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汉明》-第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如同南辕北辙一般。

      张煌言出列道:“吴争不仅在金山卫杀了清军百人,更在嘉兴府北杀了五十多名清军。”

      方国安道:“金山卫清军有人头为证,嘉兴府北清军以何为凭?”

      张煌言应道:“有原金山卫千户所总旗及麾下百名军兵为证。”

      方国安嗤地一声,“败军溃兵,不足采信。况且就算派人前往验探,也须等证实之后方可论为军功。”

      方国安一席话,不仅推翻了对吴争一半军功的认定,更推翻了对陈胜及那一百多军兵忠诚的认定。

      而这个级别的较量,不是吴争身份能参与进去的。稍有不慎,就会被抓住语病,吴争只能沉默。

      张煌言无语。

      他看着吴争愤慨的表情,毅然上前道:“监国殿下,臣愿意为吴争作保。”

      方国安一愣,而后嗤道:“你不过区区七品言官,有何资格作保?”

      这时,钱肃乐往左一步跨出,“殿下,臣也愿意为吴争作保。”

      方国安、王之仁面面相觑。

      方国安说道:“殿下,朝廷如今度支拘紧,仅绍兴府八县的赋税,恐怕难再增加一个卫所。”

      朱以海轻启嘴唇道:“越国公多虑了,孤心里有数。况且,就算朝廷再拮据,孤身为监国,总不能只让臣子毁家纾难,孤却无动于衷吧?好在孤承嗣鲁王爵位,内宅多少也有些余钱,总不至于让将士们饿着肚子为国尽忠。”

      王之仁上前一步,刚要开口,就见张国维脚步一移,“监国殿下,臣以为,不论金山卫还是嘉兴府北官道杀敌军功真假,单就论毁家纾难之义举,也足以证明其人品。朝廷正是用人之计,须天下英才同心同德,方可共襄大业。臣愿意为吴争作保。”

      张国维是兵部尚书,资格够老,官位够高。

      他一言而决,朱以海随即道:“既然诸公都愿意替吴争作保,孤自然可能采信。吴争,孤晋升你为副咳,晋升你为百户。”

      此话音未落,没等吴争谢恩,方国安一声怒哼,竟拂袖而去。

      王之仁嘿嘿冷笑两声,追方国安去了。

      吴争目瞪口呆,看向两边诸臣,竟是一副司空见惯的模样,不仅心中暗叹。

      朱以海的手停在空中,半晌“呯”地一声拍在案上。

      竟也顾自离开了。

      朱以海一走,所有官员都退去了。

      一时间,堂内就剩下吴争一人。

      呆了半晌,吴争郁闷地走出大堂。

      仰头看着天空中飘浮的云彩,吴争心中哀叹,说好的把总、千总呢?说好的百户、千户呢?

      刚刚朱以海说的百户,是算数呢,还是不算数啊?

      左右四顾,除了府衙门前的警卫,吴争找不到一人可以问问。

      没有印信,没有文书,说啥都不算数吧?

      在这一刻,吴争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语的失望和郁闷。

      他们,上位者,无非是将自己当作了相互较量的一颗棋子。

      如今胜负已分,棋子转眼就被舍弃。

      吴争苦笑一声,自语道,身为棋子,就得有棋子的觉悟吧。

      第二十二章 升百户

      无奈之下,吴争决定,先回去码头。

      不管怎么说,今日堂内至少没有人再反对自己带来的难民上岸了吧?

      先把他们带回吴庄再说吧。

      想到此处,吴争拔腿向码头方向而去。

      “吴大人且慢。”

      吴争闻听,先是左右看看,见左右无人,再往后看去。

      只见张煌言匆匆而来。

      “张大人是在呼喊卑职吗?”吴争小心翼翼地问道,对于张煌言,他总有一种见到亲人的感觉,就象是子侄见到了长辈,幼弟见到了兄长一般。

      话问出口,吴争无由的鼻子一酸,感到无限的委屈。

      张煌言急步而来,笑斥道:“除了你,这附近还有人吗?”

      “咦,吴大人可不能再称卑职了,你如今可是殿下晋升的正六品百户,说起来,该下官向吴大人称卑职才是。”

      吴争愣愣问道:“难道殿下方才说的,还算数不成?”

      张煌言一怔,随即哈哈大笑道:“荒唐。堂堂监国殿下,当着文武诸臣的面,说的话岂会不作数?念你年少,不知利害,往后可不敢再质疑殿下,这可是辱上之罪。”

      看着吴争眼中的湿意,张煌言收敛起笑容,“怎么?觉得很委屈?一个杀了一百多【创建和谐家园】的少年英雄,竟也会哭鼻子?”

      吴争吸了下鼻子,低下头,闷声答道:“我就是想杀【创建和谐家园】,没想到这么难!”

      张煌言有些被吴争的话震动,他抿着嘴,仰头看天空,竟也如吴争般吸了下鼻子,“确实难!可若非如此,泱泱大明岂会被数十万【创建和谐家园】占了江山?你我身为明臣,但尽心力,忠于王事,无愧于心也就是了。”

      说到此处,张煌言用近乎于溺爱般的眼神看着吴争,如同兄长在注视自己的幼弟。

      心灵的共鸣,并非天生,或许只是在于一瞬间的感觉。

      很多时候,就凭着就一瞬间,就足以引为知己,生死相托。

      张煌言一把拉住吴争的手,道:“快跟我走,殿下还在等着见你。”

      吴争惊愕,“殿下见我做什么?”

