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于是孙蒙迅速转移目标:“天文地理……这个似乎也没什么可玩的啊。你还有什么有趣的本事?”
“我神马都会。”
“停,能不能别说这句了?怪恶心人的。”孙蒙瞪眼。
秦行之心说,好玩儿的东西多了,电脑算不算,手机算不算,可你大齐朝也没有呀。想道爷在梦中世界,那日子过的才叫多姿多彩,你们古人除了生活能【创建和谐家园】点,也没多大意思了。
所以说才必须想办法修炼,神仙法术什么的,勉强能比梦中世界那些玩意儿有趣点。
至于在现有条件下好玩儿的,还真有,不过你是皇帝,你老娘肯定不愿你玩物丧志,道爷不傻,这种场合下怎能乱说?
果然刘太后开始皱眉:“陛下乃一国之君,切不可贪玩误事。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虽不算大道,那也是君子之艺,小道士能写出几首好诗,已经很不错了。”
孙蒙大喜:“您也觉得小道士人不错?我就说眼见为实嘛,那些风言风语根本就是造谣。”
刘太后瞪了他一眼:“什么叫风言风语,前些天你们带进皇宫一个汉子,难道也是谣言?”
“那是妖怪!”
“不得胡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世人谁见过妖怪,妖怪会任凭你们扛着进宫?”
“母后既然听说了这件事,难道就没人告诉你,当时李道长也跟着。您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总该相信李道长吧?”
刘太后看向李奉常。
李奉常苦笑一声,起身道:“贫道确实在场。说起那汉子,其实只是个打家劫舍的匪徒。您也知道,陛下平时喜欢……那个,行侠仗义。本来当街抓住匪徒应该送去杭州府,可陛下非要亲自审问,因此……”
孙蒙急了,万万没想到啊,道貌岸然的李道长,撒起谎来居然脸不红气不喘。
撒谎也就罢了,你拿朕说事儿几个意思?我好歹一皇帝,亲自审问匪徒没什么,还带进宫审问,我丢不丢份?
刚要分辩,耳边传来李奉常的声音:“无知是福,想必陛下也不愿太后担忧吧?”
孙蒙一怔,看看李奉常,又看看太后等人,发现似乎只有自己听到刚才的话,顿时就呆住了。
太后担忧什么的,孙蒙还真不在乎,李奉常太高看他了。这小皇帝一辈子养尊处优,又是老皇帝的独子,没人跟他争皇位,硬生生被娇惯成一个长不大的性子。
没心没肺的性格,基因遗传固然是主要原因,后天条件也是不可忽视的。
孙蒙发呆,是因为李奉常这类似“传音入密”的神奇道法。
“会法术就是牛,不张嘴就能说话,太让人羡慕妒忌恨了!”孙蒙想道。
刘太后叹息:“李道长这么说,那就肯定没错了。”
秦行之暗中撇嘴,你未免太信任崂山道长了,殊不知李奉常这种貌似忠厚的,他也会骗人。
刘太后满脸忧愁:“先帝还在时,陛下就一向顽劣。哀家本以为他年纪还小,登基后就好了,谁知……唉,如今眼看大婚在即,陛下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哀家真不知以后如何有脸去见先帝。”
秦行之暗笑,胖子那是隔代遗传,没治的。
李奉常摇头:“陛下本性纯良,太后无需过于担心。另外,本朝自太祖皇帝立国,便主要靠士大夫治理天下,需要皇帝处理的政务不多。历代以来,也不是没出现过比较懒散的皇帝,还不是一向国泰民安?”
当面评判一国之君,乃至历代皇帝,也就是崂山道长有这个资格了。
饶是如此,李奉常也没敢直说,象孙蒙这样的奇葩,您孙氏皇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他不说,刘太后也懂。
孙蒙很郁闷,被人点评,无论好坏话都不舒服,可这俩人,一个是自己的母后,另一个是崂山道长,都是他治不了的存在。
“母后,没什么事的话,我和小道士先走了。”孙蒙起了撤退之意,“公务繁忙,朕还得处理国家大事呢。”
刘太后摆摆手:“陛下忙去吧。”
孙蒙招呼一声小道士,两人站起来掉头就跑了。
刘太后目送小皇帝离去,苦笑道:“李道长您看看,这风风火火的样子,哪有半点皇帝的威严!哀家是真担心呐,你说他这性子,朝堂之上如何能服众?”
