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几十名优秀的瑞典贵族青年子弟,都是老斯滕.斯图雷看好的年轻俊杰。现在,他们在条顿国跟着施瓦茨学了几个月的新式方阵和练兵方式,自然要召回来用,以和丹麦开战……毕竟,丹麦肯定不乐意瑞典那么大个国家(包括芬兰)自立,脱离自己的掌控……
在几十名年轻军官回归后,老斯滕迅速把他们安排进自己组建的新军中,担任军官,负责练兵。
在汉萨同盟的经济支持下,老斯滕.斯图雷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得意组建了一支1万人的反抗军,反抗丹麦的统治。要是换做黑明施泰特战役爆发前,只有1万军队,老斯滕.斯图雷还真不敢随便【创建和谐家园】。可是,丹麦国王汉斯把大部分精锐损失在了征服迪特马尔申的黑明施泰特战役中,一下子元气大伤了。这时,老斯滕.斯图雷终于是有胆子反抗了。而且,在反抗前,老斯滕.斯图雷不但在积蓄力量,还借机清理了很多瑞典境内亲丹麦的势力,以免内部不稳。等一切准备妥当后,老斯滕.斯图雷终于是宣布瑞典独立了……
而在老斯滕.斯图雷宣布独立前,马林紧急派船悄悄送了一批火绳枪和弹药过去。哥伦布即将归来,到时候肯定会带来很多硝石。所以,马林这次给老斯滕.斯图雷的弹药非常充足,足够他们用很久。
而且,马林之所以一次运这么多,是因为他知道,以后想支援就难了。因为,丹麦海军太强大,不但有50艘战船,还有很多武装商船。一旦瑞典独立战争打响,丹麦将会封锁瑞典海岸。到时候,就很难支援到老斯滕.斯图雷了。
至于火绳枪,马林也没有提供东弗里斯兰军中列装的穆什克特大火枪,而是改为更小的火绳枪。穆什克特大火枪的子弹重达50克,而提供给瑞典的火绳枪,子弹仅有30克,和后世英军棕贝斯燧发枪的弹重一样,口径也一样。这样的火枪,杀伤力也是不小的,而且不需要支架,可以端着射击。
因为赶时间,尽管有几百名熟练的火枪工匠,马林还是只制造出了1000支火绳枪。不过,在给瑞典运输火枪和弹药的时候,马林还派去了一名火枪工匠,可以现场指导那些瑞典工匠当场制造。
要知道,瑞典不缺铁矿。即使北极圈那个超级铁矿没有发现,南部地区,铁矿也是很丰富的。所以,瑞典铁匠也不少。马林派一名工匠过去指点他们,必然能造出更多的火绳枪。
而且,这一次马林几乎把自己的火药库搬空了,就为了帮助瑞典。所以,瑞典人到时候的弹药,也是不缺的。
火枪在正面战场上也许效果就那样,若是火【创建和谐家园】被近身,那就麻烦了。毕竟,这个年代的火枪没有刺刀。有刺刀也没用,你火枪装了刺刀也就一米多长,还能长得过人家几米长的长矛?