      “去了就知道了。”

      。

      二十八岁的朱以海,有着皇室天生的敏锐。

      权力的倾轧,让他早已深谙察言观色之道。

      仅一眼,朱以海就已经判断出吴争流过泪,只是朱以海不明白,张煌言为何流泪?

      不过,这不要紧,在朱以海看来,吴争既然来见他,就足够说明一切了。

      “吴百户,怎么,是心里觉得委屈吗?”

      朱以海一语中的,只是他猜对了结果,却猜错了过程。

      结局很重要。但,过程更重要。

      “孤明白,以你的功劳,授副千户也是情理之中,只是你要明白,孤这是为你好啊。小小年纪,一步登天,必引来旁人非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对你而言,可不是好事。”

      朱以海的话很有道理,吴争不过区区哨官,能连升三级至百户,已足够引人注目,若骤然提升至副千户,确实会引起旁人觊觎、非议。这与功劳无关,只关资历、出身。就象千户正职,基本没可能落在象吴争这样出身的人头上。

      人言可畏,唾沫是能淹死人的。

      ÎâÕùÌýµÃ¶®£¬Ëû¹ªÉíÓ¦µÀ£º¡°³¼É±÷²×Ó£¬ÎªµÃ²»ÊÇÉý¹Ù½ú¾ô£¬Ö»Îª±»÷²×ÓÍÀ¾µÄÔ©»êºÍ¾ÅȪ֮ÏÂÎÞ·¨î¨Ä¿µÄÊåÊ塣΢ĩ֮¹¦£¬µÃµîÏÂÇàíùÉÍʶ£¬ÒÑÊÇÓÚÐIJ»°²£¬ÓÖÔõ»áÔÙêéêì·Ç·ÝÄØ£¿¡±

      朱以海一听,击掌叫好,“听听,听听!这说得多好啊,难得小小年纪,竟能看破名利。张尚书、钱爱卿,这朝堂中啊,就有些人身居高位,却贪婪成性,不思为国尽忠,日日算计着眼前点滴蝇头小利。这话啊,就该让他们多听听。”

      张国维、钱肃乐躬身应道:“监国所言极是。”

      朱以海转向吴争,道:“吴争,孤征询过张尚书了,绍兴府八县,如今最合适你的是梁湖千户所,你就去那上任吧,一来离吴庄近,二来,孤也想让你办件差事。”

      吴争闻听心中大喜,梁湖千户所离吴庄也就四、五十里路,若是骑马急驰,半个时辰就能到达,这确实是朱以海在照顾自己。

      “臣谢殿下隆恩。殿下若有吩咐,臣一定效劳。”

      “好!”朱以海大声道,“是这样,梁湖千户所在册六百户,七百二十兵百户下辖一百二十人,只是一直未曾满编,由百户王一林代行副千户之职。孤听闻卫所中缺兵额严重,只是每派人去查看,都没有发现异常。如今战事正急,万一清军南下,要用到卫所之兵,孤担心出现不测。”

      说到这朱以海看着吴争的眼睛,郑重地说道:“你去后,明里还是归百户王一林统辖。但私下你要暗中核查卫所在册人员,查清是否有吃空饷之事,半个月之内,孤要听到回复。”

      吴争应道:“臣定不负殿下重托。”

      “你虽为百户,但麾下有三百多人,可编三百户,除你之外两个百户暂时空缺吧,也利于你统辖行事,百户以下军职孤就不多干涉了,人选你可自定,报于张尚书备案就行。孤要的是结果,只要你尽心替本王办事,孤绝不亏待于你。”

      “谢殿下信任。”

      “至于那数百百姓嘛,就按你的意思办就是了,不过孤身为监国,总也不好对此熟视无睹,这样来人,将箱子抬上来。”

      Á½¸öÊÌÎÀ̧ÁËÀÏ´óÒ»ÕÁľÏä×ÓÉÏÀ´¡£

      朱以海指着箱子对吴争道:“这一千呃,还有一箱呢?”

      两个侍卫面面相觑。

      朱以海大声喝道:“还不快去抬来?”

      侍卫赶紧出去,又抬来一箱。

      朱以海继续道:“这二千两,是孤的私产,你且收下,好好安置百姓。算是孤对安置百姓出的一番心意。”

      吴争连忙推辞道:“臣可不敢要殿下的私产。”

      朱以海佯怒道:“孤叫你收下就收下,哪来那么多废话。”

      吴争只好应道:“那臣就替百姓收下了,臣回去之后会广而告之,朝廷度支拘紧,殿下动用私产救百姓燃眉之急。”

      说实话,吴争并不是刻意要奉承朱以海。

      吴争能听出来,原本朱以海只是准备了一千两。

      或许是自己的回答合了朱以海的心意,这才有了第二箱。

      第二十三章 真会来事。

      但不管朱以海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至少他还是拿出了真金白银的。

      虽说二千两分到千个军民手里,每人不过二两,可也能解决燃眉之急了。

      这个世道,能为百姓做事的不多,能慷慨解囊援助贫苦的就更少了。

      有,就须珍惜。

      所以,吴争是在真心感谢朱以海,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恭维。

      自己手里没有能表达谢意的东西,那么说几句好听话,总还是可以的。

      朱以海听后大悦,拿手指点点吴争,心道,这小子是个人才,真会来事。

      “唔。对你,孤寄于厚望,也望你不要辜负了本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01: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