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70章 啥?殖民地缺粪?
,。
大西洋上,一艘柯克帆船正在劈波斩浪。这是一艘从格林纳达岛回来的船。自从马林收拢了所有战船后,和殖民地来往,只能选用柯克帆船了。所幸,这个年代还没有什么在美洲闹事的海盗。因为,美洲金银还没开发出来。
船上装的是大米和生姜,一共装了5袋大米和一袋生姜,每袋都是100磅重的。今年秋季,格林纳达也丰收了……不对,格林纳达岛没有季节之分,四季都可以丰收。只是,秋季的时候恰巧丰收了一波。
虽然也收获了甘蔗,但甘蔗全部被用来培育新的甘蔗苗了。所以,这次没有运甘蔗回来,更没有蔗糖。但是,老乔治通过育苗,把甘蔗种植面积,从最初的两亩地,扩大到了200亩。可以想象,明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唯一的问题,就是——殖民地人少,粪便不够用……
是的,粪便不够用。人少排泄物就少,制作粪便的原料就少。到时候,肥料就少了。所以,老乔治有些挠头。为了获得足够的粪便,老乔治还主动热情地帮布卡斯人居住的那个大院子修建了很多厕所。每过几天,就会派人去布卡斯人的大院里收集粪便,运往肥料厂。
但这还是不够,因为,耕作面积扩大了,而人口却没啥增长。因此,老乔治才让这艘运送耕牛过去的船返回欧洲本土,请马林指点。因为,老乔治相信,身为受到大贤指点过的马林,肯定有办法的……
船长光头阿本率领这艘柯克帆船停靠在埃姆登后,立即登岸,带着5袋大米和一袋生姜,去了奥里希。
见到阿本过来,马林很是高兴,连忙拉着他询问格林纳达的情况。
“大人,格林纳达岛上的情况目前很不错,耕地扩大了很多,木材都堆积成山了,用不掉。而且,这一年来,乔治总督还带领手下的战士们,打退了5次加勒比人的进攻,还抓获了100个奴隶。只是,乔治总督缺乏脚镣,嘱托我回来要再送500副脚镣过去呢。”
在人口急缺的情况下,老乔治也是灵机一动,想到了抓俘虏的办法。那些吃人的加勒比战士,也被老乔治抓了100个俘虏。只是,缺少限制他们的脚镣。目前,老乔治都没让他们干活,就把他们关起来养着。养着干嘛?收集粪便……因为这群加勒比战俘性情凶猛,老乔治暂时不敢放他们出来工作,要等到给他们套上脚镣,才敢驱使他们。毕竟,他们可都是吃人的货色……
“那边还缺什么吗?”马林关心地问道。
“乔治大人和我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阿本摸了摸光秃秃的脑袋,表示无法理解。
“他说……格林纳达岛上最缺的是粪便……”阿本是渔民出身,不知道粪便对农业的作用,加上马林刻意【创建和谐家园】息,所以,他不懂,并感到很疑惑。
“啥?缺粪?”马林开始很疑惑,但很快反应了过来。
他明白了,岛上一定是开垦出了很多耕地,但是,粪便的数量是有限的,每个人天天拉也就那么点,所以,施肥就不够用了。不像本土,马林弄了很多【创建和谐家园】来,能获得足够的粪便。甚至,那几万头波兰牛,每天也产生大量的牛粪……
“对啊,牛……还有马和羊……不对,还有猪……都是拉粪的好手……”
马林转眼间就想到了对策……
人产生的粪便不够用是吧?咱们同时发展畜牧业啊!养多点牲畜,让牲畜一起拉,不就有足够的粪便了吗?
