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武家栋梁》-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谱代家臣们摸不清家督的意思,大河内信贞就第一个跳出来宣誓:“我大河内信贞,向八幡大菩萨发誓,今日评定间内所论之事,不得泄露一个字,违者将遭受九天神佛之惩罚!”

        剩下的谱代们面面相觑,只能顺从的发下誓言,吉良万松丸无声的笑了,轻轻打开手中的折扇,低声道:“誓言已经立下,本家也可以宣布今后的抉择了。”

        “馆主大人!万万不可!”大河内信贞这下可急了眼,一个劲对他打眼色,那意思是在说:“我们发誓可不是让你做出抉择,你得照规矩行事,没有我们的同意擅作抉择这是要干什么啊!”

        “本家的抉择是……”吉良万松丸对大河内信贞回了个笑脸,趁着谱代众还在愣神时候,吐出两个字:“上洛!”

      第24章 密议上洛事

        “……上洛?”谱代们艰难的咽下口水,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不可思议,大河内信贞皱着眉头反驳道:“馆主大人为什么会这么想?本家可是三十余年没有上洛奉公,近年幕府威权沦丧,我等奉公众返回各领经营家领,上洛奉公的事情早就已经成为过去了吧!”

        “正是因为幕府威权沦丧,本家才一定要上洛,否则如何对得起公方殿下累代重恩?”吉良万松丸回了句冠冕堂皇的话,吉良家的法度里一直保留代代家督上洛奉公的条目,自从观応扰乱以来,吉良家代代家督都保留这一传统,包括吉良万松丸的父亲吉良义尧在内。

        “只是本家陷入生死存亡之秋,馆主大人这时要上洛,是不是有点……有点不合时宜?”高桥政信想了想还是觉得有必要提醒他,吉良家的清誉与他们息息相关,吉良万松丸这个时候上洛奉公,谁会相信这是一个九岁小孩想出来的?别人只会认为这是吉良家内这群谱代在搞鬼。

        “诸位谁有信心抗住骏河的今川治部?”

        “这……”谱代们都不敢随便说话,三河国现在什么情况他们自己清楚,且不说今川家会不会出阵八面山,只要今天评定会的消息放出去,在座的谱代就别想再过安稳日子了。

        “所以啊!打又打不过,投靠今川家又放不开颜面,但是我上下吉良总要有人出首才是吧?那不是本家就是下吉良家,诸位觉得谁更合适?”

        “自然是下吉良殿更合适!”这次谱代众异口同声的说出下吉良家,只要不是自己就可以,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当然不会选错,但是仍有些人不放心,“可是下吉良殿一定不会同意的吧?”

        “不会同意就不能劝说吗?”吉良万松丸撇撇嘴,直接抛出准备已久的杀手锏:“如果本家出面劝说兄长改变立场呢?生死存亡也就不在存在了吧?”

        “这个难度一定很大的吧?”谱代众低声议论片刻还是觉得没那么容易,想把下吉良劝回来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包括吉良义安的养父吉良持広在内,一大批下吉良的家臣战死在八面山合战,论起损失可比上吉良多出几倍,更何况吉良义安又是养子,他的身为地位不如亲子稳固,事事都要先考虑谱代们的意志。

        对这个问题大河内信贞看的很清楚,这位谱代众笔头提出不同见解:“如果馆主大人出面劝说的话,下吉良殿一定会认真考虑的吧!毕竟作为一门惣领家的意见很重要,东三河也比本家的处境更险恶!”

        高桥政信恍然大悟道:“这么说起来也确实有机会,馆主大人宣布上洛,再劝说下吉良殿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毕竟下吉良家一定也清楚本家在家督不在的时候,谱代众是可以作出抉择的!没有本家的支持,下吉良家对抗今川的意志也会大大削弱的吧!”

        “原来是这样啊!”谱代们恍然大悟,关于投靠今川家的议题早在去年小豆坂合战后就悄然而生,只是因为吉良万松丸同父异母的长兄,前代家督吉良义乡被今川家大军讨死,所以谱代众也不方便明目张胆讨论转投阵营,既然吉良万松丸下定决心把主动权交给谱代们,他们又有什么好抱怨的?

