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汉魏文魁》-第1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是是是,我老实,我非常老实,老实得不能再老实了。”是勋一边紧盯着那寒光闪烁的刀锋,一边缓缓爬起身来,提起裤子,把裤带牢牢系好。他这才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听这两人的口气,暂时是不会要自己命了,目下只好行一步是一步,最不济真把他们带去曹嵩的帐篷,然后再找机会开溜——虽然很想保住曹老头儿的性命,但倘若拿来跟自己的性命比,还是自己的小命比较金贵一点儿啊。

        他才刚把裤带系上,突然就听“噗”的一声,一股温热的液体喷了自己满脸。是勋惊得一闭眼:“难道那家伙真把老子脖子给砍了!”可是又不觉得痛,等再睁开眼睛来的时候,就见眼前光剩下了一具无头的身体,腔子里还在“噗噗”地往外冒血,又晃了两晃,这才颓然倒下。几乎同时,那个伤了手的瘦子嗓子眼儿里“咕噜”了几声,膝盖一软,腰肢一挫,也跪在了地上——他的眼神又是惊骇又是空洞,眼见得出气多,入气少,一只脚已经踏在了鬼门关上,但偏偏只是跪着,也不栽倒,也瞧不见身上有什么伤口。

        是勋双手还停留在裤带上,两腿却不自禁地开始哆嗦。天色已经逐渐昏暗了下来,他影影绰绰的,就瞧见那矮子倒下后,露出后面一个人影来,个儿不高,瞧模样就象个普通农民,尖嘴缩腮,满脸都是褶子,腮上还有一条长长的伤疤,衣衫褴褛,手上却挺着一口环首刀,刀刃上满是血迹。再瞧瞧那瘦子背后,似乎也有个人,但身形基本上都被遮挡住了,瞧不大出来模样——难道是个孩子么?

        只见那“农民”提起手中的兵刃来,朝是勋一指:“你……”话没说完,却突然转过头去瞧了那瘦子一眼,然后骤然大惊:“你、你怎么回事儿?!”

        “扑通”一声,瘦子身后也有人摔倒在地。那“农民”赶紧扑上去抱住,连连摇动,然后又掉过头来,狠狠瞪了是勋一眼:“你愣着做什么?还不快过来瞧瞧?!”

        是勋明白了,定是这“农民”跟他的同伴为自己解了围,然而……你丫贵姓啊?我不认识你啊师傅。你叫我过去我就过去?在此之前劳驾你先报个名好吗?谁派你来的呀?

        可是看到那“农民”的眼神……不不不,外貌虽然象农民,但那眼神却绝对不是农民的,那分明就是杀人犯的眼神嘛!也对,他就刚杀了一个人,还是一刀下去,身首两断……这路货色得罪不起啊,他叫自己过去瞧瞧,那自己就过去瞧瞧呗,瞧瞧又不会掉一块肉。

        是勋一边在内心安慰自己,说对方既然救了自己的命,那大概也许可能是没有恶意吧,于是大着胆子迈步过去,就见那“农民”怀里抱着个人儿,小小的一团,果然是个孩子。再瞟眼那跪在地上的瘦子,只见他背后有个窟窿,“咕嘟嘟”地在往外冒血——也幸亏是勋这两年吃得比较营养,“雀蒙眼”基本已经痊愈了,要不然光线这么黯淡,还真瞧不怎么清楚。

        他再朝向那“农民”,小心翼翼地问:“二位,你们……”“农民”横了他一眼,下巴朝自己怀里一努:“你不认得他?那他为什么一定要来救你?”

        一定要来救我?那是谁啊?是勋半蹲下身体,借着老天爷的最后一点点余光,仔细打量“农民”怀里那孩子——一张精致的小脸,可惜满是泥土,嘴唇翘着,起了不少皮,头上包着一条头巾,这头巾的颜色……

        我靠难道这是……是管巳!

        是勋这才慌了:“管、管氏女……她、她受伤了?伤在哪儿?要紧不要紧?”

        “农民”轻轻叹了口气:“伤是没有伤,她是饿晕了……我们三天来,光靠着嚼草根、喝生水熬过来的……”

        “赶紧的,赶紧的,”是勋“刷”地站起身来,“跟我走,我那儿有吃的。”

        “农民”抱起了管巳——路上才问清楚,他姓白,没有名字,家里行五,人称白老五——跟在是勋的身后,一路就奔营区而来。到得营门口,一名琅邪兵匆忙过来询问:“是先生,您、您怎么了?哪儿受的伤?!”

