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水乡人家》-第2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郭大全适时笑道:“二婶说的,有这么回事。那天事情吵出来,我们兄弟上张家问究竟。后来我爹来了,当着一村人面,打落牙齿和血吞,把我们都叫回去了。原想着,这事就算了——”他对江老爹问——“要是老爹,你儿子把人闺女肚子弄大了,怎么办?”

      江老爹怒道:“我儿子才不会干这事!”

      郭大全笑道:“假如呢?”

      江老爹道:“赶紧娶回来呀!”

      郭大全笑道:“这话就对了。我爹当着全村人说,谁没个错,别揪住就不放了,也就是让过这事了。——这话咱们绿湾村人都亲耳听见的。没当众退亲,是想给两家留个脸面,私下悄悄说。我们想着,张家做了这事还能昧着良心不认?那是一定要退亲娶李家闺女的。谁晓得过两天我们上门退亲,他却怪我们不早说,说他们回了李家,所以两头落空了。老爹你评评理,我家可冤不冤?”

      江老爹等人震惊不已,都说张家人太过分。

      郭守业哼道:“是我瞎了眼,看错了人。”

      江老爹见气氛不好,眼珠一转,站起来,一把扯过江明辉,推到郭守业面前,道:“瞧瞧,我这儿子怎么样?”

      江明辉骤然暴露在人前,有些手足无措,又脸红了。

      郭守业很认真地看了他一番,道:“不错!就是脸嫩了些。”

      众人便哄笑起来。

      江明辉脸更红了。

      郭守业又指郭大贵道:“我这个小子脸皮就厚多了。”

      众人大笑不止。

      郭大贵也咧嘴笑了。

      江老爹笑道:“我也晓得他这毛病,念书念的。男娃子,不狠狠摔打不成材,所以我就把他丢到镇子上,叫他开铺子。我什么都不管,都叫他一个人弄。那铺子前前后后开起来,杂七杂八的事都是他自个弄的。我就是要叫他在外头吃些亏、碰了头,才能长见识……”

      郭守业不停点头,深以为然。

      两人越谈越投机,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这时,两个妇人用托盘端了几碗进来。

      碗内是热气腾腾的甜酒煮鸡蛋。

      “来,来,来,吃些甜酒暖身子。”江老爹笑着招呼。

      众人客气几句,也就吃起来。

      “先吃点垫个底,晌午饭怕是还要等一会。早上才杀的老鸡,煨在灶洞里,时候不够,还没煨烂呢。”江大娘道。

      这话有深意的。

      大凡相亲,若是不满意,绝不会留下用饭。

      若是愿意留下用饭,表示这亲事有点眉目了。

      所以,她话一出,江老爹等人都看向郭守业。

      *

      o(n_n)o谢谢大家支持,继续求推荐收藏!

      第22章 少年

      郭守业和吴氏对视一眼,又都转向清哑。

      清哑茫然了。

      她既不懂这规矩,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决定是否答应亲事。

      蔡大娘忽笑道:“亲家大老远的来,女婿也来了,当然在我那吃饭。我也杀了鸡,都准备好了……”

      这是实情,预备亲事不成,也好有个退路。

      她此时出面圆场,是想让亲家缓一缓,去蔡家商量商量再定。

      江明辉见状急了,脑中灵光一闪,壮胆对清哑道:“郭……小妹,你那天看的图……图画,有人下定了,我哥正做呢。我带你瞧瞧去?”

      他不愿称她“郭姑娘”,觉得太客套;叫“清哑”又太亲密,因自己年长,便随着郭大贵等人叫她小妹,当她是小妹子一样,带着些爱护意味,却不显轻狂。

      清哑正要找机会接近他,以观察他人品性情,确定是否应亲,又听说看做竹丝图画,立即就站了起来,要随他去。

      江明辉大喜,颤声道:“在……那边。我二哥家。”

      郭大贵也忙站起来,说“我也瞧瞧去。”

      他就是来陪妹妹的,当然要跟着。

      两家人相视而笑,都松了口气,正是求之不得。

      于是,他三人在长辈面前告退后,往外去了。

      江大娘对蔡大娘笑道:“晌午就在我这吃了。你那鸡馊不了,等晚上吃吧。亲家这大老远的来,你不留了住一夜?来回跑,还路债呢!”

      蔡大娘会意,不再推辞,道:“那我烧晚饭吧。”

      当下双方分男人一堆、女人一堆,热乎乎谈开了。

      再说清哑和郭大贵,跟着江明辉来到西院,只见满院子都是竹篾制品。到最东头工坊内,四面靠墙架子上摆着更多竹制品,琳琅满目。当中一张大台面上铺着一块竹丝图,才编了半尺不到,前方架子上悬挂一幅“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图画。

      清哑俯身察看,竹丝图正是照着那图画编的。

      郭大贵目光乱转,惊叹道:“这都是你家人做的?”

