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张庭一部,合计一千兵马,究竟是被哪一支绿林军全歼的,这在王莽朝廷里都成了一桩悬案,根本查不清楚,最终成了一笔糊涂账。
冯异对新莽朝廷的推测,猜对了一半。
王莽的确已经视赤眉军为心腹之患,但在冯异看来,王莽还不至于把最宠爱的六皇子王匡派出去,而事实上,王莽还真就派王匡出战了。
只不过不幸的是,王匡战败,王莽没有办法,只能召回在益州驻扎的廉丹一部,让廉丹一部配合战败的王匡,一同征讨赤眉军。
不管怎么样,冯异推测的结果没错,廉丹一部终究还是撤离了益州,一路北上,前去迎击赤眉军。
廉丹一部的撤离,给了马武和铫期难得的扩张机会。
两人打着绿林军的旗号,在益州境内四处乱窜,招收流离失所的百姓,队伍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们便从几百人的小队伍,变成了一支有三千之众的大队伍,最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们这支队伍里,还拥有一支上千人的骑兵队,而且这支骑兵队的装备,和京师骑兵的装备一模一
样,又是由马武和铫期亲自训练出来的,战斗力可谓是极强。
马武和铫期的这支队伍,在很大程度上也奠定了刘秀势力的基础,为日后刘秀的南征北战,立下过汗马功劳。
将来刘秀对马武和铫期那么信任,这份信任感,也正是从此时建立起来的。(本卷完)
最快更新 www.bookben.net
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
当初刘秀和大哥刘縯参加义军的时候,身边有三十多人,现在他们从益州回来,身边只剩下十来人。
其中有冯异、盖延、李通、李轶、龙渊、张平、朱云等。这次的益州之行,他们更像是在一座大熔炉里逛了一圈,去其糟粕,留下的都是精华。
回到舂陵之后,刘秀等人先是去了刘縯的家。
刘縯的家足够大,安顿他们这些人绰绰有余。
看到刘縯和刘秀平安归来,刘家上下如同过节似的,无不欢天喜地。刘縯的两个儿子刘章和刘兴更是围在他的身边,父亲长父亲短的叫个不停。
刘縯比刘秀大十多岁,加上他成亲又早,刘章和刘兴比刘秀也小不了几岁。
很快,刘縯回家的消息就在全村传开了。
舂陵住着很多的刘氏宗亲,即便彼此之间的血缘关系已经很远了,但终究是同一个老祖宗,之间的走动很频繁,关系也比较亲近。
听闻刘縯回来的消息,刘氏宗亲纷纷来到刘家拜访。
刘家人做皇帝的时候,虽说他们这一支刘氏宗亲已经没什么爵位了,和普通百姓无异,但毕竟还是粘了皇室宗亲的边,在南阳一带很有威望。
后来王莽篡位,大肆打压汉室宗亲,舂陵刘家彻底失去了权势和威望,地位也变得越来越卑微。
舂陵刘家之所以还能在南阳郡占有一席之地,完全是靠刘縯在撑着。
刘縯性情豪爽,又乐善好施,四处结朋识友,不管他结交的朋友是好是坏,终究是培养出一股属于他自己的势力,当地的官府也不太敢招惹他。
就算到了县城,只要一提到刘縯,人们也都会尊称一声‘伯升’。
他参加义军,前往益州与南蛮打仗,刘家人基本都是反对的,因为刘縯在不在舂陵,和他们的利益直接挂钩。
万一刘縯死在了益州,舂陵刘家也就彻底没有出头的希望了。
现在得知刘縯平安归来的消息,舂陵的刘家人自然都是喜出望外,前来拜访的人,差点把刘家的门槛踏平了。
见刘縯应付众人,忙得团团转,刘秀抓住个空档,拉着大哥的胳膊,走到角落里,低声说道:“大哥,我先回叔父家,向叔父请罪!”
当初他跟着刘縯去益州时,是不辞而别,只留下一张纸条,以叔父的倔强脾气,估计到现在还在生自己的闷气呢!
刘縯说道:“阿秀,你先别急着回去,等会我和你一起去叔父家。”
自己回村的消息,现在叔父也肯定知道了,但叔父没来,必然是在生自己的气,于情于理,自己都该亲自到叔父家走一趟。
刘秀一笑,向周围的人群努努嘴,说道:“家里有这么多的客人要招待,大哥又哪能走得开?还是我先回去,顺便降降叔父的火气,大哥稍晚再去也不迟。”
刘縯想了想,觉得小弟说得也对。他在刘秀耳边叮嘱道:“如果叔父发了脾气,你不要和他老人家顶牛,骂你就当没听见,要是打你嘛,你跑就是了。”
刘秀被大哥的话逗乐了,点点头,说道:“大哥,我知道了。”
和刘縯聊完,刘秀趁着没人注意自己的时候,悄悄溜了出去。
别人的注意力或许都在刘縯身上,没注意到他离开,但龙渊和李通都看到了。两人对视一眼,跟着刘秀,快步走出了刘縯家。
到了外面,两人追上刘秀,异口同声道:“主公!”
