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汉儿不为奴》-第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爹、娘、晴儿、安儿,我周士相一定替你们报仇,一定替你们报仇!

        不知何时,周士相转身离开了这两座空坟。

      第3章 复仇

        出城祭拜的新会居民已经陆续回城,同出城时一样,人群同样没有声音,有的只是脸上那还未干掉的泪痕。间歇中,偶尔能听到一两声哽咽。

        风中再也没有纸钱落下,队伍中也不见了祭品,白色的缟服已经去了大半,但那凄凉的哀肃之情却是一点也没有减弱。微风拂过,只让人感觉天地间皆是昏茫茫一片。

        看着回城的百姓,一众差役们都是松了口气,没出事就好。他们怕得不是明军去而复归,而是怕有人因为亲人的死对清军闹出事来。临出城前,黄知县可是再三叮嘱他们,千万不能出事,否则,他们的差事便到了头。现在一点事都没有,差役们自然轻松下来,能在县衙吃粮可是好差事,任谁也不想平白丢了这饭碗。

        眼看就要进城了,黄四却仍不放心,特意带了几个差役前后又观察了一下,确认不会有人生事后,这才带人赶到前头。

        快到城门时,却是看到一队清兵簇拥着一员骑马的将领出城来,黄四一眼就识得这人是平南王麾下的参将由云龙。

        说到这由云龙,身份可高贵着,乃是正儿八经的汉军旗出身,是随平南王他老人家在太宗时就在辽东从的龙,还受过太宗爷的夸赞,顺治五年随平南王南下后一路斩将夺旗,愣是从小小把总一跃而为参将,在平南王心中可受着重用。论亲近程度,一同驻守新会的绿营右翼总兵吴进忠可是远远不及由云龙的,故而当初老本贼围城,守城清军是以由云龙这个参将为主,吴进忠这个总兵为辅的。

        由参将这是要出城去哪?

        黄四小声嘀咕了声,他这卑微小人物哪里敢去问人家汉军旗参将的事,正寻思着是不是进城向县尊禀报,却看到黄县令带了县丞和一个书办匆匆从城门快步奔了出来。

        从县衙一路小跑过来,黄之正也着实累得够呛,可要是能请动由参将向平南王爷进言免了新会三年赋税,他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这不听说由云龙要回广州觐见平南王,他便急匆匆的赶来,生怕来得迟了耽搁事。

        路上一直担心由云龙已经走了,现在看到人还未走,黄之正顿时心下一喜,松了口气,三步并作两步就走到由云龙马下,不及喘定便恭敬的行了一礼,将来意说出。

        马上的由云龙听了几句后便点头示意,一扬马鞭,颇是同情道:“新会残破,百姓艰苦,本将也是看在眼里的,也罢,难得黄县令如此为民,这免赋的事就交给本将了,待本将见着王爷后定遂了你的心愿,不然,本将也没脸再来这新会城。”

        “多谢将军成全,下官代新会百姓谢过将军大恩!”

        听由云龙允诺了此事,黄之正立时大喜,见由云龙勒马欲走,便赶紧躬身道:“下官恭送将军!”

        由云龙哈哈一笑,打马便要朝前奔去,可眼前却见那出城祭扫的百姓已经到了城门,也不知怎的,看到那些如丢魂般的百姓,杀人不眨眼的由参将竟然鬼使神差的将马鞭给放了下来,人也不走了,只勒马定立在那。

        黄之正见状,心知缘由,也不敢说话,小心的陪立在一边。一众由云龙的亲兵也都沉默不语站在那里,个别人看向那些百姓的目光中明显带有几分愧疚之色。

        ……

        回城的百姓在清军的注视下一群群相继往城中去,城头上、城门处都没人说话,静悄悄的让人窒息。

        眼看百姓差不多都要入城了,忽然,有一个秀才打扮的年轻人却从人群中跃步而出,径直向着由云龙所在方向快步走了过来。

        这人举动立时引起清兵注意,由云龙身后的亲兵作势便要往前拦截,由云龙却是挥手斥退了他们,在他看来,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也要如此紧张,传出去可真是他由云龙的笑话了。

        见那秀才跌跌撞撞的直奔过来,远远看去好像很是情急,有什么大事一般,由云龙心下奇怪,微一沉吟,转首问马下的黄之正道:“黄县令,这秀才你可识得?”