但是,在守城战里就不一样了。依托这坚固的城墙,火【创建和谐家园】们可以很安逸地从墙头上缩回头慢慢装填弹药,然后再端着火枪伸出头来,射击那些妄图爬上城墙的敌人,非常安全,打击力也很强。
而且,爬城墙时,士兵不可能携带需要双手持的长矛,只能携带短刀。所以,即使敌人爬上墙头,也只能用短刀作战。火【创建和谐家园】逼急了,还可以用沉重的枪管把敌人砸下城墙……
所以,火枪在城墙防御上,战力是倍增的……
马林这次提供的1000支火绳枪,完全可以让瑞典人的防守上一个等级。而且,老斯滕.斯图雷也私下表示,这次独立战争,将会以防御战为主,不会和丹麦人硬碰硬。
毕竟,丹麦人虽然损失了很多精锐,可国力摆在那儿呢,可以再招募很多雇佣兵来镇压瑞典。瑞典这1万雇佣兵,还是汉萨城市吕贝克和条顿国暗中支持的呢。
因为丹麦人霸占着卡特加特海峡和厄勒海峡(西兰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间的海峡),向过往的商船征收“过路税”,引起汉萨同盟的不满。其中,最不满的,大概就是有大量商船经常进出这两个海峡的汉萨第一城市吕贝克了。其次,就是有四个汉萨城市的条顿国了。
所以,吕贝克人听说瑞典要反丹麦,高兴无比,立即掏钱,还帮忙雇佣了不少德意志雇佣兵,悄悄送往瑞典。条顿国也是暗中派了一些雇佣兵,前往瑞典。这样,才凑成了瑞典的1万大军。毕竟,瑞典看着大,可都是高纬度地区,所以人口很少,包括芬兰也才几十万人。凭借自身,是很难凑足上万大军的。
有了吕贝克和条顿国的支持,加上马林大批军火的支持和军官培训,老斯滕.斯图雷的底气更足了……
于是,老斯滕.斯图雷发表了比历史上措辞更加严厉的声明,表示汉斯国王是一个没脑子的【创建和谐家园】,不适合领导瑞典人民,理应被废黜……
消息传到哥本哈根,丹麦国王汉斯简直被气疯了。于是,他开始四处招募军队,准备对瑞典发起强大的攻势,意图迅速镇压掉瑞典的“叛乱”。
这个年代,瑞典虽然拥有芬兰,但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端,卡特加特海峡和厄勒海峡东岸的沿海地区和半岛最南端的沿海地区,包括哥得兰岛,都在丹麦的控制下。
所以,丹麦人是有基地向瑞典内陆地区发起攻击的,不需要发起登陆作战。从这一点来说,瑞典人天生就是吃亏的。所以,老斯滕.斯图雷才会选择防御战,消耗敌人的实力。
丹麦人从丹麦王国各地,包括挪威,抽调了大量的军队,集中前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端的丹麦控制区,集结起来,准备发起攻击。甚至,丹麦王汉斯还从本家奥尔登堡伯国这里,借走了1千兵马……
马林顿时兴奋了,简直就是送上门的好机会啊!等到丹麦人和瑞典陷入了拉锯战的时候,马林完全就可以出兵耶弗尔,拔除耶弗尔这个钉子了。那时候,丹麦无力干涉,而奥尔登堡自身实力本来就不足,还被抽调了不少军队去支援丹麦……总之,耶弗尔那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离回归不远了……
(注:耶弗尔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类似华夏的湾湾问题。而丹麦,就是那个老美,阻碍了主角统一耶弗尔的道路。所以,主角才设计暗算丹麦。)
当丹麦人集结大军的时候,马林也开始悄悄地集结兵马,准备进攻东北部【创建和谐家园】的耶弗尔地区。等到丹麦和瑞典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就是马林军队攻进耶弗尔地区的时机……
第21章 科霍恩迫击炮
因为要进攻耶弗尔,那么,有很大的可能会遇到攻坚战。所以,准备专门的大口径攻城火炮,就成了很重要的一件事。
事实上,这个年代,除了后装青铜炮(弗朗机炮)是主流,另外还有一种大口径、短身管的非常难看的火炮——臼炮,也是重要的组成。
