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汉儿不为奴》-第2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一回却是再也没有人出来,好在周士相早就有备,朝那蒙面的男人看了一眼,后者立时打着火把朝人群走去,不一会就将一个已吓得面无人色的中年人指了出来。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啊!”

        李清水被提出来时不住求饶,周士相喝断于他,但问道:“永历二年,你任增城知县时是不是向清军密报我大明故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张家玉大人的行踪?”

        这一回李清水却不叫了,嘴巴闭得紧紧,额头却是渗出汗珠,那眼神更是极度恐惧。

        “不说话?不说话也是死!”

        周士相也不多说,手一挥,立时李清水就被拉到郑隆发的尸体边,等他想说话时,脑袋已然落地。

        “王仕运!”

        周士相叫了第三个名字,同样没有人出来,同样也是被指认出来。

        王仕运被拖出来时,周士相刚要说话,不远处的女人堆里却有人叫骂起来:“王仕运你这杀千刀的也有今日,军爷,你可不能便宜了这杀千刀的,一定要将他千刀万剐啊!”

        王仕运本就极度害怕,听了自家伙计的婆娘叫骂后,更是吓得两腿打颤,嗓子眼凉气嗖嗖往上冒。

        周士相示意士兵让那女人闭嘴后,对王仕运道:“永历七年你是不是向清朝的肇庆总兵捐助军饷一万两千两?”

        “有此事。”

        王仕运没有隐瞒,他自忖自己并没有开城纳降,也没有害过明朝的官员,顶多也就是响应官府号召纳了些银子,犯不上死罪。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刚刚回答,面前那个年轻的明将就将手挥了下来:“斩了!”

        “……”

        一个又一个或肥头大耳、或一身正气、或满嘴铜臭的男人被提出来砍了脑袋,地上的脑袋加一块都有七八个了。

        人砍了这么多,人群倒不如先前般恐惧了,因为他们明显看出明军只是为了报复那些出卖过大明的家伙,对普通人似乎并无意为难。那些被杀者的亲属甚至也都暗松了口气,冤有头、债有主,人都死了,总不会株连他们吧。他们如此想,那些下人家丁更是觉得那刀不会砍向自己。

        等死是种痛苦的事情,看着别人的脑袋落地更是一种折磨,当叶经廉的名字响起时,叶经廉突然不再觉得死有什么可怕,先头压在肩上的重担也一下不见,感觉整个人都轻松许多。他没有要人指认,而是自己走了出来,出来时不忘看了不远处倒在地上昏迷的老妻最后一眼。

        走到周士相面前后,叶经廉想跪下求饶,可看对方年纪比自己的儿子都要小,被他叫出来的人也没一个活命,霎那间求饶的心思就淡了,故作大方的将腰杆挺了一挺,然后不卑不亢道:“老夫就是叶经廉洁,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周士相上下打量了眼这个半个时辰前还跪在地上不住磕头求饶的老头,心下感慨原来极度害怕之后竟会极度胆大。好像走流程一般,他一板一眼地问道:“永历七年、八年,你数次派人向清军报信,使得我大明军队多有伤亡。年初我西宁王大军班师广西后,你又多次组织人手截杀我军伤兵,可有此事?”

        叶经廉想也不想就道:“有,这些事我都做过。”

        “那好,也不必本将多说什么,你自己过去吧。”

        周士相拿手一指倒着几具尸体的临时法场,叶经廉没有立即过去,而是仰头朝黑漆漆的天空看了一眼,然后长叹一声方走过去。却不知是后悔自己做过的那些事,还是后悔不应该出城。

        “老爷!”

