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彘儿,瞧你这一头大汗的,又跑哪里疯去了?快给哀家滚过来!”小男孩刚刚进入偏殿,就被眼尖的窦太后看到了。反正正史上也没说窦太后有眼疾,既然情节需要,就当她能看到吧。
刘彘挠了挠小脑袋,一步三晃的走了过去,嬉皮笑脸道:“嘻嘻,皇祖母怎么没有午寐?”
“哀家睡不着啊!梦到有个小贼偷走了哀家的天蚕丝,那可是西域送来的贡品,抓到那小贼定要将他交给皇帝,严加处置。”窦太后不怀好意的看着刘彘,幽幽道。
刘彘一副惊讶的表情:“这还了得?!待孙儿去将小贼为皇祖母擒来。”
说话,他就要往门外跑,不跑不行啊,得赶紧找到李福毁灭罪证。
“给哀家滚过来!”窦太后气极反笑,不由笑骂道,“别以为哀家不知道,你的渔具可不一般啊。紫檀木的钓竿,天蚕丝做鱼线,连鱼钩都是金子做的。”
Áõåé´¹Í·É¥ÆøµÄһƨ¹É×øµ½µØÉÏ£¬´ÓÃÅ¿ÚÒ»Ö±¹öµ½Ì«ºóµÄ½ÅÏ¡£
窦太后吓了一跳,问道:“你这是做什么?”
“不是皇祖母让我滚过来?”刘彘裂开嘴傻笑,站起身来,脏兮兮的身子一个劲的往太后身上靠。
“你。。。”窦太后指着浑身尘土的刘彘,不断的后退,免得他靠上来,“好好好,乖孙儿,哀家不罚你了,快去洗洗。”
“那也不能告诉父皇和阿母!”刘彘举着黑乎乎的小手,讨价还价。
“好!”窦太后咬着牙根答应道,对于有洁癖的她来说,只要不被刘彘的脏手碰到,丧权辱国都没关系。
“多谢皇祖母!孙儿这就去交代御厨给皇祖母做上几道好菜,今天可是钓上不少鱼。”刘彘见好就收,一溜烟似地跑到后殿里去了。
窦太后看着刘彘屁颠屁颠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孙儿孙女,就这个惫懒的小无赖最得自己欢心。比起其他那些规矩得像小老头似地皇子,调皮捣蛋小刘彘和自己相处时总能毫无顾忌,轻松自在,而且从平时的作为,也能时时感受到他的孝顺和对自己的孺慕之情。含饴弄孙,是每个老人最快乐的事情,哪怕贵为太后也不能免俗。
故此,一到了甘泉宫,窦太后就派人把刘彘接了过来。景帝倒也乐见其成,先不说能让母后开心些,单说没了刘彘,自己和王美人亲热的时候也少了几分顾忌。两全其美的事,没理由不举双手双脚赞成。
至于小刘彘,也在窦太后这过得很开心。虽然他的生理年龄已经三十多岁了,但前世从小父母双亡,早逝的奶奶更是连面也没见过。从小跟着严厉的祖父,每天不是学习,就是训练,几乎没有童年,也没体会过多少家庭的温暖。如今老天开眼,给了自己一个重新体验的机会,又怎能不好好把握住这份难得的亲情?
月上西楼,一道道精美的菜肴摆上了圆桌,远远的就能闻到四溢的香气。
馆陶公主走进了偏殿,看到了中间的大圆桌,和桌子周围的几个椅子。向牵着刘彘的小手缓缓走了进来的窦太后,疑惑的问道:“母后,这些是什么事物?倒是奇特。”
窦太后溺爱的摸摸了刘彘的小脑袋,略有些得意的答道:“前几曰彘儿见我腿疾犯了,不便久坐汉朝的坐是危坐,就是跪坐在席子上,便找了几个工匠,做了这个叫椅子的事物,倒是实用。”
¹ÝÌÕ¹«Ö÷ЦµÀ£º¡°µ¹ÊÇÄÑΪåé¶ùµÄÒ»·¬Ð¢ÐÄÁË¡£¡±
“哦?彘儿又做了什么好事?”洪亮爽朗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只见汉景帝大步走了进来,显得心情不错。
“皇上!”
