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民国福尔摩斯与慈禧陵》-第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但为何余信与林永和都说盼丽莎回来,永兴不正是接管张家最好的人选

      但现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方便问,况且疏不间亲,所以话到嘴边,慕千成把它们又都吞下了肚子。他也不知道把到了嘴边的话吞下去是何种味道,至少不会是甜的。

      余信笑道:我一定好好招待小姐的朋友,尽力为小姐探宝提供便利,各位请到聚云厅先用过午餐,我再领各位参观庄园。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可以歇息当然不会有人反对。

      大家正待移步,门外传来了嘈杂声,一名黑衣护卫跑了过来,向余信低声说了几句。

      永兴道:出了什么事

      余信皱起了眉头,明义大少爷的丫环又来了。

      慕千成看了看他们的脸色:恕我冒昧,请问这位少爷又是

      永兴道:他是我父亲的长子,母亲正是大夫人,也就是我的哥哥,英仁的伯父,一直在南洋做玉石生意,听说父亲过世,才匆匆赶回来。

      此时门外的吵闹声更大,好像还有女人在哭泣。

      余信欠了欠身,我去看看就回。

      丽莎拉着他的胳膊:我看还是让那位小玉姑娘进来吧。

      她的话像有某种魔力,余信居然真的听了。

      小玉穿着绣花衫,穿着一双半新不旧的绣花鞋,一条乌黑的长辫,一看就知道是大户人家的丫环。

      她的眼中已经有泪,急出了眼泪。

      她的话也不知道是说还是哭出来的:余管家,老爷跟夫人确实没有回来,回南洋的船票都过期了。

      余信掏出了个小本子,翻看了一下,明义少爷和夫人是两天前离开的,当时我刚好去了江阴接三老太太。

      他一挥手,一名黑衣护卫跑了过来,余信问道:明义少爷离开时,是否正是你值的班

      是,记得当时快十二点了,少爷是开自己的车离开的。

      余信对小玉道:你看你看,不会是明义少爷已回了南洋,你犯了什么错,他们故意留下你吧。我知道他从小到大都有这牛脾气。

      小玉急得快又要哭了。

      慕千成道:这位保卫员,你确定当时车上是明义少爷夫妻

      警卫想了想,那倒没有,我只看到明义夫人,车是夫人开,不过后座有人盖着棉被,我也看不清里面,夫人说是少爷心情不好,喝多了两杯,只好由她开车回去。

      慕千成看了小玉一眼,小玉姑娘,那你看见他们的车了吗

      小玉摇了摇头,我找遍了所有他们可能会去的地方,都找不到他们,但,但我在这里的薰衣草中,发现了这个,夫人的手帕。

      说完,她掏出了一条手帕。

      雪白的手帕,上面还绣着一个娟字,但奇怪的是手帕上沾了一大片的血红,恰好整个娟字都泡在了血中。

      第五章 雾中庄园

      第五章 雾中庄园

      余信说不出话,丽莎小姐不停地在胸前划着十字,连沉稳的永兴都显出了一丝的不安。【创建和谐家园】网址访问

      慕千成伸出手,小姑娘,可以给我看看吗

      他用纸巾夹着,从小玉手中接过手帕。柔软的丝绸手帕,上面的血红是硬的

      一大块血色如颜料般剥落,慕千成把手帕放到鼻子底下,嗅了嗅,他的鼻子虽然常常吞云吐雾,常常拼命吸着酒香,甚至还有过敏性鼻炎,但一到了这种时候,却比什么都灵。

      这因为他用的不仅仅是鼻子,还有像狼般的警觉。

      ÕâÊÇëÙÖ¬¡£

      永兴舒了一口气,余信也大笑了起来:看来真是明义少爷不要你了。

      小玉眼珠都红了,只怕差一个眨眼就要哭出来。

      丽莎挽着小玉的手,余叔,可否先安排房间让她住下,等明义舅舅回来接她。