        黄之正也有些诧异,不知那秀才好端端的过来做什么,听由云龙问,忙定睛一看,旋即道:“回将军话,下官识得这人,这人乃是本县秀才周士相。”旁边的县丞也是识得周士相的,也点头示意确是此人。

        听确是个秀才,由云龙更是放心,马鞭一指已到近前的周士相,扬声问道:“你这秀才要做什么?”刚说完,就见那周士相在距自己一丈外忽而就跪了下来,然后纳头便对自己拜了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由云龙大是诧异,光天化日的竟有人来拜自己,着实让他大为好奇,困惑之下从马上翻身下来,拿着马鞭朝前走了几步,问那跪在地上的周士相道:“你这秀才好端端的拜我做甚?”

        可这周士相并不作答,在那重重又拜了几下后,方才抬起头缓缓对由云龙道:“回将军话,学生父母妻儿都在将军肚中,今寒食将近,学生无处可祭,恰见将军在此,故学生特来一拜,若是将军不允,学生不知要拜何处?”说完,又是重磕几首。

        这番话从周士相口中说出来,一众由云龙的亲兵和黄之正等人都是听得呆了,由云龙更是老脸通红,满面羞愧,尴尬不已。至于自己肚中是不是有这人的父母妻儿肉,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求证的,守城数月,他由云龙吃下的新会百姓可是有好些人的,夜里,也不是没有被恶梦惊醒过,现在想来,确是惭愧,对不住这新会城的数万百姓。

        “你这秀才,真是……真是……”

        又羞又愧的由云龙骂也不是,不骂也不是,索性扭头不予理会这秀才,这么多人看着,他由参将脸皮也不是真的极厚,总不能真和这死了父母妻儿的酸秀才一般见识吧。

        正欲抬脚离开时,却听那周士相又叫唤了一声:“将军慢走,可否容学生上前一言?”

        “你我有何好说?”由云龙本能便要拒绝这秀才,可见对方一脸恳求的望着自己,便叹了口气,道:“罢了,你且上前来,本将听你说些什么。”暗道若是这秀才有甚困难求助自己,须是得帮他一二,如此,也算稍作补偿。

        “多谢将军!”

        周士相闻言起身走到由云龙面前,身子微低,不动声色道:“将军,学生想说得是……”稍顿,略带几分悲呛道,“学生父母妻儿皆死于你之手,敢问将军,学生当否报仇?”

        话音刚落,只见周士相的右手不知何时多了一把菜刀出来,那菜刀却是早就别在他腰间的衣袍下的!

        “你!”

        秀才突然拔刀,陡然变故之下,由云龙大惊失色,不待反应过来,周士相手中菜刀已然狠狠砍在他脖子上,动作之快,力道之大,精度之准,让他这走南闯北杀了无数人的武夫也躲无可躲。

        只听“嗞”的一声,由云龙脖间软肉瞬时被菜刀切开大半,红肉翻起,一股鲜血喷溅而出。

        那菜刀想是用力太狠,竟是卡在骨头之上,可那报仇心切的周士相哪里还有个秀才模样,咬牙切齿之下猛一用力便将那菜刀再次提起,不待那由云龙尖叫声响起,刀刃再次入脖,这一回,可是着实将由云龙的脖子砍了个透彻,但听“咕噜”一声,由参将的脑袋连着顶子已然滚落在地。

        众人目瞪口呆,由云龙的无头尸首满是血雾竟是屹立不倒。

        “去!”

        周士相一击得手,毫不犹豫一把抢下由云龙尸身所佩腰刀,抬腿一蹬便将这无头身体蹬倒在地,不等由云龙那帮亲兵反应过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箭步冲到由云龙坐骑旁,熟练的纵身一跃,两腿一夹,鞍绳猛拽之下,那坐骑嘶鸣一声便撒蹄向前狂奔而去。

        “将军死了,将军死了!”

