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武侠世界大拯救》-第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王宇知道原本历史上,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大战。曹操战胜袁绍后,缴获了一【创建和谐家园】袋自己手下写给袁绍的信,全是降书。现在新朝的情况,和原本历史上的情况,惊人的相似。

        按照葵花老祖的调查,接近八成的人都偷偷地给城外的势力写信投诚,整个新朝朝堂,只有两成大臣,才是真正的忠肝义胆,准备誓死守城。

        杜如晦说得不错,触目惊心。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可是,这代价太大了。

        王宇几乎按捺不住心中的杀意。王宇知道历史上曹操根本就没看那一麻袋信,当着手下众大臣的面,将那一麻袋信全烧了。这是一个聪明的做法,也是一个大气的做法,非雄主不能为。曹操一把火,烧掉了那一麻袋信,也获得了手下的拥戴。

        可是此一时彼一时,两者不能一概而论。当时的曹操是战胜方,他已经是天下最大势力的首领,所以他有资格大度。可是现在王宇并没有战胜敌人,在王宇的计划中也没有准备打败敌人,所以对于这件事情的反应,也注定了不会一样。

        石之轩看着信纸最上方的名字,新朝丞相,无声一笑,真是想睡觉就有人来送枕头。王宇准备让石之轩当丞相,肯定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说不定就会引起内乱。可是现在,他们自己将把柄送了过来,生死全在王宇手里,简直是给他铺平了上位的道路。

        石之轩看着王宇杀气森然的双眼,嘴角扯出一抹笑容,道:“陛下,你准备怎么做?”身为臣子,必须要有臣子的觉悟。王宇给了石之轩尊重和地位,石之轩必然要报之以李,已然已经称呼王宇为陛下了。

        王宇和石之轩对视一眼,均明白了对方眼中的杀意。王宇露出一丝冷酷的笑容,道:“卖主求荣者,杀无赦。”

        杜如晦眉头一皱,道:“殿下,他们固然该死,可是法不责众,人实在是太多了。杀了他们,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弹。”杜如晦倒是不忌讳杀人,王宇把杜如晦引为心腹,就是因为杜如晦敢想敢做。房谋杜断,杜如晦向来就是一个决断的人。只不过,这次的事情在他看来,杀人的话影响太大,结果殊难预料。王宇如今刚刚继位,立足未稳,完全可以秋后算账。

        “克明,你不是江湖中人,有些事情以前我没有告诉你。今天让你来,就是为了让你知道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我的底牌,我的抱负,我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杜如晦闻言神色一喜,知道自己算是进入到了王宇的核心圈了。

        杜如晦知道王宇是阴后祝玉妍的徒弟,不过从来没有关注过。他是朝堂中人,一直谨守本分,他相信王宇也不想让他的背景太过复杂,所以以前对于王宇的一些江湖上的事情,他一无所知。

        现如今,这种避嫌的举动终于收到了回报。

      第九十五章 萧后

        能在正史中留名的杜如晦,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什么事情该干,什么事情不该干,杜如晦分得很清楚,王宇对他也很满意。

        在这个武侠大世界里,杜如晦的价值被严重削弱了,但是杜如晦依然还是一个宰相之才。以杜如晦的才能和忠心,王宇已经决定将杜如晦拉进自己的核心圈了。

        石之轩虽然是大宗师,但是年纪却比杜如晦大得多。而且石之轩不会一直当丞相,石之轩对丞相这个位置没有那么大兴趣,而王宇也不会让石之轩在丞相这个位置上一直干下去。

        这种情况下,是有必要未雨绸缪的。杜如晦武功差了点,但才干过人,更重要的是忠心耿耿。

        王宇将刘皇宝库内的密道和自己以后的一些执政打算透露给了杜如晦,杜如晦果然被震住了。密道还好,杜如晦还能接受。可是王宇的一些执政纲领,已经完全超出了现阶段杜如晦的理解范围。

        杜如晦固然优秀,但思维却还是传统的文人思维,只不过较之普通文人,更为杀伐果断一点而已。而王宇的执政纲领,有些则是结合了后代的一些行为制定的,杜如晦一时间不能完全接受也是正常反应,不能奢望杜如晦像石之轩那样离经叛道。