        是勋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污:“没有受伤,别人的血……”绕过那兵,带着白老五,三两步就来到曹家大帐门口,朝里面高喊:“去疾,去疾!”

        曹德闻声而出,见他这般模样,也不禁满脸的惊愕,才待发问,是勋一口气解释道:“撞见两个刺客,幸亏这两位朋友救了某的性命——这个饿晕了,劳驾煮点粥来给她喝吧。”

        “粥有现成的,”曹德答道,“家父适才呼唤宵夜,刚煮得一缶肉粥。”是勋心说这刚吃完晚饭才多久啊,有一个小时没有?你丫竟然又要宵夜,胖不死你这个老东西!耳听曹德道:“先抱进帐里来,我去叫人端粥。”

        是勋问:“令尊……”曹德笑笑:“进我的帐幕即可。”

        曹家大帐分隔成好几个区域,中央有“客厅”,周围有“寝室”——一间是曹嵩的,一间是曹德的,一间是曹德才四岁的闺女,以及十四岁的儿子曹政的,还有两间是曹嵩妾侍的。当下曹德把是勋他们让进自己帐内——帐中还立有屏风,曹德之妻听到声音,就先躲到屏风后面去了——将管巳平放在席上。

        时候不大,有侍女送了碗肉粥过来,白老五就双手扶起管巳的脑袋,是勋端着碗,用木勺撬开管巳的牙关,把肉粥小心翼翼地送入口内。一开始几勺都流了出来,等喂到第五勺,管巳才终于有了反应,开始似有意识似无意识地吞咽,直到喝了大半碗粥,这才缓缓睁开了眼睛。

        喂粥的时候,是勋就把前因后果都告诉了曹德——当然,他没提自己提着裤子的狼狈相,也没提管巳是管亥的闺女,只说是从前偶尔结识之人。等看到管巳醒过来,他这才松了一口气,转头望望白老五,又望望曹德,感觉有些话不太方便当着曹德的面说出口,于是假装瞥一眼屏风:“还是到我帐中去吧。”

        是勋所住的帐篷,就是一顶普通的士兵用小帐,不过一般情况下这种帐篷能够睡五六个兵,如今却被他一个人霸占了。等进了帐篷,重新安置好管巳,又把跟进来的曹德敷衍出去,是勋这才敢开口向白老五询问:“不是说被曹军团团包围了么?你们是怎么突围到这里来的?”

      第二十二章、心痛之由

        万余曹军将百万青州黄巾团团围困在遂乡、蛇丘一带,就好比一小群狼围住了上万的绵羊,当然不可能严丝合缝,风雨不透。曹军只是控制住了几条主要通道而已,大队黄巾一突出来便会遭到攻击,但是两三个人翻山钻林而逃,终究是堵不胜堵的。

        管巳和白老五,就这么着侥幸透出了重围之外。

        据白老五所说,黄巾军中已然断粮,又当冬季,野无所掠,大家伙儿只能嚼草根、啃树皮来苟延残生,陆陆续续饿死了将近千人。在写信劝曹操退兵未果后,他们就打算投降来着,但是曹操开出条件来,一定要先杀死管亥等十多名首领,献出人头来,他才能保证余众的活路。

        管亥当场就要自刎,却被管巳和亲信们抱住了。管亥只好再派人去曹营交涉,同时要白老五保护着管巳,先钻密林潜出重围去。管亥对闺女说:“你先去探一下道路,若是于路安全,我便也逃将出去,那时候曹操也就只好无条件地受降了。”

        白老五描述这一段的时候,故意转过头来望着是勋,连使眼色。是勋明白他的意思,管亥已萌死志,断不肯孤身逃出,只是先把闺女诳出围困而已,因为他很清楚,曹操是很难在得不到他的首级的前提下,轻易放过那些黄巾余党的。

        是勋就问了:“我教汝等潜入泰山,依山立寨,耕作为生,为何不肯听从,又去攻打兖州呢?”管巳躺在席上,有气无力地噘嘴说道:“你出的好主意,那山中也无耕地,如何耕作?百万乡人,不耕作如何得活?”

