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罗易适时的从半睡半醒中睁开了眼。
随即听到一双沉重而缓慢的脚步声传来,就知道是老杜来了,不过他有点儿惊讶:这么早老杜会有什么事呢?肯定是找他的,这个院中和老杜这样没用的人来往的没有其他人。
罗易拉开了门,打量老杜更见佝偻的身影,轻声的问道:“杜爷爷,这么早啊!”
老杜低声的应了一声,随即有叹了口气,满腹心事的样子。
“有什么事吗?”罗易上去把他搀进了屋,在屋里唯一的凳子上坐下,自己就坐在床沿边上。
屋里很暗,再加上眼睛不是很好使,老杜根本就看不清他的脸,眼前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考虑了一会儿道:“阿易,你想过离开这儿吗?”
罗易心中一震,抬眼看了看老杜,心中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老杜会问这样的问题,他虽然从没有想过要离开的问题,可也不是不想离开,毕竟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现在突然提到这个问题,他还真的有点儿不适应,顿了一下道:“杜爷爷,我是不想在这儿呆下去了,早就有离开的打算,可我离开后到什么地方去?我既没有什么亲戚,也没有所谓的朋友。也没有什么手艺。”
老杜目露怜悯的悲伤,无奈的动了动嘴唇,想说什么,可就是没有出口。
是啊,他也不知道罗易离开后可以到什么地方去。但现在是有了一个机会,不过这样的机会不知道是好是坏,他还没有勇气说出来。犹豫了老一会儿,罗易坐在床上,两条腿不自觉的踢动着,显得有点儿不耐。
“阿易,你听说镇上来了军队吗?”老杜还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了这个,至于如何的结果,让阿易自己选择好了。他已经不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了,就年龄来说他可能还没有成人,但过早的孤儿生活,已经把他从儿童的天真中解放了出来。
罗易点了点头,说道:“我昨天在山上的时候听人家说了,是从中原来的朝圣军。杜爷爷,你知道他们来这儿干什么吗?”
老杜叹了口气,道:“听说他们被人家打败了,损兵折将,从蜀云河的下游逃来的。”
“逃到这儿来?”罗易有点儿不相信,虽然他不是很懂战争是怎么一回事,可也知道在这种偏远的山区得不到什么结果,带着疑问又问道:“他们到这儿来要干什么?”
老杜抬眼看了看罗易,天已经微明,一张稚气未除的脸散布少许的沧桑,岁月的苦难早早的在罗易脸上留下几分印记。整了整自己的思绪,道:“昨天晚上有人说他们要在这儿征兵,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征兵?”罗易倒是没有感到什么不妥,蜀云山的边防军每年都要在蜀云镇辖区内征兵,而且很多人都争相报名,去年他也去报了,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身高瞒过年龄的不足,可是还是被征兵的老总给刷了下来,有认识他的人早就和老总讲过了。当时的情况他记得很清楚,老总还安慰他道:“小家伙,明年吧!明年我一定来带你。”为此他还难过了一阵子,不过谁让他的年龄不过关呢,有更多的人在他的后面排队等着这个机会。因此对于老杜说的征兵的事,他认为老杜是记得去年的事,所以想让他高兴一下,不过,看老杜的表情实在不象,所以下面他想说的话也没有出口。
老杜微微地点了点头又摇了摇,道:“是征兵,不过不是蜀云山的人征兵,而是从中原来的军队要在这儿征兵。”对于罗易的无知他是既感到无奈又感到哀伤,可又不知道给说他什么好。
“有什么不同吗?”罗易对于这个还真的没有比较,他知道的是,都是征兵,如果可以,他一定要去试一试,去年因为年龄不足十六人家不要,今年可没有这个阻碍了吧。
“当然有了。”老杜对他的迟钝很真的有点生气,声音略有抬高的道:“我们蜀云山征去的兵,最多也就是在山上跑来跑去的,还有什么事可做。但朝圣军征兵就不同了,他们要的人是上战场的,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上战场?”罗易真的有点儿转不过来了,他从没有想过要当上战场的兵。挠了挠乱成一团的黑发,道:“那是说我不能去了?”别说,他还有点儿失望。