        半晌杜如晦才回过神来,不确定道:“陛下的意思是,放弃长安?”王宇虽然没有直接说,但是杜如晦已经从王宇的话中推断了出来王宇的打算。

        王宇赞赏地看了一眼杜如晦,果然没让自己失望。王宇点点头,道:“我确实是这样打算的,有这条密道在,我们随时可以进来长安城。到时候不管是哪方面的势力接手长安,我们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长安城内,长安城唾手可得。所以,长安城在敌人手里,比在我自己手里更有意义。”

        杜如晦眼神挣扎,内心不断地计算这其中的利弊,最后眼神坚定下来,沉声道:“可行。”

        长安城何等重要,从汉朝开始就是全国的政治中心,首都之地。占据了这个地方,就相当于站在了正统上。可是如今王宇却要撤离长安城,这种决心和魄力,一般人是绝对没有的。

        不过杜如晦不是一般人,在仔细衡量了之后,杜如晦发现,王宇的选择是正确的。长安城,现在就像一个棺材,王宇给接下来掌管长安城势力的人准备的棺材。就像王宇所说,现在的长安城,掌握在敌人手里比掌握在自己手里更有用。

        石之轩也终于正视起杜如晦来,没想到杜如晦一介文人,居然有如此魄力。

        “陛下,需要我做什么?”杜如晦问道。

        “按照这个名单,联系那两成忠心的官员,告诉他们,接下来的行动一切都跟着我走,留待有用之身报效新朝,别傻到和敌人去拼命。至于那些递交了降书的人,”说到这儿,王宇冷笑一声,继续道:“老祖,这些人就交给你了,全部杀掉,一个不留。”

        “是。”杜如晦和葵花老祖答道。

        “至于邪王,还需要你去会一会老朋友啊。”王宇看向石之轩。

        “是赵德言吧。呵呵,一个手下败将罢了,被我吓得流落异国,哪里称得上老朋友?”石之轩不屑道。

        王宇呵呵一笑,也不劝石之轩小心点。

        赵德言肯定没有石之轩嘴里说出来的那么废,可是他和石之轩之间的差距确实是巨大的。石之轩对他表示不屑,也是正常的事情。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诸位,开始行动吧。三天之后,我们便正式撤离长安。老祖留下,我还有事情要问你。”

        石之轩和杜如晦告退。葵花老祖把小玄子再次招呼过来,由他负责石之轩的饮食起居。

        “老祖,我师傅和婠婠怎么样?”王宇问道。

        “遵照陛下的吩咐,我给她们漏了点口风,现如今她们已经在洛阳了。”葵花老祖道。

      ¡¡¡¡¡°ÄǾͺᣡ±ÍõÓîÇáÇáµØÊæÁËÒ»¿ÚÆø¡£Èç¹û×£ÓñåûÔÚ³¤°²£¬ÍõÓî»¹Õæµ£ÐÄ×£ÓñåûÒ»¸ö°´Þ಻ס£¬¾ÍÒªÕÒʯ֮ÐùÆ´Ãü¡£

        “老祖,你也去处理那些官员吧。”王宇示意葵花老祖可以离开了。

        “是,陛下。”葵花老祖行了一礼,便径自退下了。

        王宇站在御书房外,稍稍停留了一会儿,便决定去见一个好久不见的人。

        没有让人太监宫女引路,王宇屏退左右,独自一人来到了椒房宫。椒房宫,皇后居住地。当然,现如今,得称之为太后了。

        椒房宫内,住的并不是王宇娘亲。王宇的亲生母亲王皇后,在生第四子王临的时候难产而死。两年之后,王莽立了现在的皇后——萧后。

        萧后闺名美娘,人如其名,美艳异常。不过萧后却是难得的贤淑善良,温柔大方。嫁给王莽后,萧后一无所出,不过她对王宇几兄弟却非常好,不曾有过任何的龌蹉虐待。虽然王宇从小便常年在外,和萧后接触得不多,但是对萧后的印象却非常好。

        萧后出身名门,知书达理。据说萧后出生后,有一位道家高人曾为萧后批命:母仪天下,命犯桃花。后一句有待验证,但前一句却已经被证实了。王莽对女色不感兴趣,娶了萧后后便再没纳过嫔妃,所以偌大的后宫,也只有萧后一人而已。

        来到椒房宫,没有让宫女通报,王宇直接迈步而入。

        “啊,陛下,你怎么来了?”椒房宫内,一个梨花带雨的美人看到王宇后,惊呼道。

        这美人,自然就是萧后了。今天王莽驾崩,萧后得到消息,便屏退了宫女,在椒房宫内暗自垂泪。今年萧后才三十二岁,丈夫却已经死了,她又怎能不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呢?

