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而布雷顿角岛,貌似也适合种植黑麦这样的耐寒作物,对于大豆,马林有些拿不准。事实上,布雷顿角岛虽然和哈而滨该死的地区字母化接近,但因为处于海边,夏季温度没有哈而滨高。要是后世,也许适合种植大豆,可是,因为处于“小冰河世纪”,温度比正常情况要低一两度。所以,马林估计,布雷顿角岛这会儿可能不适合种植大豆。
但是,布雷顿角岛也是有它的优势的。首先,它有煤炭和森林资源,很适合发展造纸。其次,它的面积足够大,足有1万平方公里。要知道,北美双岛加起来,也才500平方公里。
有如此大的陆地面积,马林完全可以在布雷顿角岛上大规模养羊和养马。只要砍掉树木,在地面上多种些苜蓿草,就会出现大片适合放牧的草场。
布雷顿角岛虽然夏季气温不高,但因为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季气温也不低,绝不会像同纬度的东北那样零下几十度,有个零下十几度就很吓人了。但这里木材多,搭建畜棚成本也低。
东弗里斯兰本土面积太小了,根本没有多少可以养马的地方。所以,马林需要一个养马的场地,为他养足够的马匹,好供应骑兵需要。但是,在北美陆地上养马很危险。被印第安人得到马匹的话,容易导致恐怖的呃印第安骑兵提前出现。所以,在和大陆分隔开的海岛上养马,是很不错的选择。毕竟,最初印第安人获得的马匹是西班牙人走丢的。而在布雷顿角岛上,马匹再走丢了,还是在岛上,不会自己游泳跑到大陆上去
等到三个美洲殖民地发展起来,到时候,格林纳达提供蔗糖和香料;布雷顿角岛提供纸张和战马;北美双岛提供大豆和战船,并充当入侵北美大陆的跳板
面对美好的未来,马林无限期待
第三章 风起弗里斯兰
盖尔登,格德司公国首府,公爵查理二世正在宴请流亡在格德司公国内的9名原弗里斯兰贵族,以及西弗里斯兰抵抗军总指挥西瓦格。
年初,在得知萨克森公爵阿尔布雷西特去世后,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大喜过望。之前,他就一直觊觎被萨克森公国占领的西弗里斯兰。但是,摄于萨克森公爵阿尔布雷西特巨大的声望和强悍的个人能力,查理二世并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即使萨克森联军被马林打得大败,查理二世虽然感到机会来了,却也没有公开表达对西弗里斯兰的觊觎之意在,只是开始暗中积蓄力量,以图未来。
作为对手,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自然把萨克森公爵上下调查了个遍。所以,查理二世很清楚,阿尔布雷西特公爵个人能力和威望都很强大,可是,他的继承人乔治王子,却是个草包。
倒不是说乔治能力有多不堪,而是,和阿尔布雷西特公爵比,他的确是个草包。阿尔布雷西特公爵虽然只是萨克森公国的公爵,但是,凭借其威望和手段,能够把萨克森系的贵族都聚集在其麾下,比法理上的萨克森系第一贵族腓特烈大选帝侯还要强势。事实上,腓特烈大选帝侯才应该是萨克森系贵族的领头人。但是,阿尔布雷西特公爵是腓特烈大选帝侯的亲叔叔,是长辈。而且,阿尔布雷西特公爵比腓特烈大选帝侯更有威望。所以,之前萨克森系的贵族,其实是以萨克森公爵为首领的。而腓特烈大选帝侯,还要听叔叔的。