老杜想到他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一口气说道:“现在不是你能不能去的问题,朝圣军的征兵法令下来了,所有十六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的蜀云镇人都必须到衙门点到。”说完后有点气粗。
“哪有这样征兵的?”罗易吓了一跳。
“这是军令。”老杜解释道,“和一般的征兵令有所不同,任何人不能违抗,不然军法处治。”
“真的吗?”对于这样的事情罗易还是不相信,他的世界中现在还没有经历过这种没有任何反抗余地的事情。
老杜没有给他回答,而是接着刚才的话道:“以后一个人生活,不比家中,虽说在这儿也不见得有什么好,但毕竟没有什么意料之外的大事回发生。在外就不同了,要学会照顾自己。”
罗易还没有从疑惧中回复过来,只能一个劲的点头。
“我走了,明天早上就不送你了,不要忘了,早上到衙门点到。”老杜伤感的又说道,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罗易傻傻的还是点头不已,看到老杜站了起来,忙上去扶了一把,把他送了出去,嘴中还一个劲的说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老杜的身影在晨雾中慢慢消失,罗易还呆呆的站在门前,脑海中一直回旋着“明天、征兵、战场”不已。
“征兵”?猛的一愣,才想起老杜说的是什么意思,明天不问自己是否愿意都必须到衙门报到,否则军法处治。
想到这儿他不知自己心中是什么滋味,他是想离开赵府,但对战争又有着与生俱来的恐惧感,不过那是没有办法的事。
跪在父母的坟前,罗易低着头,两手扶在地上,和父母告别的时候了:从今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机会再来。以往,每隔一段时间自己都会来这儿把父母的坟整理一下,始终让它保持着干干净净的。爹、娘,孩儿要走了,可能以后再也不能见到你们了,你们自己要保重……
罗易眼睛有些湿润,呼吸变的也有点而粗,但他并没有落泪。五六年的孤儿生活,他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感情。
站起身来,转脸向南,父母的墓地在镇北的高地上,向南,可以看到蜀云镇安静的躺在那儿;镇南,隐隐约约飘满了旗帜,想来那就是朝圣军的驻地了。
对朝圣军他现在还说不出有什么好恶,一方面,他不想到没有生命保障的战场去,但另一方面他又希望能有机会离开赵府,摆脱“寄人篱下”的感觉。选择是痛苦的,幸或不幸的是他不用选择,也没有选择的权利。
就这样,看着镇上的大街人迹逐渐变的稀稀朗朗,军营的上方飘起缕缕青烟,夕阳的霞光给蜀云山区披上一层淡淡的金黄,又一个黄昏来临。
罗易沿着弯曲的小道向镇上走去,如果再晚就会错过晚饭的时间。倒不是他真的想吃这顿晚饭,他想趁晚饭的时候去见赵南普,和他告别。不问他做的如何,最少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是他伸出了援助的手,使自己不至于露宿街头。
想到这里,罗易加快了步伐。
看着手中的一百两白银,罗易轻轻地叹了口气,回头又看了一眼赵府的正房,他刚从里面出来,赵老太爷正在为自家的事烦恼不已,对于他的告别根本就没当一回事,让管家从帐房支了这一百两银子,算是打发了他。或者他应该高兴而又感激,这是一个乞丐所没有的待遇,一百两的银子,在这种年月足足够一个四口之家生活半年,谁对乞丐都不会如此的大方,但实际问题并不在这儿,在他和赵老太爷说话的时候,他明显的感到老太爷的态度就是在打发一个乞丐,那种不耐烦的语气只有在对讨饭的乞丐才有,在感情上来说,他罗易就是赵府喂养的乞丐!这一百两的银子是他应得的,是他身份的解脱所应得的!
回到小院,打量自己住了六年的小屋:还是那间小屋,既没有因为时间的原因而变的破旧,也没有多出什么来。沿着铺满鹅卵石的小道,尽头的左首就是自己的小屋了,其余的十几家都已经人走屋空。在这儿住的大多是赵府的采药师,年龄大多都在三十五岁以下,有家有口的,早就回家和家人团聚了,明天就要离开这生己养己的地方,谁也说不清楚是否可以再见到自己的家人,能多呆一会就多一会,也算是告别。
自己就和他们不一样了,这个地方如果说还有人要告别的话,也就只是老杜了,不过,自早上见过老杜后,到现在都没见过他的人影,住的地方也没有,问了和他邻屋的几个老头,都摇头说不知道。难道说今早的相见将成永别!
