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汉魏文魁》-第7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于是一前一后进了书房,是勋抬眼一瞧,不禁吓了一大跳。就见堂堂的猛士典韦,竟然瘦了一大圈,连原本奓起的胡须也全都搭垂下来,显得那么的无精打彩。但这还不是最让他吃惊的,最可惊的是典韦耳上簪笔,手中握简,竟然在那里紧蹙着眉头,聚精会神地读书!

        天爷啊,你老兄真打算弃武从文不成吗?好歹等樊阿按照半年之约来给你诊断了再说吧。于是作揖道:“多日不曾拜访,国藩恕罪。”可是典韦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姿势,竟然听若不闻,一动都不带动的。

        孙汶笑道:“想是睡着了也。”上去轻轻搡了典韦肩膀两下。典韦这才长出一口气,随手抛下简册,揉了揉眼睛。是勋心说好嘛,这又一个睁着眼睛睡觉的,就好象是传说中的张飞——是不是你们这票猛将都有这毛病啊!

        典韦有些茫然地转过头来,这才见到是勋,赶紧起身行礼:“原来是宏辅到了,未能出迎,恕罪。”

        当下两人分宾主相向坐了,是勋顺手捡起典韦抛在地上的竹简,问他:“国藩在读何书啊?”典韦苦笑道:“此乃主公亲手抄录的《司马法》,嘱我深读,然而……某这胸中只有甲兵,哪有文章?某也奇怪,司马穰苴既为一时名将,不在书中说临阵对敌之技,只说些什么‘先王之治,顺天之道,设地之宜,官司之德,而正名治……治……’”

        是勋不禁莞尔,接口道:“‘……正名治物,立国辨职,以爵分禄,诸侯悦怀,海外来服,狱弭而兵寝,圣德之治也。’国藩,卿便复勇,亦不过敌十人、百人耳,而司马穰苴为万人之帅,自然要在书中言敌万人之技。以仁为本,以义为治,以智为合,以严为率,明此方为大将——主公对卿寄望甚深也。”

      第六章、建安石经

        自打从许家搬来了两瓯豆油,是勋便时常亲临厨房,指点厨子学会了炒菜,那一段时间,他几乎觉得整个人生都光明了起来——深夜反思,自己还真是一天生的吃货啊……然而两瓯豆油总有用完的一日,他琢磨着是不是该再去拜访一下许耽,把他那会榨油的工人借来传授技艺,自己好干脆在庄院内盖一个油坊。

        可是在盖油坊之前,先得把造纸作坊给建起来,韦诞三天两头地请求,是勋听得耳朵都快起老茧了。他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前一世,时常逛书市去淘旧书,甚至省下饭钱,大摞大摞地往家里搬,可是正所谓“书非借不能读也”,买书的时候既兴奋又紧张,等买回来了却往往只翻几页便束之高阁,不知道哪年哪月才有心情去阅读了。我对纸张的爱好、想往,不会也是如此吧——吾不如韦仲将远矣!

        他在许都连歇了五日,第五天的晚上,再去拜会曹操,曹操说宏辅你也歇得够了,我明日便要上奏天子,定经立石。是勋赶紧打躬作揖:“小妾、庶子在城外,尚未得及探视,还请主公再宽限一日。”

        于是赶紧推了余下所有的宴请,第二天一大早,赶紧出城去跟管巳、是复团聚,然后午后便带着韦诞、白老五,还有一名本地出身的门客姓戚名喜字德方的(城外庄院,基本上由戚喜和白老五当家),召来那些造纸工匠,商议起建作坊之事。他当日把这些工匠留在庄院当中,就吩咐戚喜从中挑一两个领头的出来,好方便安排工作,当下戚喜指着一个中年人,告诉他:“此人名叫李才哥,京兆上雒人,据说造纸各工序全都精通,余二十人也尽皆服他。”

        是勋说好,当即唤李才哥上前来,问道:“吾将汝等自戏亭买来,欲造纸也。要在庄中盖建一造纸坊,不惮其大,要能日造纸百斤以上。须多少人手,多少工料?”

        李才哥苦着脸道:“主人将我等买来,自然是要造纸的,我等这几日也在庄子内外查看了,寻找建坊的地点,然而……小人说句实话,主人产业之内,却定然建不了造纸坊!”

