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汉末皇叔》-第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宦官和外戚的争斗由来已久,曹节和窦武很不对付,相互间都想把对方除掉!可是中国皇帝都喜欢玩平衡,窦太后怕除掉宦官后,窦武实力太强,可能会篡位,便犹豫不决,结果事情败露,曹节挟持了皇帝和太后并干掉了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开始了第二次党锢之祸,而现在朝廷正是曹节掌权!

        在汉代,世家子弟进宫做宦官也不在少数,毕竟世家太大,有几个吃不饱穿不暖的穷人也很正常。不是有人说,谁家没有几个穷亲戚?这些活不下去或者仰仗着族内却很难得吃饱穿暖的人一狠心就割了自己进宫做宦官。这些人一旦得势就要培植自己的势力,而家族里的人是最靠得住的,任人唯亲是中国的传统!

        再者,以前在家族,这些人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能活下来都是家族的帮衬,再加上阉宦没有子嗣,有好处自然先想着家族中人。不过,人都好名声,曹节提拔了自己人,却也不能忘记刘家人,毕竟大汉是刘家的天下。于是乎一查访,发现了南阳太守刘焉是一个不错的人,不仅官声好,还没有参与宫廷内斗,便把他提拔进京了!

        宗正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官职,其职务是掌握皇族的名籍簿,分别他们的嫡庶身份或与皇帝在血缘上的亲疏关系,每年排出同姓诸侯王世谱。按汉代八议制的规定,宗室亲贵有罪要先请,即先向宗正申述,宗正再上报皇帝,而后便可得到从轻处置。同姓王犯法,宗正也可参预审理,如西汉时衡山王、江都王等有罪,皇帝曾派宗正协同其他官吏承办这些案件。

        宗正秩为二千石,有丞。宗正及丞皆由皇族充任。属官有都司空令、丞,内官长、丞。都司空为狱官,还负责关押服苦役的犯人,也常拘系宗族或外戚有罪者。这个职务,只能管管皇亲国戚,可是正当红的皇亲国戚谁敢管?就说手握兵权的外戚大将军窦武,别说宗正了,就是身为皇帝的刘志、刘宏也拿他没辙!而对于曹节来说,宗正就是一个摆设。不过,摆设也有摆设的作用,最少可以显示自己的气度和心思!

      第六章 巍巍名都洛阳城

        刘焉在一旁娓娓道来,可是季玉的心中却在发苦。同样是穿越,别人不是盛唐就是宋、明,偶尔有几个倒霉蛋穿到清朝,也算是国泰民安。可他倒好,穿到了汉末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若是明末,枪炮都已经出现,根据后世的战争电视剧,他还能混混,可汉末却完全是个人的勇武和智慧的年代。

        季玉知道,如不出意外,他就是那个被刘备夺了基业的倒霉蛋刘璋刘季玉了。放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老老实实做人,继续被刘备夺了基业,然后被送到公安待着,最后莫名其妙的死去,另一个选择就是让天下诸侯去死,顺便干掉汉献帝,反正他也是汉室宗亲,就算篡位当皇帝也没什么。

        孰不见,和平年代尚有藩王谋反,如今乱世来临,外姓人都能称王称霸,他作为现任皇帝的兄弟,下任皇帝的叔叔凭什么只能坐以待毙?那刘备不过是织席贩履之徒,凭什么就能当皇帝?刘璋在心中暗暗打定注意,既然上天要他来汉末三国,那他就要打出一片天下,至于其他事情,连性命都保不住,还有什么可想?

        其实季玉在前世就是很霸道的主,无论他在什么地方,都是一言九鼎。他说的话,别人无法反对,除非能驳倒他得立论,这也是他总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所有老板都喜欢有能力的下属,可如果这个下属太有能力,还桀骜不驯,老板就不喜欢了。来到了古代,那些诸侯更不好相与。孙权多疑不说,就说曹操梦中杀人、杀杨修那些事,实在让季玉提不起兴趣投靠。至于刘备,季玉想都没想。要知道,历史上的刘璋就是被刘备玩残了。如今他穿越成刘璋,还打算帮历史上的刘璋报仇呢!

