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永历四年作者:张维卿》-第5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一手可是他李家的家传绝学,当年他太爷爷在辽东做马贼的时候就靠着这一手名震江湖,后来即便受了招安,这等高超的射术也从没失传,此刻正应在了李瑞鑫身上。

        “中!”

        一箭飞出,正中那个挟持着孙钰的汉子的眉心,那汉子连挣扎都没有挣扎一下就躺倒在地,只是那匕首还是在孙钰的脖颈上带出了一道浅浅的血痕。

        “谁敢动一动,休怪你李爷爷手下无情!”

        命中当场的同时,李瑞鑫腰力一挺便重新坐了起来,向着左侧的另一个弓袋箭壶随手一抽,便是另一张更大的骑弓搭箭在手。

        那一箭的威慑力实在惊人,用脚射箭都能如此精准,实在是把褚素先等人惊呆了,就连被破布堵着嘴巴的孙钰也瞪大了眼睛,全然顾不得脖颈上的伤痕。

        眼见着李瑞鑫一箭出手,先前在他喊话前就得到了暗示的骑兵们连忙策马奔去,将这些人一一控制住,并捆绑了起来。

        见大局已定,李瑞鑫满脸鄙夷的走到褚素先跟前,抬手便是一马鞭,直接就抽在了褚素先的脸上。

        “陈将军待我等恩重如山,且才具世所罕有。区区几万两银子你这狗贼就想买走老子和老子这些儿郎们忠诚和希望吗?姓褚的,你这厮也未免太过小瞧了我李瑞鑫和这些忠勇汉子!”

        言罢,李瑞鑫便下马解开了孙钰的绳索,将这些叛逃者牵在一个马后,指使着随行的骑兵把这几辆牛车调头后,便命令一个骑兵赶回去报信。

        第二天不到五更天,由于大兰山明军的军纪良好,信誉也一向不错,再加上陈文使人传达的消息具有很大的威慑力,大兰山一带很多百姓都愿意随南塘营撤离,就算不愿同行的也基本上都选择暂避一时。

        粗略估算了下规模,算上大兰山明军的机关人员、军属以及昨天逃到大兰山的明军溃兵,估计有六、七千人的样子。

        这个人数已经超出了陈文的预计,但是既然决定掩护百姓撤退,自然也没有抱怨的余地。

        五更时分,李瑞鑫的信使早已赶到,估算距离和速度的话应该很快就能追上。陈文骑在那匹已经被他命名为“大白”的战马上,一声令下,所有撤离人员便在每十户人家分到的一个大兰山官员、小吏或是临时任命的带队人员的指挥下,按照这些人拿到的既定顺序号牌依次而行。

        向着新昌前进!

        ……

        两天后,重新休整补充完毕的提标左营通过了一天的行进,已经接近了大兰山的范围,而撒出去的探马也将他们得到的军情报了回来。

        “禀报李帅,大兰山贼寇人去楼空,就连山下的村镇也空无一人。”

        李荣扫了一眼随行的徐磊和王升,回忆了一番此地的地形和大兰山明军的历史,继而说道:“大兰山贼寇肯定是去和天台山的贼寇会合去了,所有探马向南搜索。”

        “卑职遵命!”

        与此同时,满清的绍兴副将在剿灭会稽山明军之后,转而试图为新昌解围,此刻已经从嵊县出发,直奔着新昌而去。而围困新昌的俞国望所部在接到清军来袭的消息后,也正在赶忙收缩散出去搜集物资的辅兵,准备撤回天台山。

      第七十章 南下

        数日后,四明山镇。

        从北线的清军誓师出征开始,南线的清军也在满清平南将军、固山额真金砺的率领下准备自南线进入四明山。

        只不过,和北线的那支进展顺利的提标营不同,这支由杭州驻防八旗和部分宁波府的绿营兵组成的大军,却开始了走一步退两步、走两步退一步的梦幻旅程。

        自那一日金砺在奉化城外誓师出征,南线明军的袭扰就没有间断过。

        根据游击战——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真诀,南线明军将兵力全部分散开来,清军每天的行进都会受到骚扰,不过每一次的规模都小的惊人,往往是一两支火箭、一两枪火铳,明军赶在清军反应过来前就远远的退却了。

        这样的袭扰从战术上本没什么意义,除了有一次被一支火箭射引爆了一车火药外,杀伤可谓少得惊人。可是每次被袭扰清军都得停下来防御,在发现明军放冷枪的游击队员没有杀上来,再去发动战兵搜索,这样下去行军速度也被无限的减慢了,而这还只是行军罢了。

        每到了夜里,白天动不动就过来招一把撩一把的明军游击队员们便再次出动了。这群仿佛就不需要睡觉的怪物,今天晚上可能是烧你几车粮草,明天夜里就可能把靠近营寨边缘的帐篷点了,更有甚者还要鬼哭狼嚎一番,几次弄得清军差一点儿就炸了营。

        就这样,本来白天被一惊一乍的弄得筋疲力尽的清军,到了晚上还睡不好觉,这下子可就更受不了了。

        其实对于游击战,虽然明军这边初学乍练的很是生疏,但是清军则更是根本就没见过这么不像话的,这是打仗吗?