刘秀回头看了他俩一眼,笑问道:“你俩怎么跟我出来了?”
李通笑问道:“主公要去哪?”
刘秀说道:“当然是回家了。”稍顿,他又苦笑道:“当初我偷偷跑去和大哥参加义军,只给叔父留下一张纸条,想来叔父还在气头上呢,这一关可不好过啊!”
对付敌人,刘秀总能想出各种办法,但在亲人面前,刘秀就没什么主意了。
见状,李通笑道:“主公,我陪你,如果叔父大人真责怪下来,大不了我跟主公一起受罚!”
刘秀大笑,拍拍李通的胳膊,向自家走去。
到了自家的大门前,刘秀轻轻一推房门,里面没有上锁,房门缓缓打开。
走进院子里,举目向前一瞧,正房的大厅里,坐着一名正在打盹的老者,这位正是刘縯和刘秀的亲叔叔,刘良。
刘秀走到正房门前,先是整了整身上的衣服,而后方轻手轻脚的走进大厅里,在刘良面前毕恭毕敬地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说道:“侄儿文叔,拜见叔父!”
突如其来的话音让刘良身子猛然一震,老头子慢慢睁开眼睛,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刘秀,过了片刻,他苍老的脸上抑制不住地流露出激动之色。
过了许久,刘良才缓缓开口说道:“回来了?回来就好,快起来吧,坐下歇歇。”
刘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刘秀心头发酸,眼眶一红,眼泪掉了下来。他依旧是跪伏在地上,一动没动,嗓音沙哑地说道:“侄儿不孝,向叔父请罪!”
“阿秀已年过二十,是成人了,很多事情也可以自己做主拿主意了,叔父还能管你一辈子吗?”说着话,刘良站起身形,走到刘秀近前,把他从地上拉了起来。
“三哥——”刘秀刚起身,正用袖口弹着眼角的泪珠,随之清脆的喊声,一条淡蓝色的身影从正房的后门跑了进来,冲到刘秀近前,一把将他紧紧的搂抱住。
刘秀低头一瞧,抱住自己的正是小妹,刘伯姬。小姑娘扑来他的怀里,抓着他的衣襟,哭得一塌糊涂。
刘家兄妹当中,刘秀和刘伯姬的感情算是最深的,两人同被寄养在叔父家,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起。
刘秀轻轻揉抚着刘伯姬的头发,心头亦是感慨万千,当他被困在乾尤山山谷里,被众多的蛮人逼至绝境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伯姬,如果自己死了,不知小妹得多伤心……
他轻声安抚了小妹好一会,刘伯姬也渐渐止住哭声,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哭得通红,好像一只小兔子,她倒退一步,两只粉拳在刘秀的胸口上狠狠捶打了好几下。
站在外面的龙渊,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他能感受得到,主公兄妹俩的感情很深。李通则是看直了眼,目光一直落在刘伯姬身上。
刘伯姬比刘秀小三岁,正值十七的妙龄少女,她模样也生得漂亮,亭亭玉立,楚楚动人,而且她的身上带着一股寻常女子所不具备的灵性。
李通看到刘伯姬之后,目光再也移不开了。
和叔父、小妹说了一会话,刘秀侧了侧身形,指指门外的龙渊和李通,笑道:“叔父,这次跟我回来的还有两位朋友。”
见刘秀介绍到自己头上,龙渊拉了拉身上的衣服,提步走进大厅。
进来之后,发现李通还傻站在外面,呆若木鸡的一动没动。他暗暗皱眉,拉了拉李通的衣服,小声说道:“次元,快进来啊!”
李通终于回过神来,他先是啊了一声,而后面露尴尬之色,老脸通红地跟着龙渊走了进来。
刘秀对他二人一笑,说道:“这位是我的叔父,这位是我的小妹伯姬!”接着又向刘良说道:“叔父,这位是龙忠伯,这位是李通。”
龙渊和李通一同向刘良拱手施礼,异口同声道:“叔父!”接着,龙渊又向刘伯姬拱手说道:“伯姬小姐!”