        见儿子呆住了,刘焉以为他听不懂自己的话,毕竟一个五岁的孩童,若是他现在就懂阴谋诡计,朝廷党争,那就不是多智近乎妖,而是妖怪了。可刘焉死也想不到,他五岁儿子的身体里面,有一只来自一千八百年后的老妖!刘焉摸摸儿子的脑袋道:“璋儿不必着急,为父如今才四十余岁,定能为你们兄弟打下一片基业!”

        看着刘焉坚毅的脸庞,季玉不由的呆住了,原来这个便宜老爹早已经看出天下将乱,而他选择益州的原因便是:国险民富,高祖因之而成帝业!只不过,现在的刘焉还没有资格选择!季玉突然觉得,穿越成刘璋也不错,最起码有一个疼爱自己,还很有眼光的老爹。

        季玉,不!现在应该叫刘璋了,他在心中暗暗打定注意,决不让老爹的苦心白费!

        从南阳到洛阳并不远,因为这里是冀州南阳,而不是荆州南阳。中国古地名中有很多都是重复的,后世很多人因此闹出笑话。就好像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写他躬耕于南阳,居然有学者因此说诸葛亮是河北人,实在是可笑!诸葛亮乃是琅琊阳都人,祖籍应属于徐州广陵郡或泰山郡,也就是后世的江苏地界,而后迁徙至荆州。若说他躬耕于湖北尚能自圆其说,怎么可能躬耕于河北呢?不过,人家是学者,是教授,就算胡说,那也是权威嘛!

        对刘璋来说,汉代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冀州乃是东汉王朝的产粮大州,虽然现在朝局不稳,但除了土地兼并,其他事对百姓来说倒没什么影响,谁当皇帝不是当?当然,若是遇上灾害,那就比较麻烦了!不过,这不是季玉考虑的事,毕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一路疾行,刘璋除了在马车里看看四周的景色,也没什么机会游玩。刘焉是奉诏上任,若是行程太慢而导致皇帝不满,就算是汉室宗亲,却不能实心任事,也会被罢官免职。一个朝代快终结的时候,什么东西不多,就是皇家亲戚多。

        洛阳城,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东西七里,南北九里。城内宫殿、台观、府藏、寺舍,凡有一万一千二百一十九间。关于东汉洛阳城的布局,班固在《东都赋》这样描述:

        “增周旧,修洛邑。扇巍巍,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于是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奢不可逾,俭不能侈。外则因原野以作苑,填流泉而为沼。发苹藻以潜鱼,丰圃草以毓兽。制同乎梁邹,谊合乎灵囿。”

        所谓“增周旧”,并非是说东汉洛阳城建立在东周洛阳的旧址上,而是说东汉洛阳大体借鉴成周的都城营造制度进行增修。所谓“奢不可逾,俭不能侈”,即“奢俭合礼”,也就是说宫室按照一定礼制规范修筑,规模“中度”。所谓“制同”、“谊合”,则是说按照古制“天子之田”和“王之灵囿”的标准规划园林池沼。“周旧”、“制同”、“谊合”都是周代都城苑囿建筑制度和使用原则,班固将洛阳的都城、宫室、苑囿与周制进行比较,是为了说明东汉洛阳的建造,很重视借鉴成周都城的营建规范。

        从夏、商、周开始,洛阳就是中国的都城,到现代零零总总加起来有二十二朝在此建都。当然,其中把洛阳做陪都也算上了,真正官方认可的,还是十三朝古都,可根据考古发现,也有学者认为是十七朝。不过,这就不归普通百姓操心了,让学者们去研究吧!

        来到洛阳城下的刘璋已经愣住了,虽然后世他也逛过明故宫,也看过北京城,但是那老旧的城墙已经失去了往昔的辉煌和峥嵘,很安静,很朴质的呆在那里,即使有养护,也不如正在使用时,那样鲜活、生动!

        高耸的城墙最少也有二十米高,上面一队队士卒来往巡逻,坚固的铠甲、锋利的武器、雄赳赳气昂昂的士卒都让季玉陶醉。倒不是季玉想当兵,只是他爱好历史,对于古代的冷兵器十分热衷。不过,他的反应倒是很正常,初次来洛阳的时候,就连年近而立之年的刘焉都看傻了,别说一个没出过门,只有五岁的孩儿了!若是季玉真像没事人一样,那才奇怪!

