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汉末辽王》-第39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林若是称王,最大的阻力出了这天下的舆论之外,便是自己内部的矛盾,而原来,这些矛盾的顶头,便是邴原为首的这些大汉的老臣们,虽然对李林很忠心耿耿,但是他们更加是心中存在着一个振兴大汉的美梦,李林虽然强权,但是不是暴君,没办法与这些个文臣死扛到底,但是现在,邴原已经死了,李林称王最大的阻力已经失去,而人在顶峰之时,谁都会想着再进一步,虽然李林不想着篡汉自立,但是已成公,何不称王!

        成业五年八月,李林在幽州北平称辽王,从穿越道现在,是把念头,而穿越到这汉末乱世之时,李林又正好是十八岁,十八年,又一个十八年,李林从一个唯唯诺诺的落魄官员的后代,变成了如今掌控大半个天下的辽王,十八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谁有能看透李林的真实面目呢?没有人,能看透的也根本不是人,当那一块辽王打印拿在手中之时,也从而开启了他大汉辽王的征服之路……

        而李林称王,对于天下的影响是极大的,但是还有一个人,让李林最为忌惮的人,他正在测算着,李林的下一步,当然,他已经想到,李林的下一步,定然就是荆州了,这个人,便是诸葛亮,也是本书在最后不得不说的人……

        自古以来,帝王对于乱世的做法,就是:“先平乱、后治世!”若是不将导致乱世的根源除去,如何平定乱世,只会越发混乱罢了,曹操、袁绍,甚至是董卓等人,无一不是这么认为,就连来自后世的李林,也深以为然,毕竟,长痛不如短痛,当断则断!但是在这些间,却有一人无法芶同这个理念,那就是诸葛亮。

        不得不说,诸葛亮的理念是完美的。为何说完美,诸葛亮认为,长痛也好,短痛也好,无可厚非都是痛!若是打着平定天下的旗号,征战四方。一统天下,或许确实可以平定这乱世,造福后人,那么生于此时的百姓又当如何?成为平定乱世时铁骑下的牺牲品么?

        比如自黄巾祸乱一来,大汉各处战乱频繁,交战兵马加在一起数百万,死伤更是达到百万之多,而这些将士,便做了历史的牺牲品,怕是连个名字都无法留下,历史上顶多记载一句,某某年,谁与那谁大战,死伤数十万,那谁大胜,仅此而己!更不要说那些死在这些战乱之中的贫民百姓。

        相对于李林这样接近法家、兵家的理念,诸葛亮的理念,则认为要:“先治世、后平乱!”高举皇旗,号召天下有才之士讨伐不臣,达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目的。诸葛亮的理念虽然是完美的,但是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可行,至少,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不是那么可行。对此,诸葛亮或许也明白,因此才说自己也是一个愚蠢之人!

        诸葛亮做事谨慎,每每留有后路,几乎是算无遗策,小小一事,他要反复计算数十次,力求达到以最小损失取得最大胜果,若是用不怎么了解三国演义之中的诸葛亮的李林的话说,诸葛亮做事,实在是太力衷于十全十美,然而谁都明白,世间并没有所谓十全十美的好事,平乱与治世,原本便是冲突,古人云,一将功成万骨枯。要平定乱世,牺牲在所难免,就连最开始都不明白怎样用兵的李林都明白,是故一力提高将士待遇,提高军属待遇,这是李林唯一能做的,所以李林一开始,也是希望将士对自己的忠心,对于自己麾下的将士格外的珍惜,而将士的亲人就更不必说了。

        而李林明白的事,诸葛亮不会不明白,但是他选择了这条路,当初黄巾爆发,波及偌大天下,诸葛亮随族人从徐州琅琊迁移到荆州襄阳,一路上,他见过不少惨剧,有贼军趁势而起,胁迫百姓闹乱,最后被官军连带着百姓一通剿灭,也有连年天灾【创建和谐家园】,百姓粮谷食尽、易子相食,诸葛亮认为,以战止战、以暴止暴换来的和平,并不会太过长久,唯有教化,唤醒世人,高举皇旗。兴大义之兵、王道之师,讨不臣、除奸逆、清君侧,定乱世!