然而,在阿尔布雷西特公爵去世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公爵一死,腓特烈大选帝侯自然而然地就接过了萨克森系贵族圈领袖的位置。新的萨克森公爵乔治,能力和威望都很一般,加上从法理上,其地位也比堂兄矮一头。所以,阿尔布雷西特公爵的去世,表明萨克森系的话语权,重新从萨克森公国,回到了萨克森选帝侯国。
而且,萨克森大选帝侯腓特烈三世,也是个非常睿智的统治者。之前,因为年轻,没有叔叔阿尔布雷西特公爵威望高。所以,腓特烈三世的光芒被掩盖了。
但实际上,萨克森大选帝侯腓特烈三世是个非常英明睿智的统治者。十几年后在德意志掀起波澜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事实上就托庇于腓特烈大选帝侯。不过,腓特烈大选帝侯很聪明,他虽然庇护马丁路德,但却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和后来的强势皇帝查理五世周旋,使得萨克森选帝侯国没有和查理五世撕破脸。然而,他去世后,他的继任者,却和查理五世撕破脸,并导致原本属于家族长支的萨克森选帝侯国被查理五世送给了阿尔布雷西特公爵的后代这一支。长支的成员,则被剥夺了选帝侯称号,并被剥夺大部分封地,沦为小诸侯比如萨克森科堡,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就出自这个分支的后代。
眼下,腓特烈大选帝侯已经37岁,有足够的智慧,阅历也足够丰富了。在叔叔去世后,他很自然地接过了萨克森系贵族圈的领导权。而阿尔布雷西特公爵的儿子乔治,今年虽然已经29岁了,但政治上还很稚嫩。甚至,之前乔治还和堂兄腓特烈闹得很不愉快。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乔治是个志大才疏的家伙。之前,因为阿尔布雷西特公爵抢夺了萨克森系贵族圈的领导权,导致乔治自信心膨胀,认为萨克森公国才是萨克森系贵族圈的核心。因此,他有些看不起堂兄腓特烈大选帝侯。甚至,一次喝醉后,乔治还当着众人的面,指着萨克森大选帝侯腓特烈三世的鼻子,公开表达了鄙视和看不起
这个事情,在阿尔布雷西特公爵在世时,腓特烈大选帝侯自然会装作不在意。但是,现在阿尔布雷西特公爵已经去世,腓特烈大选帝侯也夺回了萨克森系贵族的领导权。那么,这个时候,就很难讲了
打听到这些消息的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认为,从现在起,新任萨克森公爵乔治若是和人冲突,将无法动用整个萨克森贵族圈的力量。因为,他不但没有萨克森贵族圈的领导权,也没有那个威望和能力
加上,乔治从前得罪过腓特烈大选帝侯,如果此时格德司公国和萨克森公国开战,腓特烈大选帝侯都未必支持乔治。即使支持,也会很有限度,不会倾力支持。
事实上,查理二世的判断非常准确。萨克森大选帝侯腓特烈三世,作为一个聪明人,绝对不会赌上全萨克森贵族圈的利益,去帮萨克森公国扩张地盘。之前,老萨克森公爵阿尔布雷西特是他的亲叔叔,威望也很高,他没有办法。现在,和他不对付的乔治成了萨克森公爵。那么,萨克森选帝侯国,就不会再无条件地支持萨克森公国了
原本历史上,事情也的确是这样发展的。查理二世对西弗里斯兰发起进攻后,萨克森大选帝侯腓特烈三世也的确没怎么支持乔治公爵。这也导致,乔治公爵被格德司公国逼得没办法,最后把西弗里斯兰卖给了查理五世。
要知道,那可是原本的历史。原本历史上,萨克森公国可没有马林的出现,也不存在那么早就吃了超级败仗的事情。虽然1516年乔治图谋东弗里斯兰一样吃了败仗,但那只是攻坚不克而已,虽然没有攻下东弗里斯兰,自身却没太大损失。
