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想抱你的大腿!”李铁是这样想的,可是他当然不能这样说出来。他只是很当然地说道:“我年纪虽然很小,可是家父是爱国商人,从小就教育我,中国要想国富民强,必须首重教育,众观周围列强,从英、法到美、日,无一不是先强教育再强国家。
试问,一个全是文盲的国家,怎么可能打得过全是大学生的国家。所以我虽为家中独子,坐拥家财万贯,可是父亲从小就给我请私塾,不但教我天文,地理,更是物理、化学、算术,外语一样不少。
所以虽然我现在只有十五岁,可是同济大学已经早早的就遥请我去那里读书了,我与父亲都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才让我小小年纪独自一人,去行那万里路。”
李铁一番胡吹海骗,无非是想让几人不要小瞧了他,如果不将自已说得妖孽一些,以他小小年纪,谁又会重视得了他。
果然,李铁的一番夸大之词还真震住了眼前三位真正有学问的人。尤其在李铁拿出同济大学的入学邀请函之后,几人终于放下了戒心与李铁攀谈起来。
唉,要不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年代的人就是实在。一听李铁是刚刚入学的大生生连共和国的特工之王都变得一点警惕性也没有了,好在李铁真的对三人一番好意。
听到初期建立学校只需二百银元就足以,李铁还真没把这点小钱当回事,自已两个月的零花钱就能建一所学校,这也太夸张了吧。于是他大包大揽说这钱他出了,几位英雄不要再被这几百元难住了。
谁知宫乔岩一脸的不好意思接着说道:“前期是只要二百银元就能把学校的场地租好,建好,同时学生也可以开学。
可是工资,教材,平时的消耗也都需要钱,第一期他们打算只召一个班五十名学生。这样头一个月再有一百银元应该可以支撑一段时间。”
李铁好奇地问道:“那一个月后怎么办?”
李克农和阿英说道,只要学校建立起来了,再找当地的乡绅筹款就容易的多了,他们有信心在学校开学的几个月内筹到足够的钱来支撑学校的开支。
实在不行,进入九,十月份,几人家中的粮食就可以换成银钱了,还是可以减轻一下学校的负担。
看着眼前一心为国的三个革命先驱,李铁突然觉得自已很渺小。二话不说,打开钱包,将父亲给的一千银元现金支票就放在了桌上:“这些可以支持半年吧?”几人一看桌上那一千银元的支票,不禁同时瞪大了眼睛。
“这李铁好有钱呀,随随便便就拿出了一千银元,他不怕我们几人是骗子么?”好么,刚才还在怀疑李铁是骗子,一转身就怕人家怀疑他们几个是骗子了。
宫乔岩是内定的校长,他非常珍重的收起支票,感动的冲着李铁抱了下拳,多谢李铁兄弟的慷慨相助,我们一定会在建校时为你立碑。
李铁一听还要立碑吓了一跳:“别,千万别立碑。”
“开什么玩笑,很快你们就要扯起造反的大旗了。这要是把我的名字写到碑上,老蒋将来一定会杀了我全家的,我可是还想安安稳稳混到新社会成立呢。”李铁现在只是想和几人拉上交情,可不能让他们把自已无意供出去了。
几人还在纳闷,因为他们此时还没有加入革命,也没想过要造反,所以并不知道自已以后要遇到的危险。谁不想留名千古呢?现在还不时兴做好事不留名那一套呢。
“以往的乡绅们修个桥,铺个路还要立碑做传呢。这建校可是大功德呀?小兄弟为什么不要呢?”
