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管巳回答说:“当然是跟着我爹啊,我们父女俩再也不分开了。”是勋轻轻咳嗽一声:“你爹……你爹以后会跟着我。”“爹跟我说了,”管巳茫然地望着他,“所以我还是跟着我爹啊。”
你跟着你爹,你爹跟着我,那么你当然也要跟着我啦——好吧,这么简单的逻辑你怎么就算不过来呢?好吧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该怎么开口跟你说呢?是勋愣愣地盯着小罗莉那对略有些浑浊的瞳仁,内心翻江倒海,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告白才是——昨晚你跟人老爹不是说得挺溜的嘛,怎么在姑娘面前就说不出话来啦?管亥也是的,这年月不讲究自由恋爱啊,你老爹干嘛不肯作主?他要肯作主我就省事儿多了!
他望着管巳,管巳也望着他,两人大眼小眼地对瞪了好半天。最终还是是勋下定了决心——老子好歹是两千年以后穿过来的唉,告白的桥段影视剧里还见得少吗?说就说了,有啥可怕?她要是敢给我发“好人卡”,我就骗她说你爹已经答应过了!
于是他抬起手来,抚着自己的肩膀:“这里,你曾经插过我一箭。”又摸摸大腿:“还有这里。”管巳噘起了小嘴:“对不住……”“你要负责,”是勋俯下身来,靠近管巳:“你【创建和谐家园】两箭也就算了,可是这两箭,就把你一直留在了我的心里。你要负责……你得一直留在我的身边才对,要不然我会心痛……”
管巳瞪大了眼睛,愣愣地看着她。是勋在心里不住地催促:快表态啊,快表态啊,我话说得够明白的了吧?答应不答应的你赶紧给我个回话啊!
过了好一会儿,似乎两抹红晕飞上了管巳的面颊——天色太暗,也说不定是是勋的心理作用——她嗫嚅着说道:“那天、那天、那天……”声音越来越低。是勋赶紧把耳朵凑过去:“那天怎么了?”
“那天,我……我看到了你的光【创建和谐家园】……”管巳说着话,小脑袋“出溜”一下就缩进被窝里去了。是勋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大喜,一拍自己的大腿,高声道:“所以你要负责到底!”
【精卫衔微木之卷二终】
高邑成秽墟之卷三
第一章、祸起萧墙
当曹操在济北收降了百万青州黄巾的时候,袁绍还在跟公孙瓒鏖战,其子袁谭与公孙瓒的部将田楷、单经、刘备等人,从初平二年的冬季一直厮杀到初平四年,将近两年的时候,袁家终于彻底夺取了原本作为缓冲地带的青州,据说“州境被掠一空,野无青草”。
其间公孙瓒的主力在界桥战败以后,又曾再度南下冀州,但结果还是铩羽而归,他掉过头来就攻杀了幽州牧刘虞。而袁绍趁着幽州的动乱,血腥镇压了黑山黄巾于毒等部,又与从长安逃出来的吕布联合,攻打张燕,将势力伸入并州。
按照原本的历史,这段时间里曹操都在兖州消化百万青州黄巾,但是效果很不明显。初平三年年底,袁术被刘表断了粮,被迫引军东进,侵入陈留,结果被曹操击败。曹操随即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攻打徐州(还有一说,一伐徐州是在曹嵩遇害之前),就有一个很大原因是粮草不济,要跑才刚丰收的徐州去抢粮。
