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汉明》-第1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吴争放眼看去,看到周思民正看向自己,眼神中那一抹关心清晰可见。

      吴争微笑着向他点点头。

      百户赵史正在不停地用棍子翻看那些人头。

      看了十来个,他凑上前来道:“吴哨官,你们在金山卫杀了百个【创建和谐家园】,阵亡了多少人?”

      吴争虽然不明白他的意思,但还是照实回答了,“十八人。”

      赵史惊讶道:“那可了不得。你可知道,之前朝廷刚刚在富阳一战,三万明军抗击六千清军,才杀死五百多【创建和谐家园】,明军却伤亡三千多人。”

      吴争惊讶道:“三万对六千,难道是没打赢?”

      赵史左右一看,然后低声道:“自然是败了,如果没有富春江,清军早就南下了,你前来,怕也不会有今日这一幕了。”

      吴争原本好转的心情又沉重起来,我拷,这打的什么仗啊?

      赵史见吴争沉默,用手指捅了吴争一下,说道:“兄弟,之前不知道你杀了那么多【创建和谐家园】,多有得罪,别见怪啊?”

      ÎâÕùÓÐЩ㶣¬¿´×ÅÕâÕÔÊ·Ç°ÙÆºó¹§£¬ÕæÓÐЩÊܳèÈô¾ª¡£

      “这是哪里话,赵大人公务在身,卑职岂会见怪于大人?”

      “咦拖长音,什么大人不大人的,一看你年纪就比咱小得多,你若不嫌弃,称咱一声赵老哥,那往后咱就是过命的兄弟,老哥以后还得仰仗兄弟呢。”

      吴争愣了,赵史是正六品百户,自己不过是个从七品哨官,还是不被认可的那种。

      但看赵史的表情却不象是虚词。

      于是吴争试探地叫道:“赵老哥?”

      “唉应声,吴兄弟果然是豪爽之人,往后可还得多仰仗吴兄弟了。”赵史眉开眼笑起来。

      吴争反倒真懵了,心道,谁能告诉我,这是咋滴了?

      “赵老哥是正六品百户,小弟不过是从七品哨官,这仰仗二字,从何说起啊?”吴争是真诚地问。

      赵史也是真诚地答:“兄弟,你是不知道,富阳一战,把绍兴府都震动了。听说鲁监国差点拔腿咳,你懂的。幸好兵部尚书张国维张大人、右佥都御史钱肃乐钱大人等人力劝,方才留了下来。这不,有监国诏令,但凡能杀【创建和谐家园】过百人者,三品以上者官晋一级,四品至六品者官升二级,七品至九品者官升三级,各路无职官义军首领,直授从六品忠显校尉。”

      吴争愕然。

      赵史看了一眼吴争道:“吴老弟,按你的品阶原本至少可晋升三级,不过你是哨官,如今朝廷哪有钱来募兵?靠得还是军囤卫所,你恐怕会被转到卫所中去。这样一来,恐怕会折损一级,到时应该会是个百户。当然,要是你运气好,或许能得个副千户的肥缺也说不定。到时,就得仰仗兄弟了啊。”

      吴争听得毛骨悚然,这官也太不值钱了吧?

      从七品哨官到从五品副千户,这其中隔了四阶,相当于从连长直升团长。

      吴争是真不相信。

      别小看了副千户,那可是千户所真正主事之人啊。

      因为正职千户,往往是贵勋所世袭,却都不到任,也不管事,千户所里都是副职主事,甚至由底下某个看重的百户主事。

      赵史见吴争满脸惊愕,呵呵一笑,回头对他的手下大声喝斥道:“也不知道帮咱吴兄弟搬个凳子,一个个就知道白领饷银,真没个眼力见。”

      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会没有内斗?

      然后赵史回头,冲吴争神秘地说道:“吴兄弟啊,如今绍兴府庙小菩萨多。你可不要站错了队啊。”

      吴争不解地问道:“赵老哥此话从何说起,难道绍兴府不是鲁监国说了算吗?”

