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听到山本勘助对北条氏康如此高的评价,吉良万松丸很是诧异,按道理他应该对武田晴信赞不绝口的吧,当然也可能因为他的介入还不认识武田晴信。
山本勘助又说道:“关东八国乃武士之乡,是两代幕府的起兴之所,唯有夺取关东的人才能一统天下。”
“噢!原来是这样啊!本家受教了!”吉良万松丸一脸不以为然的表情,让山本勘助颇为无可奈何,【创建和谐家园】弟不怕徒弟笨,就怕徒弟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听师父的话,这个道理山本勘助当然也懂,吉良万松丸现在只想着畿内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发达的农业,对关东向来不怎么重视,他能劝进的也只有这么多,不可能再进一步了。
视察坂本城选址地区的地理情形之后,吉良万松丸又带着人马返回坂本御所的别馆,他有特权可以居住在将军御所内的别馆,坂本地方的警固权也被吉良家拿到,大馆晴光与朽木晴纲主动找到吉良万松丸交接坂本御所的工作,前者直接返回慈照寺奉公,后者则回到朽木谷处理领内事物。
几天后陆续受到一连串东国消息,武田家在经历一年前塩尻峠合战的胜利后,一年之内频繁出击镇压佐久郡反武田国人众并取得一连串胜利,先后压制田口城的田口长能,平原城的平原全真,并平定了南信浓伊那郡的国人叛乱,在这一连串的胜利中,先后驱逐反武田的西诹访众、小笠原一族、北佐久郡反武田众,获得信浓攻略的阶段性胜利。
刚大胜一场洗去战败阴霾的武田晴信,在九月初接受他姐夫今川义元的要求,以三方互嫁女儿的方式加强甲相骏同盟,只是他还没来及高兴就立刻接到亲家北条氏康的求援,关东爆发天文之乱的消息随之而来,陷入战火漩涡的北条氏康危在旦夕,蜷缩在小田原城里咆哮着向他的两个盟友求救。
不提武田晴信脸上的表情有多纠结,同为甲相骏同盟之一的骏河今川氏也有了新的变化,虽然今川军在夺下安祥城之后,一路高奏凯歌把阵线推到水野家的刈谷城前,让尾张的织田家很是担惊受怕的一下,只可惜今川家只能到此为止了。
因为西三河夺下安祥城并借机降服宗家的两吉良,和中立的中条家,使得让今川家的势力迅速膨胀,快速膨胀的家臣团给今川义元带来了许多法令施行上的不便,强大的三河国人团体又让今川义元陷入了苦恼,他正考虑如何调整三河国的内部的权力分部,就迎来北条家的求援信。
差不多和武田晴信一样,今川义元也是一脸的不情愿,但是甲相骏同盟刚刚达成,处于维护同盟的效力他还不得不答应出兵,他当然清楚北条家的位置有多么重要,当初细川政元派出申次众伊势长氏入道宗瑞,即后来的北条早云经略关东,并从伊豆开始的本意,就是为了遮断关东国人上洛的道路。
这次甲骏两国援救北条家也是同样的理由,一旦北条家灭亡,甲相骏同盟刚刚建立的稳固铁三角固然破灭,甲斐武田、骏河今川也要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关东战火随时会烧到自家的腹心之地,这对于刚征服或者正在征服中的今川,武田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享受过后背安稳的感觉,再让他们回到时刻提防后背朝不保夕的时代是很不习惯的。
关东天文之乱的风波在逐渐发酵,虽然远隔千里只是从字面上了解大概的情形,也能感受到整个关东陷入恐怖的风暴,仿佛一个巨大的炸药桶被彻底引爆,天文之乱话题也迅速掩盖刚刚过去的江口之战,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
相比三好家三千对三千的内战,关东动辄数万人的武家合战更让人热血沸腾,这么大的动作也引起近畿武家门的警惕,关东武家强大的力量他们早有概念,但是这么大的动作,堪比应仁之乱里一方军团的总兵力,足够让包括三好家在内所有人畏惧的。
吉良万松丸也有自己的想法:“河内源氏两代幕府确实起兴于关东,关东的群豪里到底谁又有称霸天下的‘器量’呢?想到这里他不禁想起了之前写给长尾景虎的那封信,现在想起来还是太冲动太莽撞了,也不知道这位‘越后之龙’到底会怎么看,关东的长尾景虎、武田晴信、北条氏康,到底是不是拥有‘器量’的人呢?”