但是因为是勋这只小蝴蝶的横空出世,徐、兖两州的历史被彻底改变了。且说李乾奉命出使徐州,因为打通了曹宏和陈登的门路,所以一路是畅行无阻。曹宏还劝陶谦,说我军占着华、费和任城,徒耗钱粮,不如卖曹操一个面子,全都撤回来算了——他是陶谦面前第一宠臣,他说的话比陈登还管用哪,陶谦当即应允,下令两军都撤出兖州,曹豹返回郯城,臧霸等将则北上莒县一带,防止青州的战乱蔓延到徐州来。
至于曹操要求的物资,陶谦大笔一挥,送上粮食一百万斛,并借给耕牛四百头——耕牛太宝贵了,这个舍不得白送。
陶恭祖已经老了,只想安安稳稳地在刺史任上做到死,然后把大位顺顺当当地交到儿子手上。可是交给陶商还是陶应呢?他却总也拿不定主意,眼见得麋竺支持陶商,曹宏支持陶应,见天儿的在他面前争论,搞得他头疼脑热的。但其实这是麋、曹两家商量好了,演的一出戏,把老头子的精力耗费在挑儿子上,总比耗费在培养儿子上要强。
但是随即就有喜讯传来。因为徐州去年丰收,陶谦就给屯驻雒阳的河南尹朱儁运送了不少物资,增援了三千兵马,还表朱儁为行车骑将军。他的本意是想靠朱儁来牵制长安的李傕、郭汜,可是想不到李、郭用了贾诩之策,召朱儁去长安觐见,那个愚忠的家伙竟然就真的听命了。不过朱儁还朝以后,李、郭为了安抚陶谦,让朝廷下诏加封陶谦为徐州牧。老头子这个高兴啊,下令郯城之内家家挂彩,户户摆宴,大庆五日。
那边曹操接到了徐州送来的物资,又听说曹豹等人已经主动撤兵了,真是喜不自胜。如此一来,任峻负责的屯田大计便可以全面上马,曹操还特意调来东阿令枣祗做他的副手——这点竟然奇异地跟原本的历史完全一样。
然而蝴蝶的翅膀终究只是在兖、徐两州扇动,还没有波及到别的州郡,于是刘表按照原定计划卡断了袁术的粮食补给,袁术被迫挥师北进,侵入陈留,结果被曹军一战而败,南退到了寿春。曹操并趁此机会全面杀入豫州,很快便将大半个豫州都收入掌控当中。
初平四年秋季,屯田初见成效,迎来了第一次大丰收,就此曹操兵精粮足,开始了全面的对外扩张——这回不再是按照原本的历史去伐徐州、打陶谦了,而是要往死里揍袁术。因为比起原本的历史来,在这条时间线上,曹操对袁术的痛恨更要猛增个好几百倍。
曹军六万,有一半是青州兵,此外陶谦也派了别部司马吕由率五千军前来相助,袁术军五万余,双方在汝南的汝阴、慎县一带交上了锋。一开始曹操进展挺顺利,连胜好几仗,但随即袁术就联合了汝南、颍川的黄巾渠帅何仪、何曼、刘辟、黄邵、共都等人,从侧翼夹攻曹军。这些黄巾帅各有部众数万,虽然多为老弱妇孺,真正能战的也就几千,但加起来也上了两万,况且还熟悉地理,实在很难对付。于是曹操被迫派曹仁、曹洪、乐进等将率三万兵马前往征剿,因而正面对袁的兵力就不足了,被迫停下脚步,双方隔着颖水对峙。
¡¡¡¡ÕâÒ»ÌìµÄ»Æ»èʱ·Ö£¬²Ü²ÙºÍ±íµÜÏĺîªÑ²Óª¹éÀ´£¬ÔÚ´óÕÊǰ˦ïëÏÂÂí¡£Ïĺ»½û¸Ð̾һÉù£º¡°Ã»Ïëµ½ÕâÂíï뻹ͦºÃʹ¡£¡±²Ü²ÙµãµãÍ·£¬ÌáÆð×Ô¼º×øÆïÒ»²àµÄľïëÀ´ÇÆÁËÒ»ÑÛ£º¡°¼ûµ½´Ëï룬±ã²»ÓɵÃÎÒÏëÆðºê¸¨À´ÁË¡£¡±
那还是是勋才刚投到曹操麾下不久后的事情,某次两人并骑而出鄄城办事,跨上马背,走出去没几步,曹操就发现了对方脚踩的那新鲜玩意儿,不禁抬起马鞭来一指:“宏辅,此是何物啊?”