“啊,我们家有祖讯,做好事不留名,否则踢出宗族,所以还请几位大哥原谅。如果非要留个名,就请留中国无名氏吧。”李铁暗暗擦了把汗。
“另外小弟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请各位以后再在别人面前提起我时,都用无名氏代替,千万不要喊我的本名。
但是各位以后如果有能用到小弟的地方,请尽管找我。只要小弟力所能及一定顶力相助。”说完还向三位兄长行了一礼。
这个时候的中国,封建遗毒还没有除净,各种奇规异俗数不胜数,早已见怪不怪的三人也就没有再强求李铁留名。
几人一个是刻意结交,三个是真的学富五车,不过大家都是一心为民者,岁数最小的李铁为了让几人不要小瞧于他,将后世的不少真知灼见引为已用,自然对眼前的众人也是很有启发,一时之间宾主相谈甚欢。
李铁还特意告诉李克农如果真有什么急事需要他帮忙,一定要派个信得过的人去同济大学找他,不要用书信。
说完还将自已从小带着的长命锁交与李克农作为联系信物,同时告诫他千万不要弄丢了,以后有事求他除非李大哥本人去,自已只认锁不认人。
几人只好将李铁的神秘兮兮,当做是李铁的行事风格。因为各自的目标达成,李铁更是要了几盘好菜与三位新认识的大哥好好畅饮了一番。
好在大家都还有要务在身,李克农几人还要去联系别的老师,准备前往芜湖成立民生中学。李铁也忙着去赶火车,大家吃的饱,喝到足最后高高兴兴的各自道别。
第三章 火车上偶遇
晚上李铁带着铁蛋坐上去上海的火车,这个时代的火车跑的真慢,最高时速不超四十公里,从宁波到上海近四百公里,再加上沿途停车,估计没有二十个小时别想到上海。
头一次出远门,年纪青青的李铁和铁蛋倒是精神百倍。铁蛋瞪大了眼睛看护行礼,李铁则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周围的人群,这个时代能坐起火车的非富即贵,没钱的只能买个站位。
很多的公子,小姐,富商,还有军人都在一节列车厢里,车厢里人满为患,炎炎夏日各种气味迷漫,李铁实在是受不了这些难闻的气味。
正好一个烟童路过,他叫住烟童买了包烟,基于后世养成的好习惯,他决定还是去厕所抽根烟吧。
铁蛋从来没有见过李铁抽烟,看到大少爷熟练的打开包装,弹出烟卷,划着火柴,然后潇洒的吸上一口,再美美的吐上几个烟圈,铁蛋发现,原来抽烟可以抽的这样帅。
李铁浑然不知自己帅帅的抽烟姿势已经引起左右一片惊奇之声,更有几个富家小姐,美目放光,好像要吞了李铁一样。李铁查觉到了周边异样的目光,赶紧推开人群向车厢联接处挤去。
好不容易来到火车联接处,发现厕所还没有打开,无耐之下,只好向旁边让了让想要多吸几口新鲜空气。谁知一不小心脚下踩着一个躺坐在走道上的人,这人三十左右岁戴着一个破旧的礼貌遮住了大半个脸。
知道踩到了人,李铁连忙向地上之人赔不是,哪知地上之人掀开礼貌一角斜着眼睛看了看李铁,再瞧了瞧李铁手中的烟。只是说了句:“给我根烟。”说完就坐直了身体,还拿开了帽子。
李铁一看,这人还真年轻,长得中等身材,相貌也很普通,只是两道浓浓的倒立眉毛,让人看着给人很是凶悍的感觉。
有了香烟作为桥梁,李铁就和这位大汉攀谈起来。一问才知,此人原来是个军人,因为军队欠饷,军队解散,自已也没了营生。后来受同乡资助,买了这张从宁波去上海的火车票,因为没有多余的钱财,所以只好买了站票。
站的久了有些累了就在这躺下休息一会,谁知就偏偏让李铁给踩醒了。因为此人谈吐幽默,同时此人也是孤身一人去上海打拼,不禁让李铁有了惺惺相惜之情。
最后当大汉想要离开去往他处寻座之时,才想起问大汉姓名。此人也算与李铁混熟了,并没有隐瞒李铁:“在下姓戴名春风,字雨农。”
“什么,你叫戴雨农?”李铁惊讶道。
“对呀,有什么奇怪的么?小兄弟听过我的名字?”