        诸葛亮,是坚实的拥汉者,认为食君禄、为君忧,此乃为人之根本!董卓、袁绍、曹操之流,在诸葛亮心中,皆属逆臣!就连刘表,与诸葛亮有旁亲之情的刘表,诸葛亮对于此人也有些不以为然,他一直在找,找一个值得自弓辅佐的名君!

        这时,刘备出现了……首先,刘备是皇室后裔,而且有皇叔之名;其次,刘备往日曾救徐州。在外人眼中吃力不讨好的事,在诸葛亮眼中却不是如此。就如诸葛亮说的,刘备,也是一个愚蠢之人,早前,为救徐州与曹操交恶,仅率数千兵马相助,眼下,刘备又不忍夺同宗基业,言欲孤身对抗强权的李林,振兴大汉,在其他人的眼中,简直是愚蠢之极,迂腐至极,但是在诸葛亮看来,非但是仁义!而且是大仁义!

        何为大仁义?遇见一名将要饿死人,你递上一个馒头就叫仁义?就叫大仁义?嘿!只有当你自己也快饿死时,见遇到一名将我饿死的人,将手中仅有的一个馒头递上,这才叫仁义!这才叫大仁义!

        李林仁义否?那么多人拥护李林,那么多的将士,文臣,士人,对李林中心耿耿,百姓更是爱戴李林,愿意跟随李林,不过在诸葛亮看来,李林的仁义,仅仅是小仁义罢了,不值一提,如今能入诸葛亮眼界的,唯有刘备!这种近乎于愚蠢、迂腐,但是却暗藏玄机的大仁义,只有刘备,虽然仁义近伪,但是这才是诸葛亮需要的感觉,需要的愚蠢,因此,诸葛亮才说他愚蠢,因为他认为自己也是一个愚蠢之人。因为他要找一条少流血、甚者不流血,却可平定乱世的道路,以德服人!

        与很多有才德的人相似,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想得太过理想化,但这并不能说是他幼稚,相反,他心中明白得很。要平定乱世,那就不可避免的会有牺牲,既然他选择了这条路,就说明他有了觉悟,做与不做,两者乃有天渊之别!或许日后残酷的现实会叫诸葛亮碰壁,但是眼下,他确确实实是这么想的,所以诸葛亮选择了刘备!

        观诸葛亮用兵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尊王道重汉室,讲究出师有名、大义为先,若是说李林,只求尽早平乱治世,除去个人情感,其实天下叫何人一统对他来说,都是一样,因为他只要安宁,安定的生活,正是因为没有人可以达到李林想要的生活,甚至是还有人想要葬送李林已经要接近的生活,李林这才自己站出来,愿意平定天下,并不是迷恋权利,并不是喜欢掌控一些的感觉,就是为了自己的安定生活,甚至是世人的安定生活。

        但是诸葛亮则不同,他更希望这个乱世是由皇室后人来平定,至于刘表外强中干、沽名钓誉,诸葛亮看不上他罢了。偌大天下,附和诸葛亮心中诸多要求的,恐怕也只有刘备了……

        而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与李林交锋的机会,这么快就来了……

        成业六年四月,李林在荆州细作来报,刘表病故,荆州大丧,李林知道以后,大笑喊道:“天助我也!”当即起兵五万,以张郃为帅,朱灵为副,徐庶为军师将军,兵发南阳宛城!历史中为期百年的三国争霸,徐徐拉开序幕,而辽王李林的征程终于开始……