¡¡¡¡ÊÇÑ«½âÊÍÂíïë¶¼½âÊÍÆ£ÁË£¬Ò²²»»Ø´ð£¬Ö»ÊÇË«ÍÈÓÃÁ¦£¬²ÈïëÕ¾Æð£¬²¢ÇÒ×óÓÒŤ¶¯ÁËÒ»ÏÂÑüÖ«¡£²Ü²ÙµÄÃзìÑÛ¶ùÁ¢Ê±ÓֵɵÃðÆðȵ°Ò»°ã´ó£¬¡°à²¡±µÄÒ»Éù·ÉÔ¾ÏÂÂí£¬ÅܹýÈ¥¾ÍÒª°âÆðÂíïëÀ´ÇÆ¡£µ¹ÏŵÃÊÇѫһ¸öôóôò£¬¸Ï½ô³é½ÅÀëï룬´Ò´ÒææµØÏÂÁ˵ء£²Ü²Ù°ÑÂíïë·À´¸²È¥µØÇÆÁËÀϰëÌ죬×ó±ßÇÆÍêÓÖÇÆÓұߣ¬ÍêÁË»¹ÓÃÂí±ÞÇÃÒ»Ç㬡°RR¡±×÷Ï죺¡°ÌúµÄ£¿Õâ¿ÉÌ«ÃÒ·ÑÁË¡£ÓÃľͷ×öÐв»ÐУ¿¡±
是勋回答说:“可能不耐用,功效是不会两样的。”曹操抬起头来琢磨了一下:“找结实点儿的木头,再刷上漆,应该能行——我军的骑士,全都要配上这、这……”是勋接口道:“马镫。”他心说貌似三韩和日本古代的马镫,就是木头涂漆的,应该也都能用吧。
“对,马镫,”曹操扬鞭一指,“那便都交给宏辅你了。”——这是是勋接到的第一桩重要任务。
如今再想起这件事来,曹操不禁手扳着马镫,微笑起来。但是随即他又长叹一声,转过头去问夏侯惇:“可惜志才啊,天不假年。志才过世以后,我就一直在想,你说让宏辅来接他的位置,行不行?”
夏侯惇皱了一下眉头:“宏辅才能是有啊,就是太年轻了——我倒觉得荀文若推荐的那个郭……郭嘉,可能更合适一点儿。”
“年轻又怎么了?想当年我做雒阳北部尉的时候,那才多大?再说郭奉孝也比是宏辅大不了几岁。”曹操说完这句话,突然思路又瞬间漂移,一边放下马镫,和夏侯惇并排进入大帐,一边朝东边努努嘴,问:“你去那边儿瞧过了没有?”夏侯惇点点头。曹操问:“怎么样?”
夏侯惇撇一撇嘴:“不怎么样,凑数的货色。要说徐州,陶谦身边那几千丹扬兵是很厉害啦,其次要算臧霸的亲卫,其他的么,嘿嘿嘿~~”
曹操来到大帐正中坐下,“呵呵”笑道:“丹扬兵?那是陶谦用来保命的,怎么会派出来帮咱们。还记得咱们当年在荥阳汜水吃了败仗,去丹扬募兵……”
话还没说完,就听帐外有人禀报:“梁国有急使前来。”
“急使?”曹操和夏侯惇对望一眼,一摆手,“让他进来。”随即帐帘一挑,一名小军官满身都是尘土,快步奔进,单膝跪倒,呈上一份木牍。夏侯惇接过木牍,递给曹操,曹操一边解绳子,一边问:“汝梁国境内,能有何急务?难道是起了民变吗?”
小军官气喘吁吁地回复:“禀将军,前数日……成阳令押运粮草入我国内,在卢门亭附近遭遇袁氏的游军,粮草尽被焚毁……”
曹操大惊,“刷”地就站起身来,高声问道:“袁氏游军到了梁国……成阳令如何了?”小军官回答说:“恐怕已经殁于乱军之中了。”
“啊呀!”曹操大叫一声,颓然而倒,“哀哉宏辅,痛哉宏辅!”
夏侯惇赶紧扑过去扶住他:“主公勿悲,是宏辅虽是文吏,弓马颇熟,亦非早夭之相,未必便会罹难。不如我即刻率军前往梁国,歼灭那袁氏的游军,寻得宏辅归来……”
“你……”曹操愣了一下,但随即便宁定了心神,“你不要去,让妙才去,他行军快……”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转过头去问那小军官,“袁氏游军有多少人?何人统领?”小军官禀报:“三到五百,都是骑兵,未张旗号,不知何人为将。”曹操立刻朝帐外唤道:“唤妙才来,要他率七百骑兵前往征剿!”
话音才落,就听得帐外传来一片喧哗之声,随即帐帘再挑,一将未得通传便疾冲而入。曹操和夏侯惇都是大吃一惊,两人不约而同地就都把手按到腰悬的刀柄上了。却见此人进帐后便即跪倒,高呼:“主公,大事不好了!”
曹操细细一瞧,原来是李乾之子李整,忙问:“琇成,你如何来了?何事不好?”
