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水乡人家》-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老大,明儿你跟你媳妇陪我去镇上。家里织的锦和布也该拿去卖了。”她对郭大全吩咐,跟着又很随意道,“顺便也带清哑去逛逛。”

      郭大全听了一怔,顿了下就急忙答应。

      郭守业也诧异地看向吴氏,不明白这大忙的时候,她怎么忽然想去镇上逛了。忽听她又问蔡氏“这农忙的时候,江家铺子也不关门?”心中一动,遂明白过来。

      蔡氏笑道:“不关门。江明辉一年到头都在铺子里。”

      吴氏“哦”了一声,扭头对郭守业道:“田里的事也不能耽搁,就出些工钱,叫老杨和老朱带人帮忙收拾。明早我和二媳妇起早做些饼带着,再装些蜜枣、菱角,去镇上卖了贴补回来。”

      郭守业点头,道:“叫老三也去。问问棉花什么价。”

      至此,大家都明白了吴氏的意思,彼此心照不宣。

      闲言少述,次日鸡叫头遍,郭家婆媳就都起床了,进厨房忙碌;郭家父子也里外张罗、将所带土产搬上船。

      清哑终于也被惊醒,而吴氏也上楼来叫她。

      听说要去镇上,清哑很欢喜,她正有好些东西要买呢。

      这里什么都没有,电视网络那些就不说了,书籍也没有,想弹琴也没有,连画个图样、写几个字也找不到纸笔,她最耐得住寂寞安静的一个人,也觉得难以煎熬。

      当下,她取出自己全部私房银子,有一两多,下楼去了。

      出发的时候,郭勤三小闻声赶到水边,死活也要跟去。

      郭守业一嗓子喝住郭勤郭俭,却让郭巧跟去。

      这样安排有两个用意:一是老大夫妻走了,老二夫妻留在家干农活,带他闺女去逛,以示公平;二是有郭巧一路上陪着清哑说话,清哑自在些,这相亲就不露痕迹。

      双桨荡开,乌篷船游入荷叶深处。

      清哑揽着郭巧静【创建和谐家园】在前舱,姑侄两个都看不够似的望着外面。前方,郭大全和郭大贵轮换摇浆,一推一拉悠然自得;身后舱内,蔡氏“呱啦呱啦”高门大嗓子跟吴氏说话,什么“这块田是谁家的”,又什么“那屋子是谁家新盖的”等等,清哑总也没听真切。

      等到了乌油镇,只见两边灰墙青瓦的民居、前方跨水而坐的拱桥,都尽显六个字:小桥、流水、人家,她便痴了。

      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

      前世,她没能上学,爸妈除了尽可能教导她,还领着她跑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高原海滨,让她认识各地风土人情和历史。旅游开销是她家最大的支出。爸妈所有的收入,加上她开书屋一年十几万的收入,基本上都用来旅游了。大部分还都是自助游,花费很节省。只要能挤出一点空,一家三口就会出行。

      她去过的地方,少不了江南水乡。

      眼前这地方,便像极了江南水乡——

      乌镇、西塘、周庄……

      却比那些地方更古朴、更原始。

      乌篷船靠近乌油镇渡口,嘈杂的人声扑面而来。

      清哑深吸了一口水乡浓郁的气息,四下打量。

      渡口建在一处堤岸下,沿岸水中并列停泊了无数大小船只,黑压压盖住这片水面;形形【创建和谐家园】的人或上船、或下船去镇上,川流不息。

      郭家兄弟找了一处空挡,将船【创建和谐家园】去挂住缆索。

      “你看船还是我看船?”郭大全问郭大贵。

      “当然是……大哥看船。”郭大贵笑道,“大哥,我也想去镇上逛逛。你待这吧,回头我带几个油炸果子给你吃。”

      郭大全无奈摇头,道:“好,好!当什么好差事。别忘了,还要卖东西呢。你要怕难为情,张不开口,还是让我去。”

      郭大贵忙道:“我皮厚的很,不怕难为情。我卖!”

      ËµÍ긩Éí°áÆðÒ»Ö»Öñ¨Ï´¬¡£

      蔡氏和吴氏也各自挽了一只篮子,招呼清哑下船。

      当下,几人进入集市。

      清哑牵着郭巧,徜徉在街市上,心头弥漫熟悉的感觉:青石地面,窄窄的街道……若是临水的街市,则家家廊檐都盖得伸出好长一截,廊下支着货摊,无论晴雨天气,都不受影响做买卖。

      她的心便悠闲下来,仿佛来旅游的。

      心里记挂着正事,吴氏不愿耽搁,径直转入后街。

      说是后街,就像村庄一样。

      相比集市,只少了铺面,却有许多挑担小商贩。

      拐弯抹角的,他们来到乌油镇最东头。

      这里有几家大院子,门前朗阔,一看就是富家。

      来到一家门前,吴氏赔着笑脸招呼一个妇人,“张妈妈,还记得我吗?去年你说要蜜枣的……”

