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还有一个原因他不想把这些事告诉母亲的是,武则天让他不要和第二个人讲的话,他是不能告诉旁人的,包括面前这个他感觉越来越琢磨不透的母亲,不然要失去他这位姨母的信任了。
当然去看望郑氏和上官婉儿的事他也没和母亲说,这事没人来问之前,还是不要和任何人说好。
或许武顺也明白她的这位妹妹对贺兰敏之说了什么,也没问太多,而是问了几句后,就和贺兰敏之说起了过几日进宫当值要注意的一些事儿,贺兰敏之也是用心听着。
再过两日就要进宫当值,正式去赴任他那个什么尚辇奉御,还有弘文馆直学士的职去了。
虽然说这两个职差不多都是半虚的职,不需要和其他实职官员那样勤勤恳恳做事,但开始时候总是要好好做事的,特别是掌管皇帝身边那些日常所用之舆辇、伞扇的尚辇奉御职,出了差错可不是好事,再者,刚开始时候还是要和其他几位同僚混熟,以后好做事。
要做到这般,他必须要老老实实一段时间,除履职外,更还要熟悉宫内的条条块块,和一些必须要结交的人搞好关系,免得以后出差池!要在宫中混的好,除得武则天宠爱外,其他人也要结交一大片,多一些人可以使唤,替自己卖命,总是好事。
还有,无论武则天给他什么特权,在皇宫中,他肯定不敢随处乱跑的,有信任或者甘愿为他卖命的人可以使唤可以消除许多麻烦,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李治应该对他有点意见了,即使一些日子过去,对他的意见已经没有或者淡去,但也不能再惹出什么事端来,让李治这色鬼皇帝抓起来治罪,那可是得不偿失的事。
听了母亲吩咐了好一会,母亲才他回屋休息。
在贺兰敏之离去时候,他看到了他的母亲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也没去在意。
因为亲耳听到了武则天要如何处置武家兄弟,再加上又去看望了上官婉儿和她的母亲,贺兰敏之心情大好。想着去宫中任职后,就没有了“自由”,在任职前,贺兰敏之也想好好玩一下。
从母亲屋里出来后,在园中闲逛了一会,看看时间还非常早,他想出门逛逛。
出门逛逛当然要有美人相陪,他马上想到那个母亲和外祖母准备见见的杨绮,马上提笔给杨绮写了封短信,想约她出来一聚,卿卿我我一番,并令人马上送过去。
但很快杨绮回信说这两天她父亲把她看管得很严,她没法溜出来,贺兰敏之只得泄气,没定亲之前,他不能明目张胆上门去约请啊。
贺兰敏之知道,原本中秋当日母亲武顺是想和外祖母杨氏说说他与杨绮的事,但因为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母亲也没说,知道中秋当日的事肯定惹外祖母和武则天不愉快的贺兰敏之也是知道,母亲这两天肯定不会去说这事的,要说这件事,至少要几天后了。
对此他倒没觉得什么异样,只是他希望杨绮在府中候着,不要因为好些日子没得到他的外祖母使人来唤,而心生出失望之意来。
没能约到杨绮,贺兰敏之过去陪妹妹贺兰敏月说了一会话,后来贺兰敏月说要和几位丫环一道绣花,让贺兰敏之在边上陪着,但有点乏乏的贺兰敏之只是坐了一会,就坐不住了。
猛然想到,那个怡香楼的美女苏兰已经好些日子没见着了,要不要去看看呢?