¡¡¡¡ÀîÕû¾ª»ÌµØÙ÷±¨µÀ£º¡°ÄÇÕÅåã¡¢³Â¹¬¡¢Ðíãá¡¢Íõ¿¬µÈÈË£¬ÅÑÓÂÀ²¼ÈëÙð£¬ËµÒª´úÖ÷¹«ÎªÙðÖÝ´ÌÊ·¡£ÙðÖÝ¿¤ÏØ£¬³ýÛ²¡¢·¶¶þ³ÇÍ⣬¶¼ÒÑÂ½Ðøµ¹¸ê£¬Èç½ñ¾¡Êý¹éÁËÂÀ²¼ÁË£¡¡±
“啊呀!”曹操大叫一声,往后便倒……
µÚ¶þÕ¡¢·É¹êÎèÉß
吕布入兖是在初平四年的十月份,距离曹操在济北国内收降百万青州黄巾的初平三年冬十一月,相隔将近一年的时光。当初曹操采纳是勋的建议,打算派遣任峻组织那些降人屯田,但却只能来年也即初平四年的开春再动手了,而且还必须先得等徐州送来种子和耕牛。于是留下五千兵马继续监视、看押那些降人,自己率领余部退往鄄城。
即便天天喝稀粥,要养活这百万降人一冬,那开销也是非常之大的,当然不可能让他们白吃饭。于是曹操一回到鄄城,就跟才从东武阳赶过来的陈宫、荀彧商量,找了很多活儿给那些人干——比方说挑选精壮训练,比方说征发男丁去修补城墙,或者趁着土地还没冻硬开挖一些水渠,再比方说组织妇女纺织、裁衣,等等。
而是勋在蛇丘县呆了整整四天,一直等到管巳基本恢复健康了,才带着她前往鄄城去跟曹操会合。他从徐州带来的那些兵丁,早就在张闿的率领下原路返回了,如今跟在身边的都是曹军,于是分出一小队曹军,保护同时监视着管亥,回到黄巾营地去帮他挑人。
管亥并不清楚是勋要做些什么,因此除了他指名的前千乘行商鱼他,以及一个名叫谢徵的烧炼士以外,光挑了两个木匠、一个石匠、一个皮匠,全都是单身,还挑了两个会织布做衣的寡妇。是勋见到以后,多少有点儿哭笑不得——你以为我真是为了起庄院在找仆佣吗?他问管亥:“没有铁匠?”管亥摇头:“但凡会一点儿打铁手艺的,都被曹兵带走了。”
是勋一想,是这个道理,想打仗就得造兵器,要造兵器自然铁匠多多益善,曹操抢先下手把会打铁的全都掳走,那也在情理当中。再问管亥:“就没人会造纸?”管亥有点儿茫然地摇摇头,说虽然不明白你点名要会造纸的干嘛,难道想要画符,但我也给你认真地问了、找了,咱那边儿真没这号人。
是勋暗中叹息一声,只得暂且作罢。
自从他穿越到了这个时代以来,就基本上没有见过几张纸。官署之间的公文往来、士大夫家庭的日常使用,也包括各类藏书,基本上还是用的竹简或者木牍,偶尔也有素帛。简、牍太沉,用起来不方便,而素帛价格太贵,不是一般人家使起的,就连朝廷政令都很少使用——纸呢?不是说蔡伦就已经发明纸了吗?就算工艺不过关,流传面不广,自己在乐浪完全见不着犹有可说,为啥在关东也没瞧见过多少张啊?
是勋本来想找几个会造纸的工匠,圈起来好好搞一搞研发,研究出几种质量好、便于书写的纸来批量生产的,可惜计划一下子就被从根儿上断掉了。
还是后来偶尔问起曹操来,他才明白其中的缘由。
那回曹操听是勋提到纸,就从自己书架上翻啊翻的老半天,才从一堆牍片当中翻出薄薄的一摞来,估计不超过两打,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他向是勋展示,说:“纸好啊,比帛廉价,又比简牍轻便。但是很可惜的,原本的造纸作坊都在两京附近,还有益州,但因董卓之乱,东西隔绝,咱们就很少能搞得到啦。”
是勋追问道:“难道关东就没有纸吗?”