      第929章 攻新野

      ¡¡¡¡³ÉÒµÁùÄêËÄÔÂÖÐÑ®£¬´ó½«ÕÅàA£¬ÖìÁé·êÀîÁÖÖ®Ãû¶ÔÄÏÑôÍð³ÇÓñø£¬Î§³Ç½ö½öÊýÈÕ£¬Íð³ÇÊØ¾üÔç¾Í°µÖÐÔÚØáÔ½ºÍ²Ì裵ÄÊÚÒâÏ£¬Í¶½µ£¬³ÇÄÚÍòÓà±øÂí¾¡µÃÕÅàAÖ®ÊÖ£¬¼ÈÈ»Íð³ÇÒѵã¬ÕÅàAÒ»ÃæÇ²ÈËËͽݱ¨ÓÚÂåÑô£¬Ò»ÃæÏë×ÅÈôó½«ÖìÁéÂÊÈýÍò¾ü½øÍ¼¾£ÖÝÏÈÐУ¬×Ô¼ºÂÊ´ó¾üÔÚºóÕÕÓ¦¡£È»¶ø¾ÍÔÚ´Ëʱ£¬ÕÅàAºöÈ»µÃ÷âϸ±½«À´±¨£¬ËµÊÇÐÂÒ°Áõ±¸´óËÁÕбøÂòÂí£¬Á·¼×Ê¿£¬»ý²Ý´¢Á¸£¬ÆäÖ¾²»ÈôÔçͼ¡£

        张郃当即便招朱灵和监军徐庶前来商议,毕竟大军去留,就算他一军统帅,也无法独自决断,何况营内还有徐庶呢,刘备乃是徐庶的老主子,当然会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听闻张郃所言,徐庶当即便皱眉说道:“刘备,人杰也,主公常以为之大患,不可不早图!”

      ¡¡¡¡ÕÅàAÒ»Ìý£¬Á¢¼´ÏÂÁÖìÁéÁìÈýÍò´ó¾ü±ø·ÖÈý·ȡۣÏ¡¢°²ÖÚ¡¢°²ÀÖ£¬ÓÚÐÂÒ°»ãºÏ£¬¶øÕÅàA×Ô¼º£¬ÔòÒý½üÊ£Óà´ó¾üÒ£Ò£Ôں󣬺ôÓ¦¸÷¾ü¡£

        十日不到,三城相继攻克。

        成业六年四月末,朱灵三万大军先行赶到新野,人头涌动,密密麻麻一片,站在了新野一座小城的外面,而新野城中兵马,不过三五千而已……

        “唉!”望着底下三万辽军,刘备黯然长叹道:“李林南下,乃是荆州之祸,天下之祸啊!”

        话音刚落,刘备身旁一文人,摇了几下手中羽扇,头上头巾的下摆跟着晃了两下,很是随意的俯身望了一眼城外辽军,淡淡说道:“亮观辽军,不过如此”不错,此人正是诸葛亮了。

        “莫非军师心有破敌之策?”刘备立即问道。

        “主公放心,亮自有破辽之策!”诸葛亮摇着羽扇,笑眯眯说道。

        “装模作样!”不远处的大汉不屑地撇撇嘴,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元长!”钟繇身旁的一年轻人轻斥一声,但是却皱眉望了一眼诸葛亮。

        不错,此二人便是如今已经投靠在了刘备麾下的曹丕,钟繇,当日就带着千余人马从宛城的地道逃了出来,应着荀攸之计,曹丕逃到了刘备处,而刘备也是领军到了半路迎接曹丕,这才得以活命,而现在,曹丕则是再一次面对着这城下的数万李林麾下的兵马,领军的将军乃是朱灵,朱灵,那更是曹丕的兵马跟着打过的,什么样的战力,曹丕和钟繇当然都知道,这也是看着诸葛亮那么轻松的样子,而钟繇发出一声不削的声音的原因。

        “败李林者,唯此人也?哼!且先叫某看看你如何对付辽军!”曹丕早就听过刘备跟他说过这句话,但是对于就比自己大六岁的诸葛亮,曹丕实在是不敢苟同,也可能是没有见过诸葛亮的神奇之处,所以曹丕心中还是有些不相信的,但是面对着前方的数万辽军,曹丕和钟繇倒也是毫无惧色,毕竟都是从那样的场景里面跑了出来,他们还有什么怕的?

        似乎是感受到了曹丕注视的目光,诸葛亮转身一望,轻笑着点点头算是见礼,岂料曹丕淡淡望了他一眼。别开了视线。

        “唔?辽军有动静了?”望着城外辽军一阵涌动,刘备面色一紧,急声说道:“辽军莫不是想就此攻城?”

        “非也非也!”诸葛亮微笑着摇摇头,冷眼望着城外辽军淡淡说道:“辽军一路远来,先克宛城。不曾歇息便分兵三路,取郏下、安众、安乐,急行到此,亮闻,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辽军已兵力已怠,如何能战?”