        叶经廉人头落地那刻,一个老女人的尖叫声响起,随后再无声息。

        孙思泰是最后一个被叫出来的名字,这是一个一身儒衫,看着颇是正气的中年男子。

        放在后世,孙世泰当是个一身正气的好官,至少,相貌堂堂。可惜,这等相貌堂堂,看着一身正气的读书人都当了汉奸,倒是应了陈佩思那话“没想你这浓眉大眼的也叛变革命了”。

        小小的感慨了下后,周士相正色道:“孙大人,你是清廷的浙江严州知府,去年十一月老母逝世回乡丁忧,算来刚回到德庆怕不到月余时间吧。”

        孙思泰闷哼一声:“你既知道,还问我做甚?”

        “你不怕死吗?”

        周士相随手将名单放在火把上点燃,纸张伴随着火苗很快成了会烬。

        孙思泰将视线从那已成灰烬的纸张上收回,掷地有声道:“一死而矣,有何可惧?”

        “你当真要以死抗拒王师吗?若是孙大人决意归降,或许本将会饶你一命,甚可向朝廷保荐于你。”

        若是能将清廷的现任知府成功说服投降,送到安龙府的永历朝廷怕是一个不小的功劳。加上这孙思泰没有什么劣迹,故周士相也无意杀掉此人。毕竟天下当清官的【创建和谐家园】太多,若是人人都要杀,那是根本杀不完的。一昧滥杀的后果也只会激起这些替满州人效命的【创建和谐家园】拼死反抗,这对于恢复中华无疑没有任何好处。

        未想孙思泰根本不为所动,反而“呸”了一口,怒骂道:“什么王师,不过是大西贼手下的一帮草寇逆匪而已!我孙思泰既仕于大清,心中便唯有我大清,不能做大清的忠臣,也断不与你等草寇为伍!”

        骂完后,孙思泰便咬牙切齿怒瞪周士相,今日之局面,无非是人头落地。可死有什么好怕,大清皇帝待我不薄,以举人之身而仕知府,放眼天下能有几人?如此荣宠,我孙思泰无以为报,今日就以一死以报大清皇帝荣恩!他日史书之上,也断少不了我孙思泰铮铮事迹!

        “罢了,你既一心求死,我便成全于你。”

        对方的架势让周士相息了劝降之意,挥手让人将孙思泰拖了下去,此人要做大清的鬼,就让他做大清的鬼好了。

      第65章 公文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孙思泰受刑前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要面朝北京方向三磕首再赴死,除此之外,便是将南宋抗元名相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吟诵了一遍,吟得是又悲又壮,恍若好大民族气节的英雄一般。

        对此场面,周士相不怒反笑,命人硬按着孙思泰脑袋面朝贵州安龙府方向,然后在他耳边大声说道:“你是【创建和谐家园】,何以认贼作父!九泉之下,你又有何面目去见你孙家的列祖列宗!”

        言毕,挥手,刀落,头断。

        “见过【创建和谐家园】的,没见过这么【创建和谐家园】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凭的被你这汉奸糟蹋了!”

        周士相唾了口唾沫,抬脚就将临死都对大清念念不忘的孙思泰人头踢向远处的林中。

      ¡¡¡¡¡°Íõʦ¸´³ð£¬Ö»Öïͨ÷²¼é¶ñ£¬ÓàÕß²»ÎÊ£¬ÉÔºó×Թ顣¡±

        周士相下令将下人、护院和那些被斩首者的家属分离,命这些人带其妻儿自行离去。瞬间,人群便散了大半,男女在内,剩下的只数十人。

        对余下的这些通鞑奸恶亲属,周士相的处置是女人放了,男人嘛,满十二以上者处死,十二以下放归。

        周士相原想斩草除根,不过缘于后世的人道观念还是让他心软了下,没有全数杀光这些汉奸后代,但却将活命的条件限制在了十二岁这道坎上。

        十二以上者,大抵都有记忆,这些少年目睹父亲惨死在明军之手,势必一生铭记,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些少年长大之后百分百会敌视明军,故而趁他们还没有成人为恶时将其处决最好。十二以下的孩子放他们一条活路倒无多大关系,岁月或许会冲淡他们模糊的记忆。