马林开始想到了养牛,可养牛周期太长了,牛群增长也太慢。牛越少,产生的粪便就少。最后,马林想到了养猪……
格林纳达岛上,四季如夏,不缺少青绿的植物。所以,在那里养猪,一年四季都有嫩猪草可喂,比温带地区的条件都好。当然,这是食物条件。唯一的问题,就是那边太热,防止猪热死。好在格林纳达没有什么毒虫,不会咬死猪……
而且,猪生长快,繁殖也快。每天吃得多,自然猪粪也多。到时候,猪粪也是不错的肥料……
马林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农民还没有掀起打工的热潮,那时候,村里人成天都在家伺候家里的几亩地。那时候,几乎家家养猪。他们往往会一家或者几家合建一个带防雨顶棚的大池子,保存猪粪和茅厕里舀出来的人粪。等到种植庄稼前,会用板车,把混合发酵过的粪便从池子里挖出来下到田里,作为基肥,然后才会开始耕地。而因为吃得多,两头猪产生的粪便,绝对不比五口之家的人产生得少。
所以,多养猪,绝对能够解决粪便不足的问题。但前提是,粮食要丰产。不然拿什么打成谷糠喂猪?古代华夏是没问题的,古代欧洲就不行了。古代欧洲粮食产量太低了,麦麸都被人吃了,没有拿出来当猪饲料的。当然,在格林纳达就没问题,这里一年四季都有绿草,猪完全可以吃猪草为主。
打定了主意后,马林拉着阿本,吩咐道:
“这样吧,阿本,你休息一段时间后,再跑一趟格林纳达,送300头猪过去。当然,是小猪崽……”送300头大肥猪的话,每天耗费的饲料就很惊人,船上都不一定带够了。但送300头小猪就不一样了。小猪体型小,吃得少,几个月航行下来,虽然会长大,但比纯粹带大猪过去,要吃得少多了。
这些小猪,都不【创建和谐家园】,而是拿来繁殖的。所以,要母猪多,公猪少。等到了地儿,将会被用来大规模繁殖,既能产生猪粪,也能提供猪肉。
为此,马林当场写了一封信,在信中,马林向西交待了老乔治,必须修建单独的猪圈,不要让这些猪在一起互相打架耗费体力。而且,猪圈要注意防高温,尽量建在树荫下,避免猪被热死。
只是,马林又想起了前世家里养的太湖猪……
这个时期的欧洲本土猪,体型小,每胎生崽也少,只有五六只。不像太湖猪,一胎就生十几个,种群扩张极快。而且,太湖猪的体型,也比这个时代的欧洲本土猪大多了,出肉自然更多……
但现在马林手里可没有什么太湖猪,甚至,太湖猪的品种在大明还没有形成的。但其品种来源,肯定是在太湖周边地区,不然不会叫这个名。只是,想要获得这样的品种,必须要开通大明贸易航线先……
至于在格林纳达养羊,马林压根就没想过。因为,绵羊浑身是厚厚的羊毛。在温带地区还好,跑到热带岛屿格林纳达岛上,很容易中暑……试想一下,一个穿着羽绒服的人,在西伯利亚固然温暖舒适,但穿着羽绒服跑去赤道那边,绝对热昏过去……
绵羊浑身是厚厚的羊毛,就好像人穿了羽绒服一般。跑到又热又湿的格林纳达岛,很难适应。所以,格林纳达岛这样的热带湿润岛屿,还是养猪更好。
不过,马林想起来,既然格林纳达岛会出现缺粪的情况,同样,作为殖民地的北美双岛和布雷顿角岛,也会同样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只是,那边还没有报上来而已。但亚美利哥岛和布雷顿角岛都是温带岛屿,倒是适合大规模的养羊和养牛的,还适合养马,选择比格林纳达岛多多了……m.。
第71章 一盘大米饭
,。
解决掉了这些问题后,马林挥挥手,想让阿本退下,但阿本没动。
“还有事?”马林有些疑惑。
“是的,大人,乔治总督让我给您带来了一些礼物。”
“哦,是什么啊?”马林来了兴趣。
“是5袋印度人吃的粮食,还有1袋生姜。”阿本不认识大米,就直接用“印度人吃的粮食”来代替了。
当卫兵把5袋大米抬进来的时候,马林打开袋子一看,立马激动了:
“大……大米!”
一般人可能无法理解马林现在激动的心情,要知道,自从穿越以来,马林就没吃过米饭了。到现在,已经有整整8年了。
所以,时隔8年,骤然见到上辈子天天吃的大米,马林竟然激动了……
“快!吩咐厨房,准备一个锅煮米饭,老子今天要吃米饭!”