        “那朱灵这是……”刘备有些弄不明白了。

        “无他,【创建和谐家园】耳!”诸葛亮淡然说道。

        “【创建和谐家园】?”刘备心中乃悟,望着城外所有所思。

        “孔明所言极是!”单手搭着城墙俯视辽军,曹丕忽然有些不削的说道:“朱灵此来,乃是乱我军心而来。另外嘛,或许朱灵仍打算说服主公投降吧!”这话的意思,当然是在试探着刘备,更是带着隐约的讽刺意味。

        “我与李林理念不同,势不能共存。如何会降?”别备摇摇头叹息说道,刘备这话倒是让曹丕听后微微一点头,你妈,你不想着投降变好,我就可以带着麾下那么点人马帮你跟李林拼命!

        话音刚落,城外忽然有人喊道:“刘玄德出来回话!”

        刘备遥遥一望,见朱灵跨坐战马。亲自出阵喊话,遂立于城上喊道:“刘备在此,不知将军何事唤我!”

        朱灵一勒马,抬头望了一眼城上的刘备,大喝道:“听闻刘荆州病故,辽王恐奸人趁机作乱荆州。是故派我前来,今日我率二十万大军至此,刘皇叔身为大汉皇叔,为何紧闭城门,拒天军于外耶?”

        “呵呵!”诸葛亮轻笑一声,摇着羽扇大声讥笑说道:“李元杰掩耳盗铃,恐世人不知耶?若我是你,便早早引军撤回,倘若冥顽不灵,必然葬身荆州!”

        “大胆!”诸葛亮话还不曾说完。城外朱灵勃然大怒,急欲攻城,身旁副将韩浩苦劝道:“将军!你忘了军师吩咐啦!我军一路远来,将士疲惫,如何复战?不若待众位将军皆至,一同图新野!”

        “荒谬!”朱灵呵斥一声。怒声说道:“小小一新野,弹丸之地。如何挡我三万将士?”

        “将军!”韩浩竭力劝道:“虽人力不竭,马力已乏,即便攻下新野。亦无法诛却那刘备,主公与军师皆言刘备乃人杰,不可不早图,将军不若稍且退军休整一夜,待明日一鼓作气拿下新野,断了那刘备生路,岂不是上策?望将军三思!再者……将军前来新野,原本不就是打算【创建和谐家园】,坏敌军士气么?”

        “唔?”朱灵听罢,点点头说道:“被那城头之人一说,几乎忘却我此行目的,也罢!”说着,他深深望了一眼城头,嘴角露出几许冷笑,大声喝道:“我三万大军,皆乃是百战之士,岂是你区区数千残兵能当?刘玄德,你既,不降,待明日大军破城时,休要怪我无情,到那时,嘿嘿!悔之晚矣!”最后朱灵还怪笑了几声,带着那气势,到时也格外的慎人……

        一声大喝,城内将士心中更是惶惶,刘备上前一步,正色喝道:“李林所为,与备理念背道而驰,势不能共存于天下,为荆州百姓,刘备求仁得仁,虽死无憾!”

        “哼!”朱灵冷笑一声,拨转马头,冷声喝道:“那你便等着明日城破!死无葬身之地吧!走!”

        “喝!”三万辽兵应喝一声,带着凛凛的杀气,徐徐而退。

        望着城外辽军渐渐退去,曹丕拱手对刘备笑道:“刘皇叔方才好气势!”

        “呵呵呵!”刘备摇摇头,苦笑说道:“我话虽如此说,却不知如何抵御辽军,莫说三万辽军,唉!也不知明日朱灵率三万辽兵攻城。我等如何应付!”随即,刘备便看向了诸葛亮。

        “主公言错了!”刘备话音刚落,诸葛亮淡淡说道:“非是明日,乃是今夜也!依亮之见,今夜辽军必来袭城!”

        “今夜?”刘备愣了愣,狐疑的望了眼诸葛亮,低头细细一想,忽然面色大变,惊呼说道:“非军师险些中他诡计!”

        刘备转身对诸葛亮问计道:“但不知军师有何计谋破朱灵三万兵马?”那个样子,就好像是在求诸葛亮一般。

        诸葛亮轻摇羽扇,自信说道:“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我等尽了主人本分,厚待便可!”