曹操想了一想,回答说:“孝灵皇帝之时,东莱左伯能造好纸,可惜失传了……听闻会稽山阴有剡溪纸,可惜没有见过。”
是勋建议曹操派人潜入河南、关中,或者渡江去会稽,找一些造纸匠回来,大力发展造纸业。曹操笑一笑:“如今州中事务繁冗,又兼外敌觊觎,造纸并非急务。宏辅想要用纸,等我去跟文若商量一下,据说他那里还存有十几张空白的。”是勋心说就十几张纸有屁用啊,只好悻悻然地辞别了出来。
不过再后来偶尔跟那名烧炼士谢徵闲聊,倒是有了意外的收获。据谢徵说,他们教中其实经常用到纸,用来画上符、烧成灰,和水饮下,可治各类急症。虽然画符的纸又黄又糙,质量很次,而且一般也就手掌见方大小,但好歹也是纸不是么?是勋追问他那些纸是从哪儿来的,他是否认识会造纸的匠人,谢徵想了一想:“来源小人也不清楚,至于匠人……小人可以去找过往的同伴打听打听……”是勋赶紧伸手一拦,且住!他心说你要是冒冒然再去跟那些黄巾同伴联络,被曹操的人打探到了,会怎么想?可别连累了我呀。这事儿暂且放下,咱们等个一年半载的,等风声缓一点儿了再说吧。
谢徵一开始真以为是勋要找他炼丹,还连声致歉,说自己修行不足,还在摸索阶段,三五年内是别想能炼出强身健体的丹药来的啊,更别说长生不老之丹了。是勋拍拍他的肩膀:“我找你来不是为了炼丹啊,是为了研究火药啊。”
谢徵一脸的茫然。是勋心想对于一件这时代压根儿就没发明出来的东西,要想解释清楚了,倒真不是桩容易的事情。于是他干脆先摆出了用途:“你知道战阵之上,常用火攻,要是有一种矿药可以剧烈燃烧,甚至于爆炸……”谢徵问啥是爆炸了?是勋只好比个手势,再模仿一下声音:“嘭!就这样伴随着剧烈的火光、浓烟,还有惊雷般震响……”
¡¡¡¡Ð»áç»ÐÈ»´óÎò£¬¿ª¿ÚµÀ£º¡°·É¹êÎèÉߣ¬Óú¼û¹ÔÕÅ£¡¡±¿ÉÕâ»ØÂÖµ½ÊÇÑ«ÃÔºýÁË£º¡°Äã˵µÄÕâÊÇɶѽ£¿¡±
谢徵解释说,这是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上的话,说“若药物非种,各类不同,分剂参差,失其纪纲”,也就是说炼丹的时候用错了药,君臣佐使不对,就会导致“飞龟舞蛇,愈见乖张”——这里“龟”是指浓烟,“蛇”是指火苗,浓烟滚滚,火苗乱蹿,应该就是是勋所说的“爆炸”了。
是勋连连点头,问他怎么样才能导致爆炸呢?谢徵低头沉吟了一会儿,回复道:“小人隐约记得先辈的记录中有写,把雄黄与硝石并融于水,可以避免爆炸,想必不用水炼,而用火炼,应该就会发生爆炸的吧?”是勋摇头:“不是雄黄,应该是硫磺。我记得是把硫磺、硝石和木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研磨成粉,就可以制成火药了。”
他这是想做黑火药,要谢徵去好好试验一番。谢徵面露为难之色,说这事儿太危险啊,那可是会伤人甚至死人的呀?是勋冷笑着一呲牙:“我只需禀报曹公,说你仍在传布邪教,你认为他将会如何处置?是帮我做实验危险啊,还是违逆我的意思危险啊?”
谢徵吓得打了个哆嗦,只好应承下来,但是说手头材料不够——木炭好说,随时可以伐木烧制,但硝石和硫磺就得找地方去现掘了。是勋想了想,说不必那么麻烦,这类矿物又不罕见,鄄城里应该能找得到,反正咱们只是先做实验,用量也不必大啊。
过了几天,他趁入城当值的机会,跟荀彧探问了一下,荀彧说“有~”——原来这年月,硫磺和硝石都是中药材,大夫经常拿来治病。于是各讨得了两三斤,转头就在庄院外半里地的山坳里盖建了一座小小的院落,作为谢徵的居处和实验基地。
是的,是勋这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庄院。在他抵达鄄城,正式加入了曹操阵营以后,曹操就遵照此前的承诺,赏赐给他两百亩田地、一座小小的庄院,以及粟八十斛、绸缎百匹——曹操本人虽然生活俭朴,但是并不吝惜于赏赐臣下,只要对方确实有用,更别说是勋还曾经救过他老子和兄弟的性命呢。
是勋很快就带着管亥等人搬进了庄院,此外他在鄄城内还有一所不大的宅第。那个千乘的行商鱼他暂充了管家兼账房;木匠开始打造家具;皮匠开始糅皮,打算给是勋做两双皮靴和一条皮裤;那俩寡妇开始织布裁衣。是勋对寡妇们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是画下图样,要她们先缝出几条丝绸的平角【创建和谐家园】来。终于有【创建和谐家园】穿了,他这个乐啊——呜哇,这绸【创建和谐家园】果然顺滑,感觉就是爽!