说完,马林直接丢下了有些呆的阿本,自己跑到厨房,亲自指挥煮饭去了……
厨师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北德意志人,自然没人见过大米,也不懂得煮米饭。所以,马林直接在厨房里坐镇指挥了。
半个小时后,利用一个炒菜锅,马林终于煮出了穿越后第一锅米饭……
同时,厨师们也炒出了两个菜,给马林下饭用。
马林双手颤抖地捧起银盘子(没有专门装饭的碗,也没有瓷器),用勺子把一勺饭送进了嘴里……
“嗯?不对啊……不像是大米的味道……”马林皱了皱眉头。
ÂíÁÖËù˵µÄÏÁÒåÉϵĴóÃ×£¬Æäʵ½Ð¾¬Ã×£¬ÊDZ±·½ºÍ»ªÖеØÇø±È½Ï³£¼ûµÄµ¾ÖÖ¡£Æä¿Ú¸ÐÈíÅ´£¬ºÜµÃÂíÁÖϲ°®¡£¹ãÒåÉϵĴóÃ×£¬Ò²ÊǰüÀ¨ôÌÃ׵ġ£
马林的老家在长江以北的江淮地区,那里的人,更喜欢吃粳米。小时候,家里也种过袁老先生研究出的杂交稻米,但那米虽高产,却没那么好吃。所以,家里条件改善后,马林老家那边就没人种了,都是改种粳稻了。虽然产量不及杂交稻,但口感更受欢迎。
ÂíÁÖ³ÔµÄÕâÍëÃ×·¹£¬ÓÐЩÏñËû²»Ì«Ï²»¶³ÔµÄÔÓ½»µ¾Ã×£¬²»¹»ÈíÅ´¡£µ«ÊÇ£¬ôÌÃ×ÒòΪ²»¹»Õ³£¬È´Êdz´·¹ÓõÄ×î¼ÑÑ¡Ôñ¡£ÒòΪ£¬ôÌÃ×·¹·¹Á£Ö®¼ä²»Õ³ÔÚÒ»Æð£¬¸üÊʺϷ³´¡£¶ø¾¬Ã×£¬¸üÊʺÏÕôÖó¡£
事实上,粳稻只在长江以北地区种植。江南地区,却是多半种植籼稻。因为,籼稻耐热。甚至,热带地区,也都是种植籼稻的。传说中的占城稻,原产越南南部,也是属于籼稻。
Ó¡¶ÈµØÇø£¬±¾¾ÍûÓ¾£¬´ÓÓ¡¶ÈÒý½øµÄË®µ¾£¬×ÔȻûÓÐÂíÁÖ°®³ÔµÄ¾¬µ¾µ¾Ã×ÁË¡£¼´Ê¹Òý½ø¾¬µ¾ÖÖ×Ó£¬Ò²Ö»ÄÜÔÚδøÖÖÖ²£¬±ÈÈç±±ÃÀµØÇø£¬¶ø²»ÊʺÏÔÚ¸ñÁÖÄÉ´ïÕâÑùµÄÈÈ´øµØÇø¡£
ôÌÃ×°×Ã×·¹ÏÔÈ»²»ºÏÂíÁֵĿÚ棬µ«ÂíÁÖÒ²ÊÇ8Äêû³ÔÃ×·¹ÁË¡£ËùÒÔ£¬Ëû°ÑÄÇÒ»´óÅÌôÌÃ×·¹£¬ÀÇÍÌ»¢Ñʵظø¿ìËÙ³ÔÍêÁË¡£
吃完后,似乎还不够本,他厨兴大发,赶走了厨师,用锅里剩下的籼米饭,炒了一盘传说中的蛋炒饭……
籼米因为没啥粘性,果然很适合做炒饭。不像粳米,经常出现粘锅的情况。马林用黄油、籼米饭和鸡蛋,以及葱等配料,轻松地炒了一盘蛋炒饭,然后又吃了一顿,感觉非常满意。
于是,他吩咐厨师,接下来的日子不吃黑面包了,除了早餐还吃面包外,午餐和晚餐都要吃蛋炒饭。
厨师也有些懵懵的,他们虽然全程观看了,但没动手试过,还是没底气。于是,他们壮着胆子,向马林讨教注意点。但煮饭还有注意点吗?马林只告诉他们,饭别煮糊了或者夹生了就行。蛋炒饭也不难,以这些厨师几年的炒菜经验,应该不难弄。
至于煮饭,这个容易,让他们多试几次呗。反正,这次阿本带来了500磅籼米,一次煮饭只要一两磅米,够他们煮很多次呢。
当马林捧着吃撑了的肚子回到办公区时,发现阿本还傻傻地站在那,等候指示呢……
“你怎么还在这?”马林惊讶地问道。从他离开办公室,都一个多小时了,这傻小子居然还没走。都过了饭点了……
“您没让我走啊……”阿本委屈地说道。
“呃……”马林有些脸红,他想起来了,自己当时只顾去煮饭,的确忘记叫阿本回去了。
“这个……阿本啊,这次你做得很好,我很高兴。下次去格林纳达岛,记得告诉老乔治,就说我很喜欢这个大米……嗯……rice……叫他们多送点过来,明白了吗?”