        “剌客,有剌客!”

        “快,快,快拦住他!”

        “……”

        直到周士相连人带马冲出十数丈外,由云龙的亲兵和城门处的清兵这才反应过来,一个个大惊小叫的去撵周士相,可那由云龙的坐骑乃上等的蒙古马,周士相马术又出其精湛,等他们追出去时,周士相早就连人带马消失在了众人眼前。

        一骑远循,哪里追去!

        惊变陡起之时,黄之正还兀自不觉,等到由云龙的脑袋落地,周士相纵马奔走之后,这才回过神来,望着地上的由云龙脑袋愣愣发呆,嘴里喃喃自语:“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身后的县丞也吓糊涂了,身子不住哆嗦,嘴里却是念叨着:“周秀才怎的如此勇猛,怎的如此勇猛……”

        那书办更是吓得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倒在地,牙关上下打颤,哪里还能说得出话来。再看那城门前的百姓们,也是人人惊慌,把个城门口给乱得是一塌糊涂,急得那些清军直跺脚。

      第4章 投奔

        纵马一气奔出十数里,周士相便觉整个人都要被颠散了,整条右臂也是酸痛不已,想是刚才杀那由云龙时太过用力所致。

        将右臂曲起来回活动了几次后,周士相叹了口气,这具身子毕竟不是前世当兵时天天锻炼的身体,若是前世的身体,哪里会如此不堪。

        新会围城数月,周士相也是饿得够呛,瘦得不成人样,好在打他中了秀才又娶亲后,家境稍稍变得殷实,这才好生养了几年,不说白白胖胖,那也是看着十分壮实得好后生。

        有这底子在,明军解围后周士相便去领了官府救济在家养了二十多天,总算是把饿得不行的身体缓了过来,元气也恢复了七八成,要不然,他也不敢冒险去剌杀由云龙。须知,这世上可没有走路都晃悠的人敢杀人的。

        想到先前击杀由云龙时的情形,周士相也不禁暗自后怕,若不是自个的身份是个秀才,由云龙并不疑心从而丧失警惕,他哪里能如此轻易得手!

        前世虽是骑兵,但周士相却从来没有真正杀过人,他自忖手底下的武艺在由云龙这个征战无数年的沙场老将面前绝对挡不了几回,若不是对方大意,加上自己那一拜让他差愧,恐怕死得就不是由云龙,而是他周士相了。

        杀人不过头点地,可真正亲手砍下一颗脑袋后,周士相才深深的体会杀人是何种滋味,可他没有杀人后的惊恐不安感,反而觉得快意无比,因为他杀得是仇人,是害死父母妻儿的凶手!

        大丈夫行事,当快意如事,君子报仇何需十年!

        死,周士相并不怕,他怕得是自己的死没有价值。杀由云龙是他早就有的念头,不杀此人,难以解心头之恨;不杀此人,难以报父母妻儿之仇!

        在动手前,周士相曾经想过,如果自己不幸失手,那周家在这个世上就算彻底死绝。可他不后悔,因为他要报仇,他杀不了新会城所有的清军,但他要杀了由云龙这个主将,即便杀不了,他也要杀,一切,只为了死去的爹娘和妻儿!

        父母妻儿之仇,如何能不报!

        ……

        由云龙一死,新会守军群龙无首,肯定要乱上一些时候,不过这会只怕追杀自己的清兵已经离得不远了。

        周士相回首朝新会城方向看了一眼,身体的本能让他想歇上一会,可他知道,自己歇的时间越长,追兵撵上来的机会便越大。到时,自己孤身一人,双拳难敌四腿,如何能和那些清兵厮杀,恐怕最后多半要被擒杀。

        死,也要死个有价值,若杀由云龙时不幸失手,死便死了,总可以和父母妻儿团聚,自己又并不是这个时代之人,又何必恋活。不过现在既已得手,那便不须白死,仅仅一个由云龙还不够,我要更多的由云龙死在我的刀下!

