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两人又客套了几句,就各自告辞回房了,毕竟他们才刚认识,而且都不是长舌多话的人。

        周赫煊回到自己屋里,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便坐在床沿上无聊发呆,琢磨着自己以后该如何生存。

        眼下兵荒马乱的,肯定不能再到处旅游乱跑了,得找份正经工作先解决温饱。他当表所得的60元钱,交房租后就只剩下30多块,是经不住花销的。

        周赫煊完全没有作为穿越者的觉悟,更没想过救国救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只是个普通人而已,大学本科读的是历史,而且还没毕业,半点不懂政治、经济、理工和军事。

        若要说周赫煊的优点,他当然也有。他环游世界时学过英、法、德、意、日、俄等各国语言,其中英语和法语最给力,写散文和诗歌都没问题,其他几门语言只能进行日常交流。

        仅凭语言上的才能,周赫煊就能在这个时代找份好工作,比如去当翻译。

        周赫煊在旅游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读书,特别是文学和历史著作,各国历史、名著他都非常了解,以后剽窃抄袭几部作品还是很轻松的。

        上午折腾走了那么多路,周赫煊感觉有些疲惫,脑子里胡思乱想一通后,干脆裹着棉被倒头大睡。

        “咚咚咚!”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敲门声将他吵醒。

        周赫煊推开门一看,外面站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矮胖矮胖的。他很快反应过来,问道:“你是周夫人的公子?”

        “是啊,我姓李,”小胖墩儿说,“我妈见你屋里没开伙,叫你过去一起吃晚饭。”

        “吃晚饭?”周赫煊这才发现,外面已经天色渐黑了。

        周赫煊常年旅游做背包客,也不懂得什么叫客气,人家喊他吃饭他就吃,当下便跟着小胖墩儿去了西厢。

        那边屋里一大家子人,个个都是微胖体型。

        周夫人介绍她的大儿子说:“这是我儿善基,他自己改了个名字叫李寿民。”

      ¡¡¡¡ÖܺÕìÓ×ܾõµÃÔÚÄĶùÌý¹ýÀîÊÙÃñÕâ¸öÃû×Ö£¬µ«ÓÖһʱÏë²»ÆðÀ´£¬µ±ÏÂÎÕÊÖµÀ£º¡°ÊÙÃñÐֺã¬ÎÒÊÇÖܺÕìÓ¡£¡±

      ¡¡¡¡¡°ºÕìÓÐÖ£¬Ðһᡣ¡±ÀîÊÙÃñÓôø×Å´¨ÒôµÄ¹úÓï˵µÀ¡£

      第003章【仙侠宗师】

        李寿民又介绍了他的两个弟弟,分别叫李祥基、李守基。

        众人寒暄几句,才各自落座开始吃饭。

        这家人是很有规矩的,周夫人是长辈坐在主位,周赫煊是客人坐在右首,大哥李寿民坐左首,两个弟弟背对着门坐下首。

        桌上摆的都是些家常小菜,只有一个回锅肉是荤的,刻意放在靠近客人的方向。米饭有点糙,而且色泽发黄,看样子是三年以上的陈米。

        周赫煊只扫视饭桌一眼,就对这家人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门风家教很严,但经济并不富裕。

      ¡¡¡¡ÀîÊÙÃñÖ÷¶¯ÎÊÆðÖܺÕìÓµÄÇé¿ö£º¡°ÌýºÕìÓÐֵĿÚÒôºÜÕý£¬ÊÇÖ±Á¥ÈË£¿¡±

        “祖籍河北,”周赫煊开始编造自己的履历,“我幼时在南洋长大,后来家道中落随父母辗转各地。二老仙逝后,我就在西洋各国浪荡,前阵子才乘船回国。”

        李寿民只读过私塾,羡慕道:“赫煊兄是西洋哪所名校的高材生?”

        “说来惭愧,我虽然游历各国,却没有正式的文凭,”周赫煊苦笑说,“主要还是兜里没钱,能填报肚子就非常难得了。这次回国,我准备在天津先找份工作糊口。”

        周夫人突然插话说:“善基,你可以帮周先生留意一下。”

      ¡¡¡¡ÖܺÕìÓÁ¬Ã¦ÎÊ£º¡°ÊÙÃñÐÖÔÚÄÄÀï¸ß¾Í£¿¡±

        “高就谈不上,只在《新天津晚报》有份差事。”李寿民简单地说了下自己的情况。

        他以前在北平内务部供职,算是个小公务员。后来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响,军阀胡景翼联合冯、孙倒直,李寿民便投靠胡景翼做了军中记室,辗转北方各地打仗,后又随部队进驻天津。去年4月份胡景翼病逝,李寿民失去靠山,便脱下军装进报社当校对员。

        李寿民的二弟祥基,去年才刚满20岁,在天津励力书局做小职员,三弟守基还在上学读书。

      ¡¡¡¡ÖܺÕìÓ´òÌýµÀ£º¡°±¨Éçн×ÊÈçºÎ£¿¡±

        李寿民笑道:“那得看什么报社,销量越大的报纸待遇越好。怎么,赫煊兄有意进报社?”