李奉常正色道:“太后此言差矣,皇帝乃真龙天子,他的身份就代表了无上权威,何须靠威严服众?不瞒太后,贫道入京后也曾担忧过,但却发现陛下超宗越祖的命格越发明显,贫道对自己的眼光还是比较自信的。”
有句话李奉常没说,他偷偷卜算过,皇帝的命格,似乎和小道士息息相关。两人交往越多,孙蒙的气运就越旺盛。
这肯定不能告诉刘太后。
否则以刘太后对自己的信任程度,说不定会如何优待小道士呢。
以小道士的品性,估计才不管原因是什么,越优待他越高兴。可李奉常明白那并非好事,无论对小道士,还是对皇帝都是如此。他认为,任其自然才是正道。
再说了,和李奉常不信小道士是未来之人道理一致,未来还没发生,谁敢保证自己的卜算一定就是正确的?命运固然存在,可如果它是不可改变,也就没有“逆天改命”的说法了。
你跟古人说时间可逆,他根本理解不了。
不过这话也不能说得太绝对,佛门就有说法,在佛祖眼里,并没有过去未来之分,显然佛祖他老人家已经看透了时间的本质。
神仙也不见得不懂时间的本质。
¡¡¡¡ÉõÖÁµ½Á˵À׿·ð׿µÄ¾³½ç£¬Äæ×ªÊ±¼ä¶¼ÊÇÓпÉÄܵģ¬Ö»²»¹ýÉñÏɵÄÊÀ½çÐéÎÞçÎç¿£¬·²È˽Ӵ¥²»µ½°ÕÁË¡£
不说别的,前辈留下的典籍,连地球是圆的都故意隐瞒,可见他们毫无普及真相的兴趣。
李奉常很牛,可惜离飞升成仙还差了很远,关于时间,他的认知还和普通人没多大区别。
第167章 理论上是黄花闺女
外城沈府大门前。
沈怜儿下意识的轻轻咬着嘴唇,痴痴看着紧闭的大门,目光中半是渴望半是迟疑。
秦行之奇怪的问:“怎么不动了?”
沈怜儿低声道:“妾……有点害怕。”
“别担心,有我呢。”秦行之一拍胸脯,“你爹要是敢骂你一句,贫道分分钟叫他好看。”
沈怜儿白了秦行之一眼:“你……小道长说笑了,我爹为何要骂我?他又不知妾曾被掉过包。妾只是半年多没回家,心情难免紧张罢了。”
秦行之大笑:“开个玩笑嘛,现在不怕了吧?”
沈怜儿没搭理秦行之,迈步往前走。
回家,是沈怜儿的最大梦想,可当这个原本怎么看都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成真了,沈怜儿才发现,近乡情怯并非无病【创建和谐家园】。更何况,这座宅子又是那么陌生?
三江县的老宅一草一木沈怜儿都十分熟悉,京城里这座宅子,连大门都充斥着冰冷的陌生感。“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这种话谁都会说,事到临头才发觉,还真不一样。
小道士是理解不了沈怜儿的细腻心思的。
不得不说,沈怜儿在秦行之心目中是非常特殊的,他是真在乎沈怜儿的想法。因此,这家伙尽管不愿意让沈怜儿离开,可还是忍不住会替对方着想。
去皇宫替沈怜儿办理了“辞工”——当然,宫女这种职业就没有辞工的说法。说白了,所谓入宫做宫女,其实跟卖给皇家没多大区别,皇家的赏赐就等于【创建和谐家园】钱嘛。
可谁让小道士和皇帝是好朋友呢?