        再说今川家要一鼓作气解决三河国的隐患,太原雪斋的书信既是邀请吉良家出阵安祥城合战,也是逼迫吉良家做出抉择,如果吉良家再不上道,太原雪斋不介意带着大军先把吉良家平掉,就当是与织田家决战前的甜点。

        上下两吉良的谱代们全都明白不投降肯定要完蛋,但是投降又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看起来团结一致对抗强敌,其实还是在纠结怎么才能保住吉良家这棵大树不倒,最好是名誉得到保全,身为谱代的地位不被动摇,至于转投那一方根本就不怎么在意,上吉良投靠斯波家、织田家,下吉良也投靠过今川家,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可是馆主大人要用什么办法说服下吉良殿?”

        终于还是有谱代问出这个问题,吉良万松丸深吸一口气,缓缓道:“诸位都知道这是本家生死存续的危急时刻,下吉良殿也一定会明白这个道理!今川家是挡不住的,但是贸然转投又实在不甘心,所以本家上洛让出决议权给诸位,这样一来既保住吉良家颜面不失,也能让下吉良殿对家臣与一个交代。”

        在吉良万松丸看来,这就是一群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家伙,想要脸面偏偏又没那个能耐保住脸面,于是只能死撑下去抱着最后的幻想被今川家的铁骑彻底击垮,失去地利、人和,这合战还怎么打?光是带路党就能把吉良家给坑死,坑完那点基业最后谁吃亏?还不是吉良万松丸和吉良义安这兄弟俩。

        兄弟俩一个软禁骏府,一个就地傀儡做两吉良家督,说不定还会派几个今川家的家臣来做谱代,那点家业要不了多久就会败光,指望今川家像信任松平竹千代那样信任自己是不可能的,吉良家的身为注定了要被今川义元忌惮到死的结局。

        “原来如此,馆主大人连这一点也想通了吗?”坐在末尾一直装聋作哑的山本勘助轻轻一动,然后撑地俯身问道:“那么,馆主大人做好为公方殿下作战的准备和觉悟了吗?”

        “上洛与公方殿下有什么关系?”有谱代还懵懂的打量周围的同僚,心说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公方到底什么样子鬼才知道,这个山本勘助真会找事做。

        大河内信贞又不死心的说道:“为什么不能直接转投今川家,这样一来馆主大人也不必千里迢迢的上洛了吧?”

        “但马守殿问的好!那么诸位以为今川治部是什么人?他可是今川家的雄主,东海第一弓取!我上下两吉良分管三河两部,如若本家与兄长一同转投阵营,也必然要被今川义元分割调用,诸君以为本家与家兄谁会入骏河为质?”

        “臣以为下吉良殿似乎更有机会!”江原政秀想也不想就回答道:“因为下吉良家距离骏河国更近。”

        “这就是你的答案?”吉良万松丸被气个半死,他都恨不得拿着手中的折扇丢到这家伙的脑袋上,“本家是吉良宗家的家督,下吉良家的家督也出自本家,今川义元把家兄代入骏河入质有何作用?难道本家不会以一门惣领的出身兼领下吉良家吗?”

        “这个……臣下从未想过!”江原政秀羞惭的缩回去。

      第25章 入手村雨丸

        “馆主大人的考虑确实有道理,一旦家督入质骏河本家就失去独立性,如松平家那样做一个傀儡实在有失人心。”大河内信贞觉得自己的思虑还是有欠妥当,但是就这么让吉良万松丸上洛,又觉得心有不甘。

        “可是本家毕竟三十多年没有上洛!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仓促?”

        “终于说到点子上了!”吉良万松丸这半天就在等这句,有大河内信贞无心帮衬,这次小评定就好办许多,“本家除去上吉良,西条吉良不算,还有什么名号?”

        “是京都吉良……臣下明白了!”大河内信贞叹了口气,知道吉良万松丸去意已决,只能问道:“那么馆主大人上洛后如何安排家中政务?”

        “等等!但马守殿下这是什么意思?与馆主大人打哑谜呢?”有些谱代很不满他的态度,叫嚷道:“先说清楚为什么非要上洛,这三十多年没上洛怎么说去就要去了?”

        “原来诸君还记得我吉良家已经三十几年没有上洛了吗?自从南北朝以来,我吉良家上下两分,代代家督秉承幕府的意志入洛侍奉公方殿下,先代义尧公也是在京都元服!”大河内信贞觉得有些人已经无可救药了,连吉良家世代入京奉公的法度都给忘记,做了几十年土豪就退化成这样。

        “可是我吉良家不是三十多年没有上洛了吗?”还有谱代强自辩解道:“所以馆主大人不上洛应该也没有关系的吧?”

