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结果,并没有让马林失望。这些要价12金币一个的美妇,各个长得都不错。要脸蛋有脸蛋,要胸有胸,要pp有pp……
东欧果然不愧是盛产美女的地方,美女质量如此之高,而且,还这么便宜……
这也难怪,克里米亚汗国就是个穷逼国家。其国内主要的收入来源,竟然就是贩卖东欧奴隶,是一个标准的人贩子国家。
一个活生生的大美女,竟然才要价几个金币(美妇在克里米亚卡法港,才要价6个金币。原装美少女,也只要15个金币)。而马林也记得,原本历史上,大约在1512年,克里米亚汗国突然进攻莫斯科大公国,原因仅仅是因为立陶宛大公西格蒙德一世花了15000个金币收买了克里米亚的蒙哥吉雷汗,让其趁着莫斯科大公国的军队在前线和立陶宛大战时突袭莫斯科大公国的后方。从此,克里米亚汗国和俄罗斯正式结仇……
马林不禁有些唏嘘,仅仅是15000个金币,就让克里米亚大汗愿意出兵攻打一国。可见,克里米亚人是多么穷逼。如果自己掏出20万金币,还不得让他咬谁就咬谁啊……
马林在军营服务处转了一圈,就回奥里希了,没有停留下来“享用”这些东欧美妇。毕竟,这些美妇,虽然漂亮,可都是“从事服务业”较长时间了。自己堂堂一个伯国伯爵,“宠幸”这种女人,有失身份。就算要,也得是一个原装的东欧漂亮毛妹啊……
当然,马林矜持,士兵们可就激动坏了。200个漂亮毛妹下船后,当晚,军营“服务处”就排起了长队。精力无处发泄的小伙子们,选择找这些东欧美妇来发泄了……
不过,虽然没有上手一个毛妹,可马林去港口看毛妹的事情,却激怒了安吉拉姐妹。姐妹俩第一次联合起来,不准马林上她们的床……于是,连续几天,马林都不得不在书房小床上自己睡……
第九章 安吉拉怀孕
之后的几天,因为看毛妹的事情,安吉拉和费丽斯都和马林处于冷战中。即使同桌吃饭,也不理会马林。
无奈之下,马林只得厚着脸皮求媳妇原谅,并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只是帮手下光棍解决个人问题的。
只不过,善良的安吉拉对于营妓的存在比较反感。对此,马林也无可奈何。安吉拉毕竟是个生活在保护中的女孩,不知道世道的残酷。从小,她在权势滔天的父亲的保护下。等到长大了,虽然落难过一段时间,但很快幸运地遇到了马林,不但避免了死亡的威胁,还马上被马林当宝贝供了起来。所以,她是不懂底层人物的不幸的。
即使到了21世纪生活水平如此高的年代,世界上各个发达国家,也有特殊服务职业的存在。而且,男人们一向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要是不给特殊服务场所给他们发泄,没准他们就会去搞强x了。更有甚者,会扭曲成为基佬……
而且,这些特殊服务者,都是来自毛熊国等东欧国家,又不是德意志人,也不是【创建和谐家园】,马林自然毫无心理压力。
马林需要的,是自己的军心稳定。所以,马林也需要关心将士们平时的生活。即使到了后世近现代时期,这种破事也是难免的。
华夏军队纪律最好,当然,也离不开军队宣传的强大。要知道,后世的华夏士兵,除了经常要组织思想教育和学习,也是有电视可看的,甚至还有文工团亲临军营演出。所以,他们的精神生活是很丰富的。
可是,现在是16世纪初啊,欧洲戏剧还没有发展起来,莎士比亚还要等63年才出生呢。所以,将士们晚上其实很无聊。马林甚至从眼线那里得知,现在晚上军营里很多人在玩纸牌,并有赌博行为。对此,马林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晚上执勤的士兵不擅离职守,马林也不会太追究。当然,赌博不能搞大了,也禁止抵押或借钱赌博,避免士兵们欠一身赌债。
除了打牌赌钱,将士们最喜欢的,就是光顾军队“服务处”,和那些营妓“谈人生,谈理想”了。
不过,这么长时间下来,那几十个从被杀贵族家里押送到军营里来充当营妓的贵族家眷们,已经憔悴不堪。毕竟,从贵妇沦落为营妓,让她们精神上受到的折磨极大。她们中的部分人,因为不堪受辱,已经【创建和谐家园】了。即使接待士兵时,这些原本是贵妇或贵族小姐的营妓,也是很不配合。