罗易丢开毫无头绪的想法,转身推门进屋。抚摩着陪伴自己六年的木板床,老旧的四方桌,残破的方凳,一草一木,一针一线都是如此的亲切。熟悉而又留恋的感觉扑面而来,日常中从来没有感到这普通的东西有什么特别的,在要离开它们的时刻,禁不住的离愁添满心间。罗易猛然体会到自己并不是真的象表现出来的那么自闭,丰富的感情只不过是用自闭的假象掩盖了起来,更多的是不敢面对,面对父母的死亡,面对自己的孤独。随征兵而即将到来的离去,感情的封闭被无情的撕开,生命中出现了无穷的转机。可这转机对自己而言,是一个残酷无情的考验:是变的更加封闭,还是忘记过往的一切?如果没有解决好,将成为捆扰一生的羁绊。可这又不是他自己可以轻易决定的事情。想想还比较容易,一旦让自己做出可能影响一生的选择,他还没有那个心理,也没有那个经验可以依靠。
转机立刻成了的心病,困难的选择!
外面人声渐息,漆黑的夜空点缀着稀稀朗朗的闪烁不停的星星。记得小的时候,在这样的夜晚,娘总会在昏暗的油灯下,一边挑拣着爹白天采来的药材,一边给他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至今他还记得幼小的心灵特同情天隔一方的牛郎和织女,而对没有人性的王母则厌恶到了极点。现在想来是有点儿可笑,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命中注定的,谁也不能随意的更改,比如自己的幼年丧父母。王母当时可能比谁都难过,毕竟那是自己的女儿,俗话还说“虎毒不食子”呢,可是她注定了要做黑脸的角色,没有纪律的天庭谁还听她的呢?
这都已开成为陈年往事了,每每想起总免不了一阵心酸。顺着窗口,院中的什物笼在混沌的黑夜中,仿佛魔界的怪物在没有看守的空隙逃到了人界,越发显得狰狞。想起父母的去世,在心中有些淡忘,布置是因为当时的年龄还小,还是因为时间真的可以冲淡一切,自己心中那份刻骨的思念变的淡薄而无力,父母泉下有知会生气吗?罗易不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将又是一个无眠之夜!
¡¡¡¡¡ù¡ù¡ù
鸡叫五更,罗易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揉了揉有点发涩的眼睛,拿起身后床上早已收拾好的小包,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悄悄地拉开小院的后门,最后他要在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小巷中徘徊一次。沿着墙根,踯躅地前行,每移动一次脚步,在他的心中都闪现六年来的点点滴滴:从刚来是的低沉到那场除夕的大雪,从鸡心石到九张图,从练气到现在的身强体壮……无不充斥排解不尽的离愁。
走到巷的尽头,再转回来,经过那扇小门,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那是最后一次见那小门。
平缓的脚步落在青石板的街道上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隐隐透出一丝沉重。街道上几个青壮年的行人,想来和他一样都是被强征的兵。
前面不远拐弯后就能看到镇衙的大门——他们的集中地。
第二章 初入军营
嘈杂的声音不断从远处传来,离镇衙的大门越近声音越大,罗易的心中打了一个突,看来他不是最早,还有更早的,有这个必要吗?不过也无可非议,谁也不想被当成典型来抓啊!
罗易拐过了弯,一时之间被出现在眼前的景况镇住了:三四千人齐聚在不算小的衙门前,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不知所云的漫天闲聊,象极了蜀云镇牲口市场的讨价还价——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既看不到应有的紧张和沮丧,也看不出有什么兴奋的样子,就是如此的情况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要上战场的吗?不知道很多人再也不能见到蜀云镇吗?
是自己太杞人忧天还是老杜的消息有误?
目光四下一扫,很快就发现了几个熟人,不过他没有过去打招呼的欲望,只是认识而已,在赵府的时候和他一起干活的几个人围成一团,小声的嘀咕着什么,和其他的人相比,显得有点与众不同,格格不入的感觉,罗易并不想听他们在讲什么,自己要关心的事情很多,这征兵的结果究竟如何,现在看来还有很多的疑问,又不是他想明白就能明白的事,老杜的消息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渠道来的,他可不会天真的认为老杜认识朝圣军里的人。
罗易有点烦恼的摇了摇头,找了个人少的地方蹲下来,把小包裹搁在膝盖上,下额抵在上面,呆呆的看着眼前的青石板,脑中乱成一锅粥,不知道未来的命运是什么,等待他的是什么样的将来,或许这样说,他还有将来可言吗?