第61章 中院家的帮助
经过几日休整,吉良家武士已经适应近江的环境,琵琶湖、宇治川一带的地理环境,其实也很像矢作川、丰川的平原地形,同样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以及发达的渔业、水运行业,唯一不同的就是近江的土地更肥沃,物产也更丰富,没花几天这群三河武士就喜欢上这里的生活。
吉良万松丸特地带着马迴众去观看西条备与三河奉公众的训练,经过上洛多日的磨合,两只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出身的武装力量逐步产生了默契,三河奉公众的战斗力也不可小觑,在认识到自己的弱点,他们也针对性的加强队列进攻集团协作的训练,几名足轻大将也借此机会成功确立了自己的领导权。
坂本御所别馆内,大河内国纲、一色直高、设乐贞通、菅沼定直一字坐开,正对面坐着吉良万松丸、中条秀隆二人,在充分考虑到东西三河奉公众的特殊性后,吉良万松丸决定对三河奉公众在原有泾渭分明基础上进行拆分。
“今天召集诸君是为了三河奉公众的整编问题,这份提议是本家草拟的一份方案,诸君且看一看吧。”吉良万松丸以目光示意,几名小姓拿着几张分发下去。
关于三河奉公众的整编问题,他早已经在脑子里酝酿多时,西三河与东三河的实力不均衡,两派都是出身亲缘色彩浓重的豪族势力,如不借此机会一劳永逸的解决,任其发展肯定要形成新的军头集团,对吉良家控制三河奉公众产生不利影响。
这份方案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将两派三河奉公众的主体打散,并按照新的制度重新混编在一起,部分东西的均匀混编到四个足轻大将手中,每个足轻大将平均分配了一百三十五人,并且从此后不再以东西三河奉公众的名义出现,新的名字为赤备,或者叫赤备武士団。
大河内国纲与一色直高悄悄对视一眼,齐声说道:“我国纲(直高),赞同馆主大人的方案!”
“我贞通(定直)也赞同!”东三河的两名足轻大将也在随后表示支持。
“很好,那就交给四位亲自执行吧!”吉良万松丸微笑的点点头,目视四人默默退下。
西三河奉公众的两个足轻大将,大河内国纲与一色直高,不是出身吉良家的谱代家老一门众,就是吉良万松丸的一门众,西三河的国人也一向以他二人马首是瞻,他们俩当然不会反对吉良万松丸的决定。
东三河的足轻大将设乐贞通、菅沼定直二人也没有反对,虽然他们俩来自吉良家体系外的国人,但只要接受吉良万松丸的恩惠,就不得不被拉上吉良家的战车,不接受吉良万松丸的任命也就罢了,一旦接受了就必须得听吉良万松丸的命令,否则他们俩就只有被孤立的命运。
三河奉公众无论出身何方,自从他们跟随吉良家离开三河,就自觉或不自觉的与吉良家绑在一起,尤其他们都是来自豪族一门或是庶支出身,心里怀着建功立业的心愿,如果因为不听吉良家的号令,就被赶回三河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甘心的,更何况武士注重家族名誉,任何给家族抹黑的事情都不能做,除了服从安排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这次三河奉公众的整编工作,是由吉良万松丸亲自拟定计划,并交给四名足轻大将亲自执行,这份方案里直接对下面番头、组头一级的任命进行干预,吉良家内有力的谱代家臣纷纷冒头,使得吉良家对三河奉公众的控制力大大增强。
吉良万松丸微微瞟了眼自始至终没有说话,表情僵硬着坐在原地不动的中条秀隆,喂喂叹了口气:“这个结果果然不出本家的所料,新生的赤备将成为本家另一个拳头,只是有些对不住中条秀隆了啊!”
