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些旧事吉良万松丸了解,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这位师匠在骏河当了六七年也不是白混的,有自己的人脉关系也不奇怪,两人在马迴武士的簇拥下返回西条城,进入城下町时一群身穿胴丸,头戴阵笠,背后插着足利二引两家纹的靠旗,手持三间长柄的足轻出现在他眼前。
他们的行动整齐划一,在一名身穿红色具足的武士带领下,飞快的封锁沿路的街道通路,反应迅速动作干净利落,他以前所见过的那些散漫毫无纪律的足轻,让包括吉良万松丸在内的所有人大吃一惊。
“这就是师匠准备了五年的秘密武器吗?八百常备!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吉良万松丸的兴致一起也有些意动,见一名身穿黑色具足的武士看起来很威武,就驱使坐骑慢慢走过去,居高临下的问道:“这位武士叫什么名字?”
这名武士个子挺高身体雄壮,手持一柄片镰枪十分威武,见到山本勘助簇拥着骑在一匹骏马上的小孩子过来问他,立即跪伏道:“臣下名叫渡边高纲,拜见御屋形大人!”
“渡边氏?”吉良万松丸楞了一下,仔细打量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强壮武士,“你家先祖可是嵯峨源氏出身,源赖光四天王之一的渡边纲?”
“是!”渡边高纲将脑袋埋的更深了许多。
“家纹三星一文字,你家祖上可是鹿苑院足利义满时代担任奉公众,从属于本家家祖龙门寺殿吉良俊氏的渡边道纲?”
吉良万松丸略带惊奇的语气上下打量这位武士,让这位渡边高纲更加羞惭的难以抬头:“是!”
“我源氏一族的武士,为什么要出仕社家出身的松平氏?”
“……家祖范纲是道纲公的次子,因为没有继承家业的资格,所以迁到三河国额田郡浦部村居住,恰好松平信光下向额田郡,家祖就顺势出仕松平家了。”就这短短一句话就把他们家的境况给概括出来,渡边家这一支混的确实够差的,在松平家都挂不上号难怪以后要加入一揆方与松平家对抗。
“原来如此,那么以后你渡边高纲就努力为本家奉公吧!源氏一族渡边家再扬家名!”吉良万松丸对着渡边高纲稍稍点头示意,然后策马回转缓缓离去,没走多远听到身后传来渡边高纲呐喊声:“我渡边高纲誓死效忠御屋形大人!”
刻意拖在后面的山本勘助也缓缓醒来,满怀欣慰的对吉良万松丸说道:“馆主大人御下的手腕越发高明了,我勘助从此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本家的未来。”
“师匠不要开玩笑,我万松丸有多少能力还是心里有数的,刚才只不过是借助我吉良家的威名罢了,与我本人无关。”吉良万松丸摇头失笑,借助家族的威名和他本人有多大关系?如果不是有吉良家家督这身虎皮,一个九岁孩子说什么谁会在意?