几乎没做什么考虑,他就做出了决定,去看看那个现在不知道情况如何的美人儿。
母亲武顺和武则天都提起过替苏兰赎了身,接入府中来,贺兰敏之虽然婉拒,表示不想这么急,但潜意识里这样的想法还是有的,美丽的女子到底谁都喜欢,如苏兰这样容貌出色,才情出众的女子,没有人不想拥有她的。只不过贺兰敏之感觉并没有从心里征服她,借着母亲或者姨母的势,强行将她得到,那就少了许多味,他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赢得美人心,抱的美人归的。
这个连武则天都已经知道她存在的美人儿,怎么说都不能把她放跑,被别人沾上手,无论如何都要将她擒获,抱的美人归的。
想抱的美人归,那当然要时常去探望一下,增加彼此间的了解,想办法让她喜欢上自己么。
这个念头起来,让他心内有兴奋之意起来,他马上做出了决定,今日自个儿去怡香楼,找苏兰聊聊事,或者有机会听她弹弹乐,唱唱曲,解解闷。
这个念头起来后,贺兰敏之马上行动,吩咐贺兰安鸿带几个,跟他出府去。
只不过贺兰敏之刚刚招呼贺兰安鸿,带几名随从跟他出门,门房来报,说有客人来访。
有点扫兴的贺兰敏之只得让贺兰安鸿带人等着,他先接待客人。
出乎意外的是,来人正是他想找个机会去拜访的人物之一,邢国公苏定方的儿子苏庆节。
一身闲时装束的苏庆节少了身着戎装时候的威严,英俊的外貌,加上成熟的气质,还有征战多年那份隐现的军人的凌厉之气,让人莫名地生出好感的同时,也对他有点畏惧。
“在下见过苏将军,”迎到府门口去的贺兰敏之恭敬地对苏庆节行了礼,“苏将军来访,实是万分荣幸!原本想过两日,去拜会一下邢国公和苏将军,却没想到苏将军先过来拜访在下,很是汗颜!”
见贺兰敏之如此客气,有点意外的苏庆节赶紧回礼,“贺兰公子客气了,今日冒昧前来拜访韩国夫人和贺兰公子,有打扰之处,还请公子见谅!”
“哪里,哪里,苏将军来访,令寒舍蓬荜生辉,在下可是倒屣相迎,如何会是打扰,快请进,快请进!”贺兰敏之说着作了个请的手势。军人的气度不是盖的,苏庆节几名谦逊的话配以不卑不亢的举止,不只让贺兰敏之对其心生好感,让贺兰敏之身边的那些人都为之侧目。
“公子,请!”苏庆节也作了一礼,和贺兰敏之一道,往客厅走去。
第六十六章 为何
两人进了客厅,分宾主落了座,贺兰敏之吩咐下人上了茶,即吩咐边上人都退了下去。
今日苏庆节来访,肯定会和他说一些不方便被其他人听到之事,没有人在边上,也落个清静。
“苏将军,在下久仰邢国公的威名,当日在长安街头见到,即心生拜访之意,没想到前几日还有幸在宫中和邢国公及苏将军论道,真是万分意外,”贺兰敏之饶有兴致看着苏定方的这位长子,也没再客套,直截了当地问道:“只是不知道今日苏将军来访,有何要指教在下的!”
“公子客气了,听当日公子一番言语,令在下万分惭愧,指教万不敢说,今日来拜见公子,实是有一些事想请教公子!”军人的习惯就是直来直去,贺兰敏之说话的方式让苏庆节顿生好感。
“苏将军是想来问当日在下为何会当着皇帝和皇后的面,说那么多关于青海的事?”
“正是!”苏庆节点点头,一点没隐瞒今日的来意,“父亲当日听了公子一番言论后,大为惊异,想不到朝中还有如此儿,对吐蕃之事了解这么多,如此重视吐蕃的威胁,原本他想亲自来拜访公子,和公子好好聊一下有关青海及吐蕃之事!只是从青海回长安数千里,一路劳累,父亲需在府上休养一些日子,因此就遣在下过来拜会公子,顺便请教一些事儿!”
