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季秋闻言也不在意,甜甜一笑,将手中篮子里的月饼一摞摞的拿了出来,一共三捆,一捆八个,总共是二十四个,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不轻的节礼了。
“祖母,这是阿大让咱们送来的,阿大本来想自己过来的,可是又怕来了会惹得您老不高兴,所以就让我们姐妹来了。”
季家祖母刚才的话音刚落,就收到了大儿媳妇的眼神暗示,这才想起之前所商议的事情,不由得轻咳了两声,面上有些僵硬。
不过,当看到季秋拿出来的三捆精致至极的月饼时,脸上的神情也变得柔和了起来,语气这才变软了些,“嗯,回去转告你们爹爹,说他有心了,祖母很高兴,坐吧。”
季秋与姐姐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愕,原以为今儿过来最起码都要挨上好一顿训斥呢,而且就刚才两人进来时祖母那架势,明显是要发作的,季冬却没有注意到大伯母当时的那个眼神。
但是从一进门就观察着众人的季秋却是注意到了,季秋的眼神微微一眯,这个大伯母,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了?
其实通过这几次的事情季秋注意到了一件事情,在季家,真正厉害的不是二伯父二伯母,而是大伯父,二伯父一家子这些年怕只不过是被大房当枪使罢了。
“谢谢祖母。”季秋心里想着事情,反应却是不慢,只是在最刚开始的怔楞之后,立马就回过神来,轻笑着拉着姐姐到一旁坐下,一副无知少女的模样。
“嗯,最近你们一家子都还好吧?”祖母半垂着眼睑,有些意兴阑珊的问,要不是为了大儿媳妇所说之事,她又岂会这般跟两个孩子套近乎。
“都挺好的,阿大每日里忙着家里的事情也不得闲。”季秋看到了对方眼中明显的不耐,心中却是冷哼,她倒是要看看,对方能忍到几时。
“嗯,那就好啊,你大兄呢?最近如何了?”季家祖母轻嗯了一声,将话题转移到了大兄季安的身上。
“大兄还是老样子,在县城里头做活计,一两个月也难得回家一趟。”季秋的回答一直不温不火的,此时的她还有些莫不清楚对方想要做什么。
不过大兄在县城开了面馆的事情,肯定是瞒不住的,更何况家里还请了四叔帮忙,不过她说的也没错啊,大兄就是整日里在县城忙活。
“这样啊,那还真是辛苦安哥儿了。”季家祖母眉头皱了皱,看向季秋的眼神又有些不善了起来,暗道这小丫头小心思咋地变了这么多呢,跟以前那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全然不同了,这说话也滴水不漏的,以后怕是个厉害的啊。
“大兄是家里的顶梁柱,自然是要辛苦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季秋说这话的时候,眼里满是心疼,竟隐隐有泪光隐现。
祖母轻咳了一声,对季秋这模样甚是不喜,干脆也就懒得再开口了,于是端起了案桌上的茶盏,一口一口的抿了起来。
“咳咳,那个”季大伯母见母亲如此,便知道她已经失了耐心,接下来的事情就只能靠自己了,不过,她一时间也没想到什么好的措辞,憋了半天这才说道,“安哥儿再过两年就要行冠礼了吧?你阿大可有给他物色合适的人选?”
“什么合适的人选啊?”季秋闻言眉头就是一挑,装傻充愣的问道,这具身子毕竟也才十三岁,又是家中年纪最小的,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迷茫,倒显得自然的很。
正题来了,只是不知道她这么问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给大兄说亲不成?不能啊,他们会有这么好心,早些年怎么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季秋也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成亲都比较早,女子一般及笄之后就都会说亲的,否则会被人耻笑,而男子在十六岁之后也是会说亲,即使不成亲,也要将婚事儿给定下来。
可是自家大兄因为常年在外帮工,家里条件又不是太好,应该说太差,再加上阿娘过世,这才耽误了亲事。
季大伯母一看季秋这般模样,心里头也就有了底,就说嘛,再如何聪明也只是个孩子罢了,还能翻了天去。
“秋儿啊,你大兄如今可说了亲事儿?”季大伯母将眼神落在了季秋的身上,相比而言,一直不太爱说话的季冬,倒是有些不大显眼了。
“这个啊,没有听阿大提及过。”季秋无辜的摇了摇头,转头问姐姐,“阿姐,你知道这事儿吗?”