      “看吧,就知道你不通世故。”赵史白了一眼吴争,不过这眼神还真象带着那种哥哥怪弟弟的意思,“咱是自家人,哥哥就不讳言了。如今绍兴府中势力可多了去了。咱不说别的,就说最要紧的那三方。”

      说到此处,赵史咽了口唾沫。

      吴争正听到紧要处,这突然一断,心里如猫爪似的难受。

      好在赵史不是故意吊吴争胃口,他只是说累了歇口气,“鲁监国及兵部尚书张大人、右佥都御史钱大人等人自然是一方的,越国公、镇南大将军方国安方大人自成一方,兴国公王之仁也自成一方。”

      吴争忍不住开口打断道:“赵老哥,如今【创建和谐家园】就要南下,朝廷还不吸取弘光朝的教训,怎会还有内斗啊?”

      赵史闻听一怔,而后大笑道:“吴兄弟啊吴兄弟,有人的地方怎会没有内斗?这关系到偌大的利益,朝廷如今真正能控制的不过绍兴周边几府。而真正能收上赋税的却只有绍兴府八县,其余各府县的赋税皆掌握在越国公和兴国公手中。吴兄弟还年青,日后前程远大,可首要前提是选对了路。”

      “这么说,鲁监国实际并不能号令越国公和兴国公喽?”

      “话不是这么说,毕竟名义上还是在鲁监国麾下的。只是你懂的。”赵史嘿嘿笑道。

      “那还有别的势力吗?”吴争这时是真心求教。

      赵史看着吴争的脸,感受到了这份真诚,满意地点点头道:“吴兄弟只要在这三方势力中进行选择就对了,其余势力都不成气候不过,有一方势力吴兄弟千万不能招惹,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吴争问道:“请赵老哥赐教。”

      赵史左右看看,然后压低声音道:“鲁王来绍兴监国不久,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隆武朝,许多文臣都建言鲁监国承认隆武朝,不过被越国公、兴国公强压了。”

      吴争道:“正应该联合一起抱成团,抗击满清啊。难道鲁监国就不会下谕令吗?”

      赵史眼一瞪道:“就说你年轻嘛。这话在哥哥面前说说也就是了,这要是传到外人耳朵里,你的前程就完了。先不说越国公、兴国公会视你为敌,就连鲁监国也不待见你。”

      此时赵史声音压得更低,几近贴到吴争耳边道:“承认了隆武朝,鲁监国就成了隆武帝的臣子,但凡是登上那个位置的人,岂会甘心再走下来?”

      吴争心中一凛,郑重向赵史一揖道:“多谢赵老哥今日指点之情,吴争铭记在心。”

      说实话,吴争此时对赵史的印象彻底扭转过来了。

      Ö®Ç°Ë«·½ÑԴʽ»¶ñ£¬ÎâÕùÈÏΪÕÔÊ·¾ÍÊǸöö»öºµÄСÈË¡£

      可现在,吴争认为,赵史还是半个好人,至少是个真小人。

      赵史被吴争这郑重一揖,倒闹了个措手不及,愣了半晌才哈哈大笑道:“都说了是自家人,吴兄弟还这么客气。”

      然后又压低声音道:“不瞒兄弟,哥哥虽然是个百户,可这些手下平日里充充场面还行,真要是拉上了战场,恐怕没几个敢拼命,这点自知之明哥哥还是有的。往后真如果有那一天,还望吴兄弟念及今日之情,拉哥哥一把。”

      吴争应道:“赵老哥放心,只要吴争不死,便会还上今日赵老哥指点之情。”

      赵史连连点头,拍拍吴争肩膀,笑道:“好,好!吴兄弟是做大事之人,自然是言出必行的。”

      。

      绍兴府,府衙。

      如今已经是鲁监国召集群臣文议事的行辕。

      年方二十八岁的鲁王朱以海,端坐在正中间。

      两侧分列的是二、三十个朝廷文武众臣。

      此时有个年青的文臣出列道:“启禀监国,臣要弹劾越国公、兴国公,两位国公擅自接管浙东原有的营兵和卫军,自称正兵,排挤各路义兵,断绝义兵粮草。”

      左侧列武臣首位的越国公方国安指着那文臣大骂道:“好你个张煌言,区区七品兵科给事中,也敢诬陷、弹劾本国公?”

      方国安身边兴国公王之仁阴沉着面,不过他没有象方国安一般怒骂张煌言,他道:“本国公与越国公接手营兵和卫军,是为了整肃军力,抗击江北清军,有何不妥?至于义军,一腔热血不假,然战力低下,一群乌合之众。徒费了朝廷粮饷,本国公与越国公没有勒令他们解散,已是法外开恩。”

      张煌言怒道:“可二位国公为何截留浙东各府县赋税,今年除绍兴府外,浙东六十余万钱粮都被二位私自截留,难道这不该由朝廷来分配吗?二位国公置鲁监国和朝廷于何地?”

