的景色,分觉得有几分美感,但至于什么美感,这些胸无点墨的行商也说不出个准的来。

      ¡¡¡¡ÖÁÓÚ»¹ÓÐÒ»ÃûÅ®×Ó£¬È´ÊDZ³¶Ô×ÅÖÚÈË£¬Åû×ÅÒ»¼þÑ©°×É«´óë©£¬¸ºÊÖ¶øÁ¢¡£ÐÐÉ̲»ÉÙ¶¼ÊÇʶ»õµÄÈË£¬ÄÇÅû×ÅÒ»¼þÔ°×É«´óë©£¬Î§ÁìÒÔѩɽ°×õõõõƤ¶øÖÆ£¬¿ÉνÊǼÛÖµÁ¬³Ç¡£

        虽看不见她容貌如何,众人只见对方只是一个负手而立的背影,已觉得她气质卓群,绝对是倾国倾城绝色。见那皓白色的手腕抓着马鞭,路过的众行商心底虽都有一睹对方容貌的打算,但见了亭子下那批森然而立的铁甲大汉,心底都是绝了这个打算。

        于是路过的众行商,只能以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心态,从亭子旁经过,如同欣赏一副绝世名画一般。

      ¡¡¡¡¾ÍÔÚÖÚÈË̾Ϣ֮ʱ£¬àâàâÒ»Á¬´®µÄÂíÌãÉù´«À´¡£ÖÚÈË»ØÍ·£¬Ö»¼ûÒ»ÃûÊ®ÎåÁùËê±³¸º³¤¹­£¬Ñü¿è¶Ìµ¶µÄÉÙÄ꣬²ßÂíàâàâÉÏÁËÇÅ£¬Ö®ºóÒ»¹Õ´Ó·ÅÔÖ±²åͤ×ÓÄǶøÈ¥¡£¼ûÁËһĻ£¬ÖÚÐÐÉ̶¼Í£ÏÂÁ˽Ų½£¬ÐĵÀÕâÉÙÄ꣬Ôõô³åײ¶øÈ¥¡£

        因为这少年只穿着一身麻布短衣,即便是那亭中少女的仆役,都穿得比他奢侈许多,两边怎么可能熟识。但是令人诧异时,那名少年在亭前下马之后,那些铁甲大汉并没有上前将此人按倒在地,反而是一人上前替对方牵过马来。

        这名少年居然直接走上了亭子。见到这一幕,众行商都是傻了眼了,这少年到底是什么身份?

        这少年就是李重九,而亭中那一袭白披风的少女,自然是从太原郡赶了几百里路,亲自到上党郡的李芷婉。

        李重九拾步走上亭子,看见李芷婉正是一副负手凝望远方长河的模样,其脸颊边的白貂毛,顺着带着几分寒意的北风,柔柔的舒展着。

        李重九忽然有几分,不认得眼前的李芷婉了,当初在山寨时,自己与对方唇枪舌剑,并没有觉得。但是此刻李芷婉,却是带着一种凛然的贵气,这并非突然而成,而乃是李家门阀百年之底蕴,世家之后的雍容。果真是要成暴发户一夜即可,但是贵族却需三代而成。

        在他那个时代,那些不思进取的富二代往往成为贬义词时,人们却习惯性地忽视这个阶层之中的精英,将他们今时今日的成功,地位,全数归结为有一个好爹。难道只有布衣而王天下,才是英雄么?

        无论是这位李三娘,还有他兄长李建成,李世民,还有他们的父亲李渊,哪一个不是人中之龙,陇西李家,就是大隋天下中门阀世族的精英。

        “李兄!”

      ¡¡¡¡ÀîÜÆÍñÒÑת¹ýÉí×Ó£¬½«ÀîÖØ¾Å´Ó˼·֮Öг¶»Ø¡£

        “三小姐!”

        李重九从李芷婉眼底,看到一份毫不掩饰的喜悦之意,当下先言道:“多谢三娘,救下我六名兄弟,七千寨上下对此之情铭记在心。”

        李芷婉微微一笑,言道:“李兄,客气了,虽谈不上举手之劳,但是此事既由我们而起,自当由我们解决。”

      ¡¡¡¡Ëµµ½ÕâÀÀîÜÆÍñµãµãÍ·£¬Ò»ÅÔµÄѾ÷ß½£Ñ©£¬ÄÃ×ÅÒ»½õºÐ·îÉϽ»¸øÀîÖØ¾Å¡£

        交给李重九后,剑雪调皮地向李重九吐了吐舌头。李重九接过锦盒之后,不明其意,只听剑雪笑着言道:“李公子,这是小姐特意去太原郡郡守那,给你们七千寨弄来的九个人的黄籍。”

        听到剑雪这么说,李重九脸上不由浮上了一丝惊喜之色。这正是李重九当前最想要的东西。

      ¡¡¡¡Ëùν»Æ¼®£¬ÄËÊǵ±Ê±»§¼®£¬ÓûÆéÞ´¦Àí¹ýµÄÖ½©o¿É±Üó¼Ó㣬ËùÒÔÖ½ÕÅΪ»ÆÉ«¡£¶ø»Æ¼®Ö®ÉÏ£¬Öì±ÊÒþ×¢£¬Ö½ÕÅϤ·ì£¬ÓÐËùÔÚ¹Ù¸®Ó¡Õ£¬¼ÇÈë°¸²ß£¬Ö¤Ã÷ÄãÄËÊÇ´óË峯ÕýʽµÄ×ÓÃñ¡£

        当初李芷婉下山时,李虎写了一份山寨数人的资料,交由李芷婉,让他办下黄籍。此事后来随着殷开山攻打山寨,众人都以为是李家所为,所以将此事都忘记了。

        没想到李三娘却还记得。

        李芷婉笑了笑,言道:“办这黄籍,却比救下你们六名弟兄容易多了。”

        “这如何说得?”李重九不由讶然。

        当时李虎的权宜之计,是七千寨山贼以曲部佃户的身份,附籍至李家名下,待到数年之后,再改为良人,眼下如此容易办到,却是意料不到。

        李芷婉尚未开口,剑雪即抢先言道:“还不是今日天子征讨辽东,征调民役,太原郡因民户不足,特将大索貌阅之事,推延了数月了。故而我们小姐才有机会央郡守将你们补入的。”

        才想的。李重九这才恍然大悟。

      µÚ¶þÊ®ÁùÕ ÀîÜÆÍñµÄÇëÇó

        大索貌阅,输籍定样,是隋文帝杨坚执行的两大国策。

        开皇初年之时,国家人口不足,所以杨坚下令,州县官吏彻查户口,此称为大索貌阅。此国策从开皇三年,一直执行至大业七年。隋朝的人口由最初的三百八十万户,增加至大业五年最盛时的八百九十万户,此也代表大隋的国力达到了巅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0: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