他当然知道武家名门对武家多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每逢正旦春节,登城拜谒的三河国豪族茫茫多,就连下吉良家的家督也要拜见吉良家,朝廷、幕府也会派人来道贺,尾张国靠近西三河的国人,沿途经商的商人众也少不得送上一份厚礼。
那些无缘拜见吉良家的乡下的地侍更是伸长脖子想见一见吉良家的家督,但是因为上吉良家一直有上洛担任幕府奉公众首领,引付头人的职务为公方奉公,所以许多武士终生都不一定见过自己的领主,这也是松平家能在西三河发展如鱼得水的原因之一,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后来吉良万松丸的父亲吉良义尧在京都刚元服,侍奉足利将军家没几年,今川氏亲就带着骏河军势攻入西远江属于吉良家领地的引间庄,庄头大河内氏及其亲族巨海氏一族先后战死多位亲族,吉良家的引间庄虽然因为吉良义尧对今川氏亲的要请而得以保留,但是随着吉良家的衰退,没过几年又被今川氏亲给吞并。
随着幕府衰退对吉良家的支持也日渐衰竭,加之三河国内外的政局急速恶化,吉良义尧就把长期上洛奉公改成没三年上洛一次暂居两三个月就打道回府,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三河国的武士也渐渐习惯上吉良家的家督常年坐镇三河国。
第21章 强大家臣团
由此原因,沦落到地侍的渡边高纲见到吉良万松丸才会这么兴奋,他家这一族混成这个样子也不容易,祖上还是嵯峨源氏,曾经出过第一源氏、第二源氏、第三源氏的名门贵族,平安时代的名媛紫式部所著《源氏物语》里的主角光源氏就是河源左大臣源融,他的兄长们创下第一源氏、第二源氏、第三源氏等等显赫的名号,也是源氏一族臣籍降下之始。
当然混成这样也和他的出身有关,渡边氏远算不上嫡流正朔,他们的先祖嫡流早就败落了,流落下来成为武家的地位也都很低,他家的渡边氏其实是渡边纲的后裔松浦氏一族别出的分家,继承了祖先渡边氏的苗字,其实和渡边氏嫡流没太大关系。
相比清河源氏这一支自臣籍降下以来,就屡次为朝廷立下大功相比可就显得籍籍无名了,河内源氏自八幡太郎源义家之始就威震天下,河内源氏一族由此也成为武士的实际领袖,并有了武家源氏嫡流这一说,由此才有源赖潮单枪匹马拉起几万大军与平氏死磕。
吉良万松丸也终于想起渡边高纲是什么人,他的儿子应该就是渡边守纲,整个三河国也就他这一家苗字渡边的,这个问题并不难猜,不过他还是对渡边高纲怎么被招募进吉良家内很好奇。
“这是臣下整理的一份名录,隶属于八百常备之中的武士名号、出身皆载在名录之上。”山本勘助不知从何处掏出一张纸,看着名录上略显潦草的字迹,吉良万松丸习惯性的撇撇嘴巴,山本勘助的字体很糟糕,又因为疏于书道,所以只能用假名代替真字书写。
不过仔细看下去他就没心情嘲笑他的字体了,“……渡边源五左卫门高纲,内藤四郎左卫门正成、加藤孙次郎教明、伊奈五兵卫忠家……咦,内藤正成?这不是那个自称藤原秀乡流的内藤氏族人吗?内藤清长好像还是松平家的谱代。”
“确实如此,内藤氏自称藤原秀乡流,与丹波内藤氏、周防内藤氏同为一族,但是由于拿不出有力的谱系证据来。”山本勘助感叹道。
“你一脸赞同的样子是做什么啊,我要答案啊!”吉良万松丸快撇撇嘴,暗道这老头又顾左右而言他,只能耐着性子说道:“我明明是在问为什么会有他,请师匠不要曲解我的意思啊!”
“噢,原来是这样啊!老臣年纪大了,说话有些跟不上馆主大人的步子了啊!”在吉良万松丸很无语的注视下,这个精力超级充沛的家伙作出一副很苦恼的样子,作出凝神思考状,过了片刻才恍然大悟道:“大概是与馆主大人投缘吧!”
“纳尼?投缘?这是什么解释啊!也太不责任了吧!”吉良万松丸终于忍不住发飙了,直接甩掉马迴武士策马飞奔冲入街道,身后的侧近众、马迴众不明就里的赶快跟上,而山本勘助则慢悠悠的赘在后面。
“馆主大人终于长大了!老夫练兵五年一朝有成,今日常备的表现印入吉良家上下的心中,只怕西条城内的几位谱代已经坐不住了吧!也罢!这八百常备本就是为馆主大人准备的礼物,老夫趁此机会把兵权交出去,谁还能再说老夫一句不是?”
山本勘助回头看了一眼正在执勤的一名掌弓武士,年纪不过二十出头就有一手百步穿杨的弓术,冷哼一声:“冈崎五人众之首的内藤义清,以七十三岁高龄为松平家迎战织田信秀最后落得负伤而死的结局,内藤一族为松平家可为是鞠躬尽瘁,可是到现在内藤一族还居住在鸭田乡的内藤庄内,这种主家还有什么资格拥有内藤正成这样的勇士!”