“您喜欢就好,我下次一定多带些回来!”看到马林高兴,阿本也是满脸红光,光光的脑袋都有些发亮了。
“那个,离开前,去科勒那边领取100个金币的奖励。来往,我给你开个条子……”马林捂着吃撑的肚子,找到纸张,写了个条子,让阿本凭条去科勒那边领取100金币的奖赏。
对于奖赏,阿本也是非常高兴的。虽然不算太多,但对于阿本这样一个还没有获得爵位的小船长而言,绝对是一大笔钱了。要知道,身为船长,他的工资虽然是普通人的三倍,但也才每年36个金币。算上航行奖励,每年也才50个金币左右。100金币,都抵得上他两年的工资了呢。
更重要的是,这种奖赏,不但是物质财富上的增加,同样也是一种荣誉。因为,每次奖励金钱,还要附带开一张奖状的。这种羊皮纸奖状,可以悬挂在家中,作为显摆……
这也是马林的一种恶趣味心理,有的手下的功劳,不足以封爵赐土地。但没有爵位和土地,如何出去显摆呢?于是,马林想到了上辈子学校常见的奖状……
羊皮纸的奖状,比纸质的奖状,更加耐保存。悬挂在家中,也是一种炫耀。而且,上面都有马林或者杰弗里的签名,权威性十足。
阿本这次得到的证明其受到奖励的奖状,就是科勒出证明,然后由首相杰弗里亲自签名的,用来悬挂显摆,绝对有面子。
而且,马林奖励,一般都是以金币为单位的,不像上辈子的学校,奖励什么铅笔、本子等不值钱的玩意。
奖状这玩意,连20世纪的人都能忽悠住(21世纪貌似忽悠不住老百姓了,锦旗都不行),但用来忽悠中世纪末的欧洲百姓,还是非常拿得出手的。
比如,阿本拿到了杰弗里签过名的奖状后,就开心得像个孩子,碰到熟人还故意展示给人看——尼玛,为何那么像当年老子上辈子第一次得到进步奖奖状时的二货样子呢……
出来透气的马林,看到了阿本拿着羊皮奖状展示给熟人看的犯二情节后,忽然想起了上辈子自己青葱的二比岁月……m.。
第72章 鲸肉、鲸油和大豆
,。
往返格林纳达岛的船,去的时候,走的是加那利群岛南边向西的航线,但在回程的时候,却是沿着向风群岛北上,先抵达亚美利哥岛和布雷顿角岛后,才顺着北大西洋暖流,顺风顺水地返回欧洲的。
所以,阿本的船上,带了大米和生姜送回欧洲的事情,布雷顿角岛总督加兰德和双岛总督塔拉都是知道的。只是他们都还年轻,自然不如老乔治手段老辣。因此,被老乔治抢先表功了。
但他们也不是傻子,总要送点东西回欧洲表表功。正好,眼下秋收刚过,在阿本的船经过后不久,塔拉也让双岛自用了一艘柯克帆船,装载了几袋收获的大豆以及一些腌制好的鲸肉和熬制成的鲸油,准备送回欧洲。
布雷顿角岛总督加兰德自然也不能落后,于是,他也下令布雷顿角岛唯一的一艘用于往返欧洲的柯克帆船,装满了黑麦和咸鱼,打算和双岛的船一起回欧洲。
布雷顿角岛就在纽芬兰岛边上,这里的海鱼多得要命。所以,当马林派来的渔民适应了这里的海况后,捕捞的鱼多得很,完全吃不完。
而且,不管是布雷顿角岛,还是双岛,岛上因为开荒而被砍伐的大树很多。那些橡木,自然是留着主干作为木料。但那些边角料,以及其他树种的木料,直接就成了燃料。
