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毒清》-第7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些东西,哪国的最先进,哪国的容易买到,也一一被标注了出来。

        整体切削的火炮,有多少要多少,以最先进技术制造的虎蹲炮,能做多少做多少,各国公开或淘汰的军工专利,以及一些必要的专利,被列在了首要的位置。

        为了最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消息,除了一份五十多页的书信,杨猛还专门花了三天的时间,和葛仕扬一起,监督一个秀才背下这些东西,还有许多的注释。

        一份火漆封口的密件,也被杨猛给了这个传话的秀才,里面除了杨猛的出货策略,就是葛仕扬家人的地址,这个地址上的货物,才是这次订单上最为重要的货物。

        第三卷 内忧外患 举步维艰

        第九十九章 川铜入滇起风波

        订单下给了身在广州城的岳父潘仕成,杨猛也在防疫营淘汰下来的人丁之中,找到了二十几个可用的人,花了半个月时间,让他们学会了萃取技术,他身上的担子,就轻的多了。

        大哥那边开辟甘陕商路的事情,也在进行之中,杨老大直接坐镇川滇边界,一批批的马牛羊,自富民、武安、元谋到四川德昌的陆路铜道,运了回来。

        马牛羊虽说不怎么值钱,可架不住数量庞大,来回贩运的货物,连本带利全部搭了进去,带回了的全是这些牲畜,和藏边特产,银子那是一根毛也没见着。

        对于这些牲畜,杨猛也有大用,牛羊要全部运到宜良,牛用于耕作,羊则是交给庄农佃户养殖,给他们谋份儿收入。

        马匹,是个重要的东西,强健的就拨给防疫营,淘汰的交给马帮,可到了现场一看,杨猛就怒了。

        牛清一色的全是牦牛,马则是比滇马强不了多少,一样的腿短身子小,与自己的河曲马一比,直接就小了一号。

        “怎么全是这样的马匹?不是让大哥去甘陕一带进河曲健马的吗?这样的马弄来做什么?”

        最近杨猛也大致的了解了一下骑兵,滇马驮个东西还成,但速度就不行了,做军马显然不合适。本想着大哥能弄回一批好马,没想到竟是这个样子。

        自己那匹河曲马,在平地上撒欢奔跑的速度,得有个四五十迈,滇马也就十来个,看这批马的样子,肯定快不了。

        “三爷,这些都是大爷费了大力才弄回来的上好藏马,甘陕的健马,实在是弄不到啊!”

        马帮的管事也替杨老大抱起了不平,这批藏马可是费了好的力气才弄来的。结果辛辛苦苦一趟,却挨了三爷的一顿数落。

        “行了吧!你派人去川滇那边,把我大哥换回来,我有大事。暂停马牛羊的交易,既然那边不行,咱们另想别的法子。”

        大哥弄回来的两千多匹藏马,杨猛也没扔了,直接让韦驼子挑走了大半好马,其他的都留在了武庄。

        有马总比没马好一些,这批藏马,就暂时作为骑兵习练马术的投入吧!杨猛看不上这批藏马,但韦驼子可高兴坏了,一千五百匹上好的藏马,有了这些好马云南的绿营就是些渣滓,一个来回,他就能冲散那些老爷兵。

        “韦驼子,这骑兵该怎么练,我也没个路数,现在就让防疫营的人,先熟悉马术吧!等过些日子,我上绿营那里,挖几个精熟马战的过去,你们再开始整训吧!”

        这折手的买卖,让杨猛有些心神不属了,这样的马匹不成,与自己的河曲马一比,差了太多。

        杨勇那边的了老三的回复,也是窝火的很,杨家的马队生生被挡在了川滇边境,就是过不去,硬过只怕引发械斗,自己是出来做买卖的,不是出来烧杀抢掠的。

        紧赶慢赶,三天回了昆明,见到杨猛的第一句话,就是一通的埋怨。

        “老三,那些藏马,可都是最好的,我花了双倍的价钱,你怎么就看不上呢?那些可是川滇藏最好的马匹了,再好的我是弄不着了!”

        见老大杨勇发了脾气,杨猛也就忍下了心里的火气,这事儿还真不怨大哥,想开甘陕商路,必须通过四川,只是没想到,这次难走的不是路,而是人!