“这些好苗子就留给馆主大人去培养吧!”远处的青山依旧、绿水长流,除了城下町损毁的几十处房舍,以及东海街道两边几十颗恐怖的人头之外,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西条城评定间内,分为两排先后坐着一色长门守尧直、山冈淡路守尧元、大河内但马守信贞、巨海弹正少忠尧纲、高桥出羽守政信、小笠原摂津守安元、小笠原安芸守広重、江原丹波守政秀,山本勘助作为吉良万松丸的辅佐役兼吉良家直属重臣一同入座。
吉良一色氏与幕府四职的一色氏没有直接亲缘关系,除了同属于足利一族的后裔之外,他们之间的唯一联系就是本贯地一色庄,一色氏的初祖一色公深是足利泰氏七男,被封到吉良家附近的一色庄内,与吉良家也算是堂兄弟关系,后来一色氏入京奉公他的一色庄就转而成为吉良家的家领。
南北朝观应扰乱时期,吉良左京大夫满义因为直属足利直义一方,在足利尊氏关东进军时期三河出阵妨害,从而被足利尊氏称之为“吉良庄的凶徒”,第二年足利直义被足利尊氏毒杀,随后吉良满义不得不归顺,也正是因为站错队伍,所以镰仓时代威名赫赫的吉良氏一度沦落到连三河守护都没拿到的尴尬境地。
因为同属于足利直义一方的东条吉良氏的吉良貞家、满家远赴陆奥担任奥州管领,同从属于足利尊氏的畠山氏,石塔氏作战,随后开创奥州吉良氏,因此三河东条吉良氏的本贯地被吉良满义接收,在吉良家降服北朝之后,足利尊氏为了有效压制这个有力一门,就把脑筋用到这座东条城上。
足利尊氏特意让吉良满义的嫡次子分出一支,亲自为其元服并下赐偏讳“尊”字以示信重,此人就是后东条吉良氏的初代吉良尊义,新成立的东条吉良氏不负众望的与宗家的亲兄长吉良满贞对立,随后他的子孙一直在幕府的默许下与一门惣领家对立,三河国从此就再也没安泰过。
为了对付这个讨厌的分家,身为两兄弟父亲的吉良满义就把几个庶出儿子分流出去各自建立分家,用以协助宗家对抗东条吉良氏,他们分别是一色有义、冈山满康、桥田满长,并各自筑城拱卫幡豆郡吉良家的统治地位。
随后桥田氏在应仁之乱绝嗣,冈山氏的嫡流也灭绝,只有庶流山冈氏保留这一脉薪火相传,唯有一色氏仍然坚持保存下来,一直是吉良家的有力一门众,其家督世代接受宗家偏讳下赐,现任吉良一色氏家督一色尧直就是如此。
山冈尧元是山冈善次郎的父亲,他上面还有个兄长山冈善太郎元长是山冈家的家督继承人,在他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尚未及笄,他们一家继承宗家冈山氏的冈山城,为吉良宗家对抗下吉良家立下汗马功劳。
善太郎与善次郎的母亲内藤夫人曾是吉良万松丸的乳母,他们两兄弟也成为吉良万松丸的乳兄弟,因此吉良万松丸也对他们家非常亲厚,善次郎担任侧近众首领的原因就源于此。
第22章 谱代的骄傲
巨海氏是大河内氏的分家,当年巨海道纲担任吉良家远江旗头为吉良家镇守远江领土,后来在今川氏亲的大军攻击下战死,因此在吉良家内对巨海一族别样看待,在众多谱代里也算地位靠前,也是大河内家非常一种的同族。
三河高桥氏和筑后的高桥氏没有任何关系,出身与之相比还要高出许多,来自清和源氏满政流浦野氏一族,三河国加茂郡足助庄居住,以足助氏名称相称,南北朝时代足助氏从属于南朝方的宗良亲王,足助氏惣领家第七代足助次郎重范与北朝作战战死。
随后足助重范的之子移居三河国加茂郡拳母乡高桥庄居住,并由此改称高桥氏,其后高桥氏又出仕吉良家移居幡豆郡内居住,在応永二十一年(西历1414年)四代孙高桥四郎高宗担任赤羽根城城主,由此一百多年来作为吉良家的谱代。
小笠原摂津守家、小笠原安芸守家、江原氏同出一支,都是信浓小笠原氏分家一流,幡豆小笠原氏出自镰仓初期小笠原长清之子伴野时长一脉,霜月骚动时期,时长之孙长泰与其子盛時战死,残存的一脉移居安达氏领地三河国太阳寺庄,其后追随三河国势力最强大的足利氏、吉良氏,并在随后移居到吉良家的幡豆郡内居住。
