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欢乐道士》-第7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道理差不多,您就别较真了。”

        “道爷不认为你有这么急公好义,给我说实话。”秦寿撇嘴,小东西想忽悠老道还嫩了点。

        秦行之低声道:“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咱们能帮忙呢就帮,不能帮忙呢,咱们至少过去了,到时候京城的道士们总会卖咱们点面子,这是好事儿!”

        秦寿大点其头:“有道理,不枉道爷教导你这么多年。”

        两人商量定了,顺着大街向刚才两个道士指点的隆福寺方向走去。

        隆福寺是京城第一大名寺。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大齐朝从太祖皇帝开始就亲近道教,当年太祖和崂山道长刘若拙更是无话不说的莫逆之交,然而京城最出名的寺院道观却是佛家的隆福寺。当初太祖也曾邀请刘若拙在京城修建道观居住,被刘若拙拒绝了。

        从本质上来讲,道士的修炼理念很难让他们融入世俗。

        你想啊,道士以修道成仙为目标,崇尚避世隐居,餐风饮露,这样的人肯定不适合住在闹市。偶尔游戏风尘没问题,和凡俗之人住在一处,那就没有神秘感了。这方面和尚肯定有优势,人家大光头一剃,佛号一宣,看着就和正常人……不对,和普通人不同。

        儒家的敬鬼神而远之思想,也影响了道教的发展。普通人相信鬼神存在,但不愿和那些超自然的东西有什么瓜葛,道士们降妖捉鬼祭天作法,这些行为本身就让人敬畏——敬是次要的,主要是“畏”。

        因此,外来户佛教能在中原兴盛,那是有原因的。正所谓“不是道士不努力,实在是和尚太狡猾”啊。

        今天的隆福寺分外热闹,寺庙前面的广场上,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

        秦行之师徒一路艰难挤进隆福寺大门,在里面转悠了老半天,总算找到一个略微空旷的地方。两个道士还是挺有江湖经验的,什么都不清楚一头扎进去,八成会吃亏,在参与之前还是先探听一下为妙。

        秦行之身边是个年纪不大的小胖子,正笑嘻嘻的探头看热闹。

        秦行之伸手拉了一把小胖子:“兄弟,里面闹什么呢?”

        小胖子愣了愣,打量了一下秦行之和他身边的秦寿,说道:“奇了怪了,二位也是道士,怎么问起我来了?”

        “哦,贫道刚来,不了解情况。”秦行之回答。

        小胖子一本正经的叹口气:“唉,这事儿可复杂了,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你慢慢说,贫道不赶时间。”

        “看到了吗,里面一群道士一群和尚跟斗鸡一样,我告诉你小道士,我估计全京城的道士都来了,至于和尚嘛,也绝不仅仅是隆福寺的僧人。这两群人凑到一起,正如猫见了狗,谁看谁都不顺眼,那能有个好?”

        秦行之斜了一眼小胖子:“你似乎忘了,贫道也是道士……当着我的面,把道士比喻成猫狗,你这是找打吗?看你白白胖胖的挺可爱,说话怎么这么难听?”

        “咦,是你让我说的。不愿听算了,我还不说了呢。”小胖子恼了。

        秦行之无奈,只好捏着鼻子说道:“算了,贫道方外之人不计较这些东西,你继续说吧。”

        小胖子倾诉欲很高,立刻兴奋地说道:“其实也挺简单……”

        秦行之翻白眼:“到底是复杂还是简单,你这人的嘴巴似乎有些不靠谱。”

        他觉得自己问错人了,身边的这个小胖子说话可信度值得商榷。可惜到处都是人,只有小胖子身边人少一些,秦行之不愿放弃这个好不容易得到的空旷位置。

        “我当然靠谱了,我孙蒙乃是远近闻名的诚实小郎君,从来不说大话的。”

        这话和秦行之的“贫道方外之人从不说假话”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小道士明白自己的说法毫无诚意,自然也不会轻易相信一个小胖子。不过,姑且听之嘛。

        小胖子孙蒙笑道:“据说,城外有家尼姑庵,庵中住持师太现年四十七八岁,却风韵犹存,在京城僧道界颇有几分名气。每天去拜访她的和尚道士啊,那叫一个多……别,小道士你别走,我还没说完呢……我发誓,我说的是真话,若有一句假话,天打五雷轰!”