西三河武士被吉良万松丸内定为自己的心腹力量,其次就是拉拢安抚东三河武士,相比之下同属西三河的中条秀隆就成为不尴不尬的地位,他注定不能安排实职,但是也不能就这么晾着不管,那样做只会有失人心。
为了拉拢和安抚中条一系的家臣,他选择刻意拔高中条秀隆的地位,任命他为西条备的侍大将,担任山本勘助的副手,年俸定为五百贯文,在西条备、赤备两大体系内总排名仅次山本勘助,成为排在第三的【创建和谐家园】。
名字好听但是实权却是一点没有,当然不是因为他做山本勘助的助手,就没有一点权力插手的机会,而是这位中条秀隆根本毫无机会,因为吉良万松丸直接把他叫到身边副官,他还能有什么希望抓权呢。
或许内部还会有不满的声音传出来,但是他们注定不会成功,因为身旁有实力强大的西条备在侧,也没人敢闹出幺蛾子,更何况服部党挖情报的能力也不是吃素的,出现任何不对的苗头都能及时发觉,将内部出问题的风险减小到最低。
这边解决刚整编问题,中院家就派来一个人,还是中院家门前接待他的那名青年,名字叫中院朝通,是中院家的庶流一门,他带来中院通実的信。
“兄长的意思,是要支持本家的行动吗?”吉良万松丸看了看信件,抬头瞅了中院朝通一眼。
“是!少殿非常赞同吉良殿的看法,并委派在下陪同吉良殿前往堺町。”
吉良万松丸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他对中院通実的来信感到十分意外,他可从没和这个表兄说过一句话,对方就这么直接写信对他表示支持,更意外的还是派来中院朝通陪同他去堺町,理由是他母亲的娘家,三条西家自从実隆公时代就与堺町的天王寺屋保持密切关系,在堺町打探任何情报只需借助天王寺屋的津田宗达就可以。
对外人自作主张的安排,吉良万松丸选择坦然接受,带着少量侧近众和二十名马迴武士,稍稍乔装打扮一下就乘船顺着琵琶湖进入宇治川,淀川前往堺町,这次出行他只带着中条秀隆一个非吉良家出身的武士,显示出对他的格外重视。
这次带着的三十名侧近众里,第一次把泷川庆次郎和本多三弥带上,这两位未来的猛将表现的很奇葩,两人明明相差五岁应该玩不到一块,但是他们偏偏就玩在一起,而且关系好的比亲兄弟还亲,整日形影不离的缠在一起,就连本多弥八郎这个亲兄长都有点嫉妒。
第62章 神秘的堺町
本多弥八郎自从经历上次的打击就变的老实许多,白天跟在山本勘助身后学习筑城及管理技术,晚上一有月光的时候就跑到外边借着月光看书,学习十分勤奋刻苦,比当年吉良万松丸可要强出太多。
“只有这份毅力才能成就战国著名的谋士吧!”吉良万松丸叹了口气,对这种既聪明好学又刻苦勤奋的人只有佩服,与本多弥八郎相比,他那个弟弟本多三弥可就差多了,整天跟着泷川庆次郎跑到西条备里厮混,死缠烂打非要跟着枪半藏渡边高纲学习枪法,看到年纪轻轻的中条秀隆有一手绝妙的剑术,又跑过去要学中条家的兵法。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没什么心眼大大咧咧的性格很对三河武士们的胃口,泷川庆次郎这个外人很快就被大家所接受,连带着他的父亲泷川益重也随之收益,凭他们两个年纪又小又没心眼的憨实性子,还真就在三河武士里混出熟脸来。
据说泷川庆次郎刚一上来还向渡边高纲请求试合,渡边高纲也没有拒绝他的挑战,结果当然是次次被一枪击败,每次执拗的爬起来都会再被打翻在地,最后渡边高纲有些看不下去告诉他,虽然枪术基础不错,但是这还不够,年纪太小气力不足,再练几年再说。
¡¡¡¡¶É±ß¸ß¸ÙÓÖ¸æËßËû¶É±ß¼ÒµÄ¼Ò´«Ç¹ÊõÀ´×ÔçÜÄÚ£¬ÔÚçÜÄÚµÄǹÊõÒÔÄ϶¼±±ÁëΪ×ð£¬×îºÃµÄǹÊõҪȥÐ˸£Ë¡¢ÑÓÀúËÂѧϰ£¬Ìý˵Ð˸£Ë±¦²ØÔºØ·ÈÙµÄǹÊõÔÚçÜÄÚÊ®·Ö³öÃû£¬ãñ´¨Çì´ÎÀɾÍÇÄÇĶãÔÚɽ¸ÔÉÆ´ÎÀɲ»ÔÚµÄʱºò£¬Çó׿ªÁ¼ÍòËÉÍè´øËûÈ¥´óºÍ¹ú¿´Ò»¿´¡£
“可是本家并没有去大和国的打算啊!”