        是勋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自己真是太高瞧了这个时代的农业技术了啊,这票黄巾就算都是积年的老农民,又有几个人有在山间开垦瘠地的经验和技术呢?那时候出馊主意让他们上山去打游击,真是太有“何不食肉糜”的腐朽贵族FEEL了……原本以为就光穷沟那儿的耕作技术落后呢,要不是前阵子跟着陈登在郯城附近劝农助耕,恐怕自己这会儿还醒悟不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垂下头去,以手加额:“是我的错……”

        “当然是你的错!”别看管巳才刚苏醒,全身都是软的,可嘴皮子照样不饶人,“如今我爹就要死了……呜呜呜,也全都是你害的!”

        “这个……”是勋想说这真不关我的事儿,可是话到嘴边,终于还是咽了下去。白老五望着他,低声说:“巳儿说你最是聪明,或能救得大帅的性命,我们才冒险出手救你……”管巳一噘嘴:“谁说他聪明啦?我是说都是他害的,他得负责救我爹性命!”

        “大帅于我有饶命之恩……”是勋接茬就想说,“可是我在都昌城下等于已经还报了”,但终于一梗脖子,把这后半截话连同唾沫一起咽了。他关照管巳:“你且好好歇息着,救管大帅之事,且容我再细思……”说着话一撩帐帘,钻出了帐篷。

        帐内本有烛火,帐外却已是漆黑一片,仰起头来,只见无数星辰正在冬日的晴空中熠熠闪烁,仿佛便是那已深陷死所的百万黄巾生口。是勋叫一个兵打水过来,把脸上的血迹擦净了,一边擦一边冥思苦想:“曹操果然想要管亥的首级,换了我也是不能放过他的……怎么才能让曹操改变主意呢?这可是个不小的难题啊……”

        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冷笑道:“你以为你是谁?能让曹操改变主意?你是打算跑曹营去一撅【创建和谐家园】,施放王八之气吗?!”

        眼前又浮现出了管巳的面容,如此清瘦、蜡黄,目光中早就没有了往日的神采,虚弱得连话语声都显得那么轻微——除了那张利嘴不变外,几乎完全就换了一个人……而且,将近一年过去了,貌似她的身量就根本没有长高嘛。

        想到这里,是勋不禁觉得内心隐隐的作痛。

        倘若自己没有遇见管巳还则罢了,真是见面争如不见。倘若此后再不重逢,或许心中这个小罗莉的影子,将会逐渐淡去吧;倘若等到管亥死后,自己再见管巳,也就不必要为了游说曹操而头疼吧——终究“都是他害的,他得负责救我爹性命”云云,只是小罗莉嘴头不饶人的气话而已,她不会真把管亥的死栽到自己头上来。然而,既然已经见到了管巳,既然她提出了要求,倘若自己不能完成,那今后真是再也无颜面对了。

        要不然,还是想办法潜入重围,去游说管亥逃跑好了,终究自己劝说管亥是有过成功先例的,并且不管怎么算,这大老粗都比曹操那乱世枭雄要容易说服一万倍。可是,自己真的能够潜得进重围去吗?管巳出得来,不代表自己就能进得去,要是万一撞见曹兵,那肯定就是个“死”字,与其被个无名小卒分了尸,还不如硬着头皮去犯一犯曹操的虎威哪……

        再说了,管亥是个直肠子的糙汉,可也是个有着自己信念和坚持的硬汉,自己前次能够说服他,是以保全黄巾的老弱妇孺为借口,如今倒要他抛弃那些老弱妇孺,这话又怎么说得出口啊?他又怎么会听呢?

        难办啊,真是难办啊……自己现在有什么筹码可以跟曹操讨价还价呢?徐州?不行,终究徐州又没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本身徐、兖合纵就是个辩题了,不可能拿这辩题再作另一个辩题的论据。那么,自己还能拿得出手什么?他一边苦苦地想着,一边不自觉地就把目光投向了曹家那华丽的大帐——难道说……

        是勋几乎是想了整整一晚,第二天一早,他黑着两个眼圈儿,先钻进自己的帐篷,关照白老五:“我这就去见曹操,请他留下大帅的性命,你在这里好好地照顾着管巳,等我回来。”白老五点点头,口称放心。

        是勋转身便要出帐,却听管巳低声道:“你、你也要当心……”话语声若有哽咽。是勋不禁轻轻地瞟了她一眼,随即便迎上了那充满忧惧的目光……

        他逃跑也似出了帐篷,转向曹家大帐,去求见曹德。

        是勋跟曹德编瞎话,说:“前面去不得了,我那两个朋友传来的消息,兖州兵还在与黄巾厮杀,万一撞见黄巾,尊父子性命难保。你们且在此间驻扎,好好约束部众,也须安抚士卒,待我先去寻见曹兖州,要他派兵来护送。”他请曹德写一封信给曹操,信上正不必多说什么废话,光说是勋此人值得信托即可。