这一家可以说当年是在镰仓时代参与霜月骚动的安达氏一方,与足利氏、吉良氏同属一个阵营并在战后受到北条氏惩罚,随后幡豆小笠原氏曾先后担任若狭、三河、尾張知多郡守护代一度出仕一色氏,随后因为应仁之乱三河国守护细川氏与一色氏相争而家督分裂,摂津守家与安芸守家各分小笠原氏家领形成两个体系,江原氏也是同时期分离出去的分家。
随后细川氏、一色氏退出三河国,小笠原氏重新归属吉良家并成为谱代重臣,只因曾经脱离吉良家的缘故,在吉良家内的地位受到压制,只能与一直出仕吉良家的庶族江原氏地位相当。
总之就是说,吉良家的家臣团空前强大,谱代众一个赛一个牛,无论是家世出身还是家中资历都不得了,大河内氏这种追随三百多年的就更不必说了,高桥氏资历略浅也追随吉良氏一百五十年,小笠原氏原本也在镰仓后期追随吉良家,只是觉得吉良家受到足利尊氏惩罚后似乎有衰落之兆,因此又攀上一色氏的大腿成为几国的守护代。
不过风水轮流转,一色氏随后又遭到足利义教的打击,应仁之乱中同东军首领的细川氏作战,而吉良宗家从属于东军,东条家从属于西军,因此在战后小笠原氏遭到惩罚,东条吉良氏也一度被剥夺东三河守护的名乘。
吉良氏却因为地位清贵一直不涉地方政治倾轧而被足利将军家青睐,进入室町时代,吉良氏先后出了幕府管领斯波义将的正室,斯波义健正室,同时担任武者头,引付众头人等清职,在足利义政时代被将军再次抬家格为御一家笔头,家格再次复起居于三管领之上。
东山殿所撰《见闻诸家纹》中,家纹仅次于足利将军家之下,成为天下第二武家,地位之显赫再次压住镰仓时代同族宿敌斯波氏一头,也正是因为吉良家有如此显赫的背景,分家今川氏又屡立战功,东海道才会传出“公方无子吉良继、吉良无子今川继”的童谣,这当然是今川家假借莫须有的名份唬骗东海国人的小手段。
没有谱代的武家只会是悲剧,因为家臣会在你家业衰败的时候毫无心理负担的背叛你,谱代太多的时候也会是个悲剧,一群谱代坐在你面前唧唧歪歪说上半天,总之就是这不行那也不行,家督应该这么做,那么做云云。
吉良万松丸现在就碰到这种情况,一群资格老资历深地位尊崇的谱代们唠叨个不停,原因竟是大地震后的到底怎么重建的问题,因为太原雪斋手书一封的消息已经传开,有些谱代认为这个时候征发普请役不太合适,还有些谱代就人事任命上谁来担当,这笔修缮费用的厘定等问题反复纠缠。
一群谱代你来我往吵的不亦乐乎,似乎完全没把他这个家督放在眼里,吉良万松丸枯坐了半天发觉他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就轻咳一声道:“诸君稍歇,且听本家一言。”
“请馆主大人示下!”谱代们一骨碌撑地俯首下去。
“町民受灾无有着落,此事不解将动摇本家威望,因此普请之役当速速征发,本家任命山本勘助为普请奉行,由町民中征发普请役,修缮费用就由本家承担吧!”吉良万松丸一锤定音道。
“不可!”接连几个声音连说不可,让吉良万松丸很不爽。
只谱代们根本没考虑小家督的面子,高桥出羽守政信、小笠原摂津守安元、小笠原安芸守広重连声疾呼“不可”,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好像在说你这家督怎么这么败家子,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大河内信贞劝说:“就以免除今年城下町地子钱,让町民们负担普请役自备材料修缮吧!为本家节省支出是我等谱代奉行的本分,馆主大人就不必担心。”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议定了吧!”吉良万松丸沉着脸点点头,又枯坐了会儿仔细听取谱代们计较普请役的细节,最后实在有些不耐烦才起身离去,这以过程中谱代们没有异常表现,也没人管他到底什么态度,这让他更加不高兴。
“即便看见了也不会太在意吧!”