        他们的意思很明白,你上洛不得带我们去?如今今川家即将大军压境,谁有心思跟着你跑到京都这个前途未卜的地方混着玩,万一自家的领地转眼被今川义元给吞了他们到哪哭去?

        “所以本家才更要上洛,因为我吉良家代代家督皆在幕府元服,本家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不过诸位都是我吉良家的重臣,不宜轻弃家业随本家上洛,这次上洛本家不用谱代随行,毕竟吉良家领还需要诸位多加看顾。”吉良万松丸很贴心的为谱代们解除后顾之忧,他觉得自己太伟大的了,自己上洛不要求家臣跟随有木有,这么好的事情再不上道就真的有点蠢过头了。

        幸好他们也不算太蠢,听到家督开出这么好的条件哪还有不应之理,立刻就有谱代转变态度,旗帜鲜明的站出来支持上洛动议:“原来是这样啊!是我等相差了!那么馆主大人打算什么时候上洛,我们也好准备准备!”

        “暂时不急,等八月的评定会过后再看!诸位继续,本家还有事要做。”吉良万松丸交代完主要问题,便起身离开评定间。

        时间一晃又过去几天,一直渺无音信的服部正清终于从关东返回,坐在本丸天守阁内的吉良万松丸,双手捧着一把黑漆太刀,顺手将刀刃抽出仔细看了看,问道:“不是说村雨丸抽刀就有雨水流下吗?为什么本家没看到任何水迹?”

        “这个臣下不得而知,只是确定刀铭无误就带回来了。”

        “噢?刀铭也看过了吗?我先看看。”拆卸掉刀柄,仔细一瞧果然有“势州村雨”四个字,把刀原封不动的还鞘收起,递给跪坐在一旁的山冈善次郎,“把这柄刀供奉到本家的不动堂内,就放在家传的薄金铠旁边。”

        “是!”山冈善次郎小心翼翼的接过村雨,双手高捧着退下,这把名刀是吉良万松丸一时冲动的战利品,因为太过敏感也只能锁在库房里渡过很长的一段时间。

        吉良氏是源氏名门,无论出身还是在武家的声望都极为崇高,家内世代供奉的家宝也有许多,比如并不出名的名刀二十余把,这次夺取关东公方家传重宝村雨丸,也算完成他的一个小小心愿。

        除了名刀之外,吉良家还供奉着一领源氏八领之一的薄金铠,这八领铠甲被记载在《平治物语》中流传千古,乃是河内源氏宗家所有八领大铠传世,分别为源太产衣、薄金、八竜、沢泻、楯无、膝丸、日数、月数。

        八套大铠以源太产衣排名第一,乃是河内源氏三代栋梁,八幡太郎源义家元服之际所着用,因以被称作“源太的产衣”因以得名,此后源义家穿着此铠在后三年战争中打出关东武士的威名,后为征夷大将军源赖朝所着用,成为河内源氏栋梁的象征。

        排名第二的就是薄金,此套大铠通体呈金银相间,曾是河内源氏六代栋梁源为义的铠甲,后落入平氏之手被后白河院赐予新宫十郎行家着用,在南北朝时代为新田义贞所着用,又在其上镶满金饰,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色铠甲。

        排名第三的八竜,是源赖潮的长兄,人称恶源太的源义平所着用,大铠通体朱红色,上有八条纯金龙饰,胸部有不动明王白色锦缎包裹,在南北朝时代成为足利尊氏的象征,与南朝方新田义贞的薄金铠互相辉映,并成为足利将军家世代相传的名铠。

        排名第四的沢泻,是源赖潮的次兄源朝长所着用,大铠通体呈血红色,在法号遮那王的源义経从鞍马寺逃逸至奥州藤原氏门下寻求庇护时,藤原秀衡以重金购得赠予源义経,伺候源义経穿着此铠数破平家大军,并成为河内源氏又一位名将。

        排名第五的楯无,就是武田家经常拿来显摆的那套家传铠甲,是为新罗三郎源义光曾经着用,武田氏以源义光嫡流自居,因此以此铠与“御旗”合为武田氏镇护之宝,楯无表示此铠坚固,不需要楯来防御。

        排名第六的日数,是源义朝曾经着用的铠甲,通体金黄色,上有日光菩萨绘像,在《平治物语》中数次提及,南北朝时代曾被足利直义所着用,后为关东公方所藏,只可惜大铠比较难弄走,所以吉良万松丸也没想要把这件铠甲的一起弄来。

