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水乡人家》-第4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是真心的,不是故意的赶在今晚上来借钱,叫东家过不安生年。东家就算好心,还能帮我们一辈子?总是我们没有田亩,平常还好,一有个三灾两病的,就熬不过去了。要是东家要了细妹,我们也能喘口气。不是我做娘的心狠,我们帮郭家种了这些年的地,晓得东家品行,说是卖女儿,细妹在郭家我们放心。要是换一家,不晓得好歹,我哪舍得……”

      这时,郭守业从西厢过来了。

      看见廊下的闺女,忙道:“站外头做什么?别冻了,快进去!”

      清哑想了想,跟着他一块进了屋。

      她到底还是放不下细妹,要听个清楚。

      郭守业进去后,杨安平家的急忙站起来,叫“东家。”

      郭守业看了她一眼,就在桌旁坐下了,问吴氏“什么事?”

      吴氏就把杨安平媳妇的来意说了。

      郭守业就沉吟起来。

      佃农要交租、要交税,丰年才能得个温饱,遇上灾年或者生病等情形,卖儿女是经常见的。冬月里,杨安平不小心得了风寒,病倒了,谁知就走到这一步。

      只不过,他看惯了世情冷暖,并不像清哑那般悲悯。

      这世上穷人多的很,都这样悲悯哪里还有日子过。

      甚至,他还看出了杨安平媳妇的一点小心思:把闺女卖到郭家,日子肯定比在杨家过的好;运气好的话,郭家图省事,说不定就把细妹许给郭大贵了;就算不许给郭大贵,跟着清哑学织锦学茶饭和女红,也不吃亏……

      然他自有打算:郭家不过将就能过,可不是呼奴使婢的人家。就是清哑,那么能干,细妹来了,还不知谁伺候谁呢。就算把细妹【创建和谐家园】出来,清哑又要出嫁了。至于许给郭大贵,那不可能,他儿子又不是娶不上媳妇的人,怎么会买个童养媳呢。

      想到这,他和吴氏交换了个目光。

      两人几十年的夫妻,颇有灵犀。

      吴氏便对杨安平媳妇笑道:“杨家妹子,你别急。谁这辈子还没个难过的时候,挺一挺就过去了。你们家也就老杨病了,才这样子。我借你一两银子,你先用着……”

      正说到这,忽然瞪大眼睛。

      只见清哑从东次间出来,手里拎了个篮子,满满一篮子东西,沉甸甸的。看得见的有豆腐、豆干、糯米肉圆子,还有一块肉;看不见的有两个纸包,不知包的什么;另外有个小瓦罐子,吴氏记得是装米糖的。

      清哑走到杨安平媳妇面前,把篮子递给她。

      杨安平媳妇哪里敢接,结巴道:“不能要!这怎么好拿的!”

      一面把眼光去看吴氏和郭守业。

      清哑便道:“爹,娘,明年让细妹来帮我。”

      不是伺候,是帮。

      细妹闻言抬头,瞪大眼睛看她。

      清哑眼神安静,并没有施舍的宽容和怜悯。

      ÄªÃûµÄ£¬Ï¸ÃÃìþìýµÄÐľͰ²ÄþÏÂÀ´¡£

      吴氏不知如何说才好。

      不答应,闺女没面子;答应,舍不得。

      她便望向郭守业。

      郭守业脑子急转,忽地醒悟过来,急忙道:“杨家妹子,你就收下这些东西吧,回去好好过个年。大全他娘,你再拿一两银子给她帮老杨看病用。”转向清哑又道:“清哑,你写个借据来。”再转向杨安平媳妇,“多的话不要说,先把年过了再说。明年我们家活计多,就叫细妹来帮忙,给工钱的。这不比你卖女儿强?”

      杨安平媳妇不料有这番转变,呐呐道:“这……这怎么好?”