“我也不知道,好像没有吧。”季冬却是个实在的,听到妹妹问起自己,想了想便摇头道。
直到这个时候,她都还没搞明白老宅里的这些人想要做什么。
“哦?这样啊?”季大伯母的脸上满是惊喜之色,为了这件事情,她最近可是没少打听三房的事情,之前虽然也已经知道了这个结果,可是打听来的毕竟不如自己问的,这会儿再次得到确认,心里头就安定多了。
自己娘家那大侄女儿如今也已经过十六了,这样说来与安哥儿倒是很相配,而且如今的三房已经不是以往的那个三房了,如果能将大侄女儿嫁过去,那么三房的财产以后还愁得不到吗?
季大伯母想到这里,嘴角的笑意更浓了几分,就差没把嘴角咧破了。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季大伯母这心里头高兴的很,也懒得再跟这两个小丫头再墨迹了,冲着季秋二人笑道,“行了,这天儿眼看着就快要黑了,你们这时候回去也不太安全,家里头也就这么大个地方,怕是也住不了这么些人,我也就不留你们了,这样吧,我让你大伯父送你们一程。”
季秋闻言愣了一下,这话题转移的有些突然啊,这就是要赶人了吗?
季秋抬头看了看外面已经有些西斜,却离地平线还有老长一段距离的太阳,嘴角一抽,找理由也不找个好点儿的,这个时候的天黑的也比较晚,自己在天黑前赶回家也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大伯母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季秋都觉得有些招架不住了,更何况是季冬,看着姐姐一脸受宠若惊的模样,知道自己也问不出什么来,于是季秋轻摇了下头,站起身来,拒绝了大伯母的‘好意’。
“那我和阿姐就先回去了,大伯父也挺忙的,就不要麻烦大伯父了。”季秋瞄了一眼进来之后就一直稳坐在对面的大伯父,和一脸不痛快,却被大伯父拽着不能发作的二伯父,冲着众人行礼道,“那秋儿就和姐姐先告辞了。”
秋天的原野到处都是一片金黄,庄稼地里的玉米大多已经成熟了,有些种的早的,都已经有农人在收获了。
成熟的玉米像一个巨大的棒槌,头顶还留有老爷爷一般的红缨,等它完全成熟,粒儿突破包壳的束缚,露出金黄的牙齿,仿佛向人们炫耀。
季秋与姐姐走在两片玉米地中间的田埂上,都有些沉默,想不明白大伯母那葫芦里到底卖的是啥药。
“幺妹,你说这老宅子里的人怎么突然间就转性子了?竟然还关心起阿大和大兄来了,以往过来,都像是看到恶心的苍蝇似的,恨不能赶紧赶咱们出去。”
终于,走在后头的季冬忍不住开口了,她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因为老宅人突然的热情有些措手不及,更多的还是不习惯。
不过心里头还是有些欢喜的,毕竟是自己祖母,如果能变得不那么刻薄,至少对阿大来说是一件好事儿,这些年阿大的苦楚他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没有任何的办法。
“我也不清楚,不过你注意到当大伯母的眼神没有?特别是知道大兄还未婚配的时候,就好像是一匹饿狼,突然看到了肉似的,看得我心里发毛。”
季秋摇摇头,皱着眉头回答道,对于这个一根筋的姐姐,季秋觉得有必要给她提前打个预防针,免得到时候出了什么事情,她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幺妹,你说大伯母会不会是想要为咱大兄张罗婚事儿啊?”
季冬一听这话,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大兄如今都十七了,却一直都没有说亲事,这要是老宅这边能帮着张罗张罗,就实在是太好了。
“阿姐,你可是知道大伯母家有些什么亲戚到了年龄还没婚配的?”
季秋一看姐姐这表情就知道她想的太多了,依照老宅往年的作风,又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帮助自家呢,要帮的话肯定也早就帮了,何必等到现在,更何况还是刚刚在自家吃了瘪的情况下。
“这我哪儿知道,大伯母是上杨村的,离咱们村子不近呢,更何况她以前跟咱家走的也不近,又怎么会跟咱说那些。”
季冬摇了摇头,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自家妹妹,“咋地啦?你是说”
季冬说到这里,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一双黑眸猛的瞪得溜圆,“你是说大伯母想要将她娘家的人嫁到我家来?”
