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汉明》-第1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吴争看向张煌言,张煌言冲吴争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吴争起身拱手道:“那下官就献丑了,说得不好,还望。”

      钱肃乐皱眉喝道:“废话真多,小小年纪不学好,就学会了装腔作势。”

      吴争心头不爽,暗道,这怎能叫装腔作势呢,这不是读书人该有的礼节吗?

      或许是看着三人方才吵得那模样,亦或者是吴争是苏醒之后,看到听到的事,让他憋了一肚子的邪火。

      不过被钱肃乐这么一骂,吴争反而放开了胆子,鬼使神差地说出一番话来。

      “如今清军势大,杭州府一丢,清军不日便会南下。吴争浅见,当联合所有抗清势力,共同抗清,不管是大顺军,还是大西军,哪怕已经投降满清的将士,如果肯反复抗清,也可在联合之列。至于福州隆武朝,更是自家人了,同为大明皇室血亲,自然该联合起来。”

      张国维插嘴问道:“如何联合?”

      “各自锁定势力范围,停止相互敌对。求同存异,一切待驱逐鞑虏之后,双方再坐下来商议也不迟。”吴争舔了短嘴唇道,“这就象一家人,父亲死了,只剩下两兄弟,兄弟俩为争家产起了龌龊。此时有强盗进来欲夺走所有家产,这兄弟两人是不是该先联合起来,打跑强盗,再来分家产?”

      张国维一拍桌子道:“嘿这比喻好,老夫以为就是这个理。可惜啊,如今朝堂之上,多少人都明白这道理,但做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二十五章 坐而论道(二)

      钱肃乐蹩着眉头问道:“吴争,大话谁都会说。可社稷传承讲究的是正统。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南北一皇帝一监国,令出两门,如何号令天下?”

      吴争应道:“钱大人所言,吴争不敢苟同。正统?何为正统?太祖建立大明,传位于建文帝,可谓正统。然明成祖清君侧,得以登基为帝,也可谓正统。泱泱华夏数千年,大明至今享国二百多年,难道除了大明,【创建和谐家园】就没了传承吗?亦或者是说,除了朱姓,【创建和谐家园】数千来都不是正统?”

      这话一出,三人齐齐色变。

      钱肃乐怒喝道:“大胆!你这是大逆之言。”

      吴争倒是豁出去了,他看着钱肃乐怼道:“钱大人刚刚还讥讽吴争,只学会了装腔作势,如今我实话实说,却给我头上扣上了大逆的帽子,这是不是出尔反尔啊?”

      钱肃乐一怔,此时张国维出声道:“国都亡了,钱大人还不能让人说实话,观钱大人之前所言,倒是有只许州官放火之嫌了。”

      说到这张国维转向吴争道:“吴争,只管放开胆子说,在老夫家中,什么都可说,出了什么事,老夫担着。”

      吴争应道:“多谢尚书大人仗义直言。”

      张煌言道:“今日只是坐而论道,所说之言,仅我等四人入耳,你大胆说就是了。钱大人只是担心你,而非要真将你治罪。”

      吴争点点头,看了一眼钱肃乐,见他沉默,于是继续道:“从秦始皇为帝至今,除蒙元之外,天下皆有【创建和谐家园】统治,嬴秦、刘汉、曹魏、孙吴、司马晋、赵宋这天下为帝者换过多少姓氏?可出过百家姓?由此可见,这天下本就是【创建和谐家园】之天下。吴争以为,【创建和谐家园】,才是真正的正统。只要是【创建和谐家园】为帝,就是正统。可如今,满清南下,【创建和谐家园】江山不保,自然应该是所有【创建和谐家园】团结起来,共抗异族,何必为是不是正统纠结?”

      张国维没有说话,他在思考。

      张煌言眼神闪动,看着吴争。

      钱肃乐道:“可笑!照你的意思,我等辅佐鲁王,力图光复大明,只是因为不归附隆武朝,倒成了笑话,成了罪过?亦或者是说,天下【创建和谐家园】都可以自立,不必再拥戴朱姓皇室?”