        第三个,他找上了张闿,备悉关照一番,要他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曹家父子祖孙的性命,等自己回来或者等曹兵来接。张闿应命,完了低声询问:“是先生昨晚接来的那两个朋友,难不成是……黄巾……”

        是勋闻言吓了一跳,转念再一想,白老五是光着头的,管巳可还头裹黄巾呢,这也根本瞒不了人。于是随口敷衍:“一老一小,都是黄巾挟裹的老弱,才刚逃将出来。这两人昔日于我有恩,你也要好生看顾着。”张闿拱手应声道:“喏。”

        是勋知道情况紧急,时间也不等人——自己多耽搁一刻,管亥就往鬼门关上多走一步,别最后侥幸说服了曹操饶过管亥,那家伙却先一分钟饿死了——因此连朝食也不肯用,更不乘车,光带着那两名郯城兵,并马往蛇丘方向疾奔而去。

        转瞬间跑出了十多里地,前面已经能够隐约望见蛇丘县的城墙了,果然迎面便撞见了一支曹军巡逻小队。是勋表明身份——但是没提是陶谦的使者——于是士卒们便押了他来见上官。

        他们这位长官担任骑都尉之职,就正驻扎在蛇丘县内,估计职责一是保障侧翼的安全,二是监视华、费之间的臧霸兵马。是勋见面行礼,说有要事必须立刻禀见曹操。对方上下打量了他几眼:“阁下便是都昌城下退去黄巾的是宏辅么?”

        是勋心说没想到自己的名声还传得挺远哪。他却不知道对于黄巾包围孔融、太史慈平原救兵一事,兖州方面——啊不,当时曹操还只能算是东郡方面——是格外关注的,也不知道撒出了多少探子潜伏在都昌附近。所以别的势力可能并不清楚都昌解围之事,曹军主要将领可全都门儿清。

        此刻听对方提起这段往事,是勋也不禁有些暗暗的得意,拱手回复:“正是是勋。”那员将领微微点头,然后喝斥一声:“绑出去斫了!”

        是勋这一惊真个魂飞天外,还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呢,早被两名兵丁按住了肩膀,一条绳索便已然套上了脖子。他就觉得一股热气从丹田直冲顶门,同时一股凉气从后脊下行会阴,两分惊愕、两分惶然、还有两分恐惧,就差点儿尿了裤子……剩下四分是彻底的不甘心——我靠难道还没见着曹操,便要让他的部下给砍了吗?这要是游说曹操不成再被处死,老子也就认命了,可憋了一肚子的言辞,别说往外喷了,这连正主儿都还没见着啊,实在太冤枉啦!这人是谁?他跟我何仇何怨啊,上来就要杀老子?!不自禁地就高声叫道:“且慢!”

        对方捋着胡须,冷冷一笑:“凭卿有如簧之舌,我不使卿开口,又能耐得我何?”

      第二十三章、刺客奇才

        是勋前去曹营,打算游说曹操,可没想才到蛇丘,就迎面撞见个想要弄死自己的家伙。只见此将四十不足、三十有余,一张黄脸,短茸茸的胡须,虽然顶着盔、贯着甲,但是光看面相却毫无威势,不似领兵之人,却似郡县的书掾。即便是他一挑眉毛,喝声:“绑出去斫了!”无论神情、语气,听着都跟“滚蛋别来惹我老子烦着呢”没啥区别。

        可是令出如山,士兵们当然不会当那是玩笑话,上来就要捆绑是勋。是勋一边挣扎一边叫道:“某死便死矣,须知阁下何人?你我有何仇怨?倘能明白就死,死亦瞑目了!”他总觉得这事儿蹊跷,难不成其实对面这家伙也是袁术的奸细?然而“骑都尉”这职务可不低啊,曹操身边要真埋着这么个“深海”,就没道理不久后能把袁术打得狗一样啦。那么,他究竟为什么要杀自己呢?此人究竟是谁?曹操这时候的骑都尉都有谁啊……我靠老子又没记住史书上的这些细节!