        排名第七的月数,通体淡蓝色,上有月光菩萨绘像,保元之乱中是源为义四男,源四郎左卫门赖贺曾经穿着,南北朝时代曾被菊池武光所着用,后为今川氏所收藏,今川氏亲曾穿着此铠出阵远江,在东海道颇具威名。

        排名第八的膝丸,也是新罗三郎源义光曾经着用的一套铠甲,此铠之所以名为膝丸,据说是采自千头公牛的膝盖皮制成,因为他认为这样作出的铠甲里会混入了公牛的精气,使他变的更加勇猛强大,南北朝时代曾被佐佐木道誉穿着,后来似乎被京极氏所收藏。

        吉良家世代供奉薄金大铠,比起河内源氏第一名铠源太产衣要略逊一筹,与公方足利将军家所藏的八竜名望不相上下,新田义贞与足利尊氏之争也是武士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后来落到足利直义的手里,由他转赠给关系亲密的吉良满义,并由此成为吉良氏时代相传的重宝。

      第26章 蝴蝶的翅膀

        “正清辛苦了,本家任命你为诘众首领,准你等休整三日再履行役职。”吉良万松丸很满意服部正清的效率,能不声不响的把村雨丸取来确实有一手真本事,论起这能力就是一百个马迴武士也不如他一个人。

        “臣下另有要事禀报。”服部正清抬头扫了一眼门外侍奉的小姓,吉良万松丸立即把小姓支开,“有什么事情,就说吧。”

        “臣下……在关东闯了大祸,古河公方大人死了。”

        “什么?古河公方死了?”吉良万松丸一下蹦起来,大叫道:“你是说足利晴氏死了?怎么死的?难道是被你杀了?你到底做了什么?给我说清楚!”

        “不是!臣下绝无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服部正清也急了,直接以头触地整个人跪趴在地上不起来,嘴巴一刻不停着解释:“臣下遵从馆主大人的嘱咐夜袭古河御所,先是南侧曲轮放火,又在西侧曲轮引发骚乱,借机驱赶古河公方大人逃出天守阁,臣下就趁乱潜入天守阁取得村雨丸撤离,这一切都很顺利没有错漏,直到第二天臣下才得知古河公方大人,不慎掉入水井中淹死的消息。”

        “……”吉良万松丸此时的表情难以形容,想笑却笑不出来,想哭又欲哭无泪,跌坐在榻榻米上盯着服部正清,“你是说古河公方的死和你没有关系,是他自己走路不长眼掉进水井里把自己淹死了?”

        “千真万确!臣下愿意以向神佛发誓!臣下所说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属实!”服部正清又说道:“第二天古河御所大乱传出古河公方故去的消息,古河公方家的宿老簗田高助宣布有人在当夜害死古河公方大人。”

        “以后说话别大喘气,一口气说完好不好?”吉良万松丸绷紧的神经霎时松下来,“怎么会出这种意外?那个倒霉的古河公方就这么淹死了?这也太巧了吧?”

        “臣下也不清楚,因为当晚正值无月之夜,臣下只是隐隐听到哭喊声,因为任务紧急也没去探查就撤退了,大概是在那个时候古河公方失足跌入水井里的吧!”虽然不懂什么叫“大喘气”,不过后面半句还是明白的。

        “古河公方家认定公方之死是北条家所为,宿老簗田高助带领古河家臣,将故北条左京殿之女芳春院和她的儿子梅千代王丸抓起来缢死,接着簗田高助又推举足利藤氏为新一任古河公方,并在当天以芳春院与梅千代王丸的首级祭旗,发布关东讨伐令,号召关东武士讨伐北条氏康。”

        “这是什么情况?这里面真的没有你的问题?怎么足利晴氏之死绕道北条家身上了?古河公方家又把北条家的女儿和外孙给杀了,这都是哪跟哪啊!”吉良万松丸觉得自己又凌乱了,急着想问清楚来龙去脉:“接着说,后面怎么了?”

        “是!北条家的反应有些奇怪,在芳春院母子故去的第二天就发动动员令,但是似乎还在争执什么问题一直没有出阵,关东国人似乎也被吓住了,总之臣下回来之前还没动静,在故古河公方大人离世后的第七天夜里发生大地震,无数房屋倒塌平民死伤无数,有人说这是足利晴氏殿下的怨灵在作祟,然后又传出明応七年大地震时的谣传。”服部正清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的观察吉良万松丸的动静。

        “继续说啊!什么谣传?”

        “妖魔生,大地动!”

