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汉魏文魁》-第8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谢徵谢道士,当初为是勋研制出了初级火药,济水岸边对战吕布,一阵见功,很快就让曹操给借去了,并且有借无还。如今这位谢道士是死是活,身在何方,帮忙曹操研发火器搞到哪一步了,就连是勋也一无所知。但是谢徵炼出火药以后,首先就抄下丹方来献给了是勋,并且是勋曾经跟他一起研制过“爆竹”,所以整套炼制过程,还是很容易复原的。

        加上河东矿物种类很多,产量不小,是勋身为河东郡守,搞点儿硫磺、硝石啥的,还是相当方便的。

        不过他不打算再造“爆竹”了,既然已经盖了作坊,能造麻纸,干脆搞正经的炮仗出来算了。所以便动用库内存钱,招募了一些人手,在榨油作坊、造纸作坊之外,又秘密盖建了一家火器作坊。

        人在遇见从未见过的新奇事物的时候,总会平白生出很多不靠谱的联想,就仿佛突然间产生了幻觉一般。包围永安县署的那些匈奴兵、雁门兵也是如此,抬头一瞧,就见两个色彩斑斓的大脑袋出现在大门内,随即是烟雾腾起、火光乱飞啊,本能地就认作是凶怪异兽了——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儿。

        突然间蹿出来并非怪兽,而是两辆推车,推车上以七尺高的木板为盾,彩绘怪异兽面,但在巨大的兽口的部分,却掏了横四纵三共十二个小洞,洞内以硬木作为滑槽,槽上各放一支火箭,药捻总束在一起,一人点火,便有十二箭齐飞。

        这火箭就是是勋的新“发明”了。

        其实中国古代所谓的“火箭”分为两种,一是跟后世的“火箭”原理相同,燃烧助推,第二种也可叫做“火药箭”,仍以【创建和谐家园】击发,中的后引药燃烧。是勋当然对后一种没啥兴趣,他主要研制出了前一种火箭,先花了很大功夫试验配重,然后试射,有效攻击距离从五十步到一百五十步不等。

        这年月弓箭普遍的有效攻击距离,也不过五十步上下——是勋本人只能射四十步,而且超过三十步那就丝毫也说不上准头啦——是勋倒是在都昌城下,见过太史慈箭射近百步外固定靶的,但普天下太史子义这般弓术,又有几人?火箭的射程能够接近两百步,有效攻击距离达到一百五十步,在这时代,简直就是战略性的大杀器啦!

        至于很多火箭达不到一百五十步有效射程,最低不过五十步,那是因为它未必直线飞行,可能打晃,可能打转,甚至可能掉头飞……是勋费劲心机,也没能彻底规避这个问题。

        而且火箭的准头很差,根本无法瞄准,一百五十步外就算一群大象也经常射不中……是勋对应这一毛病的解决方法是:咱可以覆盖射击啊,就跟排队枪毙一样,一支箭没准头,十支箭里总有一支能够擦到大象的鼻子吧?

        要还不成,咱就干脆造辆五颜六色的怪兽车出来,吓人算了!

        是勋记得前一世曾在某家历史博物馆里,看到过类似火箭车的图画,可能是明朝的火器,具体名字记不得了。他印象中,那画上密密麻麻插满了箭,很可能横十纵十,一车百支。然而图画是图画,真要研制起来,重心啊、药捻啊,问题越搞越多,所以最终只能做出一车十二箭的这种简易型——他一共造了四辆车。

        这回前至永安,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全性命,他就把这四辆火箭车给带上了。原本计划若是前线大败,并州军杀到永安城下,自己好以此车断后,方便逃跑。可谁想到前线倒是高歌猛进,他身在后方却被人给抄了,登墙喊话,还差点儿遭了潘六奚的冷箭。是勋羞恼之下,当即暴喝:“我独无箭乎?列阵!”

        他喊“列阵”,其实是让部曲把四辆火箭车给推出来,按照操练好的,一字排开。可惜县署大门虽然宽阔,也顶多两车排开,剩下两车只能射到墙上去……于是只好先上两车,一开大门便点着药捻,烟雾起处,共二十四支利箭便带着火光,呼啸着蜂拥而出。

        这些箭有些射直线,有些射曲线,有些打着旋,有些打着转,就算战阵老手也根本判断不清落点。更别说还一支支全都带着火光,从血盆兽口、烟雾当中直蹿出来,当场就把敌军给吓傻了,在他们眼中,箭支就不可能这样飞……一支支都跟活的,有生命的一般!

