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汉明》-第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说着,吴小妹的眼睛红了,两颗晶莹的泪水滴落。

      吴争心里一痛,“幺妹,听哥的,好好待在庄中侍奉爹,万一我是说万一,你要替哥哥好好孝敬爹,啊?”

      吴小妹泣声渐响,“哥,三年未回,这才回来两天啊,你就忍心不顾爹和我?”

      吴争鼻子升起一股浓浓的酸意,心中暗道,妹啊,你可知,哥早已死了,死在了嘉定城最后一战的那一刻。

      用力地咬了一下牙,吴争厉声道:“二憨,看住小姐,我回来之前,不得让她离开吴庄半步。”

      二憨一把拽住吴小妹的手臂,可嘴里说道:“少爷,这事交给小安就可以了,我还是随去去绍兴府吧?”

      小安备好马车进来,正好听见二憨在背后说到他,大怒道:“二憨,你说啥呢,咱生是吴家人,死是吴家鬼,少爷在哪,我就在哪。你听少爷话,好生看好小姐就是。”

      二憨眼巴巴地看着吴争,眼中充满着期盼。

      可吴争却连看都没看他一眼,与厉如海出门而去。

      三人刚到庄门口,就被陈胜拦住了。

      陈胜奇怪地问道:“这么晚了,大人就是要去哪?”

      吴争道:“朝中有奸细,本官要去绍兴府向鲁监国告发。”

      陈胜惊道:“何人?”

      吴争犹豫了一下,“近前来。”

      待陈胜凑近,吴争道:“方国安方国公。”

      陈胜惊愕,“大人,这可万万去不得,这是引火烧身啊!”

      吴争道:“本官知道,可真得有人去。”

      陈胜急道:“就算大人去,又能如何?方国公手下三万大军,就算鲁监国也奈何不了他半分。大人这是在自寻死路。”

      吴争怒喝道:“放屁。我若熟视无睹,任由此獠卖地求荣,那才叫自寻死路。你也是带兵之死,难道不懂倾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休要啰嗦,让开!”

      陈胜见吴争主意已决,不再劝说,只是求道:“既然如此,属下恳请大人带我同去,带将士同去。”

      吴争皱眉道:“我又不是去造反,带这么多人去做什么?如果因此被人诬陷,岂不冤枉?”

      陈胜还待再劝,吴争固执地说道:“你好生在此安抚士兵,有鲁监国在,我不会有事。记住,我若真出了什么事,一定要护我爹和我妹安全,还有周公子。”

      陈胜双目盈泪道:“属下记下了,大人保重。”

      。

      黄得功看着吴争丝毫没有异议的收下玉佛,他心中大定。

      离开酒楼之后,黄得功横想竖想,觉得还是事不宜迟。

      随即回县衙套上马车,带着几个护卫赶往绍兴府。

      丢信之事,肯定是瞒不过去的。

      如果吴争的要求达不到,肯定会声张。

      到时自己恐怕就是死路一条。

      反而是应承吴争的要求,不但可以化解密信泄露,而且能平添一个得力助手。

      可吴争的要求不是他一个县令能做到的,必须通过方国安。

      原本黄得功是害怕,可现在,找到了解决的方法,黄得功自以为方国公就算责骂几句,也能对付得过去。

      这一路上,黄得功是紧赶慢赶。

      他认为,这事能早一点解决,自己就能早一天睡个安稳觉。

      吴争决定告发,和厉如海、小安离开吴庄出发时,黄得功刚刚赶到绍兴府方国安的国公府。

      第五十章 有难同当

      方国安看着跪在面前涕泪交横的黄得功。

      Á³É«ÕøÄüÖÁ¼«¡£

      他甩了黄得功三记响亮的耳光,外加一记窝心腿。

      厉声喝道:“你罪该万死!”

      黄得功趴伏在地,饮泣道:“小的就是国公爷的一条狗,死活全在国公爷一言之间,只是以小的看来,若那吴争能归附于国公爷麾下,倒是件好事。请国公爷容小的再活几天,办完了这事,小的任凭国公爷处置。”

      瞧瞧,瞧瞧,这姿态放得多低。

      大明朝的官,十有七八,就是这德性。

      ËùÒÔ²ÅÈÃÊýÊ®Íò÷²×ÓÕ¼ÁË´óºÃºÓɽ¡£

      方国安还真吃这一套,他收敛了怒气,沉声道:“你如何保证那吴争会如你所言,归附本国公麾下?”

      黄得功连头都没敢抬,可他耳朵好使,一听方国公的语气,他就明白小命是保住了。

      于是哪有不添油加醋的道理?