        作为在辽东就已经降清的老牌汉奸,金砺不是没有和那帮只要清军一进攻辽西或是辽北就出来打秋风,甚至打秋风都打到过辽东腹地的东江镇泥腿子过过招,甚至还和其中的一些败类同殿为臣。可是这群浙东的胆小鬼比东江镇那帮人还要不脸,这些明军总是以远程投射兵器袭击,袭击的目标也多是辅兵队、辎重队、粮车或是火药车之类的东西,从来不和清军的主力部队刚正面。

        这到底还行不行啊?!

        忍无可忍的金砺立刻集中了随行的所有清军,对周围数里的地区进行拉网式的彻底清洗,可是当这些清军大举行动之后,明军却仿佛是化作空气般消失了一样。

        就在金砺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奉化的急报传来,当地的知县大老爷号称超过五千的明军正在围攻奉化县城。好容易找到了明军主力的金砺立刻带兵回援,可是到了奉化之后,才发现那群明军早已经退走了,留在城外的只有一片狼藉。

        发现被明军戏耍了之后,金砺再度统军向四明山腹地进发。接下来再次被一通袭扰之后,奉化县城的急报又来了。不过这一次他学精了,只是让宁波绿营回援,而杭州驻防八旗则继续前进。

        然后,粮道被断了……

        “皇帝不差饿兵。”

        “军无粮则散。”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ÀàËÆµÄ±ø¼ÒÖÁÀíÃûÑÔÊý²»Ê¤Êý£¬½ðíÂÓÖÈçºÎ²»Öª£¿

        本来已经做好准备就食于敌的金砺在发现这帮子四明山南线明军不按套路出牌后,自觉着是抢不到什么粮草了,只得在大骂了一通明军的【创建和谐家园】和宁波绿营的不作为之后,带队撤退一段,以求暂时缩短粮道,并严令宁波绿营出兵护卫粮道。

        重新准备就绪后,金砺再次大举出发,可是明军的袭扰又开始了,这一次的攻击目标除了辅兵和辎重外,就连护卫粮道的宁波绿营也遭殃了……

        十几天的时间,南线的清军疲于奔命,到现在都没有达到四明山镇,可是即便如此却也只不过抓到了少数没来得及跑掉的明军,谁让清军远没有明军对这四明山地区了解呢?

        从袭扰金砺开始,吴奎明每天都好像玩得很嗨的样子,每每得到清军被耍得团团转的消息,他就好像喝了多少烈酒的似的,醺醺然不知所谓。本来在毛明山第一次提出来这个战法乃是陈文所创时还满腹疑惑的吴奎明,这段时间算是彻底服气了。

        原来仗还可以这么打啊!

        吴奎明自觉得如果早知道还能这么打仗,他早就把宁波这边的绿营折腾残了,还用像当初那样被打的丢盔弃甲、险些丧命吗?

        可就在毛明山和吴奎明每天都嗨得不要不要的时候,一骑快马抵达了四明山镇。

        看过书信后,平日里仿佛不知道害怕二字为何物的毛明山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到在椅子上,失魂落魄得久久无言语对。

        眼见于此,吴奎明只得自己把信拿过来,所幸他还认识些字,只不过看过之后,他真的恨不得自己还不如不认识字好呢。

        “七月十七,四明湖畔,王师与【创建和谐家园】提标营主力决战,杀伤相当。岂料逆贼王升临阵倒戈,左翼溃散,全军覆没,经略、黄都督、刘都督等人大抵已然殉国……”

        “……闻讯,副宪一病不起,无法理事。弟受经略遗命,掩护百姓撤离四明山地区。望兄亦能遵循经略临终遗言,护卫百姓撤退,以免其为【创建和谐家园】屠戮……”

        看过之后,吴奎明亦如同毛明山一般瘫坐在椅子上,震惊之后,写满了自责二字的泪水已经洒满了面庞,只是仿佛那一对虎目乃是自责的无底洞一般,泪水怎么也停不下来。

        过了许久,毛明山终于从震惊和不可置信中缓过劲儿来,他在吩咐了信使用饭休息并严禁其走漏消息后,便大步走向了吴奎明。

        “吴帅,经略留有遗言,让末将遵循陈游击指令,掩护百姓撤退。末将全军驻扎在此,准备将这四明山镇及周边的百姓带走,前去投奔新昌伯,吴帅可愿同行?”