        两车射过一轮,立刻左右拉开,后面两车推出,又是二十四支火箭乱飞。其实这总共四十八箭,还不到方才潘六奚所部匈奴兵朝墙内所射出的一半儿,即便门外密布骑兵,距离也不甚远,真正射伤的也没有几个。然而这气势实足惊人,街道又狭窄,那些骑兵马惊人慌,四外逃蹿,自我碰撞、践踏,瞬间便乱作了一团。

        是勋还没能把握住这个战机,倒是司马懿及时反应过来了,把手一挥:“杀!”荆洚晓一声“得令”,当即率领身后数骑便直冲出去……

      第二十二章、吾亦虑及

        是勋的部曲总共一百五十名,有胡有汉,全都是骑兵,因为县署大门所限,一次只能两骑并出。要是门外的敌军有了防备,严阵以待,便大可利用地形的狭窄牢牢封堵,出来一个杀一个,出来一双杀一双。但问题是这时候敌军已经彻底乱啦,所以荆洚晓率军杀出,不但未受阻挠,反倒如入无人之境。

        是勋一方面欢欣鼓舞,一方面偷瞟了一眼司马懿,心说:这荆洚晓果然是不能用了……他究竟是我的部曲,还是仲达的部曲啊,我这儿还没发话呢……

        不过此刻并非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他当即也跳上一匹战马,一手持盾,一手挺矛,在数名部曲的簇拥下,指挥着四辆火箭车,出门跟上。

        转瞬之间,荆洚晓等人便已经杀散了簇拥在门前的敌兵,正跟街上打转,不知道该往哪儿去才好呢。是勋举矛一指:“城北,前去接应我军!”荆洚晓答应一声,当即率军朝街北猛冲。

        堵在门前的敌兵死的死,散的散,可是近千骑团团围住县署,就有些没堵在地安大门口,也没能得见“异兽”的,聚集起来,反身来敌。是勋下令把车上兽面木盾倾斜,火箭抬高,一声令下,又是两车二十四箭朝空抛射——他是只有四辆火箭车,可是火箭存了三百支还不止,一车射罢,立刻就有人重新上箭,总合药捻。

        这下子火箭飞得绝高,半座城都瞧见了。敌兵连声惊呼,转瞬间便被是家部曲杀得四散溃逃。

        他们赶到城北的时候,激战正酣。八百青州兵久经战阵,能耐苦战,虽然在雁门千骑的突击下损伤惨重,但利用地形之便仍然死战不退。郭缊正跟那儿运气呢,不想曹军这般能打,估计不到天黑,是很难把他们全歼的啦——要不要先暂停攻击,进城去擒住是勋呢?若得是勋,不怕敌军不溃。

        正在犹豫呢,突然喊杀声从城门方向传来,转头一望,先见到无数道火蛇漫天飞舞,胯下马立刻就惊了,一撂橛子,把他颠下地来……

        战斗午后未时便结束了。青州兵死伤近半,是勋的部曲折损二十余名,就连四辆火箭车也翻倒了一辆,木盾破碎,难以再用。雁门骑兵和匈奴左谷蠡部的骑兵全面崩溃,战死、重伤四百余,俘获七百余,余皆奔散。

        是勋下了马,手柱长矛,在三辆火箭车的围绕之下傲然而立。今日之战,虽出侥幸,却极大地增强了他的信心——哼,余亦非不识战阵者……非绝不识战阵者也!

        荆洚晓又负伤了——似乎他每战必伤,然而不死——白布裹头,布上还渗着血,得意洋洋地来到是勋面前,左手将个人头往是勋脚前一掷:“此乃匈奴左谷蠡王。”然后右手大拇指朝后一翘:“雁门太守,也拿到了。”

        随即便有两名部曲,将雁门郡守郭缊绳捆索绑地押将过来。是勋打量这位郭太守,就见他四十岁上下年纪,黄面短须,眉淡目朗,虽然甲胄在身,却不似武将,倒象是个文人——“汝便是郭子藉?”

