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毒清》-第7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杀绿营兵?弄不好那女人就是黄巴巴给弄死的,这仇没法报!杨猛不会答应他们这个要求的。

        “那好!三爷!你就说说这仇为何就报不了呢?”

        说话的那位,声音也高了八度,看来心里还是有气啊!

        “人是从谁手里得的?这事儿乱的很,你能说是绿营兵杀得?还是能说是黄巴巴杀得?纠缠这事儿,只会死更多的人,所以我说没法办!

        各位都是一寨之主,岁数也不小了,想来也不是那些任气的毛孩子,这事儿如何抉择,你们拿个主意,杨家的意见就是息事宁人。

        还有银子之事,你们也不必推却,接了银子我还有话要说,去年收成不好,想来各寨也缺粮,那一万两银子,就算是杨家送给各位的礼物吧!”

        现在不是洗冤屈的时候,这件事只能睁一眼闭一眼过去,不然山民作乱,无论是朝廷镇压,还是杨家平乱,都会死不少人的,为了一个人死伤成千上万,这个时候实在是不值。

        杨猛的话说完了,各家的寨主也开始了商议,与朝廷作战,少不了死人,自清初开始,云南山民造反,就没有一次成功的,这事儿杨三郎说的不假,这冤屈只能搅浑了水,算作糊涂账了。

        “好!这事儿就依三爷说的办!银子咱们也接下了,三爷回了昆明,替咱们谢谢杨佛爷,他的恩情,咱们这些山民,记在心里!”

        云头寨的寨主,应下了停战之事,这第一件事情,算是圆满的做完了,可引山民下山之事,这位寨主却只字未提,看来心里还是有些芥蒂的。

        “我刚刚所说的……”

        “三爷,事情办完了,咱们开宴如何?您也尝尝我们寨子里的土菜,别有一番风味的。”

        杨猛刚要说话,却被云头寨的寨主给打断了,看来这位心里的抵触还不小。

        “哈哈!杨三郎不是猛虎,不吃人的!有些话说了未必就坏了感情,杨三的话各位还是听听为好!”

        杨猛一声大笑,让十几位寨主的目光,都聚在了并排而坐的杨三郎和云头寨寨主身上。

        “那三爷说吧!这事儿……”

        云头寨的事情,这位寨主最为清楚,杨三郎在永昌召集山民,他也听说过,可寨子里的人,算起来都是自己的家奴,下山?那自己成了什么?

        “好!让说话就成,这事儿吧!直说,你们不一定能接受,那杨三问个问题吧!你们为什么隔上十几二十年就要叛乱呢?”

        杨猛这话可是直指本心,各族山民作乱,除了清初的改土归流,最多的还是吃不上饭、活不下去,这话可把在场的寨主们给问住了。

        “三爷,您还是有话直说吧!不是因为寨子里的人活不下去了,谁会拿命去拼杀?”

        看来这云头寨寨主,就是地下这些人的头儿,那事情就好办多了,杨猛最怕的就是各家的意见不同,这十几个寨主,有了头儿,话就好说多了。

        “我分给你们寨子土地,地租在两三成左右,凡是给杨家种地的,三爷保他吃饱喝足,手里有余钱。”

        杨猛开出了条件,大部分寨主脸上,露出了喜色,山田大多贫瘠,种多了管不过来,种少了就得挨饿,杨家若是真按着两三成的地租分肥地,那可是大好事儿啊!

        “寨子里的人都走了,那我们这些寨主、头人做什么?坐在寨子里等死吗?”

        见不少寨主心动了,云头寨的这位,说话也带上几丝厉色。

        “这事儿就更好办了,寨子里属于你们的产业,杨家花钱买下,银子一分不少,过些日子杨家会办个云南商号,这些银子你们可以投进商号里,跟杨家做买卖,决计亏不了,即使亏了也不亏你们一分银子。

        想想吧!你们守着寨子,能有多少收入?入股杨家,收入肯定是原来的十倍以上,你们这些人,如果愿意做寨主的话,可以到山下继续统摄你们的族人,但有一点,就是为杨家做事!”

        事情说到这里已经大致的清楚了,至于他们如何抉择,杨猛就管不了,现在投奔杨家还有些好处,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三爷的话,我也听明白了,就是杨家花钱,买我们这些人的命,无论是寨主还是寨子里的老少,以后都得为杨家卖命是不是?”

        云头寨的这位寨主很不简单,头脑清晰见识广博,杨猛话里隐藏的意思,他也弄了个清楚。

        “不错!可以这么理解,杨家保你们衣食无忧,你们则是听从杨家的安排,该做事的做事,该玩命的也得玩命!”

