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水乡人家》-第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要是这样,就是奸商,那妹妹可不能嫁他。

      江明辉不知怎的,神色尴尬,慌张结巴道:“不是。是……这扇子费工夫,不容易编,所以贵些。”

      清哑点头道:“不贵。”

      江明辉松了口气,心想“当然不贵,降了十倍呢。”

      跟着又欢喜非常,觉得清哑识货,是个知心的人。

      要知道,这扇子和条幅可是他设计的。

      以竹丝编织图画,他们家也是头一回尝试呢。

      郭大贵道:“还不贵?我看看,什么好东西!不就是竹子编的吗。”

      说完从妹妹手上拿过扇子细看。

      他并不是诸事不通的。江南乃鱼米之乡、丝绸重地,水乡商业发达,连带瓷器、竹器等也销售兴旺。霞照县这地方,男人少有不会篾匠手艺的,女子必定会纺织。他也学过篾匠,所以一看那细如头发丝般的竹丝纹理,便知道自己误会人家了。

      “手艺真精细!三十文值了。”他不好意思地对江明辉道。

      “哟,比绣花绣的还细致呢。”蔡氏也上前看了,也赞。

      江明辉想说“三十文太亏了”,然看看清哑,又闭上嘴。

      郭大贵道:“小妹,你真喜欢这扇子。我帮你买。”

      他今天还没花钱呢,妹妹喜欢,他急于帮她买。

      清哑见他踊跃付账的模样,点点头。

      郭大贵开心地问“还要买别的不?”

      清哑又看向江明辉,指向墙上的条幅。

      江明辉忙跑过去,搭了个凳子取下来,送到她面前。

      他亲自用双手举着,让她观看。

      一面又柔声歉意地解释:“姑娘看看,但是不卖的。这个……这个是小店的压台货。客人要货,得先预定,一个月后交货。”

      这件东西要是再降十倍卖出去,他就无法对家里交代了。

      清哑点点头,凑近细看。

      这条幅纹理与扇面一致,可见编织之法相同。

      看了一会,她心中有数了,便示意他收起来。

      江明辉回身,重新将条幅挂到墙上。

      吴氏见心愿达成,不愿再多逗留。

      嫁闺女是要让人家来求的,待久了岂不让人看出眉目来,说她把闺女送上门,那就影响清哑的名誉了。

      于是,她走过去对清哑道:“你要这扇子?那……”

      正想说“家里有的是扇子,别买了。”心思一转,却改成“喜欢就买了吧。你大嫂子说江家篾匠手艺最好的。你看看还喜欢什么,一齐买了,留着做嫁妆。”说完漫不经心地瞟了江明辉一眼。

      “嫁妆”二字听得江明辉一震,勾起无限遐想,心内滋味难明。

      通过之前买古琴一事,清哑也知农家生活节俭。她买扇子是有用处的,其他东西对于她来说可有可无,因此摇头道:“不要了。”重新抱起古琴,又看向郭大贵,再看扇子。

      郭大贵便懂了,笑着掏钱付账,买下扇子。

      买完,大家便准备离开。

      江明辉见他们要走,心下不舍。

      然吴氏早拉着清哑先走出去了。

      ¹ù´ó¹óÒ²½«¹ùÇɷŽøÂ¨×Ó£¬ÌôÁËÆðÉí¡£

      唯有蔡氏和江明辉殷切打招呼,依依惜别。

      江明辉眼望着清哑背影,口中问道:“蔡姐姐走了?”

      蔡氏笑道:“走了。到街上再转转,买些东西,赶早回去。”

      说着这话,脚下却生了根一样,动也不动。

      江明辉丝毫不觉,又道:“蔡姐姐哪天回娘家,去我家坐坐。”

      蔡氏就等这句,因笑道:“昨天才回去的呢。还见了你娘。”

      见江明辉不以为意,主动压低声音解释道:“是我家小姑——”只这一句,就引得江明辉竖起耳朵听下文——“我公婆舍不得她嫁远了,就在我们村帮她定了一门亲——”江明辉心中一沉,难受万分——“谁晓得那小子不是个东西,跟我们村一个女娃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把人家肚子都弄大了。你说我们气不气?”

      当着蔡氏,江明辉不禁羞红了脸,道:“真不知廉耻!”

      蔡氏道:“可不是这话!我公公婆婆气得吃不下饭,就把亲退了。”

      江明辉顿觉云开雾散,喜道:“就该这样。”

      蔡氏道:“我家小姑人长得好,能织会绣,家务活也是一把好手。还怕嫁不出去!”往少年跟前凑近些,神秘道:“我就想把她说给大头菜,所以回家跟我娘商量。”

      江明辉大惊失色,颤声问道:“可……可定了?”

      *

      喜欢本书的朋友,别忘了收藏推荐哦,帮原野冲新书榜,拜托!

      第15章 相亲(2)

      蔡氏沮丧道:“我娘是一万个情愿。可是我公婆不情愿!”