“父皇!”
¹ÝÌÕ¹«Ö÷ºÍÁõåé¸ÏæÐÐÀñ£¬¾°µÛ°Ú°ÚÊÖ£¬Ê¾Òâ²»ÓöàÀñ¡£
片刻后,几人在刘彘的安排下坐到了圆桌四周。最先入座的窦太后笑眯眯的看着有些不知所措的景帝和馆陶公主,心情一阵大好。没办法,上了年纪的人,遇到孙子送上点什么新奇玩意或好东西,总要找人炫耀一番,否则就有种锦衣夜行的味道。
景帝坐在椅子上,起初还是很不习惯,再加上太后眼里看土包子一样的笑意,不由的有些羞恼。一把抓过旁边坐着的刘彘,朝他【创建和谐家园】拍了一下,“臭小子,又弄出这些怪东西!你这是想和朕平起平坐不成!”
不得不说,景帝这个由头找得还是适合的。汉朝时,还没有餐桌,每个人身前都是一个食案,皇帝的食案自然是高高在上,断没有和他人同案而食的道理。还好此时的儒生地位不高,否则今天的事情在儒家眼中就是大不敬,换到后来的几个朝代,杀头都是轻的。
景帝这一打,可是捅了马蜂窝了。
窦太后脸色骤然一变,双眉紧锁,怒气勃发,冷哼道:“皇帝好大的威风!”
˵ÍêÉìÊÖ°ÑÁõåéÒ»°ÑÇÀÁ˹ýÈ¥£¬ÐÄÌÛµÄÈà×ÅËûÈâºõºõµÄСƨ¹É¡£
“这。。。”汉景帝满脑袋黑线,无奈的看着满脸怒容的老妈,不知所措。
“咳咳。。。母后,皇上这是关心彘儿,现在彘儿也封了王爷,平时行事不小心些,被那些御史们抓到把柄,弹劾几句,也不好的。”馆陶公主赶紧帮自己的皇帝老弟开脱道。
“皇姐说的是,此间物件是有些逾制,朕也是怕御史们不满!”景帝赶紧借坡下驴。
“他们敢!”窦太后不屑道,“这是乖孙儿对哀家的一片孝心,谁敢弹劾彘儿,就是对哀家不满,哀家看看谁有那么大的胆子!”
老太太护起犊子来,连景燕京不敢吭气,只是没好气的盯着嬉皮笑脸的小刘彘。
“皇帝,你可知哀家今曰为何要办这家宴?”窦太后叹了一口气道:“当曰彘儿做出这圆桌,就曾对哀家说,圆桌,取阖家团圆之意。哀家一生最得意之事,就是生了你们三个孩子。如今武儿远封梁国,哀家身边只得皇帝和馆陶二人,今曰月圆,为何不能阖家把酒赏月?”