但新来的这批东欧美妇不同,她们本来就出身于底层家庭,又遭受了不幸。所以,她们倒也很看得开。只要能活下去,她们可比那些贵族女眷们配合多了,也很豪放。而且,之前在克里米亚汗国的时候,她们就已经习惯了这种堕落的生活,只求活命。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马林叹了口气,把那幸存的80多名原先的贵族女眷,都安排给将士们当洗衣妇了,不再充当营妓。不过,却不想放她们离开。毕竟,马林也害怕这些女人日后攀上高枝,有了刺杀自己的机会。毕竟,杀夫杀子的仇恨,是很难化解的。马林留下她们的性命,已经算是心软了。但实际上,她们的遭遇比死了也好不到哪去。对此,马林也不想说什么,只能怪,这些女人嫁错了人吧。人生下来天生就会站队,穷人家的孩子天生站在了无产阶级这边。富人家的孩子,天生就是“资本家的小崽子”。有时候,世界上很多事情无所谓对错,立场不同,选择也不同而已……
对于安吉拉的质疑,马林选择了沉默。因为,他并不像把这些社会上阴暗的东西讲给安吉拉听。在马林心里,安吉拉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天使。天使,就不应该和那些阴暗的东西牵扯到一起。
饭桌上,安吉拉对马林声讨了半天,马林选择了埋头吃饭……
突然,安吉拉感到有些不舒服,想要呕吐……
马林开始也没有在意,但安吉拉第二次去呕吐的时候,马林突然愣住了……
“不会是……”马林想到了前世看到过的电视剧里的情节。一般,女主呕吐,就表示怀孕了啊……
为此,马林激动坏了。但是,他也不确定。于是,他风一般地离开饭桌,去了王宫前院,寻找莫日根和巴特尔。
莫日根已经从莱尔县回来了,他在那里,看护着丽芙,并指挥女徒弟,帮丽芙接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个小女孩,被命名为玛丽,和她祖母名字一样。
小玛丽的出生,的确引起了家族的重视。但是,因为不是男性继承人,重视程度也有限。不过,小玛丽引发了老霍夫曼和玛丽夫人的怜爱之心倒是真的。毕竟,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隔辈亲。别看老霍夫曼对几个儿子都严肃得不得了,但对于小玛丽这个家族第一个三代,却是疼爱得不得了。甚至,会因为阿德勒重小玛丽凶而揍阿德勒……
为了照顾大孙女,老霍夫曼夫妇甚至都搬到莱尔县外的阿德勒的城堡里去了……
对于公公婆婆如此疼爱小玛丽,安吉拉是既羡慕又嫉妒啊。羡慕的是,丽芙生下了小孩。嫉妒的是,自己还没怀孕呢……
在这个年代,贵族夫人也是压力很大的。她们最害怕的,就是自己不能怀孕。这样,就代表这个家族绝嗣了。而不能怀孕的话,也会失去丈夫的宠爱。
……
马林拉着当值的莫日根,风一般地回到了王宫后院,请莫日根帮安吉拉把脉。幸好莫日根是个蒙古壮汉,换成老夫子型的,早被马林拽得摔个大跟头了……
莫日根其实也很郁闷,他堂堂一带草原神医,如今竟然沦落成为妇科大夫了。不过,贵族家庭,子嗣为大。客串一把大贵族家庭的妇科大夫,倒也不是特别丢人……
“嗯……的确是喜脉,恭喜伯爵大人了!”莫日根给安吉拉把脉后,抱拳恭喜道。
“啊?你说的是真的?”马林激动之下,直接用上普通话了。好在莫日根也是学过大同那边的官话的,听得懂马林在说什么。早前,莫日根和巴特尔没学会德语的时候,双方就是用这种方式交流的呢……
“当然是真的,老夫这点本事还是有的!”莫日根背着双手,斜45度望天,一副高手寂寞的范儿……而且,经过全程对孕妇丽芙的医护,莫日根对妇科也不算陌生了。
“啊哈哈哈,老子也有后了。这家伙不但是个伯二代,还是个穿(越者)二代啊,希望是个带把的,这样,就不用为继承人的事情操心了!”马林仰天大笑。
莫日根大约听懂了“伯二代”是啥意思,就是伯爵的后代呗。但是这个“穿二代”,却始终想不明白。当然,马林也不会和他解释的……
心情大好的马林,叫来了财政大臣科勒,拿出一大箱子金币,直接在王宫内撒金币完,谁捡到算谁的,引发了一阵混乱。不过,谁叫马林开心呢,撒点金币算啥?