        前世网络有句名言,谓“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此话虽俗,但却道尽【创建和谐家园】心底之言,道尽大多数沉默的【创建和谐家园】心底渴望——穿清就要造反,我汉家儿郎绝不为奴,我汉家儿郎不留那丑陋的辫子,我汉家儿郎更不受异族宰割!

        我汉家儿郎绝不为奴,我汉家儿郎不留那丑陋的辫子,我汉家儿郎更不受异族宰割!

        汉家儿郎,死也要死得像个爷们!

        大明还没有亡,在我看不到的地方,还有无数汉家儿郎正手持刀枪和满洲人拼命,还有无数汉家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存续华夏文明而奋斗!我两世为人,又焉能袖手旁观,焉能不置身于内!

      ¡¡¡¡Í¶¾ü£¬É±÷²£¡

        念及于此,周士相立时神情毅然,再也不顾身子酸痛,咬牙打马继续往前疾奔而去。

        ……

        由云龙这匹坐骑不愧是平南王尚可喜赐他的上等蒙古马,又高又大,体力也着实不错,一气奔了十几里也不见喘息,看情形,再坚持个三四十里也是不难。

        这一奔又是二十多里,沿途都没有居民,路上又特意过了几个岔道,只到一处满是树林的矮山时,在确定后面没有追军的踪迹后,周士相方才决定下马歇息。

        山下有条溪水,将大青马牵到溪边后,周士相找了个草丛躺了下去,他实在是太累了。

        闭目养神时,眉头却一直都是紧锁着。

        父母妻儿已死,这世上已然没有家,新会也再无他的落脚之处,想要杀更多的清军,他便必须投身明清相争的这场大势之中。以他现在的情况,是根本不可能如那些前世穿越小说的主人公一样振臂一呼就应者云集,无数人聚拢在他的麾下奋不顾身和清军战斗到死的,要想杀清军,他只能选择去投军,去接受别人的指挥。

        可是,投奔何处呢?

        身体原主人毕竟是个秀才,这些年对明清争战的局面也有所耳闻,据他所知,南明永历朝廷在得到原大西军余部支持后在西南暂时稳住了阵脚,明将李定国更是奉义兄孙可望之命出兵八万攻打湖南,继攻广西桂林,大败清军,逼得清军主帅、定南王孔有德【创建和谐家园】。随后,李定国再次挥师北上进攻长沙,大败满清亲王尼堪所率大军,尼堪被阵斩,全军覆没,此为“两蹶名王”。

        经此二战,清军顿时势颓,明军则士气大势,局面向明朝有利方向转变。那时周士相也以为大明复国有望,殊料不知何故,接连大胜的李定国突然不再北上,而是挥师南下攻打广东,接连在肈庆和新会碰壁败退,使得原先对南明复起抱有期望的士人百姓大为失望。

        虽说清军也没有占得李定国多少便宜,南明的势力也从原先的云南、贵州、广西向四川、湖南蔓延,可总体上看,明弱清强的局面依旧没有改观,至少,李定国“两蹶名王”给南明创造的有利局面已经不在。要知那时,北京的顺治皇帝都吓得要以放弃江南为条件来与南明议和了,这会,却是再度强硬起来,丝毫不再退让,一定要消灭南明。

        就眼下的广东而言,清军已经占领包括广州在内的大半个广东省,各地虽还散落着一些南明军队,但大多实力较弱,偏据在沿海地区,难有多大作为。地处广东东北方向的潮汕地区倒不在清军掌握之中,而是被一直在明清双方之间摇摆不定的郝尚久部控制。

        这郝尚久一直追随李成栋,顺治六年李成栋在广东反清,南明永历朝廷封他为新泰侯,镇守潮州。后来李成栋败亡,郝尚久再次投降清廷,不过却不听调也不听令,刻意保持着其部独立,使得清军大为忌惮。