苏庆节今天的来访是受父亲苏定方的指派,苏定方让他过来和贺兰敏之好好聊聊,这位老将识人无数,出差错机会并不多,当日听了贺兰敏之一番话,及说话时候的神态后,已经认定这是个不平凡的少年人,再加上身份特殊,以后肯定大有作为的,因此希望自己儿子能和贺兰敏之有所结交。
苏庆节当然明白父亲的意思,他也对贺兰敏之挺有好感,父亲这样说,他就马上过府来拜会了。
听苏庆节如此说,贺兰敏之赶紧摆手作谦,“如何敢当邢国公来拜访我这样一个晚辈,只有在下过去拜访才说得过去,不然整个长安的人都指责在下傲慢无礼,在下也会惶惶不安的!过两日,在下一定过府去拜访一下邢国公,当面聆听他的教诲!”他当然知道苏庆节这是客套之话,苏定芳这样的人,即使再对他有兴趣,也不会屈尊过来拜访他的,不过他所说的并不是客套话,他是真心想去拜访一下苏定方,除了向这位声名显赫的老将军表示尊敬外,还想和苏定方说说青海之事。
谁叫苏定方现在主青海之事,而他因说了一些有关青海方面的事更得武则天的喜爱呢,不和苏定方这位已经对他产生兴趣的名将说说青海之事,还真浪费了结交的机会!
苏庆节面带微笑,直截了当地问道:“在下想请问一下公子,为何会知道这么多的青海之事?”
“在下从一些书籍文献中看到许多关于青海的记载,也听了不少人讲关于青海之事!当年卫国公率军出征吐谷浑之事,可时常听人说起……因为对那一个美丽的大湖感兴趣,这些年也想尽办法去了解有关青海之事,所以对青海之事,就知道的比较多!真希望如此美丽的一个地方,能永置我大唐治下!”贺兰敏之所知道的青海,大部都是后世时候所了解,当然他后世时候去过青海湖游玩,在游玩前及游玩时候了解过青海湖一带的历史传说!他虽然知道,唐朝时候的青海湖与后世时候有非常多的不同,但许多方面还是不会改变的,就比如这是个美丽的大湖,周围是良好的牧马场所。
他更知道,历史上青海湖一带是大唐与吐蕃争夺了许多年的地方,一些非常著名的战役都发生在青海之畔,大唐数次遭受重大损失的战役都是发生在青海之畔,许多名将在此折戟,可以说青海一带是历史上许多唐军将士的恶梦之地!
也可以这么说,若青海一带不被吐蕃人占领,大唐边关受到的威胁会少很多!
“原来如此!”苏庆节有点愕然,不过也没追问,看了看贺兰敏之,没有一点犹豫,依然很直接地问道:“贺兰公子,在下知道,你非常得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宠爱,只是……不知道当日你当殿说了那么多有关青海之事后,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有何考虑?”
贺兰敏之叹了口气,带点苦笑说道:“让苏将军失望了,陛下和皇后娘娘并没告诉我,他们会如何决定,因此我也不知道他们在青海之事上会如何决断!”
贺兰敏之已经完全知道,苏定方父子回京是为了何事,他们是想面请李治和武则天,同意他们提出,举大军讨伐吐蕃的奏议。因为大唐的朝会并不是每天都举行,苏定方还没在朝会上当众提交此奏议,贺兰敏之也隐隐猜到,苏庆节今日来访,是想从他这里探听一下皇帝和皇后现在的意思,对奏议能否得到朝议的通过有个数,并可在朝议前做出一些其他举措!
他不能把武则天当日所表达的意思告诉苏庆节,不然肯定要被武则天数落,还有,其实他也不完全清楚李治和武则天在听了当日他所说的那番言论后,心思是不是改变了。
这是关乎大唐重大决策的问题,能做出决定的只有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当然能影响他们决定的除了他们自己,还有朝中的重臣,贺兰敏之现在虽然得武则天的宠爱,但因为官职低微,对朝事没有任何的影响力,武则天并不会听了他的一番信口开河后,就改变主意,李治更是不会。事情太过于重大了,他们肯定会征询更多朝中重臣的意见,武则天不是说的很不明白吗,要是朝中大多的大臣反对这个【创建和谐家园】,即使她和李治认可,也没法做出决定。
听贺兰敏之如此说,苏庆节略略有点失望,但并没表现出来,依然面带微笑地说道:“原来如此!”只是这么一句话,他也没再问询贺兰敏之有关李治和武则天态度方面的问题,而是问其他方面的事了,“贺兰公子,在下很是好奇,你年纪这么轻,还没正式入朝任职,又没从过军,为何对青海之事能做出那番论断?为何会认为吐蕃是我大唐的最大威胁?”