        “好!三爷把事说明白了就好,这事情重大,三爷能不能容我们私下里议一议?”

        “可以!我把杨家的几个管事留在寨子里,有不明白的可以问他们,这一两个月,我应该会呆在永昌的,你们想明白随时通知我。”

        这事儿即使云头寨不同意,想必下面大半的寨主会同意,一半人同意也就够了,在收拢山民这件事儿上,杨猛也不想多费心。

        “三爷,留下吃完了寨子里的大宴再走不迟啊!”

        见杨猛想起身离开,云头寨的寨主便出言挽留了,对山民来说,即便是仇人来了,只要不动手,也该招待一番的。

        “呵呵!这事儿办的倒是有些失礼了,但杨三是个官身,罢战的事情,还得回去禀告的,以后有机会再聚,这次算是杨三失礼啦!”

        云头寨寨主的立场不明,杨猛可不打算在寨子里吃饭,做什么事都不能失了小心啊!

        “好!既然三爷身上有公务,我们也就不留您了,事情有了结果,我们会第一时间报过去的。”

        作别了十几位寨主,杨猛空着手回了军营,见到这个状况,张必禄也只能喟叹一声,绿营的火炮算是白丢了。

        杨猛摆弄好了山民之事,贺长龄也是大喜,没了山民叛乱,接下来就该处置黄巴巴了。

        身上背着圣谕,贺长龄也不敢轻易回昆明,坐镇永昌督促保山县,处理上次回乱的官司,同时还要帮着张必禄筹措粮饷,昆明那边的事情也要处理,一心三用的贺长龄,也是有些精力不济。

        张必禄那边也发了狠,天天练兵、天天杀人,终是止住了绿营随意抢掠的毛病,黄巴巴越江而走,也开始在大理与版纳活动,一个月的时间,五千人的队伍又被他拉了起来。

        这次他麾下的人马,几乎全是同族之人,他们的目标也锁定在,参与保山屠杀的民团身上。

        张必禄忙于练兵,加上黄巴巴的手下熟悉永昌的地形,金鸡村就成了第一个倒霉的,永昌团总沈聚成的一双儿女还有家人,全部死在了夜袭之中,破家之人终被人破家,这也算是报应吧!

        金鸡村的哨练也死伤不少,财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当日沈聚成怎么在保山做事,黄巴巴照着样子,在金鸡村来了一遍。

        沈聚成挟着家仇,带着干儿子沈振达,也死死的咬住了黄巴巴等人,张必禄来的也快,带着五千多半生不熟的绿营兵,与沈聚成一起,开始围剿黄巴巴的队伍。

        黄巴巴的人数占了劣势,加上对手是战阵老将张必禄,自金鸡村之后,黄巴巴在保山境内连战连败,一路走过牛角关、官坡、大栗哨,损失相当严重,而且在乌鸦河,黄巴巴的队伍被逼入了绝境。

        为了掩护族人破围,黄巴巴亲率三百多人挡住了张必禄和沈聚成的数万人,一番血战之后,黄巴巴等人尽数战死,张必禄也失去了围歼乱民的机会。

        黄巴巴战死,【创建和谐家园】们失了主心骨,一路辅助黄巴巴的张富与马效青,也看出了他们自己的劣势,张必禄太过厉害,继续组织人手反抗,也只会失败,无奈之下两人驱散了大部分族人,与官府签了所谓的‘和好条约’。

        有贺长龄和张必禄坐镇,身负家仇的沈聚成,也只能忍气吞声,乖乖退回了金鸡村。而同样身负家仇的一批【创建和谐家园】,也与张富、马效青决裂了,带着不多的人手,遁入了大理附近。

        由于云头寨答应了杨猛的条件,最近杨猛也是忙得焦头烂额,十几家铜官的土地,分配出去大半,单单在永昌,杨猛手里的青壮山民,就到了五万上下,安置这些人,耗费了他不少的心力。

        因此杨猛对于黄巴巴等人的关注,就少了许多,听到沈聚成被屠了家人,黄巴巴战死,张富、马效青与官府和解,杨猛的眉头皱了起来,这次【创建和谐家园】死伤不少,只怕杜文秀等人归来,不会善罢甘休的。

        第一百零八章 乱局

        亲眼目睹了清兵平乱的过程,杨猛的心里也有了许多的想法,黄巴巴一死他是没了担子,可张富、马效青妥协投清,很可能不得善终,窜入大理、版纳的那些人是去干什么了,不用想也知道。

        回乱再起,张富、马效青就是冢中枯骨,贺长龄也落不了好,怀恨的沈聚成,到那个时候就该闹腾了,永昌的数万哨练,加上七把香会,局势会乱成什么样子,没人看的明白。

        张必禄是个麻烦,他训练的万余绿营,已经有了一战之力,将来取贺长龄而代之的新总督,也不可捉摸,现在反清云南必然落入杨家的口袋,可以后呢?