只有石匠暂时还没啥用武之地,是勋叫他先搜集着石料,都给凿成一尺长、半尺宽的石板,能攒多少是多少,至于用途,其实他现在也还有点儿小含糊……
那些田地就都归了管亥和白老五,他们还经过是勋的允准和帮忙,从黄巾的“集中营”里讨来了十几个当兵还嫌嫩的半大孩子,跟着学耕作。管巳也想帮忙,但是被管亥一眼就瞪回去了:“你赶紧趁着还有时间,好好学学针线活儿,还有煮水做饭啥的!将来那谁……那谁就靠你伺候啦,难道那些粗活还指望着大妇来干不成?”
管巳噘着小嘴,不情不愿地离开了,回到庄内,就拜那两个寡妇为师学习女红,然后当天晚上,十根手指就全都打上了绷带。恨得她跑去找白老五比武,不动手,光上脚,就把白老五踢得满头是包。
当然啦,一所庄院,再加一套宅子,光靠这些人是不够的,支撑不起一个家来,其余的厨娘、门房、仆役等等,都从鄄城内雇佣。此外是勋还特意写信给是著,希望他能把小丫环月儿和从前伺候过自己的那个老奴给送过来。
是勋还写信给太史慈,说袁氏和公孙氏争夺青州,你们母子呆在那儿太危险啦,还是赶紧到兖州来找我,我来安置你们。第三封信写给是仪,一样劝是仪辞职南下,带着是峻前来投靠自……写到这儿悚然一惊,赶紧提起刻刀来把最后几个字刮掉了,改成劝是仪到郯城去跟儿女们团聚。
第三章、出泥不染
俗话说:不想开金手指的穿越者不是好的现代人。所以是勋既然穿回了古代,当然也想过一把发明创造、造枪造炮的瘾啦,可问题是他既不学理更不学工,就连初中化学都基本上还给老师了,又打小缺乏动手能力,就真他喵的给穿越人士丢脸。
他唯一的长处,就是对文史有所爱好,大致翻读过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实话说,说中国古人不重视科技,那是扯淡,古代中国的科学长期走在世界前列,技术方面也有很多丰硕成果——要不“四大发明”是从哪儿来的?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很好的科技传承体系,再加上周期性改朝换代的动乱,导致很多科技成果也周期性地失传。打个比方来说,传说中黄帝时代就发明过指南车——虽然只是神话传说,但终究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可是到了三国时代,马钧就要重新发明,然后经过南北朝的一乱,就连马钧的发明也再次失传了。
在这儿简单解释一下,马钧发明的指南车,跟磁铁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其实是靠多组齿轮驱动的一整套系统,可以使得只要设定好一个方向,即便上山下河,东拐西绕,车上小人儿所指的方向都不会改变,比指南针还好使——当然啦,笨重是笨重了一……不止一点儿。
这说明古人并不缺乏聪明才智,只是缺乏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正确的理论指导。所以是勋就打算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来,找点儿当时的民科过来,他给指指方向,给提供点儿资金,让他们自己造枪造炮去。
当然啦,搞科研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搞科研的花费也挺惊人,所以他从前压根儿就没做过什么计划,只是空想而已。直到在兖州安下了家,曹操也给提供了一些金钱财帛,这才挽起袖子来准备大干一场。只可惜理想是很丰满的,现实是很骨感的,好不容易逮着个烧炼士吧,还是个二把刀加胆小鬼,火药的研发且见不到成果哪。至于想先改良纸张再研究印刷术吧,竟然连个造纸工都找不着,从根儿上就把他的憧憬给掐断了。