        “这是为何?”

        李才哥拱手答道:“造纸须好水,亦须大量用水,然而主人产业内并无溪流,庄内用水唯仰三口深井,这却如何造纸?”

        是勋闻言,不禁一拍脑门儿,心说这还真是我疏忽了,别人可能不清楚造纸要用些什么原料,我不应该不知道啊。原本光想着旧麻布、旧麻绳这类东西好找,楮树皮先不着急,却偏偏把水给忘了……话说许昌东北有洧水,东南有潠水,支流纵横,好水是不缺的,但问题是自家庄院、田产内就偏偏没有——有水则便于灌溉,临水的田地比较价贵,就不怎么买得起,故此昔日未曾考虑。这、这、这、这可如何是好?

        反复筹谋,毫无办法,只好转过头去瞧韦诞。韦诞想了一想,拱手道:“主公不妨将此事委托于臣,臣与彼等自去寻找适合建坊之处,询其地价,再来与主公商议。”是勋心说对啊,召了门客就是要用来帮忙解决问题的嘛——“如此,偏劳仲将了。”又关照戚喜:“德方为本乡土著,亦须相助此事。”

        他满腔热情被当头浇了一瓢冷水,多少有点儿郁闷,好在儿子真是解忧的良药,很快是复就帮老爹把情绪给彻底恢复了,并且还顺便在老爹身上撒了一泡尿。这情绪一恢复,晚间睡下时自然精神百倍,竟然忘了明日还有正事儿要干,与管巳二人干柴烈火,足足折腾到明月西斜。

        结果第二天被迫顶着熊猫眼去见曹操,曹操心说前两天你没这么疲累啊,怎么,我叫你该干活了,你就给我装病?板着脸问道:“宏辅有所不豫乎?”

        是勋也知道自己这模样不大好看,生怕曹老板生气,早就已经编好了理由:“定经刻石,为大事也,勋昨夜筹思难眠,故而精神不济,主公恕罪。”曹操心说原来如此,这也有情可原,神情这才和缓了下来,便道:“吾已上奏天子,今日内便有旨意下来,卿可仔细去做。”

        是勋说我一个人办不成这事儿,你得给我派点儿人手,拨点儿经费。曹操说费用自然要给你的,至于人嘛……你想用谁?是勋确实早有筹划,开口就说:“定经为先,请诏太学中诸博士与之;书法为次,钟元常(钟繇)真书绝世,刚柔备焉,请为辅佐。邯郸子叔(邯郸淳)亦富盛名,避乱荆州,请朝廷征召之。”

        是勋心说,当初我去荆州,那票未来的降曹派,什么裴潜啊赵俨啊邯郸淳啊等等,请过我吃饭,我得想办法把他们一个一个全都给挖过来,绝不能便宜了那可恶的刘景升。

        曹操莫有不允啊,但是说钟元常事务繁冗,让他业余帮你干成,脱产光写经可不行。是勋心说那是肯定的,钟繇身为御史中丞,这本来是中央政府的最高监察官员,但如今朝廷权力就将近一半儿被司空府所剥夺,监察系统也职权缩水,钟繇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还等于帮曹操打工。但他剩下那些时间,这年月又没啥娱乐,估计都用来读书和练字啦。反正你是要练字的,顺便抄经,又有何不可了?

        辞别了曹操以后,是勋转脸又去拜见郑玄,郑玄说今日朝上议起此事,我举双手赞成,宏辅你能计此,善莫大焉。我的【创建和谐家园】们,不管是不是五经博士,只要你瞧着学问够的,随便用。

        是勋忙得脚不沾地,到处找人,两天以后终于在太学里主持召开了“第一届建安石经审定及抄写、镌刻大会”,与会的有郑门【创建和谐家园】郗虑、刘琰、许慈、王经、任嘏等,还有御史中丞钟繇,以及首倡其事的司空文学掾司马懿。

        对于能够参与进这么一项划时代的文化大工程里来,赴会诸人莫不深感与有荣焉,不过他们也担心,工程量那么大——想当年熹平石经就前后搞了整整六年——如今天下还不太平,朝廷的人力物力有限,没有十年之功,且完不了哪。

        是勋心说我哪有功夫在这种闲事儿上浪费整十年?我还要帮忙曹操平定天下,恢复太平盛世呢,不禁皱眉问道:“安用如此之久乎?”