“不,不,没有听过,只是听到戴哥的名字好有趣。有道是春风化雨,看样子戴兄你五行缺水,才请高人起的这样一个名字呀。”
“哎呀,小兄弟大才呀。我还真是五行缺水。我从小就被高人点化过,说我五行缺水,名字中带水,可补五行不足。因为我一辈的家谱排到风字,所以才名春风,字雨农,以希望可以补全五行不足之处。”
“我对易经颇有研究,你的名字即有五行相生之说,又有五行相克之说,如此说来,你命中忌土了。”
“对呀,不但忌土,还忌十三,逢十三必须退避三舍才能保住性命。我从小到大,每次受伤不是逢十三日,就是在和十三有关的地方着灾。
小兄弟一眼就能看出其中奥秘,想来小兄弟一定家学渊源,如果小兄弟精通此道,还请小兄弟给哥哥算上一算,我这次去上海能否出人投地。”
一听说李铁还懂得相学易经,戴雨农更加迫不急待的追问起李铁来。
李铁心想“我哪里能掐会算呀。”对于前世的党史研究员来说,又有几人能不将共党的大仇人戴笠的简历背熟的。这人一生最是迷信,要不趁着这个时候忽悠他一下,是不是有点可惜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心中已有定论的李铁假装掐了掐手指:“戴兄不要着急,我年纪虽小,确是正经的梅花易数传人。与你相遇就是有缘,我刚才给你朴了一卦,你此行上海乃大吉大利之卦。”
“哦,真的?不知如何大吉大利?”戴笠不禁喜上眉梢。
“十三是你的忌讳之数。正所谓物极秘反,所以逢十三的倍数就是对你大利之数。比如如今是世界公历1925年,也是民国十五年。我们中国本属这个世界,所以无论西历还是我们的农历,都对你有相生相克的作用。
也就是说1926年,1936年,1939年,1949年这四年都是你的幸运年,也是行将大运的时候。有任何重要举棋不定的时候都要在这四个年头做出决定,则好事能更好,坏事也不坏。”
“哦,那就是说我今年的时运还是不行了。那我还去什么上海?不如回老家等待明年再做打算了。”
李铁一听戴雨农要打退堂鼓,这哪行呀?立即出言阻止:
“非也,非也。我只是说这四年是你的幸运年,可没说你只有这四年才会幸运呀。你想想你命中缺什么?”
“缺水呀,你不是知道么?”
“那上海的海字如何解释?”
“对呀,海里全是水呀。”
“对头,你命中注定要在上海发家,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是你的福地,而上海就是你最大的福地。试问全世界哪里有比海里水分更多的地呀。”
“对呀,可是我老家是浙江江山的,也是有水的,为什么我就没发达起来呢?”
“你老家是有江不错,可是还有山呢,你命中忌土,可是山就是最大最硬的土,试问只听说过山能阻断江水河流,可是听说过河流能冲断山琼么?再说你的名字也不对。”
“哦,有什么不对?请老弟快快告诉我。”戴雨农已经让李铁彻底给忽悠瘸了。
“你的字没有问题。可是名有问题,你应该改个名字,比如戴笠,笠与春风本质一样,都属木,本身可以抵挡土的攻击,可是笠的木属性更强一些,笠字上面有两片竹子,那可是有挡灾去祸的作用。
人生一世,谁还没有个三灾六难的,最难得就是有个遮风挡雨的地。这个笠字一取,你瞧,仅仅一个笠字,遮风挡雨的事他全包了。如此你去水满之地,再在幸运年抓住机遇,必可心想事成,权财两旺。”
“兄弟大才呀,我戴笠何德何能,竟有缘结识小兄弟,我愿与小兄弟结为异姓兄弟,不知李老弟可否赏个脸?”好么,这戴雨农真不是一般的迷信,这名字说改就改了。
不过李铁可不会跟他认真,反正他早晚也要叫这个名字,自已先帮他取了吧。至于做他的结拜兄弟那是万万不可的。不说这家伙心狠心辣是个六亲不认的主,就怕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关系说不清。
而且这戴笠以后大权在握时,可是得罪人无数。要是知道有他这样一个结拜弟弟,保不齐哪天就死的不明不白了。心中这样想,可是李铁面上可不能这样说:
“啊呀,我与戴大哥相见恨晚,其实在我心中,早已认了你这位大哥,不过我作为梅花易数的第一百零八代传人,是不能与任何人结拜的。
否则不但我的易数能力会消失,就是我的家人也会遭遇不测的,所以结拜之事,老弟心领了,确还请戴大哥能原谅小弟的苦衷。”说完李铁还作出痛心状。
“啊,既然如此,大哥也不强求。放心,只要大哥真有飞黄腾达那一天,一定不会忘了兄弟今日的提点之恩。”
两人说完又是一阵寒喧,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他乡遇故知了呢。不过,知道戴笠现在穷的连饭都吃不起,黄山当然不会忘了讨好一下这未来的【创建和谐家园】特务头子,非常慷慨的送了戴笠三十块银元。
省点用,够他在上海生活两个月的。李铁可是知道,戴笠来到上海不久就碰到了蒋介石等人。之后一直过得不错,更是在一九二六年九月考上了黄埔军校,从此飞黄腾达了。
看样子自已也要抓紧时间挣钱了,很快国共就要开始正面对抗了,作为发誓要改变旧中国现状的李铁,可没有多少时间挥霍了。
告别戴笠回到座位上,李铁不禁为这一天的奇遇感到惊奇。一天之内连续碰到国共两党未来的两大特工之王,难道说老天让自已穿越过来也是要让自已走这条暗黑的道路?