        郭缊是堕马被擒的,浑身上下没有血迹,却多尘土,今天这仗输得实在莫名其妙——他压根儿就没见着“怪兽”,要被押到是勋面前,才瞧清楚那三辆火箭车,所以并不信有什么妖法、鬼神——而且狼狈,因此不禁垂头丧气地老实答道:“某便是郭缊,束缚在身,不能拜见侍中,恕罪。”

        这人在史书上也没名字(其实有,是勋没记住),是勋也懒得跟他废话,直接就问:“是潘六奚暗结高幹,遣汝来图我么?”郭缊点头:“侍中明见。”是勋随口问了句:“何人为高幹谋划?”郭缊却垂下头去,只说:“请侍中杀我,不要辱我。”

        是勋觉得有点儿奇怪,下令把郭缊押下去,然后吩咐荆洚晓:“去问那些俘虏,究竟是谁为高幹谋划,郭缊为何不答。”转身便待回城。这时候司马懿突然走近两步,低声说道:“此事绝非寻常——去卑因何不来相救?”

        是勋闻言,脑中骤然一亮,不禁撇嘴冷笑:“仲达亦虑及矣。”

        去卑率领匈奴主力突入并州,左谷蠡王在他麾下,既然间中遁走,想要突袭是勋,那么按道理来说,去卑即便不能全师往追,也应该派支部队回来救援吧?虽然他知道潘六奚仅四百骑,是勋连部曲带青州兵有一千余,但战阵之上,偶然因素很多,你不派兵救援,万一让潘六奚战败了是勋,那又如何是好?

        即便潘六奚打不赢,本方内讧,自有伤损,无论站在匈奴、曹操联军的立场上,还是站在匈奴本族的立场上,都不应当忍见这路事情发生啊。

        结果去卑光是派了个信使前来提醒是勋而已,并且信使抵达永安,也就比潘六奚杀到,仅仅提前了几个小时。是勋若是个纯粹的文吏,毫无临敌经验,或许还没来得及准备便会遇敌……

        故而是勋当时听说敌方并非四百骑,而是两千骑,第一反应就是:我被骗了!是被潘六奚骗了呢,还是压根儿就被去卑给骗了?

        这是本能的反应,此后双方恶战一场,他也就没来得及再细想,直到此刻司马懿一提醒,方才恍然大悟:潘六奚所以敢来袭击自己,就有很大可能,乃是去卑的教唆!

        只是是勋年齿渐长,经验渐丰,便不似少年时代那般毫无城府,听了司马懿所言,并未做恍然之状,反倒撇嘴笑道:“仲达亦虑及矣。”你也想到这个可能啦——仿佛他早已洞彻明察了一般。

        现在的问题是:唆使潘六奚的究竟是去卑,还是去卑背后的呼厨泉?勾结并州高幹,究竟是潘六奚自作主张,还是去卑、呼厨泉的授意?想到南匈奴可能早就与高幹有所勾结了,是勋不禁觉得后背有些发凉。

        于是注目司马懿,就见对方沉吟道:“且看单于何时来救……”

        是勋和司马懿的估算很接近事实的真相。呼厨泉被是勋所迫,发兵并州,内心其实并不情愿,于是去卑就献计,我军若前,是勋必然要至杨县或者永安坐镇,潘六奚与其有宿怨,即可煽动潘六奚临阵返回,突袭是勋。到时候单于挥师往救,既可扫是勋的脸面,亦可市之以恩也。

        一开始想得很简单,后来计划越来越完善,先让呼厨泉跟是勋约法三章,除部曲外,曹军皆不可进入永安城,那么等到突遇潘六奚的左谷蠡部袭击,是勋必然召唤城外的兵马来援,呼厨泉即可责以不守承诺。潘六奚兵寡,真想逮着或杀死是勋是不大可能的,顶多也就是吓他一吓,事后可以全都推到潘六奚身上,略作薄惩可也——作为匈奴王族,自然要由匈奴方面来处理——去卑和呼厨泉完全可以置身事外。

        可是他们没有料到,潘六奚因为恼恨是勋,从一开始就反对与曹军联合,早就暗中跟并州勾搭上啦。等逮到了这个机会,右贤王授以秘计,立刻便通知了太原方面。于是高幹设谋,一方面放弃前线数座县城,引诱曹军深入,一方面即遣才自雁门来援的郭缊统率本部精骑南下,去擒是勋。

        要不是潘六奚先跑去跟郭缊会合,其实应当更早到一两个小时才对的。

        呼厨泉对此一无所知,他只是得到去卑遣使通报,计划已经开始执行,于是亲率七百骑兵,出了杨县,兼程来“救”是勋。在呼厨泉想来,等他赶到永安,料想战事正酣,或者双方遥遥相峙,他假模假式以单于之尊在阵前喊话,收服左谷蠡王部,便可市恩于是勋。说不定那位是太守惊此一吓,就不敢再侵扰并州了,而要召还各部,逃回安邑去压惊,那是最好不过。