      江明辉松了口气,心想情愿才怪呢。

      都是隔壁邻居,大头菜什么人物,他比谁都清楚。

      他既不好安慰蔡氏,也不能说郭家有眼无珠,遂含糊道:“姻缘天定,蔡姐姐别心急。大头菜的好事在后头呢。”

      这一会工夫,他心情上上下下、大起大落,很够受。

      蔡氏叹道:“谁让大头菜不如你出息呢。要是能跟你一样出息,又长这么俊,我公婆就肯定愿意了。那天碰见你娘,问你可定了亲。你娘说你脾气古怪,相看了许多闺女,没一个相中的……”

      正说到这,吴氏在外喊道:“老大媳妇,等你呢!”

      她气极了这婆娘,连个话也不会说。

      要说两个儿媳,她并不偏心哪一个。

      老二媳妇虽然贤惠知礼,老大媳妇也不是没有长处。

      庄户人家,家长里短过日子,免不了和人产生争上争下的【创建和谐家园】。蔡氏能拉得下脸,骂也骂得,闹也闹得,有时候还就要她这样的人出头,人家才怕。

      比如这次张福田李红枣的事,他们老的虽然也有主意和手段处理,但若不是蔡氏出头痛骂了一顿,她还真咽不下那口气。

      再比如眼前这事,她端着架子装矜持,可不得蔡氏出面。

      然人无完人,蔡氏嘴厉害,说起话来也没个准,什么“要是能跟你一样出息,又长这么俊,我公婆就肯定愿意了。”这不是告诉人家他们有心来攀亲嘛,丢死人了!

      那蔡氏还不知婆婆生气了,还在卖力地跟江明辉套话呢:“……明辉兄弟,你是不是相中了什么人了?这镇上姑娘多,别是看中了谁家闺女了吧?”

      耳听得婆婆在外叫,忙回道:“就来了。”

      心想还没说完呢,不把话说透了,这小子不开窍怎么办。

      那江明辉听了她前面的话,果然触动心肠,神游天外。

      蔡氏见他发呆,推了他一下,叫“明辉兄弟!明辉兄弟!”

      江明辉被推醒,忙问“蔡姐姐说什么?”

      蔡氏笑道:“你是不是已经在镇上相中了人?”

      那眼中*裸流露好奇,对少年心事无限热衷。

      江明辉脸又红了,慌忙摇头道:“没有,没有。”

      蔡氏道:“有可别瞒着。你成亲,我也是要去吃酒的。”

      江明辉年轻面嫩,被她逗得心慌意乱,羞道“蔡姐姐乱说。”

      这时,外面吴氏又喊“老大媳妇,你磨蹭什么呢?还不出来!”

      蔡氏方歉意地对江明辉道:“瞧我这张嘴,没个把门的,一说起闲话就忘了正事。明辉兄弟,我先走了。你忙啊!”

      说完急急忙忙跑出铺子去了。

      待她走得不见踪影了,江明辉才松了口气。

      他将刚才的事前前后后想了一遍,他又不笨,正如吴氏所料的,便有些明白蔡氏今日来意:怕是带小姑来相看他的,不禁又喜又忧。

      喜的是这事正合他心意,来得正好。

      忧的是清哑态度不明,不知前景如何。

      至于吴氏婆媳,他倒未担心,若是对他不满意,蔡氏也不会说那些话试探于他了。

      接下来怎么办呢?

      他蹙眉思索这事,连客人进铺子买东西也忘了招呼。

      想起蔡氏说的“我家小姑人长得好,能织会绣,家务活也是一把好手。还怕嫁不出去!”他心里便焦灼起来。

      不怪他这样想,哪个出色的少年男女不是被人赶着求的?

      像他自己,上门求亲的不知多少,他所以躲在镇上不肯回家。

      郭家姑娘这样的,以前定亲了自然无事,如今退亲了,只要郭家放出话来,上门求亲的还能少了!

      想罢,他再忍不住,匆匆去隔壁铺子,跟掌柜的打了声招呼,托他们夜里听着些这边动静。安排妥,回来后关上店门,一把锁挂上,竟往渡口搭船回家去了。

      再说蔡氏,出去后赶上婆婆,笑道:“娘,我来了。”

      那眼睛望着吴氏乱转,传达另一层意思:事成了!

      吴氏虽嫌她刚才话说得粗鄙露骨,好歹把事办成了,一颗心终于落下;况在大街上,清哑又在附近,便没有斥责她。

      一行人便继续在街上转悠,买了丝,又问棉花行情。

      清哑虽然一直不吭声,却尤其忙碌:买了许多纸笔、尺子、颜料不说,还买了几本书,把自己私房银子花光了,连郭大贵的也花了,吴氏还贴了好几两;绸缎铺子也要进去看半天,街边摆摊卖花布的,她也要驻足;甚至,她还进木器行,看纺车和织锦的机器。

      吴氏又肉疼又开心。

      肉疼闺女乱花银子,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

      开心闺女开心,她求之不得。

      然闺女一向乖巧,她不敢说她,怕她多心,只得咬牙认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2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