      江明辉眼望着清哑回答:“嗳,都是。”

      郭大贵又问:“这么精致的竹器,好卖吗?”

      江明辉道:“好卖。我们一月要往城里送两趟货呢。上个月,我跟府城一家货行也接上手了,往后多一个地方卖。”

      ËûÉùÒôÀïÓÐССµÄ×ÔºÀ£¬²»ÔÙÏñÏÈǰÄǰãëïÌó¡£

      说话间,他始终留心清哑举动。

      清哑的目光却久久落在竹丝图上。

      江明辉轻声道:“这个是我想出来的。”

      清哑抬眼看他,似乎讶异。

      江明辉不好意思解释:“从小我就喜欢编些古怪的东西。我……我爹骂我不务正业。可我就是喜欢。我觉得将竹篾拉成细丝,编出来的东西像绣花……”

      清哑顿时了然。

      原来是个心思灵巧的,且不肯墨守成规。

      然这种人开始总是很难为人接受的,除非做出成就来。

      江明辉竟如听见她心声般,将儿时经历向她娓娓道来。

      原来,江家家传的竹器手艺出众,江明辉却不肯好好学。读书之余,喜欢费大工夫编制些玩意儿。他爹斥责他做事不踏实,编的东西中看不中用。直到有一天,有个客人花了五百文买了他编的小扇子,他爹才算认可了他的“不务正业”。

      郭大贵听了呵呵笑起来。

      清哑却没笑,继续盯着那才开始编的竹丝图。

      江明辉当即上前演示:“这竹丝太细,寻常手法不行,要这么编……”

      他双手灵动,好像绣花,一面柔声对清哑解说:如何甄选竹材,如何处理竹篾,如何拉丝,如何染色,再到编制……工艺十分繁复精密。

      他说得津津有味,不时看向少女,以求确认。

      清哑静静地听,专注地看,十分认真。

      郭大贵道:“这是你家传的手艺,怎好跟我们说?”

      江明辉笑道:“不要紧。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我们家的手艺,就算别人看了,没几年工夫都别想入门。像我这样编竹丝画的,更难。我家就我大哥二哥和我爹会。他们老手艺了,我告诉他们,他们就上手了。就是不能编太复杂,那要画画的功底。”

      他很窃喜自己有一桩可以让清哑看得入眼的技艺。

      清哑又看向前面那幅图画。

      江明辉忙道:“这是图样。”

      跟着又道:“不过我也绘了图样,对着编。”

      “图样?”郭大贵忙问,“还有图样?”

      江明辉便翻出图稿来,放在桌上。

      清哑一看,正与她所绘的网格设计图类似。

      只是这图很简单,仅仅包括图案部分,就像姑娘绣花用的花样子。图案编在作品的什么位置,则要靠编制人目测和经验。

      以她的眼光和实力看,这设计图总体规划太不完善。

      清哑静静地望着图稿沉思。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笑闹声。

      跟着,郭勤郭俭和几个小娃儿跑进来。

      郭俭扑向清哑,“小姑。”

      清哑忙扶住他肩膀,低头发现他膝盖上满是灰尘,便蹲下去帮他拍打。打了几下,干净了,一抬眼,又发现他脸上脏兮兮的,又扯出帕子帮他擦脸。待擦完脸,又发现他头上小辫子松了,摇摇欲坠,于是将他揽在怀中,拆了那红带子,重新绑了一个冲天小辫。再从随身带的小包包里拿出一把枣木梳,将他脑袋四周的短发梳整齐了。

      Ðëô§£¬Ð¡ÍÞ¶ù»Ö¸´Á˸ɾ»Õû½àÄ£Ñù¡£

      清哑才推开他,示意他去跟哥哥们玩。

      江明辉在旁看着她做这些,心里柔柔的。

      清哑站起身,一转眼看见他。

      江明辉便道:“我……我带你去我大哥那边瞧瞧去。”

      清哑不想去那边,不愿遇见人被人品头论足,又想多些机会观察他,心思一转,问道:“后山都是竹子?”

      江明辉忙点头,问“你想去看?”

      清哑点点头。

      江明辉忙道:“我带你们去。”

      他不过要找机会和清哑说话、共处而已,巴不得往清静处去。

      于是,几人就往后院走去。

      一出院门,扑面便是参天毛竹,遮天蔽日。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正是指眼前景色。

      江明辉在前引路,带着郭家兄妹深入竹林深处。

      郭大贵对清哑道:“小妹,这竹子真粗。咱们家的是水竹,比这细多了。不过毛竹笋没有水竹笋味道好。”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