        可是才刚跑到半路,便有是氏部曲迎面而来,说潘六奚招来了并州军,正在围攻县署,请单于急往相救。呼厨泉听闻此言,不禁大惊失色——他心说要是是勋真的挂了或者被擒了,曹家绝不会放过我,临时倒向袁家,也不知道能不能为其所信……啊呀,潘六奚这蠢物,怎敢背着我擅自妄为!你就一门心思光想着报仇,全不顾我匈奴全族的死活了吗?!

        赶紧勒令全军加快速度,午后酉初,将将奔近永安,突然又见两骑迎面而来。其中一名骑士头裹白布,白布上隐约还有鲜血渗出,呼厨泉认得,乃是勋的部曲长也,开口便问:“是太守如何了?”

        那人正是荆洚晓,满面焦急地答道:“才刚杀退敌军,不知是否还会再来。我主身负重伤,请单于速去相救!”说着话关照同伴:“快去通传,说单于率军来救,请主公安心。”

        另一名部曲答应一声,拨转马头,疾驰而去。

        听说是勋还活着,也没让人逮去,呼厨泉这才放下心来。一边继续向永安方向前进,一边就问荆洚晓战斗的过程。荆洚晓大略一说,敌军突然来袭,我主无奈,只好将城外兵马尽数调入城内,固守衙署,激战多时,敌军乃退……

        呀,你果然违反约定,调兵进城啦?呼厨泉唇边不禁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很快进抵永安,来到县署一瞧,只见里面乌殃殃地挤满了曹军,几乎个个带伤。贾衢冲出来跟单于见礼,满面惶急地道:“我主身负重伤,才要来迎接单于,却又突然晕去……如何是好?”

        呼厨泉也慌了,心说是勋可千万别伤重而死啊!带着几名亲卫,急匆匆排开众人,入衙署来探视是勋。才到大堂,忽听里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单于来得好快,以勋料想,早便在杨县等待消息了吧?”

        呼厨泉闻言大惊,掉头要走,脖子上却突然被架上了一柄长刀……

      第二十三章、屠尽匈奴

        是勋和司马懿的猜测无限接近于事实,然而猜测终究是猜测,在没有更多确证的情况下,任何对去卑和呼厨泉的指责都只能是无根据的扣屎盆子——要是那俩货承认自己犯傻了呢?去卑承认自己不派兵来救是一时脑袋进水呢?你又能怎么办?

        把整件事从头到尾再想一遍,捋清脉络。倘若南匈奴已经彻底与高幹相勾结,那么趁着曹性、夏侯兰等人在外的机会,去卑大可亲率大军来擒是勋,不必要光派个潘六奚过来,所以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倘若是潘六奚擅自妄为,去卑和呼厨泉事先并不知情,光想着让潘六奚来吓吓是勋,那么……

        或者去卑,或者呼厨泉,必然要过来一个收拾局面。去卑的可能性不大,倘若去卑率军跟在潘六奚后面,等待假模假式跳出来为两家解斗的时机,那么肯定已经侦知了潘六奚跟郭缊会师的消息,不可能到这个时候还不露面。那么,最后只剩下一种可能:呼厨泉很快就会从平阳赶过来。

        所以司马懿要说:“且看单于何时来救……”

        是勋在县署遭合围的前一刻,分别向平阳和绵上聚派出了求救的信使,倘若急行军,两路兵马都得明日黄昏时分才能赶到。是勋带着麾下一百五十名部曲,凭藉衙署的高墙抵御两千敌军,硬扛到明晚并非不可能——虽然可能性很低——但倘若面对的只有潘六奚那四百骑,未必会甘心固守,胜负很可能转瞬便能决出,呼厨泉真等明天才来,黄花菜都凉啦。

        所以很大可能,呼厨泉此刻根本就不在平阳,而在平阳东北的杨县,甚至距离更近,这样才能在永安激战之中赶到战场。司马懿因此说了,倘若单于明日来,那说明潘六奚叛乱之事彻底与他无关,顶多咱把线索扯到去卑头上;倘若单于今日便来,那不用问啦,幕后黑手就是他!