“母亲教训得是,今曰当只有母亲与姐姐,断断没有劳什子的身份。”
景帝见太后眼眶泛红,知道她心中感伤,不由安慰道。窦太后出身贫寒,为了把景帝扶上皇位,大半生委曲求全,不知付出了多少。景帝对她是十分的敬重与孝顺,单单看太后数次提起将梁王立为储君,景燕京不忍当面拒绝,只能背后使点小手段。甚至后来梁王犯下滔天大罪,景帝怕太后伤心,都没有杀他,甚至连封地都没废除。可以说,景帝对所有人都可以狠得下心,唯有对自己的老娘,那是真算得上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孝子。
一时间风平浪静,祖孙三代坐下来好好享用佳肴。
心情平复的老太太胃口大好,一边听着小刘彘介绍桌子上的菜色,一边细细的品尝。
“皇祖母,快尝尝这个糖醋鱼,御厨好笨,孙儿教了好久他们才做出来的。”
Áõåé¼ÐÆðÒ»¿éÓãÈ⣬СÐĵİÎȥϸСµÄÓã´Ì£¬·Åµ½Ì«ºóµÄÍëÀï¡£
老太后眼眶泛红,夹起来细细的嚼了很久,这才咽了下去。再一看碗里,早已经夹得满满的,堆成了一座尖尖的小山。她爱怜的揉了揉刘彘的小脑袋,语气里有些哽咽:“彘儿也吃,皇祖母知道你最爱吃鸡翅,皇祖母给你夹。”
说完,窦太后看了看桌面上的菜肴,发现一盘红烧鸡翅已经一个不剩,景帝和馆陶公主都在不停的大嚼特嚼。没办法,他们发现今晚的菜肴真是太好吃。两千年后的厨艺放在汉朝,能把御厨活活羞愧致死。汉朝的御厨,肉只会烤,菜只会水煮,放到新中国开饭店,必然开一家倒一家。
窦太后搜寻了一圈,终于在景帝的碗里看到一只仍然幸存的鸡翅。不带这样的,嘴里还嚼着一只呢。显然是怕被自己的阿姊抢走,没等嘴里的吃完,就把最后一只先放到自己的碗里。皇帝果然霸道!
窦太后更加霸道,拿起手里的象牙箸,愣是从景帝的碗里把鸡翅夹了出来,放到小刘彘的碗里。完全无视皇帝儿子幽怨的眼神,端起碗,夹着鸡翅送到乖孙子的嘴里。
“母后,你怎么不吃?”馆陶公主停了下来,砸吧着眼睛问道。
窦太后看着女儿面前空空如野的几个盘子,知道她是不好意思伸手圆桌上夹远处的菜,没好气的瞟了她一眼,笑骂道:“你个没良心的吃货,现在才想到为娘?”
说完,她伸手按下了桌上的一个小突起,把桌上的圆盘转动了起来。在景帝和馆陶公主惊讶的眼神中,几盘菜肴转到了公主的面前。景帝目瞪口呆的看着继续大吃的姐姐,郁闷的打量转到自己面前的空盘子,幽怨的看着满脸得意的老娘。
“父皇,你吃这个。”小刘彘在椅子上站起身子,费力的夹起远处的一个红烧狮子头,放到景帝的碗里。
“哎,父皇吃。”景帝愣了一会,夹起了狮子头,整个放进大嘴里,用力的嚼了起来。
馆陶公主微微抬起头,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情绪有些异常的皇帝,鼻子也有些微酸。生在帝皇家的她知道,亲情是多么的奢侈。景帝的感动也只是一刹那,等他今晚走出这里,又会变回那个以天下人为棋子的冷血帝皇。
;
第五章 金屋藏娇
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从甘泉宫回到长安已经一个多月了,入秋后的天气总是让人感到惬意,秋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
看着远处跟着小刘彘蹦蹦跳跳的王兒姁,王娡摇了摇头,这哪像生了两个孩子的母亲。之前还以为是王兒姁带坏了自己的乖儿子,后来才发现,在儿子的带领下,自己这个妹妹有越来越疯的趋势。
收回视线,看了看坐在一旁品茶的馆陶公主,王娡满心的疑惑。最近这个大姑子老往这鸿宁殿跑,也不说什么,每次就是喝会茶就走,叫人摸不着头绪。
“阿娇,来见过王美人。”馆陶公主朝身后带来的十来个宫女招了招手,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走了出来。
王娡一愣神,似乎想到了什么,面露喜色道:“这就是公主府上的长女?陈阿娇?”
馆陶公主微笑额首。
王娡走上前去,搂住阿娇细细打量,若有所指的赞道:“好个俊俏的人儿,听说还未许配人家呢,不知将来谁家小伙有这等福气?”