第六十七章 有点不悦
这个问题苏庆节不解,也是苏定方疑惑的,当然身为皇帝的李治和皇后武则天也不太容易接受的,只不过李治和武则天并没向贺兰敏之探况这个疑惑而已。
可以说时下大唐朝堂没有人会认同贺兰敏之这个说法,即使是苏定方这样征战一生、现在还镇守青海,与吐蕃直接对抗的旷世名将,也没料到或者说认同吐蕃是大唐最强大的敌人,是大唐最大的威胁,毕竟他们不清楚“以后”的历史,不知道吐蕃会给大唐带来那么多的灾难!
在他们心目中,东、西突厥,还有高丽是大唐最需要重视的敌人,这几个敌人,大唐费了几十年的力气,许多将领率军征战了多次,也没将他们的威胁完全解除!当年吐蕃十几万人兵败松州城下,从此中可看出来吐蕃军队战力奇差,战后吐蕃赞普弃宗弄赞一再向我大唐示好,更让所有的人都认为吐蕃臣服于我大唐了!即使这些年吐蕃表现出一定的威胁性,也没有人将他们摆到与当年东、西突厥同等的地步,对大唐来说,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的突厥系部落,并不是西面的吐蕃。
但贺兰敏之所说的一番论调又非常有道理,这些年苏定方父子在青海一带与吐蕃人交手了许多次,他们对吐蕃人的认识与朝中所有的大臣都不同,贺兰敏之所说,一下子让他们有了兴趣。
今日苏庆节来,就是想替他和他的父亲,解开这个疑惑。
“其实,从这些年吐蕃人对吐谷浑、青海及安西的侵犯上,就可以看出来,其军队战斗力非同一般,即使有我大唐支持的吐谷浑,也被他们击破,丧失大部的家园,安西要不是有裴行俭将军在,可能有更多的地盘被吐蕃人占领,从这些情况上来看,吐蕃人军力非常出众,远非前些年可比!相比较,这些年东西突厥的实力远不能和吐蕃人相比,因为有了我大唐许多行进技术的支持,吐蕃的国力还在大增中,威胁只会越来越大!吐蕃人现在在青海一带,都驻守着几十万人马,虽然在与邢国公对阵中,折损了不少人马,但所存的人马依然对我大唐边关形成非常大的威胁,想必苏将军也是知道这情况的!”苏庆节的疑问,贺兰敏之并没觉得奇怪。
苏庆节听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点点头道:“唔!说的有理,现在吐蕃人的威胁确实非常大,父亲手下兵员不多,他也是没有太多办法!”苏庆节说着,马上发现夫言了,立即收住了话,继续问贺兰敏之道:“那依公子所言,除了举大军讨伐外,还有哪些手段可以消除吐蕃的威胁呢?”
苏定方和苏庆节在面圣后,已经料到此次回京请求皇帝同意他们所提举大军讨伐吐蕃的计划不一定会成功,若朝廷不派大军出征,那作为主事青海的他们父子俩,肯定要采取一些其他的策略,在防止吐蕃人攻击的同时,消减吐蕃人的实力!听当日贺兰敏之所了那么多关于青海的事,他们父子俩也认定,这位年轻的纨绔公子肯定想过如何对付吐蕃,苏庆节也没客套就问询了!