        “纳……纳尼?还有这种谣传?为什么本家从没听说过?”吉良万松丸自问读过不少书,可是从没听说过有这一回事,民间谣传神神鬼鬼的东西他也不甚了了,山本勘助一向对军略、兵法、政略之外的事物不太关注,大河内信贞又是个京都文化的狂热追捧者,两个老师都没把民间传说当回事,他这个高徒自然也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因为明応七年东国有鵺出没的传说,据传说鵺曾把一个村子的人全部吃掉,似乎是古河公方殿下的怨灵把妖魔放进关东。”服部正清搜肠刮肚才把这个传说的来龙去脉给讲清楚,鵺是日本古代一种很有名的妖怪,在《平家物语》中是一种让【创建和谐家园】都惴惴不安的大妖怪,为此还发生了源三位赖政鵺退治的传说。

        既然是鵺在东国出没,那事情的性质可就全变了,明応大地震已经过去六十余年,这个时候东国的民间又突然传出“妖魔生,大地动”的古老谣传,显然是有人在暗地里兴风作浪,这个谣传可是与古河公方的讨伐令互为表里,目标直指北条家。

        “被称作东国第一坚城的小田原城也在这次大地震中受到巨大损失,小田原城内多数房屋损毁,就连北条家的许多居馆倒塌,这也被盛传为古河公方的怨灵在索命。”

        “嘶!这么狠?这是要北条氏康的老命啊!”吉良万松丸倒吸一口凉气,怨灵这东西可是大大的有名,平安时代就有许多著名的怨灵,比如学问之神菅原道真的前身就是肆虐平安朝一百多年的著名怨灵。

        另一位著名的怨灵平将门也是极为出名,他被称作日本武士初祖也为武家反抗朝廷埋下了祸根,据说当时朝廷对这个公然反叛并自称“【创建和谐家园】”的逆贼极为痛恨,于是在平将门的头颅被传送到京都之后,朝廷第一次下达了“晒首”的命令。

        “晒首”在战国时代已经成为歼灭叛贼后例行公事的一种恫吓手段,但是在平安时代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将死者的首级曝晒示众被看作是对死者的亵渎,不过遇到平将门这种心怀大逆之徒来说,朝廷正可以借以杀鸡骇猴震慑心怀不轨之徒。

        因此当朝廷宣布把逆贼平将门的首级挂在七条河原的大狱门前示众时,朝中上下都为此出了口恶气,不过随着平将门的首级开始腐烂后,在民间中又传出很多谣传,比如半夜听到平将门的狂笑和吼叫声。

        一个名叫藤六左近的人就跑来将门的首级向转向东方,然后做和歌道:“将门额前的致命伤,是拜俵藤太所赐。”田原俵藤太就是藤原秀乡的原名,因此平将门的脑袋突然咆哮:“我要和我的身体合在一起,等我回去再与你一决胜负!”

        然后这颗腐烂的脑袋就高喊着“我的身体!”,飞上天空向关东飞去,因为这件事可是把京都搅的满城风雨,所有人都担心这个怨灵不死心的复活,再掀起一波巨大的动乱,后来关东也没传出新的消息,才让朝廷有安定下来。

        有这两个大号怨灵做铺垫,古河公方的怨灵威力也不会小很多,死后的头七就引发关东大地震,接着“妖魔生”这可是要逼死北条家的节奏啊!谁还会站在北条氏康那一方,那绝对是脑袋有毛病,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多说,关东肯定又闹乱子。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让吉良万松丸很感兴趣:“你带着服部忍者就什么也没干,一直看着关东闹动乱吗?”

        “臣下带着忍者也为谣言的传播作出贡献,东至常陆西至上野,臣下的忍者都在尽力散播谣言……”服部正清把自己编造的谣言一个个说出来,诸如北条氏康想杀死足利晴氏,他自己当关东公方之类不靠谱的谣言有很多。

        当然也有一些颇有水平的谣言,比如北条氏康要学前北条家那样把关东的源氏武家斩尽杀绝,拥立梅千代王丸做关东公方,他自己要学前北条家自任执权一统关东十国云云,这其实不算谣言,北条家把女儿嫁给足利晴氏,又在河越夜战后逼迫足利晴氏族废掉亡故的簗田夫人所生的足利藤氏,其中就有彻底操控古河公方的打算。

        而且北条家自从北条氏纲把伊势这个苗字改成北条后,就一直在京都努力活动期望能从幕府获得一个更好的名份统治关东,到北条氏康时因为河越夜战的胜利,让他打起了关东管领的主意,这几年向京都的公方献上部上礼物,一直想谋求关东管领这个位置,不过幕府也不傻,一直都没答应北条家的企图。