“我也只是猜测罢了,今儿你应该也注意到了,老宅的人一个个都不太寻常,其实祖母是不大愿意搭理咱们的,可是却也耐着性子跟咱们说了好些话,显然是大伯母提前跟她说好了的,既然大伯母能那么上心,也就是说这件事情肯定跟她有关系。”
季秋的眉头越皱越紧,不知道她这究竟是打的什么算盘,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提前打听好了保险,如果是个正经的女子,那也就算了,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一定得想办法阻止。
第111章周家事
“你刚才说大伯母是上杨村的?”季秋想到了之前的事情,不由的再次开口问道,“那二伯母的娘家是哪个村的?”
“二伯母好像是下杨村的,我小时候一次听她们两个吵架的时候提起过,两人似乎打小就认识。”
季冬觉得自己有些跟不上妹妹的思路了,挠了挠头,这才回答到。
“对了,阿姐,周老伯家不正好是上杨村的嘛?明儿个咱们一早就去给周老伯家送节礼去。”
季秋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眯了起来,嘴角也勾起一丝耐人寻味的弧度,她们最好不要耍什么花招,否则的话,就别怪自己不客气了,再怎么说自己也是穿越来的,如果还斗不过她们,那岂不是白穿一回?
平时不跟她们计较,只不过是自己不太喜欢麻烦,不爱搭理她们这些跳梁小丑罢了,更何况也不是常常见面,谁有那闲功夫整日想这些个乌七八糟的事情。
“嗯,好。”
明儿个去周老伯家送节礼这事儿,是之前就商量好了的,季冬也没有多想,见妹妹提起,当即就点头答应了。
两姐妹这才相携着一路说笑着往家走去,此时的太阳公公已经西斜在了地平线上,变得有些发红了,渐渐的往远处的山峦靠近。
丝丝夕阳光撒了下来,感觉整个大地都披上了一层红晕,一阵秋风吹过,带来了一片沙尘,季秋忍不住测过脸颊以手遮面,心中叹息不止,多好的天气,咋就这么被破坏了?
风沙过后,季秋忍不住呸呸两声,吐出了满嘴的沙尘,然后用手抖了抖衣服,拍了拍发髻上的灰尘,她觉得,自己此时肯定是灰头土脸的,这也是她最不适应这里的原因。
姐姐季冬见她这副模样,忍不住摇头失笑,“幺妹,让你出门的时候带上手帕你就是不干,这下知道了吧?”
“那玩意戴着又丑又别扭,我才不要戴呢,大不了回去洗个澡就是。”
季秋闻言不以为意的甩甩头,看着地上老厚的一层灰,无奈叹息,好在这里的人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得戴条手帕,不然夏天还不得热死。
这地方的路,跟前世的马路没法比,到处都是灰尘满天的,一路走过去,整个鞋子都变成了土黄色。
“你呀!”季冬没好气儿的戳了妹妹的脑门儿一下,再次往无名村的方向走去,“咱们赶紧回吧,要见着太阳就要落山了。”
“知道了。”直到季秋觉得身上的灰尘被拍的差不多了,这才快走两步跟上前面的姐姐。
第二日一早,两人跟阿大说了一声之后,季秋便与姐姐往上杨村走去。
上杨村的村口不远,一座不大的院子里头,周老伯手里拿着把斧头,有一下没一下的劈着柴禾,一个木桩子在他的手底下一两下就被劈成了四大块。
“阿大,我们回来了。”
门口传来一个男子温和却有些兴奋的声音,周老伯手里头的动作一顿,一转头,就见自家一个多月都没有回来过的儿子周满贵和儿媳妇翠儿,不知何时出现在了门口,正一脸笑意的看着自己。
“回来了,快,快进屋,这些天你阿娘可是没少念叨。”周老伯已经布满了皱纹的脸上立马露出了笑容,将手里头的斧头一扔,拍了拍手,转身就往屋里头走去。
周满贵,周老伯唯一的儿子,常年在外经商,一年里都难得回来两趟,上次回来到现在已经有快一年了,以前倒是没觉得什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周老伯愈发感觉到子女不在身边的孤单。
周大娘在屋里做针线,周小虎在一边玩儿,一听到外面的动静,周小虎忙跑了出去,一眼便看到了自己的爹爹娘亲,顿时高兴的一蹦老高,唰的一下就飞扑进了周满的怀里。
“阿大!”周小虎的声音甜甜糯糯的,已经五岁的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心思,被爹爹抱了一下之后又扑进了娘亲的怀里,并在娘亲的脸上亲了一口,撒娇道,“阿娘,虎儿好想你们啊,你们不要再离开虎儿了好不好?”