“要消除吐蕃的威胁,举大军讨伐是最有效的手段,但要是朝廷不同意派大军出征,那就没法做到这一点!”贺兰敏之舔舔有点干燥的嘴唇,继续说道:“这些年吐蕃国力虽然有所增加,但还是不能和我大唐相比,只要我大唐以对付高丽之道对付吐蕃,长年累月对其袭扰,让吐蕃人将大部财力投于军事上,那几年或者十几年,几十年后,国家的财富必定被大量消耗,国力大大下降!吐蕃国内部落众多,许多势力并不甘愿听服于禄东赞和他们的赞普,连年的战事一定会让许多人生厌,要是我大唐再施一些手段,拉拢、打压不同的部落,定可让吐蕃国内生乱,那样吐蕃的威胁就会少去,甚至会主动从青海撤兵,要是那个时候,我大唐再趁势进兵,吐蕃可能马上就会崩溃……”
“说的非常有理,贺兰公子心智真的非常不错!”这话让苏庆节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眉眼也舒展了,连声地称赞起来,“真没想到公子年纪轻轻,能想的这么长远,呵呵!”
“苏将军过奖了!”听到苏庆节同意他的说法,贺兰敏之更是得意,又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通有关青海之事,直把苏庆节唬的一愣一愣的,这多亏了他后世时候喜欢学习钻研,许多知识特别是历史地理知识能拿到古代来唬弄人。
或许后世的人并没比古代的人聪明,但后世的人却比古代的人多了数百千多年的历史见识,许多历史上发生的事都知道,一些后人总结的经验、总结都可以拿来用,这正是穿越人的优势所在。
贺兰敏之正说的兴起的时候,外面传来了脚步声,接着一个声音响了起来,“敏之,听说有客人来访了,也不使人来通报娘一声!”随着声音,武顺从外面走了进来。
贺兰敏之赶紧停下话,起身迎了上去,上前搀住武顺,笑着说道:“娘,邢国公之子苏将军来访,孩儿和苏将军聊得很投机,一时兴奋,就忘记派人来告诉娘了!”
这时站起身的苏庆节也上前来行礼,“在下见过夫人!”
“妾身见过苏将军!”武顺还了礼,对着作礼的苏庆节笑了笑。
行完礼后,苏庆节抬起头往站在他面前的武顺看过去,这一看之下,竟让他呆住了,他没想到传说中美艳如花的韩国夫人这般动人,特别是笑起来时候,倾国倾城之态来形容也不为过。
“咳……咳……”贺兰敏之看出了苏庆节的失态,他知道这是因为看到他美貌的母亲缘故,被他母亲的美貌惊呆了,这让他有点不悦,轻轻地咳了两下!
苏庆节这才回过神来,神情有点慌乱,马上对武顺和贺兰敏之行了礼:“夫人,贺兰公子,在下还有事要处置,先告辞了……”说着不待贺兰敏之和武顺回应,快步离去了!
第六十八章 看美人去
看着苏庆节慌乱地逃离,完全没了前面的从容淡定,贺兰敏之不悦的心情才稍稍的淡去,扶着暗自窃笑的武顺在客厅坐下。
“敏之,苏将军怎么会来拜访你?”坐下的武顺好奇地问道。
“娘,这次邢国公父子回京,是想向陛下面呈奏议,请求举大军讨伐青海之地的吐蕃人,当日邢国公你子在向陛下和姨母说此事时候,姨母派人来传敏之进宫,和邢国公父子一道讨论青海之事,想必邢国公对敏之所说的事感兴趣了,因此今日就派苏将军过府来找我聊事了!”贺兰敏之并没隐瞒,把事情的原由都说了出来。
“原来如此,”武顺点点头表示明白,又很不解地问道:“娘不明白,你姨母怎么会想到让你和邢国公父子讨论青海之事去了?”
“娘,孩儿有一次无意中和姨母说了青海之事,没想到得姨母的赞赏,”贺兰敏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可能姨母认为敏之所说得很有道理,就让敏之和邢国公父子讨论青海之事去了!”
