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老头说:“别四处张望,万一被眯了眼以后,回阳间会很麻烦的。”
“眯眼?什么意思?”
他沉声道:“阴间没有春夏秋冬,这里只有风季干季,一年会有三次大风季,若阴魂被彼岸花的花絮迷了眼,下辈子是会成瞎子的。”
“师傅,您叫什么名字?”
“为师本名潘尽忠,在光绪年间被江湖人称呼为绿袍老祖,至于其中的事情,等上岸之后,我再与你详细明说。”
绿袍老祖?我心里特别的震撼,因为这个人在太爷爷的青衣序中有过记载。
我太爷爷本来就是经历满清到新中国成立两个时代的人。
按照青衣序的记载,说绿袍老祖乃是阴山一脉最后的掌门,谁不知道他的实力有多强,只知道此人未尝一败。
他不仅仅擅长鬼道符咒,还精通奇门遁甲,一身武艺更是无人能敌。
后来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就此销声匿迹,有传言是他练功走火入魔死掉了。
而要属特别有名气的人,还得他手下有两名【创建和谐家园】,大【创建和谐家园】张德胜,继承了他的武艺,二【创建和谐家园】叫金勇,继承了他的法术。
这两人都了不得,张德胜性格豪爽,喜好结交好友,曾打抱不平杀死洋人,被清廷抓起来险被处死,最后关头却被白莲教救下。
由此加入教派,在后来不断与洋人的斗争中,建立了庞大的民间组织“义和拳。”
张德胜找过金勇入团,但金勇看出师兄有勇无谋,而且做法较为激进,没有选择留下帮助对方,在天下越来越乱的时候,他带着人马去往广东发展。
后来又去往台湾组建鬼王派,门下【创建和谐家园】各个都是阴山派的精英【创建和谐家园】,精通迷合、冲开、锁魂、五鬼、调遣阴兵,饲养小鬼等等法术。
而义和拳则被清廷剿灭,张德胜逃亡阴山的途中又被天下正道杀之,彻底断了阴山传承。
金勇则在这时候自立门户,取名为“鬼王派”。
两名出色的【创建和谐家园】,令绿袍老祖成为虽然不在江湖走,江湖却始终有他传说的高手。
但我在青衣序中看到有过记载,五雷派的王真人曾自称不是绿袍老祖的对手。
而这位王真人正是穆文斌的前辈,同样是悟通五雷天书的道家高人。
万万没想到会在冥河遇见绿袍老祖,他看出我出神,就疑惑的问我,是不是听过他的名字?
在阴曹地府,我也没隐瞒,直言自己是在青衣序中看到的,又把太爷爷的名头说出来。
竹排在这时候停了下来,岸边的微风吹散了彼岸花,散落的花瓣在深邃的河水表面飘飘荡荡,宛如一条彩色的灯带。
他问;“你是说那个拎着弓箭打猎的少年?”
“啊?您认识我太爷爷?”
“先下船上岸,把鱼带着,一会儿还得吃呢。”,潘尽忠固定好了竹排,拎着灯火,待我们俩先后跳上岸边以后,我才看清楚周围原来也是一片树林,只是这些树的颜色有些发紫,乍看就像是贴一层地瓜皮。
潘尽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听他缓缓的说道:“那小家伙当年修行到了瓶颈,来我洞府猎杀仙狐,想取火云丹突破修为,被我发现后击伤,当时我还以为他死了,谁知道那小崽子竟然又活了,离开时还偷走我的千年雪参,没想到他的后代却成了我的【创建和谐家园】,不过也好,那小【创建和谐家园】欠我的就你来还吧。”
在他的语气中,我听出对命运因果的感慨,没错,兜来兜去,太爷爷竟然欠他一根儿山参。
穿过小密林,这里的光线较为昏暗,没多远就看到前方的一间小木屋。
我们俩进了屋内,家具陈列简单,仅有一副桌椅板凳,一张木床,桌子上还摆着一盏油灯。
耐着性子坐在一边,潘尽忠点上油灯,他缓缓的说:“你是在五面佛塔内看到的祖师碑文吧?”
“塔?没有塔啊,只有一间小屋。”我说。
“怪不得,原来宝塔也可以磨平了,天意啊。”潘尽忠盯着我认真道:“吾乃阴山派第十四代传人潘尽忠,甘愿留守在冥河不去地府,只是为了等后人接我阴山衣钵,为我报仇!”