        哭天喊地的饶命声中,又是二十多男丁被处死,余下人等皆是吓得瘫软在地,妇人紧紧捂着怀中婴儿的小嘴,唯恐孩子会哇哇大哭。

        周士相没有食言,他放走了这些妇孺,命她们往肇庆府去。不过那蒙面男人对周士相的处置似乎颇有微辞,不过他不敢当面反对,只是阴嗖嗖的瞅着消失在黑夜中的妇孺们。

        ……

        德庆城东一处山坡下塞满了上百辆车马,一群士兵们默不作声的将马车分成两半。

        “我太平营做买卖讲得就是个信义,之前和唐千总约定过一家一半就是一家一半,我太平营绝不多要一辆。”

        周士相很是大方的对唐三水的代表宋钱表了态,同时对对方的名字表示极度认可:送钱,好,好!

        听了这话,宋钱不由暗松一口气,他还真怕周士相食言,毕竟这回做得可是大买卖,抢来的这些马车上堆积得可是城中有钱人的大半身家,价值不可估量,任谁都要动心。太平营不多要,这自然让他喜出望外。心里窃喜归窃喜,嘴上的场面话还是要说的,他赔着笑道:“贵军出力大些,多拿些也不打紧的。”

        “哎,这是什么话?”周士相大手一摆,很是不满道:“说好一家一半就是一家一半,我多拿做甚?若不是唐千总报的信,我太平营能发这笔财?再说,你们德庆绿营从中也是出了大力的,我太平营没道理多拿,行了,这事就这么定了,一家一半。”

        周士相说得斩钉截铁,不容拒绝,话说到这份上,宋钱再虚伪也没意思了,当下也不客气,笑道:“那卑职代我家千总大人多谢将军了!”

        “好说,好说。”

        周士相打个哈哈,故意将目光扭向自家那堆马车上去,见状,宋钱也不二话,袖子一捞就冲手下叫道:“弟兄们,手脚利索些,趁天没亮把东西都搬进城去!千总大人说了,这笔大财,弟兄们人人有份!”

        “弟兄们,大人说了,人人有份,都给我卖力点,别叫千总大人等得急了!”

        上百名穿着明军服饰的士兵迫不及待的脱掉了身上的衣服,里面赫然是德庆绿营的号服,欢呼雀跃中,一个个兴奋的冲向马车,然后你拉我赶的往德庆城出发。

        这边,太平营的士兵也将马车往西河渡赶,两边同时出发,不一会,上百辆马车就一清而空,只地上一道道的车轮印子证实之前这地方有很多车辆。

        周士相牵过大青马走到还站在那里的蒙面男人,朝他拱了拱手,谢道:“武兄,今日之事多谢了!”

        “举手之劳,当不得谢。”蒙面男人说着扯下脸上的黑布,不是德庆的县丞武长寿是谁!

        周士相点了点,又道:“那善后的事情就有劳陆知县多费心了。”

        武长寿呵呵一笑:“份内之事,谈不上费心,倒是勒总兵那里还要请周兄多为美言几句,德庆毕竟是小城,打下来也不见贵军能有多大收获,若是引得两位王爷领兵前来,那便得不偿失了。似今日这样,你好我好,岂不美哉?”

        周士相做出一脸深以为然的样子,欣然道:“若不是年初退兵粮草损失颇大,总兵大人哪里会来德庆这一遭呢。不过这回缴获不小,总兵大人那里定然满意,武兄回去尽管对陆知县说,让他放一百个心,这德庆城总兵大人绝对不会再来!”

        得了这保证,武长寿算是彻底放下心来,赶紧道:“那就多谢周兄从中代为美言了!”

        “此间事了,我这就回去面见总兵大人,武兄,周某告辞!”

        “周兄慢走!”

        目送周士相带人离开后,武长寿却没有立时离开,而是招来两个亲信,对他们耳语一番后方带人回城。

        ……

        绿营驻地,知县陆公明在屋中坐立不安,不时往门口翘首张望,桌上的茶碗添了又添,这嘴巴还是干涩得很。终于,唐三水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中。

        “唐大人,你总算回来了!”待人进屋后,陆公明一把就抓住他的袖子,急声问道:“事情都办妥了?”