        于是是勋就派荆洚晓去迎候呼厨泉——倘若荆洚晓不慎露了马脚,坏了计划,正好趁机罢免他屯长的职务,他要是被呼厨泉宰了,那也挺合适。不过荆洚晓的运气真是不错,顺利过关,还派同伴回来通报:单于来了,所部仅六、七百骑而已。

        是勋这儿收拾东西正打算跑路,北上前往夏侯兰军中去呢,一听啥?呼厨泉才领了六、七百人来?那我还有啥可怕的?郭缊两千骑都已被我践踏了也!因而假装重伤不起,诱引呼厨泉进入县署,当即横刀拿下。

        他在内堂冷笑一声:“单于来得好快,以勋料想,早便在杨县等待消息了吧?”呼厨泉就明白了,完蛋,计谋败露!他一时担心是勋伤重而死,故而匆匆进来探视,衙署中全都是曹家伤兵,满满腾腾的,更多人也挤不进来,所以身边光跟着几名亲卫,结果这时候想逃都没处逃,想反抗也来不及了。

        这可该怎么办?呼厨泉倒不愧是匈奴单于,当下大喝一声,意图反守为攻:“是太守,汝如何背弃承诺,调兵入城?!”

        “喀喇”一声,大门打开,是勋背着双手,施施然踱出门外,注目呼厨泉:“单于,事已至此,又何必虚言矫饰?”说着话把头略略一点,当即有部属捧上一个木盘来,上面摆放着潘六奚的首级。

        呼厨泉不禁倒退了半步,吓得魂飞天外。就听是勋冷冷地说道:“潘六奚为我所擒,已招供矣。汝等勾连并州,欲图谋我性命。我故杀之!”

        “绝无此事!”呼厨泉大叫道,“我只是遣潘六奚来吓吓是太守而已,是潘六奚一人暗中勾结并州!”

        果然如此。是勋不禁微微一笑,转过身去,折返回堂中。

        呼厨泉话一出口就知道不对了——这不是不打自招吗?算了,也无所谓了,既然已经落到了是勋手里,还用什么招不招的,他既然设此圈套,那肯定前因后果,全都已经算清楚了呀。当下不禁瞥眼瞧瞧肩膀上横着的寒光闪闪的刀刃,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太守欲杀我乎?”

        是勋走回堂内,一【创建和谐家园】就在书案上坐了下来,距离呼厨泉足有四尺之遥,面无表情地说道:“我又何必杀汝?即缚汝城上,候去卑来时,喝令其降,再将匈奴各部分散,逐一坑杀之,不亦干净乎?”

        呼厨泉盯着是勋的眼睛,堂中昏暗,那两点瞳仁瞧上去模模糊糊的,仿佛有摄人的寒光闪烁。闻其声,见其人,单于就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心游走四肢百骸,瞬间直达顶门,忍不住朝前就扑,却被两名是家部曲给按住了,直接按倒在大堂门口。

        “汝这恶贼,怎敢妄言要屠尽我匈奴!”

        是勋缓缓地摇头:“只是屠尽汝部而已,孰云屠尽匈奴?且待我击败高幹,吞了并州,再率军北上,扫灭单于庭,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屠尽匈奴。”说到这里,突然笑了起来:“昔卫青败伊稚斜于漠北,陈汤杀郅支于西域,并得标名青史,吾今屠尽匈奴,不留妇孺,未知后世将如何颂扬?”

        呼厨泉伏在地上,嘶声叫道:“是我一人得罪了你,何必罪我匈奴一族?!”

        是勋挑一挑眉毛:“喊也无用。县署本大,院内又人声嘈杂,即再放高声,汝之部属也难以听闻。况,汝今在我手中,彼等便听闻了,敢来相救么?”把脸一板:“岂止汝一人得罪我!”

        呼厨泉这下子彻底萎了,只得垂头丧气地回答道:“不错,此实右贤王之谋也……我可写书召右贤王来,与他一起自尽向你请罪,只求饶过了匈奴一族。”

        是勋不觉心中好笑:身在河东的匈奴本族,加上突入并州的右贤王所部,男女不下万户,此外单于庭还有数万户,散在凉州等各处还有数千上万户,“屠尽匈奴”?你以为切菜啊,那么容易?随口放几句狠话泄愤,你还真信了……

        事情来得太快,该怎么收拾呼厨泉,他倒也真没想完全了,当下只好走一步算一步——“单于久淹敝郡,敝郡不足资供……”

        唉,怎么瞬间转换话题了?这听着就有缓儿啊……呼厨泉当即把脑袋给昂起来了,紧张地盯着是勋。就见是勋面沉似水,一字一顿地说道:“请单于赐下信物,允我接受四县,汝之妻子、族人,吾代为养之。单于可率署外的部众,去援右贤王吧。闻右贤王已下平周,其县虽小,可暂栖身也,若下离石,单于亦可居之。”

        你在河东四县的族人,我都要扣下当人质,你去帮忙去卑,继续往北杀,拿下袁家的地盘儿安身吧,河东就别回来了!