        “见过母后。”王宇施礼道。

        萧后连忙用手帕擦干眼泪,强颜欢笑道:“陛下刚刚登基,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

        因为刚刚哭过的缘故,萧后脸上的妆有些被哭花了。然而萧后本是江南女子,那种楚楚可怜的风情,却别有一番韵味。

      第九十六章 涟漪

        王宇直勾勾地看着萧后,心中一动。这个母后,实在是漂亮得有些过分啊。

        萧后被王宇看得俏脸发红,一双苍白的脸有了血色。她是一个成熟的妇人,从王宇的眼睛里她看到了一种熟悉的东西。

        “陛下。”萧后再次喊了王宇一声。

        王宇回过神来,知道自己刚才失态了。不过宫殿内就他们两人而已,王宇也无所谓,道:“我来看看母后,父皇刚刚过世,我怕母后伤心过度。”

        事实上,王莽和萧后之间的年龄差距很大,又是二婚,若说二人之间产生了爱情,就连萧后都不相信。可是王莽在的时候,他毕竟是皇帝,萧后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如今王莽驾崩,萧后自动晋位太后,看似地位更加尊荣,但她和王宇并没有血缘关系,实际上却比原来的处境差多了。

        “多谢陛下挂念,哀家还好。”萧后低头轻声道。

        王宇上前一步,握住萧后的手,郑重道:“母后,父皇已经驾崩了,我娘亲在生四弟的时候也难产而死。从今往后,我就只有你一个亲人了。母后放心,以后,我会负起责任来的。父皇未尽的事业,我会替他完成的。”

        萧后挣扎一下,王宇的手却纹丝不动。萧后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深宫女子罢了,如何能挣脱得了王宇?

        “那就多谢陛下了,以后还要请陛下多多关照。”萧后挣扎无果,只能应声道。不过内心却波澜起伏。负起责任来,父皇未尽的事业,怎么听着都话里有话啊。

        宫廷内部,是天底下最容易发生龌蹉事情的场所之一。后世曾经有汉脏唐乱这一说,唐朝是因为李治给李世民戴了绿帽子和李隆基抢了自己儿媳妇而艳名传千古,可是汉朝比之唐朝却也丝毫不差。

        萧后身为皇后,久居深宫,并不是无知妇孺。她知书达理,对汉朝的宫廷事件了如指掌,深深地明白这个光鲜亮丽的皇宫背后,曾经发生过多少寡鲜廉耻的事情。

        然而,萧后更加明白,在深宫之中,面对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皇帝,和皇帝打好关系有多么的重要。虽然萧后和王宇本身相处得不错,多年来二人没有产生过矛盾,然而萧后在王宇面前,又岂能真的摆出母后的架子?

        毕竟不是亲生的,而且萧后也只比王宇大了十四岁而已。

        所以,萧后明明感觉到了王宇的话里有话,却没有拒绝王宇的关照。王莽是她的过去,而王宇,则是她现在和未来的保障。无论如何,她不能也不敢得罪王宇。执掌后宫十几年,萧后对这一点知道得很清楚。

        王宇听到萧后如此说,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母后,我今日来还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

        “什么事情。”

        “来,先坐下再说,母后不是习武之人,今天怕是伤心过度,没有力气了。我扶着你,来。”王宇牵引着萧后,坐到了她的榻上。

        “陛下,可以说了吧?”萧后问道。她没有想到王宇竟然直接坐在了她的榻上。一时间有些心乱如麻,不知道一会儿该如何是好。

        王宇轻轻一笑,也没有过分逼迫萧后,轻声道:“母后,三日后我们要去洛阳了,你收拾一下行李,带几个信得过的人就行了,其他人不用通知。”

        “离开长安,去洛阳?长安城守不住了吗?”萧后惊惶道。虽然她很聪明甚至可以说睿智,但是并不擅长对天下局势的把握。长安是萧后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乍一听说要离开,这种反应其实并不奇怪。

        王宇摇摇头,道:“如果死守,还是能守住的,不过那没有意义,我不想守了。母后,这是军事上的战略部署,跟你说了你也不懂。你放心就好了,我肯定会保护好你的。除非我遭遇不测,不然你一定平安无事。”

        萧后闻言沉默。虽然不想离开,可是她知道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过还好,王宇没有打算抛弃她。日后,也只能依靠这个男人了。