      ¡¡¡¡¡°Å¶£¿¡±Áõ±¸³ÙÒɵصãµãÍ·£¬²»Ô¶´¦µÄÖÓôíÀäЦһÉù¡£

        果然不出诸葛亮所料,话说朱灵退了五六里之后,当即便下令大军就地歇息,也不叫将士扎营,副将韩浩疑惑道:“将军为何不下令设营?”

        而朱灵却大笑三声,撇嘴说道:“我今夜便要取新野,营塞要来何用?”

        “今夜?”韩浩面色大变,急声劝道:“将士们奔波数日,如何能复战?望将军三思啊!”

        “真乃愚见!”朱灵皱眉呵斥道:“我军将士虽是疲惫,然而却无一战之力耶?非也!本将军方才刻意对刘备言,我欲明日取城,他岂能料到,我故意这般说,今夜。本将军便欲取新野!刘备必定认为我军远来疲惫,是故疏于防范!正合兵法所言,出其不意掩其不备,此乃妙策也!”

        “将军高见!”韩浩欣然拜服,忽然面上又起了几分忧虑,犹豫说道:“听闻军师所言,刘备帐下有一军师,名为诸葛亮,乃有经天纬地之才!就连军师都自愧不如,所以一直嘱咐将军要小心行事,等到他和张郃将军前来,如今将军此般……若是将军之计被他看破,那该当如何?”

        “诸葛亮?”朱灵撇撇嘴,哂笑说道:“本将军跟随主公多年,主公屡次用此出其不意掩其不备之计,无人识破!那诸葛亮怎么了?难道还能比得了主公吗?”朱灵跟随李林许久,不得不说跟很多李林的老将一样,身上都沾染了不少李林的气息,行军布阵更是很有李林的味道,这也体现了辽军整体的作战方式。

        “将军还是小心为上!”李林的地位在每一个辽军将士的心中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韩浩还能说啥?略微犹豫一下,韩浩低声说道:“将军乃先锋,若是折了锐气,主公必定怪罪,就连军师和张郃将军恐怕也说不过去啊!”

        朱灵面色略微凝重了,起身负背双手踱了几步,忽然凝声说道:“如此良机不可轻失!既然如此。这样。今夜子时时分,我引五千兵马在前。夜袭新野,你引大军在后,若是看到城内火起,你便大举掩杀。助我拿下新野;反之,你则引大军后撤十里,就地扎营!”

        “岂能叫将军犯险?”韩浩一听,皱眉说道:“不若叫末将前去试探。将军引大军在后!”

        “嘿!”朱灵听罢。哈哈大笑,拍拍韩浩肩膀说道:“哈哈,好生引军在后,等本将军讯号!”

        韩浩犹豫一下,他也是知道朱灵的脾气,只好抱拳应道:“诺!”

        是夜,子时一到,朱灵引五千辽兵前去袭新野,到了新野北城,遥遥望见城上守备薄弱,朱灵心中大喜,当即便遣两百辽兵用绳索摸入城内,仅仅半炷香不到,朱灵便听到新野城内传来数声惨叫,划破了深夜的寂静。

        “真该死!”朱灵暗骂一句,神色不为所动,忽然望见城门徐徐打开,里面走出数人,手持火把来回一招。

        “得手了!”朱灵心中狂喜,低声喝道:“杀进去!”喝罢。一夹马腹,冲杀在前,五千辽军紧随其后。

        望着越来越近的城门,朱灵心中却有一种莫名的不安,然而就在朱灵暗忖之时,他麾下五千辽军已经杀入新野,将新野城县府点燃……

        立马在城门之下,望着那渐渐燃起的熊熊大火,朱灵深深打量着寂静一片的城内街道,望着那些闻讯而来、力图反抗的刘军被打的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心中暗暗有些狐疑。似乎……太过轻松了吧?