        听到这话,吴奎明也仿佛是从那深渊般的无底洞中爬了出来,只是抬头看到毛明山的一瞬间,吴奎明立刻跪倒在地,泣不成声。

        “毛帅,你杀了我吧!是末将害了经略,害了北线的将士们。末将听信了王升那个狗贼的谗言,串通大伙【创建和谐家园】陈游击参战。只看这游击战,就知道陈游击才具无双,若是陈游击当时在战场上,我大明怎么会败啊?毛帅,你杀了我吧!”

        眼见着吴奎明已经彻底被自责击垮,口中如复读机一般重复着刚刚的话语,毛明山心头的怒火也渐渐消散。他和吴奎明相交多年,此人并非是那等会刻意败坏国事之人,只恨那王升太过狡猾,竟利用冯京第和众多四明山友军将领排挤陈文,致使大败。此刻的毛明山心头再度火起,只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毛明山一把将吴奎明扶了起来,大声说道:“吴帅,经略的遗言中让末将掩护百姓撤退,汝若是有心自赎,当遵循经略遗言所指,与吾共同掩护百姓撤退,以此告慰经略和将士们的在天之灵。”

        “自赎,自赎……”默念了几次后,吴奎明也迅速的从悲伤自责中走了出来,目光也逐渐坚定了起来。

        “毛帅,你说的对,吾再次作妇人状不过是图为人笑罢了,此间当时完成经略的遗愿才能对得住那些忠勇的将士。”

        “毛帅且去掩护百姓撤离,末将不才,愿意继续袭扰自奉化而来的【创建和谐家园】,为毛帅和陈将军拖延时间!”说罢,吴奎明躬身行过一礼,便大步走了出去。

        毛明山本来觉得吴奎明能从自责中走出来自然会全力配合他完成王翊的遗愿,只是谁想到吴奎明脑海中的这个配合竟然是这样子的。望着远去的背影,毛明山回想刚刚吴奎明的神色,却分明是一心赴死的样子,这让他心中颇有些酸楚。

        收起了这份无谓的感伤,也暂时收起了对王翊这个颇为照顾他的上官以及黄中道、刘翼明这两个同僚的感怀,毛明山立刻布置起了任务,准备按照陈文的要求掩护百姓撤退。

        ……

        与此同时,陈文带领着大兰山一带的百姓已经出发了数日。

        按照从大兰山到新昌的最近路程来算,应该直接南下四明山镇,再继续走一段山路进入北漳镇的范围,最后到达新昌和俞国望会合。只是陈文虽然向毛明山派出了信使,但是却并不清楚那里的状况,所以并不敢贸贸然的南下,只得绕进山区以掩盖行藏。

        一路行来,陈文收拢了不少沿途的百姓,只是更多的百姓却是出于故土难离或是对陈文的南塘营并不了解的缘故,选择继续留在家乡。

        对此,陈文也没有任何办法,这支队伍的组织能力早已达到了极限,更多的还是依靠那些大户人家和有威望的百姓来协助,强行带走沿途百姓的事情他有心无力,而且还可能会败坏军纪,所以只得放弃了这种念头,祈祷他们能够幸免于难。

        开始起行的第二天,王江也从昏迷中苏醒了过来,只是精神上已经垮了,尚需要时间疗养,暂不方便理事。眼见于此,陈文也只得将王江交给他的家人来照顾,大兰山明军这支撤离队伍依旧由他来指挥。

        同一天,李瑞鑫和孙钰也追了上来,银车一辆不少,外加几个被绑成了麻花的叛徒。

        见了面陈文上去就将孙钰卷了一顿,什么“你一个看粮库的官员去抢捕快的营生,是不是想领两份饷银”、“手无缚鸡之力就别逞强,老老实实的当你的明朝小鲜肉儿”、“以后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别没事越权给别人添乱”云云,只把孙钰羞臊得无地自容。

        只不过孙钰还没有弄明白“明朝小鲜肉儿”是个什么概念,被绑成麻花的褚素先也迎来了他族兄褚九如的亲切接见。

        队伍依旧在行进,陈文等人站在给褚素先准备好的囚车前,看着褚九如势如疯虎的厮打着他的族弟,简直恨不得亲手宰了他一般。到了后面手脚已经不够用了,仔细一听,不是“你这狗贼敢去降【创建和谐家园】丢尽了褚家列祖列宗的颜面”,就是“你这【创建和谐家园】如此行事对得起经略和副宪的信任吗”之类的话语。

        见再没什么新意了,赶在褚九如将其咬死前,陈文还是把他给拉开了。

        “褚主事,你是打算杀人灭口还是如何,这厮的罪行当由国法审判,轮不到你滥用私刑!”