      吴氏虽不知老头子什么心思,却很相信他,因此笑道:“我都敢借,你还不放心了?放心吧。这篮子东西是送你的,不用还的。你家里还有两个小子,回去做顿好吃的过年吧。”

      杨安平媳妇这才相信是真的,拉着细妹就跪下磕头。

      吴氏急忙扶了起来,一面对清哑使眼色,要她去写借据。

      清哑便上楼去写了,半响转来,把张字纸递给郭守业。

      杨安平媳妇深知郭家,要说大奸大恶那是不会,但两口子精明过人却是无人能及,否则也不能攒下这份家业了。今天平白送这些东西给她,可不是吴氏大方,全是她闺女的意思。

      因此,她见清哑来了,拉着细妹又给清哑磕头。

      清哑吓一跳,忙闪开来。

      闪避间,碰见细妹目光。

      怯生生的,却充满感激和信赖。

      她便微微对她轻笑。

      细妹也动了动嘴,羞怯地低头。

      两人都很安静,交集无声无息。

      这时候,杨安平媳妇的声音就传入耳中:“……姑娘写的字纸,我还能不信!东家也不是那欺压穷人的,我们哪一回不是这么摁的手印,从来没见郭家骗过人。”

      原来是摁手印呢。

      清哑没有再插嘴。

      有借有还,这是常理。

      爹娘平日是怎么俭省的,她都知道,所以并不充烂好人。

      至于送杨家的那些东西,她自有理由说服爹娘。

      吴氏见事完了,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因又对杨安平媳妇叮嘱道:“别的东西我就不说了,你都晓得怎么弄,就是这豆腐饺子和豆腐包子,最好用蒸笼蒸热了吃,别在水里死劲煮,煮烂了就没味道了。”想想又问,“你家里米还有吧?鱼总有的……”

      杨安平媳妇急忙点头,道:“有……米。鱼也有。多谢东家了。”

      又千恩万谢了许多遍,才挽着篮子,牵了细妹出去。

      细妹回头看清哑。

      清哑也看着她,依然没说话。

      细妹就转过身去了。

      她们在门口遇见阮氏,又寒暄几句,感谢一番,才走了。

      阮氏等她母女走得看不见了,才对屋里道:“爹,娘,咱过年了。”

      那郭守业正低声对吴氏说话,“……到时候要找许多人。细妹这样的,正好能帮忙。”

      吴氏一边听,一边对外应道:“嗳,端菜吧。”

      阮氏就回头去向厨房。

      清哑听了爹的话,放下心,也跟着去了。

      这里,吴氏失悔道:“你不早说!要是这样,不如把细妹买下来,用起来才好放心。”

      郭守业斜了她一眼,道:“用的人多呢,靠细妹一个顶什么用!杨安平现在有难处,咱能帮的也帮了,挺不挺得过去就看他运气。——我看八成挺不过去。要是挺过去了,他总记得郭家恩情,将来干活也尽心;要是挺不过去,还得卖细妹,那时候咱再买了那丫头,他也没话好说,对咱们只有更感激的。不单杨家,这村里村外的,往后见了你都要多些笑脸相迎。咱们要办大事,总要收几个贴心人……”

      他一面说,吴氏不住点头。

      说话间,儿孙都到正屋来了,个个喜气洋洋。

      清哑和嫂嫂将菜一碗碗往桌上端,很快摆满。

      吴氏心里揣着美好前景,眼前年夜饭又如此丰盛,感觉浑身上下都被火红的日子点燃了,沸腾喧嚣。因大声笑问:“老大媳妇,可煮了甜酒?今晚上我们女人家也要喝些酒。就喝甜酒。叫娃们也喝点。热乎乎的喝了暖和身子。”

      蔡氏忙笑道:“煮了,煮了的。”

      吴氏就起身,风风火火地指挥安排。

      一时菜上齐了,大家入座。

      四方的大桌子,老两口坐在最上方,郭大全两口子坐在右手边,郭大有两口子坐在左手边,郭大贵和清哑坐在下首,连娃们都上了桌,安插在三个桌角,围得满满当当。

      开席前,郭大全出去了。

      一通鞭炮响后,这才回来入席举筷。

      对着一桌菜,清哑一点不觉得腻,竟然很有食欲;又想起细妹刚才的样子,肯定吃不到这样好的年夜饭的;再想想郭家也不是每年的年夜饭都这样丰盛的,更别提平常了,她就觉得食欲更加旺盛,每样菜看在眼里都是那么诱人。

      *

      非常感谢大家支持,今天还有加更,投票支持原野吧。你们也看出来了,我在赶情节。因为前面的铺垫不能省,但是我可以赶在上架前发给你们。偷笑:不要太感动了!