臼炮,就是又短、又粗、又难看的火炮,它的初速因为身管短而导致很低。但是,它的口径往往很大。口径大,就意味着炮弹很重,砸起来非常带劲……
一般而言,攻城当中,臼炮才是主力。因为,弗朗机炮口径太小,小铁球砸到城墙上,根本翻不起浪花来。但臼炮不同,几十磅的铁球砸上去,就算初速不高,但重量摆在那儿,砸上去就是一声巨大的闷响,石头很容易被砸裂……
¶øÇÒ£¬ÒòΪÊÇ´óÑö½ÇÉä»÷£¬¾ÊÅڵĵ¯µÀ·Ç³£ÇúÕÛ£¬ÀàËÆºóÊÀµÄÆÈ»÷ÅÚ¡£ÊÂʵÉÏ£¬ºóÊÀµÄÆÈ»÷ÅÚ£¬¾ÍÊÇ´Ó¾ÊÅÚ·¢Õ¹¶øÀ´µÄ¡£
耶弗尔的城堡,绍尔手下的探子去侦查过,修的很坚固。当然,还没有防炮击的棱堡结构。棱堡结构,出现在16世纪初的意大利,主要是拜意大利战争所赐。因为,法国是火炮大国,一次能出动上是14.2克至255克。
不过,这个装药,是针对19世纪纯度较高的颗粒化的黑色火药的。马林估摸着,现在黑色火药提纯工艺不足,可能有误差。但那也不是问题,等火药配好了后,可以试验下射程,测量后记载在案。之后,装药就固定化。甚至,可以采用定装火药的办法,方便炮兵瞄准和调整。
对于其全重82千克,马林倒是没有强求。只要保证口径不变,全重即使涨到100千克,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抬起100千克的东西,也不算难,照样能保持高机动性。
正好,上次哥伦布和德拉卡从印度买回来的铜还没用完,上次造假银币从英国康沃尔买回来的锡也没用完。拿来搞青铜炮,正好合适。
一【创建和谐家园】霍恩迫击炮研发成功了,马林就打算弄上一批,等丹麦人无暇他顾的时候,在耶弗尔城堡下排一排的科霍恩迫击炮,用漫天的24磅“铁球雨”,在最短时间内砸坏耶弗尔城堡的围墙,迅速搞定割据这里的维尔姆肯家族……
第22章 粮食换女人计划
又是一年的金秋十月,从9月中下旬开始,东弗里斯兰境内,就展开了秋收。因为使用了钾肥、磷肥等,导致东弗里斯兰伯国的黑麦,都比别国要早一点。
今年因为增添了萨克森公国赔给马林的1.8万青壮和他们的家人,收割人手很充足。所以,秋收的进展还是不错的。
而且,这1.8万青壮,通过去年的劳动,帮马林从沼泽地里,新开垦了3.5万尤格拉姆的耕地,春更时种上了黑麦。另外,在春耕后,又新开垦了1万尤格拉姆的耕地。只是,因为没来得及赶上春耕,这次秋收自然没啥事。
如今,整个东弗里斯兰伯国,共有12万尤格拉姆种上了粮食的耕地不算今年从沼泽地里新开垦出的1万尤格拉姆耕地。其中,马林的手下贵族和将士们共拥有3.5万尤格拉姆的耕地。而马林自己,则独占8.5万尤格拉姆的耕地
这就是马林当初消灭了大部分东弗里斯兰伯国原贵族的好处,那次屠杀,马林把原本的东弗里斯兰贵族杀了大半,他们的田产,自然被马林收归名下了。几百家贵族的土地,都集中到了马林手里。而现在又是农奴时代,土地基本都在贵族手里。所以,马林一下子拥有了这个小国大部分的耕地。虽然分封出去很多,可是,通过改造沼泽,马林又把分封出去的田地数量给补回来了
而因为在肥料厂生产了混合了粪便、草木灰和鱼粉的复合肥料,并施如田里,导致东弗里斯兰的黑麦亩产很高,达到了500磅每亩的水准。即使是亩产较低的燕麦,也达到了亩产200磅的水准。
其中,为了养马,马林特地分出了5000尤格拉姆耕地用来种植燕麦。这次秋收,5000尤格拉姆折合6万亩,共收获了1200万磅的燕麦,可以让境内几千匹马敞开肚皮吃燕麦了
而那8万尤格拉姆96万亩的黑麦,就不用说了,平均亩产500磅以上,总产达到了4.8亿磅。而属下们的3.5万尤格拉姆耕地,也共产出了2.1亿磅黑麦。他们照例拿出了一半来,让马林的商会,帮忙卖掉
这一次,马林都不用把粮食拿到国外。因为,今年德意志南部地区发生了旱灾,粮食产量骤减。马林直接把收购他们的1亿磅粮食,都通过埃姆斯河和莱茵河,进入内陆地区,然后转运往南方去了