        秦行之和秦寿一样,对和尚没什么好感,但听孙蒙说尼姑的坏话还是很生气的。可人家连毒誓都敢发,难道真有这么回事?

        “小道士太心急,我还没说完呢。小道士,你的心思很有问题哦,我只是说人家师太修为高深,同道佩服因此经常慕名前去拜访,你想到什么地方去了?”

        秦行之大怒:“你说修为高深了?你说‘风韵犹存’,这跟修为有什么关系?”

        孙蒙哈哈大笑:“人家修为高,同时风韵犹存,难道不行?这我得说说你了,你不能有偏见嘛,尼姑道姑也是可以漂亮的,就像你小道士长得也挺帅,只比我差那么一点点,也没人说你不务正业啊。”

        秦行之颇有些棋逢对手的感觉,这小胖子比自己还能胡说八道呢。

        自己胡说八道挺爽,听人家口不择言感觉可就完全不同了。秦行之惊觉,老道士能忍受自己到如今没有把自己揍残疾了,也是非常有修养的人呐。

        “你继续说,贫道还能挺住。”

      第097章 皇上是好东西

        孙蒙继续说道:“且说那一日,城外尼姑庵热闹非凡,进进出出的道士和尚络绎不绝……小道士,我这成语用的怎么样?有学问啊,‘进进出出’,嘿,我怎么就这么有才华呢!不考状元屈才了。”

        秦行之咬牙:“我忍……”

        “正所谓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七情六欲……”

        秦行之惹不住打断孙蒙:“是难免生病吧?”

        “七情六欲也是病,你们道士不是都讲这个吗?算了,咬文嚼字多没意思啊,我才华太多,一不注意就往外冒,我自己也很痛苦的……继续说,道士也好,和尚也罢,那都是凡人做的,这位风韵犹存——别瞪眼,算我说错了还不成吗?这位修为高深的师太是如此优秀,被人仰慕也是毫不奇怪的。”

        “因此,就有这么两位,一个是道家高人,一个是佛门高僧,同时看上师太了。这下可麻烦了,虽说师太乃是佛门中人,按说应该和高僧亲近,可人家道士也不肯退出啊。于是二人大打出手,誓要分个高下。当是时,只见道士挥动拂尘,一道金光打向高僧,口中喝道,‘贼秃,竟敢跟道爷争师太,看我的掌心雷!’。”

        “那高僧也不含糊,张口就是佛门绝技狮子吼,‘杂毛,你身为修道之人,痴心妄想要跟老衲争师太,须饶不得你!’两人这一番打斗,那可真是蔽日遮天、风起云涌啊……哎呀,我在成语运用方面已经天下无敌了,太寂寞了!”

        秦行之拉起师父就走:“这【创建和谐家园】分明是借机骂人,我们另找个人问吧。”

        孙蒙大叫:“小道士别走,我还没说完呢,难道你就不好奇谁胜了?”

        “你胜了,爷爷服了,行了吧?”秦行之转头道。

        孙蒙一挥手,他身边几个貌似看热闹的汉子呼啦一下把秦行之师徒给围住了。

        秦行之指着小胖子:“你出门看热闹还带着打手?”

        孙蒙嘿嘿一笑:“小爷家里有钱,喜欢显摆。小道士,你今天把我的瘾头勾上来了,不听我说完,你不能走。”

        秦行之苦笑看着师父:“老道,咱们的运气老是这么差,为什么呢?”

        “可能是因为你前十几年骂祖师爷骂多了吧?”