        “大哥,咱们购置马匹,可不是用来驮运货物的,咱们要建马队,杀人的马队,这些藏马虽好,可比我的河曲马差了太多,不是首选,这样吧!咱们见见老爷子,看他那里并川铜入滇的事儿做的怎么样了?”

        并德昌铜课入云南,本就是杨猛和魏五,谋划打开四川商路的法子,现在大哥那里遇到阻滞,该是让朝廷出力的时候了。

        两兄弟进了昆明县城的老宅,老爷子的脸色也不是很好,看来也是遇上难事了。

        “可是为了川铜入滇之事而来,我也正愁着呢!贺长龄这次惹了【创建和谐家园】烦,四川总督宝兴直接发了帖子,痛骂老贺不是人,挖四川的墙角。我这里也没落了好,那宝兴千里迢迢,给你老子送了一桶癞蛤蟆,换成以前,我非去四川扒了他的皮!

        可现在不成喽!这官身虽好,可限制也多,这不宝兴那边,把我跟总督贺长龄一起,参劾到了京师,这事儿是个什么结果,还不知道呢?”

        一看老大回来了,杨士勤也知道,肯定是在四川吃了亏,可用朝廷的手去开商路,不像自己办事快慢由心,现在是个什么结果,他也不是很清楚。

        “魏五说过,贺长龄的位子不稳,咱们不能跟着他一起倒霉。四川总督宝兴发难,只怕是有人做了推手,咱们对官场了解的不多,还是请魏五来问一下吧!”

        这川铜入滇,就是杨猛和魏五一起策划的,宝兴那里得了消息,显然是有人通风报信,这事儿透着玄机,看来杨家要撇开贺长龄单飞了。

        “不用请他来,咱们一起去趟宜良吧!你最近老在昆明忙活,只怕冷落了莲儿那丫头,莲儿喜欢绿翠,我让人在腾冲那边,弄了批好货,让她先挑挑,剩下的你这些日子,派人送到广州那边,算是咱们家的心意吧!

        老大,年关将近,你回来的也正是时候,武庄那边的事情,就由你坐镇,这些日子我和老三,怕是轻松不了。”

        对于莲儿,杨士勤那是打心里喜欢,见她喜欢翡翠,就特意让人在腾冲那里,选购了一批好货。生意上的事情,杨士勤现在不关心了,有了老三自己做个富家翁就是了,至于官面上的事,自有岑毓英跑腿儿,他就是盖个印,写个字而已,其他的都按老三说的办。

        “嗨!上次那一鞭子还没好利索,您这又要宠着她,那小丫头最近在宜良怕是玩疯了,跟着一帮山里妹子玩刀呢!”

        老爷子太宠莲儿可不是什么好事儿,杨猛也想刹住这股歪风,但是在是拗不过老爷子。

        “爹,不管武庄的事情成吗?我这也一年没着家了,武庄的营生,我也没管过,您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对于经营武庄,杨勇兴趣缺缺,做生意走马帮是他的爱好,但处理武庄的杂事儿,他想想就头疼。

        “老三的事情太多,知道你不善于管理这些,但没办法,习练习练吧!看这个架势,这杨家以后还得交给你,老二是个文人,老三事情太多,你这个大哥不顶着,难道让我给你们看家?”

        驳回了老大的申斥,杨士勤带着老三,直奔宜良而去。

        到了宜良,杨士勤也没先去明湖书院,而是到了杨家庄园,莲儿那小妮子,听说公爹来了,带着一头香汗,就跑进了庄子,哪知刚好和俩父子碰了个正着。

        “你这丫头,慌什么?和山妹子耍耍而已,哪个敢责怪你?记着,有爹爹给你撑腰,在这庄子里,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喏!那是给你新弄的绿翠,自己挑一下,喜欢的留下,剩下那些让老三给荔香园送去。”

        见了老爷子的手笔,杨猛也只能摇头了,三大箱子翡翠,起码得大几万两银子吧!自己这里处处算计,老爷子倒好,做起了败家子的营生。

        “呀!爹爹您也知道了?我还以为没人知道呢!偷着玩的正高兴呢!没想到人家做什么,爹爹和爷都清楚的很!”