因为饥荒,德意志地区的黑麦价格,从1芬尼每磅,涨到了1.5芬尼每磅,运到南方,也是很有利可图的。起码,马林的手下贵族们可以赚到1芬尼每磅。那么,他们一共挣得了一亿芬尼,折合166.6万金币
其中,马林他哥阿德勒,就赚了10万古尔登金币。其余分封了1000尤格拉姆的属下,也分别赚了5万金币左右
现在,每到秋收,东弗里斯兰伯国的贵族和被奖赏了耕地的将士们,都会陷入富贵狂欢
因为从耕地里获得了太多财富,导致这些贵族和有土将士的生活水准,直接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即使同为男爵,而且封地面积远不如国外的那些男爵。但是,马林麾下的男爵们,生活都富余得不得了。
于是,东弗里斯兰伯国的贵族们,集体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扩建城堡
是的,这个年代的贵族,城堡就是他们的脸面。有钱了,自然要把脸面收拾一下。之前马林免费赠送给阿德勒的城堡,大嫂丽芙现在看不上了。于是,平常比较小气的丽芙,直接表示,要扩建一个是老城堡5倍大的新城堡,总预算达到了5万金币之巨
其他贵族,也一个德行,一个劲地扩建城堡。这也导致,秋收后,东弗里斯兰的石料价格,直接上涨了一倍
马林倒是想向他们推荐便宜实用的钢筋混凝土的,但是,手下们都不信任这种没见过的建筑材料。所以,他们宁可花高代价去汉堡和不莱梅购买成品石料,也不愿意使用水泥
无奈之下,马林只好给自己的新王宫使用上了钢筋混凝土。并且,扩建的奥里希城墙,也使用了水泥和钢筋
因为钢筋混凝土的防炮击能力比石头堡垒还要强大,所以,马林都没有修建棱堡结构,直接按照老样式,建造王宫城墙和奥里希城墙
然后,减震马车,也成了境内贵族的标配
只是,因为保护不当或忘记上油,这些小贵族们的减震马车,经常需要更换弹簧
没有防水油漆,弹簧还是不耐用啊
突然,马林想到了自己积压的从英国进口的锡块似乎,可以让弹簧热镀锡液,使之形成一副锡保护膜。这样,弹簧就不容易生锈了。而热镀锡液的钢铁,又被称为“马口铁”
只不过,马林想到,马口铁虽然防锈,但是机会被蹭掉锡保护膜。一旦锡保护膜被蹭破了,里面的铁就会迅速氧化锈蚀
所以,最好的方案,其实是给弹簧热镀锌液,使之成为白铁皮镀锌铁皮,不怕生锈腐蚀,不怕蹭
但问题是,现在欧洲人还没有发现锌。甚至,明朝人也还没有发现锌。貌似,要到明朝后期,才会发现锌的存在。好像是嘉靖年间,离现在还有几十年呢
事实上,锌是很好获得的。一般来说,锌和铅,往往是共存的。所以,铅矿里,往往就有锌的成分。
只是,在熔炼的时候,都是上千度的高温环境下。锌有个不好的属性,那就是沸点只有907度。超过907度,锌就会化成锌蒸汽挥发了
但是,只要在还原炉的顶部,加一个弯曲的冷凝管,锌蒸汽就会冷凝下来,形成粗锌。然后,再熔化提纯,就形成了精锌锭
也就是说,只要在炉子顶部加一个冷凝管的事情。可是,千百年来,人们经常冶炼铅,但愣就是没发现锌
只要找到一个铅矿,这铅矿里多半含有锌成分。到时候,改进下还原炉,就能获得锌了
跑题了,属下们出售了1亿磅黑麦,而马林自己,更是收获了4.8亿磅的黑麦。而且,今年的黑麦都不一定要消耗。因为,去年收获的粮食和前年收获的粮食还没吃完呢
于是,马林思考再三,决定拿出2亿磅黑麦,去南欧销售
西班牙地区不用说,粮价一直贵,黑麦价格长期稳定在2芬尼每磅的水平。意大利地区,原本是盛产粮食的富饶地区。
可是,因为意大利战争,去年就看见法国人和那不勒斯打生打死了,严重影响了意大利地区的粮食生产,当地很多农田都荒废了。
所以,今年意大利地区,严重缺粮。如果不从外部调入大批粮食,必然会有很多难民饿死。
于是,马林决定,派船或租船,把粮食运往西班牙和意大利销售。2亿磅粮食,以南欧的高粮价,大概能卖到300多万杜卡特金币呢。
只不过,西班牙还好,意大利地区,经过法国人的劫掠和摧毁,未必能拿出那么多钱来买
于是,马林想出了个绝妙的主意粮食换女人