而在这个时空里,因为马林的出现,萨克森公国吃了个超级大亏,不但损失了很多人,还赔了款100万金币。
因为巨额的赔款,现在萨克森公国得有好几年的财政困难。而没有钱的话,军队都养不起。
所以,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瞅准这个机会,决定提前发动,打新的萨克森公爵乔治一个措手不及。
因此,查理二世把9名原弗里斯兰共和国的大贵族请了过来,鼓动他们打先锋,进攻西弗里斯兰。
毕竟,现在弗里斯兰抵抗军,拥有3000兵马,也算一股较强的势力了。而且,弗里斯兰抵抗军统帅西瓦格,曾在马林那里,学过近代化的军事指挥方法。虽然,西瓦格没有学到整个西班牙大方阵的知识,却也学到了不少近代化的队列训练等基础的方法。在他的训练下,3000弗里斯兰抵抗军的战斗力可不弱,虽然比不上马林麾下的军队,可也比一般的诸侯队战斗力要强了。
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想吞并西弗里斯兰,原本的弗里斯兰9大贵族,其实也是障碍。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支持这9个原弗里斯兰贵族和乔治公爵死磕,却是最好的选择。
这样,查理二世本人,完全可以隐藏在幕后,让这9个家伙去吸引大家的目光。当然,靠这3000人,是不足以和萨克森公国对抗的。
因此,在宴会上,查理二世明确地表示,愿意出兵5000,以雇佣兵的身份参战,打弗里斯兰抵抗军的旗号,和弗里斯兰抵抗军一起,对抗萨克森军队。
眼下,因为财政困难,萨克森公国在西弗里斯兰的驻军,已经削减到了3000人,且多半驻扎在东部的首府格罗宁根。
弗里斯兰抵抗军3000人,加上格德司公国的5000人马共8000人,绝对能在短时间内拿下西弗里斯兰西部地区,并控制西部重镇吕伐登。
只要拿下了吕伐登,弗里斯兰抵抗军就会有足够的资本和萨克森公国进行对峙、对抗
现在可不比以往,萨克森公国不但失去了老奸巨猾的老公爵,而且还财政困难,无法再度聚集足够多的军队。
而前来镇压的军队数量不够多的话,以现在弗里斯兰抵抗军和格德司的8000联军,足以和萨克森公国进行抗衡
在9名原弗里斯兰贵族面前,狡猾的查理二世伪装成了一名正义感爆棚的好心贵族,表示格德司公国帮助西弗里斯兰,完全是处于正义。要是换做别的狡猾的贵族,或者马林这厮,绝对不会相信这货的说辞。
可是,9名流亡的弗里斯兰贵族,也许受到查理二世的照顾比较多,加上智商欠费,竟然真的相信了查理二世是出于好心才帮助他们的。西瓦格虽然感觉不大对,但9名老大都相信查理二世,他人微言轻,也没办法
宴会结束后,弗里斯兰抵抗军统帅西瓦格直接奉9名原弗里斯兰贵族的命令离开了盖尔登,前往格德司公国北部弗里斯兰抵抗军的驻地,准备出兵事宜。和他同行的,还有5000格德司军队。只不过,这5000人,都换上了弗里斯兰人的传统服饰这个年代军队普遍没有统一的军服,都是穿各自民族的服装,并打出了弗里斯兰抵抗军的旗号
第四章 坐山观虎斗
因为准备充分,弗里斯兰抵抗军很快就开拔,向弗里斯兰西南部边境进军。而此时,因为兵力缺乏,萨克森公国在弗里斯兰西南地区并没有布置多少兵力。甚至,为了节省开支,乔治选择把西南边境防御交给了当地豪强的私兵进行防御。
但是,乔治就没想过,这些本地豪强,本来就是原先弗里斯兰共和国的人,和原先的9大贵族牵连很深,如何会尽心防御?