之后,马林又“大赦天下”——咳咳,他所谓的“天下”,只有三千多平方公里的东弗里斯兰,还没有明朝一个知府管辖的府大……
而得到消息的老霍夫曼和玛丽夫人,也匆匆地从莱尔县赶了回来。就连罗韦雷大主教,也特地从隐居的弗里西亚群岛干了过来……
一时间,怀孕的安吉拉,成了大熊猫一般的存在。玛丽夫人和安吉拉的母亲卢克雷齐娅,开始轮流陪伴在安吉拉左右。
然后,马林就被从安吉拉的王宫主卧赶了出来……
不过,马林也不是没去处。在升格为准妈妈的安吉拉的默许下,马林悄悄地搬去了费丽斯那里。当然,明面上,他还是独居一室的。只是,他的房间,和费丽斯的房间,靠得很近,很适合“串门”……
“姐夫,我也要一个孩子!”半夜,费丽斯缠着马林,撒娇道。
“好好好,我们也要一个孩子。安吉拉的孩子继承伯爵的位置,你的儿子,我安排去罗马,当个教皇玩玩。到时候,你也算得上是教皇他老母了……”马林一本正经地忽悠道。
“教皇?这个太难了吧?”费丽斯不信。
“这算啥,你姐夫我有的是钱,到时候贿赂下罗马枢机团的红衣主教们。砸个一百万金币,不信选不上教皇!”马林豪气冲天地说道。
“教……教……教皇他老母……”费丽斯幻想着自己儿子当上教皇的那天,自己成为教皇他老母……费丽斯光是想想,就感觉爽到不行,小脸兴奋得红彤彤的……
第十章 卡伦舰炮
随着炼钢平炉的投入使用,东弗里斯兰伯国铸炮的钢铁质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之前,马林不过是让老约翰等铸炮工匠使用经过反射炉冶炼过的优质熟铁,质量虽然比别的欧洲国家的火炮要好,但炮身强度不够。
毕竟,熟铁是软的,用来铸造火炮,韧性倒是足够了,可管壁强度不够。所以,需要把火炮铸造得很厚。
但现在,因为使用了平炉,马林拥有了中低碳钢,更加的适合铸炮了。虽然说,因为技术的限制,马林现在的手下工匠们对于控制含碳量还不熟练,导致钢铁质量不稳,中碳钢常冶炼成低碳钢,低碳钢常冶炼成中碳钢高碳钢质量倒是好控制点,使用石墨黏土衬壁就可以,类似坩埚炼钢法。但不管怎么说,只要不是高碳钢,都是适合用来铸炮的,比熟铁炮好多了。
所以,在使用了钢材后,炮身也可以“瘦”下来了
为此,马林给铸炮厂下达了任务研发大口径、短身管的卡伦舰炮也叫卡隆炮
事实上,马林一共下达了两个火炮研发任务。老约翰和他的团队,主要负责升级原先的12磅熟铁重炮。马林的要求是,总重不变,但要使得口径从12磅升级为18磅。也就是说,升级完毕后,老约翰的铁炮,就成了18磅的“红夷大炮”。
第二个任务,才是研发大口径、短身管的卡伦舰炮。不过,这个团队,和老约翰的团队不是一起的。这个团队的主要工匠,是马林当年跑去帮老约翰打下手、学技术的那群本土铁匠。
如今,几年过去,这些铁匠也都能熟练地铸造12磅熟铁炮了。这次,马林把他们单独分离出来,成立新的研发小组,开始研发大口径、短身管的卡伦炮。毕竟,老约翰是英国人,不是自己人。重要的东西,马林还是更相信自己人。所以,他启用了这批自家农奴出身的铸炮工匠来搞卡伦炮。
作为一名军事迷和航海迷,马林不可能不知道卡伦炮在英国海军中的地位。卡伦炮的500米内的抵近射击,可是皇家海军致胜的法宝。
卡伦炮有两大好处:第一,它口径大,可以射出重量大的铁球,狠砸敌军战船。铁球越大,砸坏敌舰船身的可能就越大。19世纪中期的佩克桑炮,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光是炮弹68磅的重量,就能轻易砸开敌舰很厚的加固的船舷。
虽然说,摧毁敌舰,佩克桑炮主要靠的是爆炸弹。但是,如果不能砸开敌舰船舷,在敌舰内部爆炸的话,佩克桑炮也没那么厉害,对战舰的破坏力也有限。所以,其炮弹的68磅的重量,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佩克桑炮,就是一种经典的大口径、短身管的重炮,属于卡伦舰炮的升级加强版。
第二,卡伦炮的射速快。前装火炮,越是长身管,装填越是困难,花费时间也更长。同时,长身管火炮,因为比同等口径的卡伦炮重太多,复位也很困难。
举个例子,32磅的卡伦炮,重量才771.8千克,长度才1.2米。而18磅的“红夷大炮”,炮重达到2吨,也就是2000千克,炮身长3米左右。