        郗虑扳着手指头给他计算:“审定五经,便我等诸人,非六、七年之功不可——倘若师尊能够主持,或可简省其半——昔孝灵皇帝时刻经,所定不过今文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以及《公羊》、《论语》而已,今从我古文之学,《左氏》必不可少,‘三礼’应当并镌,或可再增《孟子》也……”

        是勋一琢磨也是,光《左传》的字数就将近《公羊》的五倍。

        “……审定之后,呈陛下御览,核准,然后付之于笔墨,请元常等大家抄写,或半年可就,其后再召名匠镌刻,即不眠不休,半月一石,恐不下百石,须费四载……”

        是勋心说这就扯淡了,天下的刻石名匠又不是光有一个,你召一个过来刻得费四年,召十个过来刻,不到半年就完工了。他自己扳着手指头算了算,不禁微笑起来:“卿等差矣,以勋计之,不必三年,此功必成。”

        众人闻言都是大惊,齐齐拱手道:“愿闻其详。”

        是勋首先说:“先定下必镌之经、传。五经自不可废,《礼》为‘三礼’之合,愚意《春秋》三传(左氏、公羊、谷梁)并列,《论语》、《孟子》之外,再加《孝经》、《尔雅》……”他这列出来的书单,就是后世所谓的儒学十三经了。

        司马懿皱眉道:“如此则工量更为浩繁……”他临时起意,跟是勋提了重镌石经的建议,没想到这位是侍中还真是够风度,不但没有隐瞒自己的先建之功,还特意从司空府里把自己也给借了来,参与此事。然而他司马仲达不出山则罢,既已出山,是打算入世做一番大事业的,怎能把大好青春都浪费在这种刀笔小事上呢?

        是勋摆摆手,示意司马懿先不要打断自己的话,然后环视众人:“卿等才学,虽堪定经,然可比宋仲子乎?可比綦毋广明乎?可比赵邠卿乎?”

        众人纷纷说道:“不及。”开玩笑,宋忠、綦毋闿和赵岐那都是当世大儒,在场的即便心里自以为学问过之,那也不敢真的说出口来啊。

        是勋就笑,说:“既然如此,则宋仲子、綦毋广明等为刘景升校定《五经章句》,赵邠卿做《孟子章句》,自可取而用之,又何劳卿等费心呢?郑师校注‘三礼’,卿等必有抄录,亦可取用啊——如此,五经既全,可先书写镌刻,以朝廷之命,多召书家、名匠,不必一年可成。即此一年,卿等再详校《春秋》三传与《论语》等传,以搜取名儒成稿为先,对照校定,有何难哉?况刻一经,即立一经,事传天下,则必有儒生持己本来献,颍子严(颍容)、谢文仪(谢改)都曾校过《左氏》,得其二本,其传自明——《左氏》其难乎?《左氏》不难也。”

      第七章、欲取先与

        古人不见得不聪明,但是眼界比较窄,思路不够宽,一说起校经,郗虑他们就光想着自己埋头干了,就压根儿没想到去抄别人的成本——自家老师的“三礼”,倒是肯定会拿来借鉴的——所以觉得工程浩繁,正所谓“皓首穷经”是也。可是是勋说了,别人都已经“皓首”完了,哪儿用得着你们再去“穷经”啊,你们做好自己的终校工作就成了嘛。

        你们又不是不吃朝廷俸禄,要靠拖长校经时间来骗公费养家……

        而且是勋所提出来的宋忠、綦毋闿、赵岐、颍容等人,也跟郑玄一样,是当世的古文大家——今文自何休以后就压根儿没有强人了——即便跟郗虑他们有分歧,派别既然相同,大致思路上是不差的,校定他们的成本,那是真正的事半而功倍。

        不过古人,尤其是士人,还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不懂得分工合作,什么事儿都按部就班,想要一步一步来。是勋说你们傻啊,把校经和刻石的时间分开来算?你们校经的时候,那没办法,工匠只好歇着(其实也有活儿,可以先采石、磨石嘛),可是工匠刻石的时候,你们就全都下班不管事儿了?咱能不能同时运作啊,你们校一经,工匠就刻一石,工匠刻一石,你们再校下一经,那进度不就快很多了吗?