        “中计了!”带兵多年的朱灵醒悟过来,心中一凛,望了望左右,不动声色喊道:“传令将士,休要惊扰百姓,到此集结!”喝罢,他低声对身旁护卫说道:“传令下去,叫将士徐徐退出新野!”身旁护卫愣了愣,满脸不解,但看着朱灵凛冽的眼神,仍是照着朱灵所说前去传令。

        “集结?”得了朱灵将令的五千辽军将士无不瞪目结舌,眼下不是应当奋力杀败刘备兵马,占据新野么?就在这时,新野城内一处民宅之中,曹丕偷偷朝外探望一眼,皱眉说道:“此刻集结兵马……似乎是被朱灵识破了!”

        “唔!”曹丕身后的诸葛亮点点头。附和说道:“朱灵乃李林麾下大将,跟随李林多年,抵抗刘表大军与汝南,对此亮不感意外!”

        “那军师计谋……”曹丕那个模样显然有些惊疑。

        “无妨,一切皆在亮意料之中!”诸葛亮淡淡说了一句,说罢,回身走到桌案旁,取过羽扇,暗暗掐了几个手印。

        “这是……”曹丕眼神一惊,差一点惊叫出来,不得不说,已经快二十岁的曹丕,已经显示出来了超越于同龄人很多很多的睿智与机敏,历史上的魏文帝当然是名不虚传,何况曹丕的经历,可要比历史上的他痛苦千百倍,磨练自然也增加的了千百倍,这才造就了如今的曹丕,谨慎,犀利,智慧超群,武艺自然更是不俗,只可以没有机会,依旧要寄人篱下,而且还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刘备的手下……

        “呵呵!”过了不一会,诸葛亮轻笑一声,转身对曹丕说道:“子恒,该是时候下令了!”

        “好!”看着诸葛亮的样子,曹丕不知道自己为何这么爽快的就答应了。

        与此同时,朱灵却有些摸不清楚状况了,说是中计吧,却仍未有刘备兵马杀来,别说刘备,就连这城里的兵马也不曾见到,不过说没中计吧,眼前的景象实在是太过诡异了。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新野,这可能么?

        就在此时,忽然城内杀声大作,朱灵心中一惊,急忙掉转马头,重声喝道:“撤军!撤军!”底下辽军不明所以,莫名其妙地跟着朱灵退出城门外。

        “刘备军不曾追来?”身旁一偏将诧异地说了一句。

        在新野城外不远处勒马,朱灵神色惊疑地回望着新野,果然,刘备军不曾追来。

        “刘备!究竟想做什么?”朱灵心中惊异,有些摸不着头脑。犹豫得望着新野,见城内大火犹不曾熄灭,心中更是暗暗猜疑。

        这时,不远处一名辽兵疑惑说道:“起雾了?”

        “雾?”朱灵左右一望,果然。正如那辽兵所言,大雾乃起。短短数息之间,雾气大起,朱灵定睛一望,只见四周白茫茫一片,心中顿时暗叫不妙,这四月天的荆州,哪里来的大雾!然而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忽然城外响起一片喊杀……

        “钟元长在此!”

        “关云长在此!”

        “关羽!钟繇!”朱灵心中一惊,四下张望,只见白雾茫茫,却不见刘备兵马,更别提关羽、钟繇二人,刘备仅数千兵马,莫说我两万五千大军在后,即便是此刻麾下五千兵马,比之刘备也只强不弱!

        心中暗暗计算一番,朱灵当即大声喝道:“休要惊慌!刘备帐下兵马不多,岂是我等对手?杀!”

        “杀!”见朱灵一声令下,辽兵顿时向着喊杀声响起处杀去,整整杀了一个时辰有余,朱灵渐渐感觉有点不对劲。

        “刘备哪来的这么多兵马?”

        忽然,朱灵感觉面前一道寒光闪过,当即侧身一避。手中一枪刺出,只听:“噗!”的一声,似乎是刺中了对方身体,但是那人传来的一声闷哼。却叫朱灵面色大变。

        “韩浩?”

        “将……将军?”被刺了一枪,正挥刀要砍的韩浩也是看清了朱灵的模样,大为惊诧。

        “糟了!”朱灵惊得背后出了一声冷汗,莫非方才杀的……

        “住手!都住手!”醒悟过来的朱灵与韩浩四下大喊道,但是杀红了眼的辽兵哪里听得到两人的喊话。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5 02: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