        “璋儿是不是看傻了?”刘焉摸摸季玉的头道:“洛阳可是我们大汉的国都,如此雄伟正体现了我大汉的威严!我儿要记得,你是汉室宗亲,是大汉的主人之一!无论在哪里,你都是最高贵的,因为有你最高贵的血统!”

        刘焉的话虽然有些犯忌讳,但是总体上来说没错。汉代所有宗室都把大汉看作刘家私产,不然也不会每一代几乎都有藩王造反,更不会有那种明明是织席贩履之徒,却非把自己说的多高贵的人。就好像曾经有人说过,他浑身上下最贵的就是那贵族血液,可惜是O型,卖起来太便宜!

      第七章 思护卫皇帝请客

        刘焉的话让刘璋有些惊讶,以前看书,都说皇帝对宗室很防备,怎么汉代的宗室似乎很有权利?这就是刘璋不懂了!汉代的郡国制,其实也就是分封制。只不过汉朝把郡国都分封给了宗室子弟而不是功臣。这才有了非刘氏不得封王,非功臣不得封侯的誓词。

        在刘邦看来,自家亲人总比外人可靠!可惜刘邦忘记了,人的贪心是无限的,当了王以后,各个汉室宗亲都想再进一步,同一个祖宗,同一血脉,凭什么你生下来就做皇帝、太子,我只能当王做侯给别人磕头?季玉小声说道:“老爹,这里是国都洛阳,虽然我们是汉室宗亲,但也不能太过分吧!万一得罪了哪个权贵可就不妙了!”

        刘焉哈哈大笑道:“如今的权贵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曹节!只要你不得罪曹节,其他人随便得罪!至于曹氏宗族的人,你只要报出汉室宗亲的身份和你老爹我的名号,多半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当然,若是遇见不开眼的,照揍不误,大不了,我拉下这张老脸给曹节赔罪便是!总而言之,不要吃亏!”

        若是窦武还在,刘焉绝不会这么告诫儿子,因为窦武手握大权,就算他死了,他的势力还能转给儿子,说不定还会篡位,汉室宗亲在手握大权的大将军眼中并不怎么值钱。曹节却是太监,就算有假子,也无法继承他的事业。曹节自己做了太监,绝不想让自己宗族中出众的年轻后生也做太监,而那些蠢笨之人,若是弄进宫,说不定就是麻烦!至于找另外一个太监来继承,那就和他的宗族没有关系了。人总有一死,为了在死后还能保证宗族不倒,曹节会尽量笼络有本事的人和宗室,在刘焉看来,自己有被曹节笼络和看重的价值。想到这里,刘焉还有些小得意!

        刘璋一头黑线的看着刘焉,果然是汉末诸侯,虽然是文士打扮,却不乏暴力倾向。不过,刘璋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道:“老爹,就我这样,不挨揍就不错了,还指望揍人?”

        “恩,这是一个问题!”刘焉这才记得,自己的小儿子今年才五岁,只是有些少年老成,毕竟是孩子。刘焉想了想道:“我先给你物色几个护卫,然后亲自传授你君子六艺。我的剑术虽不能用于战场厮杀,但自保绰绰有余。以你的身份并不用上阵杀敌,只需防备有人暗中使坏!”

        别看刘焉是文士,汉代的文士可不比宋明时期的文士,他们君子六艺皆精,更有甚者,还有一手好剑术。上马为将,下马为相才是汉代文士最向往的事,而刘焉也有一手不俗的剑术。当然,刘焉的剑术对付普通人可以,对付真正的武将、武者,那是找死!不过,刘璋却看不上老爹的武艺,毕竟乱世要来了,能厉害一点是一点。若能练成吕布那种水平,刘璋绝不反对!

        “老爹!”刘璋见刘焉居然站在城门口就考虑起儿子的安全问题,不由的有些感动,但是旁人的指点却让他很不爽,他拉了拉刘焉道:“老爹,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回家再研究?”