        照理说郝尚久乃是李成栋旧部,战斗力较强,比广东其它地方的明军实力要大得多,又和清军敌视,投他不失是条好选择,可在明军攻打新会之前,周士相就听说驻扎在广州的满清靖南王耿继茂、靖南将军哈哈木已经率兵去攻打郝尚久,这会郝部是否尚在很难说。

        都说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话说得显然不对,周士相不过一个小小秀才,受于身份局限,能知道的东西很有限,根本没有办法准确得知和战事有关的消息,所闻大多是道听途说,难以作准,因此他对投奔郝尚久并不看好。加上前世的历史记忆中,这郝尚久也不是个出名的人物,想来这等人物并没有坚持多长时间,说不定郝尚久这会早已经死了,潮汕也被清军占领。

        去赌郝尚久能够打败清军太过冒险,况且潮汕地盘太小,那郝尚久所作所为又实在是一个军阀模样,此等人物,难以持久,思来想去,周士相认为投奔郝尚久并非上策。

        郑成功的大名,周士相肯定是如雷贯耳的,相较被清军蔑称为“老本贼”的李定国,前者在周士相前世的知名度要高得多。可是郑成功的地盘是在福建沿海的金厦地区,除此之外,整个福建全部被清军控制着,周士相可没信心能够穿越福建清军的封锁投奔郑成功,而且这距离太远,恐怕还没走出广东,他人就已经落在清军手中了。

        杀了由云龙这汉军旗参将事太大,周士相不信广东的官府和清军不会到处缉捕自己,只怕这会缉捕的榜文已经书写好,只待下发各地了。

        如今之计,也只有往广西投奔李定国较为稳妥。虽不知李定国何以从湖南突然跑来攻打广东,又为何接连失败,但就冲着前世记忆中南明的最后守护者大名,周士相也愿意前去投他。

        能够先后打败孔有德、尼堪两位满清王爷,李定国部的战斗力定然是强大无比,自己有着两世记忆,有着超越这个时代数百年的知识,周士相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帮助李定国击败清军,不使华夏陆沉于鞑虏之手。

        想到这里,周士相顿时心热,眉头早就舒展开,也不耽搁,“霍”的一下就从地上翻身跃起,牵过早已喝饱水,正在啃食绿草的大青马,辨别了方向,沿着山间小道就向西边而去。

      第5章 辫子

        四天过去,周士相仍在粤西山区逗留,期间迷路数次,让他甚是急躁。

        前世之时若是出门,铁路、高速、国道、省道四通八达,各个路口都有大幅提示牌,想去哪就去哪,只要识字就不会迷路,更不会无路可走。可这个时代的广东交通建设却是落后得很,除了府县相通的官道外,其余的道路就屈指可数了,大多数不过是村民(山民)自个走出来的小道。这小道当地人熟悉,外人却是没法走的,尤其是山区,没有向导带路很难走出去。

        官道,周士相是不敢走的,去年李定国率部攻打广州,清军不敢与之相战,将粤西各府县全部放弃,只守广州。李定国兵败新会被迫退兵后,清军又趁势重新占领粤西大半府县,眼下,往西去的官道几乎全被清军控制,对过往行人盘查得极严。

        过五关斩六将那是小说中才有的故事,周士相也不是关二爷,可不敢大喇喇的走在官道上,别的不说,就身下那匹蒙古大青马就能让他成为清军的目标,寻常一句问话“你这匹马从何得来”便可叫他辩无可辩,原地现形。

        走小道虽难,可也安全。不过安全是安全,周士相却识不得路,在山里转悠了两三天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身处何方,若是这会谁能给他幅地图,他恨不得为对方两肋插刀。

        周士相不是不想找个当地人问路,可是这方圆数十里根本没有人烟,途中倒是经过几处村舍,但村子早就废弃,除了荒草还是荒草,连个人影也见不着。想必那些村民不是被兵杀了,就是躲兵去了。

        自打清军攻占广东后,粤省生灵便惨遭涂炭,省城广州更是被清军屠城,其余地方的屠杀更是数不数胜,新会城的惨事和这些地方比较,也不见得真有多惨。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