        云南的地势不错,占了云南自保一点问题也没有,可朝廷如果断了珠江与长江水路,云南要想发展,就得走安南一线,云烟遗祸无穷,与列强对上也是时间问题,以一个云南对抗列强,不是不行而是不能。

        以前蓝旗军的遭遇,杨猛听江树先说过,英吉利、大清双方合力,镇压了蓝旗军,一旦与列强有了冲突,大清会怎么做,不难想象。

        内战,藏边、四川、贵州、广西,全是战场。御晦,安南缅泰印全是漏洞,湄公河、红河就是运兵通道,连年征伐死人无数,杨家给出的条件再优厚,云南的百姓也会离心离德,杨家覆亡只是个时间问题。

        花上几年时间借着云南的兵锋横扫大清,杨猛有这个自信,但横扫大清容易,谋夺大清却极为艰难,云南起事之后,难免别的地方不有样学样,那样一来就只能内战了,内战一启处处烽烟,到时候的局势谁也没法控制,只会便宜虎视眈眈的列强各国。

        云南必须守住,滇西的山民可用,韦驼子的八千军已经有了基础,滇西的山民青壮,劈出一半再组一军,一旦滇西大乱,自己就以民团的名义,强势压住。

        如果滇西还是一副不温不火的样子,那就继续看戏,慢慢发展。而且控制云南的步子要加快了,趁贺长龄没走,挟着这次压服山民作乱的恩惠,再从老贺身上,刮下些油水也是不错。

        滇西的局面已经大过了杨家在云南府的势力,尾大不掉也是个麻烦,单凭杨家的几个管事,想镇住这些下山的各族青壮,显然有些无力。

        如何控制杨家越来越大的局面,也是个问题,自己要做的事情很多,魏五应承的开幕之事,看来要摆在首位了,不然单凭自己一个人,劈成八瓣也处理不了整个云南的杂乱事务。

        开私幕、刮老贺、建新军、压民乱,这四项是急需解决的。分派滇西和云南府的土地,继续引山民下山;保住珠江商路,再开长江商路;重开云南铜矿,发掘盐矿的产能;破开四川的阻隔,开辟甘陕商路,组建各地商号;引进西方科技,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五项都是今年要办的事情。

        想到这些,杨猛也坐不住了,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查抄云南铜官的收获,一下就把自己的步子,扩大了几倍,事情太多了,滇西的民乱,已经成了小事,现在稳住杨家的步伐,坚实稳重发展,就成了最重要的问题。

        滇西的山民,刚刚尝到了甜头,一时半会不会反叛,有几个管事在这里忙活现在勉强够用,回宜良让魏五出个主意,再回头摆弄他们。

        将滇西的事情安排下去之后,杨猛就急匆匆的回了宜良,老爷子现在不太管事,自己先找魏五拿出一个章程来,再找老爷子不迟。

        到了明湖书院,杨猛找了一间静室,也不管魏五有没有事,直接就差人把他请了过来。

        “老魏,最近发了一笔横财,我在滇西引了十几万山民下来耕种,单单青壮就有五六万,山民桀骜为防他们叛乱,你得给我拿一个章程出来!”

        见了魏五,杨猛没提别的事情,独独拿出了控制山民一事来说,许多事都是这个衍生出来。

        “十几万人?三爷的步子,是不是迈的有些大了?单以利益养民,也不是什么好事,滇西不比云南府,在云南府三爷的声名无两,一个名号就能镇住整个云南府,可滇西那里,如此行事却是有些急躁了。

      ¡¡¡¡ÑøÃñ£¡¶÷Íþ²¢ÓòÅÊÇÕýµÀ£¬É½ÃñèîæñÉÔÓв»Ë³¶¯éüÅÑÂÒ£¬ÈýүҪѹ·þµáÎ÷ɽÃñ£¬Ö»ÄÜÄóöɱÈ˲»×ªÖéµÄÊÖ¶ÎÁË¡£¡±

        铜官和滇西之事,魏五并不知晓,他出的这个主意不错,与杨猛想的也差不了多少,这魏五还不算老糊涂,思虑还是很敏捷的。

        “嗯!此事我也有个大概,韦驼子那里不是有八千军吗?劈出三千,让韦驼子带着去滇西练兵。练兵之法,就用我在防疫营的法子,不顺即杀!想来三五个月,就能立威,压服那些山民。

        等练出了新军,就让韦驼子选出万余精锐拉回宜良,到时候宜良这边的五千人马,就散到滇西,组成几路团练,一来一回滇西在手。

        但这新军好管,那些个普通山民,该如何管理呢?”