走出本丸叫上跪坐在廊下的山冈善次郎,吉良万松丸带着自己的侧近众策马奔出西条城,一路沿着矢作川北上跑出几里外停下来,后面拖着一群紧赶慢赶的侧近众累的半死不活的,让山冈善次郎叫苦不迭:“馆主大人!骑马不要跑那么快啊!这样会很危险的!”
吉良万松丸翻身下马坐在河边出身的问道:“善次郎,你告诉本家,谱代的意义是什么。”
“谱代是为主公世代尽忠的家臣!”山冈善次郎大声答道。
“嗯,虽不准确也算你答对了。”吉良万松丸摇了摇头,源氏栋梁家的谱代所传,其全名是源家谱代御家人,这种老黄历也只有整天抱着《吾妻镜》看的吉良万松丸还记得,像山冈善次郎这等武士,早就忘记谱代的出处,吉良家的谱代家臣基本不清楚其中的故実。
“御家人联合北条家迫害河内源氏,后来又联手推翻独霸镰仓幕府的北条绝爱,谱代就是御家人制度的残留,他们也一样可以推翻家督,武田信虎不是就被一门、谱代联手流放的吗?”吉良万松丸冷哼一声,不作他想。
第23章 新的抉择!
回城的路上,吉良万松丸特意去城下町里看了看,普请役征发的文书已经张贴出来,在城下町奉行所内排队办理普请役的町民已经聚集了不少,吉良万松丸也没去往里面挤,转了两圈就绕到安顿在城下町内居住的常备足轻队。
因为早晨返城的时候,就见过吉良万松丸的样子,所以他带着几十骑侧近众阔步昂然进入天王町,就遇到一群正在执勤的武士挡住去路:“我等参见吉良御屋形大人!”
“诸君起身吧。”吉良万松丸坐在马上以折扇敲打马鞍示意他们起身,然后示意这些武士带路,自己在一群侧近众的簇拥下进入町内,大略扫视一眼町内的屋敷破败而简陋,吉良万松丸不禁深吸一口气,大喝道:“善次郎!”
“臣下在!”
吉良万松丸一脸不悦的斥问道:“我吉良家的武士为什么会住在这种地方?”
“这个……臣下不知。”山冈善次郎很配合的低头认错。
“吉良家的武士,住在城下町像什么样子!”吉良万松丸略作思考就相出了对策,“侍屋敷的空余屋敷分给诸位武士,我记得三丸还有几座兵橹空闲,调一批常备足轻去守备吧!以后每五日一轮换,其他常备就留在城下町轮流守备町内治安。”
“是!属下立即去办!”山冈善次郎立即翻身上马一溜烟的跑掉,虽然山冈善次郎优势很蠢的样子,但要论起通透伶俐比那些榆木脑袋的武士可要强出一截,比那群只会叽叽歪歪的谱代家臣更加有用的多。
吉良万松丸转过身,对这群武士说道:“诸君就各自报一下出身名号吧。”
“是!”一呼啦全都跑过来站成一排,一名黑瘦的武士大喊一声:“俺先来!在下额田郡鸭田乡的田川太兵卫!”
“在下碧海郡鷲取乡的森原又二郎!”