        众人听了他的话,先是惊愕,既而欢喜赞叹:“宏辅真大才也。”是勋心说也就你们这票书呆子想不到,要是叫个工匠过来,肯定还能想出更多缩短工期的方法——人家要靠这个吃饭的哪。嗯,这种事儿自己也就掌个总,不可能总盯着,得找个真有统筹能力、实干能力的家伙来辅佐。当下分派任务:

        “宋仲子等所撰《五经章句》,都在内廷,劳烦鸿豫(郗虑)遣人取来。仁笃(许慈)等既为博士,即可在太学中专辟屋舍,遴选诚心正意的学生抄录多份,卿等各自校定,相互印证,吾等每十日一会,若有分歧,即可共商,商而不决,可请教郑师。威硕(刘琰)公务不繁,搜集赵邠卿《孟子章句》及他传之事,一以托之……”

        然后转向司马懿:“招募石匠,采石、磨石等事,及朝廷划拨经费之统筹,仲达大才,勋便相付。”司马懿急忙应承:“不敢,懿必殚精竭虑,为诸公筹谋之。”这伙人里面就他地位最低,年龄也最轻,这些杂务不交给他还交给谁啊,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了。而是勋事实上,是赋予了司马懿工程总管之责——把钱袋子都交给他啦。

        是勋最后转向钟繇:“校经既毕,便有劳元常的如椽巨笔。此外,勋有门客京兆韦诞,善书,又请朝廷征邯郸子叔于襄阳,皆可为元常之佐,若还有善书者,元常知之,亦可相荐。”

        说完了再次环视众人:“吾等即自《易》始,校定一经即奏呈一经,天子核批后即可书写,书写一经即镌刻一经,镌刻一经即立起一经……”话说五经那也是有次序的,今文学派按内涵的深浅,排为《诗》、《书》、《礼》、《易》、《春秋》,古文学派则按传统认为的时间顺序,排为《易》、《书》、《诗》、《礼》、《春秋》,要是光校经也就无所谓了,要分批立石碑,则非得按顺序来不可,这是个道统问题,绝不可草率马虎。

        “……五经既成,则再逐一校定诸传。天下板荡,人心离散,刻经立石有澄清人心、安定天下之效,请诸君毋得轻乎,既须仔细,也须勤勉,能早一日成功,则朝廷早一日安如磐石。余意不待三载,此功可成!”

        是勋分派好了各人的工作,然后宣布散会,遛遛跶跶地就回了家。他这就又能清闲好一阵子,起码得等太学里安排学生抄录一份宋忠他们校定好的《易经》送来,才需要装模作样去读它几天。他虽然妄图注经,抢占理论界的至高点,但自认论起寻章摘句来,肯定不是郗虑、许慈他们的对手啊,所以嘛,主要校对工作就都交给他们了,我是总编,光最后瞧一遍定稿就得。

        转瞬便是正旦,然后迎来了建安三年的初春。这天是勋派人往许耽府上递了书信,请他翌日“携夫人”同来赴宴。一般情况下,两人交情不深,是没道理连妻子一起请的,但是勋特意说明了:“为酬前日尊夫人亲为做宴也。”他一方面贼心不死,想再见见甘氏,另方面也希望这难得碰见的会炒菜的“师傅”,也品尝一下自家“发明”的新式炒菜。

        许耽毫不推拒,欣然携甘氏而来,为了表示礼貌,是勋也把自家妻子请出来与许氏夫妇相见了,并席而食。菜端上来,第一味是素炒芦菔(萝卜)丝,第二味是笋干炒腊肉,第三味是葱炒鸡蛋,第四味是姜葱爆羊肉,第五味是红烧干鲍,一大盆“腌笃鲜”。当下吃得许耽这大老粗是满嘴流油,赞不绝口啊。