可是对于这方面,自已就是个外行呀。嗯,左思右想不太可能,还是实业救国是正途。
回到座位上的李铁想了很久也不能入睡,火车上的一宿就这样捱了过去。其间又去上了两趟厕所还特意去碰到戴笠的地方看他。
可是不知是不是人太多的原因,两次都没有看到戴笠。心想反正未来几年大家都要在上海生活,早晚能碰到,实在不行去黄埔军校门口堵他就是。
看着窗外的风景,天已经蒙蒙亮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好清新,虽然还很落后,可是潜力无穷。
称王称霸李铁还没有想过,李铁的心愿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先替国家打下厚实的工业基础,为未来新中国的快速发展铺平道路,同时尽自已所能的帮助多灾多难的旧中国老百姓,让民国的百姓们少一点灾难,多一点温饱而已。
当然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如果能顺便给日本找找麻烦,再坑一坑周边的列强就最好不过了。
第四章 到达上海
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慢悠悠的火车终于驶入大上海的火车站了。与铁蛋好不容易挤下火车,车站里里外外全是接站的人群,有学生,有军人,还有各色行商。
也不知是不是要来重要人物,在站台的最中央位置,还有一队管乐队在吹吹打打。好像要欢迎什么大人物来到上海。
因为周围的人太多,李铁和铁蛋并没有细看要接的大人物是谁,两人紧走出几步出了站台,就有不少黄包车上来招揽生意。
李铁为自已和铁蛋各叫了一辆黄包车,黄包车告诉他们去同济医工大学,只要两毛钱的车费,铁蛋心疼得要死直喊着他要陪着少爷走过去。
李铁没理会铁蛋,说你有本事就爬去同济大学,反正本少爷是要坐车的。说完也不管铁蛋是不是跟着,就抢先上了黄包车。铁蛋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少爷从身边溜走:“唉,这少爷自从出了奉化城,越发的不好看管了。”
铁蛋没法子只能跟着上了后一辆黄包车,两人一前一后没用多久就到了同济大学门口。下了车,铁蛋不情不愿的付了车钱。
一身小马褂,土豪地主装的李铁发现校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李铁让铁蛋在校门外等着,自已一人前去报到。因为离同济大学开学还有足足七天的时间,所以前来报到的学生并不多。
李铁在门口出示入学通知以后,校保卫才放自已进入校门,并且指点自已进门右拐有接待处,在那里办理关于新生入学的一切事宜。
来到新生入学接待处,原来是一处极大的树荫下,摆了十几张桌子。上面有各个专业的接待,李铁这才想起还没看自已学的是什么专业。
连忙打开一看,同济医工大学,工科,经济管理专业。“哦,原来老爸让我来学经济管理的,不知这个时候的经济管理比起后世的如何?”
快速走到经济管理的接待处,一个青年学生负责接待,看到李铁奔向他走来,热情的站了起来:“你好,这位学弟,是我们经济管理新生么?”李铁将通知书送到青年的桌前,再拿出自已的身份证件给青年看了看,“哇,学弟才十五岁呀,欢迎加入经济管理专业的精英中来。让我们共同学习,为搞好祖国经济建设出一份力。我叫刘光华,是二年级的老生,以后学弟在学院有什么难处,尽管找我。咱们经济管理的学生不多,每期也就十几二十个人。
不过同学都是各大商社和企业巨子的孩子,以后还要多多帮衬一些,我家在上海是开面粉厂的,在浦东码头有个仓库,不知老弟家里是做什么生意的?”
“哦,我家是奉化的粮商,家里种地,有良田千亩,同时也是奉化最大的粮商。”李铁立即回答到。
“这下可好,兄弟咱们以后要多多亲近,这粮为国之本,以后我们两家合作的可能性很大呀!”
听说李铁家是做粮食的,刘光华更是热情,详细的介绍了经济管理专业的来龙去脉不说,还将这次新生的底细一一给李铁提前透露了一下。
什么荣家的子侄在这里很有号召力了,山西老阎家的公子很是好色了,上海老宋家的小女儿刁蛮任性之类的,同时还对学校的食堂和住宿也吐槽了一下。
说来也是,这些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向来不好管理,因为他们各个家境殷实,在家中又是少爷小姐之类的,对学校的吃住自然老是挑毛捡刺。不是嫌弃宿舍楼里连个像样的厕所都没有,就是说冬天里没有热水供应,让学生冻得发抖。
更有甚者,说学校的早、中、晚餐吃得还不如家里的狗好。无奈之下,经济管理专业成为同济大学唯一的可以不在学校住宿的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