第一百六十四章 狐瞳(一)
在狭窄的小木屋内听他将曾经的事情娓娓道来,没想到,这位当年被誉为天下第一的绿袍老祖竟然有那么悲催的经历,因为他是被自己亲手培养的【创建和谐家园】合谋杀害。
我们俩聊了很多,其中也包括他的先天狐瞳。
追溯源头,要从潘尽忠的父亲说起。
他父亲老潘从小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但造化弄人,老潘下生就患有小儿麻痹症,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儿时又在出水痘的时候闹成满脸麻子。
但老潘非常励志,虽出生于寒门,可却满腹经纶,在咸丰年间的科举中,一路过关斩将,最后高中了状元。
按照制度应该是平步青云,入朝做官,但他因为相貌丑陋,身体残疾被人顶替,最后灰溜溜的被感赶出京城。
老潘受到打击以后,万念俱灰,沿着小路失魂落魄的行走,不知道走了多久,他来到一处池塘边,心里萌生出轻生的打算。
正当准备跳河,耳边传来人兴奋的喊声:“终于抓到你了!”
这一嗓门把老潘的魂儿叫了回来,他回头看去,有位中年猎户用大网罩住了一只白狐狸。
在当时皇宫里盛行皮毛,民间自然水涨船高,雪白狐狸皮更是尤其珍贵的,猎人手里那只至少能做一件坎肩。
那狐狸挣扎了一阵儿,开始“呜呜”的哭起来。
老潘心里明白,剥狐狸皮是一样非常残忍的做法,而且为了保证皮毛的完整,需要将狐狸的四肢固定,然后在狐狸活着的时候动手剥皮。
猎人仍旧不为所动,狐狸急的嗷嗷叫,只见它后蹄弯曲,竟然给猎人跪下来,随着前爪扬起,眼泪汪汪的开始磕头,每一下都“砰砰”直响。
老潘被此等情形触动,内心中有些感慨,野兽尚且珍惜生命的可贵,而他看看自己,上有老母在家盼他归去,如果轻生,岂不是对不起母亲的恩情。
被狐狸的求饶事情感悟后,老潘决定想办法在猎户手里将它救出来。
但那猎户生的膀大腰圆,而且精通武艺,一介书生又怎么能是人家的对手。
老潘左右思索,心生一计,于是他主动上前去攀谈。
声称自己是大户人家的伴读,因为老太太要过大寿,少爷命他到附近一带寻觅漂亮的狐狸皮毛。
猎户也很高兴,指着狐狸说:“我抓的白狐全身上下没有一绺杂毛,少于四十两白银你就甭想拿走。”
老潘说:“放心,我们少爷不会缺你银子的,不信的话,你可与我一起回去看看。”
就这样,他把猎户骗到了附近的县里,没多久到了城里最大的府邸门外。
老潘叮嘱猎户稍等一会儿,他去禀告,又严肃的告诉猎户,因为少爷想给老太太一个惊喜,所以必须得隐秘。
他在进门前就已经想好了计谋,在古代家里有学子进京赶考,都会在大门口挂上平安扣、游子归等等风水小物件。
而且刚刚科举结束,京城里必然声色犬马,大户人家的公子不把兜里银子花没了是不可能回家的,所以,老潘便敲门走了进去。
看到家仆,老潘声称自己受人之托前来报信。
全家人很快都出来了迎接,面对众人,老潘气定神闲的说道:“我是京城宋大人家中的家臣,科考结束之后,你家公子与人发生争执,打伤了别人,现在已经被关押起来,这次我是带着衙役一起前来送消息的。”
当听家里孩子出事儿了,哪还敢怠慢啊。
因为关心则乱的天性,明明事情漏洞百出,所有人还真的没有注意到,就这样真把对方全家人都给忽悠住了。
家里的老爷子懂点行情,赶忙说:“希望小友不要声张,咱们走后门去偏厅歇息,老朽自有重谢。”
老潘点头答应,声称出去叫上衙役。
家里又命小厮则去后院开门,等老潘出门时候,站在门外的猎户看到周围小厮对他的态度,心里更加对老潘的身份深信不疑,猎户心里还盘算要不要坐地起价。
老潘站在猎户面前,声称少爷不懂皮毛,担心万一是被染了色或者得病的狐狸,所以要去找个行家去鉴定一下。