“听说奈良的平城京的美景不下于平安京呢!主公先去看一看改日再带着胜公主一起游览吧!”泷川庆次郎看起来大咧咧毫无心机的样子,没想到还能说出如此心思细腻的话,不过他得承认,这个提议确实不错。
“好吧!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吉良万松丸作势考虑了片刻,就爽快的答应下来。
“谢过馆主大人!”泷川庆次郎兴冲冲的跑掉,似乎是去通知他的小伙伴本多三弥。
宇治川属于淀川的支流,同时也是唯一一条从琵琶湖流出的河川,与流经京都的鸭川在下游与园部川回合成的桂川,流经大和国的木津川,一同汇合成为淀川。
淀川的各级支流众多流域面积也非常广阔,这条近畿第一河川沿着向南偏西的河道奔腾者流过大阪平原,并最终在平原的尽头流入大阪湾。
堺町就在大阪湾的一角,位于摂津国、河内国、和泉三国交汇之处,三州之堺也就成了他的名字,自从南北朝结束幕府中兴,鹿苑院足利义满向明朝永乐皇帝称臣以后,中日之间勘合贸易兴起,这座畿内的小港口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而迅速崛起。
而后随着细川家在应仁之乱后独揽幕府大权,堺町成为细川家掌握勘合贸易的重要港口,给这座新城注入了更大的经济【创建和谐家园】,并逐步转化为近畿地区最重要的商业口岸,几乎垄断九州,西国通过濑户内海与畿内的经济活动,商业地位甚至超过京都的京町。
作为畿内第一大港口和新兴的商业城市,堺町的规模绝对远超战国时代所有城下町的规模,仅仅只是靠近城市外围就能感觉到浓重的商业气息,整座城市是由一个名叫納屋衆的商会自治组织管理着。
在这个时代类似納屋衆的商会组织操控城市的还有很多,比如伊勢国的宇治山田町、大湊、桑名宿町,九州筑前国的博多凑,出羽国庄内的酒田凑等等,也都施行类似的商会共同管理自治的权力架构,这种组织又被称作会合衆。
会合衆的制度与惣村差不多类似,惣村是随着中世庄园制瓦解之后,乡间的部分富农逐渐掌握了土地的地侍,在庄园制瓦解后有些地头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占据这些村庄,于是新兴的地侍与乡民联合起来形成自治体,选出几位地侍或者农民中的有力者作为宿老地下人共同管理村庄。
它们同样不服幕府和国主的管理,为了谋求自治权力经常煽动或者掀起一揆,比如嘉吉元年的德政一揆就是这群惣村闹起来的,惣村集团很快聚集起三万大军,形成一股可怕的土一揆力量占据畿内各大寺院,并扬言幕府公方若不发布德政令就一把火烧尽所有僧院寺院,当时幕府正巧赶上嘉吉之乱,京都政局陷入混乱根本无力抵抗,所以惣村集团很轻易得到德政一揆令,也助长土民们的气焰。
合会衆和惣村相同的地方就是内部制度完全一样,只不过把农民与地侍的关系转换为小商人与座商、豪商之间的关系,他们当然也不会听从幕府和国中的管理,而是以每年定时定量缴纳一笔“矢钱”作为保护费,来获取独立自治的权力,对于像堺町这类商业港口可以堪称摇钱树,包括细川家在内的各地领主也不敢过分催逼,因此他们的地位也比惣村集团要高出很多。