        此刻他内心的不甘倒要超过疑惑,疑惑又要超过恐惧,一张脸涨得通红,乍瞧上去却象是愤怒得难以自己一般。只见那将也不说话,盯着是勋瞧了半天,直到抹肩头拢二臂,绳子在是勋身上缠了好几圈,士兵们就要准备打结了,这才突然把脸色一变,仰天大笑道:“果然是豪胆之士啊!”

        当下摆摆手,喝令捆绑是勋的士卒们退开,然后他亲自起身,过来帮是勋把身上的绳子全都给解了下来。是勋更是迷糊,不禁就问:“阁下何前倨而后恭也?”

        等那将把绳子全都解了,掷在地上,然后转到是勋身前,突然双手抱拳,一躬到地:“冒犯了。只因近日有多人行刺我家主公,因此特相试尔。形格势禁,不得不然,还请是先生千万宽宥。”

        是勋长舒一口气,可是转念想想,却又觉得不对:“如此一试,难道便知真伪不成么?”对方深深点头:“临难而不知畏,遇强而不知惧,秉持董道,堂堂相责,岂非豪杰之士乎?哪里是那些鸡鸣狗盗之辈所能为呢?”是勋想想也是,这年月还没有专门的间谍机关,对刺客杀手的文化素质要求也很低,一般士人是不屑为之的,而那些大老粗又怎能表现出自己刚才那般“士人傲骨”出来呢?

        好比说后来西晋郭冲为了捧诸葛亮,说了五桩轶闻,其中之一,就是说:曹操派个刺客去谋刺刘备,刺客跟刘备分析天下形势,说得挺投机,直到诸葛亮进来,才略显出慌张之色,赶紧找借口闪人了。刘备就跟诸葛亮说啊,我得到一名奇士,可以做你的补益,诸葛亮问是谁人,刘备说就是刚才离开那位。诸葛亮说,我看此人神色慌张,一定是曹家的刺客。果然刘备再找这人就找不到了。

        给《三国志》写疏的裴松之逐条批驳郭冲五事,在谈到这一条的时候,就说了:刘备向有识人之明,要是真来一个家伙能把他给哄开心了,还说可以作为诸葛亮的补益,那这家伙肯定真是当时奇士啦,谁他喵的舍得把这种奇士拿去当刺客,投身死地啊!这比肉包子打狗还不靠谱嘛!

        所以这时候的刺客,估计绝大多数也就是勋出恭撞见的那俩家伙的德性,武力可能不错(当然啦,明显比管巳和白老五差点儿),智力就得打个对折,至于风度、仪态,这类士人的专项属性,那就压根儿入不了门儿啦。

        其实是勋挺侥幸的,他刚才是真吓得快要尿裤子了,要不是这阵子实在遇见过太多的险情,神经被磨炼得逐渐大条,再加上憋了一肚子的说辞还没见着曹操就要报废,由衷的不甘心压倒了恐惧,当时举止一个不慎……其实这跟慎不慎的没关系,应该说一个不走运,让面前这位将领认定是假装的,那自己就死定了啦。

        想到这里,整个后背全都湿了——人往往就是这样,遇险之际,一是事起仓促,还来不及细想,一是可能被别的什么情况、情绪给干扰了自己的反应,说害怕也就那么回事儿,要等过后回想起来,自己在鬼门关上兜了个圈子,那才是真的害怕。后怕,后怕,说的就是这个。

        可是这时候也由不得是勋仔细地品味后怕的滋味,对方是道歉了,得赶紧做出反应来啊。他能怎么办?跳脚大骂不肯接受道歉?自己这可还在别人的地头上哪,要是把对方惹得恼羞成怒的,从试探变成了真起杀心,那可连后怕的机会都没有啦。当下只得淡淡地一抱拳:“阁下护主谨慎,原难怪得。但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那员将一边招呼是勋在他对面坐下,吩咐兵卒送上热水来给是先生压惊,一边自我介绍道:“某是中牟任峻,草字伯达。”

        哦哦,原来你就是任伯达。

        说起来任峻在曹营当中,其实存在感很弱,这是因为他跟着曹操早,死得也比较早,貌似官渡以后没多久就挂了。而且这人长期管着押运粮草,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比起诸曹夏侯,还有什么张乐于徐来都差得很远。但是是勋知道任峻的名字,因为都说荀彧荀文若是曹操的萧何,事实上得荀彧和任峻加起来,才能算是个完整的萧何——使曹操得以在群雄当中脱颖而出的“屯田”之策,那就是枣祗建议,任峻去执行的。