      吴氏言语活络,又是老主顾生意,很快身边就围了一圈人。

      当下郭大贵装货,蔡氏过秤,吴氏算账收钱,忙开了。

      清哑见这样,便扯了扯郭大贵的袖子。

      郭大贵回头,见妹妹朝前方示意,忙问:“小妹你要去那边?你去吧。别跑远了。有事叫我。”

      清哑点点头,遂牵着郭巧往前走去。

      吴氏忙对他道:“你跟你妹妹去。这有我跟你嫂子照应。”

      郭大贵巴不得一声,抽身退出人丛,追着清哑去了。

      前方有座老宅院,主人姓方。

      方家乃有名织锦世家,祖籍本在临湖州。数十年前,两湖之地织锦业发展迅猛,朝廷便在湖州和临湖州交界的霞照县设锦署衙门,管辖两地织锦生产及交易,每年的织锦大会也在霞照县召开。

      方家便是在那时令二房一支迁来霞照县拓展。

      因乌油镇水陆交通便利,二房在这里盖了宅院,以作后图。

      然其后发展出乎意料,方家长房势微,二房逐渐撑起家业。

      几年前,他们搬去湖州府城,这地方便搁置荒废了。

      此时,方家高墙内,大少爷方初正和好友韩希夷急匆匆往后院码头行去,却被小厮圆儿拦住。

      他脚下不停,嘴上问道:“什么事,快说!”

      圆儿忙道:“遵少爷嘱咐,屋里摆设都换了。那些旧的……”

      方初不等说完,便道:“这个也问!或送人或扔了。你要舍不得,卖几钱银子打酒喝也随你。”

      圆儿道:“不是啊,少爷……”

      方初停步,看着小厮沉脸。

      见圆儿惶然,韩希夷忍不住笑了。

      圆儿也觉得自己惹怒了少爷,赶紧长话短说:“是古琴!少爷从小用的那架古琴!碰坏了的,小的不敢随便就扔,所以来问少爷:是找人送去修好了搁着呢,还是扔了?”

      韩希夷笑道:“原以为是个蠢的,原来是个有心的。”

      方初也笑了,对圆儿道:“你这样心细很好。不过我才买了新的,那架琴岳山碰坏了,纵然修好了我也不会再用,不过做个摆设当念想,还是别费心费力了。你拿去……”

      他沉吟了一下,道:“还是别扔了,扔了太煞风景。你随那些家具一块处置吧。或者有人要呢,也算物尽其用,不辜负它跟随我一场。”

      圆儿忙道:“是,少爷。”

      方初又问:“还有事吗?”

      圆儿笑道:“没有了,少爷。小的一切布置妥当了,等少爷和谢姑娘回来。”

      韩希夷笑道:“好小子,你竟比你家少爷还盼着谢姑娘来。”

      圆儿赔笑道:“谢姑娘将来是少夫人,小的当然盼了。”

      方初挥手道:“别捡好听的说。去吧。”

      说完头也不回地和韩希夷走了。

      这里,圆儿看不见少爷背影了,才转头。

      少爷走了,这院子他就作主了。

      当下指挥人将旧的家用器具往门口搬,等旧货行的驴车来拉走,那架古琴也在其中。

      清哑就在这时候来了,一眼看见那架古琴。

      她忙走上前,见满地摆的都是家具,又都随便堆放搁置,便知这家人在处理旧家具。

      第12章 争琴

      下午两点加更。以后加更都在下午两点。我勤快吧!继续求收藏和推荐(*^__^*)

      清哑托起古琴仔细查看:乃是一架蕉叶,飘逸的琴身,线条十分优美,可惜的是岳山边缘碰裂开,琴弦松弛,琴轸也断了。

      郭大贵凑过来问:“小妹,看这个做什么?都坏了。”

      他没见过琴,更不知做什么用的,但也看得出这东西坏了。

      清哑没出声,继续检查。

      这时院内有人出来了,问“干什么?”

      清哑抬眼看过去,是个青衣小少年。

      那少年见了她,重又问“这位姑娘,有何事?”

      清哑托琴问道:“卖的?”

      少年点头道:“卖的。姑娘想买?”

      清哑点头,期盼地看着他,似乎等他开价。

      少年道:“这些东西我们一把卖给旧货行了。姑娘单要这琴?”

      清哑急忙重重点头,目光就带了些恳求。

      把古琴卖给旧货行,那不是糟蹋东西嘛!

      郭大贵忙扯了妹妹一把,低声问道:“小妹,你买这个……琴做什么?要买也买好的,这个坏了,你还买?”

      清哑冲他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插嘴。

      机缘难得,她就是要买这坏琴。

      否则,一架好琴可不是郭家这等人家能买得起的。

      她正费力酝酿言辞,准备跟那少年讲价,左边来了个赶驴车的汉子,高声喊:“小哥,我来了。”

      少年笑道:“汪老板来了。装吧,都在这了。”

      那汉子跳下驴车,扫了一眼堆放的家具,正要说话,忽看见清哑手中的琴,忙问:“这琴也是?”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0: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