        刘焉回过神来,看见周围的人都像看乡巴佬一样看着自己,顿时有些脸红,他尴尬地笑道:“嗯!回家再说!”

        “吔!洛阳!我刘璋刘季玉来也!”刘璋好像小孩一样大叫了一声,冲进洛阳城,虽然他本来就是小孩!洛阳是大都市,路上的行人很多,季玉的一声大喊,却让不少人鄙夷。只不过,众人回头一看,发出声音的是一个幼童,无论贩夫走卒,还是锦衣华服的官僚富户都微微一笑。

        “来者可是宗正大人?”不得不说,曹节的安排还是很周到的。城门口,早有一个小黄门在等着刘焉了。在洛阳,寸土寸金,刘焉虽然是太守,但是家资并不丰裕。若想在洛阳城内弄一套房子,那还真不太容易!不过,现在不用刘焉操心了,曹节把房子都准备好了,正在靠近皇宫的东市。

        中国自古讲究对称美,所以城市也分东西。尊位则是坐北朝南为首位,左边为上,右边为下,坐南朝北视为末。根据尊位,城市的东边也就是东市,一般都是大臣、重臣居住的地方,而城西也就是西市则是百姓的居住地!一般刑处大臣也在西市,估计是杀鸡儆猴的意思!

        进城后,刘焉便和家人分开了,他要进宫谢恩,而刘璋等人在小黄门的带领下,来到了曹节送的别院。真别说,曹节倒是挺会做人,送的房子十分宽敞,隐隐看上去,居然比刘焉在南阳置办的宅院还大。要知道,在京师和外地不同,什么级别住多宽敞的房子。虽说刘焉是汉室宗亲,只要不住和皇帝同规格的宫殿,其他一概没问题,可洛阳的房价摆在那,让刘焉买,他倒还真买不起如此大的房舍。不过,这房舍是曹节以朝廷的名义赐下的,刘焉却也不必太过感激,因为刘焉死后,这房子还会被朝廷收回。

        搬新家是忙碌的,特别是如此大的房子。虽然这些活都不用季玉去做,但是他需要在旁边看着,顺便告诉那些仆役该怎么摆放。当然,这也是刘璋还小,没有用熟的家奴,不然这些事都不用他操心就有人帮他办的妥妥当当。

        忙碌了半晌,刘璋一看时间,都已经到午后了。虽然汉代人大多数都只吃两餐,但刘璋却保留着现代人一日三餐的习惯,有时候他甚至吃五餐,其中包括夜宵和下午茶。若是上学,不知道他会不会搞出课间餐!

        正当刘璋找到母亲询问是不是该开饭的时候,一个下人领着一个小黄门走了进来。小黄门对刘焉夫人道:“宗正夫人,陛下有旨,请宗正夫人与几位公子进宫赴家宴!”季玉的母亲听了小黄门的传话,赶紧拿出一些碎银子打赏他,然后让季玉和他的三位哥哥打扮整齐,进宫赴宴!

      第八章 未央宫中续兄弟

        在小黄门的带领下,刘焉夫人一行人来到了未央宫。其实汉朝皇宫没有后世皇宫那么讲究。无论是未央宫还是建章宫,都是皇帝日常起居的场所,只有长乐宫和桂宫是后宫妃嫔、皇后居住的地方。当然,一个宫殿包括的房间很大,像未央宫就包括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钓弋等殿,又有殿阁三十二,包括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温室、永延、玉堂、寿安、平就、宣德、东明、飞羽、凤凰、通光、曲台、白虎等。又有天禄阁、朱雀堂、画堂、甲观等。汉朝皇帝开朝会、接见臣子的地方,一般都是在未央宫,至于是哪个殿,就要看皇帝陛下的心情了!

        进入未央宫的正殿,就是宣室,刘璋便看见老爹和一个年轻人聊的正高兴,而那个年轻人也就十七八岁,穿着一身黑服,头戴冕冠,不用问,这肯定是现任皇帝刘宏!当然,他也就是汉灵帝。不过,他现在还不叫汉灵帝,因为灵帝是刘宏的谥号,等他死了以后由下任皇帝给的!要是现在就叫他汉灵帝,估计他能把刘璋拖出去剁吧了!