        所以是勋赶紧致礼:“久仰久仰。”任峻听得这话只是客套——这时候出了兖州,知道他的人还真不多——其实却是是勋的由衷之言。

        任峻就问啦,是先生远来求见我家主公,不知有何要事?是勋故作高深地微微一笑:“此非当下所能明言也。且待是某见了曹兖州,道出一番大计来,日后自见分晓——只是须快,时机稍纵即逝。”

        任峻不敢怠慢,急忙派兵护送是勋前往曹操的大营。话说此刻曹操的大本营距离蛇丘县不远,就在西北方三十里外,靠近遂乡,纵马疾驰,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赶到了。这时候日头近午,是勋一晚上是冥思苦想地没能安睡,早上起来也没吃过什么东西,又跑了那么半个上午——再加上还被任峻给吓了一吓——就觉得精神困倦,肚子也反复地叫起撞天屈来。

        这种状态可没法儿鼓起勇气去劝说别人。于是是勋就在大营外下了马,先活动活动腿脚,问两个郯城兵取干粮来啃了几口,然后靠着棵大树眯了一小会儿,这才长吸一口气,吩咐任峻派来的兵:“去通传吧。”

        自己报上名去,曹操会怎么对待自己呢?是勋也曾经全方位地设想过。要是足够YY,那肯定是曹操大喜过望,连鞋都来不及穿,光着脚丫子就跑出来啊,拉着自己的手说:“子远远来,何以教某?”——没错,有这种待遇的只可能是官渡相峙时候的许攸许子远,完全不会是自己……

        自己无官无职,一介白衣,甚至故意的连来干什么事儿都没提,曹操最大的可能就是不见——要是那样的话,就只好先把曹德的书信递上去了,但是这玩意儿先递不如晚递效果好。你想啊,庞统庞士元为什么要把诸葛亮和鲁肃的推荐信都藏在怀里,先不拿出来给刘备?他是还想观察刘备、考察刘备,“臣亦择其主”吗?别扯淡了呀,他又不想投曹操,投孙权又被打了回票,不投刘备还能跑哪儿去?真回家种地去?他只是想把那两份奇货留到效果最好的时候再趸出来、贩出去而已。这人的心理就是如此,第一眼看上的好东西真未必会珍惜,只有一开始走了眼,差点儿失之交臂了,等再捡起来的时候,才百看不厌,觉得那真是稀世奇珍啊。

        所以说嘛: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妓不如偷,偷得着不如偷不着……嗯,貌似自己想得有点儿偏了。

        比较好的情况,曹操允许自己进去,但是态度并不怎么热情,那自己就要先尝试着靠这条三寸不烂之舌去说服曹操,要是失败了,再掏出曹德的信来。当然最好的情况,是游说成功,然后再掏信,则曹操对自己的观感肯定更上一层楼啊。反正这封信是保底,且不急着递出去哪。

        可是是勋没想到,曹操竟然下令用了个“请”字。于是他跟着卫兵来到大帐之前,卫兵撩起了帐帘,是勋才待迈步,却又不禁犹豫了——

        这只是我的一小步,却是……却还是他喵的我的一大步啊!

        他就有点儿奇怪,当初在平原乍见刘备的时候,怎么就没有这种患得患失,有一半紧张,还有一半憧憬的心情呢?他分辨得出来,那绝不是因为游说曹操如何艰难,又如何有挑战性,所产生的紧张和憧憬。没错,自己是半拉曹粉,可是身处这个时代,而不是两千年后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仿如隔空的史料,内心应该是把刘备跟曹操摆在同一个层面上的。反正自己这辈子不是归曹就是归刘,在主意还没有拿定的前提下,曹操、刘备,又有什么区别了?

        于是长长吸了一口气,强自稳定心神,这才撩起衣襟,大步入帐。进得帐来,就见帐内除了卫兵外,共有两人,竟然没有坐着,而全都站起身来恭候。是勋真是有点儿受宠若惊了,朝上一揖:“拜见曹使君。”抬起头来仔细观瞧,嘿,果然这就是曹操吗?