不管是加兰德,还是塔拉,都是马林的心腹。他们自然知道,马林是靠着煮盐发达的。于是,他们也用这些木料,在海边架起大锅,开始了煮盐。同样地,格林纳达那边也是如此。
所以说,三处殖民地,因为柴火充足,盐也很充足。拿来腌制咸鱼,一点都不心疼。甚至,知道悉尼湾北边北悉尼有煤矿的加兰德,还打算利用当地的煤矿,大规模煮盐。为此,加兰德打了报告,向马林申请在北悉尼煤矿附近海边建设大规模的煮盐基地。这份报告,也将随船送回欧洲。
而且,加兰德发现,布雷顿角岛附近的海鱼,鲸鱼数量一点都不少。毕竟,鲸鱼是靠着吃小鱼生存的。在纽芬兰渔场这么个小鱼特多的海鱼,没有鲸鱼就有鬼了。
所以,加兰德还打算申请,让亚美利哥岛那边,分几个捕鲸能手过来,在布雷顿角岛也搞捕鲸业。
塔拉派出的船上,装满了超大块的腌制鲸鱼肉和大桶大桶的鲸油,让加兰德羡慕坏了。虽然,布雷顿角岛这边不缺鱼,但缺油啊。虽然说,鲸油不能直接吃,但用来照明也是好的啊。不管是油灯还是火把,加点鲸油,再好不过了。虽然布雷顿角岛的渔民,也可以从一些小鱼身上刮点油出来,但是太少了。不像亚美利哥岛那边,都熬制了60桶鲸油了。这次塔拉,直接让人装了50桶熬制好的鲸油,送回欧洲。
这些鲸油,都是装在100升的大木桶里,每桶鲸油重达200磅左右。50桶,相当于1万磅鲸油了。
可以想象,塔拉这次送回去这么多鲸油,肯定会受到表彰的。眼热的加兰德,也想向马林申请在布雷顿角岛附近海域捕鲸。因为,这里的鲸鱼数量一点都不比亚美利哥岛附近少,甚至还要多些。
只是,马林把当初特地培训的30名捕鲸好手,全部送去了亚美利哥岛,布雷顿角岛这边,只有普通渔民,没有能捕鲸的勇士。所以,他希望马林能调派两组(12人)捕鲸能手过来,在布雷顿角岛附近海域也展开捕鲸。
两艘船从布雷顿角岛悉尼港出发,花了一个多月就横跨了大西洋,抵达了埃姆登港。毕竟,从北美回欧洲,那是顺风有顺水,没理由不快。
就在格林纳达岛的船后面半个月的样子,北美双岛和布雷顿角岛的船也抵达了埃姆登港……当马林看到那巨大的鲸肉块和大桶大桶的鲸油时,也是非常的高兴。鲸肉块马林特地尝了尝,发现还不赖,和牛肉差不多。
事实上,马林不知道,这是塔拉特地挑选的小须鲸的鲸肉。其他种类的鲸肉,有股腥臊的味道,直接吃是不好吃的。除非,放调料遮住味儿。
塔拉虽然不算聪明,但讨好自家少爷还是懂的。所以,在亚美利哥岛上,他把其他类型的不太好吃的鲸肉都分给了【创建和谐家园】们。而最好吃的小须鲸肉,大部分都腌制起来,打包送回本土,给马林吃。
这些腌制好的超大块的小须鲸肉,让马林和手下的贵族们,很是享受了一顿鲸肉大餐。当晚,马林宴请了很多在奥里希的部下,品尝了煎、炸、炒、煮、烤等全套的鲸肉大餐。只是,因为是腌制的,铐起来并不怎么好吃。但不管怎么说,鲸肉也是一种稀罕的美食,让大伙都过足了嘴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