        见到皇帝当然要行礼,这个礼可不是跪礼。什么三跪九叩,一般都是祭祀或者朝会才用,就算是百姓见到皇帝,也只需跪下并把头低下去。只是汉代人都是跪坐,行礼的时候就有些像磕头了,其实汉代叫做顿首,取的是坐姿!

        行完礼,刘璋便抬起头开始研究皇帝。如果在明清时期,这么做非常失礼,甚至要砍头。可在汉代,倒是没有那么严的规矩。臣子可以和皇帝对视,而百姓则不可!一般的小儿看见生人都会害怕,就算是王宫大臣的孩子见到皇帝也是战战兢兢。从来没有一个孩子像刘璋这样,敢盯着皇帝看。

        刘宏也才十七八岁,他见季玉盯着自己,眼睛还在滴溜溜转,不由打趣道:“你看见朕不害怕么?”

        “怕!”人家好歹是皇帝,面子还是要给的,不然等不到刘宏嗝屁,刘璋就被挂了!

        “朕也见过别家的孩童,他们看见朕,多半会出汗,朕问他们,他们都说看见朕感到惶恐,故而汗出如浆!”刘宏笑道:“为何你也害怕,却不出汗呢?”

        刘璋在心中暗笑,从前世算起,如今他都快年届不惑了。如果看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小青年就害怕,他还混什么?要他装害怕没问题,要他吓到出汗,估计比让刘备不哭还难!虽说心中不怕,但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刘璋装作颤抖道:“小子战战兢兢,汗不敢出!”

        “皇叔,这小子要得!”刘宏哈哈大笑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小子姓刘名璋字季玉,今年五岁了!”

        刘宏更开心了,才五岁就有如此胆色,若【创建和谐家园】得当,必是一方俊杰。虽然汉代宗室谋反的人很多,但皇帝还是认为宗室最可靠,毕竟宗室就算谋反成功,这天下还是汉室天下,而皇帝还是姓刘!就说刘宏和刘志,他们本来是宗室子弟,机缘巧合之下,还不是做了皇帝!

        “你小子不错!”刘宏又想起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便张口问道:“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当然是做皇帝!”刘璋在心里立刻答道,可他也只敢在心里想想,决不敢说出来,不然今天就不是皇帝请客吃饭,而是他要吃牢饭顺便等挨刀了!刘璋想了想道:“陛下,臣长大以后要做霍去病,为大汉开疆扩土,驱逐外族!”

        “好!”刘宏真的很开心!要知道,他也只有十七八岁的年龄,向往着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当然,这是吃饱了以后。当年刘宏还没进宫的时候穷困潦倒,能有口热乎饭吃就不错了!要不是小时候穷怕了,他也不会拼命搞钱!刘宏满意的看着刘璋道:“既然你想做霍去病,朕就把冠军侯给你留着!”

        “谢陛下!”刘璋根本就没有客气,好像他已经是冠军侯了!要知道,冠军侯在汉代并不是多高贵的爵位,可它代表的意义却是大汉之冠。不仅仅是勇冠三军、外击胡虏,更是皇帝的亲信和心腹!

        看着小儿子和皇帝对答如流,刘焉不禁有些感慨,再看看其他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还好,表现得很平静,毕竟他们都是及冠的人了。而刘焉的三儿子,正符合刚才刘宏说的,战战兢兢,汗出如浆。而刘焉的三个儿子看着刘璋和皇帝奏对也十分惊讶,因为十几天前刘璋还被人当做聋哑【创建和谐家园】笑话呢!

        “陛下,宴会已经准备好了!”一个小黄门走了进来道:“皇后请陛下移驾甘泉宫!”

        原本皇后应该住在长乐宫,可是由于汉武帝时期,皇后陈阿娇的遭遇,搞的长乐宫好像冷宫,住在里面的妃嫔几乎都是不如意的人,皇后则住到了桂宫。而甘泉宫是仅次于未央宫的宫殿,是皇帝避暑纳凉的地方,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动也再那里进行。如今宴请刘焉这位皇叔,在甘泉宫再适当不过!