        军管是个不错的法子,但长时间这么做,就不妥当了,杨猛在回来的路上想了很多,但多不可行。

        “书院这里,选出了几十位可用之人,三爷不妨让他们纳捐,谋个一官半职,协助管理滇西的事务。此次滇西平乱,军饷必然靡费,正是纳捐的好时机。”

      ¡¡¡¡ÎºÎåÐÄÀïÓл°Ã»Ëµ£¬ÄÇÒ»²½¸Ã²»¸Ã×ߣ¬ËûµÄÐÄÀïÒ²ÓÐЩìþìý¡£

        “几十位,滇西的县令也没有几十位,纳捐简单,可谋求实缺就难了!”

        最后再刮贺长龄一次,是杨猛之前就定好了的,可几十位,这数目有些多了。

        “不必非得是县令,也不能全是县令,三爷可还记得宜良典史?不入流之官,只要有了势力,一样也能控制一县的权柄,以杨家在滇西的实力,莫说一个典史,就是钱粮、刑名师爷的位置,控制县令也是轻而易举。

        三爷这一问,倒是开了魏五的脉络,这几十位可用之人,就让他们顶师爷的位置,书院这边还汰选下来近百位敦实木讷、不通机变之人,这些人知恩图报是愚忠之人,三爷给他们纳捐,简简单单就能收了他们的心,再辅以杨家的管事,控制一地也不成问题。

        这样一来,咱们的人手,就不那么短缺了,那几十位可用之人,许给他们名利,控制他们的家眷,没有一人会有反复的。

        一百几十号人,可以遍布云南的各处县衙了。至于其他的州府,咱们以后再做计较。三爷的幕僚我也已经选好了,书院这里选的,都是忠实博学之人。绍兴那边难用的诡诈师爷,我也请了十几位,不日就要到了。

        以书院选出的人才制衡诡诈的绍兴师爷,三爷只要许以厚利,这些人没什么不敢做的,但金银可以给他们,这权力么?还是掌握在自家人手里为妙。”

        控制云南官府,这事儿可以做,而且魏五也做得极为妥帖。为杨猛设幕,他做的更好,好的绍兴师爷,实在是难请,但好的请不来,坏的总是有的。

        能成为诡诈师爷的多是人才,东主势弱这些人就张牙舞爪,把自己的名声给坏了,也就没人敢用。但这些人一旦遇上强主,往往都是极为厉害的人才。

        魏五怕书院选出来的人,不通法力诈术,便专门请了十几位名声最臭的绍兴师爷,许给了他们厚利,这些落魄潦倒之人应该不会拒绝,算算时间他们差不多也该到了。

        诡诈之术?这得看跟谁用,来了云南这些人想走就难了,十几位师爷互相纠缠,加上书院选出来的幕僚,基本就能互相制衡,而最重要的就是杨猛这个正主,杀伐果断!这可是学不来的玩意,十几个师爷,遇上杨老三这个狠主,除了出力没有别的路子可走。

        “这个不错!就按你说的来。这控制滇西山民之事,老魏……”

        魏五顾左右而言他,许多事情都说了,就是不提这事儿,杨猛也不想和这老奸贼,耍什么弯弯绕。不间断的试探收服,手底下有个能人也不好使唤啊!

        “唉……这个……”

        左支右绌还是没挡住,这杨老三越来越厉害,自己的手段到显得有些浅了。难道这杨老三真是让高人给点化过?

        魏五有些无奈,控制官府还有药可医,控制了百姓就无药可治了,一旦让他摸出了法门,大清必亡于杨家之手。

        “这多没意思!看来那天晚上,你算是白磕了!你不说是不是?我也不是没法子,就把我的法子给你说道说道,你听听也好!

        云贵、川藏、两广、青疆八省之地,什么人最多?恐怕不是【创建和谐家园】吧?我杨家花银子策动清廷之力,强压八省各族百姓,让他们没有活路,【创建和谐家园】!老子带着杨家,就趁势做那救苦救难的善人,你说各族归不归心?

        集八省之力兵分三路,青疆之兵扫甘陕蒙古,直逼京师;川藏之兵沿江而下,扫湖广河南,兵锋直指京畿之地;云贵两广收东南沿海之地,一路东进北上;三路大军哪一路恐怕也有覆灭大清的能力吧?

        不用洋枪洋炮,单凭军力我十年之内,就能坐上那劳什子至尊之位,最近我发了一笔横财,金银大几千万两,再加上无数的洋枪、洋炮,你说这时间用的了十年吗?你再说说,我这法子可否合用?”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2 13: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