      第二十四章、日薄西山

        曹操是什么容貌?根据史料上的记载,曹操长得并不英俊,也不威武,甚至可能还有点儿小猥琐。所以后来南匈奴派使者前来,他生怕让外人给看轻了,要专门找相貌堂堂的崔琰去冒充,自己则假扮从人,提着把刀侍立在旁边。事后派人找匈奴使者一打问,观感如何?匈奴使者就说啦:“魏王确实气度雍容,但是他身边那个‘捉刀人’却更有英雄气概。”——“捉刀”这个词儿,就是这么来的。

        可是等是勋见过了曹嵩和曹德以后,却觉得根据一般的遗传法则吧,曹操的相貌不会太糟糕,除非他老娘是个母夜叉。曹操字孟德,所以有人猜他是庶出,因为按照礼法,嫡长称“伯”,庶长称“孟”,然而这不是死规定,况且“孟”还有别的含义,比方说勉力,所以曹操是嫡是庶没人知道——倘若真是庶子,则妻德妾容,以曹嵩的身份,小妾不会难看到哪儿去吧?曹操和曹德是不是一母所生呢?要是同父同母,没道理比曹德长得太低劣吧。

        终究曹德的相貌除了文弱一点儿外,基本上还算是可以看的,他儿子曹政还刚十三四岁,长得就比父亲更俊三分。

        如今是勋抬头一瞧曹操,嗯,果然是曹德的兄弟,很可能确实同父同母。因为这哥儿俩长得太象了,当然也并非毫无区别,终究他们不是双胞胎——一是曹操的个头儿比曹德要矮,也就一米六左右;二是肩膀宽一点儿,腰也粗一点儿,瞧着就不是文弱书生,而是个会骑马打仗的;三是曹操的肤色比曹德要黑,肤质也更粗糙一些;四是胡子不够长,甚至有点儿稀疏,既不威风,也不文雅。

        当然最大的区别还得说存在感方面。曹德那就一戴着“石头帽”的野比大雄啊,气场值无限接近于零啊,这要是把曹操换成曹德,是勋进了大帐估计就只能注意到旁边儿那人了——那应该是曹操的参谋,或者记室吧——就算眼角瞟过,也会完全忽略掉站正面的这一位。

        曹嵩那不用说,气场绝对的强,先不说多年朝廷【创建和谐家园】养出来的傲慢FEEL,就光那吨位,就能十足十地代换成存在感。相比起来,曹操的存在感也很强,是从哪方面体现出来的呢……嗯,是勋细细一瞧,是从眼眉间体现出来的!

        曹德是普通的弯眉、大眼,正所谓增一分则太威,减一分则太媚,恰到好处,就跟随便街边儿见到的凡俗大众毫无区别,根本给人留不下丝毫印象。曹操呢?估计他那眼眉是遗传了母系的基因,跟曹嵩、曹德全不一样,眉毛又粗又浓,还打两道弯儿高高挑起,眼睛是又细又长,还老跟睡不醒似的眯着……

        我靠等等,这不卧蚕眉、单凤眼吗?!你是曹操啊你是关二爷啊!

        是勋跟这儿打量着曹操,曹操也正打量着他。说实话是勋这具夺舍的躯体真不算难看,十二三岁还在穷沟里的时候难免抽抽得跟个小耗子似的,这些年营养跟得上,就逐渐长开了,说不上英伟挺拔,那也相貌堂堂。他这时候身高已经接近一米七了,四肢匀称,宽肩细腰,脸是不胖不瘦,五官端正,唯一的缺憾是单眼皮,而且嘴唇上才刚露出点儿茸毛的痕迹,搁这时代就显得稚嫩,要是两千年后,多少显得有一点点儿“娘”。

        估计曹操没料到是勋竟然这么年轻,不禁微微地皱了一下眉头,两眼更眯成一条缝儿了,开口就问:“卿是营陵是宏辅?”

        是勋注意到了他的神情,故作镇静地淡淡一笑:“营陵是勋,拜见长者。”你丫年岁大了不起啊?老子就是年轻,你怎么的吧!

        曹操还没回答,侧位那人抬手相邀:“是先生请坐,坐下说话。”是勋瞥了一眼那人,就见他三十多岁年纪,面白无须,也只留了短髭——嗯,刘备不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原来这年月“露啄君”还真不少呢。

        “这位是……”

        “某是戏贤。”

        是勋没听说过这位戏贤,或者是郤咸,估计只是曹操普通的记室吧,所以其名不传于世。他拱拱手,跟对方见礼,然后就迈步走到另一侧,脱了鞋子,踏上草席。三人又各一拱手,这才一起坐下。

        曹操就问了:“未知是先生到此,何以教我啊?”你干嘛来啦,有什么话想说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1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