意大利人口多,女人也多。而马林手下,有一万几千光棍呢。这些【创建和谐家园】,现在看见女人就眼睛发绿要不是东弗里斯兰伯国的法律严苛,这些女人估计就敢随便把女人往草丛里拖了在马林公开砍了十几个乱来的的家伙的脑袋后,这群人才老实下来
但是,光这么弹压,也不是个办法。毕竟,人家也是正常青年,也是需要女人的。作为统治者,你不给人家想办法,还杀人,的确有些不人道。但马林也没办法啊,社会总要秩序的。不能因为理解这些光棍就放任他们胡来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统治者,为了解决国内光棍太多的问题,马林还是想了办法的
之前,先是看到克里米亚人贩卖东欧毛妹,就打算多买些。但是,眼下,马林忽然发现,因为战乱和饥荒,意大利妹子也很多啊
虽然说,马林去搞意大利妹子来给本国男青年,对意大利男子不公平。但是,马林是东弗里斯兰伯国的领导者啊,又不是跟意大利人收税的。所以,意大利外国男人我管他去死?他们又不给我纳税所有的有国际主义思想的领导者,都是大萨比
于是,马林决定,启动“粮食换女人”的计划。用多余的粮食,换取漂亮的意大利妞
什么?你说粮食换不到美女?我要告诉你,当年三年灾害期间,一袋大米,妥妥地能换来一个花容月貌的村姑当老婆
别说大米了,就是红薯、胡萝卜等杂粮,也能换来美女老婆
而且,当时的大米都是要上交的。一般人家即使有剩余粮食,也都是红薯、胡萝卜等杂粮
如果,你存了很多杂粮。那么,恭喜你,那个年代,你绝不会成为光棍。只要能挑一担杂粮上门提亲要挑那些缺粮的家庭,不管长得有多美的,也能给换来当老婆
同样的道理,在意大利爆发饥荒期间。只要马林手下奉上一麻袋黑麦,那些穷人家,就会愿意把女儿送来
不要以为这么做残忍,实际上,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送女儿的家人女孩也许还有弟弟妹妹,会因为这一麻袋黑麦,而渡过灾年活下来。而女儿到了能出得起粮食换女人的家庭,虽然丈夫未必出色,但至少饿不死人,能活下来
你女儿很出色,很漂亮?没问题,一麻袋黑麦不够,那就两麻袋
总之,在灾荒年份,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麻袋黑麦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麻袋
一麻袋才100磅重,即使灾区粮价贵,有2芬尼一磅,100磅黑麦也才值200芬尼,折合3.33个金币。就算是两麻袋黑麦,也才值6.66个金币。特么的,6.66个金币就能换个美貌村姑,还是良家的,比从克里米亚汗国那里买都要划算很多。
两亿磅黑麦,有200万麻袋。如果全拿去换女人,即使是换两麻袋黑麦一个的漂亮姑娘,也能换100万个
当然,即使马林想这么搞,也没那么多姑娘给他换
所以,马林的打算是,其中大部分粮食,卖给西班牙人和意大利的有钱人。然后,拿出少部分粮食,去意大利灾区尤其是被战火蹂躏的那不勒斯王国,换2万意大利姑娘回来。总共需要的粮食,大概在200万磅到400万磅之间,只占2亿磅粮食的一小部分。
之所以要多换几千个姑娘回来,其实是为了吸引【创建和谐家园】用的。德意志内陆地区,那些男孩多的农奴家庭,男人娶不起老婆,是很正常的。
马林有了这多余的几千姑娘,完全可以拿来当诱饵,吸引那些想娶老婆又没钱的,诱惑他们来为自己卖命。而自己,则做主奖励给意大利美貌村姑
但想着想着,马林突然一拍脑袋都忘记在条顿国那1万新兵了。那些人,也基本都是光棍啊
于是,马林立即更改计划。把粮食换意大利美貌村姑的数量,从2万人,提高到了3万人
至于意大利地区因此会男女不平衡的问题,关马林p事?他只在乎那些帮他卖命的将士和百姓,外国佬与他何干?想要老婆?行啊,加入我们,为我效命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