      吴争平静地看着钱肃乐道:“钱大人曲解了吴争的意思。如今山河破碎,天下人心如同散沙,需要一杆号令人心的旗帜。大明皇室就是这杆反清旗帜,人心在明,岂能说这是笑话?吴争以为,眼下再没有比大明皇室更能凝聚天下人心的旗帜了。”

      钱肃乐突然道:“你的意思无非是借助大明皇室,进行反清,但事成之后,复不复明,又当别论,因为在你心中,只要是【创建和谐家园】,都可为帝。钱某这次没有说错吧?”

      吴争被三人的目光注视,人变得局促起来。

      扪心自问,吴争凭借来自后世人的认识,心中还真有这样的想法。

      但吴争很清楚,想是一回事,承认不承认,却是另外一回事。

      这事,打死不能认。

      “钱大人依旧错了。”吴争脸色平静,“用大明的旗帜反清,成事之后,复得自然还是大明。吴争以上所说,皆是针对钱大人言及朝廷与福州隆武帝争夺正统之事。”

      这话没错,吴争这番话,起始于钱肃乐询问鲁监国与隆武帝谁是正统。

      钱肃乐质问吴争,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应该明确鲁监国与隆武帝谁说正统,谁来主事。

      吴争由此答出了,无所谓谁是正统,天下【创建和谐家园】,皆是正统,这个结论。

      可在坐三人,心中都明白了吴争话中真正的意思,那就是钱肃乐之前质问的,借助大明皇室,进行反清,但事成之后,复不复明,又当别论。

      这话如同一汪清水、洪流,直接灌入了三人心里,这与他们早已形成有观念格格不入,甚至剧烈冲突。

      但三人心中,都不得不承认,吴争说的有道理。

      大明享国二百多年不假,可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小部分,【创建和谐家园】,才是真正贯穿始终的主人。

      可这话,没人再提。

      不敢提,不忍提,提了与事无补,不如不提!

      吴争有些后悔,好端端说这些做什么呢?

      本来自己在三人心中有个好印象,可这么一说,不知后果是什么。

      ¿ÉÕâЩ»°£¬¶ÔÓÚÎâÕùÀ´Ëµ£¬ÈçöáÔÚºí£¬²»Í²»¿ì¡£

      明亡有其内在必亡的原因,但天下【创建和谐家园】何辜?

      如果大明依旧是原来的那般模样,就算反清成功,依旧逃脱不了因果循环。

      清必须反,明该怎么复,这才是吴争说这番话的重点。

      ´ÓËÕÐÑÖ®ºó£¬ÎâÕùÒ»Ö±ÒÔΪËûµÄµÐÈËÊÇ÷²×Ó£¬¿É»Øµ½ÉÜÐË£¬ÎâÕù·¢ÏÖ£¬ËûµÄµÐÈ˲»½ö½öÊÇ÷²×Ó£¬´Óij·½ÃæÀ´Ëµ£¬×Ô¼ºÈ˱È÷²×Ó¸ü¿ÉÅ¡£

      譬如说,民众!

      清军已经占领杭州,而朝廷竟然没有动员绍兴府的百姓。

      百姓依旧如醉生梦死一般,吃着瓜看着热闹。

      似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远在天边。

      除了悲天悯人地喊吧几句掉两滴眼泪之外,就再也想不起要做点什么,该做点什么。

      譬如说,朝廷。

      鲁监国算是个明主,至少他还肯将私产拿出来,救济贫苦。

      可他却不同意承认隆武朝,因为一旦承认了隆武朝,那他的监国之位就会失去。

      方国安、王之仁两个国公,那更是死活都不肯松口。

      原因很简单,一旦南北合并,他们或许能保住国公之位,但很显然,军权就会旁落。

      受张国维三人之前借酒发泄心中的苦闷影响,吴争无法不倾吐心中的郁闷。

      哪怕会因此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吴争,不悔。

      不仅不悔,吴争觉得,他还有话要说,不说,宁死。

      “三位大人想必都知道,嘉定总兵是吴争亲叔,他战死在嘉定东城门。其实,他完全可以不死,当日最后一战,清军破东门之前,叔叔身边还是三百余人,这是追随他多年的嫡系,个个都是老兵。”