会合衆不但保持高度自治,还有自己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处理各种商业【创建和谐家园】,他们还有自己的执法机构处置诈骗,抢夺,【创建和谐家园】甚至凶杀等犯罪行为,会合衆内每位成员由居住在这些都市里的商人联合推选出来,他们大多数是来自各行各业中最顶尖的豪商,这群人被称为“有德者”。
由这些“有德者”组成所组成的自治联席会议,负责打理整座都市的日常事务,处断各种商业矛盾以及刑事案件,大概就与著名的联邦制度类似,各地的会合衆从制度到名称上也都大同小异,比如宇治山田叫做“山田三方”,博多凑名叫“十二人年行司”,庄内酒田凑称为“三十六人衆”,大凑就叫“会合衆”。
比如堺町的会合衆名叫納屋衆,从名字就能听出来,納屋就是从事土仓等行业的商会组织,也就是说最初他们是由仓储借贷典当商人发起的组织,只不过经过近百年的变化,納屋衆的成员更换许多茬,有旧的家族没落也有新的家族崛起,最初納屋三十六人衆早已物是人非,时至今日世人皆知堺町掌权的是納屋十人衆,至于三十六人怎么只剩下十人,谁也不知道。
吉良万松丸一行数十人乔装打扮成普通的客商,一路混在各地赶来的商队之中也并不显眼,有些豪商的商队前后呼喝数百人,动用船只数十条,而且雇佣一只数十人的浪人作为保镖,有弓马刀枪铠甲齐全,比许多大名的武装还要精锐。
“果然不愧是堺町,真的好厉害!”无论吉良万松丸干还是身边的侧近众都对堺町有了深刻的印象,堺町也确实很厉害,作为一座典型的环濠都市,堺町的周围围绕着土居川、内川、古川、竖川、新堀川等多条河川。
这些河川里有许多是堺町的商人出资挖掘出来的,为的是借助密集的河网以达到来往穿梭提高商贸活动及货运速度的目的,据说从堺南到堺北最快到达的方法就是坐船,由此可见这座城市对水运的依赖有多么大,纵横交织的河道网络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码头,这是堺町保持活力的基础,也给这座城市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
第63章 天王寺津田家
自吉良家一行数十人进入堺町外围的环濠河道开始,山冈善次郎嘴巴就一直大张着,好像堺町里的所有事物都会使他震惊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像他这种没见过世面的土鳖样子,很快引起来往期间的商人的耻笑,吉良万松丸觉得为了保存仅有的颜面,还是婉转的点了一句比较好。
“善次郎,说堺町应该是什么样子?”
“堺町应该是一个巨大的町吧?”山冈善次郎的眼睛还是盯着不远处鳞次栉比的建筑群,根本没注意到他有多么失礼。
“我知道!我父亲大人去过,那里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町!”泷川庆次郎立刻跳出来显摆道。
“【创建和谐家园】!馆主大人问话的时候不要插嘴!”山冈善次郎拿起斗笠狠狠的敲了他一下,后者捂住脑袋撇着嘴跑到一边去了。
“呀!终于好了!善次郎的魂魄终于回到身体里了!刚才本家可是很担心善次郎会一步他出去沉入水里呢!”吉良万松丸一脸惊讶而又恍然大悟的样子,拿起折扇敲在他的额头上,默念几句密宗咒语:“醒来吧!善次郎!你父亲骑着马快要追上来了!”