        “胡说,我从来……我都是在心里骂的,祖师爷怎么知道?师父,这死胖子显然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咱们估计是斗不过他的,要不咱们再听一会儿,权当听老鼠放屁,恶心也忍着吧。”

        孙蒙叫道:“喂,你说悄悄话能不能小点声,小爷都听见了。”

        “道爷就是让你听见的。”秦行之没好气地说道,“你自己说,刚才那些话是不是老鼠放屁?道爷若是信你,才是傻子呢。”

        围住两个道士的大汉纷纷叱喝,要不是小胖子没指示,他们早就胖揍小道士了。

        孙蒙的嘴巴损,脾气却不错,也不生气,笑眯眯地说道:“你不是傻子,这很好。一般人被我指天发誓吓住,八成就信了呢。咦,我就奇怪了,你为何不信?‘天打五雷轰’这么毒的誓言,都镇不住你……比这还厉害的应该没了吧?”

        秦行之撇嘴:“道爷再不鸟和尚,也不至于相信道士和尚争尼姑这种事,你这是侮辱道爷的智商。至于说发誓,想当初道爷也是张口就来,反正只要你不怕死够愣,怎么发誓不行呀?”

        敢随便发誓的关键原因,还是不相信真有天道报应。秦行之自然不会说出来,他是道士,即便心里不信,嘴上也不会乱说的。

        孙蒙大喜:“看不出来,还是同道之人,太好了!咱们交流一下,你都发过什么誓?”

        大齐朝,不,全天下找敢于随便发誓的“人才”,也找不到几个。这世上大部分人都是信鬼神的,谁敢轻易发毒誓,万一应验了呢?即便秦寿这样的老江湖,不怎么相信鸿蒙派传下的法术,那也是不敢得罪老天爷的。

        因此孙蒙颇有些遇到知己的感觉。

        秦行之摇头:“道爷不跟你这不着调的家伙交流,你还想说什么,尽管说,道爷听完了还有正事做呢。”

        孙蒙笑道:“得了,既然你不信,再忽悠你也不合适了。我严正声明,刚才我所说的一切,都是假的,这你满意了吧?”

        秦行之心说我满意个屁,打听消息一无所获,反而被人借机骂了一顿杂毛。

        “其实是这么回事。据说当今皇帝陛下有意封国教,你也知道的,我大齐皇家一直和道家比较亲近,但毕竟没有一个官方文书说道教乃是大齐国教。皇帝一看,这样不行不够专业呀,因此决定在天下的宗教里面选一个,封为国教。这群和尚道士聚在隆福寺,就为了斗法看看谁才是真正有本事的,到时候皇帝听说了,自然对获胜的一方更有好感。”

        孙蒙说的有板有眼,秦行之觉得这次他应该没有胡说。

        可仔细想想,皇帝也太不着调了。好好的天下,封什么国教啊?二百多年以来,从没有这样的做法,大齐朝还不是风调雨顺,和尚道士们还不是活得挺自在的?就是作呗。再说了,万一佛家成了国教,师徒两个岂不是更不好混?

        即使道家成了国教,对俩野道士来讲,也毫无益处,反而会因为朝廷重视,没有度牒的两人说不定会被严打。

        “奶奶的,皇帝就没有好东西……”秦行之嘟囔道。

        大汉们立刻大怒。

        孙蒙一摆手:“人家发表一下看法而已,你们急什么?小道士,你说皇帝没有好东西,这话我觉得不妥。当然,我赞同你,大多数皇帝都不是好东西,可难道就没有那么一两个好的?你不客观呐……小爷认为,当今皇帝陛下就是个好东西!”

        一个大汉忍不住凑到孙蒙耳边:“陛……主人,将皇上形容为‘好东西’,其实也不好听……”

        孙蒙一愣,点头道:“也对,我说为何讲完了没有自豪感呢。小道士,我修正一下啊,当今皇帝陛下是个超凡入圣的大好人,简称圣人。”

        秦行之不以为然:“你是大户人家子弟,属于既得利益者,自然说皇帝好了。”

        “既得利益者……这词儿不错!小道士,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你了。”

        秦行之大惊:“不行,道爷可不喜欢胖子!”