        “咕!”听见吃饭,刘璋的肚子很不争气的叫了一声,他平时一日三餐,可现在都已经快到下午茶的时间,早就饿得不行了。刘璋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头道:“小子正准备和母亲开饭,就被陛下召来,如今却是有些饿了!”

        “既然皇弟饿了,那就去甘泉宫吧!”刘宏本来就很喜欢刘璋,如今看见他如赤子般单纯更加喜爱。不过,刘宏对刘璋的自称却有些不满的说:“璋儿乃是皇叔的儿子,也就是朕的弟弟,以后要自称臣弟!”

        “是!臣弟知道了!”刘璋顿首道:“还请皇兄见谅!”

        刘宏闻言,十分满意的点点头,这下刘焉和刘璋的三个哥哥动容了!要知道,刘焉被称为皇叔可不仅仅是血缘关系,还有他得功绩和曹节的功劳在里面。就说刘璋的其他三个哥哥绝不敢自称臣弟,更不敢喊刘宏做皇兄。同样是汉室宗亲,称呼就能体现出远近。刘璋这一声皇兄,就算他以后再无能,一辈子荣华富贵也跑不了,若是稍有本事,只要他不造反,哪怕不能封王,一个公爵还不跟玩似的?当然,这是皇帝不换人的情况下!

      第九章 宫宴尽欢得名师

        随着刘宏来到甘泉宫,皇后与刘焉夫人早已经在此恭候了。古代进宫觐见,若是皇帝恩宠,召见全家人赐宴,一般都是皇帝接见男丁,皇后接见女眷。只有在饮宴的时候,皇帝才会与大臣家的女眷见面,这还是相熟的大臣。若是类似新年朝贺,皇后会在后宫开席,皇帝最多过去打一个招呼!

        至于进宫的女眷,若是有臣子家未婚女眷被皇帝看中了,或许会被选进宫做妃嫔,可皇帝绝对不会单独会见大臣家的女眷。就算皇帝看中已婚的女眷,也会让她和她的丈夫解除关系后,才纳入后宫。当然,也要对方愿意,否则就算是皇帝也没办法!要说皇帝与大臣家女眷有什么暧昧,在【创建和谐家园】皇帝里,几乎没有。哪怕昏庸好色如汉灵帝、明嘉靖帝,他们都让宫女穿开裆裤或者【创建和谐家园】衣服,却从没有和哪位大臣家眷发生不正当关系的流言蜚语!

        只有元、清几代非【创建和谐家园】皇朝,才有皇帝亵玩大臣家女眷的劣迹,就说清朝康熙、乾隆两代帝王,都被后人夸上天了,可他们谁没有与臣子女眷暧昧的绯闻?虽说其中有一些反对外族做皇帝的文人的污蔑,但无风不起浪,主要还是他们不懂得避嫌,以及他们的民族文化!毕竟在女真人还没有入关之前,父子兄弟同妻是很正常的,在他们看来女人都是财产的一部分,只要不是亲妈、亲姐妹,没有什么不可以!

        刘宏的皇后姓宋,原本是一个宫女,由窦太后、窦大将军和曹节一起选的。之所以没有选择大户人家小姐,是因为窦家和曹节都担心再出现一家外戚。要知道,窦武、梁冀就是靠着裙带关系才能成为手握大权的重臣。若是多一家出来分权,窦武自然不高兴,而曹节也担心多一个与他作对的势力。故而在皇后的人选上,窦大将军和宦官势力难得的保持了一致!

        出身宫女的宋皇后明白,刘宏作为皇帝,实在没有权利,故而一直劝解刘宏,让他不要和大将军,甚至是曹节作对。若是换了一个大户人家小姐,以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时时想着让皇帝抓权利,估计刘宏还没坐稳皇位就【创建和谐家园】掉了。要知道,汉代被弄死的皇帝,可不是一个两个!等刘宏懂事以后,他明白宋皇后的好,一直对她礼敬有加。不过,宋皇后却从没有忘记身份。虽然她已经贵为皇后,却一直按照宫女的章程伺候皇帝,这也是刘宏尊重她的原因之一。

        看见皇帝到了,宋皇后赶紧起身行礼,而刘焉夫人自然也要跟随。刘宏笑道:“平身都平身!这里没有外人,何须如此多礼?来!这是朕的皇叔刘焉刘君郎!”