看着搞怪的吉良万松丸在那里会神鬼色的描述他以前爬树摘西条城内姬丸院子外探出来的桃子,被侍女发现告到他父亲那里,逃跑的善次郎被父亲骑着马狂追半个城下町当场鞭笞的光荣历史,山冈善次郎一脸尴尬而又无奈的哭丧着脸:“呃……馆主大人!”
“嘛好了!我们还是赶快进去吧!”船一靠岸,吉良万松丸就跳到码头上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入人群。
“啊!馆……殿下等等我啊!”
正如泷川庆次郎所说的,堺町只是一个町並【创建和谐家园】的城市名字,在这个不规则环形的城市里,被划分为大大小小几十个町並,比如中之町、舳松町、水落町、甲斐町、柳之町、宿屋町、櫛屋町、神明町、南半町等各种稀奇古怪的名字町並。
进入堺町才知道,中世日本的都市到底有多繁华,在经历战国摧残后破烂不堪的京町很难领略到中世日本经济的最高水平,这里不同于破败的京到处都是断壁残垣中屹立着簇新的庭院,进入右京区就要小心自身安全的治安窘况,这里是真正安全繁荣的都市。
在堺町里行走偶尔就能遇到一群手持太刀,长枪,身穿印有“同心”两个红色大字标识的吴服的武士,他们通常扛着太刀,长枪穿行与人群之间、街町之内来回巡视,这些人就的是納屋衆辖下的治安执法机构,名字叫作同心众。
同心众的构成是由町民内部选举,以及居住堺町多年的浪人武士投票推选组成,这些人负责维护堺町治安以及处理治安刑事案件,对于这帮财大气粗的商人们来说,没有什么比安静和平的交易环境更值得他们在意了,一切能够维系生意不受干扰的行为他们都愿意尝试者去做,向三好长庆缴纳“矢钱”是如此,建立同心众也是如此。
“我看他们也不怎么样啊,不就是穿一样的衣服嘛!趾高气昂的样子真的很没有礼貌啊!要是在西条城我一定会狠狠教训他们一顿,让他们知道怎么尊重……”
“喂!善次郎!他们在看你,还是赶快走吧!”
“噢噢!这就走!”山冈善次郎落荒而逃。
如果刚才只有山冈善次郎一个人丢人的话,现在可就是几个人一起丢人,除了吉良万松丸和中条秀隆还能保持镇定之外,三河出身的马迴武士和侧近小姓们全都把眼睛等的大大的,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表演猿乐就把脖子伸的长长的,恨不得也挤进去看一看。
堺町的町民们似乎对这种没见过世面的人习以为常,隔三差五总是有这么一群乡下来的土老冒来到堺町摆出一副嘴巴张大,眼睛瞪圆的表情,对于这种乡下人,堺町的町民可是满满的骄傲和自豪,阿拉可是大城市人,侬这种小地方来的人还是离的远远的比较好。
于是吉良家的一行人成了不受欢迎的人,走到哪里都要被人避让,似乎像看到瘟神一样,傻乎乎的马迴武士还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非得操着一口土鳖三河腔问路人:“你们为什么要躲着俺啊,俺身上没有异味啊!俺前天可是洗过澡的!”
吉良万松丸果断的选择绕道一边旁观,心里反复念叨着:“切,虽然看起来不错,但是比未来绝对弱爆了!什么大城市能和天使城比嘛?能和扭腰比嘛?这都是浮云啊!”
心理战胜法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快吉良万松丸就自信满满的迎接冷眼和不屑,反正你们都是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才不要管你们是怎么想的呢,走到嘴巴大张的山冈善次郎旁边,小声说道:“别看了,以后有机会让你们慢慢看个够,我们该走了!”