        “陛下,我听你的。”萧后点了点头,有点不舍道。

        “放心,母后,不会太久,这个地方还会属于你,我发誓。”王宇重新握住萧后的柔荑,郑重道。

        属于王宇的东西,不是那么好拿的。下一次见面,王宇有信心让敌人连本带利地还回来。

        “陛下用不着这样,天下局势瞬息万变,这里说到底也只是一座宫殿罢了。陛下在的地方,才是我的家。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父死从子,这是先圣曾经说过的。我身为太后,自然要做出表率。”萧后道。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给自己的顺从找借口。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是“三从四德”中的“三从”。终究是一个封建父系社会,女人的地位远低于男人,身为女人,必须要忍受这些无奈。对此,萧后早就有了觉悟。

        “母后,没有必要活得这么累。我这人,是比较不讲规矩的。父皇虽然死了,我还是希望母后能够幸福。以后的日子,母后有什么爱好,都可以去做。我有空的话,也会陪母后到宫外去走走。不要让规矩束缚住自己,人这一辈子,是为自己活的,开心快乐最重要。世人的眼光,无需太过在意。”王宇有点怜惜地说道。

        说起来,萧后是一个合格的皇后,做事公允,母仪天下。虽然没有诞下皇子,然而身为后母,对前任皇后的儿子却视若亲子。葵花老祖告诉过王宇,王莽处死自己几个弟弟的时候,满朝文武无一敢求情,反倒是萧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后妈做到这个份上,仁至义尽,王宇已经不能有太多要求。不过萧后这样做,固然为人称道,可是自己真的幸福吗?这个问题,除了萧后,谁也不知道答案。

        只是这么多年,王宇从来没有发现过萧后有什么爱好。

        说到底,萧后现在也只是一个可怜的寡妇而已。王宇不是一个同情心泛滥的人,但萧后的身份,却无可抑制地让王宇内心升起一丝怜意,以及……

        “母后,父皇刚刚驾崩,我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先不陪母后了,今天就先告辞了。”王宇失神过后,出言告辞。

        现在,不是想其他事情的时候。王莽刚刚驾崩,王宇刚刚继位,城外兵临城下,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王宇处理,不能分心。

        看着王宇匆匆离去的身影,萧后眼神迷离,不知道在想什么。

      ¡¡¡¡°ëÉκó£¬ÏôºóÀ´µ½Êáױ̨ǰ£¬´òÁ¿×žµ×ÓÀïµÄ×Ô¼º£¬·ï¹Úϼàú£¬¼¡·ô°×ÄÛ£¬æ¯ºÃµÄÃæÈÝ£¬×îÃÀµÄÄ껪£¬ÍðÈçÒ»¶äÊ¢·ÅµÄõ¹å¡£

        “就这样谢幕,真是太可惜了。”萧后喃喃自语,心底没有了悲伤,却闪过一丝涟漪,在心湖震荡。

      第九十七章 借你人头一用

        王宇离开椒房宫,看着阴暗的天空,露出一丝爽朗的笑容。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意间,又发现了一片特殊的风景。只不过萧后身份特殊,王宇纵然特立独行,但也不想成为千夫所指。而且,现在确实不是个好时候。

        没关系,是我的终究是我的,跑不了的,王宇内心暗自道。

        接下来的一天,长安城哭声震天,但王宇却丝毫不为不动。

        外界,血流成河,葵花老祖没有丝毫的心慈手软,忠实地执行着王宇的命令。通敌叛国之人,杀无赦。

        血水染红了围绕长安城的护城河,尸体更是堆积如山,垒成了一个个小城堡。

        长安城外,李世民、阳顶天都脸色铁青地看着这一幕。特别是李世民,本来都已经三方协商好了,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长安被攻下之后归李唐,这些官员也大多都是投降的李唐,可现如今,王宇将他们全部杀了。

        “没想到,王宇的性格如此刚烈。”行军大帐内,阳顶天叹道。

        王宇并没有隐瞒王莽的死讯,因为王宇就没有打算死守,自然不在乎影响军心。不过王宇没有想到的是,王莽的死讯传出后,军中的确有些骚动不安,但在王宇对那些投降派举起屠刀时,守城的士兵却多了一股同仇敌忾、壮烈赴死的情怀。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将士们的文化程度比之那些文臣要差很多,但是他们的坚持,他们的忠贞,却不是那些文官能够比拟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0: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