        唐三水却是先喝了口茶,方在对方无比期待的眼神中重一点头,道:“事情都办妥了,明军明日就退兵。”

        “好,好,这就好,这就好!”

        陆公明难以遏制心头激动,搓着手满是笑容,明军退兵便意味着他这脑袋保住了,总算是能睡个好觉了。

        唐三水却低声又道:“太平营没有食言,东西两家各一半,这会已经拉进城中了。”

        闻言,陆公明一怔,旋即也压低声音道:“东西须得先找处稳妥的地方藏了,等风声过后再找人运到省城发卖,不然搁在手上就是催命符啊!”

        “陆大人放心,这事我已叫人去做了,都是信得过的,保准办得妥当。”

        “嗯。”陆公明定了定心神,微一沉吟,嘴角微翘,颇是莫测道:“东西总得变成银子拿在手中才叫人踏实,千里当官只为财,本官也不能免俗啊。”

        “大人所言正是唐某所想。”

        唐三水和陆公明不约而同轻笑起来,旋即二人却感觉有些尴尬,干笑几声也就止了。

        看着陆公明蒙在鼓头的样子,唐三水心下暗笑,嘴里却道:“明军明日退兵,大人须得好生琢磨这公文如何写。”

        陆公明一拍桌子,扬眉就道:“自是大捷!”

        “使不得!”

        陆公明要报大捷,唐三水却吓得赶紧阻止,他道:“功劳是有的,不过可不能称大捷,陆大人还是低调些好,太过惹人侧目终归不是好事,毕竟这里面……”

        陆公明会悟过来,忙点头道:“对,不能太招摇,太过招摇易惹人妒。”

        当下就和唐三水商量了下往府里和省城上报的公文如何写,言语中二人却心有灵犀的半句不提那些出城的士绅大户。

        半炷香后,陆知县带着一脸满足坐着马车晃悠悠的回了县衙,搂着老妻缠绵交侧,惹得老妻不住嗔骂,陆知县却越骂越有精神,直折腾到天亮,当真是应了人逢喜事精神爽。

        次日,明军果然退兵,陆知县、唐千总率绿营官兵和守城青壮放鞭庆祝,城中百姓人人欢颜,街上气氛如过年一般。

        下午,却有百姓至县衙报案,说是城外发现大量死尸,陆知县闻讯大惊,急令县丞武长寿率领捕快差役前往勘查,绿营千总唐三水也派兵丁前往察看。

        第二日,德庆知县联同驻防绿营千总唐三水联名上报肇庆府并总兵处:兹有南明李定国麾下勒统武率兵自高州进犯,先夺罗定,后犯德庆,欲大举进军肇庆府,意图再次挥师广州。幸德庆及时闻警,城中驻防绿营官兵奋勇死战,城中百姓不甘沦贼,自发组织青壮义勇上城,经两日两夜死战,击退明军大小数次进攻,明军夺城无望又限于粮草不济被迫退兵。此战官兵奋勇,临危不惧,守备张大德身先士卒,以为将士表率,于城头坚守两日,不幸中箭身死,特报请朝廷嘉奖抚恤。

        随同正式报捷公文一块呈上去的另有一封知会肇庆府的公文,说得却是明军大举逼近德庆时,城中有富户商贾畏惧明军之势,收买守城小卒私自出城,结果于半路遭明军先锋截杀,遗尸数十人,所携带细软财物遭明军轰抢一空。

        公文还在路上时,周士相却率领公文上的“李定国大军”行进在前往罗定的路上。

      第66章 报讯

        葛六带人骑马赶回来报信时,城门正紧闭着,城上那个大樵山出身的伍长看到葛六,立时欢喜得叫人开了城门。

        “宋先生在哪?”

        “在知州衙门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3: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