        莲儿也是个古灵精怪的,一想那马场和钢刀,也知道自己没瞒住夫君,让人抓了现行。不过老爷子的一番话,也让她有了胆气,香舌一吐,带着香风就跑回了院子。

        “云南没什么好东西,也就这山山水水有些灵气,你就别圈着莲儿了,让她四处走走吧!咱们家不比荔香园,我也听马帮的人说过,两广第一园林,庄子里没什么好景致,多带她出去走走,别委屈了莲儿!”

        “您说了算!这可不是亲闺女,您至于吗?看来我那一鞭子,算是白挨了!”

        杨猛却是挠了头,就这么惯着,用不了多长时间,莲儿就得成女祖宗。

        “别得了便宜卖乖,这么好的姑娘,打着灯笼没处找,这是福荫啊!正事儿做完了,咱们去明湖书院吧!”

        听了这话,杨猛更是挠头,合着自己做的不是正事儿,莲儿那小丫头才是正事儿!

        这老爷子,现在是不想管事了,看来还得让魏五,给老爷子物色几个幕僚,别误了自己的正事。

        到了明湖书院,把事情一说,魏五也皱起了眉头,对付一个贺长龄,用上了四川总督,军机的那帮人,手段不怎么样啊!

        但越是没本事的人,占了高位越要小心,这种人不按规矩出牌,可别阴沟里翻船。

        “杨大人、三爷,贺长龄快完了!咱们要与他划清界线了,让人去京师吧!别送银子,送些云南特产的稀罕物件,别送价钱太高的。

        杨大人,您是三品可以自己递折子的,越过贺长龄,向朝廷诉苦,这事儿咱们必须办在前头了。军机发难不是贺长龄能挡住的,再加上个四川总督,贺长龄就快倒台了。

        这军机的人,眼界手段都不怎么样,搞贺长龄单单云南的民乱也就够了,说不定这次咱们还能捞些好处。”

        进京送礼杨猛可没路子,老爷子那里想必也是一样,看来这事儿,还得让魏五出力了。

        “老魏,咱们在京师可没路子,送礼?去了恐怕也不得其门啊!”

        “无妨,杨大人可找我家的那个管事,他是可信之人,我写些东西,他一看便知,东西和折子让他带着去京师就行,那边的路子,他很是熟络,咱们这边给他安排些可靠的人手就是了。但有一点派个管事过去,银子不能让他经手。”

        “老魏,老爷子那边还缺几个幕僚,你在书院给物色几个,把事情交代清楚了,让他们替老爷子分分忧。”

        杨猛一边说话,一边向魏五打了个眼色,老爷子现在做事,有些不靠谱,别乱了自己的谋划。

        “老三!你打什么眼色,有话直说就是了,我对这官帽子不是很上心,老魏你就找几个可靠地,让他们替我做事就是了,遮遮掩掩的做什么?”

        杨猛的小动作,没有逃出老爷子的法眼,杨士勤自己也清楚,自从老三成了家,他就没有心事了,做起事来也有些随心所欲,以前期盼的官帽子到了头上,也觉得没滋味了,不如在家里赋闲的时候好。

        第一百章 官应老病休

        “老三,贺长龄那里是不是给他些警告?这老贺虽说不是咱们一路人,可杨家有今天,他也出了一份力,看着他倒台,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了?”

        对于贺长龄贺老夫子,杨士勤还是有些怜悯的,这人还算不错,不是贪官,做了不少惠民的事情,就这么看着他倒台,也不是个事儿。

        “老魏,你是个什么看法?”

        对于贺长龄,杨猛没有好感,也没什么恶感,但官面上的事情,该怎么做,还得让魏五出个主意。

        “贺长龄倒了也不会被治罪,尽多是个贬谪,不过这滇西的事情始终是个把柄,弄不好他最后会垮在这件事上,卸甲归田是他现在最好的选择。

        官应老病休,这贺长龄身子骨也不成了,最好的抉择,就是上书乞骸骨,杨大人不妨劝解一下,但依着贺长龄的性格,恐怕不会退避,这事儿顶一下,他的结局也就定了,那帮军机不会放过他的。

        名利二字缠人,若都如杨大人这样无为而治,大清这世道,会清平许多的,可是官场商场,又有几人能看透?唉……”

        看看有些吊儿郎当的杨士勤,再比比蹲在明湖书院的自己,还有被架在火上‘滋滋’冒油的贺长龄,魏五只能喟然而叹,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这话不错!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家老三已然不错了,老大也是个守成的,老二那里即使不帮忙,杨家在他们这一代也垮不了,我厮杀游走了半辈子,也该享福了,老魏你也一样,早放手也不会落得今天这个局面。