于是,当西瓦格带着8000大军进入弗里斯兰西南部地区后,很多豪强都纷纷投降。即使没有投降的,也选择中立,不给西瓦格的大军添堵。
就这样,弗里斯兰抵抗军,很快就占据了弗里斯兰西南部地区,并开始继续向北。在路线选择上,弗里斯兰抵抗军听从了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的建议,没有从中间或东线向北,而是在西边,沿着海边向北进军。
之所以如此选择,其实也是为了补给方便。如果在陆地中央,补给全靠陆上运输,稍微显得不安全。因为,萨克森骑兵众多。如果萨克森人派骑兵截断了大军陆上补给线,那就很麻烦了。
但是,沿着海边北上,则相对安全。因为,格德司公国的船只,随时可以靠岸,并提供补给。即使军队遭到失败,被围困了,也能通过船只从容撤离。不像在陆地上,一旦被围困,除了派大军解围,别无他法。
所以,弗里斯兰抵抗军这次的主要进攻目标,就是吕伐登西部的沿海的两个小渔港——哈灵根和苏黎世。
当初,马林反攻弗里斯兰贵族共和国,就是从哈灵根登陆的。不过,现阶段,马林和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是盟友,不可能在背后捅刀。至少,在格德司公国取得绝对优势前,马林不会背后捅刀,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是这样认为的。
事实上,查理二世猜的一点都没错。马林巴不得格德司公国把萨克森人打败,然后把西弗里斯兰的局势搅乱了,这样,他才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在出兵的同时,查理二世也悄悄派过使者,前往奥里希,邀请马林一同出兵,瓜分西弗里斯兰。
不过,查理二世可没安好心。西弗里斯兰的核心地区就在东部的格罗宁根,马林如果出兵,肯定被羁绊在格罗宁根这座坚城下面。而萨克森人的正规军,大部分都集中在格罗宁根,马林想拿下格罗宁根,肯定需要很久。到时候,格德司人早就完成对弗里斯兰西部地区的占领了。而且,有马林顶在前面,萨克森军队主力将会被牵制在东部,西部除了吕伐登的几百守军,将会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力量。
当然,马林当了这么久的贵族,哪里还会轻易上当?听说查理二世派人过来寻求共同出兵,马林也不好直接拒绝。于是,马林想了个办法——装病……
马林躺在病床上假装生病,然后让杰弗里通知格德司公爵的使者——咱老大病了,不能会见你了。至于出兵的事情,我做不了主……
就这样,通过简单而无赖的招数,马林成功避免了出兵……
不过,马林也不打算让使者空手而归。于是,马林通过科勒,安排手下从战船上拆下了20门后装青铜炮,交给了使者。
这20门小口径的后装青铜炮,实际上是当初马林缴获自弗里斯兰贵族共和国的战船的。这次送过去,其实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这些小口径后装青铜炮(或者叫弗朗机炮),因为口径小,完全可以带着在陆地上行军,也可以拿来攻城。将其归还,也算表明了马林的一个态度。
实际上,马林是看不上这些弗朗机炮了。因为闭气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些后装炮威力比不上马林现在拥有的主力炮——前装三磅炮。但是,毕竟是火炮,扔了也可惜。
本来,马林还打算把这些炮都重新回炉熔化了重铸成三磅炮的。可是,正好遇到格德司公爵的使者。于是,马林干脆把这20门炮都送给了弗里斯兰抵抗军,并派船自己运到西弗里斯兰沿海地区去。
不过,马林却不是把炮送给格德司人,而是送给西瓦格,也就是弗里斯兰抵抗军的正主。况且,这些炮原本就是马林从西弗里斯兰人那里缴获来的,原先是法国人送给弗里斯兰贵族共和国的。
马林很清楚,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就是一个狡猾的老狐狸。现在,他用得上那9名原弗里斯兰贵族,自然将他们奉为上宾。一旦完成了对弗里斯兰的占领,这9个人就没用了。到时候,真正的弗里斯兰抵抗军,就会成为查理二世的眼中钉,必除之而后快。
所以,马林把这20门弗朗机炮送还给弗里斯兰抵抗军,也算是加强他们的实力了。等到格德司公爵和他们翻脸的时候,也不至于没有还手之力。
当然,对于弗里斯兰抵抗军的帮助,马林也仅限于此了。想要他出兵,那是门都没有,窗也没有……
马林可不想被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利用,查理二世自己也没有肯公开站出来,想让自己公开站出来吸引火力?那不是坑他吗?