“真的如此?”武顺有点不太相信地问道。
“娘,孩儿怎么会骗你!”贺兰敏之挽着武顺的手臂撒娇,“娘是不是不相信孩儿有这方面的才学?”
“娘自然相信你懂这些!”武顺说着轻轻地敲了一下贺兰敏之的头,嗔怪道:“你啊,现在长大了,什么事都不和娘说了,倒愿意和姨母说去,是不是姨母比娘都亲了?……娘都不知道你和姨母说过这些事呢!”
“娘,你又不会问孩儿这些国事朝事,孩儿才不和你说这些乏味的事呢!”贺兰敏之嘻嘻笑着,“孩儿和娘只说一些体己的话,不然不像家人,却像朝中论事的臣工了!”
“好了,娘只是和你说笑呢!”武顺也笑笑,站起了身,满脸的溺爱,“听人说,你要出门去?”
“娘,孩儿在府中闷了,想出去逛逛!”贺兰敏之陪着笑道。
“那就去吧,记着早些回来,娘和敏月等着你回来一起吃饭!”
“好的,娘!”贺兰敏之大喜,对武顺作了礼后,马上飞跑着出去了。
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他可不想天近傍晚才去见苏兰,那样呆不了多少时候就得回府了。
出了客厅,贺兰敏之立即招呼候着的贺兰安鸿等人跟着他出府,往平康坊方向去。
¡¡¡¡¡ù¡ù¡ù
¡¡¡¡Æï×ÅÂí×ßÔÚ´ó½ÖÉϵĺØÀ¼ÃôÖ®ºÜÊÇÐË·Ü£¬ÒÔÍù¼¸´ÎÈ¥âùÏãÂ¥£¬Ëû¶¼ÊǺÍÀî¾´éàºÍÁõÃáÕâÁ½Î»æýç«Ò»µÀÈ¥âùÏãÂ¥µÄ£¬½ñÈÕûÓÐËûÃÇÅã°é£¬×Ô¸ö¶ùÈ¥£¬»¹Õæ¸Ð¾õÐÂÏʴ̼¤¡£
那两位纨绔已经好些日子没见到了,他们知道贺兰敏之在宫中得了赏,并被封了官职,曾乐颠颠跑到贺兰敏之府上,想让贺兰敏之请他们去什么地方海喝一顿,以示庆贺。只不过他们来的都的不凑巧,都是在贺兰敏之进宫或者外出时候来,找不到主,让他们很是泄气。
李敬猷也让人留下话来,说几次来找贺兰敏之都没找着人,他们很生气了,要贺兰敏之什么时候有空了,去找他们,请他们大吃一顿,不然就跟他割袍断交!
遇到这么“无良”的挚友,贺兰敏之也只的自认倒霉,准备大出血一次,他想着什么时候去英国公府拜访李勣的时候,再顺便把李敬猷拉出来,叫上刘冕,一道去花天酒地一次。
但今日,无论如何都不会去叫他们了,他要自个去。
进了怡香楼,贺兰敏之不再有第一次来此地的拘束感,他很从容地迈步走了进去。
门口的龟公早已经点头哈腰地迎了上来,将贺兰敏之迎入楼内。
怡香楼内已经有不少的客人,但并不显得闹哄哄,舞台上正有一个女子在唱曲,却不是苏兰。
贺兰敏之也是知道,这几个月来,苏兰极少出来演出。
和其他青楼院一样,怡香楼每天都有演出,楼内姑娘的弹曲唱乐是吸引客人一个重要的手段,许多客人来此并不是找女人厮混,而是来听乐赏曲的,特别是一些有身份的客人,一般的青楼女子他们是看不上眼,也不会轻易和她们苟合,除非容貌才情都非常出众的人,头牌的红姑。
但容貌才情出众的青楼女子,被称为红姑的那些人却也一样不会轻易从了哪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