也就是说,32磅卡伦炮的炮弹重量几乎是“红夷大炮”的两倍,可炮重,却只有“红夷大炮”的三分之一左右要是换成32磅的长管炮,天知道多重
炮身越重,火炮不但装填困难了很多,复位也非常麻烦,需要很多水手帮忙搬动火炮复位。越重的火炮,复位越是困难。
这也导致,同等口径的火炮,卡伦炮不管是装填还是复位,都要容易得多。然后,平均射速自然更高。一般而言,熟练的皇家海军炮兵,使用长身管重炮,至少要花费2分钟以上时间,才能开一炮注:因为船上环境复杂,射速要比陆上要慢。因为,陆地上的炮台火炮不轻易移位,把后坐力导向了大地,反倒不需要复位,节省了大量时间,射速也更高。。而卡伦炮,只要1分钟左右,就能开一炮。
虽然说,长身管的火炮,射程更远。也许轰炸陆地目标,长管炮效果更好,岸防炮也更适合使用长管炮。但是,在海战中,长管炮的射程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作为火炮载体的战船,在海面上因为风浪关系和火炮的后坐力问题,是不住摇晃的。尤其是木船时代,船体受到海况影响更大,摇摆更多。
而舰炮侧舷炮,就是横向的。船只摇晃,基本也是横向摇晃。这样一来可就悲剧了,使得侧舷火炮在瞄准敌舰时,根本无法锁定目标。你刚刚瞄准好敌舰,可船体一晃,射角立即改变了。距离短还看不出来,距离约长,射角稍微变化一点,就会导致极大的误差。
所以,在摇摇晃晃的战舰上,火炮的射程是没啥意义的。射程越远,误差就越大
当然,这是在海上。如果在内河内湖地区,就要另当别论了。比如第二次英美战争18121814时期,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上的内湖水战,因为内湖没有什么风浪,导致美国战船上的长管炮可以更从容地在英军战船卡伦炮射程之外,瞄准英军舰船轰击。而英军舰船全部装备卡伦炮,射程近,无法打击到美舰。想靠近时,美舰却跑了,像“放风筝”一样戏耍了英舰。所以,单单装备射程近的卡伦炮,也是不合适的。遇到美国那种无赖打法,就可能吃亏。当然,换到大西洋上,船体晃动厉害,美军的这种猥琐战术就未必有用了。内湖上,因为风平浪静,才使得长管炮射击更精准些。
此战之后,英国人终于意识到,只使用卡伦炮,是不行的。遇到老美那样无赖的,就要吃亏。所以。后来英国战舰上,卡伦炮和长管炮是搭配使用的。在近战的时候,主要靠卡伦炮摧毁敌舰。而距离远的时候,则用长管炮互相赌命中率
不过,大海之上,距离太远的话,长管炮即使射程够,也基本打不着。所以,英军战舰在海战的时候,基本都是靠近敌舰500米内,发挥卡伦炮的优势。
甚至,皇家海军还有贴近射击的战术。比如纳尔逊阵亡的那场“特拉法尔加海战”,就是因为纳尔逊的旗舰“胜利号”和法军主力舰“敬畏号”并舷对轰,甚至发生了接舷战。纳尔逊本人,也因为距离过近,被法军火【创建和谐家园】给瞄准射杀了。
总之,风帆战舰时代的海战,距离越近,火炮命中率越高。如果并舷的话,基本上就是一轰一个准了。那时候,大家完全就是比口径了。
但在远距离上,即使是在500米的距离上,舰炮的命中率也是低得惊人的,只有一两成。远距离对轰的话,命中就算你中奖
有现成的英国皇家海军的经验,马林为啥不用?所以,马林下令研制卡伦炮,以后打海战,也要靠近射击,用卡伦炮的重型炮弹和高射速,直接打垮敌船
不过,马林也不想把步子迈得太大,防止扯到蛋。因此,马林要求新独立出来的本土工匠为主的铸炮厂,先研制12磅级的卡伦炮。等到技术成熟了,在研制18磅的。然后,以此类推,晋级到24磅的。接着,再向最普通的32磅级卡伦炮进军
当然,这个时代,重炮铸造,成功率很低,一般20的成功率都没有。也就是说,报废率高达8成以上。
但马林前世经常上论坛,知道其中原理。是因为,这个年代,还没有出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出现的“罗德曼法”。
所谓罗德曼法,就是铸炮时的“内模可控冷却技术”。具体来说,就是让炮管内壁的冷却速度不比外表慢。而通常自然冷却的话,自然是外层先冷却,最后才到内部。但这样一来,因为热胀冷缩的原因,容易导致外层炮管先收缩,挤压“热胀”的内层,容易造成炮身内部裂痕,然后导致报废。