要知道,现在马林的外交形势并不好。如果贸然出兵占领西弗里斯兰东部地区的话,容易招来敌视和干涉。
到时候,马林不仅会得罪死了萨克森系,还会导致科隆大主教系和丹麦人的强烈不满。因为,他敢吞并西弗里斯兰的领土的话,就会被邻国们认为是狼子野心。到时候,只要萨克森人愿意付出代价,很可能会召集起一支反马林的大军。就像当初秦国谋求争霸,被六国组织联军讨伐那样。
上一次,马林能打败萨克森大军,其实也是凑巧。因为,萨克森人傻不拉几地和马林约好地点决战,而且还是按照马林的剧本来的。如果,联军人数过多的话,以马林现有的7500老兵和2500新兵,也难以抵挡。
所以,马林现在要低调些,避免成为被集火的出头鸟……
况且,马林也不会乐意真的让格德司人占据弗里斯兰的。毕竟,那是他早就看上的肉……
因此,这一次,马林决定保持中立,坐山观虎斗,看着格德司人和萨克森人互相撕逼……
而且,马林估计,双方的互撕,会持续很久。因为,两方人马都不是善茬。格德司公国有靠近西弗里斯兰的优势,兵马调动方便。而萨克森人,虽然本土离西弗里斯兰较远,可人家底蕴足啊。即使实力不济,也可以求盟友帮忙。甚至,皇帝都算是萨克森人的盟友。如果,萨克森人愿意在帝国议会上全力支持皇帝的话,皇帝也会忍不住让荷兰那边出兵帮忙的……
所以,双方的争斗,必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龙争虎斗。马林不想现在就早早地卷进去,而是打算搬张凳子坐在边上,安心当一名吃瓜群众,默默地看着双方互相撕逼……等他们撕累了,双方都半残了,才是马林闪亮出场的时刻……
第五章 我是被逼的
新任的萨克森公爵乔治最近非常紧张,倒不是说他害怕弗里斯兰抵抗军。虽然他也清楚,是格德司公国在背后支持弗里斯兰抵抗军,但这不是乔治公爵紧张的原因。
事实上,乔治最担心的,是马林的东弗里斯兰和格德司公国联手攻打西弗里斯兰。此前的战争中,乔治已经被马林打出了心理阴影,还在东弗里斯兰伯国当了几个月的俘虏。等他回到德累斯顿后,不久老爹却得病死了……
英明睿智的老爹死了,顿时让乔治觉得丧失了依靠。当“弗里斯兰抵抗军”攻入西弗里斯兰西部的消息传来后,乔治立马乱了方寸。主要是,他觉得,如此大好机会,猥琐的马林.霍夫曼,很有可能借机出兵,拿下西弗里斯兰东部地区。
面对一个弗里斯兰抵抗军他不怕,即使和格德司公国正面对上,乔治也不担心。事实上,乔治不知道,格德司公国虽然低调,实力可不弱。要知道,格德司公国位于莱茵河下游地区,土地肥沃,平原纵横。在这个农业时代,格德司公国的税收还是比较可观的。所以,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才有底气搞扩张。
不清楚格德司公国真正实力的乔治,不担心和格德司公国对上,倒是很担心曾打败过萨克森的马林掺和进来。于是,他向手下大臣问计,如何避免马林出兵参与。
讨论了几天,一名大臣提出了一个建议——既然马林.霍夫曼是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人,那么,不妨通过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来约束马林,使之不参与西弗里斯兰的战争……
乔治和大臣们一想,还真是啊。马林是大贵族界的“外来户”,眼下根基还不稳,需要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在法理上的支持。所以,目前皇帝的意见,他还是需要重视的。
于是,乔治亲自去了一趟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常驻地,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一般不在维也纳,而是在因斯布鲁克,只有主持大事的的时候,才会返回法定的首都维也纳),除了和皇帝商讨此事,同时也是向帝国报备自己接任萨克森公爵的事宜。另外,还需要举行一个简单的效忠仪式,向皇帝宣誓效忠。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倒是很欢迎乔治的到来,不提其萨克森公爵的身份,阿尔布雷西特公爵本身就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亲表哥,乔治相当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表侄。