“在下额田郡大河内乡浦部庄的渡边高纲。”
“在下额田郡永良乡加気庄的加藤教明。”
“在下幡豆郡小岛庄的伊奈忠家。”
“在下额田郡内藤庄的内藤正成。”
吉良万松丸很仔细的将所有人的名字记在心里,他能准确的把每一个报过名号的武士记下来,凭借出色的记忆很轻易的获得武士们的热烈回应,对于这群乡下大老粗来说,没有什么能比一个地侍被主家记住名号更荣耀的事情。
过了会儿山冈善次郎去而又返,悄悄告诉他事情安排妥当,吉良万松丸随即大声宣布武士即可搬入城内居住,在一片欢呼中告诫道:“诸君既已出仕吉良家,就应遵守本家法度,忠勇同心,为吉良家也是为了各自挣一份功业!即便客死他乡也不枉我三河武士的威名。”
“哈!”武士们齐齐撑地俯首。
“从今日起,所有武士移居三丸侍屋敷居住,三丸之内四座兵橹,由诸君轮换把守。”
“是!”这一次是欢呼雀跃的拜服,“我等愿为馆主大人尽忠!”
能进入西条城内居住,就等于正式成为吉良家臣,不但薪俸待遇大大提高,家人日后的出身也可以得到保障,自己的后代可以作为吉良家的谱代出仕,比起担当城下町巡逻治安真是天壤之别。
“诸君应多勤武事,跟着本家以后少不得有合战要打,若是因为不勤武事,作出有损我吉良家的颜面的事情,可休怪本家法度无情!”
给完胡萝卜当然要把大棒亮出来,看着他们一脸敬畏的神色,吉良万松丸很满意的离开城下町,回到城中才得知谱代众还在评定间内开会,一名小姓守在本丸外等候多时,原来这群谱代们正在为今川家大将太原雪斋的最后通牒发愁,刚才还一副万事由我来嘴脸,这会儿又想起他这个家督。
“这群家伙真是让人讨厌啊!”吉良万松丸撇撇嘴,转而对小姓吩咐道:“让他们等一会儿,本家出去转了会儿,先要沐浴更衣。”
小姓欲言又止:“可是……”
“照我吩咐的去做吧!”挥手打发小姓离开,吉良万松丸慢慢走回天守阁,略微观察下四周,发觉阿菊似乎不在本丸才松了口气:“还好阿菊不在,被她碰到一定又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草草梳洗一下换上正装,待他来到评定间时已经过去半多时辰,吉良家的谱代们一个个瞪眼盯着出口,看到吉良万松丸迎面走来,小笠原安元立刻抱怨道:“馆主大人!这可是决定我吉良家生死存亡的评定会,您怎么能迟到呢?”
“摂津守!注意你的言辞!”大河内信贞面色一沉。
“如果本家没记错的话,评定会应该是下月初六,不知摂津殿今天要开什么评定会,我吉良万松丸愿意洗耳恭听。”吉良万松丸不咸不淡的回了句话。
那边小笠原安元的脸色“唰”的一下变十分难看,当着这么多谱代家臣的面被一个没元服的家督训斥简直是个耻辱,但是他又不敢趁机发作,周围的谱代不会有人站出来帮他,要怪只能怪他自己小觑了这个小家督。
“抱歉!是我安元说鲁莽了!”小笠原安元尴尬的道了声歉,难堪的垂下脑袋。
“还是说说太原雪斋传达的书信吧!”山本勘助适当的中止这尴尬的场面,把略显僵硬的气氛又给圆回来。
吉良万松丸拿起折扇轻击桌面示意众臣安静,过了会儿,瞥见跪坐两侧的谱代家臣全部收声静止,才轻声说道:“这是决定本家命运的会议,请诸君严守秘密,会后一个字也不能带出评定间!否则就是与吉良家为敌,与在座的诸君为敌!所以请诸君在此立下誓言吧!”
谱代家臣们摸不清家督的意思,大河内信贞就第一个跳出来宣誓:“我大河内信贞,向八幡大菩萨发誓,今日评定间内所论之事,不得泄露一个字,违者将遭受九天神佛之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