        贺长龄那边我去说一说,咱们杨家办事,恩仇都是一样的,有仇报仇、有恩还恩,不走一趟、不说上些什么,我这心里就不安稳。

        川铜入滇,不是小事!即使朝廷允了,从德昌到打箭炉一带的路子,也不是那么好走的,杨家的舵在你老三手里,有些事情你也得自己去琢磨一下。”

        杨士勤同样发了些感慨,然后留了一句不着四六的话,让杨猛有些摸不着头脑。说完了这些,杨士勤也没逗留,带着武庄的人手,就回宜良庄园了。

        “老魏,这老头子打的什么机锋?这话说的,让人摸不着头绪。你来给解解?”

        “哦……川铜入滇之事,我这几天拿出个章程来,至于杨大人的话,我也不清楚,川滇边界山林难行,这山里的东西,就不是老魏的强项了!”

        开川路难!古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杨士勤的意思魏五清楚,杨家老爷子这是要撒手了,开得川路,杨老三才算是杨家真正的家主。

        “好嘛!你们俩这是给我出了考题,开商路而已,能有多难?待得川铜入滇之事抵顶,也好让你们看看某家杨三郎的本事!

        老魏,这眼瞅着年关将近,书院的人是第一年来,庄子那边得表示表示,过些日子,我让人送来一批牛羊,再带上一笔银钱,你稳稳这些学子的心思。

        再有就是书院的扩建事宜,你也可以办了,最近我那里有了一批银钱,你自己划算着办。译书馆那边,不要把事情做的太快,答应他们的教堂也可以筹建了,正好也看看这些洋人的心机与本事。”

        百废待兴,杨猛的事情太多,许多事想到才能去做,有些东西也难免有疏漏,他也在算计着,自己是不是该组建个智囊团了。

        “嗯!这事儿,丁管家那边已经知会过了,三爷的事情太多,可能忘了。在这批学子之中,我已经选了百十人,这些人的心性,我还得再摸一遍,等过了年,三爷也该开幕了,不然这许多的杂事,太过耗费心神了,这批学子大多选的是杂家,建幕之后,三爷就不会这么忙乱了。”

        魏五也看出了杨猛捉襟见肘的地方,治理一个杨家不难,可要治理一省之地,凭一个人的心神,熬干了也做不到好处。

        “这样最好,最近我也觉得乱事太多,好些事兼顾不上,你尽快吧!”

        滇西的民乱、广州的商路、宜良的摊子、川藏甘陕的商路,这些都是难事儿,好容易把自己从西山摘了出来,可要处理的事情还是太多,杨猛也觉得有些烦躁了。

        “还有个事情,丁管家最近送来一批账房,不知三爷要如何安置他们?”

        提起这茬,杨猛也是一阵挠头,把这事儿给忘了,这可是大事,川藏甘陕的商路,就指望着他们呢!

        “明湖书院不是有个医学馆吗?再开个商学院,前次招纳人手的时候,我不是让你将选剩下的那些,给他们个差事吗?

        这批账房,就是我专门请来的,正好书院要扩建,这个商学院就一并建了。读书人看轻商人,把这个商学院,建的离书院远一些,不要惹出什么事端。

        还有译书馆的那批洋人,最近就让他们翻译一些,有关商事的著作,你找些合适的人手,与那批老帐房,整合一下,弄出个章程来。

        事情办妥了之后,不要急着授课,把你们弄出来的东西让我看看,我那里过了关,再授课不迟。”

        魏五一提这个茬子,杨猛也想起了商号之事,既然川路没有进展,不如让大哥先建了云南商号再说。

        “好!这事儿我也一并加急,来的账房不少,想必年关之后,能给三爷一个交代。”

        来了一趟宜良,老爷子躲了清闲,自己却被弄得焦头烂额,杂事太多,说完了这些,杨猛也不想呆在书院了,带着自己的人手,就赶回了宜良庄园。

        到了地方可好,老爷子正教着莲儿习练羊祖内家呢!这老头子,真是不打算做正事了,看来魏五所说的开幕之事,真要放在首位了。

        “丫头,这拳法以后就让老三教你了,多练练没坏处,强身健体不说,遇上小蟊贼,也是三拳两脚的事情。”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9 10: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