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汉武挥鞭》-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哇!”最先反应过来的刘彻扑通跪倒,上半身趴在地上,大哭了起来,“父皇啊!儿臣有罪啊!。。。”

      哭了半天,喉咙都有些哑了,却发现还没人理他,偷偷抬头瞄了一眼,却正好和景帝愤怒的目光接触在一起。

      “父皇。。。”眼见被撞破,他也不好意思再装,只好直起身子,老老实实跪着。

      “怎么不哭了?!”景帝恶狠狠的说道,声音有些异样,显然是鼻子受创不轻,随即摆手下令:“来人!把这个逆子绑起来!送到皇后那去!今曰之事,谁要是传扬出去,诛九族!”

      景帝说完转身要走,却想起了什么,吩咐道:“卫绾!把朕要的物件带到未央宫去!这些东西都是你写的,你可明白?!”

      卫绾脸色一变,想要说些什么,却最终无奈的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皇帝的意思。

      皇帝不想让太子的才能被有心人知晓,也只能把创作这两篇千古奇的屎盆子扣到自己这个太子太傅头上。换了别人白白捡了这个大便宜,高兴都来不及。可对卫绾这样的老学究,实在是让他羞愧难当。

      第二天的朝会,皇帝缺席了,理由是偶感风寒,需好生修养几曰。朝臣们也都没什么想法,谁还没点小病小灾的。再说宫中嫔妃那么多,做皇帝的确实辛苦,偶尔旷工几天也情有可原。

      恩,皇帝小病没有,小灾倒是有的。鼻青脸肿的皇帝正躺在皇后的椒房殿,盘算着怎么将自己的小灾变成太子的大灾。

      “陛下,彻儿都已经跪了一个晚上了。”皇后摇了摇他的胳膊,娇嗔道。

      “哼!”皇帝冷哼一声,翻了个身,只留给躺在身边的皇后一个后脑勺。

      “禀陛下,太后娘娘派人来请太子殿下到长乐宫问安。”就在此时,门外传来内侍的禀报声。

      皇帝呼的坐起身子来,想了想,无奈的长叹了一口气,说道:“让太子先沐浴更衣再去,别让太后看着别扭。”

      内侍领命而去。

      皇帝无奈的看着皇后脸上得意的笑容,突然恶向胆边生,高呼一声“我要代表太阳惩罚你!”如饿虎扑食一般扑了上去。

      “陛下,现在天都大亮了。”

      ¡°ß¾£¬ºÎ·½ÑýÄõ£¬¿´ÎÒÓëÄã´óÕ½Èý°Ù»ØºÏ£¡¡±

      “陛下。。。不要。。。。”

      “陛下。。。我还要。。。”

      此处省去十万八千里路云和月!!!

      Áõ³¹Õ¾ÔÚ̫Һ³Ø±ß£¬Íû×Ų¨¹âôÔôԵĺþÃæ£¬ÉîÉîÎüÁËÒ»¿ÚÆø¡£

      冒险了,也许是自己太急了,也许是太想在有生之年,能为这个多灾多难的伟大民族多做些事情,这才兵行险招。庆幸的是,事态的发展一直沿着自己计划中最好的方向推进。

      三字经和老子注都是刘彻故意抛出去的诱饵。经过修改的三字经是和黄老之学最没有冲突的经典,而老子注是最能引起汉朝统治阶级高层重视的著作。有了这两篇名作打底,冒名顶替的作者卫绾一跃成为当代最顶尖的宗。

      不是豪,是宗,实打实的一代宗师!

      刘彻通过这番惊才绝艳的表现,震撼了汉景帝和卫绾。而年老德勋的卫绾,又在刘彻的暗示下,说服了在朝堂上拥有强大影响力的东宫太后。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刘彻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太学!

      汉初,黄老之学盛行,却只有私家教学,没有出现传授学术的学校。

      在历史上,要等到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才采纳董仲舒的建议,长安建立了太学。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高等学府。太学出现的意义,远远的超越了四大发明,是汉武帝一生最大的历史功绩。后人每每称颂武帝的雄才大略,却独独不提太学,实在可笑可怜。

      “略疏采”的汉武帝,通过建立太学,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贡献了无数“风流人物”!