        孙蒙委屈地叫道:“这是什么道理?我胖,是我自己愿意的吗?换成你,成天山珍海味的吃着,又不让你干活,你也会变成这样的!”

        “那我该同情你喽?”

        “那是必须的呀!我容易吗我,他们分明是把小爷当猪养。”

        秦行之不耐烦了:“你这些幸福的烦恼道爷不愿听,还有什么想说的赶紧说完,我师徒还等着过去助同道一臂之力呢。”

        孙蒙惊讶地说道:“不是吧,你俩过去帮忙,行不行啊?小道士,你别大意啊,刚才我跟你说了,那高僧的修为是非常高的,当时的狮子吼差点把尼姑庵夷为平地,就你们这小身板,万一被吹散了,捡都捡不齐……”

        “死胖子,你还说高僧,还说狮子吼?”

        面对一群面目凶恶的大汉,说秦行之不害怕那肯定是假的。但大庭广众之下,特别是现场这么多和尚道士,秦行之不认为大汉们敢真的出手对付自己,孙蒙再缺心眼,也不至于当着道士打道士,这跟当着和尚骂秃驴一样,都是神经病才会干的事儿。因此他明知孙蒙是个纨绔,却并没有对孙蒙客气。

        问题是,小胖子孙蒙真的不是神经病吗?

      ¡¡¡¡ÕâÏÔÈ»ºÜÖµµÃÉÌȶ¡£

        “哦,我忘了,那是假的哈。行,我不说了。可是呢,我仍然要劝你,前面那些和尚道士都是有名的高人,你们掺和进去真没好处。你这人白白净净的,我看着挺顺眼,还是听我的别过去了吧,图个什么呢?”孙蒙说道。

        秦行之当然不会把自己混个脸熟,以便将来坑人的时候方便的想法说出来。他义正词严地说道:“道家苗裔,当此非常之时,自然要为我道门出把力啦。我鸿蒙派乃是上古大派,我师徒的道法也不是摆设。”

        孙蒙摆摆手:“没意思了啊,这样的嘴脸就没意思了。”

        “贫道不懂你说什么。”

        孙蒙意兴阑珊,刚刚兴起的对小道士的好感荡然无存:“算了,你们走吧。”

        孙子才愿意跟你在这儿瞎扯呢。

        秦行之拉着师父掉头就走,当然不是直接去里面帮忙,而是继续找人询问事情的起因。小胖子最后说的话不像是假的,可秦行之不敢完全信任他,满嘴胡柴之人当不起别人的信任。

        跟别人一打听,果然和小胖子说的差不多。

        当今皇帝大婚在即,一方面派人请崂山道长来观礼,一方面又透露出风声,说是想要封一个国教。这只能说明皇帝是个奇葩,他就不怕事实上的官方宗教代言人,崂山现任道长找个机会掐死他?

        但无论如何,消息出来了,京城的僧道必须做点什么。

        对和尚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只要佛教被封为国教,立刻便能压过道教。想想看,历任皇帝都亲近道教,还让佛家发展的如火如荼,若是佛家成了国教,道士们能落个好?

        道士们也非常兴奋,虽然崂山道长一直是宫廷亲近的人,可毕竟道家没有一个国教的正式名头,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成了国教,那时出去传道也比现在理直气壮啊。

        秦寿断然道:“这种事,怎么能少了我鸿蒙派呢?必须参与!”

        这是当然了,没有度牒一直是秦寿心中的痛,这事儿若是参与好了,说不定人家看在自己出力的面子上,帮着师徒俩弄两张度牒呢。

        至于说他那两把刷子能不能帮上忙?秦寿信心十足。反正大家都是忽悠,所谓道法不就是忽悠人嘛,不客气的说,这方面道爷还是很专业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7:22:03