所以他无奈之下,只好仰天长叹,壮怀激烈,然后踏下心来帮曹操办事——主要是整理文书和草拟公文。
是勋在前一世就颇有古文功底,来到这个时代以后,又跟孙乾孙公祐学了三个多月,说不上文采斐然,普通公文文通字顺、四平八稳,他还是能够办得到的。其实他最头疼的,不是怎么把文章写漂亮喽,把典故用活喽,恰恰相反,是经常写完了一篇文章得反复检查,生怕用错了某些太漂亮的词汇。
因为后世很多小学生都知道的成语,搁在这时代偏偏就不能用。打个比方说,你写“水滴石穿”、“口蜜腹剑”、“东山再起”,虽然这年月还没有,但读者琢磨琢磨,也基本上都能理解,可你要是写了“闻鸡起舞”、“天方夜谭”、“请君入瓮”、“世外桃源”之类的,谁他喵的知道是啥意思啊?平常说话偶尔带出几个后世的词汇和成语出来,别人问起来了都好糊弄,都好找补——哪怕假称是方言呢——但要是落在简牍上,解释起来麻烦可就太大啦。
不过好在曹营中虽然人才济济,但是这时候真正招揽到的文学之士还不太多,曹操二十五名假佐都没凑齐,勉强拉来的几个笔头上还不及是勋呢,所以他也就放心大胆地滥竽充数了。究其原因,就是曹操既非兖州本地人,入主的时间又不长,还不是朝廷正式任命的,所以州内很多世家大族要么瞧他不大起,要么对他缺乏信心,不肯放自家子弟出来应聘。这些世家大族都掌握了强大的师资力量,还有世代积攒下来的丰富典籍,家中子弟或许没什么定国安邦之才,但寻章摘句那是绝不后人的。曹操得不到这些家族的拥戴,所以文书班子就总是无法扩大。
打个比方来说,陈留郡有一个边家,家主边让字文礼,曾作《章华赋》享誉天下,又官至九江太守,家中子弟也大多精修文艺,名重一时。曹操一把青州黄巾的事儿给了结了,立刻就派人去征辟边让,但是边让不但自己不肯出山,还阻止自家的子弟出仕,甚至撇着嘴跟曹操派来的人说:“赘阉遗丑,安能屈我之志乎?!”
所谓“赘阉遗丑”,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狗太监的【创建和谐家园】后代”。这话传到曹操耳朵里,曹操当场就蹿儿了,拔出剑来恨不能立刻冲上门去把边让削成人棍。陈宫和许汜赶紧拦着,说边让确实不该口出恶言,但他名声太响了,孟德你可别犯混,杀了他恐怕兖州就要大乱。是勋正好跟在旁边儿,见陈宫给使了个眼色,就只好也站出来解劝,说:“边文礼此言谬矣,英雄不问出身,想当年高祖皇帝不也只是个小小的亭长吗?”
陈宫朝他一瞪眼:“宏辅失言了,岂能妄比高祖?”是勋说好啊,那咱换俩人来打比方:“萧相国为沛县小吏,樊武侯不过狗屠,就高贵到哪儿去了?”
听着拿自己比刘邦……好吧,比萧何、樊哙,曹操的脸色略微好看了一点儿。是勋接着说:“再说了,主公昔日曾经杖毙蹇硕的叔父,又上书请赦党人,你早就跟宦官划清界限了嘛。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边文礼指着污泥骂莲花肮脏,那是他自己目光短浅,主公又何必跟这种人一般见识呢?”
“当啷”一声,曹操把佩剑扔地上了,转身就去找笔墨:“宏辅总有妙语。‘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好啊,我这就记下来,哪天有空去铺陈一篇《莲赋》出来。”
是勋抹了把额头热汗,心说周敦颐啊,对不住了,你老兄《爱莲说》里最赞的两句话,从此版权就归了别人了。
这几个月呆下来,是勋发现曹操这人其实挺好相处的,比他上一世跟过的几位领导就要强上一万倍。首先是不摆架子,其次是不好虚礼,再加上是勋算是对曹家有恩,还有亲,所以曹操平常对他那是相当的客气,对于公文中写错了的地方,从来耐心指出却不责罚。终究这位是宏辅年纪还轻嘛,谁年轻的时候不犯点儿错呢?