        是勋就问甘氏:“此皆昔日先妣曾烹炒者也,勋亦略加生发,夫人以为如何啊?”甘氏答道:“妾不知炒之一法,竟可施于如此繁多的材料,令慈真巧手者也。前日仅为一道炒蒉享君,而君百倍还报,愚夫妇实不敢当。”说着话,微微地抿嘴一笑。

        就这一笑,看得是勋是魂飞天外,好不容易才收束住心猿意马,急忙摇头:“若无贤夫妇所赠豆油,勋安能为此?”许耽接口道:“不过一些豆油而已,侍中若有所需,耽将按月相供。”

        是勋趁机就问啦:“勋有二事相请,不知肯俯允否?”许耽说你讲吧,只要我拿得出的,无有不允啊。是勋心说你倒是大方,不知道究竟想求我点儿啥了,今天可不能再因为美色、佳肴而迷迷糊糊的,一定要探问个明白,于是答道:“其一,未知榨油之术,可能相传否?若得相传时,亦不须总烦劳将军相赠豆油了。”

        许耽说这个简单,也不是啥不传之秘,我送一个会榨油的工人给你就得。是勋大喜,接着又求告道:“尊夫人善炒者也,勋意内子前往府上,向尊夫人求教一二,可乎?”许耽笑道:“此易事尔,耽必扫榻而迎尊夫人。”

        是勋听了这话就是一愣,随即在心中骂道:大老粗就是大老粗,还学人用成语,如此不伦不类——你扫榻相迎我老婆?你究竟想做些啥了?!

        瞧许耽的眼神,就不似有心之失,他也只好暂忍闲气,含糊了过去。等把许氏夫妇送走以后,曹淼就斜着眼睛问他:“夫君在筵间不时觑看许夫人,何故也?”

        是勋心中暗惊,这女人的直觉还真是敏锐啊,赶紧撇清:“安有此事,汝误看了。”曹淼撇撇嘴,轻轻冷笑道:“许夫人甚美,据闻前在徐州,又与夫君曾有一面之缘。若非先已聘妾,想必要向故陶牧相要许夫人了?且老实言,可曾有此心否?”

        是勋指天划地地发誓说绝无此心——他说的倒也是老实话,遇见甘氏那时候,他一门心思都在琢磨怎么度过陶谦遇刺的危机,怎么把徐州顺利绑上兖州的战车,自己确实目眩于甘氏的美色,可根本就没时间琢磨把她弄到手的问题啊。等自己正经开始琢磨吧,那可恶的陶商,又自作主张把她嫁给许耽了……

        曹淼将信将疑,只得暂且作罢,可是随即又皱眉道:“妾又不能烹煮,如何去向许夫人求教?夫君便如此希望贱妾学会厨中之事么?”是勋说我只是喜欢吃甘氏做的炒菜,可人家好歹是将军夫人,总不能光派个厨子过去跟她学吧?你作为我的代表,带上几名婢女和厨子前去便是,主要让他们学,你在旁边督着就成。

        糊弄走了老婆,是勋返回书房——如今的宅院虽大,仆役也多,人来人往的,他就觉得还不如前一世那五环外四十多平的二室一厅来得清静,更感觉是个人的天地,而不是公共场所,所以有事儿没事儿,不管是真读书是假读书,总喜欢躲进书房里去。是勋的书房,仆役非得传唤是不能擅入的,就连曹淼也必须在外请问,老公允许了才能进来。

        是勋仰躺在靠背椅上,略微整理一下思路。刚才在宴会上跟许耽闲聊、套话,终于明白这家伙的意思了。许耽本丹扬山民,陶谦募兵的时候加入,因其孔武有力,又有一定的领导天分,所以很快受到提拔。徐州丹扬兵原本的将领,死的死,走的走,还有两三个曾经欲叛陶谦而被铲除,最终这根底浅薄的许耽反倒上了位,短短五年间,即成为丹扬督,被陶谦封为中郎将。

        许耽精弓马、善搏杀、贪逸乐、好女色,原本在徐州,他除了陶谦谁的面子也不卖,连曹宏兄弟和麋竺兄弟都无法制约,还必须卑辞讨好,厚礼拉拢。陶谦死后,他对陶商的态度也颇为傲慢,因此陶商才会为了笼络他,把表妹甘氏嫁之为妻。