        “见过皇叔!”皇后对着刘焉福了福。

        这可把刘焉吓坏了,他赶紧让开,并对皇后一躬到底道:“岂敢受皇后娘娘大礼!”

        “无碍的!”刘宏笑道:“朕若不是皇帝,还不是要给皇叔行叔侄之礼!如今皇后就当替朕行礼了!”

        宋皇后美目流转,五六年的相处,她知道皇帝这么看重刘焉,并不是因为刘焉有皇室血脉。就好像汉献帝认刘备为叔,只是因为刘备英雄了得,还有关羽、张飞为爪牙,让曹操颇为忌惮。既然刘焉对刘宏有用,皇后自然要帮着巴结,故而她做足了后辈之礼,让刘焉实在为难。不过,刘焉是老狐狸,刘宏和宋皇后的那些小伎俩哪能难倒他,一手太极打的两位至尊很难招架!越是这样,刘宏越高兴,若是被他一吹捧就上天的废柴,哪值得身为皇帝的刘宏纡尊降贵?

        寒暄过后,各自入座,小黄门开始传菜。刘焉带着三个儿子跪坐在皇帝的下首,刘焉夫人则带着刘璋跪坐在皇后旁边。汉代宴会每人发一个小案,案上放着食物。食物有生有熟,连切割方法都得按照礼仪来。孔子曰;割不正,不食。就是说在宴会的时候,切割食物要有标准,没有人认为刘璋一个五岁的孩子懂得如何按照礼仪来切割食物!

        的确,刘璋不懂怎么切割食物,可他会吃!菜一上来,他立刻变跪坐为盘膝而坐,拿着筷子插起一块肉就啃了起来,那动作可谓迅雷不及掩耳!刘焉见刘璋平时都很有礼貌,今天却当着皇帝的面却如此失礼,有些不高兴的说:“璋儿!为父平时怎么教导你的?”

        刘焉的问话让刘璋一头黑线,自从他出生以来就一直装哑巴,十几日之前才愿意开口说话,刘焉何曾对他有过教导。可父亲生气了,刘璋倒也不好无视,他费力的把嘴里的肉吞下去后,向刘焉道:“父亲,我们现在吃的是什么宴?”

        “自然是陛下赐的宫廷御宴!”自从十几日之前,这个小儿子开始说话,就给刘焉带来了许多惊喜。听见刘璋的问话,刘焉突然意识到,小儿子是故意这么做的。

        刘璋转头看向刘宏道:“皇兄,小黄门叫我们母子赴宴的时候,说是陛下赐的家宴,不知我可有说错?”

        刘宏点头道:“今日宴请皇叔,自然是家宴!”

        “既然是家宴,在座的都是父兄尊长,只要礼仪做到,怎么吃还不是尽兴为好!”刘璋笑道:“若是与父兄吃饭也讲究割不正不食,岂不是把父兄做外人?”

        刘宏哈哈大笑道:“皇弟说的没错,今日宴会只有父兄长辈,没有外人。皇叔,朕敬你一杯!”

        “不敢不敢!”刘焉习惯性的谦虚。

        刘宏佯怒道:“难道皇叔不把朕当亲人?子侄敬酒,皇叔受之无愧!来!满饮此杯!”

        刘焉无奈,只好生受了刘宏的敬酒。宋皇后本就是伶俐人,看到如此情形,还能不懂刘宏的意思?再加上刘璋插科打诨,原本拘束的皇帝赐宴,居然被刘璋弄的热闹非凡,刘焉和刘宏的心中都产生了一丝异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宏看着吃饱喝足在一旁休息的刘璋道:“皇弟可曾进学?”

        “皇兄,臣弟才五岁,您就想把我丢给那些腐儒迫害啊!”刘璋笑道:“我可是想做皇兄的霍去病,怎么也不用去做那些寻章摘句的事!若是皇兄想栽培我,就给我找一个好老师,教我读书识字,至于那些经典就算了!”