这不可能的任务,竟然让他轻松完成了。皇帝招来负责的太监,当着秦行之的面把沈怜儿的名字从花名册上抹掉,于是沈怜儿就等于从来没进过宫了。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沈怜儿的意料。
知道了孙蒙是皇帝又如何?秦行之和孙蒙关系不错又如何?某种意义上,这跟抢皇帝的女人差不多,但凡是要点面子的皇帝,都会有心理障碍。
沈怜儿当初甚至绝望的想,如果实在没办法,就让小道士求求皇帝,把自己赏赐给他得了。
小道士不是她心目中的良配,可事到如今,这似乎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捏着鼻子就认了吧。尽管事实上她一天都没进过皇宫,谁让狐狸精顶着她的名头当了宫女呢,后果自然只能她来承担。
自己不要的东西送给别人,不仅不丢脸,还很有面子呢。大户人家送小妾,皇帝送宫女,这在大齐朝都不是多稀奇的事儿。
谁成想小道士太给力,孙蒙这皇帝则太没谱,居然真把沈怜儿的名字给抹掉了。
回头一想,结局简直完美到让她无法置信。
自己的名声一点都没受损,回家就能开开心心继续当自己的大小姐,父亲弟弟和全天下人,除了小道士等少数几个知情者外,根本没人知道自己曾被绑架,差点被卖掉不说,还做了一段时间的山贼压寨夫人。
父亲再寻摸个文质彬彬的才子,一段美满幸福的姻缘指日可待,夫妻相敬如宾,时不时吟诗作画玩点文艺什么的。
经历的一切,跟梦一样了无痕迹,也许夜深人静难以入眠时,会想起大大咧咧的熊大当家,瘦猴子一样的秦寿,常常在李春娘面前秀肌肉的二柱子,还有……经常油嘴滑舌调戏自己的小道士。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沈怜儿发现,自己就是高兴不起来,甚至还有挥之不去的失落感。
这让她非常难以理解,秦行之从皇宫回来之前,她尽管根本不抱希望,还诚心诚意祈祷小道士能成功呢。结果小道士笑嘻嘻的说出结果,沈怜儿却沉默了。
当然,失落归失落,家还是要回的。
于是在拖延了几天之后,沈怜儿终究决定回家,只不过她觉得自己一介女子,可不敢在大街上单独走,就让秦行之送自己回来。
秦行之抢先来到门前,伸手用力砸门。
“来了来了,轻点砸……”
一个没好气的声音传来,随后大门打开。
门房认识秦行之,脸上的怒容立刻消失不见,堆起笑脸道:“原来是小道长……”随即看到了后面的沈怜儿,愣了愣叫道,“大小姐?”
自从进宫,沈怜儿可一次都没回家。现在忽然出现在门外不说,居然还是和小道士一起过来的,他不感到意外才怪呢。
沈怜儿微微一笑,没说话。
“发什么愣啊,赶紧通知你家老爷。”秦行之老实不客气的迈步进门。这注定会成为自己老丈人家,有什么好客气的?
门房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往里跑。
秦行之回头招呼沈怜儿:“往里走吧,这是你家,就不必等别人过来迎接了。”
沈怜儿点了点头,随秦行之往前走。
“小道长,妾有个请求……”沈怜儿忽然低声道。
秦行之笑道:“怜儿妹妹知道,贫道是没办法拒绝你的,请讲。”
“你能不能……”沈怜儿犹豫了一下,咬着嘴唇道,“先不说妾已经不是宫女的事儿?”
“为什么?”秦行之愕然。
“妾自有原因,您就说答不答应吧。”沈怜儿脸上逐渐浮现出下定决心的神色。她本来就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只不过这段时间被秦行之和熊六梅照顾惯了,才没怎么显露出来而已。
秦行之一摊手:“我无所谓啊,答应你了。”
沈怜儿嫣然一笑:“谢谢!”
秦行之捂着胸口【创建和谐家园】:“美女,你是故意想让贫道心脏病发作不成?”
沈怜儿娇嗔的白了秦行之一眼。
“我擦,更要命!”
……
“女儿,你终于知道回家见见老父了!”
沈半城无疑是个自私的人,这家伙修桥补路都必须事先确定能赚个好名声才肯干,可他对亲骨肉的感情也绝不是假的。甚至相对来说,他对女儿的感情更纯粹,毕竟儿子沈学习还承担着传宗接代和复兴沈家的希望。
如果不是沈怜儿(狐狸精)的坚持,沈半城才不愿她去做宫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