      “禀国公爷,小的来前,正与吴争欢宴。小的还送了一尊唐代玉佛于他。”

      方国安听了,也是一愣,唐代玉佛?

      黄得功看着方国安脸色,心知方国安也动心了,赶紧道:“不瞒国公爷,那玉佛其实是赝品,是小的前些年从一盗贼手中查获的。不过虽说是赝品,但材质、雕功绝佳,与真品相差无比,单就那块白玉,市价也在千两之上。”

      ·½¹ú°²¶ÔǧÁ½Òø×ÓûÓÐÐËȤ£¬Ò»Ìý˵ÊÇØÍÆ·£¬¾ÍÆøË³ÁË¡£

      “他收下了?”

      ¡°ÊÇ¡£ËûûÓÐÒ»Ë¿ÍÆÚ㬾ÍÊÕÏÂÁË¡£¡±

      官场有官场的规矩。

      要么不收礼,收礼只咳。

      收了就等于接受了说项,如果再反悔,这就代表人品有问题,以后名声就臭了。

      没有收礼不办事的道理,这是官场不成文的规矩。

      听到吴争收下这份大礼,方国安确实有些信了黄得功的话。

      方国安原本就有收揽吴争之心,只是吴争当日没有顺他的意,所以心里不爽。

      想到吴争这次为了一座赝品玉佛,主动要来投靠自己,想想都觉得过瘾。

      可方国安也有怀疑,他问道:“吴争就没有别的要求?”

      黄得功连忙奉承道:“真是什么都逃不过国公爷的火眼金睛。那吴争贪得无厌,竟想请国公爷赏个副千户的职缺。”

      方国安听了,不怒反喜,一个副千户,就算是个正千户,他也肯拿出手。

      如今的朝廷,可不是以前的朝廷,封赏个千户,那等于甩大白菜一般。

      当然,甩得都是空帽子,也就是说,有名无实。

      可吴争不一样,他一定是实缺,就算不给他补兵员,他麾下已经有了三百户。

      所以,方国安笑了。

      人最怕无所求,所谓无欲则刚嘛。

      但凡有所求,就能被控制。

      方国安自信自己能控制得住这个有所求的吴争。

      “论罪,你罪该万死。不过本国公看在你往日忠心的份上,不为己甚。这样,你回去告诉吴争,就说副千户之事,本国公答应了。让他把密信交出,同时尽力掌控染湖卫所,听本公命令行事。此事办得好,本公不但不降罪于你,还会重重赏你。可听明白了吗?”

      黄得功连忙拜伏道:“小的谢国公爷不杀之恩。”

      “去吧。”

      。

      吴争硬下心来,决定告发。

      可做为穿越来的后世人,吴争不存在愚忠的问题。

      做该做的事,不代表着直不楞登去送死。

      吴争一路上,还是动了脑筋的。

      要扳倒方国安,确实很难。

      特别是方国安掌握着朝廷一半的军队,也就是说,真把方国安惹毛反了,这小朝廷等于垮掉了。

      小朝廷少三万人,满清就多了三万人,此消彼涨嘛。

      所以,吴争做了两个决定。

      在路上,吴争特意在到了绍兴府时,先找了家店栈,写了一封信,让小安立即送出。

      之后,吴争带着厉如海,去了张煌言的宅子。

      倒不是吴争想祸水东引,祸害张煌言。

      而是吴争下意识地将张煌言当成自己的大哥。

      心里有事找大哥嘛。

      还有一点是,吴争觉得,直接向朱以海告发,恐怕真会招来不测,帝皇心术,君威难测,这个道理吴争还是懂的。

      把自己与张煌言绑在一起,就等于与张国维、钱肃乐绑在一起,和这三人绑在了一起,等于与朱以海绑在了一起。

      这叫有难同当。

      说到底,吴争心思还是很坏的。

      。

      张煌言是个急性子,可能是因为张煌言此时也年轻吧。

      他在听了吴争陈述之后,立即拖着吴争前往钱肃乐的宅子。

      这个时辰,两更天,恐怕也只有象张煌言这样的人,才会毫无顾忌去敲开上官的门。

      钱肃乐也是个刚正不阿之人,听完事情详细之后,在张煌言的竭力唆使下。

      三个一起去敲张国维家的门。

      张国维的性格显然与前二者不一样。

      听完之后,张国维看着吴争,冷静地问道:“除了密信,你还有什么证据?”

      吴争答道:“有县衙捕头厉如海为人证。厉如海就在门外,张尚书若要询问,可传他进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5: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