      吴争眼睛里有热泪盈出。

      第二十六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这三百余老兵,叔叔完全可以撤退。哪怕象吴争一样,渡海回绍兴,以叔叔的官阶,想必定会受监国殿下重用。有这三百余老兵,最多三个月,叔叔又能组建起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可叔叔不肯撤,他决意以身许国,与城共存亡。吴争以为,叔叔当时心中所思所想,绝对不会是想护佑这个千疮百孔的朝廷。吴争以为,叔叔无非是想为嘉定城中,那些故土难离的绅民,尽绵薄之力。”

      说到最后,吴争哭了。

      没有人去指责吴争的失态和无状。

      钱肃乐缓缓端起桌上酒碗,起身举碗遥敬,然后将碗中酒洒在地上,疾呼道:“壮哉吴总兵!未曾与吴总兵在阳间谋一面,是为肃乐此生最大之憾事。”

      他将碗置于桌上,对吴争道:“吴总兵求仁得仁,虽死犹生,可你,却枉顾为臣之道,言大逆之事,与汝叔不可同日而语,若非今日有言在先,钱某必将你绳之于法。”

      吴争此时已经看淡,虽说前生敬仰钱肃乐为抗清名人,但理念不同,不可强求。

      吴争说了四个字,“愚忠之人。”

      钱肃乐大怒,吼道:“黄口小儿,可知何为愚忠?”

      吴争平静地回答道:“忠于一家一姓者,是为愚忠。”

      “你!”钱肃乐被气得一时语塞。

      吴争道:“士之才德盖一国,是为国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国士与匹夫,都没有说到要忠于一姓。钱大人饱读诗书,想必不会不懂此中深意。”

      钱肃乐如同看怪物一般的眼神,盯着吴争。

      张煌言长叹一声,起身向吴争长揖道:“煌言窃以为,令叔吴总兵之死,是为殉道,血溅轩辕,他以鲜血和性命惊醒世人,激励天下义士反抗满清。所谓闻道不分先后,吴争,愚兄受教了。”

      吴争愕然,下意识地回礼。

      张国维入神地注视着吴争,完全不顾忌自己的形象。

      朝闻道夕死可矣!

      张国维一直以为自己从弘光朝灭亡之日,心已死。

      我本有心杀贼,无奈乏力回天。或许这就是张国维自己对自己的盖棺定论。

      弘光朝,百万大军说灭亡就灭亡。

      清军一路南下,明军一路南撤。

      连个象样的胜仗都没有。

      以至于,听说吴争杀了一百多【创建和谐家园】,就将此视为南朝最大的胜利。

      好不容易拥立起鲁王监国,却不想大权旁落不说,内斗不止。

      方、王独揽兵权,截留钱粮。

      没有钱粮,如何战备?

      Â³ÍõËäÊÇÄѵõÄÃ÷Ö÷£¬¿ÉÖÕ¾¿¸ñ¾Ö²»´ó£¬Ö»¹Ë×űÇ×ÓÏÂһĶÈý·ÖÌÓëÄÏ·½Â¡ÎäµÛö»öº²»¶Ï¡£

      自己名为兵部尚书,可真正的权限怕是连个兵部郎中都不如。

      所以,张国维不闻不问,就当自己死了,等着不忍言的那一天到来。

      或许,死,是真正的解脱。

      可现在,张国维发现,自己一直以为死了的心,其实并未死透。

      铁树开花,枯枝发芽,只在弹指一挥间。

      缘于吴争的这番话。

      张国维突然明白,吴争说得对,大明亡不亡确实不重要。

      重要的是抗清,重要的是护佑这【创建和谐家园】江山。

      数千年来,朝代更替司空见惯,唯一不变的是,【创建和谐家园】!

      自己也是【创建和谐家园】,那就为【创建和谐家园】而战。

      ÕâÑùÏëÀ´£¬ÐÄÖжԳ¯Í¢µÄ²»¿°ºÍö»öº£¬¾Í²»ÔÙ¾À½á¡£

      张国维起身,郑重向吴争长揖道:“吴总兵之所以死,不是求仁得仁,也不是想以死警醒世人。将心比心,以老夫体悟,吴总兵是无奈,四面皆敌,独木难支。我本有心杀贼,无奈乏力回天。哀莫大于心死,吴总兵死得冤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05:3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