¡¡¡¡¡ù¡ù¡ù
镇衙的客室里,守备衣冠正襟的坐在偏座,勉强而僵硬的微笑滞留在脸上,心事重重的样子,师爷则局促不安的晃动手中的典簿,立在守备的身后,不时的用昏暗的三角眼瞥两下坐在首位的那人。室内的气氛十分的压抑。
首位上,一位三十多岁的人,一身紧身武者装,国字脸,满面风尘,一双迷须细眼,开合之间精光闪现,分明是一位内家高手。面带三分微笑,七分平静,但不时开合的双眼偶尔透漏出的丝丝阴郁,使他看上去并不是如此的镇定。修长的双腿不时的交替叠在一起,目光不时的扫射一下其他两人。
“不知守备大人还有什么心事?”这人发出低沉的声音问道。
守备愣了一愣,没有马上反映过来,师爷在他的身后推了一下,才意识到这人在和说话,也没听清说的什么,就忙道“是呀,是呀。”师爷无奈的摇了摇头,心想这是什么和什么。
这人露出了一丝耐人寻味的微笑。
守备还算知机,很快就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不好意思的挤出了一个自认为是微笑的苦脸,道:“卑职有所失礼,让专使大人见笑了。”
这人原来就是朝圣军下派的征兵使,无怪乎大模大样的坐在首位。如果不是守备的点破,任谁也不会想到征兵使会是一个武林人士,官家的事什么时候有武林人物的插足之地了?
征兵使点了点头,道:“守备大人应该明白,这征兵一事并不是我们李帅的意思,而是朝廷的旨意。”
守备献媚的笑道:“这个卑职了解,今天我朝势微,一班卑贱刁民趁势作乱,为朝廷效命是作为臣民的义务。”心中却想:不是你们李帅的意思,难道还是我的意思?还说朝廷,当我是【创建和谐家园】。不过想想而已,给他个天胆他也不敢说出口。
征兵使心想,杨文迪如果是卑贱刁民,那谁不是卑贱刁民?你还是西宁王朝的残败皇族?不过他心中也知道守备不会真的相信这是朝廷的旨意,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大家都明白这只是一个借口。谁也不会无知的把他挑明了说。那样对谁都不好。何况,形势比人强,他要想好好的过完自己的后半生,给他守备再大的胆,他也不敢说什么。因而说道:“守备大人的忠心在下当为上秉。”
“多谢专使大人抬爱,卑职受宠若惊。”守备言不由衷的道,双手连拱,样子十分滑稽可笑。
师爷低着头,知机的插话道:“两位大人,时间差不多了,我们是否可以出去了?”
“是呀,是呀,卑职看时间也到了,可能人来的很多了,专使大人可要出去看看。”守备忙站起身双臂下垂,点头哈腰的说道。
专使故作深沉的思索了片刻,道:“那好吧,就出去看看,还要麻烦师爷通知在下带来的人一起过来。守备大人,请!”说着站起身来,口中说了一个请字,但自己却根本就没有停下的意思。
还好,守备知趣的接了过来说道:“专使大人先请!”向后退了两步,给直走过来的专使让出了路,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向大门走去。
¡¡¡¡¡ù¡ù¡ù
“吱呀”一声,罗易清晰的听到镇衙的大门打了开来,在这稍微有点儿嘈杂的清晨,传到他的耳中多少有点儿刺耳。
罗易站起身来,秋阳正在升起。
四个歪扭斜胯的扑快横眉竖眼的从里面跳了出来,把站在衙门口的几个人犹如牲口般连踢带打的驱逐到了一边。随其身后出来八人,一式箭装短打,四人手握长枪,四人跨刀,步幅一致的走下台阶,然后两边一分,四刀四枪整齐划一的列与两旁。同样是当差的,和扑快们一比,高下立现,正规的军队出身就是有所不同。
罗易正在有趣的看着两种差爷的不同表现,眼睛突然一亮,接着又是一暗,门前出现一位他没见过穿着这种服装的人,既不象常人的便装,也不象军队的统一服饰,倒是有点象戏台上武生的戏服。这人是谁?