        要夺取关东管领的打算在关东传的很广,当初北条氏康也没觉得不怎么好,一直以为这是恫吓关东武家的好机会,谁曾想还能出现关东公方身死这茬子倒霉事,再加上非常凑巧碰上关东大地震,结合这半真半假的谣言正好戳中要害,“国贼”、“妖魔”这两个扣在北条家脑袋上的屎盆子,一时半会是拿不掉了。

      第27章 艰难的评定

        做下这么大的事情也不知对吉良家是好是坏,不过该赏的还得恩赏,毕竟服部正清大老远的跑到关东为他盗来村雨丸也不容易,捅出这么大的窟窿也不是他的本意,再说最后也没落到吉良家身上,办成事不得给恩赏么。

        吉良万松丸没怎么犹豫直接批下两百贯文赏钱,说是给他们冒那么大风险的辛苦费,让这个原以为还得领罚的中年汉子激动的热泪盈眶,二话不说又跪下去一通誓言不要钱似的发出来,表示不管别人怎么样,他服部正清及其子孙永远效忠吉良家,违者神佛惩罚堕入地狱云云。

        “说起来这个时代的效忠还真廉价,两百贯钱就买来生生世世的效忠,这笔投资赚的可不要太多啊!”吉良万松丸真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完全忽略掉这笔巨款可以武装一百名足轻,可以换来十位武艺出色的三河武士效忠,可以买一百多石白花花的大米,够一百个身强力壮的武士吃一年的口粮。

        他还没躺一会儿,担任物见番的服部保长就匆忙赶过来,不用问也知道他赶过来是为了什么事情,果然一开口就询问服部正清的事,吉良万松丸只能佩服这家亲兄弟都不透半天口风是不是有点厉害啊,最后想了想还是把服部正清关东之行的来龙去脉说了下。

        “原来是这样么?难怪关东会突然传出这么奇怪的消息,臣下一直怀疑是家弟惹出的麻烦,看来果真如此啊!”知道其中内情后,服部保长面部僵硬的俯身拜下,看起来内心很纠结的样子。

        吉良万松丸也很能理解他此时的心情,如果换个人知道自己弟弟在关东捅出这么大的篓子,按道理应该准备抽刀卸脑袋的节奏,不过看起来服部保长还没那么冲动,只是沉默了许久就恭敬的说道:“馆主大人的安危十分重要,所以我保长请求将四郎、五郎放在馆主大人侧近侍奉左右。”

        “诶?怎么一下就转到送儿子的程度了?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这个变化有点快,吉良万松丸有点跟不上节奏,仔细想想应该没错过什么,而且服部家这两个小子里应该就有大名鼎鼎的服部半藏,于是点头道:“本家同意你的提议。”

        “谢馆主大人!臣下告退!”说完,这位服部半藏后退两步一转身就退出天守阁,动作流畅速度飞快,几乎一眨眼就没影子了。

        几天一过,冈崎城传来一个消息,太原雪斋竟然悄无声息的来到冈崎城,前后带着不到一百随从坐镇松平家,所谓的松平家内乱如同气泡一样一戳就破,直到消息传开的时候,才注意到五千骏河众已经悄然进入八名郡,后续的八千远江众也已陆续启程,今川家仿佛化作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飞快的朝三河国压过来。

        八月初六到了一月一次评定会的日子,在本丸的评定间内,从属于吉良家的所有家臣、国人聚集一堂,把宽敞明亮的房间挤的满满当当,当然也有一些原本左右摇摆在吉良与松平之间的国人,比如小岛庄伊奈忠基。

        自从他儿子伊奈忠家投靠吉良家谋得出身之后,这位老爷子就果断站入吉良家阵营,什么节操不节操的又不能吃,整个幡豆郡都被吉良家包围着,他老人家表示压力巨大,以前挂靠在松平家的名下充当先锋可以,现在适时转投阵营也一点不奇怪。

        幡豆郡内基本被上下两吉良直辖,少数家臣和国人领地也只有很小一块,大部分国人来自碧海郡与额田郡,他们多多少少都与松平家或是一向宗的本证寺有关联,一向对吉良家不是很恭顺,缴纳税赋时也经常拖拖拉拉,这次如此热心的跑过来,多半也是因为今川家出阵在即,为了这场影响家族命运的抉择探探口风。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5 01: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