        但是这回曹操把他诓到许都,剥夺了他麾下的兵马,光封了个“宁淮将军”的空头衔。虽说俸禄优厚、供养不缺,但许下本多【创建和谐家园】,没多少人把这么个杂号将军放在眼里,况且还是不读书的大老粗。许耽甚为憋闷,就希望可以通过走是勋的路子,请曹操放自己到外郡去——哪怕不回徐州,不带丹扬兵呢,只要能够分块小地方称王称霸就成。

        看起来,这位许将军入都才仅数月,原本骄傲的性子就给磨得相当圆滑啦——或许他天性本就如此,要不然也不会讨得陶谦的欢心,只是因为当年有陶谦撑腰,有丹扬兵做后盾,才变得飞扬跋扈起来——对是勋极尽讨好之能事,头回见面,就把老婆都派出来给做菜……

      第八章、囊中羞涩

        许耽想要跟是勋搞好关系,请是勋在曹操面前进言,放他离开许多——都中实在是太无趣也太憋闷了。是勋一想也是,许将军在许都也没什么熟人,就光跟自己有这么一面之缘而已,而自己又恰好在曹操面前递得上话,他不来找自己,还能去找谁呢?

        惜乎哉,是勋心说,我是一个有节操的人,要不然就直接让你把老婆献上来了。不过话说,甘氏为其正妻,许耽再怎么利欲熏心,也不会出卖老婆的——卖给曹操都不成——否则他还有脸做人吗?而且我这里也还有位正妻拦路呢,她连小罗莉管巳都只勉强相容,更何况如此天仙样貌的甘氏呢?

        那么,自己要不要帮许耽说话呢?要不要劝曹操把他放到外郡去领兵呢?倘若真能得到甘氏,倒也未尝不可……可是光叫老婆给做顿饭,外加送两桶豆油,就想劳动某的唇舌,这未免太小觑我是宏辅了吧!况且,曹操诓你进京,就是对你不放心,你不老老实实在许都呆个三年五载的,就完全没有外放的可能啊。

        一口回绝他吗?也不好,如此一来,便再无得见甘氏的机会了。嗯,还是暂且虚与委蛇,巧舌敷衍吧。

        是、许两家,就此经常来往走动,是勋总是对许耽说,若欲司空外放卿,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你取得他的信任;二,地方上有合适的位置。想要取得司空的信任,必须隔断与陶氏和徐州的一切联系,并请司空将陶商也征召入京;至于地方上合适的位置,如今天下未定,正丈夫用武之时,最多半年,必所其处。等这两个条件圆满了,我定向司空进言,许卿率师出征,或讨伐叛逆,或镇定地方,那时候,则如“龙归大海,鸟翔高天”也。

        正月下旬,郗虑派人送来了刚订正好的荆襄本《易经》,请他最后校阅,然后上呈天子。并且,韦诞和戚喜也从城外归来,禀报是勋,说已经择定了三处临水的田地,可以建盖造纸作坊,只是——“地价甚贵,恐难以购取。”

        是勋虽有刘表所赠祖道的黄金,但为了购买都外田产、庄院,已经都花得差不多了,虽得封侯,有两百户的食禄,但这还没拿到第一年的收成呢,业大家也大,手头就挺拮据。他仔细检查、核算了一番鱼他呈上来的账目,扣掉其后半年多所需的花费,也就剩下不到五千钱,以韦诞他们报上来的地价,顶多购买半亩水田——那就没钱盖作坊了呀!

        是勋垂首沉思,是不是找个机会暗示许耽,让他买了地来献给自己呢?终究你不过送点儿豆油,相赠一名榨油匠人,就想让我跟曹操面前给你说好话,未免太廉价了一点儿吧。再转念一想,这事最好还是跟曹操商量为好,况且虽说造纸就目前而言,还是私事,但造纸坊真要盖起来了,自己希望规模越大越佳,要是不先通知曹操,恐怕会起什么误会。

        因而这日早膳过后,他便又来到司空府中,还随身携带了从关中带回来的两打楮纸和一块韦诞所制新墨。先呈上楮纸和墨,曹操试用了,连声赞叹,是勋趁机就说啦:“若以纸代简牍,轻便而易携,又无绢帛之贵价。然许下爱用者寥寥?何也?”