刘伯姬被他的这声伯姬小姐逗笑了,从小到大,还从没有人这么叫过她。她好奇地上下打量着龙渊。
李通在旁清了清喉咙,平日里嘴巴向来很利索的他,这时候也不知道怎么了,结巴得厉害,说道:“在……在下李通,字……字次元,见过伯姬小姐……”
随着他的话音,刘伯姬的目光又落在李通的身上,打量他一番,而后她看向刘秀,以眼神询问三哥,你这位朋友是结巴?
刘秀啼笑皆非,平日里,李通可是能说会道,而且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一看就是个出身好、有教养的富家公子。
可今日怎么突然变得如此紧张?刘秀暗暗摇头,含笑说道:“次元,这里没有外人,你就当成自家一样。”
“好,好、好!”李通连连点头。
刘秀也不知道李通今天吃错了什么药,正要说话,刘良开口说道:“都坐吧!”说着话,他看向刘伯姬,说道:“伯姬,去煮几杯茶!”
刘伯姬乖巧地答应一声,起身离去。
直至刘伯姬的身影在屋外消失好一会,李通才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刘秀没注意到李通的异样,不过龙渊察觉到了,他还特意向李通别有深意地一笑。
看到龙渊的笑容,李通更是窘迫,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哪好了。
刘良向刘秀问起这次益州之行的经过。
刘秀是报喜不报忧,只说这次去益州,他们仅到了汉中郡,期间遭遇过好几拨南蛮散兵,但几拨散兵的人数都不多,己方没费多大力气就将其一一剿灭。
再后来廉丹一部在益州打了几个大胜仗,蛮军逐渐败退出益州,义军也就自然而然的解散了。
虽说刘秀已经讲得够轻松的了,不过刘良和刘伯姬还是听得提心吊胆。等刘秀说完,刘伯姬好奇地问道:“三哥,你和龙大哥、李大哥又是怎么认识的?”刘秀看眼龙渊和李通,前者还算正常,正端着茶杯,慢悠悠地喝着茶水,后者则完全是心不在焉,一副六神无主的模样。刘秀说道:“我们同是义军,在与蛮军交战时,忠伯和次元都表现得很英勇,也帮过我很多次。”
最快更新 www.bookben.net
第六十八章 一见倾心
刘伯姬喜笑颜开地向龙渊和李通福了一礼,说道:“我带三哥多谢龙大哥、李大哥!”
龙渊连忙放下茶杯,欠身说道:“伯姬小姐太客气了,说起来,主公对我二人照顾有加才是。”
“主公?”听闻龙渊称呼刘秀为主公,刘伯姬乃至刘良都为之一怔,先是看看刘秀,再瞧瞧龙渊,想不明白怎么回事。
龙渊含笑说道:“主公对忠伯有救命之恩,忠伯早已指天盟誓,此生誓死追随主公,不离不弃!”
刘伯姬惊讶地张大小嘴。刘良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心中虽惊,但也没有表现出来。
他意味深长地说道:“忠伯啊,我家的条件你也看到了,你若是拜在阿秀门下,将来的日子恐怕会很辛苦啊!”
龙渊正色说道:“忠伯并不在乎这些。”
一直愣神的李通也不知道哪根神经搭错了,突然回过神来,他也急声说道:“次元亦不在乎这些。”说完话,他还特意看了一眼刘伯姬。
刘伯姬被他的样子逗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看到刘伯姬笑了,李通也不自不觉地跟着傻笑,嘴巴咧开好大。
龙渊在桌下捅了他一下,李通这才意识到自己正咧着大嘴,样子要多傻有多傻,他老脸一红,连忙垂下头。
刘良对龙渊和李通的印象还不错,招呼他们一同吃了午饭。饭后,刘良借机将刘秀叫入庭院当中,轻声问道:“阿秀,你对忠伯和次元了解多少?”
刘秀面色一正,说道:“忠伯本是家奴出身,后来主人过世,他便成了无依无靠之人。至于次元,他是宛城李守之子。”
“李守?”李家可是南阳郡的名门望族,刘良自然也听过李守的名字。他难以置信地问道:“李家的公子也拜在你门下了?”
刘秀笑了笑,说道:“我对次元也有救命之恩,而次元和忠伯一样,都是重情重义之人!”
刘良看着刘秀,突然之间感觉侄儿似乎一下子长大了,他已不再是那个需要自己庇佑的小娃娃,他已经有了属于他自己的世界。
老头子心中感触良多,喃喃说道:“阿秀长大了,我家阿秀长大了啊!”
刘秀、刘伯姬、龙渊、李通一直陪着刘良聊到天色大黑,也直到这时,刘縯才算抽出时间过来。
和刘秀一样,刘縯见到刘良后,也是屈膝跪地,叩首行大礼。
这次刘良也好脾气的没有过多的责怪刘縯,只是一再提醒他,以后绝不能再带着自家兄弟去做这么危险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