        刘宏大笑道:“霍去病乃是我朝名将,深通兵法,其文学造诣也是不低!不过,既然皇弟不想学那些经典,不如做朕的伴读如何?如今给朕上课之人乃是大儒蔡邕蔡伯喈!他上课从不讲那些经典,只说治国方针,读史明智!”

        刘璋有些犹豫,蔡邕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虽然他后来为董卓收尸而被王允杀掉,但那是王允小心眼,若换了其他人,说不定还会赞扬蔡邕知恩图报,毕竟董卓对蔡邕有知遇之恩。若是董卓死了,蔡邕却无动于衷,反倒成了忘恩负义的小人!可蔡邕是帝师,在外人看来,他传授的是帝王之术,岂是普通人可以学得?

        见刘璋犹豫,刘宏笑道:“怎么?朕的霍去病可是离不开父母?要知道,当年冠军侯就是在宫内长大,由武帝亲自教导成才!”

        “这……”刘璋看了看父母兄弟后,只见母亲一脸不舍,父亲十分高兴并向自己打眼色,而三个兄弟却是有些嫉妒。刘璋一咬牙下拜道:“陛下有命,臣弟岂敢不从?不过……”

        “皇弟放心,朕又不是不通人情!”刘宏哈哈笑道:“你也不用住在宫中,朕会给你一块可以在宫内自由通行的牌子,而且朕也不是天天都要听蔡博士讲学的!”

        皇帝每天都要早朝,不管是不是傀儡,他都得坐在那个位置上。就算走过场,也要辰时以后才能开始读书。从刘璋现在的居住地,到皇宫根本要不了一刻钟,就算住在家里,他提前一个时辰起床,时间也就够用了!

        “那就多谢皇兄了!”刘璋知道,刘宏是想把他当做栋梁来培养,同时拉拢刘焉。毕竟刘宏是窦武立的,窦武死后,曹节掌权,可刘宏一直没有自己的班底。至于那些汉室忠臣,他们忠于汉室江山和自己的家族,并不是忠于刘宏。

        刘璋和刘焉的出现,却让刘宏找到了培养班底的契机。刘焉是一只老狐狸,这种人正是刘宏需要的股肱之臣,而刘璋机灵、聪明,只要培养得当,便是少年英才,或许现在用不到,可刘宏也才十七岁,等刘璋三十岁,刘宏不过四十余岁正当壮年。退一步说,就算刘璋无能,刘宏还能用他拉拢刘焉,这种稳赚不赔的生意,若是刘宏不做,岂不成傻子了?

        一顿家宴宾主尽欢,刘焉虽然没有表示投靠刘宏,但是刘璋的行为却暗示了他的态度。而刘焉作为新进京的宗正,攀上了皇帝这棵大树,只要不涉及皇帝的底线,未来的日子里,他在京师必然是呼风唤雨。当然,手握大权的曹节还是不能得罪的。可刘璋却知道,曹节很快就要玩完了。

      第十章 察时事父子同谋

        回到家后,刘焉将刘璋叫到了书房。看着自己才五岁的小儿子,刘焉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并不认为在此时投靠刘宏是好事!要知道,刘宏现在只不过是傀儡,而且才十七岁,谁知道他会不会在什么时候就“暴毙”?要知道,汉代暴毙的帝王,可不在少数!现如今在刘璋的撺掇下,刘焉算是上了贼船!

        看刘焉坐在那里,脸色一会青,一会红,刘璋知道他在为今【创建和谐家园】宫里的事懊恼。其实刘璋何尝不知道刘宏现在的情况,可他更知道,如不出意外,刘宏最少还要在位十五年!这十五年里,刘宏虽然被磨去了雄心壮志,沦落为一个贪财好色的昏君,但他利用宦官势力抓牢了皇权。现在投靠,正是雪中送炭,只要得到刘宏的信任,他就能得到最大利益。只不过,刘宏看的是刘焉的面子,若是不能说服刘焉,刘璋表现的再好都是白费!

        “父亲可是在为宫里的事操心?”刘璋等了半晌,刘焉还不说话,他只好开口道:“其实父亲就算不投靠陛下,在别人眼中,父亲也是陛下的人,因为我们是汉室宗亲!”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12: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