        曹操笑道:“此贱物也。时人好用贵物,追慕奢靡,故如宏辅这般爱纸者寡矣。”是勋说主公崇尚俭约,不如以身作则,日常公文都用纸张,想来很快便会蔚然成风的。曹操一皱眉头:“亦须纸足方可……便此数十张,能敷几日所用?”

        是勋正想顺着这话头往下说,我已经找到了能够造纸的匠人,您给拨点钱,我盖起作坊来,每日产纸,就基本上足够各府衙官廨公务所用了。可谁想到才略一停顿,曹操的脑筋转得快,早就放下纸,又提起了别的问题:“闻卿近日与宁淮将军过往甚密,有诸?”

        是勋闻言就是一惊,心说果然什么都逃不过您曹老大的法眼啊。象曹操这种人,最忌讳手下人拉帮结派,自己一向挺警醒的,虽然不象贾诩那样“阖门自守,退无私交”,不象徐晃那样“不广交援”,但尽量跟所有同僚都保持相等距离,与太史慈等好友、与孔融等故交,以及跟旁的人往来,次数尽量平均分配。只是最近因为许耽上赶着套近乎,更为了甘氏和炒菜,确实跟那家走动得太勤了一些……不会因此启了曹操的疑窦吧?

        自己该怎么跟曹操解释呢?说实话?说甘氏甚美,故而自己多往他家跑了几趟?那可不成,曹操是最爱【创建和谐家园】的,想原本的历史上,关羽跟他求秦宜禄妻杜夫人,他就先去瞧了一眼,从而横刀夺了爱。我要是一提甘氏,他会不会抢先把甘氏给弄到手啊!

        嗯,虽说曹操目前办事也还有其下限,虽然喜欢【创建和谐家园】,抢到手的不是寡妇,就是弃妇,就不跟《水浒传》里高衙内似的,我管你老公在不在身边儿呢,看见俊的咱就抢。然甘氏的美貌,却又非秦宜禄妻可比,这个险还是不冒为好。倒不是啥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让曹操得到,而是真要被曹操硬插手坏了婚姻,甘氏未免太过可怜了……

        那么跟曹操说,我是喜欢吃炒菜,才去找许耽的?这个理由不充分,就怕曹操不信——终究曹操是不喜口腹之欲的,他就理解不了自己对炒菜的渴望。

        当下脑筋一转,急忙躬身道:“有,正要禀报主公此事。许耽出身低微,又罢了兵权,久居许下,为人所轻,故频繁来求勋,欲勋在主公前进言,放其出外也。勋不敢受其重贿,唯取一奴而已……”

        严格点儿说起来,被白送一名奴仆,那也是受了贿了,但也可以解释成只是士人之间普通的礼尚往来,相信就这么点小事儿,曹操不会太在意。是勋心说好险,我还曾经动过念头,想许耽帮忙买下城外适合盖建造纸作坊的田地呢,真要他白送我那么几亩、十几亩好田,那就满身是嘴也说不清啦。

        这要搁在二、三十年前,或者搁在今天的别的势力当中,其实也不算什么事儿,但问题曹操是主张严明法纪、清廉政治的,是勋又是他的爱将和亲眷,怎么能够容许领头破坏他的治政方针呢?

        就听曹操沉声问道:“都是许耽来寻卿,卿未尝去寻许耽么?”是勋就觉得后背上冒出一股凉气,急忙答道:“勋亦多次往许耽府上赴宴,亦曾邀其前来家中,用意有二:其一,为贪口腹之欲也,许家烹饪甚良,为此勋亦遣妻往其府上求教;其二,为探问徐州之情也,昔日勋将徐州双手奉于主公,然近闻陶孟章似生异心,故就许耽而查问之,以免生患……”

        听到相关徐州,曹操不禁来了兴趣,问他:“所得如何?”是勋随口编造道:“孟章继其父业,故欲长牧徐州,然其无乃父之能,不为大患。虽然,为免龃龉,致伤主公之明,还是召其入朝为好。”