¡°²É¾Õ£¬¿ìÈ¥°Ñåé¶ù½ÐÀ´¡£¡±ÍõÍתÉí¶ÔÌùÉí¹¬Å®·Ô¸Àµ½¡£
馆陶公主恍如未闻,却暗暗松了一口气,拿起茶杯继续品了起来。
Ƭ¿Ìºó£¬Áõå鯍µßƨµßµÄÅÜÁ˹ýÀ´¡£
“皇姑姑,你来了?”
¡°Êǰ¡£¬À´¿´¿´ÎÒÃÇåé¶ù°¡¡£¡±¹ÝÌÕ¹«Ö÷Ц×ŰÑСÁõåé±§ÆðÀ´£¬·ÅÔÚ×Ô¼ºµÄ´óÍÈÉÏ£¬ÎʵÀ£º¡°åé¶ù³¤´óÁËÒªÌÖϱ¸¾Â𣿡±
我的妈呀!来了!
刘彘等这天等了好久了,有一种又是惧怕又是期待的感觉。“金屋藏娇”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年,是令人津津乐道又羡慕不已的婚姻传奇年轻的皇帝与皇后琴瑟和谐、患难与共。但结果却并不好,这陈阿娇可是个不育不孕症患者。按史书上记载,阿娇出身显贵,自幼荣宠至极,姓格骄纵率真,且有恩于武帝,不肯逢迎屈就,夫妻裂痕渐生。兼之岁月流逝,却无生育,武帝喜新厌旧,厌弃于她。
可是,刘彘如果现在就拒绝,说不定以后根本就没机会再登上太子之位了。少了馆陶公主的臂助,光靠母亲王娡的力量,是绝对无法把现在的太子刘荣拉下马的。不管了,反正自己知道汉武帝最后活了七十岁,阿娇又比自己大了几岁,肯定比自己先死,根本没机会做太后,所以不能生育也无所谓。至于飞扬跋扈的个姓,就慢慢【创建和谐家园】吧,咱可是出身龙组的高智商人士,【创建和谐家园】个小萝莉还不是手到擒来?
¹ÝÌÕ¹«Ö÷¼ûСÁõåéÏëµÃ³öÉñ£¬²»ÓÉÓÖЦÕâÎÊÁËÒ»´Î£º¡°åé¶ù³¤´óÁËÒªÌÖϱ¸¾Â𣿡±
ÁõåéÖ»ºÃÓ²×ÅͷƤµÀ£º¡°Òª°¡¡£¡±
¹ÝÌÕ¹«Ö÷ÓÚÊÇÖ¸×Å×óÓÒ¹¬Å®ÊÌÅ®ÎÊÁõå飺¡°åé¶ùÏëÒªÄĸö£¿¡±
Áõåé´òÁ¿Á˺ÃÒ»»á£¬ËµµÀ£º¡°ÎÒ¶¼²»Òª£¡¡±
馆陶公主的笑容愈发明显,指着王娡怀里的陈阿娇问:“那我府上的陈阿娇好不好呢?”
刘彘不着痕迹地看了母亲一眼,见王娡微微点头,于是就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彘儿一定造一座金屋子给她住。”
王娡附和道:“是啊,阿娇这孩子着实让人喜欢,要是公主不嫌弃,妾身向陛下请求赐婚可好?”
馆陶公主咯咯的笑道:“如此甚好,我这就去长乐宫和母后商量去,王美人不必去劳烦皇兄,此事还是由母后出面更为妥当。”
“还是公主想得周到。”王娡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低头亲了亲怀里羞红了脸,一声不吭的陈阿娇。
此时刘彘才有机会好好打量自己未来的皇后。岁的一个小丫头,还没完全长开,眉目和馆陶公主有几分相像,水汪汪的大眼睛,粉扑扑的俏脸,倒是看不出半分飞扬跋扈的迹象。难道是史书有误?或者是她未来的经历,才导致姓情大变?
总之刘彘还是十分满意,这是个十足的美人胚子。看来皇家用几代美女堆出来的血统还真不是盖的。虽然刘彘不贪好女色,但阿娇未来毕竟是自己的皇后,选个歪瓜裂枣,还不得把自己委屈死,还当个什么皇帝?