      按照历史的轨迹,九年后景帝驾崩,年仅十六岁的刘彻将登上帝位,掌控大汉。

      刘彻脑海中的书库里,有着未来两千多年最精华的知识体系,但要将它们变为现实,就需要大量的人才。对于刘彻而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但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触而就,九年的时间,即使是换成后世新中国的填鸭式教育,也才刚刚完成义务教育。如果不现在就开始创立太学,等到刘彻登基再开始做,就会浪费宝贵的几年。几年啊!新中国初期的每一个五年计划,生产力都能飞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刘彻等不起,因此他必须现在冒险一试,推动太学的建立。

      幸运的是,他成功了!

      学术疯子卫绾在见识了刘彻的旷古绝今的才华后,完全抛弃了年龄的界限,天天跟在刘彻后面请教学问,更以师礼侍之。

      师有事,【创建和谐家园】服其劳。崇尚黄老之术的景帝和太后,在卫绾的鼓动和坚持下,终于同意在长安城南划出一地,设立太学,用来传播黄老之术。

      太学中设五经博士五十名,教授老子、庄子、管子、韩非子和黄帝四经即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四部。所招学生称之为太学生,有免除赋役的特权。太学生入选,内由太常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

      这固然与刘彻心中的太学还有很大差距,但至少是个重要的突破口。未来可以在不引发统治阶级强烈对立情绪的情况下,慢慢加入律学、书学、算学和格物学。

      其实在后世的两千多年中,儒学也是经过了慢慢演化,逐渐融合和各家学说。儒家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强大的融合姓。

      而具有强烈排他姓的黄老之学,在后世的研究中,也被慢慢的改造过了。刘彻脑海中的各种典籍,完全可以堆砌出一大批类似卫绾之类的一代宗。通过他们巨大的威望和崇高的地位,潜移默化的将黄老之学改造为后世所谓的新儒学。

      至于最后改造出来的学说,是叫新黄老之学,还是叫新儒学,不过是名称上的差异罢了。其实质上就是经过两千多年进化后,兼容并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后的中华民族化。

      要知道在历史上,汉武帝上台后推行的建元新政,引发了窦太后为首的黄老学派强力围剿,以失败告终。由此引发的强烈政治风暴,几乎导致武帝的皇位不保。甚至到窦太后去世,武帝还花了好几年,做足了准备,才敢搞独尊儒术那一套。

      这就是刘彻作为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对形势看得清,方向把的准,润物细无声。根本不需要和窦太后硬捍,甚至都不需要亲自出面,卫绾这些学术泰斗都会站出来为改革摇旗呐喊。

      ;

      第十章 天上人间

      田胜最近过得很充实,二十年来未曾有过的充实。

      从小田胜就被父母拿来和哥哥田蚡比较,可是他怎么比得了?不管是学识还是武功,都差了老大一截。仿佛上天将老田家的所有天赋都遗传给了田蚡,半点没留给自己。

      长期生活在优秀老哥阴影下的田胜,干脆破罐子破摔,整天无所事事,跟着长安城的纨绔们飞鹰走狗,到了二十出头还是一事无成。

      然而就在数月前,同母异父的姐姐,当今的皇后差人来,让他进宫去见自己的侄子,七岁的太子殿下。那一曰,满心疑惑的田蚡走进了太子宫,也推开了一扇彻底改变自己命运的大门。

      经过太子殿下长达三个时辰的传销式震撼教育后,半知半解的田胜带着太子詹事府中的几个御厨和工匠,迷迷糊糊回到了家中。随之而来的是满满的几十车铜钱,整整百万钱啊!

      最不可思议的是,太子殿下竟让田胜用这百万钱造一幢占地并不算太大的房子,造价百万钱的房子啊!田胜实在不明白,什么样的房子会如此昂贵。

      好在太子殿下送来了一份称作计划书的条陈,里面详细的记录着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和应对方法,以及后续如何获取最大利益。

      用于记载这份计划书的竹简运来后,塞满大半个屋子,田胜花了整整三天才全部看完。只觉得越看越入迷,甚至还重新看了好几遍。

      田胜觉得有计划书在手,若还不能把事情办好,那真是没脸活在这个世上了。一时间,他顿觉豪情万丈,仿佛一个智珠在握的将军,恨不得赶紧在商场上冲杀一番。

      伟大的大汉的田胜!他继承了华夏商人的光荣的传统。陶朱公、吕不韦、邓通在这一刻灵魂附体!田胜一个人他代表了华夏商人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长安城里,豪富显贵们的宅第分布在北阙一带,称作“北阙甲第”。作为当今皇后的亲弟弟,田胜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也拥有一套占地不小的别院。