而使用“罗德曼法”,让炮管内部加速冷却的话,就不容易让外层对内层产生“箍紧”的效果,也不容易产生内部裂痕。这样,重炮的铸造成功率,就大大提高了,达到了八成以上。而且,使用寿命也更长了,甚至是老方式铸造的火炮的五倍
马林把“罗德曼法”的原理,交给了这批出身于自家农奴的铸炮工匠,让他们按照这个原理去铸炮。
当然,如何让炮管内壁的冷却速度加快,马林却是只知道原理,不知道过程的。这一点,需要铸炮工匠们自己摸索。一旦成功,以后铸造重炮就很方便了
届时,马林战船上,将会清一色使用重炮,把任何胆敢和他争夺海上霸权的对手的战船,全部轰成渣渣
第十一章 利益外交
在诸侯林立的德意志,任何国家都别妄想单凭自身,单挑全帝国的其他势力。所以,小诸侯要抱团,或者找大诸侯当靠山。而大诸侯,也需要找一批小弟作为盟友,好增强实力。
因此,德意志地区看着有200多个大小诸侯,但实际上,也就那么几股势力。主要就是,以哈布斯堡家族为首的皇帝派,和七大选帝侯为首的各个地方实力派。当然,也有一些富裕的强国,无须依附别人,自己单独成为一体。比如,挑起了弗里斯兰地区冲突的格德司公国,因为地处莱茵河下游肥沃地区,财政良好,加上货运方便,倒是可以自成体系。
另外,克里弗公爵约翰二世,也可以自成体系。因为,他名下不但有克里弗公国,还有马克伯国。两国都不算小,加起来也能算一号势力。更何况,约翰二世的二弟恩格尔伯特,也是内弗斯伯国的伯爵,也算这股势力之一。更何况,约翰二世的三弟菲利普,还成了条顿骑士团国的大团长。
还有就是,一些准强国,也会抱团,形成一股势力。其中的代表,就是士瓦本同盟。这是士瓦本地区的一批实力不强不弱的贵族,结成的一股自保的势力。不过,这股势力,投靠了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哈布斯堡家族。
马林之所以要进入帝国议会,除了像获得和其他诸侯一样平等的外交地位,还有就是,也希望通过参加帝国议会,获得盟友,避免以后成为孤家寡人。
就像后世同意小德意志的普鲁士,除了其军事上的强大,外交的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外交的重要性,都不逊于军事上的努力。
德意志第一帝国的首相俾斯麦是什么人?他是个外交家。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在德国和法国冲突时,英国和俄罗斯都没有扯德国的后腿,甚至还暗中支持。所以,普鲁士击败了当时的欧洲豪强法国,成就了新的大国地位。这和俾斯麦的高超的外交手段是分不开的。
终俾斯麦一生,他都强调和俄国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因为,俾斯麦深知,沙俄国土面积巨大,动员能力极强,也很有韧性。所以,俾斯麦执政期间,一直选择拉拢沙俄。这样,不但避免了一个死缠烂打的强力对手,还保证了东线国土的稳定,使得普鲁士有足够的精力和法国单挑。
但到了威廉二世时期,这个蠢货不但得罪了西边的英法,和俄罗斯也撕破脸,结果导致德国被东西夹击。就算德军实力强大,也禁不住两条战线、三大帝国的联手。其选择的盟友,也是奥地利和意大利两个逗比国家。
因此,外交上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扩张过程是否顺利。
需要指出的是,普鲁士之所以能在19世纪崛起,除了大搞军国主义,在1834年搞的由普鲁士领衔的德意志关税同盟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个关税同盟,普鲁士把德意志北部的大部分诸侯除了南部的巴伐利亚等几个邦国之外,结成了一个紧密的贸易和利益联合体,并成功把奥地利排斥出了小德意志地区。
通过这个关税同盟,普鲁士大肆发行刻着普鲁士国王头像的泰勒银币,让他流通于德意志诸邦国。习惯了使用普鲁士泰勒的各邦国臣民,也就对于臣服于德意志的领导,没啥排斥心理了。毕竟,他们天天都使用刻着普鲁士国王头像的银币
马林其实很想建立类似“德意志关税同盟”那样的组织,把北部德意志地区的市场都统一起来。但是,这是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