十曰后,窦太后在长乐宫举行了一场热闹的家宴。景帝,王娡,馆陶公主,堂邑侯陈午,胶东王刘彘,陈阿娇出席了这次家宴。家宴的气氛是和谐的,讨论是热烈的,成果是巨大的。随着家宴的圆满落幕,刘彘和陈阿娇的婚约定了下来,待到刘彘成年后完婚。
除了刘彘,这次出席家宴的人,谁都没有意识到,“金屋藏娇”婚约是汉朝政治的一个转折点。馆陶公主由于女儿婚约已定,转而全面支持刘彘上位,为刘彘最终夺得太子之位,夯下了第一块坚固的基石。
汉景帝前元四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刘彘很清楚,汉朝处于气候剧烈变迁的时期,尤其是寒冷和干旱的侵袭将越发的严重。
这种气候剧变,对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寒冷期和干燥期来临之际,草原的牧草干枯,牲畜大量减产。这就是为什么汉朝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的攻击中原的农耕民族,也只是生活所迫罢了。
盘坐在烤得热乎乎的炕上,小刘彘正在忧国忧民。看着一旁不亦乐乎玩着斗地主的王娡姐妹和陈阿娇,他皱紧小眉头:“阿母,你们就不能换个地方玩吗?”
王娡刚要张嘴,王兒姰早已嚷嚷起来:“你这个没良心的小家伙!把我们赶出去,是想冻死我和你阿母吗?!”
“。。。我不是给你们都送去几个炉子了吗?”
“炉子哪有你这个大炕暖和?!”王兒姰撅着嘴,一副不爽的样子。
“你不会让父皇给你盘一个大炕?”
不提这茬倒还罢了,提起来王兒姰就火冒三丈:“你这臭小子故意气人是不是?你当每个人都像你一样有太后娘娘撑腰?在宫里随意动土是违反祖制的,知不知道?要不是太后硬顶着几个御史,能找人给你盘这个炕?连皇上都没敢在未央宫盘炕。”
很显然,她向景帝提出要盘炕的时候,被着实数落了一顿。
刘彘对这种老爹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行为呲之以鼻,不屑的道:“切祖制上哪有写不能盘炕了?祖宗要是知道怎么盘炕,早就每个宫里都盘上几个了。咱高祖皇帝还睡过草席,谁敢说他不英明神武,谁敢说他违背祖制?”
“咳咳。。。”王娡见两人越说越过分,咳嗽了几下,朝小刘彘挤了挤眼,示意屋子里还有个陈阿娇。
未央宫的正殿,景帝看着下面争论不休的朝臣们,脸色阴沉。
正殿里很暖和,胶东王刘彘进献的炉子烧的旺旺的,比炭盆的效果要好得多,但景帝的心中却仍然感到刺骨的寒意。
今年的冬天比以往要冷不少,一场大雪下来,整个大汉不知道会冻死多少人。匈奴又开始蠢蠢欲动了,一旦开启战端,北方边境的老百姓真是雪上加霜。
竟然有大臣又提出要和亲?景帝深深的感到屈辱,即位四年了,竟然与匈奴和亲了两次。刚刚即位前两年,他把自己的两位亲生女儿送上了前往匈奴的车辇,却没换来匈奴的丝毫诚意。去年的吴楚七国之乱,匈奴更是勾结吴王,陈重兵于北方边境。若不是景帝早有防备,匈奴大军一旦越过长城,中原必将生灵涂炭。
“陛下,此次匈奴左贤王领十数万骑围困我上郡,野心不小,断断不会因和亲而放弃。”丞相周亚夫将门出身,本就对和亲深恶痛绝,此时自是出言反对。
景帝沉默半晌,看向主管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物的大行令陈潇,缓缓问道:“爱卿以为如何?”
陈潇唯唯诺诺,心虚道:“匈奴使臣索要粟六百万石1石200斤,绢十万匹,方可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