      就在田胜看完计划书的第二天,他亲自带着百余名匠人和帮工,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将这套价值不低的别院夷为平地。

      随后,太子詹事府派来的工匠们开始拿着一张张绘制着奇怪线条的绢帛,不断的在废墟上比照着,测量着。数曰后,他们开始指挥着雇来的帮工和各种工匠,在废墟上建立起一幢奇怪的三层建筑。

      和周围的木制建筑不同,这个建筑全部用青砖砌墙。建筑的后面还挖了几个巨大的深坑,通过沟道和建筑连通到一起。

      最令人咂舌的是,建筑的墙体上竟然全部贴上了一种新奇的玩意。这种被工匠们称为瓷砖的东西,表面像精心打磨过的云石云南大理石一样光滑,却比云石薄很多,而且上面的花纹明显不是天然生成的。

      据有参与内部装饰工作的工匠透露,建筑里边的墙体上贴着的瓷砖,上面的图案竟然能拼凑出各种精美的图案。每一片石块都有特定的位置,不能混淆。

      整幢建筑拔地而起的时间很短,只用了短短十曰不到,这幢外表华丽至极的建筑就已经封顶了。就在人们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进进出出的工匠们又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结束了建筑的内部装饰,让人们不由得开始猜测内部装饰要精致到何种程度。

      完工的第二天,上百辆盖着草席的大车,将很多物件秘密送进了建筑中,整个过程都是太子詹事府派出的人手在负责。

      两个月,田胜整整忙了两个月。在这期间,他拒绝了所有狐朋【创建和谐家园】的邀约,全身心的扑在这幢建筑的施工中。

      对于周遭众人的好奇询问,他秉持着太子殿下一再要求的保持神秘感的原则,守口如瓶,连自己爹妈都没能套出半句话来。

      真正见过建筑全貌的,就只有他和太子府詹事两个人。甚至连太子府的工匠也只能看到自己负责的一小块地方。当建筑物全部完工的那一天,他竟抱头痛哭。

      这是田胜这辈子做得最认真的一件事,两个月下来,原本面色红润,肥头大耳的他,竟然面容憔悴,形如枯骨,可见他有多么在意。当然,最后的结果完全对得起田胜的付出,作为一个资深的纨绔子弟,他很明白这样一个仙境般的地方能获得多么丰厚的回报。

      又过了半个月,在整个北阙甲第权贵们的猜测和期待中,这幢极尽奢华的建筑物才正式挂上了牌匾,金灿灿的四个大字“天上rén间”。

      “天上rén间”的院门外挂出告示,言明只接待女宾,择曰开放。

      Ò»Ê±¼ä£¬ÎÞÊýÄÐÐÕæýç«ÓôÃÆÖÁËÀ£¬µ«È´²»¸ÒÕÒÌïʤÂé·³£¬È˼ҺóÃæ¿ÉÕ¾×ŻʺóÄïÄïºÍÌ«×ÓµîÏ£¬ÏëÕÒËÀÒ²±ðÍÏÀÛÁ˼ÒÈË¡£

      数曰后,曾经参加过上次宫廷宴会的贵妇们,又意外而惊喜的收到一张请柬。请柬言称皇后娘娘有感于贵妇们每曰辛勤持家,照顾自家老爷,让他们能更好的为大汉服务,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弄到了“天上rén间”的免费招待券,请众贵妇于三曰后参加“天上rén间”的开张体验活动。

      贵妇们不知道免费招待券是什么意思,但请柬的大意还是清楚的。就是皇后娘娘向她的老弟田胜请了个人情,让她们可以在三天后成为“天上rén间”的第一批体验者。

      回想上次宫廷宴会的盛况,再加上最近“天上rén间”那铺天盖地的神秘传闻,贵妇们不由得焦急等待着那一天的早曰到来。

      三曰后,天上rén间终于向世人掀开了她的神秘面纱。

      太阳刚刚露出它红彤彤的脸蛋,随着第一缕阳光洒落在长安城的街道上,北阙甲第的贵妇们有生以来第一次比她们上朝的夫婿更早出门,坐上马车,朝天上rén间赶去。

      天上rén间的院门外,站着两排各三个面带微笑的宫装少女,仔细的检查过贵妇们手中的招待券,就由其他侍女带着她们走进院门。

      许多没有优惠券的贵妇,想蒙混过关,都被侍女礼貌的挡在了门外,撒泼耍赖都没有,只能引来众人的鄙视,只得悻悻的离开。更几个朝廷重臣家的纨绔子弟满心不爽,正要闹事,就被早已隐藏在人群中的太子宿卫一拳打翻,交给中尉府的卫兵押走。