      ¡¡¡¡¡°ÎÒµÄÎıʻ¹ÐС£¡±ÖܺÕìÓÄ£ÀâÁ½¿ÉµÀ¡£

        李寿民热心地说:“那我明天帮你问问,看我们报社还缺人不。”

        ……

        吃完晚饭,周夫人收拾饭桌洗碗去了,留下周赫煊等人继续闲聊。

        李寿民说了许多国内的情况,周赫煊则乱七八糟的介绍西洋各国风情。他不敢说太细,只能讲讲英、美、法的民俗风物,多亏了穿越前的环游经历,周赫煊对此还是有些了解的。

        “要说这意大利国,最有意思的当属威尼斯。整座城市都建在水上,老百姓上街坐的不是车马,而是靠划船,城里桥梁和水街纵横交错,四面贯通。”周赫煊扯开话匣子说。

        李祥基惊异道:“那可稀奇了,城里全是水,潮气肯定很重。”

        李寿民笑道:“有点江南水乡的味道。”

        周赫煊又说:“威尼斯的狂欢节特别有名,到那天每个市民都要戴上面具扮演他人。在这时,人们不再有阶级、贫富之分,伯爵可以装扮成乞丐,农夫也可以打扮成王子,平民与贵族尽情享乐,演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大戏。”

        “有意思,有意思,世上竟有这样的节日。”李寿民连连说道,他又问,“国外可有风光秀丽的山川险峰?”

        周赫煊说:“世界第一高峰,当属中国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

        “世界最高峰居然在中国?”李寿民感到很惊讶,这种科普小知识很多人都还不知道。

        “在藏区边境,常年冰雪覆盖,人迹罕至,至今无人能够成功攀登。”周赫煊说。

        李寿民最喜欢的就是登山畅游,幼时便三上峨眉、四登青城,后来又攀登了泰山、华山、祁连山、点苍山等名山。他憧憬道:“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去喜马拉雅山看看。”

        周赫煊继续说:“世界第二高峰是昆仑山的主峰,塔吉克语称之为‘乔戈里’,意思是高大雄伟……”

        李寿民拍掌赞叹道:“中华山川果然不同凡响,这世界第二高峰也是中国的!”

        他的三弟李守基突然问:“就是传说中西王母那个昆仑山吗?”

        “山上有没有西王母,那我就不清楚了。”周赫煊笑道,也不解释昆仑山和喀喇昆仑的区别。

      ¡¡¡¡ÖÚÈËÒ»Ö±Áĵ½ÍíÉÏ10µã¶àÖÓ£¬ÖܺÕìӲůðÉí¸æ´Ç£¬À뿪֮ǰÕÒÀîÊÙÃñÌÖÒªÁËÒ»Þû·Ï¾É±¨Ö½¡£

        回到自己卧室,周赫煊发现这些报纸大多是《新天津报》、《新天津晚报》和《新天津晓报》,即李寿民所供职的报社发行的报刊。

        他大致浏览了一下最近半年的社会新闻,很快把注意力投到《新天津晚报》上。这份报纸连载有评书和小说,评书暂且不论,小说则是那种非常原始的武侠小说,还没脱离三侠五义的范畴。

        或许可以给《新天津晚报》投稿,抄几本武侠小说赚点稿费,周赫煊还想尽快把自己的腕表赎回来呢。

        一夜安睡。

        第二天清晨,周赫煊估摸着时间起床,穿好衣服后,便去找房东讨点清水来漱口。

        天津在清末时就有自来水公司,但自来水管到现在都没普及。自家有井的喝井水,大部分市民的饮水要靠买,有个专门的职业叫送水工。

        周赫煊找房东讨了一碗清水,回到院子时,发现李寿民正立于院中。

        此君两腿微微叉开半蹲,双手并掌置于胸腹,眼睛微闭,呼吸绵长而毫无声息,竟似是在练什么【创建和谐家园】。

        周赫煊看得稀奇,等对方收功后才走过去问:“寿民兄,你这是在练气功?”

        李寿民解释说:“峨眉山一个老道士教我的吐纳术,我从小就练。”

        “原来你还是武林高手,失敬失敬。”周赫煊笑道。

        李寿民连连摆手:“我可不是什么武林高手,连一招半式都没学过,只是呼吸吐纳术而已。”

        周赫煊又追问了几句,才知道李寿民说的是真话,这吐纳术只是用来强身健体的,在打架斗殴方面帮助不大。

        李家三兄弟很快出门上班上学去了,周赫煊也揣着大洋准备上街采买。锅碗瓢盆什么的都需要采购,还要买钢笔、墨水和稿纸用来写作。

        在街上走着走着,周赫煊才猛地想起李寿民的身份,那不就是《蜀山剑侠传》的作者还珠楼主吗?