      第40章 新衣

      洁【创建和谐家园】脆的冬芹是她的最爱,吃完了还余香满口。

      这菜种起来费时费力,采洗的时候更费力,在寒冬腊月尤其珍贵,郭家也不是天天吃的。

      直到前两天她才知道,冬芹是皇宫贡品。

      因为水土的关系,别的地方种不出来,或种了也不好,只有霞照县出产的最好,所以被列为贡菜。往年郭家都是卖的,今年因为她出事,好容易又说了一门亲,江明辉这个女婿也常上门,她又特别爱吃冬芹,所以一棵也没卖过。

      想起这点,她就觉得这冬芹特别甜。

      冬笋红烧肉自不必说,冬笋也是她最爱,吃了又吃。

      炒三丝也不平常,是用青椒、红椒和冬笋炒肉丝。这辣椒可不是大棚种出来的,是吴氏在柴房角落圈了个栅栏,用草灰储藏的秋辣椒,有些辣,但很开胃,佐饭最合适。

      清蒸桂花鱼的肉就跟蒜瓣似的,又嫩又滑,不可不吃;炖老鸡是清哑亲自处理的,肥油都剔除了,又加了几个红枣,放了些冬笋,汤色清亮,最是滋补;粉蒸肉是二嫂做的,很香;糖醋鲤鱼是清哑做的,酸甜嫩滑;红烧鸭子是大嫂做的,若是平常大家自然抢着吃,不过搁在今晚的桌上并不出彩……

      那碗猪颈肉是吴氏做的,拌了些酸笋和细葱,看上去不错。

      ÇåÑÆÞöÁËÒ»¿é³¢ÁË£¬Ï̽ò½òµÄÊ®·ÖÓнÀÍ·£¬²»½ûÑÛ¾¦Ò»ÁÁ¡£

      “怪道人都喜欢吃猪头肉下酒。”

      从不吃猪头肉、嫌弃那东【创建和谐家园】的清哑没想到娘有这般手艺。

      ËýÇé²»×Ô½û¶ËÆðÃæÇ°µÄÃ׾ƺÈÁËÒ»¿Ú£¬Èù¼ÕÁ¢¼´È¾ÉÏһĨõ¢ºì¡£

      旁边的郭大贵笑道:“小妹,别看这是甜酒,也醉人的。”

      郭大有忙道:“有什么要紧,待会早些睡就是了。”

      郭大贵听见二哥这样说,忙端起自己的杯子邀妹妹再喝。

      清哑便端碗和他相碰。

      郭大全笑着和郭大有也来凑趣,兄妹几个同干了。

      ÇåÑÆºÈÁ˰ëÍëÃ׾ƣ¬Ã¦ÓÖÞöÁËÒ»¿éÖí¾±Èâ³ÔÁË¡£

      因见爹爹郭守业笑眯眯地看着她,破天荒有些不好意思:一向清淡的她居然又是酒又是肉,若是前世爸妈见了怕是要震惊。

      吴氏笑容满面地对她道:“这个咸,你少吃些。今晚上菜多,先捡新鲜的吃。像炒菜和蒸鱼那些剩了再热一遍,就不好了,没味道,最好吃完;猪颈肉那些不要紧,吃不完能放,明儿蒸了再吃。”

      ËµÍ꣬°ïËý´Óɰ¹øÀïÒ¨ÁËÒ»É×¶¹¸¯Çà²Ë¡£

      这菜看似平常,但清哑放了些蛋饺和糯米肉圆子在里面,那汤汁就十分鲜美浓稠,经过冬雪的青菜都炖烂了,鲜甜可口。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