        曹操微微皱眉,追问道:“吾亦闻陶孟章与青州似有勾连,有诸?”是勋听了这话就吓一大跳,急忙说:“即有此事,许耽粗疏,却未必得知,勋亦未有所闻耳。”

        就这么一打岔,是勋满心的忐忑,也再没机会跟曹操提拨款建造纸作坊的事儿了,又闲话几句就匆匆告辞出来。回家的路上他就想啊,到此为止吧,还是赶紧断绝了跟许耽的来往为好——反正榨油工匠咱也弄到手了……只可惜了,恐怕再也难以见到甘氏。

        茫茫然返回家中,却不见曹淼出迎,进内室相见之下,却见媳妇儿满脸的怒容,紧攥着两个拳头绕室徘徊。是勋心说怎么了,我又怎么得罪你了?还是你又听到了什么谣言,又怀疑我瞧上了谁家的女子?赶紧定一定神,开口询问,就听曹淼恨声道:“许耽无礼!”

        是勋闻言大惊,心说今儿老婆去他府上学做菜,难道被许耽给调戏了不成?确实听说那家伙挺好色的,可我这媳妇儿按照现在的审美标准,就不是什么大美人儿啊。别说许耽正有求于自己呢,就算他无欲无求,我终究是二千石【创建和谐家园】,这又是在许都,他疯了心啦,怎么敢如此肆意妄为?追问之下,才知道满不是那么回事儿。

        原来曹淼虽说跑许府上去学做菜,但她根本毫无烹饪的基础知识,顶多也就知道炖肉下锅后需要放盐而已,所以按照是勋所说,只是让厨子和侍女去学,自己闲在一旁跟甘氏聊天。去了几回以后,这两位夫人因为年龄相仿,都曾经在徐州久居,加上女人八卦的天性,就逐渐的越聊越欢,终于无话不谈了。

        从前几次学菜回来,曹淼也跟是勋提起过,许耽好色,家中侍女无不上手,甘氏虽美,却因不堪与他女共同承欢,多次与许耽争吵,夫妻二人的关系一日冷过一日。

        是勋当时就想啊,竟然想把老婆和小妾一起扯过来玩3P,许将军你真好胃口……果然是鲜花插牛粪,甘氏也未免太过可怜了。但这终究是别人的家事,自己不好多说什么,他也关照曹淼,说这种事儿你听听就罢,别跟人家夫妻之间瞎掺和。谁想到这一天,曹淼终于瞧不过去,还动了手了……

      第九章、家事难断

        这天是勋是跟妻子曹淼同时出的门,一个去司空府上拜谒曹操,一个去许耽府上装模作样学做菜。

        曹淼自偏门进入许府,甘氏急忙出迎——主妇们常来常往,也不必要特地去跟男主人打什么招呼——领她去了厨房。等安排好厨子、侍女学菜,曹淼便跟甘氏二人在院中铺了张席子,相对坐着嗑些瓜子,聊些八卦。

        既然是是家的厨子、侍女来学菜,而不是是夫人亲自动手,堂堂许夫人也不必要亲历亲为,基本上也都是分派会做炒菜的婢女传授技艺。

        这女人一闲下来,八卦得就非常起劲。曹淼听从丈夫的嘱咐,也不再探问许家家事,甘氏这一日也不主动诉苦,只是谈些徐州故乡的风物,以及相熟的几家夫人、小姐而已。聊着聊着,一大盘瓜子就被她们给嗑完了,但奇怪的是,竟然连水都还没有送上来。

        甘氏心中不快,就起身进厨房去询问,一名婢女赶忙回禀道:“贵客驾临,缸中的陈水不可款待,夫人适才吩咐,要往前院井中去取新水来煮,但那冯氏去得久了,却不见提水返回,不识何故。”

        甘氏说那你还愣在这儿干嘛,赶紧去瞧一瞧,催一催啊。婢女领命去了,时候不大,通红着双颊,空手返回来。甘氏询问缘故,她结结巴巴地说:“是、是主人在井台边扯着冯氏,做、做……那个……”

        甘氏闻言,不禁又羞又恼,恨声道:“光天白日,又不在屋中,如何能……况那冯氏本是有丈夫的……可还有谁瞧见了么?”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17: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