        后世仙侠、玄幻小说里的渡劫,就是李寿民发明首创的。金庸、梁羽生和温瑞安小说里的许多设定,也都借鉴了李寿民的作品,此君可谓是仙侠小说的开派宗师!

      第004章【射雕英雄传】

        一个身材干瘦的中年汉子,拖着黄包车在街上飞奔。初春的温度还很低,他只穿着件单衣,背心却热得汗湿了一大块。

        周赫煊坐在黄包车上,怀里抱满了各种日用品。他见车夫甚是辛苦,不由问道:“师傅,平时生计还好吧?”

        “先生是在跟我说话?”车夫降低速度回头问。

      ¡¡¡¡¡°Êǰ¡¡£¡±ÖܺÕìÓ˵¡£

        车夫擦了把额头的汗,笑道:“我就一拉车的,可不是什么师傅,您太客气啦。”

      ¡¡¡¡ÖܺÕìÓÎÊ£º¡°Æ½Ê±ÉúÒ⻹ºÃÂ𣿡±

        “凑合呗,”车夫用无奈的语气说,“城里电车的铁轨越铺越长,我们拉车的生意也越来越糟糕。”

        周赫煊立即明白其中的道理,电车时髦又便宜,人们出行自然会选择坐电车。他又问:“你一天能挣多少钱?”

        车夫答道:“看情况,生意好能挣七八角,生意差也就三四角。”

        周赫煊算了算现在的物价,说道:“那还不错啊,每天可以存下许多钱。”

        “存个啥钱啊?”车夫连连叹气,“每天都要给车行交1角的份子钱,自己吃饭还要2角,算上杂七杂八的花销,每天至少支出4角以上。一个人过日子还行,有余钱隔三岔五下馆子喝酒。可我家里还有老婆孩子要养,起早贪黑的干,能保证全家不饿肚子就谢天谢地了。”

      ¡¡¡¡ÖܺÕìÓĬȻ£¬ÕâÃñ¹úÀϰÙÐÕÕæÊǼèÄѰ¡¡£

        又过了几分钟,车夫把车停在四合院门前说:“先生,到地方了。”

        “辛苦了。”周赫煊递给车夫20个铜板。

        车夫连连推辞:“多了,您给太多了!”

      ¡¡¡¡ÖܺÕìÓЦµÀ£º¡°Ê£ÏµÄÊÇС·Ñ¡£¡±

        “这……这怎么好意思。”车夫手足无措地笑着,咧嘴露出满口黄牙,高兴当中又带着些难为情。

        “你陪我逛了好半天,拿点小费是应该的。”周赫煊抱着买来的东西下车。

        车夫连忙上前说:“先生,我帮你拿,这种粗活交给我,您在这儿帮我看着车就行。”

        周赫煊也没拒绝,把锅碗瓢盆交给他,自己站在黄包车旁边等待。

        车夫搬了两趟才把东西搬完,回来感激道:“先生,我把东西放在东厢的屋檐下了。您是个大好人,祝您大富大贵、长命百岁。”

      ¡¡¡¡¡°Ð»Ð»¡£¡±ÖܺÕìÓ΢Ц×ŵãÁ˵ãÍ·£¬¾Ù²½×ßÈëËĺÏÔºÖС£

        正屋的门突然打开,房东单成福过来打招呼道:“置办东西呢?”

      ¡¡¡¡¡°¸£ÊåºÃ£¬ÎÒÂòÁ˵ãÈÕÓÃÆ·¡£¡±ÖܺÕìÓÎʺòµÀ¡£

        单成福跟他聊了几句,问道:“你的水费、煤费这些,是自己单独去缴,还是我帮你一起缴了?”

        好嘛,穿越者最开始面临的,不是什么救国救民、宏图大业,而是鸡零狗碎的日常琐事。不止水费和煤费,连处理屎尿都还要钱,环卫工人每天早晨八点到九点钟会来收马桶里的秽物。

        这相当于民国时候的水电气和物管费了吧。

        周赫煊又掏出几十个铜板,让房东帮忙处理这些杂事。等把买来的日用品都摆放好,他才提着一块猪肉去李家串门:“伯母,我一个人懒得开伙,以后可能会常来你家蹭饭吃。这是我在菜市场买的肉,还烦您下厨把它给处理了。”

        周夫人并非那种斤斤计较的人,她接过猪肉说:“以后就别破费了,肚子饿了说一声就成。午饭吃了没?”

      ¡¡¡¡¡°ÔÚÍâÃæ³Ô¹ýÁË¡£¡±ÖܺÕìÓЦµÀ¡£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2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