翠儿满心欢喜的将孩子抱在怀里,不住的打量着,大半年没见,又长高了,但是一听到孩子这话,刚才就有些发酸的鼻子更加的酸涩起来,眼泪刷刷的就下来了。
“虎儿,阿大答应你,这次回来,咱们就都不走了,在家里陪着你好不好?”
周满贵此时也是心酸不已,为了一家人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从孩子出生后不久,他就在外打拼,这一路的艰辛又有几人能体会。
两年前总算是有了些成绩,开起了自己的小店,后来因为实在忙不过来,这才将婆娘也接了过去,不过老人和孩子却是没有办法了,只能每年抽空回来看看,这也是他心中的一份遗憾。
所以这次回来,他就不打算再出去了,准备用这些年的积蓄,在自己这小县城里开个小铺子,虽然生意肯定不会有山外头的好,但至少可以跟自己的孩子经常见面。
“满贵儿?你说的可真的?”周大娘才从屋子里面出来,就听到了儿子这一番话,有些不可置信的问。
“老婆子你瞎说啥呢,赶紧进屋吧。”
周老伯以为儿子只是为了哄虎儿才故意这么说的,虽然他也想儿子在身边,却也知道这事儿不大可能,毕竟孩子的事业在外头呢,此时见自家婆娘当了真,忙看了虎儿一眼,示意到。
“阿大,阿娘,是真的,这事儿我跟翠儿已经商量好了,如今家里条件已经好了不少,我跟翠儿这两年也有了些存银,在县城里租间铺子还是没问题的,到时候咱们也近一些,咱们随时都能回来看看你们,虎儿要是想咱们了,也随时都可以过来。”
周满贵说着话,用手轻抚着孩子的头发,一脸的慈爱和愧疚,眼看孩子如今都五周了,自己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加起来都不足一年,再看看如今头发有些斑白的爹爹娘亲,更觉得自己这个决定是对的。
“是啊,阿娘,我跟满贵哥已经商量好了,虽然这样可能生意不会有之前的好,但是我们也想多陪陪孩子。”
翠儿在虎儿的脸上亲了一口,这才解释道。
“好,好,好啊,要我说啊,你们早就该回来了,在外头有啥好的,隔得这么远,一年都难得回来一趟。”
周大娘一听这话,顿时高兴的老泪纵横,连连拍手叫好。
“嗯,这样也好。”周老伯没想到儿子竟然说的是真的,一愣之后也点头说好,对于老人来说,能够儿女常伴身侧,享受天伦之乐才是最理想的。
“好耶!”虎儿一听这是真的,顿时高兴的手舞足蹈,赶紧从娘亲的怀里下来,张开双臂围着整个院子奔跑起来,就像是一只刚从笼子里放飞的小鸟。
周家一家子见了,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来,周老伯看着院子里头兴奋的孙子,脸上的皱纹似乎都被抹平了不少,“老婆子,别搁这门口杵着了,赶紧进屋吧,今儿做些好吃的,孩子们这么老远的赶回来,肯定也饿了吧?”
“是是是,你看我这也是老糊涂了,你们爷几个赶紧进屋坐会儿,老婆子这就去准备好吃的。”
经过他这一提醒,周大娘这才反应过来,抹了把眼角还未干的泪痕,赶紧进厨房去了。
“阿娘,我来帮您。”翠儿见状立马跟着往厨房走去,而周老伯则是跟儿子一起回了屋,聊起近日的情况来。
虎儿时不时兴奋地围着爷爷和自己的父亲打着转,时不时的又跑到厨房与娘亲说几句话,好不兴奋。
“阿娘,我可以去找小花姐姐玩会儿吗?”小孩子原本也就是几分钟的热乎劲,跑了几圈之后就玩腻了,想着出去玩了。
“行,咱们虎儿想去,那就去吧,但是千万不能走远了哦。”
翠儿从见到儿子之后,这心情就显然不错得很,听到儿子这样的请求哪儿有不同意的,当即点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