而且,虽然乔治失去了萨克森系贵族圈的领导权,但也还是有着较大的影响力的。而且,萨克森公国一向和哈布斯堡家族交好,不然,宗教战争后,查理五世也不会把长支的选帝侯头衔给他们这一支。
为了保住西弗里斯兰,乔治表示,以后愿意在帝国议会上,跟随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步伐,为其投票和助威。
恰好,皇帝想起来,之前答应要在帝国议会上举荐马林进入帝国贵族院的。于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提出,在今年的沃尔姆斯(美因茨大主教国境内,神罗帝国议会召开地点)帝国会议上,乔治要支持马林进入帝国贵族院,成为帝国议会议员。
原本,乔治是很不乐意的。毕竟,马林可是他的仇人。可是,皇帝却告诉他,如果支持了马林进入帝国议会,自己才有把握劝说马林不和格德司公国联合起来觊觎西弗里斯兰。毕竟,想要劝说马林不浑水摸鱼,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最终,乔治很不情愿地答应了皇帝的要求。作为晚辈,他可没有和皇帝讨价还价的底气。要是换做阿尔布雷西特公爵,没准直接就拒绝了。可乔治现在还没坐稳萨克森公爵的宝座呢,很需要外部势力的支持。于是,不得不答应了皇帝的要求。
而一旦乔治答应了同意马林进入帝国议会核心阶层,那么,阻碍就消失了很多。比如萨克森系贵族,之前和马林结仇的就是萨克森公国。如今,萨克森公国自己都不在再阻拦马林进入帝国议会了,那么,萨克森系的其他贵族就更没有理由阻拦了。由此,马林进入帝国议会的最大障碍——萨克森系贵族,通过皇帝的操作,被扫清了……
乔治答应了条件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立即当着他的面,写了一封信给马林,并把乔治答应支持他进入帝国议会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希望他不要掺和进西弗里斯兰的冲突。
通过不停换马的驿站系统,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信件很快到了马林的手里。事实上,马林原本也不打算掺和进这一次的冲突。正好,皇帝来信,要求他别插手。这样,以后被格德司公国抱怨时,他就有充足的借口了——你看,我老大叫我别去,所以,我就不敢去了……
而对于乔治答应支持他进入帝国议会,则算是意外之喜了。马林之前也没想到会出现这个情况,之前,他早就放弃了萨克森系贵族会支持他的想法呢。
如今,峰回路转,萨克森系的障碍消失了。那么,今年年中在沃尔姆斯举行的帝国议会上,他入选的把握就更大了。
有了皇帝的信作为背书,马林当场就给信使回复——这一次【创建和谐家园】我不参与,同时,还允许萨克森平叛军队过境……
在得到马林的承诺后,乔治总算放了心。于是,他赶回德累斯顿,聚集了1万大军,开始增援西弗里斯兰。
虽然说,因为赔偿马林100万的赎金,导致萨克森公国负债累累。可是,萨克森公国毕竟是一个有钱的大国。几十万金币的欠债,几年内就能还清了。
所以,听说萨克森公国需要用钱,竟然有很多放贷的大商人愿意借钱给他。因此,乔治靠着贷款,聚集了1万精兵,浩浩荡荡地向西弗里斯兰开去……
……
到了东弗里斯兰伯国边境的时候,乔治顿时有些胆战心惊。虽然马林承诺不参与此事,可谁知道是真是假呢。加上之前在此当了几个月的俘虏,导致乔治很是担心。
但马林很快派出一支小型军队,来为萨克森军队做向导,同时,也是监视萨克森军队,防止他们在过境时烧杀抢掠。
在萨克森大军过境时,马林其实也做好了战备,防止萨克森人有“假道伐虢”的举动。还好,乔治没敢乱来,老老实实地带着大军匆匆过境,直奔格罗宁根而去。
当听说马林放任1万萨克森军队过境后,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果然怒不可遏地派使者前来质问马林。马林于是拿出了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写给他的信给使者看,同时,还摊开双手,一脸无奈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