带着或是莫名其妙或是恋恋不舍神情的几十人,走向堺町的中心商业区中之町,这里既是堺町的中心位置,也是堺町商业最发达的地区,合会衆的办公机构就设在这里,许多大商屋也把总号设在这个町内,当然此行的目的地天王寺屋也在这条街上。
天王寺屋是一座三层阁楼,很典型的明朝建筑风格的飞檐斗角,放在明朝大概也就是顺天府的一座大型酒楼级别,但是在日本这可是数一数二的大商号的总店,尤其在一堆一堆低矮的屋敷中显得极为扎眼,从此处也能从侧面看出津田家的豪商气魄。
津田家本是堺町附近堺南庄领主,最初三十六人納屋衆发起合会提议就是在这堺南庄,此地紧邻和泉国是一处非常著名的度假疗养胜地,无论环境还是气候,都不差将军家指定度假胜地坂本御所。
因为堺南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在随后的近百年里成为納屋衆商谈事物的秘密拠点,仅凭这一点津田家在納屋衆的地位就牢不可破,随着津田家的强势崛起就越发势不可挡。
津田家上一代家主津田宗柏,这可是位很厉害的文化人,师从村田珠光学习茶道,武野绍鸥是他同门师弟,还跟随著名的连歌【创建和谐家园】,准大臣中院通淳之子,集外三十六歌仙的牡丹花肖柏学习连歌,并由此获得古今传授,也是他的手中津田家在堺町抬头。
津田家家业随后传到宗柏的长子津田宗达手里,这位生于明応七年,今年五十多岁的天王寺屋当主也非常厉害,甫一接任就着手大肆扩张自己的产业,凭借他父亲津田宗柏凭借歌道的影响力,结识许多京都公卿的机会,大力结交京都来往的公卿成为京都内名气最大的堺町商人。
第64章 津田三代史
津田宗达结交的众多公卿里,就以着名的歌道名家,号逍遥院内大臣的三条西実隆最为着名,三条西実隆可是鼎鼎大名的文化人,不但在室町、战国时代就已名满天下,就是后世文化史研究也是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
三条西家的多门生意都是交给天王寺屋打理,包括天王寺青苎座等重要收入都包括在内,一直是维持三条西家频繁召开和歌会提高影响力的基础,这么德高望重的名家进行商业合作,津田家就仿佛得到了一面令旨,近三十多年的扩张速度成几何增长。
三条西実隆故去后仍然保持与三条西家的亲密关系,而且还把关系网悄然伸到中院家,除了提高天王寺的地位和影响力,津田宗达还敏锐的察觉畿内这池深不见底的湖水中的细小湍流,先后结交石山本愿寺,阿波三好家并与之建立商业合作关系。
朝廷上有人帮忙说话,地方又有三好,本愿寺做后台,借助这两家虎皮,津田家在堺町的发展可以说一日千里,很快就赶超许多大商号成为堺町甚至整个近畿数得上号的大商人,在他执掌津田家家业近三十年里不但在武家与寺社众发展关系。
“就是这里吗?正是好大的一座商屋啊!”吉良万松丸不禁感慨万千,能在异国见到熟悉的明朝风格建筑实在不容易,京都就像个建筑大杂烩,从唐朝风格的建筑,一直到宋朝,明朝的都有,而且款式齐全个性十足,保证让你第一眼认不出是什么朝代的建筑。
刚进入大厅就有天王寺屋的学徒迎过来热情的接待,中院朝通似乎认识他们,又转而对吉良万松丸说道:“吉良殿下,请稍坐片刻,在下这就联络津田宗达。”
等了一会儿还不见有人来,山冈善次郎冲着一色四郎使了个眼色,后者无动于衷的摊摊手,让他气愤者抱怨:“怎么还没过来,这么怠慢馆主大人真是太可恶了!”
“嘘!记住出门前的规矩。”吉良万松丸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从随身携带的小口袋里翻出一本书,仔细一瞧还是三条西実隆重新编撰的《咏歌大概抄》津津有味的看起来,说起来和歌固定咏唱四季之歌的格式到也有趣,一百零三首和歌里有六十四首是来自四季咏唱,剩下的作品里有二十五首是描写男女之爱,真的很有趣。
又过了会儿,中院朝通领着一名二十出头的青年走过来,中院朝通一脸歉意对他说:“吉良殿下,抱歉了!津田家的两位掌事者都不在,所以只能请这位津田宗及来接待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