当然啦,倘若据此以为曹操没有脾气,那就太浮于表面化了,身为一代枭雄,曹操的心思绝不简单,绝不会轻易就暴露在旁人面前。比方说,关于边让的事儿,曹操表面上是暂时消了气,可是是勋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耐心观察和四处八卦,就知道他其实一直记恨着呢。而且曹操还专门派人盯着边家,想逮个错处就好好收拾收拾那个敢骂自己“赘阉遗丑”的【创建和谐家园】。
是勋隐约记得,原本的历史上陈宫、张邈等人叛曹操而迎吕布,有人就分析说是因为曹操杀害了边让,使兖州士人寒心的缘故。但他觉得问题不会那么简单,边让再有名,光杀他一个,只要罪名属实,证据确凿,那谁都说不出什么话来,兖州士人不喜欢曹操,那是原本就不信任,再加上日积月累的恶感,边让之死,顶多也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再说了,还有史料记载,边让是在建安年间被杀的,根本就在曹、吕大战之后哪。
有人说陈琳在《为袁绍檄豫州文》里明白写了曹操因杀边让,而导致“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陈琳就是当时代的人,应该不会说假话吧。这就胡扯得没边儿了,陈琳在这篇文章里的假话还少吗?檄文这玩意儿就是得搅和各类污水往讨伐对象身上泼啊,檄文也能信?
是勋有时候也想,在原本的历史上,张邈、陈宫将来会叛迎吕布,自己是不是先给曹操提个醒儿?后来一琢磨,一来因为自己小翅膀的扇动,曹操不会去讨伐陶谦了,所以未来也肯定有所改变,二来张邈是曹操可以“托妻献子”的铁哥儿们,陈宫又是曹操的谋主,自己无凭无据地说他们坏话,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让曹操疑心自己是在进谗言,得不偿失啊。还是算了吧。
是勋在观察着曹操,曹操也在观察着是勋,越观察就越觉得这小年轻还真是瞧不透。曹操私下里也跟荀彧、夏侯惇他们提过自己对是勋的评价——首先,这位是宏辅论胆量和嘴皮子,那是没说的,真正的“口吐莲花”啊(当然曹操不会用这个词儿);其次诗也写得不错,虽然数量不多,但往往有惊人妙语;至于他的文章,还有很大上升空间,虽然现在也就平平,但假以时日,不难成为一代的文豪。曹操最搞不懂的,就是是勋的见识。
此前在遂乡大营里,是勋口若悬河,分析周边形势一套一套的,可是后来笼到自己手下再往深里一问,他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干脆缄口不言。比方说,他究竟是从哪儿知道袁绍“好谋无断”的?他又从来没见过袁绍啊!
所以很有可能,那些对局势的分析,是勋全都是听来的,甚至可能是徐州是、麋、曹、陈四家才杰之士智谋的汇总,只是借着他的嘴巴说出来罢了。说破大天儿去,他一个才刚弱冠的小年轻,此前又没当过官,做过吏,交游也不广阔,就真的能看待天下英雄如同掌上观文吗?他是天才还是妖怪?
荀彧对曹操说,徐州能有这般见识的,估计只有陈登,或许还加上半个曹宏,至于是勋,肯定是因为他是曹家的准女婿,再加上辩才无双,所以那四大家族才选了他来出使,并且事先跟他仔细研究过怎样说辞。当然啦,能够综合自己的见闻,或者综合徐州各家的智慧,用自己的语言有系统地表述出来,那就已经很了不起啦,对于年轻人你不能要求太高。假以时日,多加历练,说不定是勋就真能成为人中龙凤,也成为主公你有力的臂助呢。
曹操连连点头,然后就眯着眼睛做白日梦:“若异日真能兵不血刃而得徐州,得陈元龙为辅,则天下不足定也!”
第四章、彼采葛兮
是勋很清楚自己的不足,既然工作并不繁忙,就干脆把剩余的精力全都浪费在学习上了——想要将来有更大的发展,就先得充实自己啊。曹操藏了不少书,就比是家要丰富好几倍,此外荀彧也有不少藏书,是勋见天儿借出来抄写和研读。只是因为曹操重实务而不重经学,所以他主要借的都是些史书,比方说《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之类的,有时候也就一些史事向曹操讨教。曹操倒是知无不言,并且对他的好学大加赞赏。
借了书回来,是勋就自己抄写——抄一遍也就等于背一遍了,抄书虽然累,但为了加深记忆,这活儿也最好不要假手于他人。只是反正抄了书是自己读,他也就放开了,不写隶书、章草,而写行楷。每当抄书的时候,他都会格外怀念有纸张的年月——唉,简牍也只有写错了方便拿小刀刮掉,就这么一丁点儿的好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