猎户有些不满,嚷嚷着随便拿去鉴定,声称是染色的,他一分钱不要白送。
老潘说:“我虽然相信,可少爷不相信,大户人家性子多疑,这样吧,你先去里屋坐着休息,我带着狐狸去鉴定一下,要是品相好,以后还可以继续合作。”
说着已经到了后院,门内的小厮提前开好了门,站在门口等着他们。
猎户一看,买卖肯定成了,为此就把狐狸交给了老潘。
后来的事情很简单了,老潘一手导演了这场骗局,猎户入了宅,他带着狐狸离开,到了没人的地方把白狐给放了。
只见白狐又一次跪下来,老潘说:“你走吧,我刚想险些跳河【创建和谐家园】,只因为见你苟且求生,这才心有感悟,以后多加注意,可不要再被抓了。”
狐狸三步一回头的看着老潘,被迎面的秋风送行,直到渐渐消失在树林中。
而老潘因为身体有残疾,肩不能挑,手不能扶,回到家中靠帮人家写写对联,状纸,念一念书信来谋生。
转眼就已经人过中年,老母亲死后,他孤身一人住在老宅里,有一天晚上老潘做了个梦,梦里他到一个飘飘荡荡的白影,声音缓缓的告诉他,说在村头的乱坟岗里有一段姻缘。
梦中惊醒过后,老潘也很疑惑,他本是读书人,不信鬼神之说,但却又越想越觉得有古怪,姻缘?光棍几十年了,听到姻缘二字难免心动。
于是,他趁着夜色孤身前往了乱葬岗,拿着蜡烛绕来绕去,心里还埋怨自己真的疯了,居然会被一个梦叫到坟地。
正当要准备回去的时候,他忽然听见有脚步声。
吓得老潘躲起来,紧接着就听见外面有人说:“大哥,上一个是你先来的,这个换我先来。”
“放屁,出来混要懂得长幼尊卑,我爽完了再你来!”
因为对方点了蜡烛,我看到二人竟然是隔壁村的小混混,他们现在劫了一个大姑娘到坟地,打算把人给糟蹋了。
老潘心生正义,在对方即将得逞的时候,他扮鬼在坟地里咳嗽了几声,又哑着嗓子说:“谁压了我的房顶啊,昨天儿子刚给修完,你们要是压坏了,就别走了。”
那俩小混混当时就吓坏了,也不顾女人了,撒丫子就开始跑。
就这样,老潘把那妇女给带回了家。
他发现女子长得非常俊俏,有些被撕扯坏的衣衫引的心里荡漾,但他骨子里本是正人君子,绝不会干趁人之危的事情。
第二天妇女醒后,老潘问女子家是哪的?
结果,女孩儿竟然是个哑巴,老潘意思要送她去官府,女孩儿说什么也不走,就赖着他家了。
之后的日子里,每天老潘出去做活,女孩儿就在家给他洗衣服做饭,看的老潘心生感动,就问对方愿不愿意做他老婆。
此女子便是绿袍老祖的母亲,乃是一户被诛九族的名门之后。
她侥幸逃脱,却又被小混混劫掠,天下没有能安身之地,好不容易有了落脚的地方,而老潘长得是丑了点,可心地善良,为人又很正直,女子便欣然答应嫁给他做老婆。
第一百六十六章 狐瞳(二)
俩人成亲第二年有了孩子,老潘希望儿子长大以后能考取功名为国尽忠,便取名为潘尽忠。
可潘尽忠出生以后身体虚弱,从小到大都离不开中药罐子,很多大夫都断定他肯定活不长。
七岁那年,老潘带儿子求医的时候,偶然遇到了上一代的阴山派掌门。
掌门看出潘尽忠乃是罕见的‘七贼吞精体’。
人体有三魂七魄,其中对人有利的叫七魄,若是对人有害则被称为‘七贼’,正常人的七魄都是各司其职保护人的安全,但七贼却皆有各自意识,无时无刻都惦记着吞掉人体三魂精气。
七贼在体最多活到八岁,而且不管吃什么药都是于事无补。
但此种体质却天生适合阴山法门,如果能将七贼降服,会天生近阴,对鬼道之术尤为敏感。
就这样,为了活命的潘尽忠拜阴山派掌门为师。
十几年的光阴很快就过去了,潘尽忠不仅仅会鬼道之术法,还对武艺有着难以掩盖的天赋,他儿时观野猫捕猎,进而创出能悄然无声的步伐。
对法术的理解更是登峰造极,短短十几年就将阴山派的符法学的差不多,后又随着师父去总部接受祖师爷碑文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