      余信道:小姐真是宅心仁厚,这事好办。

      你们真的要信我,求求你们信我吧,明义老爷真的失踪了。小玉连连跺脚,不自觉拉住慕千成的手,真的哭了起来。

      慕千成一直看着她的眼睛,我一个外人本也不好说什么,不过在巡捕房,我有一位相熟的朋友,雷鹰雷探长。既然这位姑娘如此坚持,不如让探长以私人身份过来看看,各位意下如何

      听到雷鹰这名字,余信像是吓了一跳,永兴道:我做主吧,就让雷探长明早过来看看,好让小玉姑娘安心,我也担心明义哥出了什么事。

      余信道:那就麻烦慕先生一回给探长电话,现在我先带各位去用餐。

      张家的仆人确实勤快,地上的雨水几乎已被扫尽,过道上的鹅卵石晶莹得如同宝珠。

      英仁已经不在,好像没有了他,连空气都变得尤其的清新。

      路的中央有一座用白石围成的喷水池,慕千成刚刚走近,方形池中突然涌起了一道喷泉,巨大的水柱直冲而上,滚滚的水珠散开再洒落,在阳光的映照下,宛如洒下了一串串珍珠。

      这景美,这景更绝

      余信介绍道:这喷泉正是老爷的得意作品,只要有人走近喷泉,踩到附近的地砖,泉水就会喷出来。

      陈君望显得有些惊讶,你们老爷不是玻璃化工方面的专家

      老爷留美时学的是机械和建筑,这个庄园基本上就是老爷自己的设计。

      慕千成退后一步,泉水果然消失了,他又踏前一步,四方池中又竖起了一道银柱。

      陈君望小声在他耳边道:别再玩了,既然是老爷子设计的,必定也是老古董,别刚进门就把它给玩坏了。

      慕千成笑了,赶紧追了上去。

      过了庭院就是主建筑,典型的哥特风格,宏伟的梁柱,气派的大门,庄严又稳重,任何人站在这样的庄园面前都会觉得自己的渺小。

      已有十多名黑衣侍者在正门等着,看来是要给慕千成等显示一下张家的气派。

      慕千成抬头凝视着主楼,主建筑也定然是张老先生的作品

      永兴点头,是家父三十年前的作品,不过几年前他又把它整改了一遍,可能是模仿英式建筑,把左右都改成对称了。记得小时候,我总觉得西翼远比东侧的建筑要长一些。

      慕千成当然也已察觉到,这栋豪宅除了突出的中间的部分,还由对称的左右两翼组成。外墙以青白色为主,在阳光下显得洁白又明亮。

      聚云厅在东翼的第一层,是家族饭厅,或许是现在家中人已不多,也可能是为了表示对丽莎小姐的重视,余信把午饭安排在这里。

      五菜一汤,餐具都是银质的法式用具,显得既高贵当然也不太好用。

      慕千成吃得既不快,也不多,当满腹心事时,他都是这样。因为他觉得肚子里的太多了,脑子中的东西往往就会变少。

      丽莎小姐几乎吃得跟他一样少。只有陈君望吃得很快也很多,在美国久了,看来他也沾染了美国人豪爽的习性。慕千成总觉得他吃饭的时候,只不过是胃里发生着某种化学反应。

      张家的仆人确实训练有素,余信一声令下,精美的菜肴已铺满了餐桌,收拾也是一样,杯盘狼藉的餐桌转眼已如新的一样。

      余信已带着他们参观起张家大宅,永兴有自己的事,先回房了。

      大宅的功能划分倒也清晰,中间是大堂迎宾处张老爷的会客室,已及义津行董事开会的董事长室。东西两翼则以居住为主,东侧是张家人的房间,西翼则留给了客人。

      不过据余信说,自从张凤奇的儿女离家后,西侧就很少启用,一般把客人也安排在东翼,一来管理方便,二来表示对客人的亲近之情。

      所以虽在大白天,放眼望去,西翼的建筑却无比的黑暗和肃穆。

      丽莎小姐想必早已听余信说过这些,但她还是频频点头,永远都给人尊重,所以她能赢得张家人的爱戴。

      任何人进了这种庄园都会很兴奋,就像是小孩子进了游乐园,但最令慕千成感兴趣的是张凤奇的收藏室。他的收藏之多,确实令人惊讶,宛如小小的博物馆,在这种世道,也只有他这种人才有能力搞收藏,也只有他这种大亨才有闲心欣赏收藏了。