        呼厨泉无可奈何,只得以头抢地:“谢不杀之恩,诚如君命……”

        是勋首先释放了一名呼厨泉的亲卫,让他【创建和谐家园】于之命,勒令随同前来那七百骑暂至城北扎营。然后从呼厨泉身上搜出“天降单于玺”——这是身份的象征,呼厨泉肯定要随身携带的——命贾衢持之,去调动孙汶所部,接收四县,羁押匈奴人,尤其是呼厨泉、去卑等首领的家眷。最后——“单于且在署中暂居,明晨即可出城往并州去。”

        这一整套步骤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呼厨泉想反抗也逮不着机会,也只好认命了。如今家眷、族人、金印全都落到了是勋手中,自己除了听命也没啥招儿可想。

        等把呼厨泉押出去了,是勋才站起身来,老老实实绕到书案后面,屈膝坐下,吩咐一声:“请郭太守来。”

        部曲们把郭缊押解进来——这时候郭缊已被脱卸了铠甲,穿着一身常服,并未绑缚——按在客位上坐下。是勋开口就问:“高并州何如人也?”

        郭缊也不知道他什么意思,一方面既已为俘,不敢不低头,另方面也要维持士人的气度,倒是合作得很,拱一拱手说:“高并州当世英雄,忠诚无畏,信赏必罚……”

        是勋打断他的话:“信赏必罚?然其若知两千精锐为我所破,前日诡谋一败涂地,即郭太守亦降于我矣,则将如何处置令郎?”

        郭缊听了这话,不禁浑身一颤,惊恐地瞪大了眼睛:“吾闻是君天下英才,度量恢宏,必不办此!”是勋心说你拍马屁也没用啦,我今天威胁人上瘾了,你怎么着吧?当下冷笑道:“卿与勋为敌国,与敌宽宏,实腐儒也。”

        郭缊不禁长叹一声:“是君有何吩咐,尽可明言。”

        是勋点一点头,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儿——郭缊无疑要比呼厨泉机灵多啦——“勋欲使卿写下一书,遣亲信传于令郎。若能得晋阳时,卿满门可活,若不能得时,恐父子再无相见之日矣。”

        郭缊皱眉道:“晋阳为太原郡治,高并州见在城内,军实而粮充,如何可得?”

        是勋笑道:“若他人恐难得也,若令郎……或可办此。”

        郭缊这人挺认命,被擒以后也不挣扎,也不叫嚣,也不告饶,是勋问他话就老老实实地回答,可有一点,当是勋偶尔问起是谁给高幹出的主意,利用呼厨泉和去卑的计划,想要一举擒获自己的时候,郭缊偏偏不肯回答。是勋挺奇怪,想到这年月绝大多数人没啥保密意识,而这事儿也不属于机密,就派荆洚晓去审问被俘的雁门军,试试看是不是还有别人知道。

        果然,荆洚晓没多久就回来禀报:“献计者,郭太守之子也。”

      第二十四章、英雄少年

        田丰、沮授劝袁绍:“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治器械,分遣精骑,钞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黎阳在后世的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境内,黄河北岸,距离袁绍的大本营邺城,直线还不到80公里。他们是希望曹操会闻风而动,也派遣主力前来南岸封堵——比方说东郡的濮阳、白马一带——而由此到曹家的大本营许都,150公里都不止。

        大军聚集,营垒搭建、粮秣输送,等等,麻烦事儿很多,袁军从大本营到前线的距离只有曹家的一半儿,实际所耗费的粮草、物资,还不到曹家的三成。时间再一拖长,曹操非先给拖垮了不可。

        所以在原本的历史上,曹操要尽迁东郡百姓南下,把防线收缩到官渡,把双方从本营到前线的距离都拉得差不多远。一方面袁军众而曹军寡,另方面曹军多次出动,袭击、焚烧袁军屯粮(不仅仅乌巢那一次),所以最终被压垮的反倒是袁军。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0 14: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