嘈杂的声音突的静了下来,几乎衙门前所有的人都是这个想法。这人的身后紧跟着镇衙的守备和师爷,这两人大家都熟悉,由此看来,此人的身份定不一般。
专使气提丹田,运足目力,向衙门前的人群扫视了一圈,近万人都感觉到有如实质的目光从自己的脸上滑过,象所有的秘密都藏不住似的,心慌的低下了头。专使对于这种反映很是满意,微笑着向两边点了点头。
守备急忙下了两个台阶,躬身道:“不知专使大人是否满意,镇上的青壮年都在这儿了。”
专使点了点头,道:“守备大人客气了,还应感谢大人的帮助。”
“各位父老乡亲,今天在你们这里能够站在这里可以说是你们的荣幸,你们即将参与拯救我王朝的战争,在这非常的时刻,就是体现你们对王朝的忠心与否的时刻,我不敢说你们将来会如何的飞黄腾达,但可以保证的是,你们的家人将为你们而感到骄傲。”师爷借着专使大人的余威说了一通没有任何个性的动员话,本想在这个“光荣”的时刻赚取一点廉价的欢呼,结果引起一片嘘声,在尴尬中讪讪的闭了嘴。咳嗽了两声,拿出花名册来点到。
每点过千人后就有一位侍卫把人带走,随着衙门前的人逐渐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离别的痛苦不时的侵袭离乡的忧愁。
罗易最后才被点到,这一队人马最少了,不过二百多人,由专使和最后一名侍卫带队。
此时,夕阳正撒下漫天的红云。
真的要离开这个地方了吗?罗易难以耐住离别的情愁,边走边回首看着逐渐在身后消失的蜀云镇,心中感慨万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自己还有命看到这蜀云镇的落日!可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将再也不能等到这一天了,看了看身边的这些人,一脸的木然,在镇衙的大门前的时候还充满着无畏的一群人,似乎在不断的等待中,那无畏慢慢的倾泄,最终留下的仅是空虚的躯体。
距离不因为罗易的无限留恋而缩短,本来从镇衙到军营也只是那么一点点的路程,不知不觉,昨天傍晚还是他朦胧视线中的旗帜已在眼前。
一眼望不到边的营盘,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有三仗高的辕门,十六位哨卫昂首挺胸的立于两旁,罗易再次见证了正规军的威仪。
专使示意侍卫把人带到指定的地点,一个人往帅帐而去。
¡¡¡¡¡ù¡ù¡ù
帅帐内,一位看去有四十的中年男子正半躺在帅椅中闭目养神,一身便装,脸色略显疲惫,右手无意识的轻敲椅背,他就是朝圣军这次的总领大将——李忌,朝圣军的“三守将”之一。
现在,他脑海中正接受潮水般涌来的九月之役。
天宇军领兵的是与他齐名的权雁飞,关于这权雁飞他是十分的了解。武林出身,原来是杨文迪手下的一个人物,自身的功夫绝对可以称的上是一流,而看上去是一个粗莽的武林豪杰,如果就如此的判定他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那就给他的外表蒙骗了,这人实是粗中有细,兼且用兵勇往直前,有去无回,确又精打细算,少有失误。经过这六年的战场锤炼,称得上是一个兵策之才,朝圣军有很多人在他的手下吃过亏。这次遇到他不知是自己的不幸还是老天对自己“守策”的考验,两军在蜀云河的下游首次接触,一守一攻,谁也无法奈何谁,开始就进入了胶着。
李忌独身一人在辕门前眺望不远的天宇军,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想,忍不住叹了口气,心想真的要打持久战吗?
这时,从营地步出一道人影,身型高挑,略瘦。轻微的走到李忌的身后,道:“不知李将军为何叹气?”
李忌不用回头就知道是和他齐名的田青,这次作为他的副手兼监军与他并肩作战。
“田将军也看到了,我们现在与天宇军之间不败不胜的情况,最大的可能是进入筑壕对抗的战争,这怕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这权雁飞不会急功冒进吧!”
田青点了点头道:“权雁飞这个人的优点是能把武功上的优点发挥在战场上,可这也正是他的缺点。”
李忌皱了皱眉头,对于武功他不是很了解,毕竟他是行伍出身,但田青就不同,他是少林的俗家【创建和谐家园】,可能他的看法很符合实际,只是自己还没有明白他的意思,道:“既是优点又怎么会是缺点呢?”
田青自信的笑了笑道:“象权雁飞这个级数的高手对于武功的运用可说是得心应手,他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招式,绝对不会浪费一丝的精力在无谓的争斗上,旗鼓相当的情况最好的选择是耗下去,比耐力,谁的耐力好谁就是最后的胜者。”说到这里转脸看了李忌一眼,继续道,“现在的情况就象两个旗鼓相当的武林高手在对阵,所以会出现如今的局面。”
“看来田将军对此是胸有成竹,可有什么良策?”李忌精神一震,能解决眼前困境的方法他想了不少,可就是没有切实可行的。
田青失笑道:“良策倒是说不上,只是有一个想法,看李将军是否可以用的上。”顿了一顿,继续道,“既然他权雁飞有如此的特点,那我们大可以给他一种形势,让他认为自己是占优势的一方,如此一来主动权岂不是就在我们的一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