      他的博物馆建在东翼的地下室里,虽说是地下室,但看来甚至比地上的部分还要宽敞。

      有守卫,却不严,因为能够进到这里的不是亲属,就是贵宾,若没有余信带路,谁都不会想到博物馆的门在壁炉里面,还要把壁炉点燃,再用上余信所管的钥匙才能打开。

      慕千成一向对门锁很感兴趣,尤其是独特的门锁,或许这也是一种职业病吧。

      博物馆防护门的锁估计是连着工业温度计的,通过控制温度才是打开它的关键。

      长长的楼梯,梯级上铺着橘黄色的地毯。虽然在地底下,却没有一个地方是暗的,因为几乎每一个角落,都装着电灯,仿宫纱灯造型的电灯。

      灯光很亮也很柔和。

      陈君望道:平时为何不把灯关了,太浪费了

      余信点头,老爷吩咐过永远都不要关灯,应该是为了防止窃贼,而且他常说一来这里,就会有好心情,所以让灯常开着,以便他随时进来欣赏,因为他把玩古玩一般是随性而发,很少通知佣人们。

      慕千成扫视着一间间藏室,里面定然有很多珍贵的藏品

      余信笑了笑,我对这些一窍不通,只不过老爷的吩咐执行就是,是怎样的藏品,还能瞒过慕先生的眼睛说完他笑得接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陈君望像是突然想通了什么,那么不用说了,老爷的遗嘱和宝藏一定就在这里

      余信摇了摇头,老爷早已说过是在他的墓里面,我想以他的谨慎与机灵,也不可能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放在藏品室里。

      陈君望的脸有点红:也是也是,放在藏品室内,根本就是此地无银。慕千成一直笑着,一直细心观察陈君望看丽莎时的表情,因为他觉得那很有趣。

      张凤奇的藏品是分门别类的,第一间藏室里都是字画,古代中国画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的画作,也有近代抽象派的作品。

      有真品也有赝品,最吸引慕千成的是黄公望的一幅山水大作,行笔如流云,山将近人却意犹未尽,更令人觉得有趣的是,慕千成觉得这幅画左半是真,右半却是假的,但那接驳的手法,也可堪称【创建和谐家园】。

      下一间藏室的藏品却异乎寻常有趣,都是面谱

      各色各样的面具放在玻璃柜里面,显得说不出的诡异。陈君望一进屋子就打了两个寒颤,有西欧歌剧的面具,有中国京剧的面具,面具上往往还标有出处,往往都是哪位名伶在什么地方演什么剧目时所戴,甚至有英国杀人犯著名的自面谱。

      但最吸引人的是红木桌子上,供奉着一幅破了一半的白面具,火红的烛光把陈旧的面具染成血红色,尤其在嘴边有一处近乎是黑红色的。

      血,陈君望指着面具。

      慕千成已在看着,面具上确实有血,早已干了不知多久的血。

      余信道:这些血,是老爷在1890年时流的。

      慕千成围着面谱转了个圈:为何要把这面具供奉在此,还要特殊处理,把那些血迹留下来

      因为它是老爷的救命恩人。

      面具居然能救人慕千成细细打量着这幅面具,血恰好沾在面具的嘴边,就像它在吸食着鲜血。

      余信道:当年老爷刚从美国归来,在宫中得到皇上和太后的接见,有一个戏班在演出,这个戏子演得相当好,老爷偷偷问他要了面具,就顺手藏在衣襟里。没想到剧班中有革命党,刺客的目标是慈禧太后,老爷舍身护驾,本来死定了,却因为面具挡了刀,当时医生说差两三分寸就会扎破心脏。老爷也是从那次开始,得到太后的赏识。

      陈君望吸了一口气,原来还有如此的历史,难怪这面具让人不寒而栗。

      下一间藏室里的都是兵器。

      从古代的石刀石斧,到春秋战国的青铜刀剑,到名将戚继光的银枪,到近代西洋的火器,甚至还有一门克虏伯大炮。

      慕千成没有说佩服,因为他觉得说佩服已是多余。

      陈君望道:余管家,你们是每天都打扫吗,玻璃上都没有尘

      他就是这么一个怪人,别人都在留心藏品,他却在留心灰尘,但线索有时候就是这样发现的,多留心身边的小事,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丽莎道:余叔很用心,每天都会督促专人打扫。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00: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