        此言一出,可是把褚九如气得够呛,不过他也知道,陈文所说的乃是正理,只不过撤离到安全地区之后的审判结果会是如何,他不敢想象。

        从出发以来,这支有百姓组成的南下洪流,虽然并不缺乏食物,但是行进速度却慢的出奇,一天能走个十里地就算不错了,怎么也快不起来。想想也正常,这个时代军队的战略移动速度正常情况下也不超过二十里地,比这帮子老百姓快不了多少。

        对于这样的速度,老营的文官们和南塘营的几个武将也都表示能够接受,只是陈文根本受不了这种被他称之为蠕动的行进速度。

        从军事理论上来说,人类的行军速度是由作战意志决定的,所以近代军队和现代军队的战略移动速度都高的吓人。且不说现代军队,因为他们还过于遥远,只说近代军队的行军速度也有这个时代的封建军队的两倍以上。

        这一天十里地的磨蹭,什么时候才能赶到新昌啊?

        由于先前制造了不少大车,加上百姓家中也有些牛车、驴车、独轮车之类的东西,陈文先前让李瑞鑫带人探明的道路虽然绕远,但是对于这些车辆来说还算好走,只是车队、行人过后留下的痕迹很难清理。

        陈文不知道清军是否会追上来,但是为防万一,他还是命令工兵队带领新近组织起来的民夫把一路行来的道路挖得乱七八糟,以求如果清军追击而来也会被这道路拖延行进速度。

        至于什么路面养护费用,陈文在这残明末世根本就没听说过!

        每天都绷紧了精神的陈文很想得到休息,但是这几千人全指望着他的决断方能前行,如果停下来就很可能被清军碰上,出于越早离开四明山区就越早脱离险境的心思,陈文也只得绷紧了神经,继续走下去。

        就在这时,骑兵队负责殿后的士卒突然发现路旁的树林里有些异动,只是不知道是清军的探子还是流落至此的百姓。

        眼见于此,陈文立刻下令队伍保持前进的同时,从后队抽出部分士卒搜索树林。没过一会儿,几个穿得破破烂烂的汉子就被提到了陈文的面前。只见这数人破衣烂衫,即便到了此时依旧只是淡薄的布衣,尚且灰泥密布,脸上尘土被汗水冲得一道又一道,细看去更是深浅间杂。

        看着这些人,陈文很自然的想起了初入四明山时的他,那时的他也只是比这些人幸运在于天气尚热罢了。

        只是就在这时,陈文注意到了这些人当中最为年少的一人。眯着眼睛想了片刻,随着一个记忆的残片的闪烁,他的嘴角撇过了一丝轻蔑的笑意。

        “我记得你,你是王升的手下。”

      第七十一章 观念

        “我记得你,你是王升的手下。”

        陈文所指的乃是这些人中的一个瘦弱少年,这个少年便是当初他进山遭遇王升时,第一个喊住他的腼腆少年,也是那一夜靠着手机播放视频脱身之时,最后一个被他的花言巧语带入局中的守门卫兵。

        只不过,陈文此言一出,就连这少年的那几个同伴也连忙挪动身体和他拉开距离,惊恐、愤恨的看着这少年,仿佛不认识一般,而陈文麾下的士卒们则纷纷拔刀在手,时刻准备着在陈文一声令下后将这个少年砍成肉酱。

        “陈,陈将军,小人曾经确实是王升那个狗贼的下属,可是现在已经不是了。”

        听到少年的辩解,陈文突然意识到两个问题:第一,他在那一夜之后并没有再见过这少年,这少年是如何知道他的身份的,第二,这少年在称呼王升时,并没有像当初那样使用大帅的尊称,而在直呼其名后更是加上了“那个狗贼”的后缀,这里面发生了什么?

        “你认识本将?”

        “回禀陈将军,小人确实认识您,也听过您在大兰山下的村子里讲古。”那少年还算镇定,虽然打结的舌头和闪避的目光还是把他内心的惶恐显露无遗,但是回答还算妥帖,而且让陈文的疑问又多了一个。

        这少年听过我讲古?

        这里面恐怕还有些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吧。

        陈文将那少年带到旁边的清净处,继而问道:“你认识本将不奇怪,不过你说你听过本将讲古,这是怎么回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7: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