      方国安轻哼一声道:“这钱粮本就是大军粮饷,运来运去,徒增耗损罢了。”

      面对这等【创建和谐家园】嘴脸,张煌言怒极,竟一时无言反击。

      这时右侧文臣中走出一个清瘦中年官员。

      他先向鲁监国一礼,然后对方、王二人道:“二位国公所言差矣,钱粮赋税乃朝廷命脉,如何分配更是监国和朝廷的权限,二位国公做为臣子,岂可僭越?”

      方国安大袖一甩,伸出手来指着这清瘦中年官员喝道:“钱肃乐,你也来多嘴?谁不知道,你麾下还有数千义军,敢情,你也不过是想其中一杯羹罢了。”

      钱肃乐冷哼一声,转身向鲁监国躬身道:“禀监国,臣愿即日起解散麾下义军。但越国公、兴国公此举断不可成例,否则后患无穷。”

      方国安大怒,上前一步道:“监国,钱肃乐挑唆、离间,中伤、诬陷本国公和兴国公,请监国治其罪。”

      一副木头人样的朱以海,总算是动了动。

      他看向一直默不作声的兵部尚书张国维。

      张国维见鲁监国看来,知道避不过去。

      于是出列道:“战乱之秋,国破待复。诸位都是大明忠臣,都是为了抗清大业,都什么不能好好商量呢?”

      第十八章 各怀鬼胎

      鲁监国趁势点头道:“张尚书所言极是,此事且容后再议。”

      张煌言大急,上前两步道:“监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却被张国维一把拽住,“张给事中,身为言官,确可闻风而奏,但此时不同往日,诸臣之间还须同心协力,方可成就大事。监国已有定议,不可再妄言是非。”

      张煌言愤然一甩袖,回到了班列之中。

      此时,侍卫来报,“会稽千户所副千户廖仲平,说有紧急军情来。”

      群臣皆色变,会稽千户所报紧急军情,难不成清军从哪个无防之处攻来了?

      鲁监国也紧张起来,看向张国维。

      张国维看着屋中诸臣的脸色,微微一叹道:“监国,让人进来再说吧。”

      鲁监国这才扬声道:“传。”

      廖仲平碎步急跑,进了大堂。

      “微臣参见监国。”

      “有何军情,据实报来。”

      廖仲平于是将码头发生之事,一一述说了一遍。

      廖仲平倒不是什么奸诈之辈,没有因吴争的顶撞,而在背后搬弄是非。

      不过也没有为吴争和千八百军民美言。

      如果此时吴争在场,也只能评价四个字实话实说。

      可堂内许多人的脸色变了。

      特别是方国安和王之仁两个。

      这二人互视一眼,方国安突然上前道:“禀监国,虽说是区区哨官,败军之将,但终究还算是知道不负朝廷不负大明,臣以为治罪就不必了,赏赐也免了,就算功过相抵。退朝之后,臣会好好训诫此人,使他日后好好报效朝廷,替朝廷尽忠。”

      方国安话音未落,王之仁轻哼一声,立即上前道:“臣方才听到吴争从金山卫码头,夺了数十条船渡海而回。臣总督大明水师,臣以为,监国可擢升其为副千户,将吴争及其麾下置入臣的麾下,一来壮大朝廷水师实力,二来也算赏赐了吴争及其麾下将士击杀清军百余人之功,以彰显朝廷赏罚分明。”

      方国安大怒,回头瞪着王之仁道:“王大人,你这是要与我抢人吗?”

      王之仁冷哼道:“方大人,吴争是嘉定总兵麾下,嘉定总兵属弘光朝,如今弘光朝已亡,不知方大人这抢人二字,从何而来?”

      方国安怔了半天,突然道:“可嘉定总兵隶属五军都督府,方某是镇南将军,按律,吴争归制于方某麾下。”

      王之仁却道:“方大人所言在理,不过吴争隶属五军都督府不假,但其麾下将士却隶属金山卫千户所,按方大人所言,这卫所之兵,自然该归王某麾下。”

      所有人都愣了,包括鲁监国。

      两个当朝国公,不夸张地说,绍兴府这个小朝廷,再没有比这二位更有势力的人了,甚至鲁监国都得让这二人三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20: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