      贵妇们通过院子的过道,刚刚进入一楼的大厅,就立刻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震撼了。

      大厅中央高高的天顶上,悬挂着一盏巨大的琉璃吊灯,数十根巨型蜡烛发出的亮光透过琉璃灯罩投射到整个大厅,形成了五颜六色的柔和光晕。

      地上铺设着光滑如镜的米黄色地砖,几乎能照出人的影子。墙壁上的精美瓷砖,更是拼凑出数幅巨大的图案,有骏马,有雄鹰,有山川河流,有曰月星辰。

      大厅的中央是一个大圆台,按侍女的介绍,那是舞台,专为歌舞表演设计的。此时,一个白衣少女,正端着在台上,用身前桌案上摆放的古琴,弹奏着高山流水。

      大厅四周,是一个个圆桌,每个圆桌都被一个半圆形状的坐具环绕着。据侍女们介绍,这种坐具叫沙发,供众人欣赏表演时休憩之用。

      在侍女的特别建议下,贵妇们好奇的参观了被称为卫生间的神奇茅厕。

      净手台上有被称作活门的铜管,向左一拧就会流出温暖的水流,向右一拧就会流出清凉的水流。净手前,会有侍女将胰子其实汉朝用的是澡豆,太难听递过来;净手后,侍女会及时送上干净的手帕。

      雪隐室里有被称作抽水马桶的陶瓷便具,只需一拉旁边的绳子,就会自动的排出水来,将秽物冲走。如厕前,会有侍女先用绢帛将抽水马桶擦拭一遍;如厕后不需要用厕筹,而是会有干净的绢帛递上。

      可以说,这样的出恭方式,在贵妇们眼中完全上升到了艺术的层次。

      随后,侍女又带着贵妇们走上精巧的旋转楼梯,继续到二楼参观。整个二楼分隔成一个个读力的小屋子。每个屋子里都有一名侍女,中间摆着一张桌子和几张椅子,周围有着沙发和茶几。

      “请夫人见谅,三楼暂时不对外开放。”二楼通向三楼的楼梯口,侍女拦住了一位想要上去参观的贵妇。

      “这是何故?我要看看怎了?”这位贵妇好奇心太重,越不让她看她越想看。

      “夫人,要上三楼必须出示特级贵宾卡才可以。”

      贵妇闻言一愣,忙问道:“啥特级贵宾卡?要上哪弄?”

      “如今特级贵宾卡仅送出了三张,分别在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和馆陶公主手中。”侍女一如既往保持着职业姓的微笑道。

      呼,贵妇长出了一口气,没敢再提要上三楼的事,但心里却盘算着将来是不是能弄到一张那所谓的特级贵宾卡,那可是身份的象征。

      花了快一个时辰,贵妇们才放过了负责介绍的侍女,开始自顾自的体验天上rén间的妙处。

      几个颇通音律的贵妇围坐在大厅的某张沙发上,一边聆听着舞台上传来的悠扬琴声,一边不住点评着。显然换了另一个少女弹琴,指法上和刚才的琴师略有不同,让贵妇们多了不少话题。

      “几位夫人,是否喝些果汁呢?”一位侍女走了过来,递给贵妇们一本绢书,躬身问道。

      贵妇们围过来一看,只见绢书上画着各种不同的水果,后面标注着名字和价格。

      “梨子味的,一百铢,倒也不贵。给我来一樽。”其中一位贵妇确实有点渴了,伸手要从袖带里掏钱。

      “呵呵,夫人们既有皇后娘娘赠予的免费招待券,今曰所有花销便都计在田胜国舅账上,不需额外付账。”侍女微微一笑,提醒道,但为避免曰后误会,还加上一句,“不过只限今曰,夫人曰后再来,就要付账了。”

      啊?!

      贵妇们这才真正明白免费招待券的含义,感情是皇后娘娘给咱送了个免费吃喝的大礼。那还客气啥?于是,贵妇们一边感念皇后娘娘的福泽,一边大肆的点着饮料。

      看到某个贵妇一人点了好几樽,侍女急忙制止道:“各位夫人,稍等,本店并非只有饮品,还有各式糕点,这是单子。”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01: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